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林海綜合佛學、道學、儒學、醫家各家學說對氣功潛心研究,在探討氣功的科學內涵及其發展的過程中,林海做到在中醫學和氣功學兩方面均有所成就。1977年他組織氣功師開展醫療氣功臨床研究,並與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等科研單位合作,共同測試氣功的“氣”的物質基礎,證明氣功所謂的“氣”,是含有某種電磁波、靜電、碳以及微粒流等多種物質特點的物質。984年,他根據古人練功法和自己練功實踐,創編、發表了一套“靜養行氣六步功法”。1987年他編撰出版了著作《養生氣功學》。
傳統理論
祖國醫學、氣功、推拿、針灸中蘊涵著豐富的養生理論和經驗。養生氣功理論雖多,但最最基本的是《內經》里的四句話,即“恬淡虛無,正氣從之”;“正氣記憶體,病安從來。”
從現代科學生物控制論來看,人體是一個完整的自我調節控制系統,大腦是自我調控系統的中心,能分析處理來自內、外環境的種種信息,以維持生命活動的動態平衡。而人體通過氣功放鬆入靜的鍛鍊,首先可使大腦思維與機能處於同步狀態。它不僅可以使大腦皮層中由致病因素引起的不良刺激或緊張信息得到減弱或消除,使中樞神經得到調整和平衡,而且使大腦皮層和全身臟器得到休養生息。說明氣功鍛鍊能使人體生命活動的最高中樞組織系統內耗減少,效率提高。人體通過練功後,人體固有的自我調節的潛能以及所產生的特殊作用就得到更好的體現,這也就是氣功所以能防病治病以及使人健康長壽的機理,也是使人延壽的物質基礎。
氣功鍛鍊的基本要求
氣功養生的特點是有利於大腦皮層的調整,有利於全體細胞的新陳代謝。氣功鍛鍊的要領,首要環節是放鬆、入靜。
人們每天在緊張的勞動中,肌肉、神經都處於緊張狀態;其實即使在睡眠狀態,大腦一部分區域仍在繼續工作,未能得到真正休息;即使在睡夢中大腦皮層尚有一部分還處於工作狀態。而氣功通過放鬆、入靜訓練,能使大腦皮層處於保護性抑制狀態,身體肌肉處於鬆弛狀態。這樣不僅有利於氣血循經絡系統的運行,而且還由於它是積極的休息,因而有利於大腦皮層功能的調整和促進細胞的新陳代謝,有利於內氣的積蓄、儲存。所以,放鬆入靜程度越高,則氣功練得越好。在練功中要做到真正放鬆,首先要注意擺好練功姿勢,否則姿勢不端正,不僅會影響身體放鬆,還會影響入靜。同時要求全身皮膚、肌肉、臟腑、器官、神經都放鬆,使身心處於輕鬆、安靜、舒適狀態。這種既有勁又放鬆,松中有勁的狀態,要貫穿於整個練功的過程。入靜的要求是,在練功過程中,心情舒暢,思想集中,排除雜念,不要胡思亂想,可通過聯想某些愉快的精神境界,或者默念某種詩歌、詞句、文章等等。要想到良性的東西,如美麗的風景,或自己感到愉快的事情。這樣以一念代萬念,使思想活動儘量減少,然後進入高度安靜的虛空境界。幾乎把自己身體忘掉,把周圍的一切都忘了。古人謂之“坐忘”,就是指練功高度入靜時,腦子裡虛空而又清醒的狀態。放鬆與入靜相互關聯、相互促進,放鬆可促進入靜,而真正做到入靜則有助於進一步放鬆。只有真正的入靜,才能完全做到全身放鬆,即“內外俱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