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嶽麓書社;第1版(2010年1月1日)叢書名:民國學術文化名著叢書
平裝:286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9787807613541,7807613548
條形碼:9787807613541
商品尺寸:22.4x14.8x1.6cm
商品重量:499g
ASIN:B0039XN6TW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思想學說史》內容簡介:侯外廬,歷史學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在史學界,侯外廬與郭沫若、范文瀾、呂振羽、翦伯贊並稱“五老”。《中國古代思想學說史》是他講授中國思想史古代編大綱的整理擴充,1942年末完成,1944年由文風書店出版。此書既是《中國古代社會史論》的姊妹作,又為《中國思想通史》工作的起點。書中,作者將解決思想史上的難題作為重點,同時注意思想史與社會史的關聯,將思想史研究放在社會史的背景下加以研究,從材料實際出發,力求實事求是。這在作者自己是“第一次”,“在並時學者的同類著作中或者也是較早的實踐”,具有里程碑式意義,至今仍不失啟發和指導作用。在此次編輯過程中,本著尊重原著的原則,以文風書店1946年再版本為底本進行整理,儘量保持原著風貌。
編輯推薦
《中國古代思想學說史》:中國古代思想,由其發展的遞變而言,第一階段為“學在官府”的疇官貴族之學,第二階段為《詩》、《書》傳授之學,據此而批判出了顯學,第三階段始普遍成為私人創著,百家並鳴之學。第一階段,以存世文字說來,從殷卜辭開始,至“鬱郁乎文哉”的西周《詩》、《書》為代表思想。第二階段,春秋儒學發展為“顯學”的淵流,所謂“孔墨畢起”(《莊子》,但道堯舜的“世之顯學儒墨”。第三階段,為“天下多得一家焉以自好”,“各為其所焉以自方”的“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子學。媒體推薦
外老研究中國思想史的方法論,如果用一句話表述,就是:社會歷史的演進與社會思潮的發展是一致的。他強調歷史從哪裡開始,思想進程也從哪裡開始。例如,西周的官學、春秋時代的縉紳之學、戰國時代的諸子並鳴之學、西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明清之際的啟蒙思潮以及近代的各種社會思潮,都和中國歷史自身的演進相聯繫著。……學人們將社會史與思想史相貫通,是20世紀中國思想史研究最重要的創見,在這方面外老做出了卓越貢獻,值得我們學習。——張豈之
目錄
自序第一章中國古代思想底三階段
第一節西周官學時代及其官學
第二節官學到私學底轉變
第三節子學思辯的時代及其前途
第二章殷代的主要意識生產
第一節殷代曆法意識生產的起源
第二節殷代“卜”的意識生產
第三章周人“國有思想”及其前途
第一節周人“國有思想”的原因
第二節周人的“天人合一”思想
第四章周人思想第一次的變遷
第一節第一次思想變遷的歷史原因
第二節周代悲劇思想的先趨之路
第五章孔墨顯學主潮論上(方法論之異同)
第一節春秋思想文物的具文化及其顯學批判
第二節孔子知識論的特點
第三節墨子知識論的特點
第六章孔墨顯學主潮論下(學說體系之異同)
第一節孔墨顯學的優良傳統
第二節孔子學說的體系
第三節墨子的學說體系
第七章老莊學派反“顯學”的智者學說
第一節老莊學派的歷史路線
第二節老子學說的體系
第三節莊子的概念遊戲
第八章儒家思孟學派及其放大了的儒學
第一節子思孟軻的學派研究
第二節中庸思想的形上學
第三節孟子的社會人類觀
第四節孟子的政治思想
第五節孟子的天論與性善論
第九章後期墨家及其通約了的墨學
第一節辯者墨學的學派性
第二節辯者墨學對於墨子學說的修正
第三節辯者墨學對於墨子道德學說之發展
第四節後期墨學的科學論
第五節後期墨學的認識過程論與論理學
第十章詭辯學者的論理學
第一節詭辯學者的學派性
第二節惠施及其論理學
第三節公孫龍及其論理學
第十一章中國古代思想底綜合者荀學
第一節荀子的時代與荀學
第二節荀子在古代學說中的批判與發展
第三節荀子唯物論的要素及其無神論
第四節荀子的認識論與論理學
第五節荀子“性惡”論中的兩條戰線之鬥爭
第六節荀子學說的局限及其批判
第七節荀子關於儒家傳統的樸素修正
第十二章法家的悲劇歷史與韓非子
第一節法家的歷史及其歷史覺醒
第二節韓非子歷史的並思想的傳統
第三節韓非子的學說概論
第四節韓非的理想與歷史的現實
第十三章附論屈原思想
後記
序言
