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江蘇省歷史文化名鎮-震澤,位於江蘇省吳江市西南部,與浙江省毗鄰,古稱"吳頭越尾",是吳江市的"西大門",東距上海90公里,北至蘇州54公里,西達湖州45公里,"318"國道、京杭大運河穿梭而過,水陸交通十分便利。震澤因瀕臨太湖而得名,其歷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晚期。
震澤面積5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5547畝,水面積36528畝,全鎮總人口5萬,全鎮基礎設施完善:現有22萬伏、11萬伏變電所各一座,有2.5萬噸級地面水廠,開通移動通訊發射台,提供國際網際網路服務,電力保證、供水充足、通訊便捷、環境優美。被評為國家衛生鎮、江蘇省歷史文化名鎮、江蘇省新型示範小城鎮。震澤氣候宜人、土地肥沃、農業產業發達、栽桑養蠶,歷史悠久,為江南五大桑鎮之一,自清代中葉起,絲經業鼎盛,"輯里乾絲"遠銷海外,紡織服裝行業十分發達,如:新申製衣集團、蘇龍絹紡集團等,年銷售達3億元以上,跨入省級企業集團行列。此外,羅氏沼蝦、甲魚、蟹等水產品的養殖、蔬菜基地食用菌的栽培,大棚蔬菜的種植、萬頭養豬場的建成,大大豐富了菜籃子。
近年來,震澤經濟蓬勃發展、市場日益繁榮、社會安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改革開放以來,震澤人民刻苦耐勞,充分發掘自身的潛力,因地制宜地大力發展工業生產,基本形成以骨幹企業為主體的"四條龍",即"絹紡絲綢行業一條龍;彩鋼板、活動房行業一條龍;有色金屬和鑄造行業一條龍;汽車機車維修、整車配件銷售一條龍。"近年來,震澤的民營經濟發展迅猛,基本形成占地面積2000畝的民營經濟開發區1個,大量外商來震澤投資辦廠,現有外資企業12家,外商投資開發區一個。
震澤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物華天寶,慈雲塔高聳,遺"三國孫吳流風;禹跡橋拱伏,傳上古聖賢偉業;小巷悠長,古韻猶存;師儉堂、思范橋,訴說百年沉浮。天文學家王錫闡博覽群書,學究天人,兼通中西之學,其所著的《曉庵新法》三百年來稱頌學界。
沿革
震澤的澤字是水字旁,正如盛澤、金澤一樣,顧名思義乃具水鄉澤國特徵之地名。
清代《百城煙水》云:“震澤鎮,在雙楊村西四里,北濱太湖。《書》曰‘震澤底定’,因名。”
太湖為中國第三大淡水湖,別稱具區、笠澤、震澤,煙波浩渺,三萬六千頃,震澤鎮借太湖之光,因以命名。不過,雖說借光,卻並非無根無據牽強附會,而是名之有源,名實相副。明朝洪武竇德遠編纂的《松陵志序》言:“禹導水源至此,故曰震澤底定,言底於定而不震動也。距邑西南九十里,有橋曰底定。《吳越春秋》謂范蠡於此乘舟出三江口,其地亦有橋曰思范,至今遺蹟不泯。”
清人徐崧所吟的七絕《太湖巨浸》中亦言:“巨浸源長近接苕,秋來葭炎亦蕭蕭。輸他震澤名偏古,禹跡猶傳底定橋。”
清雍正四年(1726),因吳江糧重獄繁,奉旨分縣,分吳江縣偏西之地置震澤縣,出現第三個震澤地名。震澤鎮屬震澤縣轄,不過震澤縣衙門設在松陵(今吳都大酒店地),與吳江縣衙門同城分治。民國元年(1912)元月,兩縣複合並為吳江縣。
事過四十一年,即1953年5月,原吳縣太湖行政區改建為震澤縣,也是沾了太湖別稱之光,其實第二個震澤縣與震澤鎮在行政隸屬上毫無關係,只不過是隔湖相望而已。不過第二個震澤縣存在時間不長,至1959年3月撤銷,至此除去兩個縣名,僅歷史文化名鎮震澤之名猶存,永放光芒。
正如盛澤人之喜用盛川別稱盛澤、黎里人之喜用黎川別稱黎里、同里人之喜用同川別稱同里一樣,震澤人特別是絲商喜用震川別稱震澤,震川之名隨輯里絲而聲譽遠揚,名聞南京、蘇州、杭州、上海等絲綢產地和市場。
行政區劃
震澤鎮是江蘇省吳江市所轄的9個鎮之一,位於該市西南部,與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毗鄰。2003年合併了八都鎮以後,震澤鎮面積達到95.61平方千米,人口85249人,轄20個社區(太平、里安、工廠、花園、盪口、橋北、新民、印染、新生、譚丘、盛虹、永和、茅塔、楊扇、蔬菜、盛漁、郎中、西白洋、譚漁、南麻)、27個村委會(東港、紅洲、聖塘、興橋、群鐵、前躍、幸福、黃家溪、北角、勝天、荷花、譚丘、雙熟、人福、龍橋、溪南、北旺、南塘、壩里、大謝、橋南、永平、龍北、沈家、七莊、莊平、寺西洋)。
歷史
遠古時期,震澤地區為瀉湖淺灣,“始為洪流,繼為澤藪,卒為阡陌”,滄海桑田,泥沙淤漫,堆積成陸。先民開墾,稀疏散居,聚成村落。從蠡澤湖附近出土的大量新石器時代的出土的陶器、陶片(屬馬家濱——良渚文化)看來,震澤先民早已在此繁衍生息。
