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苯咪唑

噻苯咪唑

噻苯咪唑,醫學藥物名稱,主要用於糞圓線蟲和鏇毛蟲感染,以及皮膚和內臟蠕蟲蚴移行症。

基本信息

性狀

分子結構噻苯咪唑分子結構

1、原藥為白色粉末。

2、熔點:304~305℃,310℃升華。

3、室溫時溶解度為:丙酮28g/L,甲醇9.3g/L,二甲基亞碸80g/L,二甲基甲醯胺39.0g/L,苯2.3g/L,氯仿0.8g/L。

4、25℃時水中溶解度1%(pH=2)、<50mg/L(pH=5~12)。

5、在中性及酸性、鹼性水溶液中穩定。

6、工業品熔點:296~304℃。

毒性

1、屬於低毒性殺菌劑。原藥大鼠急性經口LD50為6100毫克/公斤,對兔眼睛有輕度刺激作用,對皮膚無刺激作用。

2、在試驗劑量下無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對魚類有一定毒效,藍鍶魚LC50為18.5毫克/升(48h)。

用途

噻苯咪唑(148-79-8)的作用方式:

噻菌靈屬苯並咪唑類,是一種高效低毒的內吸性殺菌劑,在植物體內和土壤中消失快,既具有治療效果又具有保護作用。噴霧可防治多種作物的真菌性葉部病害,如甜菜、花生的孺孢葉斑病,甘蔗葉斑病等。噻菌靈更多地用於果蔬貯藏防腐,如蘋果、梨、香蕉、柑橘、檸檬等水果貯藏病害和馬鈴薯貯藏期腐爛病的防治。對於毛霉屬、卵孢子菌屬、疫霉屬、腐霉屬以及根霉屬的病菌沒有防治能力。噻菌靈作用機制抑制真菌線粒體的呼吸作用和細胞增殖;抑制青黴菌(penicilliumatrouentam)及其他真菌的芽伸長比抑制孢子萌發的效果更顯著,同時芽管發生畸形。與苯菌靈等苯並咪唑類藥劑有正互動抗藥性。
噻苯咪唑(148-79-8)的作用特點

與多菌靈同屬苯並咪唑類殺菌劑,具有相同的殺菌譜,對子囊菌、擔子菌半知菌中的主要病原菌具有較高活性。而對卵菌、接合菌和植物病原細菌無活性。作用機制是藥劑與真菌細胞的β微管蛋白結合,而影響紡錘體的形成,繼而影響細胞分裂,抑制真菌線粒體的呼吸作用和細胞增殖。抗菌活性限於子囊菌、擔子菌、半知菌,而對卵菌和接合菌無活性。
噻苯咪唑(148-79-8)的防治對象

能有效地控制由子囊菌,擔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對植物具有保護和治療作用。用它處理收穫後水果和蔬菜,可有效地防治貯存期病害,延長保鮮期。也可防治食用菌的病害。此外,噻菌靈亦可用作用塗料、合成樹脂和紙製品的防霉劑,柑橘、香蕉的食品添加劑,動物用的驅蟲藥。

劑量與用法

1、柑橘貯藏防腐。柑橘採收後用500~5000mg/L藥液浸果3~5分鐘,晾乾裝筐,低溫保存,可以控制青黴病綠霉病、蒂腐病、花腐病的為害。採用噻菌靈和仲丁胺復配1000mg/L噻菌靈(有效成分)+3000mg/L仲丁胺(有效成分)浸果3~5分鐘,晾乾裝筐,低溫保存,對柑橘綠霉病菌(pemctllumdigitatumsacc)引起的腐爛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對綠黴菌的抗苯並咪唑菌株效果顯著,比分別使用單一藥劑時獲得令人滿意的結果。

2、香蕉貯運防腐。香蕉採收後,用750~1000mg/L的藥液浸果,1~3分鐘後撈出晾乾裝箱,可以控制貯運期間爛果。

3、草莓白粉病、灰霉病的防治。收穫前每公頃用有效成分450~900g,對水噴霧。

4、甘藍灰霉病的防治。收穫後用/L藥液浸沾。

5、芹菜斑枯病、菌核病的防治。收穫前每公頃用有效成分270~600g,對水噴霧。

6、葡萄灰霉病的防治。收穫前用900~1350mg/L藥液噴霧。

7、芒果炭疽病的防治。收穫後用1000~2500mg/L藥液浸果。

8、蘋果和梨的青黴病、炭疽病、灰霉病、黑星病、白粉病的防治。收穫前每公頃用有效成分450~900g對水噴霧。

9、馬鈴薯貯藏期壞腐病、乾腐病、皮斑病和銀皮病的防治。每噸塊莖用水稀釋懸浮液1~2L(含45%特克多懸浮劑90ml),用液壓噴霧器噴霧。

10、甜菜、花生葉斑病的防治:每公頃用有效成分200~400g,對水噴霧。

副作用

1、可引起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眩暈、頭痛、嗜睡及黃視等,停藥後可自行消失。

2、偶爾出現過敏反應,如瘙癢、皮疹及面部潮紅等。

3、偶可出現白細胞減少、結晶尿。

4、可致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暫時升高,肝、腎功能不良的病人或孕婦慎用。

5、有時刺激蛔蟲引起遊走,應予注意。

盤點食品包裝袋背後的秘密

走進商店隨便拿起一件食品背後總是林林總總地羅列了很多化學成分,這些化學成分都是做什麼的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