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北京睦明唐古瓷標本博物館位於北京市崇文區東花市北里東區1號, 是一座集中國傳統茶藝表演、欣賞,中國古代陶瓷標本研習、觸摸為一體的,即參觀與休閒相結合的民間性質的特色博物館。本博物館占地總面積428平方米,其中設有展區、觸摸區、網路區、茶區、研習區、閱覽區。該館現館藏中國古代陶瓷標本約5萬件,現日常展出約1200件,可隨時根據主題,變換展出的內容。該館2001年對外開放,展出面積600餘平方米,收藏曆代名窯瓷片30類約5萬件,其中以唐、宋以來各大名窯、民窯的古瓷片標本為主。珍貴展品有金代觀音佛像、明代供石、道光年間的龍案等。博物館曾舉辦《汝窯專題展》、《文玩清供展》、《圓明園出土文物標本展》等展覽。
在觸摸區里,可以為中外廣大參觀者提供一個“觸摸歷史”的平台。在這裡人們可以觸摸到唐、宋、元、明、清以來各朝各代的珍貴的古陶瓷標本。用實踐活動體現著該館“拼對文明碎片,連結文化基因”的館旨。在網路區,以“睦明唐”為主頁的收藏網,又可以向人們提供更為廣闊的收藏空間。在該網的“資料庫”中,珍藏著數萬餘張從國外各大博物館收集到的、長年流失在海外的中國古代文物照片,即“海外遺珍”。這是該網站獨具特色且實力雄厚的表現,更有廣闊的運作空間。在茶區(飲茶區),受過專業培訓的茶藝員們,在現場古箏演奏的配合下,向人們表演精美的中國茶藝。屆時古箏伴隨著茶香,燈光襯托著古瓷,人們仿佛徜徉在歷史與現實之間,在無比休閒的氣氛中體驗了傳統的中國文化。
歷史沿革
“睦明唐”本是北京東花市附近的一處茶藝社,由於這裡藏品的豐富,布局的合理,被專家慧眼相識,於是,逐漸變成了古瓷愛好者的“天堂”。“睦明唐”的三位主人姜宇、白明、陳浩瑞雖然經歷各殊,職業迥異,但是對古瓷片的共同愛好使他們樂此不疲並付出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錢財。走窯址、訪工地、逛市場,嘔心瀝血收集到30類約5萬餘件古瓷片,這些瓷片雖稱不上件件精品,但布置在350多米的展廊里,已顯現出恢宏的氣勢。元清花的清晰厚重,明成化鬥彩的精緻優雅以及如冰似玉的越州青瓷,類雪賽銀的邢窯白瓷,色彩繽紛的鈞瓷,全部有類可尋。儘管這些展品只是一塊塊古瓷殘片,但專家認定它們“殘而不失其美,殘而不失其珍,殘而不失其值,殘而不失為師”。參觀者可以輕輕撫摸它們,好像在觸摸一段歷史,每一件瓷片上的色彩、畫風、釉質似乎都在訴說一段往事。
睦明唐古瓷標本博物館有著執著的信念,這就是“拼對文明碎片,追尋文化基因”。這裡的每一塊瓷片標本都凝固著千百年來中國古文化的印跡,甚至還存留著歷史老人的體熱餘溫。只要你善於發掘,很小很小的一塊古瓷片,卻有很大很大的歷史空間。
展品陳列
北京睦明唐古瓷標本博物館是一個以展示中國古代瓷器標本為主要內容,普及相關文物知識的民辦博物館。展陳面積400餘平方米,館藏30類以上歷代名窯瓷片約5萬件。其中以唐宋以來各大名窯、民窯的古瓷片標本為主,主要名窯的標本幾乎涉及,以五大名窯為主的宋瓷標本占重要地位,明成化、正德及清康熙、雍正時的古瓷標本特別是宋汝窯瓷標本極為豐富。最為耀眼的數明代的五彩鏤空雲鳳紋瓶,高49.5cm,口徑15cm,足徑17.2cm 瓶洗口,長頸,垂腹,圈足。頸兩側貼飾獅耳。通體以褐色或赤褐色勾勒輪廓,用釉下青花及紅、黃、綠、茄紫、孔雀綠諸彩裝飾,全器共繪八層紋飾。瓶腹鏤雕9隻鳳凰飛翔於祥雲之間,構成了器物的主題紋樣。瓶口鏤空如意雲頭紋,頸部環繪五彩蕉葉紋,並鏤雕若干飛舞的蝴蝶。 頸部兩側堆雕的獅耳上有青花篆書“壽”字。頸下飾朵花和八寶紋。無款識。整個器物自口至底,層層花紋密布,無纖毫隙地,可稱艷麗之至。這時期的五彩,一反明成化時彩瓷之疏朗、優雅、寧靜,變為濃艷熱烈的風格,紋飾繁密雜亂,布滿器身。華麗俗艷有餘而高雅秀美不足,為萬曆年五彩之特徵,此瓶即典型器物。這件鏤空雲鳳紋瓶不僅成功地運用了五彩裝飾,而且以熟練的鏤雕技藝,給人以巧奪天工之感。如此繁密的鏤空與五彩裝飾相結合的工藝,反映出當時瓷匠們高超的技能,是萬曆時期官窯五彩瓷中的稀世珍品。
游者印象
茶和古瓷都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在北京睦明唐古瓷標本博物館,兩者得以殊途同歸,品一盞香茗,賞一款古瓷,聽一曲琵琶古樂,仿佛時光倒流,在歷史的閃回中,與古代文明不期相遇,進而相知相許,不能不令人怦然心動。