1982年,塔水橋農民庚利榮在蠡澤湖底摸得了3件破損聖水牛頭骨,經其時吳江縣文化館吳國良送往上海自然博物館鑑定,認為是殷商以前標本,系古居落遺址局部坍陷,沉入水中,由此推斷遠古時期震澤先祖已馴化並飼養聖水牛為家畜,原始農耕文化萌始。
唐開元二十九年(741),湖州刺史張景遵即其地設震法館,為震澤定名之始。館者,館驛,亦即驛舍,其在交通上的作用日見重要。
南宋紹興初年,震澤為皇畿近地,朝廷設巡檢一員以鎮之,震澤鎮之名始自此時。其時,純為拱衛京城臨安,因軍事功能而設鎮。元代,屢經戰火,震澤居民只數十家,村市蕭條。
明代,我國東南沿海商業繁盛,商品經濟活躍,加以明朝廷屢下詔鼓勵農桑,震澤地區適桑宜蠶,成為重要湖絲產區。湖絲以質優見長,明、清以來江南三織造署凡貢品綢緞的原料絲多賴於湖絲,震澤成為產銷中心乃是順理成章的事。
依絲髮祥,震澤在明成化(1465-1487)年間居戶增至三四百家,弘治《吳江志》上,震澤成為吳江首批四個建制鎮之一(另外三個為平望、同里和黎里)。嘉靖(1522-1566)年間,“倍之而又過焉,居民約八九百家,實邑西之藩屏也”,也即成為縣境西南重鎮。清乾隆《震澤縣誌》描述其時震澤市況為“棟宇鱗次,百貨俱集。以貿易為事者,往來無虛日”。近代,生絲貿易的發達使震澤日益繁榮,成為我國著名絲市之一,為當時震澤縣境內第一大鎮。民國初年,吳江、震澤兩縣合併之後,僅次於盛澤鎮仍為吳江縣內第二大鎮,鎮上絲行、絲經行、繭行、桑葉行林立。“繭絲上市之際,轂擊肩摩,尤非他市所能及。”20世紀20年代,日本人到震澤一帶實地調查時所見“南潯到震澤之間,只有十二華里,船隻往來繁忙,是兩省交界之處。兩鎮都有繁華的街道,特別是江蘇的震澤鎮,有著很多富豪居家,輯里絲髮莊的房屋。”
民國年代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也即從1929年至1957年,震澤鎮還曾升格為縣屬區,其管轄範圍越出本鎮而至於四鄉。撤區並鄉後,震澤一直是吳江的七大鎮之一,現今則成為吳江西南境的中心鎮。
21世紀初,震澤鎮總面積近57平方公里,人口(不包括外來人口)4.3萬餘人。為工、商、農、副俱興的經濟重鎮。
水鄉風貌
震澤地處水網地帶,東有北麻漾,北有長漾,西有徐家漾,還有密似蛛網的河塘漊港。呈東北西南走向貫流鎮區者為頔塘河,本名荻塘,因地多蘆荻,故名。源出浙江天目山之苕溪,向南匯入江南運河,可西接湖州,北達蘇州,東通上海,南抵嘉興,盡收航運之利。
頔塘河水量豐沛,水質清澄,慷慨地向震澤地區的先民提供取之不盡的生活和生產(繅絲)用水,可以說是震澤的母親河。千百年來,枕河為市,傍水而居,在頔塘河及其支流上居民附集,市廛漸密。震澤鎮區沿河展延伸長,成國以河為脊椎的帶狀重鎮。而頔塘河由自然河演變成市河,被包容在喧鬧的市鎮之中。頔塘河呈東北西南走向而相應市鎮亦呈東北西南格局。兩岸市房壁立,臨水而築,形成一條水巷。傍水市房不算高大,但頗小巧秀氣。從水面上看,市房似乎浮在水上,流動的水和固定的房舍恰成動靜對比,房舍的倒影映在粼粼波光中別有一番情趣。
河岸旁還有河橋和船埠,那河橋有單向的,有雙向的,有伸入河中的,有嵌進幫岸的,還有私家遮陽的風雨河橋,河橋旁還裝上了木柵和扶手。船埠的幫岸上還嵌砌了精雕細刻的各式系纜石。
昔年的市河港塘水澄質純,清澈見底,擔水回家可以直接飲用。
清晨,旭日初升,水面金光粼粼,河橋就已熙熙攘攘,閭巷裡的主婦們挽籃提桶,紛至沓來,淘米洗菜,漂衣涮鞋,你上我下,絡繹不絕。河橋可是個熱鬧的小社會,她們或蹲或站,或靠或依,張家長李家短扯個不停,飛短流長,扯出點趣聞軼事,也扯出點糾紛隔閡,充滿市俗氣息。
午後,涮鍋洗碗又是一番情景,那一圈又一圈細波向外擴散,漂著一層薄薄的五色油膜。一星半點的剩餘米粒剛落入水中,就招來密密集集的魚群,一簇簇的鰷魚和鰟鮍魚,擺頭晃尾,竄來竄去,張口爭食,幾乎可以清晰地聽見它們的唼喋之聲。
夏日傍晚,水邊涼風習習,又是消暑佳處,看燕子低掠、蜻蜓點水。老人或垂釣或對弈,孩童赤足在河橋石旁的縫隙里捉蟛蜞摸螺螄,恰是一幅極妙的消夏圖。
頔塘河之陽(北岸)稱為上塘,之陰(南岸)稱為下塘,上下塘皆是街衢成市,但上塘市廛密集,較為熱鬧。
兩岸臨河市房多為店鋪,稱為下灘,傍水面街,可目觀如梭行人,招徠生意,兼聽港中乃櫓聲。水果、河鮮、雜貨等店家臨河還築了小河橋,以便上貨。樓上通常是夫妻老婆店的居室,推窗遠眺,水路迢迢,屋舍儼然。街面皆石板鋪成,闊狹不一,呈不規則的條形圖案。數百年來,經成人足履的踩踏摩挲,早已無棱無角。雨雪灑下,一片油亮晶光。有時石板鬆動,足下可聞咯噔之聲,頓生一種劃破時空的感覺。街之對面,稱為上灘,或富戶望族之宅第,有照壁、拱門、花窗、迴廊、隔牆之類,還有磚雕相綴;或殷商大賈開設的商鋪如絲行、絲經行等等,門面寬廣,極有氣魄,往往是前店後宅,數埭進深,出則繁器,入則隱逸。上下灘既有對比,又和諧地統一在一條街坊之內。
市梢頭如東柵麟角坊、西柵鳳凰街、南柵南浦浜西岸、北柵祠堂橋河西岸等處的民居都築成臨水吊腳樓,又稱跨街樓,樓上居家,樓下半是居室,半是街道,行人過往可遮陽避雨,俗謂“雨天不濕腳”。樓上多是小戶人家,卻也閒逸,推開窗欞,捲起疏簾,便可瀏覽市河風光。午夜夢回,枕邊可聞流水吟唱。此外還有廊棚和挑檐水閣等臨水建築,多姿多態,錯落有致。
