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蹤拳》

《迷蹤拳》

迷蹤拳以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實用性強等獨特的風格特點成為中國傳統武術寶庫中的一顆明珠。迷蹤拳的特點是動作輕靈敏捷,靈活多變,講究腰腿功,腳下厚實,功架端正,發力充足。此外,眼神和腿法的配合,獨具風格:眼神集中一點,兼顧八方,眼助身法,眼助氣力。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迷蹤拳迷蹤拳

迷蹤拳是一個古老的拳種。據史料記載,它出自少林,最早為達摩所創。相傳,宋代的周侗精習此藝,其弟子林沖盧俊義也是習練此拳的高手。迷蹤拳傳入滄州青縣,在清代乾隆年間。當時的山東泰安人孫通曾在嵩山少林寺苦習樹年,迷蹤拳藝爐火純青,被人尊為“萬能手”。孫通因犯命案去東北避難,途中,在青縣和靜海縣交界的大屯村和靜海縣小南河村分別傳下迷蹤拳。此後迷蹤拳分兩個渠道傳入青縣,在青縣又分兩支廣泛流傳。

作者資料

李玉川,河北省滄州市青縣人,1951年出生。既嗜拳術,又喜文墨。8歲始從名師學練迷蹤拳,數十年練功不輟,系、全面掌握迷蹤拳的理論和技術體系。他博學多求,勤練精研,先後學練了八極、八封、意拳等原術多種。同時,他重視對武術理論的研究,閱讀了大量武術史料和書刊,寫下了很多的讀書筆記,致力探求武術之真諦。1996年8月,在青縣成立迷蹤拳協會時被推選為協會主席。2001年9月,在青縣迷蹤拳協會改建為研究會時被推選為會長。作者為滄州市武協委員,中國迷蹤拳當代重要代表人物。近幾年來傾心於對迷蹤拳的研究、整理和傳播,撰寫系列叢書,錄製“中華武術發現工程”系列光碟。在《精武》《武林》《中華武術》等刊物上發表作品多篇。為培養武術人才建立了全國獨一家迷蹤精武館,任館長、總教練。

劉俊琦,河北省滄州市青縣人。1956年出生。自幼師從於迷蹤拳名師王朝選先生,擅長迷蹤拳、械及本門功法,兼練其他拳術多種。從事武術研究、教學訓練二十餘年。 作者現任東方武術館館長、總教練。其學生以優異成績考入滄州體校、河北體院、天津體院、北京體育大學學院校武術系,為國家輸送和培養了一些人才。

簡介

滄州迷蹤拳

迷蹤拳迷蹤拳

古拳譜記載迷蹤拳:“此拳根系山東兗州府,蔓延河北滄州城,岱嶽孫通尋武師,投奔兗州學迷蹤,藝成尊師訪高友,大江南北走遍城,廣徵博採藝大進,又入少林演武廳,三番五次再改進,爐火純青集大成,回鄉探師逢師妹,切磋武功動刀兵,誤傷師妹張玉蘭,愧對恩師無自容,外走他鄉傳武藝,最後定居滄州城(現姚官屯),繼續收徒數百個,從此迷蹤滄州生。”

迷蹤拳是一個古老的拳種,它為達摩祖師所創,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習練者高手輩出,宋朝周侗精於此藝,所傳弟子甚眾,抗金名將岳飛,《水滸》108將中的林沖、盧俊義、武松等均為周侗之徒。

此拳傳至滄州,青縣為清朝乾隆中期,至今二百多年,其時山東兗州張先師的親傳弟子孫通練習迷蹤藝達到爐火純青。因誤傷其師妹犯下命案逃離山東來到滄州傳下迷蹤拳。

當時孫通傳藝區域分為五支

第一支:滄縣蘇家園的呂銅錘為代表。
此支傳播面為滄州東北部,含黃驊、青縣。周達、王玉山、黃德貴吳鳳山、楊金榜、王長榮、黃鳳山、左清和是近代當地名師。此支第八代傳人楊玉周、褚學發、李玉川、張義田、胡廣明、劉永澤、王樹田、李玉橋、劉俊琦等在各地廣招弟子傳授此藝,並於公元2001年經政府批准成立了青縣迷蹤拳研究會,並將此藝著書發表。
第二支:東光縣的霍旭武為代表。
此支後來遷居靜海小南河村。此支在傳播中有創新改造,編有“霍式練拳七十二式”。霍旭武之孫霍元甲在清朝末年應上海陳公哲之邀創“精武館”並挫敗洋人大力士而聞名中外。
第三支:滄州東郊的陳萬善為代表。
此支陳鳳岐、陳友亮成為當代名師,並於1992年將此藝著書並譯成英文版在國內外發行。
第四支:滄州李龍屯廟內住持智元和尚為代表
此支在其周圍各村廣為傳播,清末出硬功名家上官長元,人稱“官鐵人”。
第五支:滄縣科牛余氏為代表。
余傳高家口劉氏、劉傳高氏,後輩高玉廷是傳播該拳的佼佼者。遵照孫通遺囑,在其授徒區域,將其恩師張先師排為第一世。

