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江西井岡山自然保護區位於江西省的西南部井岡山市境內,北緯26°30 - 26°40’,東徑114°06 - 114°1
![江西井岡山自然保護區](/img/9/ebb/nBnauM3XycTO3AzNwAzM1IzMxITMwYDNyATMwADMwAzMxAzLwMzL0g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8’。屬於南嶺山地向北延伸於湘贛邊界的羅霄山脈中段東側的一組山體。屬隆起的山地丘陵區,又是屬我國中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保存比較完整的典型地區之一。保護區總面積為231730畝,其中河西壟核心區(地帶性植被類型和自然景觀)面積39195畝,湘州核心區(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面積為9800畝,緩衝保護區面積為38500畝,風景林保護區面積為123480畝,水源涵養林保護區面積為47280畝,國道319線貫穿其中,南通遂川、贛州、廣東,北連吉安、南昌、西接湖南酃縣、茶陵。
井岡山自然保護區1981年建立,2000年4月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為15873公頃。屬森林生態型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山地森林混合生態系統及珍稀野生動物資源。區內地勢封閉,地形複雜,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50多座,山體巍峨,溝壑縱橫,主峰坪水山海拔1779米。氣候、植被、土壤垂直分異明顯。年均溫為14~17℃;年降水量為1865.5毫米,無霜期為250天。 江西井岡山國家級自
![江西井岡山自然保護區](/img/2/dcc/nBnauM3X4ADMyITO5kjM1IzMxITMwYDNyATMwADMwAzMxAzL5IzL1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井岡山的資源植物相當豐富,初步統計可以歸納為19類,如用材植物是得天獨厚的一類寶貴資源植物,約1200餘種以上(其中喬木280種)。木本糧食植物40餘種,食用野果及維生素類植物近100種,野菜及飼料植物200種以上,蜜源花粉植物約3000種,藥用植物(包括野生和栽培)1千種以上,芳香植物180種以上,油脂植物200種以上,此外,尚有薪炭柴植物、色素植物、甜味素及飲料植物、觀賞綠化植物等數百種。井岡山的動物區系以東洋界為主,兼有古北區、新熱區等成份,跟植物區系是相吻合的,南北相通、東西相連,種類繁多,據現有資料,分布昆蟲有25目163科1530餘種;兩棲動物2目8科36種。
江西井岡山自然保護區地處羅霄山脈中段,區內山體峻拔雄偉,層巒疊嶂,串珠狀小盆地點綴山間,最高峰井岡
![江西井岡山自然保護區](/img/e/262/nBnauM3XyUTNycTNxAzM1IzMxITMwYDNyATMwADMwAzMxAzLwMzLw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詳細介紹
![江西井岡山自然保護區](/img/2/1fd/nBnauM3XxgzMwYDMzAzM1IzMxITMwYDNyATMwADMwAzMxAzLwMzLx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井岡山自然保護區屬於中亞熱帶東段濕潤季風氣候,氣溫和降水量受山峰地勢抬高的影響,冬季微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856.2MM,超過年蒸發量,年平均氣溫14.2℃,絕對最高溫34.8℃,絕對最低溫-8.8℃?11℃,年相對濕度一般在85%左右,因此氣候溫暖濕潤,山區森林植被復蓋稠密,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區內的植被類型和植物區系不僅起源古老,保存有大量的第三紀區系成份和古第三紀植被,而且成份複雜,除以中亞熱帶成份為主外,南亞熱帶、熱帶成份的比重較大,古熱帶,喜馬拉雅及溫暖帶區系也有一定的種類滲入。在被子植物中,單種和寡種科屬分布較多,占所有被子植物科的42%,井岡山的特有種20個,如井岡山杜鵑、井岡山寒竹、井岡山衛矛、井岡山紫果槭、井岡山唐竹等,由此可見,井岡山自然保護區確是我國亞熱帶動植物區系的搖籃,是保存古老植物種屬的“避難所”,又是一個巨大的、天然的生物物種基因寶庫。
![江西井岡山自然保護區](/img/f/89a/nBnauM3XwADN3MDM0AzM1IzMxITMwYDNyATMwADMwAzMxAzLwMzL3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氣候:
本區地處羅霄山脈中段,是贛江和湘江兩大水系的分水嶺。區內山體陡峭,海拔280—1600米,地形複雜,生境多樣,地勢西高東低。這裡屬亞熱帶溫暖潤濕氣候。
植被:
井岡山的地帶性植被屬中亞熱帶東部濕潤南部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植被的垂直分布是:海拔250—1400米為常綠闊葉林,1400一1600米為山地針葉林,1300—1500米為山頂矮林,1600一1800米為山頂灌叢。根據調查,區內分布著野生植物3400餘種,其中高等植物2200餘種,分屬於830屬210餘科,蕨類植物300餘種,分屬於90餘屬50餘科。列為國家保護的植物39種,主要有白豆杉、伯樂樹、香果樹、觀光木等。在大森林的庇護下,棲居著各種野生動物。目前已知有獸類42種,8目17科26屬,其中國家保護的動物14種:華南虎、雲豹、大靈貓、小靈貓、穿山甲、獼猴等。鳥類94種,13目34科75屬,其中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等珍稀瀕危動物12種。另外,有爬行動物31種,兩棲動物26種,昆蟲1000餘種。