連結市河及旁側河浜兩岸的紐帶是橋樑。舊時震澤鎮區曾有石橋30餘座,型制各異。由於市河寬闊,再說舟楫往來如織,震澤的石橋多具雄偉、高大、寬廣的特徵。有些鬧市區的石橋橋面上還可以設鋪擺攤,可以說是震澤鎮上獨特的景觀了,如鎮中底定橋橋面上銀匠店和鄉絲行等比鄰而設。
拾級登臨橋面,不僅可俯瞰往來不絕的舟楫和風帆,還可以見到兩側街面上如縷不絕的人流。河寬橋高有氣勢,是震澤水鄉景觀的一大特色,不像其他市鎮那樣的有些小家子氣。
鎮東慈雲塔是水鄉震澤市鎮造型的點睛之筆,古塔高大挺拔,俊俏雄偉,成為鎮區的制高點,與周邊低矮的傳統民居形成垂直和水平的強烈對比。慈雲塔一枝獨秀,融入樸實無華的粉牆黛瓦群體中,豐富了市鎮的空間構圖和立體輪廓,並加強了鎮區建築群的整體感。未近震澤先見塔,且行且近,塔身愈來愈大,告慰了旅人,寬慰了鄉情,然後投入震澤的懷抱。離開震澤回望塔,且行且遠,儘管市鎮輪廓向後退去,漸漸模糊,那塔一直似在跟隨著你,為遊子和旅人送行。20世紀50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的故事片《林家鋪子》就有那一幅動人的畫面:林老闆全家坐的一葉小舟,穿過橋洞,愈搖愈遠,船艄後荻塘河面映出的橋身和塔影也愈來愈小。正如《慈雲塔影》詩云“四面湖光繞,中流塔影懸。”水光瀲灩,橋身塔影,惝惚迷離,變幻莫測。80年代拍攝的《一盤沒有下完的棋》,再次拷貝下如詩如畫的震澤水鄉風光。
舊時江南諸市鎮的水鄉風貌多已不存,所幸震澤尚基本上保持了原貌。鎮之周圍漾浜湖盪如灑落在綠色原野上的寶石,水光瀲灩,給震澤注入無限靈氣。若再加以精心構思,予以開發,不難恢復往日水上景觀的原汁原味。
文化
早在宋代,震澤鎮已建儒學,學風蔚然,如道光《震澤鎮志》載“迨宋三賢設教於斯,而人習詩書,而人習詩書,戶聞弦誦,殆駸駸日上矣。”宋寶佑元年(1253),沈義甫於鎮之西柵籌建三賢祠,“建義塾,立明教學以淑後進”。元代,鎮建儒學,亦稱鎮學,設教諭1名、訓導2外,以主學事,收生徒25人。明清兩代,書院、義塾、私塾普及全鎮及近鄉。
清末、民國初年,震澤鎮在興辦新式教育上,居於吳江縣之前列,市政當局、各行各業、各界人士全力支持辦學。如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周積理(苕墅)等辦私立淑群女子國小,創女子入學之先聲,開婦女解放之先河。
1923年,施肇曾、沈秩安等人創辦私立震屬初級中學,為縣內第二所初級中學。1933年,在震屬國中基礎上,成立私立育英高級中學,為縣內新制高級中學之始。震澤淪陷初始,該校被迫停辦。1939年在上海愛文義路(今北京西路)覺園內復校,解決了吳江旅滬避難人士子女的就學問題。以後歷經遷返、合併、改組、更名,於1958年定名為震澤中學,設高中班。1979年被列為江蘇省重點中學,教育成果卓著,高中畢業生之高等教育考試入學率歷年來獨占吳江各中學之鰲頭。此外,震澤鎮還有兩所中學。至於國小,則遍布鎮區及各村。
重教尚文的結果,使震澤市民百姓受教育較為普遍,受教育程式也較高。自古以來,讀書成負,學以致用,人才輩出。志載,震澤鎮出過進士15名(其中2名為武進士)、舉人22名(其中5名為武舉人)、貢生38名。自古代至現代,震澤地區出過學有專長、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著名學者專家,如儒林三賢(王蘋、陳長方、楊邦弼)、天文歷算學家王錫闡、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嘉墀、崑劇表演藝術家蔡正仁等。
震澤還是一塊風水寶地,相傳春秋時越國大夫范蠡、唐代詩人張志和、陸龜蒙和皮日休等都曾在此居留或遊覽。20世紀30年代,費孝通氏在震屬開弦弓村作社會調查,寫下《江村經濟》這一社會學巨著。
民國初年,震澤鎮是一個頗為開放的社會,接受新事物較為敏感,市政當局和各個行會組織較為健全,在興辦教育、興修農田水利、市政建設、公益公用事業和慈善事業上亦頗有建樹。民國4年(1915)南潯震澤商界合資創辦潯震電燈公司,向震澤輸送照明電,與盛澤同為縣內第一批有電燈照明的市鎮。民國8年(1919),震澤鎮開辦江豐農工銀行,為吳江縣首家私營商業銀行,並遠早於其他官營銀行的開設。該行以扶持震澤城鄉蠶絲各業為宗旨,業務堪稱興旺,而蠶絲改良的各項舉措和事業也得到該行和震澤市鎮當局的支持。
20世紀20年代,震澤鎮報刊出版物極為繁榮,曾出版過《震屬市鄉公報》和《新震澤》等地方鉛印報刊,甚至雙楊村也出刊了《新雙楊》。此外還有《曉音》《震澤周刊》《農音》《農民畫報》和《星》等綜合性或文藝性報刊,活躍了社會生活。
教育
