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衢州市博物館衢州市博物館是衢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直屬的科級全額預算事業單位。
1985年9月23日,中共衢州市委宣傳部決定,在原衢州市文物館的基礎上建立衢州市博物館,1988年12月28日正式對外開放。作為浙西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它的主要職能是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收集和保藏文物標本,進行科學研究,舉辦各種陳列展覽,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責任和科學文化素質,促進兩個文明建設。1992年前,衢州市博物館還一直兼任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的行政、業務職能。2004年9月23日,衢州市博物館新館建成並正式對外開放;2005年5月1日起,衢州市博物館又實現了向社會全面免費開放,成為浙江省第一個向公眾免費開放的地市級綜合性博物館。
二十年來,在衢州市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的親切關懷和支持下,在省、市主管部門的正確指導下,在衢州市博物館歷任領導班子的直接帶領下,衢州市博物館全館職工腳踏實地,共同努力,艱苦奮鬥,精益求精,出色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先後被評為“全省文化工作先進集體”(1991)、“省治安安全單位”(1995)、“省首屆文明博物館爭創工作先進集體”(1996)、“全省文物工作先進集體(2003)”、 “全國文化工作先進集體”(2005)、“全省文化工作先進集體”(2006)、從1998年至今連續九年被評為“衢州市文化系統先進集體”。
一、機構健全,制度完善,職責分明。
衢州市博物館在二十多年的工作實踐中,逐步健全了組織機構,設定了保管部、社教部、陳列部、保衛部和辦公室,建立了黨、團、工會、婦女小組等組織。同時,根據工作需要,陸續增補完善了16項規章制度,每年年初都制訂年度工作計畫、工作目標、崗位責任制,館長還要與各部室主任簽訂《崗位目標責任書》,並定期檢查;每月按時召開館務會,負責協調處理相關工作,使各項工作制度化、規範化、責任化。
二、基礎工作符合規範,紮實細緻,實績突出。
收集保管、宣傳教育與科學研究是博物館的三大基本職能。二十年來,我們時刻牢記自己的職責,狠抓基礎建設,取得了突出的成績。
1、文物保管工作基礎紮實。
衢州市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近3萬件,其中一級文物24件,二級文物122件,三級文物503件。至2004年底基本完成了所有三級以上文物的建檔工作;一級藏品檔案案卷還被選為全省的範本,制檔的工作經驗在全省相關工作會議上作介紹發言。2005年7月13日,衢州市博物館649件珍貴文物藏品建檔工作全部完成,並送省文物局通過驗收,成為全省第一家通過驗收的博物館,得到省文物局領導的高度評價。
2、宣傳教育工作成績顯著。
舉辦各種教育性、知識性、藝術性、趣味性的陳列展覽是衢州市博物館的中心工作之一。自1988年底開館以來,衢州市博物館先後舉辦各種陳列展覽80多次,接待中外觀眾100餘萬人次。