青幽幽的光,碎碎的冰紋,蓮花紋底,線條柔美極了,純淨,溫潤,卻又不失神秘,靜靜地看,心裡漸漸恍惚起來,忽而又柔軟起來,仿佛被遠古而來的一束時光給牽住了,真怕自己一瞬間呼吸不得,回到那“月明橋上看神仙”的唐代揚州,杜牧自稱是“十年一覺揚州夢”,若從這瓷片所處的時代算到今的話,卻已是“千年一覺揚州夢”了。“千峰翠色”,說的是越窯青瓷,質地明徹如水,瑩潤如玉。《茶經》云:“碗,越州為上,其瓷類玉類冰而益茶。”越州瓷青,青則益茶,為陸羽極力推崇。
“雨過天青”,說的是柴窯,據說是周柴世宗所燒,柴窯青瓷,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且略帶細紋。世宗親批雲“雨過天青雲破處,者般顏色作將來”,若是柴窯青瓷,即使一小片瓷片也是極品,十分珍貴。
秘色青瓷更以“秘色”二字,籠上了一層神秘莫測的色彩,或說秘色即“稀見之色”,也有說是“香草色”或是“碧色”,揚州唐城遺址博物館展出過一件秘色瓷瓶,其實就是釉色青綠,青中略帶灰黃的青瓷器,那種青色細看之下確有遠古與神秘的一面,不管怎么說,“秘色青瓷”讓人想到人跡罕至的青青遠山,世所不知,偶從小徑過,入洞,這便誤入了秘色世界:分明遠古的桃源一般,在那裡,人不知魏晉唐宋,在那裡,一直就是青山綠水,竹林茅舍,無不朗然入目。千峰翠色映著清澈的水面,總是青朗朗的,空氣乾淨得很,濕潤得很。“天人合一”所說的也就是這樣的境界吧。
“瓷器是玉的精神的承續和擴大,使中國人的日常現實生活充滿著玉的美。”這是宗白華說的。宗白華是個對中國文化深愛的美學家,這么一句簡簡單單的話,卻道盡了瓷與中國文化的關係:瓷的美,尤其是青瓷的美,如玉的美,也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至美所在。
輕撫青瓷片時,是可以體會到玉一般的手感的,“金聲玉色,久而彌彰”,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天人合一”、“溫柔敦厚”、“重氣節、重操守”等觀念都可以在玉的精神中找到與之對應的東西——而青瓷的境界,正如玉的境界,如文人畫的境界,那樣的境界,是中國文化最美的境界。青瓷碎片三三兩兩的,靜靜地案頭呆著,殘瓷自有一種殘缺的美,“殘而不失為師、殘而不失其美、殘而不失其珍、殘而不失其值。”對於平常百姓來說,想擁有一份真正的唐代完整的青瓷器,根本來說就是不可能的,但這些殘瓷的碎片卻讓人觸摸到一個久遠的歷史—仿佛有一股氤氳的霧氣,在那些霧氣里,隱隱約約的,李白的手會不會觸摸過這片薄薄的瓷片呢?還有以孤篇《春江花月夜》壓倒全唐的揚州詩人張若虛?或者那個與揚州抵死纏綿的杜牧,總覺得他會舉個青瓷杯,喝著酒,憂傷地聽遠處的簫聲在月夜的空氣里流淌……所有的這些,誰也無法說清。
館長風采
白明,回族人,畢業於中央民族學院(今中央民族大學)漢語言文學系,本職工作是北京出版集團電子音像出版社的副總編輯、副編審。他不同於一般的私人博物館的館長—人家大都專心於博物館的事務,或者本身的職業與博物館工作息息相關—白明卻只用了三分之一的精力來關注他心愛的博物館,這是白館長自己的總結。
社區亮點
在中國逐漸成為“世界工廠”的今天,在機械取代手工、批量取代單件、模式取代個性的洪流中,陶瓷、石雕等傳統手工藝都已成為大潮中的一葉扁舟,面臨嚴峻挑戰,傳統的手工製作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遙遠,優雅的古代藝術似乎漸漸離我們遠去,館內的館藏又把我們與古代文明聯繫在了一起。在國石藝術館,把已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石雕技藝立館展示,以弘揚國石、創造意境為宗旨,為睦明唐古瓷標本博物館注入了新鮮血液,使古瓷標本的殘缺與現代石雕的完美相映成趣。
遊覽指南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花市北里東區1號北京市房地產交易中心一層
郵政編碼:100062
電話:67187266
乘車路線:
39、43、44路東便門站下;
12環、525、610路白橋大街站下;
23、57路廣渠門內站下
自駕車線:廣渠門橋西第一個紅綠燈向北,白橋大街。
開放時間:
11:00-18:00無休息日(節假日另行通知)免費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