“王苹而後王曉庵,講學持躬兩卓絕“。柳亞子為育英中學撰寫的鷳歌中揭示出震澤歷來重視教育的社會風尚。宋代,王苹、陳長方、楊邦弼三人進士及第,寶祜元年沈義甫籌建”三賢祠“為莘莘學子樹立榜樣,同時建義學。元代,建儒學,亦稱鎮學,設教諭,收徒授課。清末,建義塾,辦書院。光緒三十三年,周積里等人創辦淑群女學。民國元年,震澤絲業界熱心辦學,由楊劍秋等人倡辦絲業私立國小。民國2年、民國10年,開辦女子乙種和甲種師範講習所,12年,施肇曾、沈秩安等人創辦私立震屬初級中學,以後又辦震屬育英高中。13年,省立女子蠶業學校與震澤絲業公會聯合舉辦土絲改良傳習所。解放後,教育事業除在“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中有過畸形發展外,一直處於穩定上升趨勢。震澤鎮中心國小於1960年被定為省示範國小,震澤中學於1962年被定為蘇州地區重點中學,1979年列為江蘇省重點中學,於1990年辦成純高中。1986年,鎮政府集資開辦可容納500多名幼兒的中心幼稚園。至1990年,震澤鎮有中學3所,其中高中18個班,國中25個班,職高6個班,教職工238人,學生2202人。有國小29所,112個班級,教職工159人,學生3637人。有幼稚園42所,46個班,教師65人,幼兒1354人。另有成人教育中心校1所,辦班79個,培養學員3956人。成人高復班1個,鎮工會業餘學校1所。
震澤之地,人文薈萃。自南宋紹興四年至光緒三十二年(1134-1906)間,先後出過進士15人,舉人33人。近現代,震澤又湧現出一批廣有影響的著名人士,在政治、外交、教育、醫藥、實業界享有聲譽。震澤鎮文化教育先進,震澤中學為國家級重點中學。
震澤中學
江蘇省震澤中學坐落在太湖之濱的江南古鎮――震澤,毗鄰清代著名天文學家王錫闡(號曉庵)紀念館。建校於1923年,首任校董事長和名譽董事長是施肇曾和施肇基(中國第一任駐美公使)兄弟。1962被定為蘇州地區重點中學,1979年被省教育廳列為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1992年通過省重點中學合格驗收,2003年更名為江蘇省震澤中學。建校之初,確立了“誠樸”的校訓。長期辦學過程中,形成了“樸實求是”的校風、“嚴謹創新”的教風和“勤奮致遠”的學風。學校占地面積101735平方米,合152.6畝,生均占地57平方米。建築面積38724平方米,生均建築面積21.7平方米。學生宿舍建築面積13193平方米,住宿生生均面積8.6平方米。
校園布局合理,教育、活動、生活區域功能明確,整體性強。“致遠樓”、“篤學樓”、“求是樓”、“知新樓”組成教學樓群,蘊含育人精神。修復後的尊經閣更展現老校神采。校園東,小橋流水,不乏江南古韻。校內主幹道,林蔭森森,展示老校底蘊。道路兩旁,樹名言牌,沐浴名人思想。空曠地帶,花草成趣,感受自然氣息。古天文儀與天文台交相輝映,構成一道風景,映射震中科普特色。校園綠化面積42800平方米,生均24平方米;學校是江蘇省綠化達標單位。
學校現有教學、辦公設備固定資產7501760元,生均4205元。教室配備觸控螢幕電腦、背投、等離子屏、實物投影儀;教師人人配備筆記本電腦;校園網,千兆校園,百兆桌面,達“校校通”工程第三層次以上要求,是蘇州市信息化先進學校和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學校還有天文台一座,天文活動室一間,渾儀、司南、日晷各一座,望遠鏡及配套設施若干;航模室、機器人工作室各一間,配套設施若干,呈現以天文為龍頭的科普特色,是省青少年科普先進學校。食堂建築面積4095平方米,座位近2000張;圖書館有開架書庫、尊經閣、電子閱覽室等,閱覽室座位420張,是省一級圖書館。學校有體育館一個,舞蹈房一間,400米塑膠田徑場一個(正在建設中),是江蘇省民眾體育先進單位。
全校現有教職員工143人,專任教師113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33人,江蘇省特級教師2人、蘇州市名教師2人、蘇州市學科帶頭人5人;吳江市名教師3人、吳江市學科帶頭人12人;吳江市示範教研組5個。學校教育特色鮮明。以曉庵天文小組活動為主幹,形成天文觀測的鮮明特色,全國天文夏令營和蘇州市天文學會年會曾在我校召開,學校被評為江蘇省“金鑰匙科技競賽先進學校”“青少年科技活動特色學校”;以教學手段的現代化為途徑,形成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的特色,學校先後被評定為蘇州市“教育基本現代化學校”、“教育信息化實驗學校”,江蘇省“電化教育示範學校”、首批“OEH多媒體教育網路實驗學校”、“現代教育技術工作先進集體”,教育部首批“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學校教育質量顯著,辦學成績斐然。有9人獲得李政道獎學金,19人獲得唐仲英獎學金,50多人獲得費孝通獎學金。近年來,連續被評為吳江市視窗學校、吳江市文明單位、蘇州市文明單位、江蘇省綠化標準達標單位、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江蘇省文明單位。