利用我市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舉辦地方特色展覽,是衢州市博物館舉辦展覽的一大特點。1987年1月20日— 4月20日,衢州市博物館與金華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聯合舉辦的《浙江古代婺州出土瓷器展覽》被選送北京故宮博物院乾清宮西廡展出,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楊伯達在展覽開幕式上致詞,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嚴濟慈為展覽剪彩,北大黨委書記王學珍、著名詩人艾青等一些衢州、金華籍在京的知名人士及衢州市副市長魯松庭等有關領導出席了開幕式。中央電視台為展覽錄了像並向全國播放,充分展示了唐代被譽為全國第三的我國古老而著名的婺州窯產品的歷史風貌,受到中外人士的好評。1989年及1990年,衢州市博物館分別與衢州市文史資料委員會和龍游縣文化局聯合舉辦《余紹宋書畫遺作展》和《杜如望先生畫展》;《余紹宋書畫遺作展》曾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出,當代著名書畫家啟功、董壽平、雕塑家劉開渠、越南友人黃文歡等都前來觀看;《杜如望先生畫展》被選送浙江省博物館展出。這些展覽的成功舉辦,為提升衢州的知名度,為弘揚衢州歷史文明做出了積極貢獻。
此外,我們還先後引進了《浙江油畫名家作品展覽》、《秦始皇兵馬俑展覽》、《康熙母后宮廷珍寶展覽》、《衢州•永康書畫聯展》、《豐子愷漫畫展覽》、《南極•海洋生物標本展覽》、《全國書法名家作品邀請展》、《國際禮品巡迴展》、《王夢白畫展》、《世紀經典——中國美術大師齊白石、吳昌碩、黃賓虹作品展》、《國家珍稀動物標本展》等一系列重大展覽,還創造性第一次推出參觀優惠年卡,第一次採用了既可看又可動手操作的方式,第一次送贈票進幼稚園,第一次把實物展品運出館門,舉辦流動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衢州市博物館新館建成並開放以來,衢州市博物館以其內涵豐富、形式多樣、極富地方特色的高質量展覽吸引了國內外眾多的觀眾。除了固定的《恐龍--禮賢江山龍》、《館藏書畫展》、《婺州窯古瓷陳列》、《衢州六千年》四個陳列外,衢州市博物館還先後引進和舉辦了《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展》、《明朱元璋皇子皇妃墓出土文物展》、《夢系太空》、《古生物標本暨珍稀動物標本展》、《館藏明清文物展》、《新起點,新跨越——建市20周年成果展》、《慶祝衢州建市20周年國畫、書法作品展》《刀筆春秋——周國芳先生版畫展》、《衢州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紅山玉韻衢州特展》、《二十世紀景德鎮陶瓷藝術展》等大中型臨時展覽。2005年5月1日,衢州市博物館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向社會公眾全面免費開放,成為浙江第一個免費開放的地市級博物館。免費開放一個月,接待觀眾223126人次,在我們收集的觀眾留言中好評率超過90%,充分發揮了博物館的宣傳教育職能。
3、學術研究工作碩果纍纍。
衢州市博物館一貫重視對人才的培養,堅持不定期地將專業人員送出去學習培訓,強調業務人員自身素質的提高和理論的學習與研究,一再鼓勵大家多搞學術研究,多寫理論文章,對學術成果予以重獎。近年來,衢州市博物館在省級以上報刊雜誌上發表及學會交流文章70多篇,其中一篇獲市政府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2年10月份,衢州市博物館參加首屆“浙江省文博理論研究會”,每個職工都積極參與寫了文章,共向大會提交論文17篇,獲“先進組織獎”,三篇論文分別獲省二、三等和優秀獎;12月在浙江省博物館學會2002年度學術研討會上,衢州市博物館一篇論文又榮獲了二等獎。2004年論文《衢州地區石室群研究》獲市“115” 人才優秀科技成果獎。兩名講解員還先後獲得了“浙江省優秀講解員”榮譽稱號。衢州市博物館還彙編了全市130餘件文物珍品,出版了《衢州文物精品圖集》(1999);業務人員還參與編撰了《衢州孔氏南宗家廟志》(2001)、《衢州名人》(2003)、《歷史文化名城——衢州》(2004)等專著;不少論文被收入《中國古陶瓷研究會論文專輯》、《全球化下的中國博物館》、《真如集》、《中國孔廟保護協會論文集》、《衢州探古》、《南孔研究》等論文集。
