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薩斯

阿爾薩斯

阿爾薩斯大區經濟發達,居全國二十二個大區的第二位,僅次於巴黎大區。該區進出品貿易發達,人均外國投資額和外企密度均居全國之冠。法國東北部地區名及舊省名,是法國本土上面積最小的行政區域,隔萊茵河與德國相望。它被萊茵河南北分開成兩個部分:北部的下萊茵省和南部的上萊茵省。山地丘陵為主,平原分布在萊茵河谷地。

基本信息

地名-阿爾薩斯

概況

阿爾薩斯阿爾薩斯

阿爾薩斯(Région Alsace)
法國東北部地區名及舊省名。隔萊茵河與德國相望。它被萊茵河南北分開成兩個部份:北部的下萊茵省和南部的上萊茵省。山地丘陵為主,平原分布在萊茵河谷地。面積8,280平方公里。人口156.6萬(1982),人口密度近乎法國平均密度的兩倍。大區首府為斯特拉斯堡。當地方言屬日爾曼語系,德國人稱之為阿爾薩斯德語。

阿爾薩斯大區對華貿易呈逐年上升趨勢,目前(2004年5月21日),中國占其進口的第十位,出口的第十七位。

在17世紀以前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的領土,以說德語的居民為主,後成為哈布斯堡家族統治的領地,三十年戰爭後根據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割讓給法國(首府斯特拉斯堡到路易十四時代才被法國吞併)。長時期里當地居民不斷抵製法國統治者強加於他們的語言與習俗。它和洛林都在普法戰爭(1870-1871)後割讓給普魯士一戰結束後屬法國領土,二戰初期重歸納粹德國,至二戰結束再次被法國奪回。

阿爾薩斯大區經濟發達,居全國二十二個大區的第二位,僅次於巴黎大區。該區進出品貿易發達,人均外國投資額和外企密度均居全國之冠。有鋼鐵、機械、汽車、煉油、石油化工等工業,棉紡織業也發達。重要的鉀鹽產地。萊茵河及其支流流經,水力資源豐富。土壤肥沃,產穀物、葡萄、蔬菜、蛇麻和菸草。萊茵河航運繁忙,有運河與羅訥河、馬恩河相通。重要城市有斯拉特斯堡、米盧斯等。阿爾博加瑞典東部城鎮。在阿爾博加河流入梅拉倫湖附近,韋斯特羅斯西南48公里,耶爾馬倫湖北13公里處。人口1.2萬。中世紀重要的商業城市。十七世紀耶爾馬倫運河(位於其東5公里)開鑿後,商業漸衰。有機器製造、藥品、金屬合金、電氣設備等工廠。還有建於十二世紀和十五世紀的教堂與古城牆。

阿爾薩斯和洛林一樣都是德國白酒的著名產地,當地生產的白酒都以德國命名方式命名。

地理

阿爾薩斯與另外兩個法國行政區接壤,它位於弗朗什孔泰的西南面,洛林的南面。此外阿爾薩斯也與德國的萊茵-普法爾茨州、巴登符騰堡州,以及瑞士的巴塞爾城市半州、巴塞爾鄉村半州及索洛圖恩州相接壤。擁有八千二百八十平方公裡面積的阿爾薩斯是法國本土上面積最小的行政區域。現在的阿爾薩斯,南北長約一百九十公里,東西僅長五十公里。阿爾薩斯東部以萊茵河為界,西部則有延綿的弗傑山脈為限。阿爾薩斯北部的邊界地帶是比安森林和普法爾茨森林

交通

河運
河川網路亞爾薩斯的港口運輸超過一千五百萬公噸,其中四分之三集中在史特拉斯堡,是法國第二繁忙的河港。試圖連結地中海和中歐(萊茵河、多瑙河、北海和波羅的海)的萊茵-隆河航道的增建計畫,因費用與土地侵蝕(特別是杜省)而於1998年宣告終止。
空中運輸
目前亞爾薩斯有兩座國際機場:
史特拉斯堡 Entzheim 國際機場
巴塞爾-米盧斯-弗萊堡歐洲機場:是法國空運量第七大機場。

阿爾薩斯大區阿爾薩斯大區 和 德國、瑞士接壤

宗教

大部分阿爾薩斯人信奉羅馬天主教,但由於德國文化的影響,也存在著數量可觀的新教徒群體。

貨幣和時差

貨幣:歐元
時差:夏季比北京相差6小時;冬季比北京晚7小時
每年3月的最後一個周日開始執行夏令時
每年10月的最後一個周日開始執行冬令時

季節氣候

阿爾薩斯屬於半大陸性氣候,冬季寒冷,夏季濕熱。因孚日山屏障,區內降水較少,多晴天。科爾馬年降雨量為700毫升,是法國降雨量最少的地區之一。阿爾薩斯四季景色優美,夏季更是如詩如畫。

相關介紹

阿爾薩斯阿爾薩斯

法國東部地區名,全國22個計畫經濟區之一,包括上、下萊茵2省,與歷史上的阿爾薩斯區大致相當。面積8280 平方公里。人口155.8萬(1982)。西鄰洛林區,北、東兩面與聯邦德國接壤。首府斯特拉斯堡。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達187人,近全國平均數的2倍。城市人口占7/10以上,且集中在少數城市。地形分3部分:西部為孚日山地的東坡,以森林和高山牧場為主;中部為丘陵地產葡萄出名;東部是萊茵河、伊爾河及其支流形成的沖積平原,大部為集約耕作區,平原南部盛產鉀鹽,北部有小油礦。氣候受大陸性影響明顯,冬季寒冷,夏季熱而潮濕。由於孚日山的屏障作用,區內降水較少,多晴朗天氣。中世紀為墨洛溫王朝的宗教中心和葡萄、穀物產區。

17世紀的三十年戰爭(1618~1648)使人口大量減少。17~18世紀,由於農業的發展,公路網的建設,商業的進一步繁榮,紡織工業的興起,阿爾薩斯成為法國最富裕的地區之一。1870~1871年普法戰爭後曾割讓給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歸還法國。工農業較發達。傳統的工業部門有棉紡織、食品等,其從業人數約占全區就業人口的2/5。 利用南部的鉀鹽和北部的石油資源發展起化學工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機器製造、電器工業發展較快,地位已超過傳統工業。工業集中在上萊茵省。農業發達,種植小麥以及葡萄菸草糖甜草啤酒花等多種經濟作物;飼養業也占一定地位。斯特拉斯堡米盧斯是本區主要城市。

歷史

羅馬時期

亞爾薩斯在史前時代是遊牧民族的居住地。西元前1500年,凱爾特人開始在這裡定居、耕作。西元前58年,羅馬人入侵亞爾薩斯,並建立葡萄栽培中心。羅馬人為了保護這個高價值產業,建立了防禦工事和軍營,之後逐漸演變成現今的各聚落。亞爾薩斯在羅馬帝國統治時期,是屬於上日耳曼行省。

法蘭克時期

阿爾薩斯阿爾薩斯

隨著羅馬帝國沒落,亞爾薩斯成為阿拉曼人的領地。阿拉曼人是農業民族,而他們的語言成為現在亞爾薩斯方言的基礎。克洛維一世和法蘭克人在西元五世紀打敗阿拉曼人,亞爾薩斯成為奧斯特拉西亞(Austrasia)的領土。在墨洛溫王朝克洛維一世的子嗣統治之下,當地居民開始信奉基督教。之後,亞爾薩斯成為法蘭克帝國的一部份。西元842年,斯特拉斯堡誓言簽署。西元843年,《凡爾登條約》讓法蘭克帝國分裂為三個國家。亞爾薩斯成為由查理曼年紀最小的孫子-洛泰爾一世所統治的中法蘭克帝國領土。洛泰爾一世在西元855年逝世,中法蘭克帝國分為三個國家,亞爾薩斯分給次子的洛塔林基亞(Lotharingia,或稱洛林)。之後,洛泰爾一世的兄弟-西法蘭克王國國王禿頭查理及東法蘭克王國國王日耳曼人路易瓜分中法蘭克帝國。西元870年的墨爾森條約,將亞爾薩斯併入神聖羅馬帝國的士瓦本公國。