名人
范蠡
(前536-前448年)字少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軍事家和經濟學家。楚國宛(今河南南陽)人,後居越(今紹興),我囯長達五千餘年的封建傳統,均以“士、農、工、商”為列,士為首,商為末,直至宋朝,尚有商人穿鞋必須著一黑一白之劣規,故范蠡一生雖有輝煌業績,然終因棄官經商的經歷使他無緣與歷史名人共同載入史冊。公元前四九六年前後入越,輔助勾踐廿餘年,終於使勾踐於公元前四七三年滅吳。范蠡以為大名之下,難以久居,遂乘舟泛海而去。後至齊,父子戮力耕作,致產數十萬。齊人聞其賢,使為相。范蠡辭去相職,定居於陶(今山東定陶西北),經商積資巨萬,稱“陶朱公”。
范蠡既能治國用兵,又能齊家保身,是先秦時期罕見的智士,史書概括其平生“與時逐而不責於人”。
王錫闡
(1628~1682)明末清初歷算學家。字寅旭,號曉庵,又號天同一生。江蘇吳江人。生當明末,明清之際,雖僅16歲卻極富愛國之情,當他得知崇禎死訊,滿清入京的訊息後,“自縊,投河,絕食,三度以死殉國”,沒有死成,明亡以後,基本上一生都是在痛苦憤懣中度過,“……誓不仕清,加入明遺民圈子,曾與呂留良,張履祥等在江蘇講授廉洛之學”。在著名科學史家席澤宗院士的文章中對他有過介紹,“他們精通數學、天文,學貫中西。尤其是王錫闡,在美國吉利斯皮(G.G.Gillispe)主編的《科學家傳記辭典》中,還請席文(N.Sivin)先生為他寫了一篇長達10頁的傳記。而在這部書中,中國科學家被列傳的僅有9人。”《三辰晷志》、《曆法表》諸書,以數學為根柢,會通中西,正古法之誤而存其是,取西法之長而去其短,自立新法,於日月食測定,多有創穫。生前,其學雖經顧炎武表彰,但未能流傳。逝世後,其遺著漸次刊行,始得與梅文鼎、薛鳳祚並稱為一時曆法名家。梅文鼎認為,清初歷學應首推王錫闡。後世輯其論說曆法諸書為《曉庵雜著》刊行,單篇遺文則有《曉庵先生文集》問世。
王錫闡自幼嗜學,11歲以後,“閉戶絕人事者二十年所。”其“詩文峭勁有奇氣”,“尤精曆象之學”。他數十年勤奮治學不輟,以觀測勤勉著稱,每遇天色晴霽輒登屋臥鴟吻間仰察星象,竟夕不寐。他在天文學歷算領域深入研究的過程中,刻苦鑽研西方曆法,積極接受西方科學知識。所著《曉庵新法》、《歷說》和《五星行度解》等,為中國近代天文學和數學的發展作出了卓著貢獻。
王錫闡年少時已形成了忠於明王朝的思想,清政府建立後,王錫闡放棄科舉,拒不仕清,在與明遺民顧炎武、潘檉章、潘耒、呂留良、張履詳等人的交往中,以及穿漢衣的言行,都表現了他“性狷介,不與俗諧”的個性和為明守節的態度。王錫闡雖一生清貧,但矢志於學,所取成就,令人矚目。著名思想家、學者顧炎武稱“學究天人,確乎不拔,吾不如王寅旭”,對王錫闡以高度評價。
施肇曾
字鹿珊,號省之。生於同治五年(1867年),震澤鎮人。早年就讀於上海聖約翰書院,又上海電報學校專學英語兼學時事。青年時期在大伯父施少欽的熏導下,毅然地隨同施族各子弟奔赴全國各地投入救災賑事。光緒十七年,赴直棣勸募救災,十九年在晉邊賑捐案內議敘花翎同知縣升銜;同年六月欽差出使美日秘國大臣楊儒奏調赴美,派充駐美使署隨員兼支應;二十一年(1896年)奏補紐約正領事官,補以知縣,並加四品銜。一八九八年回國後,任湖北漢陽鐵廠提調,兼辦京漢鐵路工程;二十七年勸辦順直善後賑捐出力,補以道員用;三十二年又因在秦晉、山東勸辦賑災出力,以道員仍留江西補用外,並加二品頂戴;是年五月調任滬寧鐵路總辦,兼任招商輪船總局董事,復經蘇、浙兩省公舉,任滬杭甬鐵路總辦,兼任滬寧鐵路議員;宣統三年,調任京漢鐵路南段會辦。
由於他的業績,一九一三年獲二等嘉禾勳章;一九一六年獲二等文虎勳章;一九一八年獲二等寶光嘉禾勳章;一九一九年獲一等大綬嘉禾勳章。
在他大半個世紀生涯中,從事勸募賑災、鐵路交通、創辦金融、興辦教育、維護佛教和外交等事業中,無不留下他的光輝足跡。他已載入近年出版的《中國近代名人錄》及《民國人物大辭典》中。
施肇曾在上海“覺園”住宅渡過晚年,於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四日病故,終年八十一歲。骨灰安葬在上海萬國公墓內。
民國元年(1912年)任唐紹儀內閣交通總長、財政總長。次年任大總統府禮官。3年至10年任駐英全權公使,出席巴黎和會,為中國五位全權代表之一。10年至18年任駐美全權公使。其中於民國12年一度任張紹曾內閣外長。13年任出席日內瓦國際禁菸會議全權代表。18年再任駐英公使。次年出席國際聯盟會議,任中國全權代表兼國聯理事會全權代表。22年再任駐美公使,翌年使館升格,出任大使。26年辭職回國。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國際救濟會宣傳組主任兼上海防疫協會董事長。30年赴美,任中國物資供應委員會副主任委員。34年出席舊金山會議任高等顧問。民國37年至1950年任國際復興開發銀行顧問委員會委員。1958年在美國逝世。著有《施肇基回憶錄》。