為進一步促進衢州歷史文化的研究,衢州市博物館還承辦了“儒學與浙江文化研討會”(1991)、中國孔廟保護協會成立暨首屆年會(1995)、浙江省博物館學會第二屆學術研討會(2001)等一系列大型學術活動。2003年12月,我市成立了 “衢州市歷史文化研究會”,市委書記任名譽會長,研究會秘書處就設在博物館內,由館長任秘書長,具體負責研究會日常行政工作,每年編輯兩期會刊。學術研究工作的開展,進一步拓展了博物館業務工作和學術研究的領域,培養了博物館的業務和學術骨幹,為衢州市博物館走地方化特色之路創造了條件。
4、基礎設施建設結出新果。
1984年至1988年,衢州市博物館用了四年的時間,對孔氏南宗家廟的主體建築大成殿、東廡、西廡、大成門、思魯閣進行了修建,並重建了孔氏南宗家廟頭門及配套設施,修復總面積達2837平方米。
1988年12月28日,衢州市博物館以修復的孔氏南宗家廟為館舍,正式對外開放。並利用古建築舉辦了《衢州孔氏家廟史跡陳列》、《古代婺州出土瓷器展覽》、《館藏書畫展覽》、《館藏文物展覽》等四個陳列。
1993年8月,完成了孔廟聖澤樓的修建工作。
1994年,在大成殿重塑孔子及其子孔鯉、孫孔伋三座雕像,並對外開放。在此後的十幾年裡,我們在孔氏南宗家廟內既做好博物館各項工作,同時又負責孔氏南宗家廟的維修保護,為利用古建築辦好博物館提供了有益的經驗。
2000年,原作為館舍的孔氏南宗家廟劃歸新成立的孔氏南宗家廟管委會管理。
2001年底,市長辦公會議決定新建博物館館舍;此後,新館工作成為衢州市博物館壓倒一切的重點工作。對新館建築設計方案及內部陳列設計方案精益求精,多方論證,幾易其稿。
2004年9月23日,投資6000多萬元,占地11027平方米、建築面積9400平方米的新館順利完工,新館工程先後被評為優質工程“衢江杯”和“錢江杯”;同時,還高質量地完成《衢州六千年》、《婺州窯古瓷陳列》、《恐龍陳列》、《館藏書畫陳列》等展覽的布展工作。得到各級領導、專家、廣大市民及新聞媒體的一致好評。
三、文物安全措施得力,連續二十年安全無事故。
安全消防工作是我們常抓不懈的重點工作。每年,我們都與市區保全服務公司簽訂《保全協定書》,與各部室簽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消防安全責任書》,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明確職責,責任到人。平時我們重視安全消防宣傳工作,經常利用黑板報、牆報和開會之際,宣傳安全消防法規、常識及防火、滅火經驗,及時通報各地安全事故,從中吸取教訓,做到警鐘長鳴。
我們堅持各項嚴格的安全檢查制度,定時召開保全例會,並主動與公安、消防、孔管會等單位聯繫工作,協調關係,發現隱患及時處理。由館領導和部室主任組成的檢查小組,定期對全館各部位進行認真、細緻檢查,並做書面記錄,發現隱患,及時通知有關責任人,限期整改。衢州市博物館還經常組織自查小組,對館內電器、線路、消防設備及重點部位進行不定期檢查測試,凡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予以更換,安全消防工作實行一票否決制。
1998年,衢州市博物館耗資26.5萬元安裝了一套採用攝像聲控、紅外線及微波等複合手段,具有自動報警、錄像、錄音、存儲、自動打字等功能的安全防範系統,99年又新增了現場報警等裝置,還制訂了《防盜、搶工作預案》、《滅火工作預案》,並組織進行消防安全演習和夜間模擬突擊查崗,真正做到了人防、物防、技防三到位。