本書是著者過去講授中國思想史古代編大綱底詳明擴充,有些地方改正了過去的綱目,但大體上研究體系是沒有改變的。當時應同學之要求,擬分古代、中古、近代三編,在短期間成書,然因了生活環境之變遷以及學說興致之偏重,這項筆債匆匆八載沒有償還,現在古代編寫成。雖未可雲全償,而心愿稍安。但本書體裁,注重研究,和講義之編排陳列貨色者,殊有區別。本書和拙著《中國古典社會史論》為姊妹作,乃歷史與思想史相互一貫的自成體系,材料的處理見於二書者,互為補充,避免重覆,讀者研究中國思想史,當要以中國社會史為基礎,故二書並讀,實為必要。
過去研究中國思想史者有許多缺點,有因愛好某一學派而個人是非其間者;有以古人名詞術語而附會於現代科學為能事者;有以思想形式之接近而比擬西歐學說,從而誇張中國文化者;有以歷史發展的社會成分,輕易為古人描畫臉譜者;有以研究重點不同,執其一偏而概論全般思想發展的脈絡者:有以主觀主張而托古以為重言者,凡此皆失科學研究的態度。
後記
侯外廬(1903-1987),原名玉樞,山西平遙人。歷史學家、思想家和教育家。1923年考入北京法政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同時攻讀法律和歷史專業。其間結識李大釗,受到馬克思主義影響。1927年赴法國巴黎大學留學。1928年加人中國共產黨。留學期間,便開始翻譯《資本論》。1930年回國,先後在哈爾濱法政大學、北平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校任教,並繼續從事《資本論》的翻譯及中國社會史、思想史的研究工作。解放後.歷任西北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歷史研究所所長等職。著有《中國古代社會史論》、《中國古代思想學說史》、《中國近代思想學說史》、《中國思想通史》、《中國近代哲學史》、《中國封建社會史論》等。在史學界,侯外廬與郭沫若、范文瀾、呂振羽、翦伯贊並稱“五老”。《中國古代思想學說史》是他講授中國思想史古代編大綱的整理擴充,1942年末完成,1944年由文風書店出版。此書既是《中國古代社會史論》的姊妹作,又為《中國思想通史》工作的起點。書中,作者將解決思想史上的難題作為重點,同時注意思想史與社會史的關聯,將思想史研究放在社會史的背景下加以研究,從材料實際出發,力求實事求是。這在作者自己是“第一次”,“在並時學者的同類著作中或者也是較早的實踐”,具有里程碑式意義,至今仍不失啟發和指導作用。
在此次編輯過程中,本著尊重原著的原則,以文風書店1946年再版本為底本進行整理,儘量保持原著風貌。
文摘
第二節官學到私學底轉變在這一節首先要加一段插話,即《老子》的年代問題。因為如果《老子》一書果是孔子問禮的老聃其人所作,那么這裡必先規定中國私學是由老子開始,孔子當退後一步。果是這樣,我們依據社會史的發展,實在有好多矛盾問題在老子思想中不能解決。
《老子》一書,自清人汪中、崔述以來,即致疑其晚成,崔言日:
“《老子》文似戰國諸子,與《論語》、《春秋》之文絕不類。孔子稱述古之賢人及當代卿大夫,《論語》所載詳矣。何以不載老子一言?孟子但距楊墨不距黃老,果老聃在楊墨前,孟子何以反無一言辟之?”(《洙泗考信錄》)
汪中以史無楚人仕周之事為疑,梁任公以《老子》文句體例以及生死年代矛盾為疑,馮友蘭引司馬談“道家采儒墨之善”證道家後起為疑,錢穆以思想議論為晚世戰國之遺緒為疑,各家所疑,相得益彰。
郭沫若氏《先秦天道觀之進展》一書,列老子於孔子之前,作者認為頗有問題,比該書一、二章的有價值的議論似不聯結。老子思想本與西周天道觀念未能相接,所以郭氏用“發明”來裁剪,他說:“老子的最大的發明便是取消了殷周以來的人格神的天之至上權威,而建設了一個超絕時空的形上學的本體。”這種思想,我以為要和社會史相比研究的,只有“禮墮而修耕戰”的戰國思想,才在“盡地力”之教方面,尋到地下的原理,產生了戰國諸子自然的天道觀(類似泛神論),只有在類似顯族貴族的社會出現。土地向私有轉化,否定了西周到春秋的土地國有(氏族貴族的公有)制度,才可能否定人格神的天道。
這裡,郭先生認《老子》一書成於環淵(關尹)之手,在考證學上本可以立足,但他又以為《老子》書則似《論語》的語錄,為環淵所纂集。這就問題太多了。第一,《孟荀列傳》所言“環淵著上下篇”,明言是著而非述,第二,《道德經》文體為經體,和《論語》的語錄體顯明是春秋與戰國著述形式之區別,未能類推,第三,按《莊子》,《韓非子》,《呂氏春秋》所引《老子》文句而言,秦以前《老子》一書固然可能問世,但決不能證明書在墨子甚至孔子之前,以郭先生考證《易經》成年的方法講來,《荀子》言《易》,《孟子》不言《易》,《易》可能成於孟、荀二家之中間時代,同樣地孔、墨、孟諸家不言及老,何以《老子》一書可能產生他們之前呢?