蔡正仁
上海崑劇團國家一級演員,上海崑劇團團長。1941年7月2日出生,1961年畢業於上海市戲曲學校,工小生。師承俞振飛和沈傳芷等崑曲名家,同時得到姜妙香、周傳瑛等指點。江蘇吳江人。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上海市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上海市文聯委員、上海市藝術教育委員會顧問、上海市政協藝術團副團長、上海市崑劇聯誼會會長、上海崑劇團團長。一級演員。主演有《長生殿》中唐明皇、《牡丹亭》中柳夢梅、《撞鐘分宮》中崇禎帝、《太白醉寫》中李太白、《奇雙全》中趙靜、《荊權記》中王十朋、《琵琶記》中蔡伯喈、《八陽》中建文帝、《白蛇傳》中許仙、《玉堂春》中王金龍、《連環計》中呂布、《打侄上墳》中陳大官等。獲第四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及第五屆上海戲劇白玉蘭表演藝術主角獎。曾出訪演出於美國、日本等國家和香港、台灣地區並講課。
蔡正仁音色寬厚宏亮,表演灑脫大方,能昆能京,唱念俱佳,歷有“小俞振飛”之美譽。常演劇目有《長生殿》、《見娘》、《亭會》、《驚變埋玉》、《喬醋》、《迎像哭像》、《太白醉寫》、《販馬記》、《評雪辨蹤》等。
曾獲上海文化藝術節優秀成果獎、第4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第5屆上海戲劇白玉蘭獎等。歷任第八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委員、文化部振興崑劇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崑劇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戲曲表演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上海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上海市文學藝術家聯合會委員、上海市藝術教育委員會顧問、上海崑劇聯誼會會長等職。
基礎設施
交通
震澤鎮地處上海經濟輻射圈的最前沿。上海至湖州、蘇州至嘉興(杭州)、南京經湖州至上海等高速公路穿越而過。
水
園區內建有日供水能力為3萬立方米的水廠。水利防洪設施完善,無水災之憂。
電
分別擁有22萬伏變電所、11萬伏和3.5萬伏變電所。免收電力增容費。電力波動幅度±5%。
通訊
程控電話裝機容量40000門。電話基本普及。移動通訊暢通,寬頻網路接入,程控通訊中心直接承接IDD、DDD、DDN、INTERNET等。
企業員工
由企業制定招工計畫、人數、要求等,企業可自行招收也可委託勞動管理部門代為招收(對員工招收,沒有本地人和外地人的招收比例)。
人才充足
每年有幾萬全國各地高等院校的應屆畢業生來上海及周邊地區,各種人才應有盡有。震澤鎮文化教育先進。震澤中學為國家級重點中學。
氣候
氣候濕潤溫暖,四季分明,雨水充沛,無霜期長,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溫度15.7度左右,年平均濕度為78%,年平均降水量870.8mm,空氣品質優良,年日照為45%。
公共安全
震澤鎮為蘇州市文明鎮、治安先進鎮和江蘇省衛生鎮。
熱電
占地400畝,一期供點供電能力5萬千瓦,供氣能力150T/H,實行鎮區集中供熱、供電聯產。
污水處理
震澤鎮污水處理廠占地100畝,綠化率達30%以上,建設規模為50000m3/d,主要接納鎮區的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污水處理廠選用A2/OHCR處理工藝,鋪設污水管道15.5km,支管84km,污水提升泵站4座。
經濟發展
震澤總人口5萬,全鎮基礎設施完善、氣候宜人、土地肥沃、農副產業發達。