在新館建設中,衢州市博物館共投入300餘萬元,建成了設施更先進的安防系統和全自動消防系統。配備了專職的保衛幹部具體負責安全工作;精心挑選了5名退伍軍人作為中控人員,負責24小時監控值班;招聘了8名保全人員負責展廳的巡邏和夜間值班。為使全體幹部、職工和保衛人員了解消防報警設備的操作使用方法,我們及時邀請了消防部門的專業人員給我們辦講座,傳授消防知識,同時把中控人員送到省里培訓,學習安全技術防範、安全防盜報警、電視監控技術等內容。在布展及庫房搬遷過程中,保衛人員更是全程監控、全程押運,全程錄象,確保文物在布展、搬遷過程中萬無一失。從1985年至今,衢州市博物館已實現了連續二十年安全無事故。
四、文物保護、考古發掘、文物徵集鑑定工作成效明顯。
自博物館成立以來,衢州市博物館還承擔了全市大量的文物保護和搶救性考古發掘、文物鑑定工作,1991年前還兼管全市的文物行政工作。
1、文物保護工作走出新路。
①充分發揮衢州市博物館業務人員的骨幹力量,參與古建及文保單位的維修工作。1984年-1988年,衢州市博物館用了四年的時間,對孔氏南宗家廟的主體建築進行了修建,修復總面積達2837平方米。1993年8月,又完成了孔廟聖澤樓的修建工作。近五年來,還先後參與大南門、周宣靈王廟、趙清獻祠、天妃宮、神農殿等文保單位古建築維修的監督指導工作,並協助基層單位進行古建築的測量和繪圖。
②參與各項文物申報、文物培訓及文物普查工作。先後完成了衢州府城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申報工作;衢州市省級、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的申報工作和孔氏南宗家廟省級、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申報工作。1989年,孔氏南宗家廟、衢州府城被公布為浙江省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10月,衢州市被公布為浙江省首批歷史文化名城;1994年1月,衢州市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996年11月,孔氏南宗家廟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為配合全國文物、博物館普查工作,衢州市博物館抽出業務人員,做好市區文化遺產普查及資料整理工作。2002年,受省文物局的委託,對全市收錄《中國文物地圖集•浙江分冊》的605個條目進行統稿和審定;同年還對衢縣業餘文保員進行培訓。2004年,衢州市博物館在百忙中還抽調專業人員完成家廟“四有”檔案的編制和修改。
③充分發揮人大、政協的作用,為文物保護爭取經費。衢州市博物館現有衢州市人大常委、市政協委員各1名,他們充分利用自己的身份,在“兩會”上以大會發言和議案、提案等多種形式積極呼籲各級領導和廣大市民重視文物保護和利用。其中《走出保護誤區,加快名城建設》獲市政協2000年優秀髮言獎;《要求市政府依法加強歷史文化名城文保單位保護管理》和《要求市政府進一步加強衢州府城保護》兩件議案被列入市人大交由市政府辦理的正式議案。從2000年至今,通過重點議案和提案的落實,爭取文物保護經費達300多萬元,使衢州府城大南門遺址為首的一大批省市級重點文保單位得以修復並對外開放。