尤有進者,郭先生髮現金文中沒有與天對立的“地”字,這確是一個土地生產手段為氏族貴族公有的反映,地下生產手段的獨占(非私有),可以形成了天道的獨占觀念,難以發生理論化的地觀念(形上學),地下的“公田”還元而為天上神賜,亦是順序的原始觀念形態。
實在說來,春秋時代,“地”的觀念化亦並不發達。孔子的《論語》中只有一兩個“地”字,所謂“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其次避地”。“地”是一個具體的例子,並沒有觀念化了。《墨子》的書分為三部,其第一部分弟子紀錄者從《尚賢》到《非命》十四篇,也少有地的理論,除了在《尚賢》中引《周頌》說:“聖人之德,照於天下,若天之高,若地之普(其有昭於天下也),若地之固,若山之承,不坼不崩,若日之光,若月之明,與天地同常。……故聖人之德,蓋總乎天地者也。”此外畢沅輯《墨子》佚文,有“翟以地為r”,似出翟之弟子手筆。然這種偶見的地觀念,亦是到了戰國初年的歷史了。
所以,在孔、墨的代表作中,講“地”的觀念,是普遍以社稷代替,社稷二字,雖理論化,然不但不和天對立,而且反是還元於天的人格神。
然而,《老子》一書,天地對立的理想則成了家常,如“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相合以降甘露。”這種形上學的天、地觀,與其說是發明,毋寧說是戰國諸子的同點。他的思想路線,把現實的儒墨斗爭,抽象為超現實的思辯鬥爭,正和戰國中葉以來莊子的神秘主義以及辨者的形式主義之諸論爭,相為密結,成為古代學術第三期的特徵。
再,按郭先生的發現,“仁”是儒家孔子的觀念生產。作者以為“仁”的論爭是孔、墨的一個基本爭執,然而,老子卻在“仁”未發現的時候,便會反對仁義,所謂“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天地不仁……聖人不仁。”這是奇蹟。
再,按《老子》一書,沒有一個人名與地名,比一切子書中為最奇怪的地方,這大有作者故意避露馬腳之重大嫌疑,然他提到什麼左將軍等名詞則顯然看出時代之用語。
我們在《老子》書中,不論就其體系,或就其概念,可以舉出很多戰國時代的觀念,例如“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財貨有餘,是謂盜夸”,“人多技巧,奇物滋起”,這些經濟的觀念,決不能生成於春秋時代。“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大制不割”,這些政治的觀念,正是對於戰國巨室的反感。“不尚賢”,“禮者仁義之薄而亂之首”,這些倫理又都是反對儒墨所建立的道德範疇。新道德律在東周末年才是建立的階段,在意識上形成反對的理論應該更為晚成的東西。
據作者的研究,戰國時代的“道家”與辯者,有一個共同的意識,即世界觀的自由與概念的自由。他們在現實社會可以規避具體問題。而在概念的運用上則極盡遊戲的能事,對客觀世界不妨為“愚人之心”,對觀念世界則敢於和西周的上帝做朋友,“與造物者游”。明白了這一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