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關懷

人文關懷

“黨內人文關懷”具有豐富的科學內涵。“黨內人文關懷”命題的提出,標誌著黨組織對黨員的主體地位的認識的進一步深化。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共十七大報告第一次提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這兩個新名詞透露了中共“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變化”。以前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育人,現在提出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體現了執政黨對人的關懷、社會對人的關愛,嚴肅的思想政治工作開始關心人內心的感受,引導人們正確對待自己、他人和社會,正確對待困難、挫折榮譽。這拉近了執政黨與人民的距離。黨員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需要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由中共的執政地位決定,黨組織對普通黨員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在當前強調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的背景下日重要,建立健康有效的人文關懷服務和社會心理疏導長效機制,使廣大黨員特別是困難黨員充分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這對於構建黨內和諧尤為必要。

科學內涵

“黨內人文關懷”具有豐富的科學內涵。“黨內人文關懷”命題的提出,標誌著黨組織對黨員的主體地位的認識的進一步深化。“人文”是與“神文”相對立的,文藝復興後人文主義的形態幾經變遷,其核心卻基本保持了穩定,那就是承認人是本身就是目的,肯定人性的價值、意義和人的主體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條件下的人文關懷是對資本主義的人文主義的揚棄。舊中國給我們留下的封建主義專制傳統比較多,而民主自由的傳統相當少。或者說,霸道多,人道少。像社會關係中至今殘存的宗法觀念、等級觀念,人身依附關係和幹群關係中在身份上的某些不平等現象,不尊重人格、人權的現象,否定人的價值和個性解放,思想文化領域的專制主義作風,等等。而中共十七大旗幟鮮明地提出了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觀點,這是偉大的革命和進步。在當代中國,人文關懷的實質是:在理順人與其他種種對象的關係中,確立人的主體性,從而確立一種賦予人生以意義和價值的人生價值關懷,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這是中共對馬克思主義的重大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講,人文關懷不僅僅是從經濟和道義上給予關懷,更重要的是在政治上、精神上充分實現人的價值。

概念起源

人文關懷,一般認為發端於西方的人文主義傳統,其核心在於肯定人性和人的價值,要求人的個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關懷人的精神生活等。在思想政治工作視野中,人文關懷是指尊重人的主體

人文關懷為同學治病義賣粵山泉礦泉水

地位和個性差異,關心人豐富多樣的個體需求,激發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具體來說,包括層層遞進又密切相關的幾層涵義:1、承認人不僅作為一種物質生命的存在,更是一種精神、文化的存在。2、承認人無論是在推動社會發展還是實現自身發展方面都居於核心地位或支配地位。3、承認人的價值,追求人的社會價值和個體價值的統一、作為手段和目的的統一。4、尊重人的主體性。人不僅是物質生活的主體,也是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乃至整個社會生活的主體,因而也是改善人的生活、提高人的生活品質的主體。5、關心人的多方面、多層次的需要。不僅關心人物質層面的需要,更關心人精神文化層面的需要;不僅創造條件滿足人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更著力於人的自我發展、自我完善需要的滿足。6、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人的全面發展應當是自由、積極、主動的發展,而不是由外力強制的發展;是各方面素質都得到較好的發展或達到一定水平的發展;是在承認人的差異性、特殊性基礎上的全面發展,是與個性發展相輔相成的全面發展。

必要性

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其中,如何按照以人為本的要求,將人文關懷引進黨內,通過更多地關愛黨員,激發黨員對黨組織的認同感、歸屬感和榮譽感,調動黨員的積極性,進一步激發黨的活力,促進黨內和諧,以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是一個需要重點研究的問題。現階段黨內人文關懷問題是在社會大變革的深刻背景下產生的,是解決轉型時期黨內各種矛盾的必然要求,是由實踐奠基和催生的,是時代催生的嶄新課題。所謂“黨內人文關懷”:就是按照以人為本的要求,將“人文關懷”思想引入黨內生活,在政治上尊重黨員的