④加強市區各文保單位的保護和利用。2001年,衢州市博物館制定了市區各文保單位的管理和開發利用的工作計畫;11月,在市文化局、市文物局的具體指導下,成立了由衢州市博物館副館長任負責人的“衢州市市區文保單位管理所(籌)”。在經費短缺的情況下,發揮主觀能動作用,自籌資金,為各文保點增添了配套設施,美化了各景點環境;並與旅遊部門聯合,推出了“名城古蹟一日游”旅遊專線,將周宣靈王廟等五個文保單位與孔廟、天寧寺、徽州會館聯成一體,串成了一條人文與自然交相輝映的旅遊線,接待觀眾約四萬人次。2003年5月,根據市政府有關檔案,正式成立“衢州市區文物保護管理所”,附設在市博物館內。至此,明確了市博物館管理衢州市區範圍內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職責,也為我市文保單位的保護和開發利用走出了一條新路。
2、考古發掘工作屢創佳績。
市博物館是衢州市考古工作的重要承擔者。衢州市博物館先後完成了南宗孔府遺址,大南門城台、城牆遺址,市區黃金台唐墓的考古發掘工作以及市區安居小區、坊門街8號地塊和杭金衢高速公路等建設工地出土文物的搶救性清理工作,獲取了大量的文物和珍貴資料。2004年4—6月,又完成衢江區樟潭鎮高塘石村兩條恐龍骨骼化石搶救性發掘工作,發掘出土恐龍化石83塊。2005年,衢州市博物館又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衢州府城牆東門、小西門和北門進行了考古發掘及測繪工作,初步摸清了古城牆各個時期的結構和維修情況,為衢州府城牆的修復設計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
3、文物徵集鑑定工作堅持不懈。
設在衢州市博物館的市文物鑑定小組,是全市唯一的法定文物鑑定機構。近五年來,共為公安、工商等執法部門、文物收藏者鑑定文物及工藝品250多次,約4500件(枚),徵集文物、化石及民俗工藝品700多件。2002年“5.18”國際博物館日,衢州市博物館抽出業務骨幹,在市區中百門前設攤,舉辦慶祝活動及文物諮詢、鑑定、徵集活動,分發宣傳資料1000餘份。市民積極參與,紛紛捐獻文物(工藝品),衢州市博物館共獲西周至明清時期的原始青瓷器、印紋陶器、匾額、銀飾件、墓志銘、地券、刺銹飾品等各種捐贈品88件。2004年趁新館建設之際,衢州市博物館又利用市收藏協會的力量,廣泛徵集展覽所需的各類文物和民俗工藝品,通過努力,僅市民無償向博物館捐獻文物就達200餘件。2005年6月4日,衢州市博物館與浙江省博物館、浙江省電視台和聯合舉辦"盛世藏寶--2005浙江民間收藏義務巡迴鑑定"活動。來自省文物鑑定委員會的委員汪濟英、勞伯敏、任世龍研究員等十多位古錢類、古畫類、銅器類、陶器類、雜項類鑒寶專家,在衢州市博物館辦公區二樓,現場為300多名衢州市民收藏者免費鑑定了1000餘件民間收藏品。另外,我們還多次舉辦衢州市民間收藏品展銷會(1996、1999)、組織專業技術人員為民營、民間博物館進行業務指導,為他們鑑定文物,促使他們也能和國營博物館一樣,逐漸走向科學化、規範化管理,發揮公益事業的作用。
衢州市博物館現有在職職工22人,除了博物館正常工作外,還要兼管考古發掘、文物保護和市區各文保單位的管理開放工作,長期人手不足,而工作量卻有增無減,大家憑著高度的責任心和敬業精神,齊心協力,任勞任怨,共同完成了一個又一個任務,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佳績,獲得了社會、領導、同行的一致讚譽,為推進衢州文博事業的發展,充分發揮浙西文明視窗的作用,宣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躋身百強城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了顯著貢獻。
館藏精品
衢州市博物館9月10日-26日,衢州市博物館藏品明唐寅《棲碧堂圖》畫軸入選第七屆中國藝術節《曠世墨寶——浙江館藏唐宋元明清書畫珍品展》,並在浙江省博物館展出。
參觀須知
開放時間為9∶00-17∶00 ;為保證參觀質量,17∶00以後停止觀眾入館