神聖羅馬帝國

在這段時間,如同歐洲其他地方,亞爾薩斯被教會和世俗封建貴族所瓜分。12到13世紀,亞爾薩斯在霍亨斯陶芬王朝統治下極為繁榮。腓特烈一世在亞爾薩斯設“省”(procuratio,非現在一般所稱的“省”),由非貴族階級的公職人員 ministeriales 所管轄。此舉是為了讓當地更易控制,避免他們脫離帝國的控制。“省”擁有一個省級法院(Landgericht),行政機關設在阿格諾(Haguenau)。腓特烈二世委任史特拉斯堡主教負責管理亞爾薩斯,但其權責遭到繼承腓特烈二世之子康拉德四世權力的哈布斯堡魯道夫伯爵的質疑。史特拉斯堡逐漸發展,成為該地區人口最稠密且重要的商業城鎮。1262年,在經歷與主教的長期鬥爭之後,史特拉斯堡獲得了帝國自由城市的地位。史特拉斯堡身為巴黎-維也納-東洋貿易路線的中繼站,以及連結南德、瑞士、荷蘭、英格蘭、斯堪地納維亞的萊茵河航線中的一個港口,逐漸成為該地區的政治與經濟中心。科爾馬和阿格諾等城市的經濟重要性也逐漸上升,並組成“十城聯盟”(Décapole)。
亞爾薩斯的繁榮在14世紀一連串嚴冬、歉收和黑死病的侵襲下結束。這些天災被歸咎於是猶太人所引起,因此導致1336年和1339年的大屠殺。另一個天災是1356年的大地震,不僅是歐洲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也讓巴塞爾成為廢墟。亞爾薩斯直到文藝復興時期,在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之下才逐漸恢復繁榮。

史特拉斯堡的小法國區在義大利地區快速發展而富庶之時,德意志的中央實權開始衰退,將歐洲的霸權地位讓給實施中央集權已久的法國。法國開始積極向東發展,當擴展至隆河和默茲河後,法國將目光放在萊茵河。1299年,法國提議法蘭西腓力四世妹妹與德意志阿爾布雷希特一世之子的婚姻聯盟,亞爾薩斯則成為給女方的禮物。然而,這交易未能成功。1307年,貝爾福獲得蒙貝利亞爾伯爵的特許。下個世紀,法國因百年戰爭而衰落,暫時停止向東發展。戰爭結束後,法國再度將目標轉至萊茵河。1444年,法軍進入洛林和亞爾薩斯。法軍在此建立冬季軍營,要求梅斯和史特拉斯堡投降,並進攻巴塞爾。

1469年,隨著聖奧梅爾條約(Treaty of St. Omer)的簽訂,奧地利大公西吉斯蒙德將上亞爾薩斯賣給大膽的查理換取金錢。雖然查理是名義上的主人,但該地的稅收卻是繳給神聖羅馬帝國腓特烈三世。1477年,腓特烈三世靠其王朝婚姻的優勢奪回上亞爾薩斯的控制權(自由城市除外,但仍包括貝爾福),成為哈布斯堡家族的領地。米盧斯在1515年加入瑞士邦聯,一直到1798年為止。

在16世紀的宗教改革時期,史特拉斯堡是個繁榮的聚落,其居民在1523年開始信奉新教。馬丁·布塞珥(Martin Bucer)是該地區著名的新教改革者。他的努力遭到信奉羅馬天主教的哈布斯堡家族的反對,試圖消滅上亞爾薩斯地區的新教信仰。結果,亞爾薩斯變為天主教與新教交錯的地區。另一方面,蒙貝利亞爾到亞爾薩斯西南部在1397年成為符騰堡伯爵的領地,到1793年為止都是位在法國境內的新教飛地。

併入法國

1639年,法國占領了大部分的亞爾薩斯,以避免落入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手中。西班牙希望能清除與西屬荷蘭之間的障礙。因此引發了三十年戰爭(1618-1648)。在被敵國包圍,以及匈牙利給予全權處理的情況下,西班牙在1646年將 Sundgau 的領地(大部分位在上亞爾薩斯)以120萬塔勒(Thaler,1塔勒=3馬克)的價格賣給已占領該地的法國。因

阿爾薩斯阿爾薩斯

此,當1648年,西發利亞條約結束三十年戰爭之後,除了一些城鎮維持獨立,大部分的亞爾薩斯成為法國領土。條約中認為亞爾薩斯是“拜占庭”且令人困擾。這被認為是蓄意要讓法國國王及德國皇帝都無法完全控制該地,並造成雙方對立,讓亞爾薩斯能保有某一程度的自治權。支持這論點的人指出,負責編寫條文的帝國全權大臣伊薩克·佛爾瑪(Isaac Volmar)是前亞爾薩斯教區秘書長(Chancellor)。之後,亞爾薩斯與洛林成為德法之間爭議不斷的領土

因為戰爭造成大量人口傷亡(主要在鄉間地區),自1648年至18世紀中期,大量移民前往瑞士、德國、奧地利、洛林、薩伏依和其他地區。1671-1711年,瑞士(特別是伯恩)再洗禮派難民湧入亞爾薩斯。史特拉斯堡成為早期再洗禮派運動的主要中心。

1679年的奈梅亨條約(Treaties of Nijmegen)鞏固了法國的控制權。法國在1681年占領史特拉斯堡,1688年開始,法軍因“Brûlez le Palatinat!”政策開始入侵南德。1697年結束大同盟戰爭的里斯維克條約(Treaty of Ryswick)再度鞏固這次的領土變更。然而,亞爾薩斯在法國是個特別的存在。當地政府、學校、教育依然使用德文,德國(路德教派)的史特拉斯堡大學持續接收德國學生。禁止法國新教的楓丹白露敕令不在亞爾薩斯實行。雖然法國政府大力宣揚天主教,並在1681年要求路德教派的史特拉斯堡座堂必須交給天主教,但亞爾薩斯與法國其他地區不同的是,當地對於宗教較為寬容。亞爾薩斯有孚日山脈作為與法國的界線,但是與德國並沒有類似的天然界線。因此,亞爾薩斯在法國大革命以前,一直保留德國文化,經濟上也較依賴德國。

法國大革命

1789年法國大革命,亞爾薩斯被分為上萊茵省下萊茵省。亞爾薩斯人在法國大革命期間十分活躍。1789年7月21日,在接獲攻占巴士底監獄的訊息後,當地民眾攻占史特拉斯堡市政廳,市府官員逃離,結束亞爾薩斯的封建制度。1792年,德利斯勒在史特拉斯堡創作出革命進行曲《馬賽曲》,之後成為法國國歌。一些法國大革命中知名的將領是來自亞爾薩斯,像是在瓦爾美戰役(Battle of Valmy)中獲勝的克勒曼(François Christophe Kellermann),和在旺代戰爭中(War in the Vendée)領導法蘭西共和國軍隊的克萊貝爾(Jean Baptiste Kléber)。

同時,也有些亞爾薩斯人反對雅各賓黨人,支持奧地利和普魯士出兵法國鎮壓新生的革命共和國。許多 Sundgau 的居民為了洗禮或結婚而前去“朝聖”,像是瑞士巴塞爾附近的 Mariastein 修道院(Mariastein Abbey)。在法國革命軍在萊茵河勝利之前,已有數以萬計的民眾往東逃離。而在之後他們準許回到家鄉之時,卻常發現他們的土地或家園已經被沒收。這個情況導致1803到1804、及1808年,數百個家庭前往俄羅斯帝國尚未開發的土地。歌德將他在這段期間所看見的事寫在長詩《Hermann and Dorothea》之中。

拿破崙一世在1814到1815年復辟,外國軍隊因而占領亞爾薩斯,光下萊茵省就有超過28萬軍隊及9萬匹軍馬。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海港紛紛興起後,改變了原有的貿易路線,嚴重影響當地的貿易及經濟。