人文關懷奧運專用車道彰顯人文奧運理念

主體地位以及應有的權益和需要,通過各級黨組織關懷黨員、黨組織內黨員間相互關懷等措施,對全體黨員進行真情關懷服務,使黨員充分感受黨組織的溫暖,更好地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永葆黨的先進性,實現黨內和諧。“黨內人文關懷”是在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根據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意見,認真分析當前黨建工作實際的基礎上提出來的。

這一重要論述,充分表明了實現社會和諧,首先應該是個體的人生和諧,以人生的和諧促進社會的整體和諧。實現社會和諧,人人有責。每個人的和諧人生是小和諧,整個國家、整個社會的和諧才是大和諧。與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一起出現的一個新名詞是“以人為本”。胡錦濤指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並強調要“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儘管這些主張早前已經提出並被民間廣泛傳誦,但見諸黨代會的政治報告,還是第一次。這標誌著中共政治思想工作新時期的到來。

總體思路

要從政治上關心、保護黨員合法權利,而制度建設則是根本性的,必須建立先進的黨內人文關懷的制度和機制,使黨內人文關懷制度化。“人類社會的發展不僅是生產力的發展,而且是社會制度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社會制度更具有決定性意義,它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而構建,保障生產力持續健康的發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制度的進步主要表現為以經濟市場化和政治民主化為取向的經濟政治制度日益建立和完善。”因此要進一步完善黨內各項民主制度。使政治日益民主化。“制度是社會公平、正義的根本保證”,對黨員的人文關懷而言,建立公平的幹部人事制度、尊重黨員主體地位、保障黨員的民主權利就是對黨員的最大人文關懷,也是對黨員進行心理疏導的最有利武器。要在生活上照顧、精神上引導、感情上慰籍、心理上疏導、發展上幫助黨員。這是黨內人文關懷

發展策略

完善幹部人事制度、牢固樹立以人為本、以黨員為本的思想,保證黨員的事業成就感。幹部人事制度是否公正、合理、關係到黨員的積極性並進而影響黨員的心態和黨員隊伍的穩定。對於一個有志於從政並具有政治才能同時又能得到民眾認可的優秀黨員來說,能被重用就是最大的快樂,但如果長期不被重用就會成為阻障黨內和諧的一個重要因素,特別是諸如用人不公、買官賣官、拉邦結派、搞團伙的不正之風則會加劇黨員的不平心理。在當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政治體制改革環境下,不同出身的人加入到了黨的隊伍里,儘管他們的各自具體利益不盡相同,但他們的根本利益是相同的,黨的領導幹部在黨內民主生活中要能容得下不同的意見。這樣才能使黨員保持正常的心態。其次,要健全乾部激勵機制。堅持以人為本,從幹部需求的多元化規律出發,讓能幹事、會幹事的黨員幹部受到激勵,體會到黨的關懷。縮小黨員幹部內部的收入差距,改革“官職定工資”的做法。探索能引導幹部“不求做官、只求做事”的新型工資分配辦法。再次,是要健全乾部政績考核評價機制。以科學化、民主化、制度化為目標,深化領導幹部政績考核評價機制改革。

人文關懷胡錦濤看望老同志

尊重黨員主體地位、保障黨員民主權利,改革和完善黨員動員機制,保證黨員有政治上的參與感、主人翁感。十七大報告第一次提出“尊重黨員主體地位”。這是在十六大提出“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保障黨員民主權利”的思路下的新發展。“黨員的主體地位有三層含義,黨員是黨內的主人,享有平等參與黨內重大事務的權力;黨員是黨內權力主體,黨的各級領導機構和領導幹部都由黨員選舉產生;黨員是黨內的行為主體,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要靠廣大黨員帶領民眾去執行。”與“尊重黨員主體地位,保障黨員民主權利”相一致,十七大報告又提出要“加強公民意識教育”,要“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充分說明了黨對“公民意識”的重視。而黨員作為黨的一分子和公民一分子具有雙重身份,“公民意識”表現在黨內就是要充分尊重黨員主體地位。黨員的主體地位能否得到保障直接影響黨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發揮,並進一步影響黨員的精神狀態。要把改善黨員政治生活作為黨內和諧的結合點,使改革始終得到黨員的支持,使黨員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黨員缺乏主體地位就缺乏保持先進性的內在動力”,要尊重黨員主體地位,保障黨員民主權利,推進黨務公開,營造黨內民主討論環境。