周一至周五(法定假日除外)上午9∶00及下午2∶00各開設一場免費整體講解。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新橋街98號
館長介紹
衢州市博物館柴福有(衢州市博物館館長、書記兼市文保所所長 全省文物保護工作先進個人)
柴福有,江山長台人,現任衢州市博物館書記、館長,衢州市文物保護管理所所長,副研究員,衢州市四屆、五屆人大常委。自1978年11月參加工作以來,他已在文物、考古工作第一線辛勤耕耘了29個春秋,在他的帶領下,衢州文博、文保工作蒸蒸日上。
一、 一步一個腳印,工作碩果纍纍。
1978年至1996年,柴福有同志在江山工作,從一名業餘文保員,到專職的文物工作者,再到主持工作的江山市博物館副館長,他為江山的文博事業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青春。由他負責的文物普查工作,發現各類文物點243處,其中40處被列為文保單位,171處被收入《中國文物地圖集》;整理普查資料30多萬字,繪製文物標本、器物線圖千餘件,收集各類文物近千件。此外,他還主持或參加搶救、清理古遺址、古墓葬、古窯址60多處,配合執法部門查處文物違法事件34起,追繳文物337件,並且建立起一張擁有232名成員的業餘文保員網路。成績的背後,凝聚著柴福有多少的心血和汗水,為此,他連續八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
正是由於柴福有同志對文物工作的高度熱情和對事業的執著追求,1996年,他作為專業人才調至衢州市博物館,至今短短的十一年,他又為衢州的文物事業做出了令人矚目的貢獻。
1998年7月至11月,在省文物部門專家的指導下,他曾先後兩次主持南宗孔府遺址的考古發掘,總發掘面積2300多平方米,探明了明、清兩代孔府的總體布局,為孔府及孔廟西軸線建築全面復建提供了科學的依據。目前,修復後的孔府已成為衢州市富有文化底蘊的景點。
2001年11月至12月,在舊城改造拆遷現場,有民工發現坊門街酒廠的酒窖里有好多塊刻有文字的石碑。柴福有得訊後立刻趕往事發地,在辨識文字、細察石質後,他一邊向上級部門匯報,一邊立即組織人員搶救文物。為了搶時間,柴福有始終奮戰在現場,生病感冒也毫不在乎。就這樣,經他和同志們加班加點工作,45天后,大量原孔廟靈樨門石牌坊構件和六塊清康熙、道光年間記載孔廟維修、護城河疏通的碑記,被完好無損的清理出來了,使這批文物重見天日。
2001年12月,市區斗潭黃金台酒店門口距地表3米處,發現一座唐代土坑墓。柴福有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也不管污水多髒、多臭,就爬下去查看情況。由於黃金台是市區繁華地段,人多、車多,發掘要涉及水、電等12家單位和部門,柴福有就在圈出控制地帶的同時,立即向省文物局和市政府報告,陳述發掘保護文物的必要性。15天后,一具完好的唐代棺木被清理出來了,這也是全省唯一一具在濕熱環境中發掘出的保存完好的唐棺。鑒於這口棺木的特殊性和珍貴性,柴福有又忙著聯繫唐棺保護事宜,經多方聯絡,找到了技術水平較高的湖北荊州博物館,為唐棺作脫水防腐處理。就這樣,從發掘出唐棺,到做預算、跑經費,再到唐棺安全運抵荊州,柴福有緊繃的一根弦才鬆了下來。
2004年4月,以柴福有館長為隊長的發掘隊在浙江自然博物館專家的支持下,對衢江區樟潭鎮高塘石村恐龍骨骼化石進行搶救性發掘,發掘出脊椎骨、肋骨、肩胛骨、前肢部分骨骼等化石44塊。專家確定該恐龍的生活年代為距今6500萬至1.2億年的白堊紀,屬大型食草蜥腳類恐龍,個體長約20米。6月又再次在該地發掘出一具小型恐龍骨骼化石。使珍貴的化石在推土機下得到重生。
2005年2月,柴福有帶領館考古隊員根據市文化局的布置,對衢州府城牆東門、小西門和北門進行了考古發掘及測繪工作,初步摸清了古城牆各個時期的結構和維修情況,為衢州府城牆的修復設計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