亞爾薩斯的人口成長十分穩定,從1814年的800,000 人、1830年的914,000到1846年的1,067,000人。但也因此造成糧食短缺、房屋缺乏、年輕人沒有工作機會等等。因此,亞爾薩斯的人口流失並不讓人意外,不僅是巴黎的亞爾薩斯社區興起,著名人物有奧斯曼男爵等,甚至遠至俄羅斯及奧地利帝國都吸引了亞爾薩斯人前往定居。奧地利占領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在東歐的領土,為了鞏固新領土的擁有權,他們提供開拓者優渥的條件。美國自1807年之後開始禁止奴隸進口,而棉花田需要大量人力,因此也有許多亞爾薩斯人前往美國定居。

德法之間

法國在普法戰爭(1870-71)敗給普魯士王國和其他日耳曼邦國,並促成德意志統一。俾斯麥將亞爾薩斯和洛林北部併入1871年成立的德意志帝國[1]。不同於日耳曼邦聯的其他國家擁有自己的政府,帝國新領土“亞爾薩斯-洛林”是皇帝所擁有,由柏林的帝國政府負責管理。大約 100,000到130,000的亞爾薩斯人(總人口約150萬)選擇維持法國國民身分,逃離“亞爾薩斯-洛林”,其中有許多人定居在法屬阿爾及利亞。亞爾薩斯-洛林在1911年獲得部分自治權,擁有自己的國旗和國歌。但在1913年,Saverne 事件(Saverne Affair)也顯現了亞爾薩斯寬容政策依然有其限制。

穿著傳統服飾的亞爾薩斯婦女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避免同胞相殘,許多亞爾薩斯人選擇加入海軍,並參與海軍叛亂,導致德意志皇帝在1918年11月退位,亞爾薩斯-洛林因此失去了名義上的首長。這些人回到家鄉後,試圖建立共和國。此時,剛選上史特拉斯堡市長的亞爾薩斯-洛林代理人 Jacques Peirotes 宣布德意志帝國失去統治權及法蘭西共和國的到來。另外,自稱為亞爾薩斯-洛林政府也宣布獨立,建立亞爾薩斯-洛林共和國。不到兩周,法國軍隊進入亞爾薩斯。在看見亞爾薩斯民眾熱烈歡迎法軍[2]以及法國的壓力之下,美國和其他盟國收回公民投票的提議。雖然美國總統威爾遜堅持該區應在合法情況下自我裁決,因為根據憲法,該地的統治權是皇帝,而非德意志帝國,但法國不容許公民投票,因為法國民眾認為是他們將亞爾薩斯從德意志帝國手中解放。德國在凡爾賽條約中將該地割讓給法國。

二次大戰期間,德國在1940年占領該區,成為納粹德國的領土。亞爾薩斯併入巴登,而洛林則併入薩爾。為了停止當地的反德歧視,納粹因而實行嚴酷的獨裁統治。不過,德國政府為了保留與西方進行協定的機會,從未正式宣布併吞或進行協商。

法國在1944年重新獲得亞爾薩斯的控制權,並強硬實行法語政策。但是,今日當地的法律與法國其他地區仍有明顯不同,請參見亞爾薩斯-摩澤爾(Alsace-moselle)。

近幾年,民族主義情感逐漸消退,地方、國家、歐洲再度提倡亞爾薩斯的地區認同。法國學校將亞爾薩斯語視為方言(非政府強制)。德文在當地幼稚園及學校是屬於外國語言。不過,法國憲法仍然規定法文是國家唯一的官方語言。

遊戲角色阿爾薩斯

阿爾薩斯阿爾薩斯
阿爾薩斯作為洛丹倫王國的王子,從出生的那一日起,就注定了其將承擔巨大的責任。所以,在良好的親職教育地影響下,阿爾薩斯逐漸成長為一個優秀的王子。阿爾薩斯善良、熱忱、正直、勇敢。幾乎具備了世人擁有的一切良好品質。雖然,有的時候,阿爾薩斯會表現出那么一點點的傲氣,但作為未來王國的繼承人,他幾近完美。所以,他的父親,洛丹倫的統治者泰瑞納斯國王以及王國的臣民們不僅為有這樣的王子而驕傲,更把振興王國,乃至聯盟陣營的希望都寄托在阿爾薩斯的身上。在某種程度上,阿爾薩斯從一開始,就失去了自我,成為了一個被畫上無數標記的符號。
隨著阿爾薩斯的年齡不斷增長,阿爾薩斯也逐漸意識到自己承載的歷史使命。這種巨大的壓力,迫使他不得不更為努力地鍛鍊自己。到此,他的對自己的人生價值基本上有了足夠的認識。在無數人的影響下,王子的人生目標,就這樣確立了。
也正基於上述原因,阿爾薩斯試圖證明自己的願望就變得十分迫切。恰逢此時,克爾蘇加德正在洛丹倫王國興風作浪。他散布的邪惡教義,蒙蔽了無數渴望幸福的人,並把他們改造成行屍走肉一般的天災軍團。天災軍團不僅危害了洛丹倫邊境的人民,也動搖了整個王國的根基。在這種情況下,阿爾薩斯必須要站出來,並試圖阻止這一悲劇地愈演愈烈。因為,這是他作為王子的責任,也是一次機會。
泰瑞納斯國王同樣不會放棄這個幫助自己的兒子樹立威信,獲取尊重的機會。但他還是作了一個謹慎的決定,就是要求王子去協助軍隊的統帥——光明使者烏瑟爾而不是去取代他。現實歷史中,這種做法也被經常使用。年輕王子的角色,應當是學習者。對於一個懷有極高抱負且地位高貴的年輕人來說,謙虛是很難具備的品德。
開始的時候,阿爾薩斯還是能夠擺正自己的位置,所以十分尊敬光明使者。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心高氣傲的王子開始發現身邊的這位前輩竟然是如此的“迂腐與保守”。另一方面,天災給洛丹倫人民造成的巨大危害也令阿爾薩斯痛心不已。強烈的責任心與歷史使命感讓阿爾薩斯對天災恨之入骨。這種仇恨,也轉化為一種強烈的欲望
左右阿爾薩斯一生的事件也終於發生。某天,王子與光明使者接到訊息,某個村落遭到天災的毒害,許多人突然地失去了靈魂,成為了行屍走肉。阿爾薩斯心急如焚,立刻與烏瑟爾一同趕往那裡。然而,等到了後,眼前的一切令阿爾薩斯十分震怒與悲痛:幾乎是一夜之間,村鎮裡所有的人都變成了喪屍。對自己人民的愛以及對天災的恨頓時交織在一起,王子指天發誓:無論付出多大代價,畢生一定要剷除天災軍團。憐憫的他終於無法控制滿腔怒火,把憤怒宣洩在已經失去靈魂的村鎮居民身上。阿爾薩斯拒絕執行光明使者的命令,帶領著他的隨從,開始了瘋狂的屠戮。整個村鎮,幾乎被夷為平地。理智地說,阿爾薩斯這樣的行為在當時的環境下是可以理解的,同時也是合乎情理的。但光明使者烏瑟爾通過這件事,卻發現阿爾薩斯胸中隱藏著強烈的殺戮欲望。烏瑟爾氣憤不已,但鑒於兩人身份有別,不能發作,所以選擇與阿爾薩斯分道揚鑣。
沒有了烏瑟爾的督視與引導,再沒人能遏止阿爾薩斯內心強烈的欲望。通過數次與天災的交鋒,阿爾薩斯也意識到敵人的強大。所以,他決心增強自己的力量,以達到消滅敵人的目的。到這裡,雖然,其採用的方式是很激進,我們仍然可以把他看作是正義的。畢竟,他還是在為一個對人類來說高尚的目標而努力。然而,年輕的王子終於要為自己的急功近利付出代價了。對亡靈的極度仇恨以及報仇的強烈願望,使阿爾薩斯對力量無比渴望。所以,他找到詛咒之劍“霜之哀傷”。但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一切實際都是天災軍團的統領巫妖王耐奧祖所一手策劃的。其目的,就是為了將王子引向墮落,並使其成為巫妖王的爪牙。
被仇恨和欲望蒙蔽了雙眼的阿爾薩斯找到自己的老師及摯友矮人穆拉丁·銅須一同開始了尋找了“霜之哀傷”的歷程。穆拉丁也是名偉大的戰士,但他缺少烏瑟爾那樣的洞察與判斷能力。雖然,他也發現阿爾薩斯正在危險的邊緣徘徊,但因為對朋友的過分信任而過低估計了後果的可怕。所以,阿爾薩斯成為了王子最得力的助手,直到阿爾薩斯取得那把充滿罪惡的劍。
阿爾薩斯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從“霜之哀傷”那獲得了巨大的力量。然而,洛丹倫的王子阿爾薩斯卻從那一刻起成為永遠的過去。取而代之的,是巫妖王的忠實奴僕,死亡騎士阿爾薩斯。拿起霜之哀傷的剎那,魔劍的力量就開始腐蝕阿爾薩斯的意志,巫妖之王耐奧祖通過魔劍不停的向阿爾薩斯傳送他意志。而在強大魔劍解封的同時,銅須成為了霜之哀傷的第一祭品——被魔劍釋放的力量瞬間殺死。 其後,死亡騎士阿爾薩斯重返洛丹倫,並親手殺掉了自己的父親,洛丹倫的國王——泰瑞納斯,阿爾薩斯的聖光老師光明使者烏瑟爾在護送老國王骨灰的途中也一併被阿爾薩斯所殺。老國王的骨灰匣被阿爾薩斯奪取用於復活克爾蘇加德,在巫妖王的指引下阿爾薩斯闖入肯瑞托魔法學院殺死了肯瑞托首席大法師,也是阿爾薩斯的魔法教師安東尼達斯,並奪取了守護者之書,由克爾蘇加德召喚阿克蒙德,燃燒軍團在海加爾山大敗之後,阿爾薩斯從燃燒軍團殘餘的恐懼魔王手中奪回了洛丹倫,然而,由於冰封王座被伊利丹使用的薩格拉斯之眼攻擊裂開了一道縫隙,巫妖王的力量開始流失,阿爾薩斯的力量也逐漸喪失,他之前的部下—黑暗遊俠希爾瓦娜斯獲取了自己的意志。她背叛了阿爾薩斯,聯合幾個恐懼魔王發動了政變。面對突如其來的政變,在忠實的部下克爾蘇加德的幫助下,阿爾薩斯順利的返回了諾森德。在那裡,他得到了巫妖王手下的地穴領主阿奴巴拉克的幫助,穿越蜘蛛王國艾茲卓—尼拉布,並即使到達了憤怒之門。在冰封王座底,他遇到了他的勁敵—惡魔獵手伊利丹,並與他展開了決鬥。在打敗伊利丹之後,阿爾薩斯登上冰封王座,解放了冰封的巫妖王。並戴上巫妖王的王冠,與巫妖王合二為一。

