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武當氣功太極拳”系根據武當山道教所傳的養生功法及武當派內家拳術的拳理,採用“九圈十八勢”功法,進行動靜兼備、內外兼修的一套拳術功法。它既具有太極拳如行雲流水的瀟灑飄逸之神韻,又具有氣功疏通經絡以調和氣血之效能,二者相輔相成。此套功法運用“以意導氣”、“以氣運身”的導引術和吐納法,結合肢體運動來疏通人身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通過“練形生精、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等四個環節來調和氣血、舒張百脈。尤其能使人體中樞神經系統得到良好鍛鍊,增強大腦皮層調節能力,促進新陳代謝,協調臟腑正常運行,從而對防治高血壓、心臟病、神經衰弱、骨質增生等多種疾病均有良好效果,特別是對長期從事案頭工作的知識分子和腦力勞動者效果更佳。“武當氣功太極拳”的傳人馬傑先生本人在文革中受迫害毒打成腰折腳殘,正是得益於長期堅持此套功法習練,以至重新煥發青春活力,重返武壇。此套功法在老年大學推廣以來,更是人人得益。實踐證明此套功法乃養生健體、防病長壽之有效手段。
練習時的注意事項
練習太極拳時要注意,思想要平靜,呼吸自然,身體要中正康舒,姿勢舒松自然,柔和緩慢,不僵不拘,動作圓活而連貫性,姿勢轉換互相銜接,沒有停頓和曲折的感覺,練習後,出汗而不氣喘,身心有平感覺。因為動作使身體姿勢改變,自然牽拉膈肌運動,使胸腹腔擴張與縮小,造成有規律的一張一縮,從序漸進地配合動作的緩慢,漸漸使人呼吸深長自然,不產生氣喘情,而皮膚汗腺又能排出泄物,同樣人體也可通過皮膚進行體呼吸。中醫的貼藥法,就是皮膚吸收的例子。總括來說男、女、老、幼、孕婦、慢性病患都適合學練太極拳。各人按自己的身體狀況,續漸加多練習內容和時間,當急燥的習慣漸漸地漫下來,身體相對地得到放鬆。人體需要正常活動就好像人體需要空氣、水和食物一樣,而運動就是身體進行吸收和活動的推動力。太極拳是從人體結構的角度,去作出配合的一种放松運動,沒有倚靠藥物、器具,亦不會造成身體勞損,全靠學習者掌握練功的方法放鬆,有信心,耐心,恆心地勤力鍛練,慢慢地感受身體有好的改變,這樣才得到身,養生和治癒慢性病的效果。
練習作用
打太極拳放鬆可以消除疲勞,增進新陳代謝的技能,暢通經絡,減緩衰老過程,達到祛病延年的目的,還可提高技擊水平。 根據前輩老師的傳授和自己的體會,歸納出以下三條放鬆的要點供拳友們參考:
第一,動作要正確。打拳時,有很多部位緊張是因為姿勢歪斜造成的。“中正”是“安舒”的必要條件。
第二,套路要熟練。套路不熟時,邊想邊做,精神必然緊張,也就放鬆不了。
第三,端引。通過端引能將各個關節對拉拔長,達到高質量的放鬆。端引就是用稍把根引導出去。例如摟膝拗步,一般的練法為:出手是由肩到肘到腕到手指把手推出去;上步是由胯到膝到腳腕到腳趾把腳邁出去,即由根到稍。端引則是把這個過程倒過來,象穿針引線,出手時用手指尖把胳臂引導出去;上步時用腳趾尖把腿引導出去。提頂將脊柱關節拔長要貫徹套路始終。五指則按季節和太極五行原理行功。食指為春屬木;中指為夏屬火;無名指為秋屬金;小指為冬屬水;拇指為四季土,運用於四季與四指配合。練拳時先以季 節指尖為主並逐漸將意念轉換到以拇指尖為主引導出手。通過端引放鬆可使內力透出體外即所謂“功夫出手”。器械練習也是一樣,如秦泗花老師所練吳式太極24槍,得自吳英華老前輩(吳式太極拳宗師吳鑒泉之女)親傳,出槍也為端引,即由槍尖引導,內力由槍把沿槍桿直透出槍尖,達到了高層次的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