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羅塞塔》

《美麗羅塞塔》這部電影可以用來作為對資本主義的醜惡進行具有道德譴責意味的政治宣傳。對影片的解讀也反映了歷史的一部分。這本身也是值得探究的歷史,於1999年上映。

基本信息

資料

導演: 讓·皮埃爾· 呂克·達爾代
主演: Fabrizio Ron 奧利弗·古爾 Sophie Lebou 艾米莉·德奎 Leon Michaux Frédéric B ...
:《美麗羅塞塔》:《美麗羅塞塔

法布里齊奧·羅吉恩 Fabrizio Rongione....Riquet
安妮·耶納斯 Anne Yernaux....The Mother
Bernard Marbaix....The Campgrounds Manager
Frédéric Bodson....The Head of Personnel
Florian Delain....The Boss's Son
Christiane Dorval....First saleswoman
Mireille Bailly....Second Saleswoman
Thomas Gollas....The Mother's Boyfriend
Leon Michaux....First Policeman (as Léon Michaux)
Victor Marit....Second Policeman
Colette Regibeau....Madame Riga
Claire Tefnin....Girl in Locker Room
Sophie Leboutte....Fired Woman
Gaetano Ventura....Store Manager
Christian Neys....First Paramedic
Valentin Traversi....Second Paramedic
Jean-Francois Noville....Hospital Worker

片長: 產地:
類型: 劇情 顏色: 彩色
分級: Singapore:PG Portugal:M/1 Australia:M UK:15 ... 對白: 法語
上映日期: 1999年5月 (Cannes Film Festival)
片名:美麗羅塞塔
英文:Rosetta
年代:1999年
片長:90 Mins
國家:法國/比利時
語言:法語
字幕:簡/繁/英/西班牙/義大利

劇情介紹

剛滿十八歲的蘿賽塔才做到試用期就被工廠給開除了,心情顯得非常的沮喪和不安,除了要想辦法扶養她那酗酒成習的母親,還得住在毫無安全感的活動屋中,日子依舊要過下去,在這近乎悲慘邊緣的世界中,她只有一個選擇,為生活戰鬥下去,不然就選擇死亡!
羅塞塔是一名剛滿18歲的少女,跟酗酒成性的母親同住在窮人特有的流動房子裡。影片開始講她才做到試用期就被工廠給開除了,心情顯得非常的沮喪和不安。日子無論如何都要繼續下去,她堅強地對付生活中的種種艱辛,她極具獨立個性,不願沉淪到社會最底層,為了生存和找一份工作,跟惟一同情她的人產生了衝突。影片獲得坎城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比利時政府看過這部電影之後,才發現國家的青少年工作權沒有得到保障,甚至因此修改法律,並稱為“羅賽塔計畫”。

榮譽

獲坎城電影節金棕櫚大獎、最佳女演員獎,歐洲電影節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等多項大獎。

幕後製作

影片通過手扛攝影機跟蹤拍攝,以非常寫實的風格和快速的鏡頭切換,呈現了一幅悽慘冰冷的畫卷,從而映襯出殘酷無情的現實社會。影片具有布烈松的風格,絕不煽情,也沒有試圖解開主人公的靈魂。

評價

如果歷史倒退20年,《美麗羅塞塔》這部電影可以用來作為對資本主義的醜惡進行具有道德譴責意味的政治宣傳。對影片的解讀也反映了歷史的一部分。這本身也是值得探究的歷史。有意思的是這部電影還獲得2000年長春電影節的最佳外語片獎,荒唐的是很多和該次電影節相關的資料和新聞報導上都把這部片子說成是美國電影,不知達登內兄弟對此作何感想。

本片被說成是德西卡《偷腳踏車的人》的比利時版本,據稱是新實主義仍然具有生命力的例證。它追蹤著世界的痛苦之源,並非精神和存在的不合時宜,而是日常生活的困擾。在經濟如此發達的歐洲,還有象羅塞塔這樣的少女過著如此非人的生活,實在駭人聽聞。事實上,這部影片促使比利時通過了被稱作“羅塞塔計畫”的立法。該法律禁止以低於最低限度的工資僱傭青少年工作。一部影片促成一部法律的通過真是善莫大焉。從來只聽說過法律使電影難產的事情,而電影催生法律實在稀罕。

這部電影為電影的拍攝提供了一個極端的範例,就是怎么拍都可以,拍電影並沒有一定之規。影片完全使用手持攝影,大量運用長鏡頭跟拍,完全沒有一般電影中通常的適應於不同場景的鏡頭語言和剪輯套路。毫不誇張的說,如果這部電影所需要具備的電影語言的知識不能讓毫無任何電影概念的人在一天之內掌握的話,也完全可以在一天之內理解。這部影片體現出來的電影觀念完全是對於學院教育的嘲弄。或者按照通常的說法是革命。

在這裡不能不提到DOGMA95,事實上本片比那些丹麥導演的電影更加極端而且純粹。沒有精心講述的繁複故事和戲劇性的張力,完全是紀錄片式的而且還是電視式的。這部電影奪得1999年的坎城電影節最佳電影和最佳女演員讓很多人大跌眼鏡。評審團的決定被廣泛地理解為首要是出於政治原因,是對於好萊塢在坎城日漸增長的影響力的反動。但是排除社會性的因素不說,這部電影以如此簡單的手法,講述一個如此簡單的故事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功,這個事實本身就是對有志於電影的青年的一個極大的鼓勵。