傳奇

阿爾薩斯阿爾薩斯
巫妖王名為耐奧祖,原本是德拉諾世界獸人部落的一位德高望重的薩滿祭司,在燃燒軍團第一次入侵艾澤拉斯世界失敗後,艾瑞達惡魔的領袖之一基爾加丹決定引誘德拉諾世界的獸人入侵艾澤拉斯世界,在許諾給予耐奧祖強大的力量後,耐奧祖帶領著獸人投靠了燃燒軍團,然而在進攻艾澤拉斯世界的前夕,耐奧祖意識到他正在帶領獸人走向一條不歸路,於是他拒絕執行基爾加丹的命令,基爾加丹無暇向耐奧祖問罪而急忙引誘了耐奧祖的徒弟古爾丹,野心勃勃的古爾丹立刻帶領獸人攻向艾澤拉斯,然而最終以慘敗收場,艾澤拉斯的人族乘勝追擊,通過傳送門來到德拉諾世界,耐奧祖慌亂之中打開傳送門意欲逃命,然而連他自己都不知道這些傳送門通向哪裡,扭曲的力量通過這些實際上是通往扭曲虛空的傳送門來到德拉諾世界,並把德拉諾世界撕的粉碎,耐奧祖本人也沒能幸免於難。
耐奧祖死後他的靈魂在扭曲虛空飄蕩,基爾加丹發現了耐奧祖的靈魂並囚禁了他,他把獸人進攻艾澤拉斯的失敗歸罪於耐奧祖頭上,每天折磨著他以泄心頭之恨。直到有一天基爾加丹有了一個新計畫。基爾加丹為耐奧祖精心打造了一副盔甲讓耐奧祖附著在上面,然後用一塊巨大的晶體把他包裹起來作為他靈魂的容器,基爾加丹給予了耐奧祖強大的精神力,要求他侵入艾澤拉斯並控制當地的生物為燃燒軍團的下一次進攻做準備,基爾加丹向耐奧祖許諾,如果這次任務成功,不僅可以將功贖罪,還會賜予他一個絕對可以配得上這副盔甲的完美肉體。為了不被艾澤拉斯的人們發現,基爾加丹將耐奧祖投到人跡罕至的諾森德大陸。
然而來到諾森德大陸的耐奧祖發現他只能控制一些智力低下的生物,而無法影響擁有高等智慧的生物,無奈之下耐奧祖選擇了控制屍體,得益於位於諾森德的龍骨荒野,耐奧祖得以建立了一支冰霜巨龍軍團,利用冰霜巨龍耐奧祖殺死了不願服從他的生物並控制了他們的屍體,在經過長時間的經營後耐奧祖終於建立了天災軍團而諾森德也被建設成天災軍團的根據地,然而耐奧祖並不認為天災軍團能夠在與人類的對抗當中穩操勝券,為了能夠保證勝利,耐奧祖開始試圖通過精神力與人類交流,以圖有所收穫,然而大部分人都無法感應到他或者根本不願與他交流,只有少部分人願意與他談談,在這些人當中,耐奧祖發現克爾蘇加德是個值得引誘的人,克爾蘇加德是個強大且有威望的法師,對社會不滿的他立刻同意加入天災軍團,耐奧祖則命令他先保留人類的身份並組建一個地下教團,克爾蘇加德組建了詛咒神教,專門吸收對社會不滿的人,欺騙他們說加入天災軍團就會獲得強大的力量和永恆的生命,很快,詛咒神教就擁有數量相當可觀的成員,巫妖王則要求他們散布到洛丹倫人類王國的各個角落以作為內應,此時的耐奧祖已經做好了進攻文明大陸的準備,與此同時他還有一個新計畫。
耐奧祖並不認為基爾加丹會兌現他的諾言,他知道一旦任務完成他就會被燃燒軍團拋棄,因此他一直在尋找一個中意的肉體,而他看中了阿爾薩斯,阿爾薩斯是洛丹倫王國的王儲,一個非常優秀的戰士,但同時也是個驕傲的戰士。耐奧祖命令克爾蘇加德在洛丹倫王國北部的村莊散布瘟疫——一種可以直接將人類變成殭屍的生化武器,得知訊息後的阿爾薩斯迅速趕到事發地點,阿爾薩斯對眼前的景象感到震驚,在得知是克爾蘇加德所為後對其憎恨不已一路追殺過去,克爾蘇加德則一路撤退一路撒播瘟疫犯下種種惡行,將阿爾薩斯引向斯坦索姆的方向,在到達斯坦索姆之前阿爾薩斯追上了克爾蘇加德並殺死了他,克爾蘇加德在臨死前表示他只是個小卒,真正的首領很快會與他見面,巫妖王隨即要求監視他的恐懼魔王梅爾甘尼斯繼續克爾蘇加德未完成的任務,而阿爾薩斯在見到梅爾甘尼斯後則認定他就是克爾蘇加德口中所說的真正首領,憤怒的阿爾薩斯要梅爾甘尼斯償還他對他人民所欠下的血債,梅爾甘尼斯在成功的將阿爾薩斯引誘至斯坦索姆後告訴阿爾薩斯:他早已在斯坦索姆的糧倉中撒下了瘟疫,這裡的居民已經被瘟疫感染了,很快他們就會成為殭屍,你是要自己動手呢,還是要我親自來收編他們?絕望的阿爾薩斯最終選擇了屠殺斯坦索姆的居民,這件事對阿爾薩斯產生了很大影響,他對天災軍團的恨由此提升到了極點,對自己的自責也提升到了極點,他認為是自己的無能而導致人民遭遇如此悲慘的命運,他覺得自己欠人民一筆血債,而他也下定決心要天災軍團為他們所做的一切付出代價,也為了替自己贖罪,阿爾薩斯往諾森德進發了。