科學管理,建立長效心理疏導機制,保證黨員的心理健康。黨員心理健康所呈現的各種問題,尤其是以煩躁衝動偏執為特徵的非健康心理,可能會導致一些公共突發事件,一旦處理不好,就可能引發嚴重的事端。作為黨內事務的組織者、管理者如果對黨員的心理的變化沒有充分的了解和清醒的認識,並對此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包括心理救助,就會嚴重影響黨內和諧,並可能影響社會的穩定。所以在實踐中必須對此有清醒的認識。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從促進人的心理和諧起步。心理和諧是一種能力,是一種力量,是人生的一個課題和使命。要積極推動黨員心理和諧建設,努力探索在新的條件下有效提高人們心理承受力的方式方法,自覺地在教育、心理醫療以及各級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等幾個重要環節之間建立起良性互動的應對機制,營造培育和諧心理的氛圍,從而為構建黨內和諧社會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和人文環境保證。

理論基礎

人文關懷人文關懷——關愛殘疾人

人文關懷是馬克思哲學的基本維度之一。人文關懷是對人的生存狀況的關注、對人的尊嚴與符合人性的生活條件的肯定和對人類的解放與自由的追求等等。然而,我們發現,在馬克思哲學的傳播過程中,人文關懷的維度被在一定程度上遮蔽起來了,從而使馬克思的理論形象受到了誤解

(一)在馬克思哲學的傳播過程中,其人文關懷的維度是如何被遮蔽起來的?主要是通過以下三種對馬克思哲學的不同的解釋模式:第一種解釋模式是:馬克思哲學是階級鬥爭的工具。我們不妨把這種解釋模式稱之為“工具論”。雖然這種理論承認馬克思哲學追求的根本目標是解放全人類,但它又堅持認為,第一,這個目標是長遠的;第二,這個目標是通過長期的階級鬥爭的方式來實現的。因此,人們在解釋其學說時,通常會自覺地或不自覺地遺忘乃至壓抑馬克思哲學中人文關懷的維度,而把其階級鬥爭的屬性加以強化域誇大,甚至乾脆把它理解為階級鬥爭的工具或手段。更有甚之,人們乾脆把馬克思哲學理解為純粹的階級鬥爭學說,並使之與人文關懷尖銳地對立起來,以致誰要談論人文關懷,誰就是在曲解或非難馬克思哲學。

第二種理解模式是:馬克思哲學是揭示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理論。我們不妨把這種理解模式稱之為“科學論”。誠然,馬克思哲學正確地揭示了人類社會,尤其是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但當人們僅僅著眼於從“科學論”的角度來理解馬克思哲學時,馬克思哲學的人文關懷的維度也會被掩蓋起來。因為“科學論”關注的僅僅是馬克思哲學所揭示的社會發展規律的準確性,而對其他的重要待征,特別是人文關懷的特徵,往往不予重視。此外,“科學論”還強調,在人類社會中唯一起作用的力量就是“規律”或“必然性”,這就從根本上否認了人類活動,將別是人類爭取自由和解放、探討和追求人文關懷的必要性。總之,把馬克思哲學的科學性與人文性對立起來,並用前者去否定後者,必然會導致對馬克思理論形象的扭曲。

