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名單
金棕櫚獎
《在撒旦的陽光下》 (法國,莫里斯·皮亞拉),惡魔天空下Sous le Soleil de Satan (1987)
劇情
1926年,在阿爾多瓦的一個小村莊裡,16歲的穆謝特殺死了她的情人,儘管所有的人都認為死者是自殺身亡,但是少女感覺有必要將自己的罪行向村裡的神甫多尼桑懺悔。多尼桑神甫儘管有老神甫莫努·賽格萊的熱心指導,但他一直對自己的天職表示懷疑。他被當地人看作聖人,但他卻認為自己看到了撒旦,他與穆謝特之間發生了怪異而不潔的關係,他想迫使穆謝特自殺。但此後不久,老神甫發現多尼桑在懺悔亭中死去……
幕後花絮
本片根據喬治·伯納諾斯小說改編,以討論宗教信仰,即何謂神聖、何謂邪惡為命題。導演自稱是無神論者,但本片對於宗教信仰的闡述並不像一般好萊塢影片那樣善惡分明。影片獲坎城影展金棕櫚獎,但遭到觀眾的噓聲,因為其觀賞價值的確不高。
評審會特別獎
《悔悟》(蘇聯,泰吉斯•阿拉布澤)
劇情
瓦爾拉姆·阿拉維澤,這個喬治亞小城的最高統治者死了,他的死亡對於一些人而言是悲痛,而對於另一些人就是節日。政治人物的葬禮是一個儀式,鮮花和安慰都是道具,悼詞和讚頌都是程式化的,這是謝幕也是開幕,身後事往往比生前事更加熱鬧。葬禮結束,該幹嗎的就幹嗎!死人的照片也不再需要,親昵的聲音排遣了死者帶來的憂傷!活著,就得乾哪!清晨,怪事出現了,瓦爾拉姆·阿拉維澤的屍體竟然站在了院子……
幕後花絮
本片被譽為塔可夫斯基之後最完美的蘇聯電影,其主題是在拆解史達林神話,並反省史達林統治期間的政治暴力。影片注重於對民族興亡、文化基因、人物心理結構的思考,同時力求深刻的人性內容和鮮明的表現形式,並取得兩者間的均衡和諧。通過現實與虛構融合的超現實表現方式,完美地講述了一個關於罪與罰的隱喻式的故事。本片獲坎城國際電影節評審會特別獎,是阿布拉澤的三部曲之一。
評審會獎
《光》(馬里,蘇萊曼•西塞)
劇情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人從童年到成年的叉路上的遭遇。年輕的主人公雖然才經歷了一段短短的生活里程,卻渴望獲得本族世代相傳的遺產中如何克服困難、駕馭險途的神秘力量。但他的父親卻不願意讓他出頭露面,並且想要殺死他。母親救了兒子,並把他送往遠方。通過一段艱苦的路途,年輕人開始體驗到了如何戰勝他父親的至為重要的經驗和力量。
幕後花絮
影片曾獲1987年坎城電影節評審會大獎。
《親鸞——白色之路》(日本)
……
最佳導演獎
維姆•文德斯(德國,《柏林蒼穹下》Der Himmel uber Berlin (1987))
劇情
丹尼爾和卡西爾是守護柏林的兩個天使,不過這兩個天使和其他天使一樣,沒有豎琴和翅膀。他們穿著大衣長袍穿行在這座城市裡,可以不為人知的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可以知道人類心裡的想法。但他們只能默默觀察人們的舉動,研究人們的生活,無法與人們交流,因為只有其他天使和孩子們可以看到他們。一天,丹尼爾來到一個馬戲團,見到正在練習走鋼絲的女演員瑪瑞安,竟然對她一見鍾情。由於演出資金不足,馬戲團必須解散,瑪瑞……
幕後花絮
·維姆·文德斯起初是打算與彼得·漢德克一起合作寫劇本。但漢德克更傾向於獨立創作整個劇本,於是答應了寫一些重要場景中的劇本,而由文德斯自己來寫餘下的。
·所有通過慮光器拍攝完成的黑白電影鏡頭,都是由攝影師亨利·艾勒肯的祖母的一雙襪子製造出來的效果。
·艾勒肯馬戲團正是以攝影師亨利·艾勒肯命名的。
·奧托·桑德看起來十分憂鬱地坐在公車上,雙手抱著頭這一幕場景,之所以要採取這種拍攝方……
最佳男演員獎
馬塞羅•馬斯特羅亞尼(義大利,《黑眼睛》黑眼睛Oci ciornie (1987))
劇情
十九世紀末,在一條由義大利開往俄國的客輪上,義大利中年男子羅馬諾向一個俄羅斯旅客講述起自己的愛情經歷以及此行的目的:羅馬諾的妻子艾麗莎出身豪門,他們擁有富足奢華的生活,但他們的感情卻始終瀕臨破裂。為了避開婚姻的困擾,羅馬諾跑到俄國旅遊散心,在一處溫泉他結識了俄國某官員的妻子安娜,兩人一見鍾情。羅馬諾回國後與妻子離婚,現正準備到俄國與安娜團聚並廝守終身。但令羅馬諾驚訝的是,這個俄羅斯旅客也給他講……
幕後花絮
影片有著豐富的細節和層次,將喜感和悲涼融為一體。劇情改編自契訶夫的幾個短篇小說。
最佳女演員獎
巴巴拉•赫爾希(美國《長沼湖》)
……
40周年大獎
《訪談錄》費里尼訪談錄 Intervista (1987)(義大利,費德里科·費里尼)
劇情
如果說《想當年》是費里尼對少年時代的回憶,《八部半》是對他中年創作危機的記載,《羅馬》是對他所愛的城市的禮讚,那么本片就是他對Cinecitta電影廠的頌歌。
幕後花絮
影片將回憶、嘲諷、自省、幻想等元素融合在一起,讓我們見識了鏡頭前後的各種人物。影片高潮是《甜蜜的生活》的重映把片中主角重新聚集一堂,頗有一點大師主掌央視《同一首歌》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