到達諾森德後,阿爾薩斯發現諾森德儼然已經是天災軍團的堡壘,而他帶來的那點軍隊根本無法與梅爾甘尼斯抗衡,正當身處絕境當中的時候,有人告訴他傳說中的寶劍“霜之哀傷”就在諾森德,而能夠擁有他的人將獲得非常強大的力量,看到了一線希望的阿爾薩斯立刻動身前往尋找霜之哀傷,最終他找到了霜之哀傷並拿起了他,擁有了強大力量的阿爾薩斯率領著軍隊踏平了梅爾甘尼斯的基地並手刃了仇人。然而實際上這把劍是耐奧祖為了能夠間接控制阿爾薩斯而創造的媒介,在阿爾薩斯拿起霜之哀傷的那一刻起,巫妖王就開始侵蝕他的思想,在殺死梅爾甘尼斯後,思維已經開始混亂的阿爾薩斯離開了軍隊獨自漫步在冰原上,在此期間,阿爾薩斯一直在與巫妖王抗爭,然而阿爾薩斯的精神力還是無法與巫妖王匹敵,最終,阿爾薩斯被巫妖王完全占據了,當阿爾薩斯再回到他的軍隊時,阿爾薩斯已經是另外一個人了。
在巫妖王的命令下,亡靈大軍悄悄的來到了洛丹倫,阿爾薩斯則帶著幾個保持著人類形象的隨從先行登入,直奔洛丹倫首都,到達首都後一切還蒙在鼓裡的居民熱烈的歡迎了阿爾薩斯,阿爾薩斯則徑直來到皇宮刺殺了毫無防備的國王,也就是阿爾薩斯父親,正當全城陷入一片混亂之時,亡靈大軍席捲而來瞬間攻克了洛丹倫首都,全國的詛咒神教教徒也紛紛回響,整個洛丹倫王國陷入一片混亂,阿爾薩斯趁機率領亡靈大軍迅速的攻占了整個洛丹倫王國。接著,巫妖王又交給了阿爾薩斯一個新任務:復活克爾蘇加德。由於要復活像克爾蘇加德這樣強大的人物需要一個強大的能量場地,巫妖王選擇了高等精靈王國的太陽井,為此阿爾薩斯率軍攻克了高等精靈王國,並在太陽井復活了克爾蘇加德。
此時,基爾加丹見巫妖王的準備工作已經就緒,認為是時候發起第二次入侵艾澤拉斯的戰爭了,於是由艾瑞達惡魔的另一位領袖阿克蒙德統領的燃燒軍團浩浩蕩蕩的開向艾澤拉斯,由於要召喚阿克蒙德這樣強大的惡魔需要麥迪文之書和一個強大的能量場,於是阿爾薩斯又率軍攻克了達拉然王國並在那裡召喚了阿克蒙德,阿克蒙德來到艾澤拉斯後果然拋棄了巫妖王,宣布天災軍團由恐懼魔王領主提克迪奧斯統領,然後帶領著燃燒軍團與天災軍團直奔海加爾山,他要汲取世界之樹的力量。此時隨軍參戰的阿爾薩斯卻接到了巫妖王的秘密命令,根據命令阿爾薩斯暗中幫助伊利丹吸收了古爾丹頭骨的力量,而伊利丹則不負期望的殺死了提克迪奧斯。在此前不久,燃燒軍團的另一位大將——深淵魔王領主瑪諾洛斯也被獸人英雄格羅姆殺死,但即便如此,阿克蒙德的強大仍足以彌補一切劣勢,然而在人類、獸人、精靈的努力下,戰局居然奇蹟般的逆轉,阿克蒙德在眾多遠古之靈的圍攻當中身亡,燃燒軍團對艾澤拉斯的第二次入侵宣告失敗。巫妖王則隨即宣布天災軍團脫離燃燒軍團的統治,至此燃燒軍團已經只剩下基爾加丹一個光桿司令。
回到洛丹倫的阿爾薩斯忙著肅清燃燒軍團的殘餘勢力,而此時的伊利丹卻受到了基爾加丹的拜訪,基爾加丹引誘伊利丹加入燃燒軍團,許諾給予強大的力量,要他消滅巫妖王。然而伊利丹卻不敢貿然前往諾森德,他決定搜尋薩格拉斯之墓,利用薩格拉斯之眼的力量將巫妖王與諾森德大陸一併毀滅,伊利丹成功的找到了薩格拉斯之眼後,在達拉然的廢墟開始施放撕裂諾森德大陸的魔法,諾森德大陸因此發生了強烈的地震,用來容納巫妖王靈魂的晶體也出現了裂縫,巫妖王的力量從裂縫中迅速的流失,然而此舉動卻激怒了伊利丹的兄長瑪法里奧,身為大德魯伊的瑪法里奧認為即使是為了消滅天災軍團也不能以整個諾森德大陸為代價,他中止了伊利丹的法術,毀掉了薩格拉斯之眼,並放逐了伊利丹。伊利丹為了逃避基爾加丹的責罰而逃到了已經破碎的德拉諾世界,然而基爾加丹還是找到了他,並命令他立刻進攻諾森德毀滅巫妖王,無奈之下伊利丹只好帶領著娜迦血精靈向諾森德發起了總攻。
此時阿爾薩斯尚未妥善處理好洛丹倫王國的事宜,由於巫妖王力量的流失,希爾瓦娜斯率領著部分天災士兵脫離了巫妖王的統治,並奪取了洛丹倫王國的東部,然而此時阿爾薩斯已經無心戀戰,因為巫妖王發現伊利丹正在向諾森德進發,要阿爾薩斯趕快回到諾森德保護他,如果阿爾薩斯不能及時趕到,那么整個天災軍團將不復存在。阿爾薩斯一路狂奔,終於趕在伊利丹進入冰封王座前來到了冰封王座腳下,在這裡,阿爾薩斯與伊利丹展開了對決,最終阿爾薩斯擊敗了伊利丹,成功的保護了冰封王座,而巫妖王也趁此機會令阿爾薩斯來到寒冰王座前,要阿爾薩斯劈開囚禁他的寒冰,並帶上他的頭盔,阿爾薩斯揮劍擊碎了寒冰,帶上了巫妖王的頭盔,巫妖王終於得到了這副阿爾薩斯一直想要的肉體。