三種理解模式是:馬克思哲學是實踐哲學。我們不妨把這種理解模式稱之為“實踐論”。“實踐論”是這幾年最流行的理解模式。與上述兩種理解模式相比,乍看起來,“實踐論”是最接近對馬克思哲學的人文關懷的維度的,其實不然。這裡的關鍵在於如何理解馬克思“實踐”概念的含義。人們通常把生產勞動理解為實踐的最基本的形式。當然,在生產勞動的基礎上,人們也探討了實踐的其他形式,如科學實驗、階級鬥爭等。但人們的基本共識是,在馬克思那裡,實踐的其他形式都是從生產勞動這一基本形式中引申出來的。其實,問題正出在這個共識上。人們通常以下面這種方式來理解馬克思,即自由是對必然的理解,只要勞動者認識了外部世界的因果律,也就在勞動中達到了自由;而把這種方式的自由推廣到其他的實踐形式,如科學實驗、階級鬥爭中,人們也就在相應的實踐領域中獲得了自由。在這裡,存在著對馬克思思想的驚人的誤解,而這一誤解又是與人們對康德哲學缺乏了解聯繫在一起的。按照康德的看法,純粹理性和認識論關係到自然,而實踐理性和本體論則關係到自由。在這個意義上,生產勞動只是認識論和科學技術意義上的實踐形式,而不是本體論意義上的實踐形式,所以它並不真正關係到康德和馬克思所強調的人的自由。與人的自由和人文關懷直接聯繫在一起的是本體論意義上的實踐形式,即人類在政治、法律、道德和宗教方面的實踐活動,只有在這些實踐領域裡,馬克思哲學的人文關懷的維度才會清晰地呈現出來。正是有感於此,德國哲學家哈貝馬斯把“交往行動”(作為一種體現人文關懷的實踐活動)而與“工具目的性行動”(作為生產勞動)區分開來。

人文關懷溫總理看望災區人民

(二)在馬克思哲學的傳播過程中,為什麼上述三論會流行起來?這並不是偶然的。

首先,人們在理解馬克思哲學與它所繼承西方人文主義傳統的關係時,往往把它從西方人文主義傳統中割裂出來,並使之與這一傳統對立起來。誠然,馬克思對西方人文主義傳統,尤其是近代以來的、以奢談“抽象人”和崇拜“抽象的人性”為特徵的人文主義思潮做過深刻的批判,但馬克思的目的並不是要否定乃至拋棄西方人文主義的偉大傳統,而是要使它奠基於歷史唯物主義的基礎之上。總之,馬克思的意圖是留下小孩、倒掉洗澡水,而不是把洗澡水和小孩一起倒掉。而馬克思的一些後繼者在解釋馬克思哲學時。總是自覺地或不自覺地誇大馬克思哲學與西方人文主義傳統之間的差異,從而把兩者尖銳地對立起來。這種做法導致的結果是:馬克思哲學的解釋者自己放棄了人文關懷的提法,並把這種提法讓給資產階級哲學家,使之成為他們的專利。這種理論上的自我束縛和自我否定,給馬克思哲學的傳播造成了災難性的影響。

其次,馬克思哲學的解釋者未能超越近代西方哲學的視野,因而沒有自覺地意識到“人”這一存在者與其他存在者之間的本質差異。由於這一差異沒有以普遍的方式進入到意識的層面上,所以,馬克思哲學的人文關懷的維度對於解釋者來說,始終是封閉的。傳統哲學教科書把馬克思哲學的基礎誤解為一般唯物主義,因此,它是從“世界統一於物質”這一基本命題出發去解釋馬克思哲學的。正是在這個基本命題中,“人”這一特殊的存在者與其他存在者之間的差異被磨平了。從這樣的基礎出發去論述馬克思哲學,必定會遮蔽其人文關壞的維度。事實上,只要這一哲學基礎還沒有成為反思的對象,哪怕人們天天在討論馬克思的人學理論,人文關懷仍然像一張貼到馬克思哲學上去的郵票,隨時都可能被撕下來。