改革開放後,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震澤鎮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建設經濟強鎮、商貿重鎮、文化大鎮、旅遊名鎮、中心城鎮的目標,著力推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全鎮經濟建設快速發展,工業經濟形成亞麻絹紡、光電纜、新型建材和有色金屬加工等四大支柱產業,以及電梯、電機、電器等新興產業。其中,全鎮亞麻絹紡產品在國內市場覆蓋率16%,2005年被命名為“江蘇亞麻絹紡名鎮”。擁有新申集團、通鼎集團等50家龍頭型規模企業,產業集聚發展,走上新型工業化道路。農業上依託蘇州市現代農業示範區和神州第一甲魚場,糧經綜合生產能力和農業產業經營水平不斷提高,服務業提檔加速,房地產、餐飲業、旅遊業、專業市場建設日趨興旺。2004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5億元,同比增長18%;財政收入超2億元,同比增長46%;實現工業銷售收入62億元同比增長4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17億元,同比增長28%;批准民資投資額20億元,實際完成工作量1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3%和30%;完成批准註冊外資5015萬美元,完成到帳外資1171萬美元,分別同比增長17%和63%;全社會用電量3億千瓦時。
近年來,震澤經濟蓬勃發展、市場日益繁榮、社會安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形成了以骨幹企業為主體的"四大產業",即"絹紡、亞麻、絲綢產業;通訊光電纜產業;有色金屬和鑄造產業;彩鋼板(活動房)建材產業"。此外,震澤的民營經濟發展迅猛,基本形成占地面積2000畝的民營經濟開發區1個,大量外商來震澤投資辦廠,現有外資企業12家,外商投資開發區一個。
旅遊景點
王錫闡紀念館
位於震澤鎮。王錫闡字寅旭,又字昭冥,號曉庵,又號余不,天同一生等。江蘇吳江震澤人,生於明崇禎元年(1628),卒於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是清代最重要的天文學家之一。王錫闡自幼嗜學,11歲以後,“閉戶絕人事者二十年所。”其“詩文峭勁有奇氣”,“尤精曆象之學”。他數十年勤奮治學不輟,以觀測勤勉著稱,每遇天色晴霽輒登屋臥鴟吻間仰察星象,竟夕不寐。他在天文學歷算領域深入研究的過程中,刻苦鑽研西方曆法,積極接受西方科學知識。所著《曉庵新法》、《歷說》和《五星行度解》等,為中國近代天文學和數學的發展作出了卓著貢獻。
王錫闡年少時已形成了忠於明王朝的思想,清政府建立後,王錫闡放棄科舉,拒不仕清,在與明遺民顧炎武、潘檉章、潘耒、呂留良、張履詳等人的交往中,以及穿古衣、用古字的言行,都表現了他“性狷介,不與俗諧”的個性和為明守節的態度。王錫闡雖一生清貧,但矢志於學,所取成就,令人矚目。著名思想家、學者顧炎武稱“學究天人,確乎不拔,吾不如王寅旭”,對王錫闡以高度評價。
老街
震澤老街一直保存較好,就拿位於老街西端的師儉堂來說吧:是一集河埠行棧、店鋪、街道、廳堂、內宅、花園、下房為一體的晚清建築群體,共六進,占地2500平方米。每進有磚刻門樓、梁枋,門窗均精雕花卉和人物。內宅東隅還辟有“鋤經園”,內築假山、亭子、船閣、迴廊、月洞及佛樓等,精巧雅致,小中見大,猶如“大觀園一角”。
據老人回憶:該堂南端原有的“藜光閣”為震澤一景:晚清時代這兒曾是一片熱鬧,數不清的作坊、商行,說明資本已在發生變化,投入的來源,擴大到地主老財和宦囊充裕的息隱官僚。這裡的每一幢古屋,裡面雕刻的門窗樓台,擺設的種種家俱,正是那個時代的反映。
位於吳江震澤寶塔街東,跨古塘。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當地人士為紀念大禹治水功績而建。乾隆四十年(1775)修,四十四年(1779)重建。南北走向,單孔石拱結構,拱券以縱聯分節並列法砌築。寬4.30米,長43.50米,南堍寬6.20米,北堍分設東西兩向石級踏跺。跨徑10.45米,矢高5.56米。橋頂面石和拱券內龍門石分別雕刻“輪迴”、“雲龍”圖案,東西兩向各刻對聯一副。橋面石級刻有各類吉祥圖案。不遠處有慈雲古塔,拱形落虹,塔影橫斜,構成水鄉特有景觀。清。1986年7月1日公布為市文物保護單位。慈雲寺塔
“四面湖光繞,中流塔影懸”,被譽為吳中勝的慈雲寺塔,座落在震澤鎮東。寺始建於南宋鹹淳中,舊名廣濟,明天順中改今名,是吳江歷史上規模較大工業的佛寺之一,慈雲寺塔是寺中現今唯一遺存的建築。其初建無考,後經明、清、民國,以及一九五四年和一九八二年歷次修繕。現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慈雲寺塔是一座磚身木檐樓閣式塔,總高三十八點四四米,六面五級,由塔壁、迴廊、塔心組成。自第二層起每層施平座腰檐,並辟有壺門三,開門方向上下相閃。塔內的第四、五層有楠木剎柱直透頂端。塔剎約為塔高的四分之一,由鐵質覆缽、仰蓮、五重相輪、寶蓋、寶珠、受花和銅質寶瓶組成。仰蓮上有明萬曆五年(一五七七年)修繕時的鐫刻文字。寶瓶呈葫蘆狀,造型精美,塔身除底層一些構件的作法接近宋塔形制外,整體風貌皆為明代建築形式。