亡靈騎士

阿爾薩斯亡靈騎士阿爾薩斯
作為保護者,阿爾薩斯已經失敗太多次了,阿爾薩斯救不了UTHER的信使,也救不了人質,救不了可愛的小TIMMY,也救不了小TIMMY的母親,甚至於救不了生死同命的戰友兄弟。阿爾薩斯所能做的,只是坐看人民的死亡和蛻變,強烈的挫折感和負疚感,已經將阿爾薩斯高貴的榮譽感打磨殆盡。作為一個初諳世事的年輕人,阿爾薩斯本就不知道這種事情應當如何抉擇,而號稱聖騎第一人光明使者的UTHER這時卻連狗屁主意也沒拿一個,只是裝模作樣地說了幾句“官話”便明哲保身地溜了,卻將這個要命的燙山芋扔在阿爾薩斯手上,就連心上人吉安娜也帶著難民逃往卡利姆多。顯然,老師和戀人的逃避又是命運對他的兩次殘忍捉弄。對於正處於迷茫和痛苦中的阿爾薩斯而言,此刻既沒有朋友幫著拿主意,又沒有老師可以引導,心上人也腳底抹油,手下軍隊人心浮動,緊壓著心頭上的還有一大群隨時會屍變吃人的生物和時隱時現的恐怖魔王----不論事後結果怎樣,但在當時他的確是別無選擇的。
“寧可讓他們的靈魂在我的手中沒有痛苦地升入天堂,也不讓惡魔將他們的靈魂打入地獄!”在瘟疫感染的糧食已經被斯坦索姆市民食用後,千鈞一髮之時該怎么辦?阿爾薩斯做了他該做的事。
毫無疑問,屠城這件事是對阿爾薩斯的終極打擊。可以看到他真正的蛻變從此時起已經開始了,也許高貴的王子已經隱隱地意識到命運根本就不允許他做一個保護者----或許他更適合做一個渴飲敵血,冷酷無情的戰士或屠夫。
然而無論如何,這次屠殺都是他內心深處的一根毒刺,他壓根不敢面對那種罪惡感,即使是他當了死亡騎士後也一直在思考那件事。不敢說他是後悔,但至少也是極度的內疚。這種感覺很奇特,就像你在餓極了的時候,吃了一隻癩蛤蟆保命,事後雖然不後悔,但臭味卻是無法消除的。也許正是這種無法承受的負疚感令他捨生忘死地去北方追殺梅爾甘尼斯。也許他認為,只有這樣才可以贖他的罪。
隨後的發展中,阿爾薩斯已經明顯地麻木了,所謂虱子多了不咬,連城都屠了,矮子和傭兵的死還算得什麼?在他看來,唯一的贖罪方式就是殺了梅爾甘尼斯,只要殺了恐懼魔王,滅了不死族,那么所有的過錯就都是可以被寬恕和理解的了。
可惜命運連最後的贖罪機會也沒給他,當他拔出霜之哀傷刺向父王時,一切都完了。阿爾薩斯在變成DK之後如此好殺,與其說是其本性兇殘,還不如說是一種逃避,或是一種破罐破摔。儘管他站在永恆森林邊回憶童年,儘管當聖騎士們指責他弒父叛國時他黯然無語,但這些卻都已無法挽回了。既然無法挽回,不如索性一殺,用血把自己灌醉,也就什麼都想不起來了,也許只有這樣才更像一個UD的英雄。
只有最後一刻阿爾薩斯的悲涼才縈繞在整個天地之中。遊戲最後,阿爾薩斯孤零零的一個人,佝僂著腰,艱難地在冰封王座的山路上步履蹣跚地挪動著。在他身上,我找不出絲毫勝利的喜悅,也看不出傲視群雄的萬丈豪情,甚至看不出一點點不死王者的囂張氣焰,我只看到一個被宿命和詛咒折磨得奄奄一息的年輕人,正疲憊不堪地被拖向命運的終點。他的腦海中反反覆覆地重複著那些痛苦而無奈的回憶,正是他一生的悲劇
在結束的動畫中,阿爾薩斯如僵硬的死屍般倒在王座上,任由風雪蓋滿全身,那一種形影相弔,孤寂落寞的蕭索意味,配合慘澹淒涼的輓歌在冰山上迴響,我突然明白BLIZZARD想要表達的意境:那是痛入骨髓的悔與恨。

傳奇故事

阿爾薩斯阿爾薩斯

希爾瓦娜斯倒下了,在提瑞斯法的郊野,她的眼中倒映著洛丹倫灰白的城牆。天空還是那樣的灰暗,沒有雲彩,她的手緊緊的抓著“霜之哀傷”,手指已經青紫,正當要念出阿爾薩斯的名字時,從她的腹中升起了一道光柱,光芒直射天穹。現在希爾瓦娜斯眼中的王子,眼睛完全被黑暗遮蓋。在阿爾薩斯的臉上沒有表情,緩緩的將“霜之哀傷”從希爾瓦娜斯的身體拔出。希爾瓦娜斯掙扎著把手伸向阿爾薩斯,被“霜之哀傷”切割的傷口正在滲出一種晶瑩的液體,在落地的轉瞬之間,液體凝固了。
阿爾薩斯停止了動作,他拉住了希爾瓦娜斯的手,心臟猛地震顫,眼眶裡也同樣流出了象希爾瓦娜斯身體流出的液體,然而在落地時它卻變成了紫色.他不知道眼前的這個女性精靈和自己到底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自己的心會有這么強烈的表現。為什麼他會流下眼淚一樣的液體。希爾瓦娜斯的嘴唇喃喃的動作著,可已經沒有力氣呼喊出一個字,她的眼神凝固了,死死的望著阿爾薩斯,眼睛裡流出了人類一樣血的眼淚,隱約中她透過光看到了那個一曾讓她以淚洗面的王子,世上沒有任何一種生物能夠看到高貴的精靈的眼淚
在提瑞斯法,阿爾薩斯王子的家門前,希爾瓦娜斯落下了最後的眼淚,白色的寧神花,由白變紅.這時阿爾薩斯似乎回憶起了什麼。阿爾薩斯用手碰了一下希爾瓦娜斯的血淚。剎那間他覺得天鏇地轉,回想起了一切,想起了倒在草地上的這個女性精靈,想起了恩師烏瑟爾,想起了他們初次在鐵爐堡。他已經完全記起了這個長著長耳朵外表冷艷的精靈貴族,現在躺在阿爾薩斯面前的,正是背叛上等精靈要來和他成親的希爾瓦娜斯,阿爾薩斯的愛人,為了這樁婚姻放棄了不朽的生命;放棄了高貴精靈的尊嚴;只想和眼前的王子一起慢慢衰老然後一起死去。因為希爾瓦娜斯想擁有象人類一樣豐富的情感,這一天希爾瓦娜斯做到了,希爾瓦娜斯流下了眼淚,流下了和人類一樣的血液。
希爾瓦娜斯嘴角上翹,此時希爾瓦娜斯最後一個願望,只想在阿爾薩斯的懷中躺上哪怕只有一秒鐘的時間。阿爾薩斯哀嚎著,聲音響徹天籟,所有的毛髮在瞬間變白,自從擁有“霜之哀傷”他就失去了人類的情感,然而就在這時,他親手殺死了他的愛人。阿爾薩斯咆哮著,想把希爾瓦娜斯攬入懷中,卻被一種強大的力量彈開,他不能靠近希爾瓦娜斯。阿爾薩斯跪在原地,雙手插進泥土,被詛咒的血液緩緩的注入到了這片土地,在希爾瓦娜斯屍體的周圍開遍了一種紫色的小花,後來有人給這紫色小花取名字叫做“阿爾薩斯之淚”。阿爾薩斯運用魔法想使希爾瓦娜斯重回不朽,他召喚著所有能集聚的力量,包括他泯泯中殘留的那一絲人性,他很清楚用盡這僅有的人性,他會徹底變為惡魔。阿爾薩斯還是做了,他用盡全力復活了希爾瓦娜斯,當希爾瓦娜斯再次睜開雙眼的時候 眼前的景象讓她驚呆了。 一個披散著白髮的人族男子咆哮著沖向了洛丹倫,這難道就是她心儀的那個王子嗎。此時的阿爾薩斯卻徹底變成了惡魔,在他復活希爾瓦娜斯的那一刻,他流盡了他人性中的最後一滴眼淚,此刻的他已經完全被“霜之哀傷”這把邪惡的寶劍控制,他也許永遠都不能認出希爾瓦娜斯就是他的新娘,除非有人用“霜之哀傷”把他被詛咒的心挖出。當洛丹倫的天災再次重燃大地當霜之哀傷再次散發出深不可測的力量當血染的回憶再次被喚醒,親愛的阿爾塞斯王子啊是你在流淚。

阿爾薩斯的出生

My son,
我的兒子
Thedayyouwereborned,
出生的那天,
TheveryforestofLorderanwhisperedthename:
整個洛丹倫的森林都在低語著這個名字:
Arthas.
阿爾薩斯。
Mychild,
孩子,
Iwatchwithpride,asyougrewintoaweaponofrighteousness.
我驕傲地看著你一天天長大,成為正義的化身。
Remember,Ourlinehasalwaysruledwithwisdom,andstrength.
你要記住,我們一直都是以智慧與力量統治這個國家。
Andiknow,
我也相信,
Youwouldshowrestraint,whenyouexercisingyourgreatpower.
你會在謹慎地使用自己強大的力量
Butthetruestvictorymyson,
但是,真正的勝利,
Isstiringheartsofyourpeople.
我兒,是激勵人民的希望
Forwhenmydayshavecometoanend,
總有一天,我的生命將抵達終點。
You,Shallbeking.
而你,將加冕為王!

