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盧氏,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四十二位的大姓。人口約有2468萬多人,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47%。據史料記載盧姓來源有“齊太公姜子牙後裔公子高的被封盧地”“炎帝之後後裔孫封於盧”“他姓改盧姓等,盧地的盧氏後人逐漸遷徙,在全國各地形成宗族聚居區,並建立宗祠,以祭祖和傳承,國內,在浙江瑞安、廣東東莞、河北涿州都保存有盧氏宗祠。浙江瑞安盧氏宗祠
在浙江瑞安湖嶺區永安鄉六科村。建於清康熙九年(1670),占地370平方米,分兩進。前進為門廳,面闊五間,進深二間,石砌台基條石壓面,重檐懸山式屋頂,柱頭個拱七踩單抄雙下昂。後進為正殿,面闊五問,迸深四間,明間抬梁式構架,次稍間穿斗式構架,懸山式屋頂。大井中有戲台,建於乾隆八年(1743),平面呈方形,深闊各4.35米,4柱,歇山頂,柱頭斗拱七踩雙下昂,施八角重拱復斗式藻井。全祠布局典範,用材粗壯,舉架高敞,拱瓣明顯,是明清之際典型的木構祠字建築。廣東東莞盧氏宗祠
位於不坑鎮東坑唇村圍前。始建於元代(具體年份不詳)歷次重修。宗祠坐巽朝乾兼展戍,為三進院落式布局。每進均由木(石)柱支撐金鐘架,堂頂飛檐斗拱。前兩進均設屏風,柱上雕刻前賢今人聯對。祠右傍設青雲港,取左通右達,平步青雲之意。東坑盧姓始祖創基,從番禺神山(今花都市)徒遷至東莞峽口,以養鴨為生,沿河放牧,見東坑地方鍾靈毓秀,土地肥美,就此搭寮居住,漸繁衍而成今之現狀。
宗祠內現存清朝同治(1860~1874)年間盧滿江將軍及其夫人畫像兩幅。
盧滿江,字晏溪。東坑塘唇村人。幼年父母雙亡,死亡家貧,貴能自立,忍辱上進。鹹豐五年,離鄉從軍。鹹豐七年,隨守備官黃維寶在安徽布政司麾下轉戰江南一帶“剿匪平亂”,屢立戰功,賞六品項戴。同治五年(1864)他帶領江南水師前營戰船,消滅江浙一帶賊亂,升兵都司、游府等職,賞花翎;後調回廣東,跟鄧安邦辦理海防工作,屢建功勳。誥授備洲游府、後營游府、都督府署水提、武功將軍等職。他辦事認真,平易近人,心繫邑里,力治東江水患,深得邑人愛戴。曾得九十三鄉父老贈磅萬民傘、政德碑等。原配謝氏,東坑寮邊頭嶺貝坑村人。賢淑德正,和睦鄉鄰,堪稱婦中典範。
後莞邑名人,翰林院編修陳伯陶題肖像詩一首:
雄心殺賊快揮戈,士卒威威奏凱歌;
一旅旌旗平壁壘,千軍鼓炮定山河;
頻年馬上觀書少,此日身中帶甲多;
肖像英風今尚年,龍泉不負十年磨。
河北涿州盧氏宗祠
涿州城東拒馬河畔,有一處建築群,紅牆藍瓦,綠樹掩映,肅穆幽雅。座北向陽的大門上,黃底墨字“范陽盧氏宗祠”匾額鮮明奪目。這裡不僅是盧氏家族祭祖之地,而且有廣泛而久遠的社會影響。韓國的前總統盧泰愚所說“范陽盧氏”使“涿州名揚天下”、涿州是“世界盧氏祖先的基地”,具體所指就是這個地方。盧氏宗祠之北有盧氏先祖盧植的墓地。不必說各地盧氏族人,自然按節令來此祭祀祖先;即使並非盧姓的人氏,也時常前來,憑弔長眠於此的這位東漢名臣。
作為范陽盧氏始祖的盧植,是一位政治家、軍事家、經學家和教育家,在歷史上有極高的聲譽。“名著海內,學為儒宗,士之楷模,國之楨榦”,是東漢朝廷對這位“涿郡涿人”的評價。宋朝太宗皇帝所謂“積代簪纓自范陽,尚書光耀千年史”的詩句,是對他由衷的讚頌。盧植以正直的品格、超群的才學和卓著的業績,開創了盧氏家族“代代出名士”的基業,贏得了生前的名望和死後的不朽,配享於孔廟,名列中華民族古聖賢之中。
以盧植為始祖的涿州盧氏家族,詩禮傳家、有功於國,世代簪纓、歷朝顯貴,漢末以降,成為北方四個高門大姓之一。因魏晉—隋唐數百年間,涿州名“范陽”,故而盧氏的郡望為“范陽”,涿州盧氏被稱為“范陽盧氏”。斯時,家族的郡望是政治地位的標誌和文化傳承的徽章,因此,播遷於海內外的盧姓族人,大都把自家堂號奉為“范陽堂”。
范陽盧氏是一個人才輩出、聲名遠播的宗族。僅從三國到唐代,正史記載的盧姓族人就達到八百餘位。其中有宰相、尚書、刺史、太守、郡守等百餘人。佛教禪宗六祖“慧能”,清代道光年間的兩廣總督、涿州人盧坤,都是盧植的嫡系後裔。海外盧氏宗親中,有韓國的兩位總統盧泰愚、盧武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