迷蹤拳在滄州、青縣已傳九世。

迷蹤拳,又名迷宗拳、迷路拳,迷蹤藝。原名燕青拳。這些拳名和這種拳術產生的傳說有關。例如,一說此拳起源於唐末,傳至宋代時由盧俊義在少林寺加以發展而成。盧俊義收燕青為徒,並同上梁山泊。

盧俊義引退後,燕青廣泛傳授此拳,故又名燕青拳。另一說法是燕青門徒歲佩服燕青的拳藝,但因燕青投靠梁山泊,故隱燕青之名,將燕青拳改稱為秘蹤拳。又傳說燕青被官兵追逼到梁山時,雪上未留足跡,致使官兵迷路,故又稱此拳技術為迷蹤藝。燕青拳後來傳到清代的孫通,孫通是山東省岱廟人,先從兗州張某學拳,後遊歷各地,晚年隱居河北滄縣教拳。

在滄縣,以陳善為主的一派,稱此拳為秘蹤拳,由滄縣移居到河北省靜海縣的霍姓一族,稱此拳為迷蹤藝,子孫代代相傳,後出名於霍元甲,迷蹤藝遂聲名大振。此外,此拳由河北省傳到山東省青洲,又形成“燕青神捶”的一派,在河北省天津一帶與八番拳結合,又形成“燕青十八翻”的一派。

又一說是水泊梁山的浪子燕青根據“燕青十八翻”創立,又有說是因為該套拳法源於河北的燕州和山東的青州一帶,故名燕青拳。因來源不明,故又被稱為“迷宗拳”,又因為拳法奇特,又名“迷蹤拳”,後被霍元甲所發揚光大。但這些說法都無法確定其可靠來源。還有人說,迷宗拳本為霍元甲所創的迷蹤拳或迷蹤藝,直到1981年拍攝電視劇霍元甲的時候,才被編導根據電視情節而改名為“迷宗拳”。

迷蹤拳的身法輕靈,拳快步松,上三路占七分,下三路占三分,霍家迷蹤拳是各家武術套路的綜合,由於霍元甲對各家武術種類的了解才能融會灌通這套重實戰的拳法。

迷蹤拳其中一個套路迷蹤長拳,動作緩慢輕鬆,呼吸自然,有不少人誤以為是太極拳。迷蹤拳是以技擊實戰著稱於世的。迷蹤拳的實戰技法基本功夫習練法——單人空擊練習是其中之一。迷蹤拳實戰技法基本功夫習練法——單人空擊練習是根據老拳譜的要求,對身體從頭到腳一些主要部位進行練習,從而能夠提高這些部位的實戰擊打能力。這十三個主要部位練習的主要動作,每個動作都有它的實戰技含義,對習練迷蹤拳的愛好者有很大幫助。

特點

迷蹤拳的特點是動作輕靈敏捷,靈活多變,講究腰腿功,腳下厚實,功架端正,發力充足。此外,眼神和腿法的配合,獨具風格:眼神集中一點,兼顧八方,眼助身法,眼助氣力。腿法要求勁足力滿,乾淨利落。各種拳套大多由各種手型、步型、腿法、平衡、跳躍等50多個動作組成。其技法,上肢有甩、拍、滾、擄等擊法,下肢有跳、截、掛、纏等腿法,配合靠、閃、定、縮等身法,組成技擊性很強的攻防技術。其步法強調插襠套步,閃展騰挪,竄蹦跳躍。

流派

陳善派

霍家派

張耀庭派

迷蹤拳最早是達摩所創是少林最古老的拳種之一歷經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其拳種自成一派從實戰出發,其招式多變往往是指東打西指上打下指左打右,讓對方防不勝防。後來被一位霍式前輩學去並由霍元甲發揚光大。