阿爾薩斯弒父時台詞

Terenas: Ah, my son……

Arthas: And you no longer need to sacrifice for your people, no longer need to bear the weight of the crown. I've taken care of everything.

Terenas:What is this thing! what are you doing,my son!

Arthas:Succeeding you, father!

Arthas: This kingdom shall fall! From the ahes there will arrive a new order, and it'll shake the very foundation of the world!

泰瑞納斯國王:啊…我的兒子……

阿爾薩斯王子:而您再也不必為您的子民殫精竭慮了,您也再不必為您的王冠而不堪重負了。我已經接管您的一切了。

泰瑞納斯國王:這是什麼?!你在乾什麼,我的兒子!

阿爾薩斯王子:來繼承您的王位,我的父親……

阿爾薩斯王子:這個王國將被毀滅,並且在這片廢墟中將會降臨一個全新的秩序,而這將顛覆整個世界的根基。

悲情角色

阿爾薩斯阿爾薩斯
為了使大法師克爾蘇加德復活,阿爾薩斯聽從這個天災軍團創造者的命令,將他的屍骨帶到高等精靈王國奎爾薩拉斯的太陽之井去復活。在入侵奎爾薩拉斯的途中,阿爾薩斯再次經過已是一片廢墟的斯坦索姆城,並在那裡遇到了要為全城居民、為洛丹倫復仇的瑞文戴爾男爵。
“Esarus thar no'Darador'(我們以鮮血捍衛榮譽)!”勇猛的聖騎士瑞文戴爾男爵高喊著白銀之手騎士團的騎士準則發起了衝鋒,他與死亡騎士阿爾薩斯之間爆發了一場激烈的戰鬥,最終,瑞文戴爾男爵被擁有無窮力量的阿爾薩斯擊敗,霜之哀傷貫穿了他的心臟。男爵翻身落馬,戰死在他發誓要用生命保護的斯坦索姆城中。但是很快,他又重新睜開了眼睛——他的眼眶中已經不再是充滿威嚴和正義的雙目,而是黑暗與虛無的邪惡能量。他的靈魂被霜之哀傷控制,從此變成了阿爾薩斯麾下的又一名死亡騎士,隨著他踏平了奎爾薩拉斯
命運對阿爾薩斯的第一次捉弄:獸族背離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戰爭準則,殺了UTHER的信使,令他悲憤不已。
緊接著是第二次捉弄:接下來阿爾薩斯並沒能救回那些村民----劍聖在最後一刻殺光了所有的人質,使他無法完成對小TIMMY的諾言。
看得出來,阿爾薩斯對這兩件事沒有辦好都有相當挫折感和負疚感,儘管這並不是他的錯。
人類王子第一次看到了不死族的怪物。大家可以細細品味一下他看到SKELETON戰士時的那句話:“WHAT THE HELL IS THAT?”的語氣,他的聲音中與其說是憤怒,還不如說是驚恐----畢竟,他無論如何勇猛,但終究也只是個初經沙場,自小在皇宮里享受慈愛和幸福的年輕人。
命運對阿爾薩斯的第三次捉弄:人類對恐懼的反應一般有兩種,一種是逃避,一種是拚死一戰。BLIZZARD對這點拿捏得極準,而阿爾薩斯明顯屬於後者,他後來之所以發瘋似追殺恐懼魔王梅爾甘尼斯,一半是憤怒,一半也是為了結束自己的恐懼根源,也許他天真的以為梅爾甘尼斯一死,那些可怕的不死怪物便會隨之從他的惡夢和生活中消失。
命運的第四次捉弄:也許BLIZZARD實在沒有多餘的資金,以一部專門的動畫來描述阿爾薩斯與食屍鬼TIMMY的重逢,但那一幕悲劇是很容易想像的,阿爾塞斯曾經答應過TIMMY要將人質帶回家的。聖騎士的諾言是神聖的,但他卻失敗了,可正當他覺得失信於孩子,無顏面對小TIMMY時,小TIMMY竟然已變成了。原本自信滿滿,朝氣蓬勃的他居然發現自己非但無法完成自己的諾言,甚至於都沒有辦法保護這個天真可愛的孩子。
第五章里,命運繼續捉弄阿爾塞斯,他的親密戰友,無辜村民相繼變身成了恐怖的喪屍。

阿爾薩斯之淚

阿爾薩斯阿爾薩斯
阿爾薩斯為了報仇,追殺敵人直至墮落的全過程。年輕的王子把邪劍插進了自己父親的胸膛,隨王冠一同掉落的是國王衰老的生命 。變成了死亡騎士的王子用冷酷的聲音發布了可怕的命令,洛丹倫變成了地獄
遊蕩到提瑞斯法林地,見到過當年人類的中心,而今的洛丹倫遺蹟。我緩步進入殘破的宮殿,經過狼藉的花園,我發現裡面的大廳 依然宏大壯闊,仿佛還能看到先前的富麗堂皇。只不過,現在守衛著它的不是人類而是亡靈了。
阿爾薩斯是冷酷無情的,卻沒有想到王子居然也會哭泣流淚。現在的王子----或說新的巫妖王,坐鎮極北的冰原,正準備著再次的侵犯;阿爾薩斯的淚水卻在艾澤拉斯大陸上生長著。這些淚水,大概是在他殺掉自己的父親,毀掉洛丹倫,毀掉達拉然之時留下的吧。不知道成了亡靈的王子是否做夢,或許,只有在夢中,王子作為人類的心智才會稍稍甦醒一下,才會使王子感到痛苦悔恨而流下淚水吧。
阿爾薩斯,現在的巫妖王,在他身上體現了一種複雜的融合:人類的軀體,亡靈的身份,以及曾經是獸人薩滿的耐奧祖的靈魂。與同樣曾經被薩格拉斯占據過身體的麥迪文不同,王子太熱衷勝利,渴望威名了,或許,這就是巫妖王可以乘機控制它的真正原因。麥迪文的心是純潔的,所以他最終戰勝了薩格拉斯;而對王子來說,或許只有殺戮、征服才能使他快樂。所以,當他重返洛丹倫時,雖然接住了那片天上飄下的花瓣,卻終於還是把它丟棄,踩在腳下了。一同被踩在腳下的,還有他人類的思想和記憶。
當進入幽暗城時,你會看到地上有一口破爛的大鐘,還能聽到仿佛來自過去的鐘聲,那鐘聲振聾發聵,直達你靈魂的深處。