歷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獲獎影片

屆數
年份影片導演
國家
第3屆坎城電影節1949年《第三人》卡羅爾·里德英國
第4屆坎城電影節
1951年《米蘭的奇蹟》/《茱莉小姐》維托里奧·德·西卡
/阿爾夫·斯約堡
義大利/法國
第5屆坎城電影節
1952年《兩分錢的希望》/《奧賽羅》雷納托·卡斯特拉尼/
奧遜·威爾斯
義大利/美國
第6屆坎城電影節1953年《恐懼的代價》亨利-喬治·克魯佐法國
第7屆坎城電影節1954年《地獄門》衣笠貞之助日本
第8屆坎城電影節1955年《君子好逑》德爾伯特·曼美國
第9屆坎城電影節1956年《寂靜的世界》路易·馬勒法國
第10屆坎城電影節1957年《四海一家》威廉·惠勒美國
第11屆坎城電影節1958年《雁南飛》米哈依爾·卡拉托佐夫東德
第12屆坎城電影節1959年《黑人奧菲爾》馬賽爾·加謬法國
第13屆坎城電影節1960年《甜蜜的生活》費德里科·費里尼義大利
第14屆坎城電影節1961年《維莉迪安娜》/《長別離》路易斯·布努埃爾/Henri Colpi西班牙/法國
第15屆坎城電影節1962年《諾言》Anselmo Duarte葡萄牙
第16屆坎城電影節1963年《豹》盧奇諾·維斯康蒂義大利
第17屆坎城電影節1964年《瑟堡的雨傘》雅克·德米法國
第18屆坎城電影節1965年《決竅,如何得到》理察·萊斯特英國
第19屆坎城電影節1966年《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 /
《紳士現形記》
克勞德·勒魯什/皮亞托·傑米法國/義大利
第20屆坎城電影節1967年《放大》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英國
第22屆坎城電影節1969年《如果》林賽·安德森英國
第23屆坎城電影節1970年《風流醫生俏護士》羅伯特·奧特曼美國
第24屆坎城電影節1971年《送信人》約瑟夫·羅西英國
第25屆坎城電影節1972年《通往天堂的勞動階梯》/
《企業家之死》
Elio Petri/弗朗西斯科·羅西匈牙利/義大利
第26屆坎城電影節1973年《稻草人》/《受僱者》Jerry Schatzberg/阿蘭·布里吉斯美國/法國
第27屆坎城電影節1974年《竊聽大陰謀》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美國
第28屆坎城電影節1975年《烽火歲月志》Mohammed Lakhdar-Hamina瑞典
第39屆坎城電影節1976年《出租汽車司機》馬丁·斯科塞斯美國
第30屆坎城電影節1977年《我父我主》保羅·塔維安尼/
維克托里奧·塔維亞尼
義大利
第31屆坎城電影節1978年《木屐樹》埃曼諾·奧爾米義大利/法國
第32屆坎城電影節1979年《鐵皮鼓》/《現代啟示錄》沃爾克·施隆多夫/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西德/美國
第33屆坎城電影節1980年《影武者》/《浮生若夢》黑澤明/鮑勃·福斯日本/美國
第34屆坎城電影節1981年《鐵人》[波蘭電影]安傑依·瓦依達波蘭
第35屆坎城電影節1982年《失蹤》[美國電影]/
《自由之路》
科斯塔·加夫拉斯/尤馬茲·古尼美國/法國
第36屆坎城電影節1983年《楢山節考》今村昌平日本
第37屆坎城電影節1984年《德克薩斯的巴黎》維姆·文德斯法國
第38屆坎城電影節1985年《爸爸出差時》埃米爾·庫斯圖里卡南斯拉夫
第39屆坎城電影節1986年《戰火浮生》羅蘭·約菲英國
第40屆坎城電影節1987年《惡魔天空下》莫里斯·皮亞拉法國
第41屆坎城電影節1988年《征服者佩爾》比利·奧古斯特瑞典/丹麥
第42屆坎城電影節1989年《性、謊言和錄像帶》史蒂文·索德伯格美國
第43屆坎城電影節1990年《我心狂野》大衛·林奇美國
第44屆坎城電影節1991年《巴頓·芬克》喬爾·科恩 伊桑·科恩美國
第45屆坎城電影節1992年《善意的背叛》比利·奧古斯特英國
第46屆坎城電影節1993年《霸王別姬》/ 《鋼琴別戀》陳凱歌/簡·坎皮恩中國/法國
第47屆坎城電影節1994年《低俗小說》昆汀·塔倫蒂諾美國
第48屆坎城電影節1995年《地下》埃米爾·庫斯圖里卡法國
第49屆坎城電影節1996年《秘密與謊言》邁克·李法國
第50屆坎城電影節1997年《櫻桃的滋味》/《鰻魚》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今村昌平
伊朗/日本
第51屆坎城電影節1998年《永恆的一天》西奧·安哲羅普洛斯希臘
第52屆坎城電影節1999年《美麗羅塞塔》讓·皮埃爾·達內/
呂克·達內
比利時
53屆坎城電影節2000年《黑暗中的舞者》拉斯·馮·提爾丹麥
第54屆坎城電影節2001年《兒子的房間》南尼·莫萊蒂義大利
第55屆坎城電影節2002年《鋼琴家》羅曼·波蘭斯基法國
第56屆坎城電影節2003年《大象》格斯·范·桑特美國
第57屆坎城電影節2004年《華氏911》麥可·摩爾美國
第58屆坎城電影節2005年《孩子》讓·皮埃爾·達內/
呂克·達內
比利時
第59屆坎城電影節2006年《風吹稻浪》肯·羅奇法國
第60屆坎城電影節2007年《四月三周兩天》克里絲蒂安·蒙吉羅馬尼亞
第61屆坎城電影節2008年《牆壁之間》Chris Staron法國
第62屆坎城電影節2009年《白絲帶》麥可·哈內克奧地利/法國
第63屆坎城電影節2010年《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阿彼察邦·韋拉斯哈古泰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