![江西井岡山自然保護區](/img/8/0fb/nBnauM3X4UTMxYjN4AzM1IzMxITMwYDNyATMwADMwAzMxAzLwMzLx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由於井岡山地形複雜,生境多樣,有利於物種的分化。到目前為止,已正式發表的井岡山特有植物20種(含變種)。它們是:井岡山紫果槭、井岡山獼猴桃、井岡山岡風丫蕨、井岡山櫧、井岡山毛蕨、井岡山衛矛、井岡山寒竹、井岡山冬青、短柄香冬青、井岡山劍蕨、井岡山繡線梅、井岡山耳蕨、井岡山杜鵑、背絨杜鵑、白花映山紅、腺果懸鉤子、大節赤竹、井岡山唐竹、井岡山厚皮香、井岡山葡萄。這些特有植物都是新特有種而不是古特有種。它們大多數分布海拔較高,喜陰濕,對生境要求嚴格,需要常綠闊葉林作保護傘。因此,要保護這些物種,首先必須保護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
意義:
井岡山自然保護區自然資源豐富,現在已建成動植物標本館一座,儲存植物標本800餘份,動物標本200餘份,建成初具規模的植物園一個,保存物種720種。
該保護區植物區系起源古老。古生物研究資料表明,早在中生代三迭紀末期,江西大地為裸子植物所統治,萍鄉煤礦就發現有古代蘇鐵的化石。到白堊紀時被子植物發展起來。從新構造運動以後的新生代古新世,江西古氣候由於熱變為溫暖濕潤。一些適於乾熱的古老被子植物逐漸衰敗,被喜濕熱的現代被子植物所更新,雖然經歷了多次冰期和間冰期的干擾,但沒有改變水熱分布的總趨勢,所以這些濕熱植物的後裔一直繁衍至今,對科學研究有重要意義。
植物資源:
保護區有高等植物3400多種,其中蕨類植物有236種,裸子植物15種,被子植物2500多種。
![江西井岡山自然保護區](/img/5/66f/nBnauM3X1UTO0kzN5AzM1IzMxITMwYDNyATMwADMwAzMxAzLwMzL3g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1)起源古老,井岡山保存了許多古老而不同地質時期的植物種,有最古老的石松,也有中生代的水龍骨、瘤足蕨,還有中生代發展起來的樟科、殼斗科、木蘭科、山茶科植物;
(2)區系成分複雜,處於溫帶、熱帶的過渡地帶、中亞熱帶和南亞熱帶的交插地區。
(3)特有植物多,井岡山特有屬為23屬,占全國特有屬的10.1%(全國為226屬),特有種為110種,如井岡山劍蕨、井岡山杜鵑。地帶性植被為常綠闊葉林。
區內植被特點:
(1)海拔500~600米為人工杉木林、馬尾松針葉林;
(2)海拔600~1300米為殼斗科、樟科、山茶科植物,其間有馬尾松疏林鑲嵌分布;
(3)海拔1000~1500米為針闊混交林;
(4)海拔1500米以上為山地矮林,常見植物銀木荷、雲錦杜鵑、小葉石楠等。
國家保護植物二級有伯樂樹、觀光木、獨花蘭、香果樹、傘花木、銀杏、白豆杉、三尖杉等;三級有穗花杉、八角蓮、銀鐘花、南方鐵杉、半楓荷等40多種。
區內經濟植物豐富,用材樹種1200種,藥用植物600多種;野生果近100種。
動物資源
保護區陸棲脊椎動物有260多種,昆蟲3000多種。國家保護動物一級有華南虎、雲豹、金錢豹、黃腹角雉、白頸
![江西井岡山自然保護區](/img/6/7c4/nBnauM3XxQTMzQzNwEzM1IzMxITMwYDNyATMwADMwAzMxAzLxMzL2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鬣羚——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也叫蘇門羚,岩驢。似羊而體型較大,雌雄均有一對短而尖的角,除角尖外,有狹窄的橫棱。耳長似驢,頸背有鬣毛,尾短小。棲於裸岩,環山、陡峭岩下、跌岩和亂石河谷。善於跳躍,獨棲生活,偶爾有結群,食物主要有苔草、川灰木、小葉女貞、冬青等。交配期為9~10月,於第二年5~6月產仔;每胎多為1仔。
旅遊資源
井岡山雄偉壯麗,氣勢磅礴,風景資源豐富。區內突出的景色有:五指峰崢嶸俏麗,危崖虬松;五指峰的猴頭杜
![江西井岡山自然保護區](/img/3/02a/nBnauM3XycTM3cDOxEzM1IzMxITMwYDNyATMwADMwAzMxAzLxMzL3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井岡山自然保護區既是一座“紅色搖籃”,又是一座“綠色搖籃”。 這裡山高林密,地勢險峻。1927年秋,毛澤東、朱德等共產黨人率領中國工農紅軍,在這裡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開闢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因而井岡山被稱為“革命搖籃”。山中現存有30多處革命遺址,其中屬國家級保護的遺址有10處。井岡山的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森林覆蓋率高達64%,景區內擁有各種植物3800多種,其中珍稀樹種30多種,稀有動物20多種。由於動物資源豐富,1981年國家在井岡山設立了面積達16.6平方公里的自然保護區;1982年,井岡山又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井岡山,具有輝煌的歷史,綺麗的自然風光,革命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渾然一體,是一個集風光旅遊、傳統教育於一身的理想旅遊避暑勝地。主要景觀有茨坪,主峰,筆架山,黃洋界,龍潭桐,木嶺,湘洲仙口。井岡山風景優美,景點集中,尤如一個大公園,五馬朝天崖因五峰並峙,懸岩百丈,山勢神奇,形似五馬,昂首屹立而得名。另外還有八面山、桐木嶺、硃砂沖都是著名的五大哨口,這裡地勢險要,斷壁懸崖。井岡山是革命根據地,有一大批歷史文物和革命舊址。著名的黃洋界距茨坪17公里,海拔1343米,是井岡山鬥爭時期著名的五大哨口之一,1928年8月30日黃洋界保衛戰在此進行。現建有黃洋界保衛戰勝利紀念碑,留下了毛澤東、朱德的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