2006年1月,為配合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滎陽侯夫人方氏墓維修工程,他又帶領考古隊員對該墓的封土外圍甬道、祭台等情況進行發掘清理,面積近500m2,為該墓的維修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2006年1月28日大年二十九,大家都沉浸在準備過年的喜悅之中,下坦村的業餘文保員來電話,說方氏墓被盜,挖開2m2左右,近2米深。說實話這並非柴館長職責範圍,可他毫不猶豫地立馬趕往現場,並幫助聯繫領導和公安部門,等一切處理完畢,已是繁星滿天,鞭炮聲四起了。2月1日正月初四凌辰4時,又一陣緊急的鈴聲響起,電話告知下坦文保員被盜墓者打傷,柴館長又急忙前往下坦村,並同一時間向省局領導匯報,好在受傷者生命無礙,墓也沒有被挖開,但此後的幾天守衛工作又得慎密安排。等所有的一切安排妥當,2月9日柴福有同志累倒了,不得不住院接受治療。市、區、鄉文化部門領導和同行都被他這種為保護文物不惜一切代價的精神所感動,他卻誠懇地說:“這是我應該做好,是我有能力做的,只要文物安全,我才能安心住院。”
二、履行代表職責,積極創造條件。
“幹了20多年的文博工作,最痛心的是一些文化遺產被人為地破壞。”這是他的真心話。2000年4月,當選為市四屆人大代表和常委的柴福有,深感肩上的責任更重了,他有著強烈的願望:要認真履行好代表職責,不辜負衢州人民的信任。
為在城市化建設中更好地保護文物,他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和體會,於2000年人代會期間向大會主席團提交了《要求市政府依法加強歷史文化名城文保單位保護管理》的議案。有理有據、說服力強的議案很快得到了大會主席團的好評,成為被大會主席團從114件議案中挑選出來提交由市政府辦理的3件正式議案之一。議案中所提的頒布《市區文物保護管理辦法》、市區七處文保單位的維修、文保單位產權應歸屬文物部門、解決文保單位維修經費250萬元、文保單位必須發揮作用、對外展示等六條建議全部得到了落實,並引起了市有關領導對名城保護的高度重視,從而開創了全市文保工作的新局面。
衢州府城年代久遠,保存完整,與南宗孔廟並列為名城兩大標誌性古建築,是衢州市申報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得以順利通過的重要因素。一次,在舊城改造中,當柴福有得知大南門段城牆只保留一邊15米,另一邊5米長的不對稱修復設計,又見有關單位將拆遷的磚頭亂堆在城牆上,他著急了:“不行!我要想方設法去制止這種人為損壞文物的行為。”之後,他立即展開了實地考察,2000年11月,他借市人大常委會組織在衢的全國、省人大代表視察文化名城文物保護工作之機,在視察會議上作了專題發言:“我們不能為了城市建設而毀了文物,城市建設中涉及文物的,應按文物法辦理。”他強烈呼籲立即停止大南門地段的改造和開發,並組織進行發掘清理。這一建議得到與會領導和各級代表的贊同。2000年底,在專家指導下,柴福有組織一支大南門遺址考古發掘隊,對府城大南門遺址進行了為期一個多月的搶救性發掘。發掘清理出月城遺址,發現宋至民國歷代修城銘文紀年城牆磚35種,填補了史料記載的許多空白,該發掘成果為北京文物建築設計院專家制訂府城保護方案提供了原始依據,並在府城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大南門遺址已修復並對外開放,保存下來的那一段城牆修復得很好,成了老人們勉懷過去,青少年了解古城的最好教科書。
