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項簡介
金棕櫚獎前身為“金鴨獎”,是坎城電影節的大獎,相當於奧斯卡方面的“最佳影片”,因其獎盃為金制棕櫚枝,故稱“金棕櫚”——這是由於坎城這座法國南部的濱海城市,在金銀兩色的沙灘上到處種植著高大挺拔的棕櫚樹。從1946年第一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開始設定。
金棕櫚獎與金獅獎、金熊獎並稱為電影節三大最高榮譽象徵。
必須說明,短片單元還有一座金棕櫚獎,相當於奧斯卡方面的“最佳真人短片”。但約定俗成的“金棕櫚大獎”,僅指主競賽單元的那枚棕櫚枝(長片)。金棕櫚難於攻陷的程度毫不亞於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小金人。
其他獎項
評審會大獎/評審團大獎(Grand Prix) |
僅次於“金棕櫚”的電影節第二高獎,相當於主競賽單元影片的“第二名”。與1967年設立,在此之前“評審團特別獎”(Special Jury Prize)是電影界的第二高獎。曾用名“評審團特別大獎”、“評審團大獎”。 |
最佳獎(導演、演員、劇本) |
與奧斯卡獎的設定區別在於: 第一、坎城的演員獎,無主角、配角之分; 第二、坎城的編劇獎,無原創、改編劇本之分。 |
評審會獎/評審團獎(Prix du Jury) |
不同於上述獎項,評審會獎(評審會特別獎)屬於非常設獎項,地位類似“xx榜中榜”的傳媒推薦獎,頒獎原因往往是個別評審因偏愛而為其爭取的特殊表彰。 |
金攝影機獎(Caméra d'Or) |
“金攝影機獎”是針對於坎城的所有單元包括“主競賽”、“影評人周”、“導演雙周”和“一種關注”單元展出的長片處女作進行評選的獎項,意味著它其實是坎城的“最佳處女作獎”。 |
影評人協會獎,又稱“費比西獎”(FIPRESCI Prizes) |
“費比西獎”不屬於坎城電影節官方頒出的獎項,而是由“國際影評人協會”(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 Presse Cinématographique)主辦。該機構1930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創立,比坎城的歷史還要悠久,擁有世界上50多個國家地區的成員。不僅是坎城,多倫多、威尼斯和華沙國際電影節上也都常設有“費比西獎”,用來獎勵協會眼中最具有進取心的電影作品。 |
歷屆獎項
歷屆最高獎
歷屆 | 舉辦年份 | 獲獎影片 | 影片導演 |
第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46年 | 《相見恨晚》 《最後的機會》 《伊麗斯和上尉的心》 《失去的周末》 《瑪麗婭·康德萊西婭》 《沒有翅膀的男人》 《貧民窟》 《羅馬,不設防的城市》 《大地將變成紅色》 《田園交響曲》 《偉大的轉折》 | 大衛·里恩 利奧波德林德博格(Leopold Lindtberg) 阿爾夫·斯約堡 比利·懷爾德 費南德斯·埃米里奧 弗朗蒂塞克·卡普 Chetan Anand 羅伯托·羅西里尼 Bodil Ipsen、Lau Lauritzen 讓·德拉努瓦 弗雷德里克·厄姆勒 |
第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47年 | 空缺 | |
第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49年 | 《第三人》 | 卡羅爾·里德 |
第4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51年 | 《朱麗小姐》 《米蘭奇蹟》 | 阿爾夫·斯約堡 維托里奧·德西卡 |
第5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52年 | 《兩分錢的希望》 《奧賽羅》 | 雷納托·卡斯特拉尼 奧遜·威爾斯 |
第6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53年 | 《恐懼的代價》 | 亨利·喬治·克魯佐 |
第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54年 | 《地獄門》 | 衣笠貞之助 |
第8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55年 | 《君子好逑》 | 德爾伯特·曼 |
第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56年 | 《沉默的世界》 | 路易·馬勒、雅克·伊夫斯·科斯托 |
第1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57年 | 《四海一家》 | 威廉·惠勒 |
第1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58年 | 《雁南飛》 | 米哈依爾·卡拉托佐夫 |
第1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59年 | 《黑人奧菲爾》 | 馬賽爾·加謬 |
第1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60年 | 《甜蜜的生活》 | 費德里科·費里尼 |
第14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61年 | 《長別離》 《比麗迪亞娜》 | 亨利柯比(Henri Colpi) ·路易斯·布努埃爾 |
第15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62年 | 《諾言》 | 安塞爾莫·杜阿特 |
第16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63年 | 《豹》 | 盧奇諾·維斯康蒂 |
第1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64年 | 《瑟堡的雨傘》 | 雅克·德米 |
第18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65年 | 《決竅,如何得到》 | 理察·萊斯特 |
第1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66年 | 《紳士現形記》 《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 | 皮亞托·傑米 克勞德·勒魯什 |