名家大師

李玉川,河北省滄州市青縣人,1951年出生。既嗜拳術,又喜文墨。8歲始從名師學練迷蹤拳,數十年練功不輟,系統掌握迷蹤拳的理論、拳法和功法。他博學多求,勤練精研,先後向有關師友學習八極拳、八卦掌、意拳(大成拳)。同時,他重視對武術理論的研究,閱讀了大量武術史料和書刊,寫下了很多的讀書筆記,致力探求武術之真諦。作者為青縣迷蹤拳第七代掌門人之一。1996年8月,在青縣成立迷蹤拳協會時被推選為協會主席。2001年9月,在青縣迷蹤拳協會改建為研究會時被推選為會長。作者近幾年來傾心於對迷蹤拳的研究、整理和傳播,撰寫系列叢書,錄製系列光碟,傳授弟子。由人民體育音像出版社錄製的光碟列入“中華武術展現工程”,在《精武》《武林》《中華武術》等刊物上發表作品多篇。

盤點武功秘籍

《江湖打鬥36毒手》
《中國內家拳》
《64門絕技》
《迷蹤拳》
《中國循經太極拳二十四教程》
《16式太極拳劍》
《孫式太極拳競賽套路》
《健身太極功》
《東嶽太極拳劍》
《太極拳普及套路全書》
《太極拳研究》
《武當氣功太極拳》
《少林特功技擊術》
《少林秘傳散打功法》
《少林秘傳點穴與解穴法》
《少林秘傳硬功絕技》
《少林軟硬功精華--絕技72藝》
《少林三大名拳》
《少林武術精華》
《少林打擂秘訣》
《少林72藝與武當36功》
《八極拳》
《截拳道格鬥指南》
《截拳道超級教程》
《李小龍傳世絕技》
《截拳道》
《截拳道腿法功夫》
《權威截拳道》
《李小龍全書》
《圖解截拳道格鬥指南》
《李小龍抗暴防身術》
《截拳道攻防技法》
《李小龍技擊法》
《二節棍攻擊法》
《全圖解李小龍二節棍》
《李小龍威猛雙節棍》
《截拳道自由搏擊術》
《振藩截拳道入門》
《截拳道搏擊精萃》
《中外十大搏擊》
《中國武術實用大全》
《三十六穴點拿絕招》
《實用擒拿法》
《擒拿反擒拿88法》
《實用護身技擊術》
《制敵實戰絕技》
《內家拿穴擒敵秘術》
《克敵決鬥36鷹爪功》
《保全防衛特技》
《中國快跤》
《中國腿法絕技300招》
《世界腿法絕技200招》
《各國特種部隊格鬥術》
《世界搏擊精粹》
《擒拿自衛》
《散打腿擊技法》
《散打連擊技法》
《散打自學日程》
《腿法精髓》
《徒手制服搏弒法》
《武林絕殺神招從書---神手絕殺》
《武林絕殺神招從書---名家神殺》《鋼肘鐵膝攻防技法》
《秘門真傳絕學》
《中國清靜門布氣氣功》
《中國流行氣功精選》
《圖解手穴健康療法》
《天山氣功》
《中國氣功修持工程一步》
《萬維一體穿透力》
《中國禪密功》
《養生氣功學》

《武道闡秘》
《易筋心法》
《徒手格鬥大搏擊》
《中華武術百科全書》
《道光功》
《再世純陽----劉仁波》
《大藏雲行紀實》
《金剛力功》
《修真心語》
《中華渾元功》
《渾元功學習與輔導》
《大氣功師說命》
《氣功治病大法》
《中國當代氣功全書》
《中國功法百家》
《自然康壽功》
《東方睡功》
《智明功法》
《達哈銅佛氣功傳人--周曉民》
《中華氣功名人百家功法大全》
《中國上乘內功》
《日常養生功法》
《仙家修道養生功法》
《現代流行養生健腦功法》
《地煞小周天》
《中國自然特異功》
《中功秘法》
《氣功療法集錦》
《實用氣功療法問答》
《氣功療疾奇功秘訣---術數時間點穴百病療法》
《中國自然功》
《太極無為》
《氣功祛病養生術》
《開悟--氣功修煉答疑辯偽百題》
《中國空勁氣功術》
《長生功術真傳》
《練氣功者戒--走火入魔》
《佛教與氣功》
《十二手點穴氣功》
《中國氣功圖譜》
《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
《偽氣功與特異功能內幕》
《不老回春法》
《瑜珈》
《密宗功修持法要》
《密宗秘法》
《密宗千手千眼觀音功》
《藏密氣功》
《密教特異功能開發法》
《密宗觀音功修持法》
《中國氣功精選》
《硬氣功速成法》
《東方傳統高級氣功薈萃》
《生命再造之光》
《中國自控氣功療法》
《嚴新九步功秘法》
《慧通丹田功及其遙感治病法》
《氣功精選》
《內丹探秘》
《中國慧蓮功圖解》
《龐明老師答疑》
《香光普照》
《香功與開悟》
《香功釋疑》
《天心正宗》
《氣功精選三輯》
《台灣氣功精選》
《靈妙三十六無上至尊導引術》

