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釉鏤空香薰

青白釉鏤空香薰,宋(960~1279年)薰。高14、口徑12.7厘米;1995年南京江浦星甸出土。薰扁球形,子母口,高圈足、薰蓋鏤出一朵盛開的菊花。菊瓣的間隙被巧妙地留作薰孔。器內無釉,器外滿施青綠色釉,胎堅密白細。該器融實用與裝飾於一體,釉質晶瑩溫潤,雅潔優美,系景德鎮窯產品。

簡述

青白釉鏤空香薰青白釉鏤空香薰

名稱:青白釉鏤空香薰

宋(960~1279年)
尺寸:高14、口徑12.7厘米
1995年南京江浦星甸出土
南京市博物館

造型特點

青白釉鏤空香薰青白釉鏤空香薰

薰扁球形,子母口,高圈足、薰蓋鏤出一朵盛開的菊花。菊瓣的間隙被巧妙地留作薰孔。器內無釉,器外滿施青綠色釉,胎堅密白細。該器融實用與裝飾於一體,釉質晶瑩溫潤,雅潔優美,系景德鎮窯產品。此香爐晶瑩溫潤的釉色、熏蓋的鏤雕纏枝牡丹造型配上優雅的清香,無不突顯宋人的清新脫俗。

功用

宋人薰香有頗多講究,除居室用香爐外,還有用於熏衣被的“臥褥香爐”,“繡床漸滿,香球無數”,在家時可置於衣被中,出行則攜於袖中。宋時皇室宗族入內時,婦女袖中常自持兩個小香球。北宋劉敞作有《戲作青瓷香球歌》,可見瓷質香球是人們常用之物。南宋有詩曰:“手束柔荑調雁柱,袖翻紋錦出香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