WOW中的阿爾薩斯

屬性:死亡騎士
HP:20000K
基礎傷害:34000-40000(對MT約10000-12000左右傷害)
攻擊速度:2.0
作為寒冰王座的最終大BOSS,阿王子的實力毋庸質疑,就算一個成熟的隊伍也要經過無數次的嘗試才有可能完成FD。該戰有五個階段,戰術相對比較複雜。
第一階段:
第一個階段BOSS先和你一頓廢話,然後開始召喚各種小怪於你們進行戰鬥,這個階段將持續3分鐘,3分鐘後BOSS激活後加入戰鬥。
每分鐘將刷新1個精英寒冰衛士、一個精英寒冰射手和一個精英寒冰術士,總計刷新3批
精英寒冰衛士:
這種小怪是副本中最強的小怪,大約有100萬血和對TANK造成8000點左右的普通傷害,還帶有2個技能:
寒冰凍結:對隨機目前造成大約10000點的冰霜傷害以及對其周圍10碼的單位造成5000點冰霜傷害,受到傷害的單位將會在8秒內被減低移動速度70%,CD10秒
群體死亡纏繞:將對周圍25碼的所有單位釋放,造成大約8000點左右的暗影傷害或者對己方單位恢復32000點血
精英寒冰射手
很強的弓箭手,大約有65萬血,不能被近身,近身後他會使用一個死亡地帶的技能,對近身10碼的所有單位造成每秒20%血的傷害,他的物理攻擊會造成基礎攻擊值大約11000-13000的傷害,這裡我建議用元素薩、平衡德或者獵人來TANK,另外他會使用多重射擊,對目標及目標周圍的2個單位造成大約8000-10000點的傷害。
精英寒冰術士
血最少,AOE最麻煩,建議最先解決,大約有50萬血,肉搏攻擊很弱可以忽視,會下火雨,造成範圍內4000一跳的火焰傷害,會扔種子,使目標在6秒內受到6000點傷害並且6秒後對目標周圍15碼造成9000點傷害,還有就是詛咒,減少66%攻擊命中率。
另外,只要存在以上3種怪,房間有2個角落就不斷刷新一些非JY的骷髏,數量比較多,基本每幾秒就會刷幾個出來,攻擊一般,對布衣造成大約1000-1200的傷害,血大約有3萬多吧。
3分鐘後進入第二階段,此時注意迅速消滅場面上剩餘的雜兵
BOSS技能:
震懾打擊:造成12000點冰霜傷害並且將對方屬性降低50%,持續6秒,任何時候MT都不能吃到,由於對當前仇恨目標釋放,BOSS也可以嘲諷,我們需要一個FT來嘲諷吃。CD15秒
冰霜憤怒:AOE,對BOSS周圍25碼範圍內造成9000點冰霜傷害。CD30秒
暗影憤怒:AOE,對BOSS周圍25碼以外的範圍內造成9000點暗影傷害。CD30秒
死亡控制:BOSS每殺死一個人,將從他屍體上召喚出1個精英寒冰衛士,血多攻高,因此一旦有人死亡就會有連鎖反應
死亡纏繞:對周圍隨機5個玩家釋放,造成每個人12000點傷害並一次性給BOSS恢復12萬點血。中死亡纏繞的玩家將困惑3秒。CD30秒
劈斬:造成單位70%的血量傷害並且打暈單位1秒,減少部分仇恨。MT中後要速度刷起血,否則可能下一次攻擊就要了MT的命,CD20秒
光環:A王子有3種光環,每1分鐘他會隨機切換一種光環
*邪惡光環:提高60碼範圍內己方單位的傷害力10%,生命恢復速度為每秒1000
*削弱光環:減少60碼內的玩家10%攻擊力和20%的護甲
*死亡光環:60碼範圍內的玩家將受到每秒500點的暗影傷害
在BOSS血下到60%的時候,BOSS會再次進入無敵模式,依次召喚出3個小BOSS的靈魂進入第三階段,小BOSS一個一個上,滅一個後下一個馬上就出來了,(BOSS喊了句:我累了。。。讓我劍下的亡魂來陪你們玩會吧)
1號小BOSS:小薩魯法爾(武器狂暴戰,HP160萬,肉搏傷害速度慢,但是攻擊高,一下對MT可以造成14000-15000的傷害,會8000一下的鏇風斬和順劈斬,會減少50%治療效果的致死打擊,會隨機衝鋒造成12000點的薩魯法爾之怒的攔截攻擊,另外會範圍恐懼)
2號小BOSS:安東尼達斯(法師,HP140萬,肉搏傷害很低,忽略,會4000一跳並帶減速的暴風雪,會16000一下的寒冰箭,會6000一下的奧爆,會產生魔法結界來抵抗法術傷害,在生命值還有20%時將召喚4個水元素)
3號小BOSS:烏瑟爾(騎士,HP200萬,肉搏傷害對TANK造成大約8000左右傷害一下,會各種聖印和審判以及2000神聖傷害/秒的奉獻,是3個BOSS中最難的一個)
殺完3個小BOSS後進入第四階段,這時,我方吉安娜和希爾瓦娜斯趕來援助,她們能提供很大的幫助但是也不能讓她們死。
吉安娜,HP27萬,4000傷害一下的冰箭、1000一下的暴風雪、會召喚2個水元素協助戰鬥,輝煌光環(40碼範圍內每2秒恢復60點魔法),還有個傳送技能特定情況下用,有10秒的施法時間。
希爾瓦娜斯,HP33萬,射擊造成一下2500-3000傷害,3000多一下的多重射擊,有個黑暗治療符文技能,能全體恢復70%血,遊俠光環(40碼內所有物理職業獲得250AP、所有法系職業獲得140法術強度)。
第四階段將持續到BOSS20%血,第四階段會使用2階段所有技能。
激怒:BOSS不定時的激怒,激怒後傷害力上升50%,解除激怒後BOSS將在10秒內受到傷害增加50%
霜之詛咒:BOSS將一次給隨機5個目標詛咒,對方冰抗降到0,另外在中霜舞時將額外的受到生命總值10%傷害/次。CD15秒
霜舞:BOSS將不斷的從身上發散出霜光,射程35碼,在10秒時間內將發射總計40條霜光,這些光將攻擊離他最近的目標,每條光都會給單一目標造成4000點傷害並帶回給BOSS8000點HP的恢復。CD60秒
死亡傳送:BOSS會傳送一個目標到一個平台上,然後吉安娜會釋放10秒傳送將你傳回來,但是這10秒你必須抗過平台上的4隻食屍鬼的攻擊(平台上任何職業幫不了你,你只有靠自己、TANK職業能硬抗、騎士能抗則抗,不行開聖盾、法師冰櫃。)CD30秒
連擊:BOSS將對當前目標短時間內連續攻擊約7次,每下成功命中的攻擊都會刷新一個冰之滲透,可以疊加最多7層,之後一次性造成傷害,沒冰之滲透時無傷害,一層時傷害值有4000點,7層時有28000點。
召喚:BOSS在這個階段將會每分鐘召喚一次雜兵,雜兵數量很多,這時最好有個防騎幫怪聚合在一起後AOE掉。
BOSS到20%血時進入5階段
5階段就是拼DPS,BOSS不會移動和釋放之前的技能,但會釋放2個技能並開始引導霜之哀傷。這個過程持續1分鐘,1分鐘後霜之哀傷發出,最低1分15秒內要求DPS掉BOSS,否則基本沒救。
靈魂捕捉:以BOSS為中心,60碼半徑,隨機捕捉5個單位,束縛目標10秒並且以2000/S傷血,如果10秒過後單位血少於40%時將直接秒殺並產生一個靈魂幫助小阿戰鬥,一共釋放2次在這個階段。
冰霜骷髏:BOSS每20秒釋放一次,對周圍5個單位造成12000點傷害並同時產生5個冰霜骷髏,一般找個T拉住就可以了,冰霜骷髏對TANK造成1500傷害一下。
霜之哀傷:1分鐘後施放,2秒作用一次,第1秒對全場造成10%的血量傷害,之後每2秒增加5%的傷害,基本撐不過15秒,這個階段一定要在75秒內打出400萬傷害。

另一角度的阿爾薩斯

從某些方面來看,甚至阿爾薩斯並非是壞人。
比如就阿爾薩斯與師傅,知己決裂的緣由----斯坦索姆屠城建議。但是屠城的起因是什麼?市民被感染了,變成天災來襲擊軍隊只是時間問題。烏瑟爾反對屠城,但是他同樣是束手無策的。而後他和吉安娜的離去很有潛意識明哲保身的味道,尤其是吉安娜,她最後丟下王子獨自離開簡直有點落井下石了。說白了他們除了冠冕堂皇地指責阿爾薩斯屠城建議的不人道,其他什麼都沒有做。阿爾薩斯是名才能卓越的聖騎士,但是心智還不成熟,把無助的王子丟下可能會發生什麼,不用思考就會知道。離開的人可以對接下來要解決的棘手問題選擇性失明,但是留下來的人顯然背負了更多沉重的東西。
巫妖王的墮落陷阱,凡人是沒有辦法抵抗的。在納克薩瑪斯的4位強大的死亡騎士精英,還有瑞文戴爾男爵,原來都是非常高尚的人,但是巫妖王的墮落妖術,還是將他們變成了魔鬼的爪牙。自阿爾薩斯拔出霜之哀傷之時,悲劇已經無法挽回。
人類的阿爾薩斯已經死了,悼念他吧。至少他還是人類王子的時候,阿爾薩斯的身上體現出了其他角色身上罕見的優秀品質。人類那種不計個人榮辱,敢當污名的精神在阿爾薩斯身上展現得淋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