為了進一步保護東門1千多米的城牆,柴福有在2001年市四屆人大二次會議期間,又向大會主席團提交了題為《要求市政府進一步加強衢州府城保護工作》的議案。結果,該議案又成為大會115件議案提交由市政府辦理的3件正式議案之一。議案一個個被通過、採用,柴福有深感自豪的同時,也體會到當一名代表肩負的責任,“人民代表要為人民辦實事”,他做到了。因人大代表工作的出色,2003年《衢州人大工作》“代表園地”發表了他的先進事跡。2004年《浙江人大》“代表星座”也對他的工作作了專題報導。
三、文物鑑定保護,工作齊頭並進。
柴福有是衢州市文物鑑定專家組副組長(主持工作),長期的基層工作,許多文物他憑經驗就能說出八九不離十,可是他嚴格遵守《文博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從不單獨為單位或個人鑑定文物,任何鑑定工作都是集體行動。他時常說:“我們敲出的每一個鑑定章,代表的是我們衢州市文物鑑定小組,尤其是涉及公安執法部門的事件,有可能關係別人的生死,要對此負高度的責任。”因為配合公安等執法部門工作,他在江山期間,生命就受到過某些人的威脅,但他從沒畏懼過,一直以高度的熱情和責任感工作著。2001年10月,常山閣底灘南宋沉船遺址發現時,有百餘件文物已被當地民眾賣給文物販子,當時省里專家還沒趕到,柴福有憑二十幾年的工作經驗,知道這可能是南宋時的貢品,有著極高的文物價值,於是,他立即要求當地公安、文管辦組織追繳流散的文物。經兩天追查,除了破損嚴重的,其餘60多件文物全部追回,等省里專家到達,此項工作已圓滿完成,受到專家的一致好評。近幾年來,柴福有和鑑定組的同事們共為全市文博部門初鑒三級文物藏品821件,推薦二級文物56件,經省文物鑑定專家組復鑒,正確率達96%以上。同時為全市公安、工商等執法部門鑑定查繳文物(包括仿古工藝品)300多起,計1萬多件(枚),為執法部門及時提供科學的法律依據,有力打擊走私、販賣和盜掘等破壞文物的違法犯罪活動,使一批出土文物和流散文物得到了有效保護。
現為中國博物館學會會員、中國古陶瓷學會會員、中國建築史學會學術委員的柴福有,1996年11月被任命為衢州市博物館業務副館長,2002年3月升任衢州市博物館館長,10月又兼任中共衢州市博物館支部書記,2006年3月再兼任衢州市文物保護管理所所長。無論職位如何變動,他都以身作則,戰鬥在工作第一線。在他和班子成員的帶領下,自1998年以來,衢州市博物館已連續八年被主管局評為先進集體。2001年12月,衢州市博物館新館建設被市政府批准,柴福有更忙了,先是負責新館內部陳列設計,帶領陳列組的成員外出考察、學習,撰寫初稿,然後是二稿、三稿,又請專家論證陳列方案的可行性,為新館內部的合理分配提供可靠的依據。而後又負責新館的基建工作,忙於各種許可證的辦理和招投標事宜,有時一周里要往杭州的省計委、設計院、文物部門來回跑好幾趟。這種艱辛的奔波終於得到了回報。2003年3月26日,衢州市博物館新館破土動工,2004年9月23日正式對外開放。2005年5月1日成為浙江省地市級博物館首個對外免費開放的博物館,一年多來接待觀眾50多萬人次。因工作出色柴福有同志也理所當然成為多年的先進個人。2003年他被省人事廳、文化廳、文物局評為“浙江省文物工作先進個人”。2005年衢州市博物館又被人事部、文化部授予“全國文化工作先進集體”。“成績是過去的,榮譽越高,預視著今後的工作壓力更大,可我覺得更有幹勁”,這是他常告戒同事的一句話。爭取各級領導的重視,社會各界的支持,依靠同事們的齊心協力,苦幹、實幹加巧幹,是做好文博、文保工作的基本保證,這就是柴福有的經驗。
作為一名市人大代表,作為一名文物工作者,作為古城衢州的博物館館長、文物保護管理所所長,柴福有同志已將自己的青春、才智全都奉獻給了文物保護事業。他那身先士卒,日日夜夜不知疲倦地埋頭於考古發掘的忙碌身影,他那奔波於各部門,為保護文化遺產振臂號呼的代表風采,都已全部融入了對衢州這個全國歷史文化名城的深深摯愛之中,也融入了對一輩子的事業——文博事業的誠摯熱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