慈雲寺塔外觀翼角輕舉,玲瓏挺秀,塔內置有樓梯,可登臨。為吳江八景之一“慈雲夕照”,關於慈雲寺塔為何又叫“望夫塔”的美麗傳說,平添無限情趣。在塔的東南隅有一座為紀念大禹治水而於清乾隆時建造的單孔拱形石橋——禹跡橋,與寶塔互成呼應,構成了“拱橋塔影”這一水鄉特有的自然景觀。
師儉堂
師儉堂位於江蘇省吳江市震澤鎮寶塔街西段,同震澤徐氏先祖徐汝福建於1864年。它坐北朝南,三面臨河,可前門上轎,後門下船,水陸稱便。師儉堂占地2700餘平方米,面闊五間,六進高牆深宅。集河埠、行棧、商鋪、街道、廳堂、內宅、花園、下房於一體,街中建宅,宅內含街。而建築布局上三條軸線巧構空間組合,營造出凝重古樸的傳統中式風格,兼具官、儒、商三重使用功能,是一座反映晚清工商紳士坐行經商的時代特點和地方特色的代表建築,為近代江南民間建築所罕見。
師儉堂布局極為規整嚴謹,前後六進總開間誤差小於5厘米,顯系一次建成。若每間洞開,可以從河埠一直望到第六進廳堂上的屏門,庭院深深,體現了封建時代的門第造型。師儉堂地勢從第一進到第六進緩緩抬升,前後高差45厘米,六堵馬頭牆也一堵高於一堵,以應“步步高升”之諺。師儉堂六進古宅的巧妙空間組合,營造出凝重古樸的傳統中式風格。堪稱水鄉大宅門。
師儉堂內部裝飾盡善盡美,其各類雕刻就成為一絕。無論是磚雕、木雕、還是漆雕都精雅別致、形態生動。圖案細膩生動、惟妙惟肖。有人物花鳥、神獸吉祥等,還有一些與古鎮歷史人物傳說、名人詩文相關,布局形式豐富,雕刻手法多樣,既古樸莊重、典雅美觀,又饒有趣味、耐人尋味。
特色美食
黑豆腐乾,是震澤著名的特產,已有二三百年的歷史,早在清乾隆年間已頗聞名。相傳乾隆皇帝出京南巡時,吳東知縣獻奉的土特產品中就有黑豆腐乾。乾隆皇帝品嘗後稱先贊不己,從此成為貢品,特立黑漆金字“進呈茶乾”的招牌,豎立店堂。因為黑豆腐乾也可作茶點,所以又叫茶乾。其味鮮美,甜鹹適中;其質細韌,折而不裂,被人譽為“素火腿”。
熏豆茶
在美麗富饒的長江三角洲地區,特別是太湖之濱,河流交叉,盛產魚米,更多瓜果豆莢,農家熏制烘豆,製成熏豆茶。熏豆茶的配製,以烘豆為主,綠茶為輔,有的還佐以其他配料。先將細茶放入茶盅,用95℃開水沖泡,再加放三、四十粒熏豆;也有的把茶葉和熏豆同時放進茶盅,再沖泡開水,這時候茶葉和熏豆就在盅內隨著茶湯翻浮飄蕩,漸漸沉於盅底,便可品飲。
熏豆的烘製是在每年農曆"秋分"過後,"寒露"前後,毛豆飽滿而未老之際,選青毛豆肉放在鍋里用開水煮熟,撈掉豆衣,涼乾後,攤在鐵絲網的篩子上,用炭火焙烘,火熱忌猛,以文火為宜,並須不斷翻拌篩內烘豆,一般經五個小時左右熏烘,青豆水份蒸發微硬,即成"熏豆"。此時,色澤碧綠如翡翠,藏於罐內,隔年不壞。
"熏豆茶",使茶湯綠中呈黃,嫩茶的清香和熏豆的鮮味混為一體,飲了提神,開胃。
又名合掌菜,四鄉農村普遍種植。以選栽嘉興種為上品,個頭小,質細嫩,有天然清香。冬季收菜,洗淨曬乾、切片、鹽漬、起缸去水分,乾爽後裝瓮,壓緊密封,瓮口覆泥倒置存放到初夏,開瓮香氣濃郁,鬆脆爽口,可生食可蒸煮,供作粥菜。內銷京、滬、蘇、浙、粵諸省,出口香港及南洋群島。
賓館住宿
吳江滙豐國際花園酒店是由吳江滙豐集團投資、華芳金陵國際飯店管理,按國家四星級酒店標準建造的現代化商務、休閒型花園式綜合性酒店。酒店占地60餘畝,建築面積2萬多平方米,是目前吳江市最高檔的酒店之一。她的建成,改善了吳江西大門的投資環境,加快了震澤地區的現代化進程,確立了震澤中心鎮的地位,同時為該地區及周邊地區的成功人士和廣大市民構築了一個商務、休閒、娛樂的平台。酒店擁有豪華套房、豪華單人間、標準房近百間;豪華餐飲包房40間、宴會廳等大廳3個,能同時滿足近千人就餐的需要;酒店同時還配備有一個高檔次的西餐廳;酒店的會議中心擁有10間各類會議室,能滿足不同的會務及商務需求;酒店還擁有完善的康樂設施:獨立的2300平方米的桑拿大樓、棋牌室、美容美髮廳、桌球室、KTV包房、多功能廳等。酒店還擁有商務中心、直接飲用水系統等配套設施。
位於太湖南岸,離古鎮南巡只有10分鐘車程,烏鎮30分鐘車程.同里,周莊僅30分鐘車程.
該地區人傑地靈,故起陸龜蒙、范蠡、張志和、沈義甫等,今有姚明、朱晨、蔡正仁等。
風光勝跡亦是遍布四周:著名的有范蠡釣台、慈雲夕照、復古桃園、禹跡橋(清康熙五四年1715年為紀念大禹治水而建)和思范橋(為紀念范蠡而建)。
吳江國際花園酒店以其現代化的服務設施,嚴格的科學管理,訓練有素的員工隊伍,賓客至上的服務精神,為中外賓客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榮譽
中國亞麻蠶絲被家紡名鎮
中國麻紡集群產業基地
中國(震澤)麻紡產業科技創新示範園
中國蠶絲被之鄉
中國阿拉伯頭巾之鄉
國家衛生鎮
全國環境優美鎮
江蘇省歷史文化名鎮
國家建制鎮示範試點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