再次,社會主義國家最初是在東方建立起來的,由於東方社會長期以來處在亞細亞式的、專制主義的統治下,所以獨立人格及其在這一基礎上形成的人文關懷在東方社會中缺乏相應的土壤。這就使東方社會的學者在解讀馬克思的哲學文本時,自然而然地把這一維度給遮蔽起來了。這種遮蔽是如此之嚴重,以至於一些東方國家進入了社會主義建設階段後,仍然強調“以階級鬥爭為綱”,而完全不談馬克思哲學的人文關懷的維度。

(三)每一個認真地研讀過馬克思著作的人都會發現,馬克思哲學充滿了人文精神。無論是他青年時期寫下的《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還是《博士論文》《巴黎手稿》;無論是他思想成熟時期寫下的《資本論》,還是《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人類學筆記》,無不包含著對人的尊嚴、自由和權利的執著追求,無不洋溢著深厚的人文關懷。

首先,馬克思是西方人文主義傳統的偉大繼承者。他不僅通過對伊璧鳩魯的“原子偏斜說”的肯定,張揚了“自由”這一人類追求的最高價值,不僅通過對“異化勞動”的批判,揭示了勞動者的真實處境和人性復歸的可能性,而且以自己的方式重新解讀了西方哲學,特別是作為德國古典哲學的集大成者的黑格爾哲學,強調其本質乃是對人的問題的真正的關注。在《神聖家族》中,馬克思這樣寫道:“在黑格爾的體系中有三個因素:斯賓諾莎的實體,費希特的自我意識以及前兩個因素在黑格爾那裡的必然的矛盾的統一,即絕對精神。第一個因素是形上學地改了裝的、脫離人的自然。第二個因素是形上學地改了裝的、脫離自然的精神。第三個因素是形上學地改了裝的、以上兩個因素的統一,即現實的人和現實的人類。”事實上,馬克思正是沿著西方人文主義的偉大傳統來從事自己的哲學思考的。

人文關懷人文關懷——時刻不忘安全生產

其次,馬克思哲學的出發點是“從事實際活動的人”。馬克思既不贊成歷史唯心主義者脫離現實的生活條件,奢談想像的主體的想像的活動,也不贊成抽象的經驗論者撇開人的社會特性侈談人的本性。馬克思強調,他自己在哲學上採用了一種獨特的觀察方法:“這種觀察方法並不是沒有前提的。它從現實的前提出發,而且一刻也不離開這種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某種處在幻想的與世隔絕離群索居狀態的人,而是處在一定條件下進行的、現實的、可以通過經驗觀察到的發展過程的人。”實際上,馬克思也正是從這樣的“現實的人”或“從事實際活動的人”出發來探討社會歷史問題和哲學問題的。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人的問題和人文關懷決不是貼到馬克思哲學上去的一張郵票,而是貫徹馬克思全部學說,尤其是其哲學思想的一條紅線

再次,馬克思哲學的宗旨是追求人類的自由和解放。馬克思物質理論的實質並不是奢談“抽象的物質”,而是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物質的普遍樣態——商品的拜物教的批判,提出“剩餘價值理論”,全面揭示人與人之間的真實關係,並鼓勵勞動者起來在實踐中改變這種關係。在《資本論》第三卷中,馬克思在談到生產領域時指出:“這個領域內的自由只能是:社會化的人,聯合起來的生產者,將合理地調節他們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把它置於他們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讓它作為盲目的力量來統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無愧於和最適合於他們的人類本性的條件下進行這種物質變換。”這段話充分體現出馬克思對人的自由和人文關懷的重視和追求。