第2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67年 | 《放大》 |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
第2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68年 | 空缺 | |
第2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69年 | 《如果》 | 林賽·安德森 |
第2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70年 | 《陸軍野戰醫院》 | 羅伯特·奧特曼 |
第24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71年 | 《幽情密使》 | 約瑟夫·羅西 |
第25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72年 | 《馬蒂事件》 《工人階級上天堂》 | 弗朗西斯科·羅西 埃里奧貝多利 |
第26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73年 | 《愛心補晴天》 《稻草人》 | 阿蘭·布里吉斯 傑瑞·沙茨伯格 |
第2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74年 | 《竊聽大陰謀》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
第28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75年 | 《烽火歲月志》 | 穆罕默德拉克達哈米(Mohammed Lakhdar-Hamina) |
第2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76年 | 《計程車司機》 | 馬丁·斯科塞斯 |
第3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77年 | 《我父我主》 | 保羅·塔維安尼、維克托里奧·塔維安尼 |
第3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78年 | 《木屐樹》 | 埃曼諾·奧爾米 |
第3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79年 | 《現代啟示錄》 《鐵皮鼓》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沃爾克·施隆多夫 |
第3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80年 | 《爵士春秋》 《影武者》 | 鮑勃·福斯 黑澤明 |
第34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81年 | 《鐵人》 | 安傑伊·瓦依達 |
第35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82年 | 《大失蹤》 《自由之路》 | 科斯塔·加華斯 尤馬茲·古尼 |
第36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83年 | 《楢山節考》 | 今村昌平 |
第3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84年 | 《德克薩斯的巴黎》 | 維姆·文德斯 |
第38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85年 | 《爸爸去出差》 | 埃米爾·庫斯圖里卡 |
第3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86年 | 《教會》 | 羅蘭·約菲 |
第4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87年 | 《在撒旦的陽光下》 | 莫里斯·皮亞拉 |
第4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88年 | 《征服者佩利》 | 比利·奧古斯特 |
第4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89年 | 《性、謊言和錄像帶》 | 斯蒂文·索德伯格 |
第4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90年 | 《我心狂野》 | 大衛·林奇 |
第44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91年 | 《巴頓·芬克》 | 科恩兄弟 |
第45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92年 | 《善意的背叛》 | 比利·奧古斯特 |
第46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93年 | 《霸王別姬》 《鋼琴課》 | 陳凱歌 簡·坎皮恩 |
第4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94年 | 《低俗小說》 | 昆汀·塔倫蒂諾 |
第48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95年 | 《地下》 | 埃米爾·庫斯圖里卡 |
第4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96年 | 《秘密與謊言》 | 邁克·李 |
第5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97年 | 《鰻魚》 《櫻桃的滋味》 | 今村昌平 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
第5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98年 | 《永恆和一日》 | 西奧·安哲羅普洛斯 |
第5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1999年 | 《羅塞塔》 | 達內兄弟 |
第5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2000年 | 《黑暗中的舞者》 | 拉斯·馮·提爾 |
