五彩八仙慶壽盅
五彩八仙慶壽盅五彩瓷器是在已燒成的原器物上,再用多種彩料描繪各類圖案、花紋,最後入爐以低溫作二次焙燒而製成的釉上彩瓷器。它是明代早期由景德鎮陶工改進而成的新品種。北宋、遼、金時期,一些北方窯場發明了以紅、綠彩為主的早期釉上彩製作技術,並用於瓷器釉面描繪圖案。景德鎮的做法,是在低溫釉配方上稍作更改,並加入牙硝,又降低焙燒溫度,使圖案輪廓線條不走樣。所用彩料有紅、綠、黃色,並增加藍、紫、黑等色彩。經焙燒後的器物絢麗多彩,故稱作五彩。但當時尚未發明釉上藍彩,一般使用釉下青花藍彩。
明代五彩瓷以萬曆產品為最著名,常與成化鬥彩相提並論。萬曆五彩是在嘉靖五彩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嘉靖五彩的特徵是孔雀綠用得尤多,另外,棗紅、赭紫也很鮮艷。圖案內容以八仙、八吉祥、雲龍、雲鳳等為多,道教色彩濃厚,這與皇帝崇尚道教有關。
關於八仙的名單,常有出入。明初雜劇作家、宗室成員朱有燉(1379—1439)有雜劇《八仙慶壽》,以張果老、漢鍾離、曹國舅、藍采和、鐵拐李、韓湘子、徐神翁、呂洞賓為八仙,嘉靖朝(1522年—1566年)去其未遠,當以此為是。
明 五彩八仙慶壽盅 高4.4cm、口徑8.7cm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