貫徹途徑

一是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要在全社會倡導和諧理念,培育和諧精神,引導人們用和諧的方法、和諧的思維方式認識事物、處理問題,培育樂觀、豁達、寬容的精神,培養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社會心態,以開闊的心胸和積極的心境看待一切。在人與人關係上,引導人們樹立合理競爭、共同發展的理念,提倡包容和協作精神,形成男女平等、尊老愛幼、互愛互助、見義勇為的社會風尚。要著力豐富社會文化生活,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發揮文學藝術陶冶情操、愉悅身心的獨特作用,用健康豐富的文化生活有效調節人們的情感和心理,消除憂鬱感、孤獨感、失落感等不良情緒,讓人們不僅生活上富裕,而且精神上感到愉快。現在,中國正處在改革的攻堅階段和發展的關鍵時期,要引導人們從全局出發,十分珍惜難得的歷史機遇,自覺維護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努力把愛國熱情轉化為做好本職工作和刻苦學習的實際行動,冷靜理性、合法有序地表達訴求,不做任何不利於安定團結的事情。

二是關注人們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人的感受和需求是多層次、多方面的,除物質需求外,還有政治需求、文化需求等;除安全感外,還有滿足感、自豪感成就感等。特別是當人們的生存需要得到滿足之後,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願望就會日趨強烈。要高度重視人民民眾主體感受上是否滿意、是否贊成、是否高興的情緒反應,充分關注每一個人自身成長與發展的需要,關注人的理想、信念和情感,努力創造讓每個人都能夠根據自己的選擇發揮聰明才智的環境,使人人都有平等創業和憑藉自身能力改變處境的機會,促進人的個性、才智和潛能的充分實現。要引導人們加強自身修養,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志向和目標,從勞動、從付出、從自己的創造和對社會與別人的關愛中獲得幸福。要引導人們把個人發展與國家的發展、民族的發展,把自身價值的實現與他人價值的實現、社會價值的實現有機統一起來,在為祖國和民族的奮鬥中實現自身的價值。要把解決思想問題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針對人民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切實做好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看病、子女上學、生態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社會治安、食品醫藥安全等方面的工作,加緊建設對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儘可能地降低社會成員所面臨的風險因素,減少社會成員正常生存和發展的後顧之憂,最大限度地消除引發人們心理失衡、失調的外部誘因,為培育人的心理和諧提供社會環境支持。

三是完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機制。建立健全社會輿情匯集和反映機制,加強社會心態監測、評估和預警,完善社會心態疏導、調適與平衡工作體系,促進社會情緒交流渠道暢通,避免不良心態積累惡變,引導社會心態良性變化,幫助人們在潛移默化中達到心理和諧。加大心理衛生投入,健全心理諮詢網路,把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貫穿、滲透、體現於各級各部門的思想政治工作、親職教育、學校教育、輿論引導、文化消費、志願服務、專業諮詢、心理醫療等各個方面。在各種組織內部,建立健全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機制,加強組織與成員、成員與成員之間的交流溝通,及時幫助人們解決思想情緒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

重大意義

第一,“黨內人文關懷”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十七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黨的一切奮鬥和工作都是為了造福人民。要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學發展觀的理論核心緊密地圍繞著兩條基礎主線:其一,努力把握人與自然之間關係的平衡,尋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及其關係的合理性存在。其二,努力實現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協調。通過輿論引導、倫理規範、道德感召等人類意識的覺醒,更要通過法制約束、社會有序、文化導向等人類活動的有效組織,去逐步達到人與人之間關係(包括代際之間關係)的調適與公正。歸納起來,全球所面臨的“可持續發展”宏大命題,從根本上體現了人與自然之間和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總協調。有效協同“人與自然”的關係,是保障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而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則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而“黨內人文關懷”則是正確處理黨組織與黨員間、黨員與黨員間的關係的根本渠道。只有正確處理黨內這兩類關係,才能保持黨的工作的可持續性發展。而且科學發展又有其動力表征: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發展能力”、“發展潛力”、“發展速度”及其可持續性,構成了推進國家或地區“發展”的動力表征。其中包括國家或地區的自然資本、生產資本、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的總和稟賦,以及對上述四種資本的合理協調、最佳化配置、結構升級以及對於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的積極培育等,其中最根本的動力是人,作為執政黨,其地位決定了黨員動力的重要性。廣大黨員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主體,黨的先進性要求黨員始終站在時代前列,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必要時甚至犧牲生命。但同時黨員也是人民的一部分,同樣要共享發展成果,黨員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供動力,就必須給黨員以足夠和持久的動力,這樣才能為黨的工作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和源泉,否則就是形上學,就是唯心主義