第54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2001年 | 《兒子的房間》 | 南尼·莫萊蒂 |
第55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2002年 | 《鋼琴家》 | 羅曼·波蘭斯基 |
第56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2003年 | 《大象》 | 格斯·范·桑特 |
第5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2004年 | 《華氏911》 | 麥可·摩爾 |
第58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2005年 | 《孩子》 | 達內兄弟 |
第5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2006年 | 《風吹麥浪》 | 肯·洛奇 |
第6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2007年 | 《四月三周兩天》 | 克里絲蒂安·蒙吉 |
第6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2008年 | 《牆壁之間》 | 勞倫·岡泰 |
第6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2009年 | 《白絲帶》 | 麥可·哈內克 |
第6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2010年 | 《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 | 阿彼察邦·韋拉斯哈古 |
第64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2011年 | 《生命之樹》 | 泰倫斯·馬力克 |
第65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2012年 | 《愛》 | 麥可·哈內克 |
第66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2013年 | 《阿黛爾的生活》 | 阿布戴·柯西胥 |
第6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2014年 | 《冬眠》 | 努里·比格·錫蘭 |
第68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2015年 | 《流浪的迪潘》 | 雅克·歐迪亞 |
第6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2016年 | 《我是布萊克》 | 肯·洛奇 |
第7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2017年 | 《自由廣場》 | 魯本·奧斯特倫德 |
第7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2018年 | 《小偷家族》 | 是枝裕和 |
兩次獲獎
導演 | 作品/時間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美國) | 《對話》(1972)、《現代啟示錄》(1979) |
今村昌平(日本) | 《楢山節考》(1983)、 《鰻魚》(1997) |
埃米爾·庫斯圖里卡(南斯拉夫) | 《爸爸出差去了》(1985) 、《地下國度》(1995) |
比爾·奧古斯特(丹麥) | 《征服者佩爾》(1988)、 《善意的背叛》(1992) |
達內兄弟(比利時) | 《美麗羅塞塔》(1999)、 《孩子》(2005) |
麥可·哈內克(奧地利) | 《白絲帶》(2009) 、《愛》(2012) |
肯·洛奇(英國) | 《風吹麥浪》(2006) 、《我是布萊克》(2016) |
註:雙金棕櫚俱樂部成員僅有七位(共八人),詳見雙金棕櫚俱樂部詞條 。 |
歷史上兩次獲得金棕櫚獎的導演寥寥無幾,雙金棕櫚俱樂部甚至比“2000萬美元片酬俱樂部”更難進入。中國影迷比較熟悉的金棕櫚影片有維姆·文德斯的《德克薩斯的巴黎》、昆汀·塔倫蒂諾的《低俗小說》、拉斯·馮·提爾的《黑暗中的舞者》、羅曼·波蘭斯基的《鋼琴師》等。
附:這裡計算的“雙金棕櫚”成員,不包括“金棕櫚最佳短片獎”。如:《德克薩斯的巴黎》(維姆·門德斯)、《低俗小說》(昆汀·塔倫蒂諾)、《黑暗中的舞者》(拉斯·馮·提爾)、《鋼琴師》(羅曼·波蘭斯基)、《華氏911》(麥可·摩爾)等,均為金棕櫚大獎得主。
中國獲獎
亞洲首部獲得金棕櫚作品是1953年日本導演衣笠貞之助的《地獄門》。
1993年第46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陳凱歌《霸王別姬》(與簡·坎皮爾《鋼琴課》並列)獲得華語電影唯一一座金棕櫚獎。
2017年第7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邱陽《小城二月》獲得中國首座短片金棕櫚獎 。
歷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中國得主 |
1993年(第46屆):陳凱歌《霸王別姬》 |
獎座
作為電影盛典無可爭議的標誌,最新的金棕櫚獎座由卡羅琳-舍費爾(Caroline Scheufele)於1998年在時任電影節主席皮埃爾-維奧(Pierre Viot)的邀請下重新設計。
自2014年起,金棕櫚獎座便採用符合倫理道德標準的“公平採礦”認證金原料製作,賦予金棕櫚獎座環保的寓意。
2017年坎城電影節迎來70周年之際,為紀念此盛事,為坎城製作金棕櫚獎座的瑞士珠寶品牌蕭邦創作了一座帶鑽石的奢華版金棕櫚獎座 。
2017年全新的金棕櫚獎座其上點綴的鑽石原料來自經責任珠寶委員會(Responsible Jewellery Council,RJC)認證的供應商,如星塵一般鑲嵌在標誌性的棕櫚葉上,映襯著纖巧精緻的葉柄,綻放灼灼光華。這座富有傳奇色彩的電影聖杯煥發全新華彩,將再次成為所有人的心之所向。
金棕櫚的每一英寸都是高級珠寶創作匠心的具現。葉柄末端呈小巧的心形,微風輕拂,輕柔的葉片隨之曳動,仿若倏忽間經久定格。棕櫚葉由118克經“公平採礦”認證的18K黃金打造而成,置於祖母綠形切割的水晶底座之上。此臻美細節令每一個金棕櫚獎座都變得獨一無二,因為大自然母親從未創造過兩塊完全一樣的水晶。五位工匠大師需花費不下40個小時的手工雕琢,方可打造出這座電影節最令人夢寐以求的臻寶傑作——金棕櫚獎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