《硃砂掌健身養生功》
《氣功修煉的奧秘與誤區》
《生命特異現象考察》
《西藏密宗神功內幕》
《超級搏殺神功》
《天柱氣功秘要》
《宇宙沉思錄》
《中國香功探秘》
《氣功秘旨》
《氣功》
《人體生命數字信息手印功》
《武當武術精粹》
《杜心武自然門武功集粹》
《蔣劍武功秘錄》
《初級劍術》
《形意母拳》
《萬籟聲技擊教範》
《松溪內功教程》
《中國全息超能功》
《武當太乙鐵松門武功秘笈》
《中國武術百科全書》
《雲軸神功寶典》
《凌雲搏擊術》
《南拳》
《48小時超級自衛術》
《吉祥增智功十步功法》
《東方格鬥文化大觀》
《中華氣功大全》
《人體信息氣功診治法》
《人體生命再生工程》
《制暴格鬥防身大全》
《點穴與解穴》
《梁山功夫》
《世界最強搏擊術》
《秘傳武林輕功》
《中華氣功匯宗》
《硬氣功破解術》
《武林輕功絕技》
《密宗大手印百病療法》
《迷蹤拳法》
《神虎術》
《肘法腿法大集成》
《氣功一二卷合訂本》
《氣功四、五卷合訂本》
《藏密氣功寶典》
《達摩面壁內外功》
《六面整體混元力教程》
《中華快速開智記憶力功》
《骨髓運氣功》
《強力踢擊技術》
《強質搏擊》
《中國硬氣功》
《中國天目氣功》
《氣功人》
密宗 奇人-尚慶明秘傳功法》
《大圓滿之路》
《實用氣功治療法》
《正道氣功》
《論氣功長功與防偏》
《武林秘傳強身功法》
《虎鶴門全功秘笈》
《實用氣功》
《氣功強身法》
《養生氣功》
《太祖技擊法》
《大力金剛手》
《羅漢神打》
《沾衣禽跌法》
《崩拳絕技》
《佛家念力氣功》
《藏密大乘功》
《中國武林殘敵學》
《中國八卦象數療法》
《氣悟》
《中國軍警功夫》
《馬禮堂養氣功薈萃》
《一招制敵》
《強身氣功》
《軍警功夫要訣》
《練功要訣及圓能功》
《三元開慧功》
《分筋錯骨術》
《道家氣功精華》
《鶴翔樁氣功》
《東方太陽功秘笈》
《夢密功》
《八盤腿》
《武當神功》
《精簡陳氏太極拳》
《天罡法門》
《珍藏符咒施法秘要》
《石室藏本-圓光真傳秘訣》
《圓光術靈符真傳》
《中國神秘文化精粹-中國道教閭山龍玄門咒語指訣秘鑒》
《術數時間百病療法》
《詠春拳速成搏擊術訓練》
《中國克石功》
《東方神功》
《中國慧心功修持大法》
《華夏自然功》
《UFD終極格鬥教程》
《江湖秘術》
《中國硬氣功功法薈萃》
《速成硬氣功與金剛指點穴術》
《安堂山道家內功內丹術》
《武林絕殺神招從書---取勝名殺》
《武術初學指南》
《南拳入門及提高》
《拳擊快速入門》
《世界拳王成名技法》
《世界拳王爭霸絕技》
《國際武術競賽套路》
《徒手奪兇器》
《中國流行氣功精選續篇》
《武術散打精萃》
《二十世紀指玄功》
《氣功精華集》
《中國元明氣功-天罡神功》
《佛教氣功手印總集》
《武當秘傳短打絕技》
《截拳道二節棍技法匯宗》
《八式太極拳、十六式太極拳》
《少林神功秘笈》
《連環腿攻防技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