第二,“黨內人文關懷”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的重要前提。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教育是基礎性、根本性的手段。但不能僅僅寄托在黨員的高度思想自覺上。人是高度情感化的動物,人對一種事物的恆久追求往往源於人的內心信念和內在情感,源於對自己在這項事物中的地位作用及自身價值的認同。如果人對一種事物的追求是被動的、功利的或者難以感受到自身價值的,那么,這種追求不僅會缺乏內在的動力,還會產生消極情緒甚至異化傾向而走向事物的反面。這是由人的本性所決定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培養黨員的主人翁精神亦不能忽視這種人的本性的要求。就黨員個體而言,保持自身的先進性,需要有一種內在的動力。這種動力來自何處呢?就來自於黨員的主體意識,即來自黨員對黨的事業的自覺認同、自覺參與、自覺奮鬥的自主意識,亦即黨員以黨的事業為己任的自覺意識。而黨員的主體意識能否得到長久維持又取決於黨員的民主權利用的保障與否,如果黨員的民主權利得不到保證,黨員的主體意識就會萎縮,黨員也就日益消沉。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競爭的加劇和利益主體的多元化,黨員的利益需求也在向多樣化發展。如果我們黨不能把“以人為本”的理念體現到黨內,不能在科學協調社會各方面利益關係的同時關注黨員的權益問題,就不能很好地發揮其積極性和先鋒模範作用,黨的先進性就得不到體現。

第三,“黨內人文關懷”是實現黨內和諧的必然要求。現代化的國際經驗表明,當一個國家的現代化進程開始加速,或者說當一個社會正在急劇轉型,這時不僅社會問題頻繁發生,而且心理問題也大量凸現。當前,我國的社會轉型進入了一個重要的階段,急劇的社會變遷引發的心理問題逐漸增多。可分為精神壓力、物質絕對貧困或相對貧困、事業缺乏成就感三類,而且這三類又常常交織在一起,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表現:黨員工人下崗引發的心理不公問題;黨員婚姻家庭的調適問題;中年黨員壓力問題;空巢黨員老人的孤獨問題;災後黨員心理障礙問題;黨員的合法民主權利得不到應的保障以及黨員領導幹部腐敗現象嚴重而引發的黨員對社會的不滿問題;由於相對貧困和絕對貧困而引起的黨員心理不平衡問題等等。心理問題是由長期的精神緊張壓力、反覆的心理刺激及複雜的惡劣情緒逐漸影響形成,如果得不到及時疏導化解,在心理上會造成心理障礙、心理失控甚至心理危機,這既不利於黨的工作的開展,也無助於黨內和諧,與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是不相適應的。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背景下,黨內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前提,是實現社會和諧的基礎。把“黨員奉獻社會、誰來關懷黨員”的問題提上日程,就成為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第四,“黨內人文關懷”是增強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戰鬥力的重要途徑。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社會組織形式、就業方式等發生了重大變化,流動黨員增多,黨員與黨組織的關懷日趨鬆散,黨員的政

人文關懷法律服務

治責任越來越難以履行。要切實解決好上述問題,一個重要途徑就是各級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幹部牢固樹立“黨內人文關懷”意識,通過黨內幫扶體現黨組織這個“黨員之家”的溫暖,增強黨員的榮譽感、自豪感、歸屬感,把各級黨組織建成堅強戰鬥堡壘,鞏固黨的執政基礎。

第五,“黨內人文關懷”是增強黨的吸引力和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重要手段。通過黨組織內部充滿溫暖和活力的自身建設來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可以有效地增強黨在廣大民眾中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從而鞏固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民眾基礎。通過“黨內人文關懷”進一步樹立黨的光輝形象,讓民眾看到黨內生活的人性化、人情味,從而更加積極地向黨組織靠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