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鞭春牛,又名鞭土牛,唱春牛,跳春牛,春牛會。此俗起源甚古。高承《事物紀原》:“周公始制立春土牛,蓋出土牛以示農耕早晚。”周族是農業民族,統治者又重視農業,周公制鞭牛之禮是完全可能的。《周禮·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氣。”漢代鞭春牛已相當流行。《後漢書·禮儀志》:“立春日,……京師百官皆衣青衣,郡國縣道官下至斗食令吏皆服青幘,立青幡,施土牛,耕人於門外以示兆民。”以後一直沿用下來,宋仁宗頒布《土牛經》後,鞭春牛之風日益活躍,遍及鄉里。康熙《濟南府志·歲時》:“立春日,官吏各具彩仗,擊土牛者三,謂之‘鞭春’,以示勸農之意焉。為小春牛,遍送縉紳家,及門鳴鼓樂以獻,謂之‘送春’。”鞭春牛是立春節的活動,是春耕伊始的標誌,最初的鞭春牛可能用的是真牛,後改為土牛,清末時期又改用紙牛,即以竹為骨架,外糊以紙。
形象講究
春牛的形象有一定規定,也是根據乾支來製作的。清人阮葵生《茶餘客話》卷十三“立春鞭土牛,必備五方之色。宋景佑元年頒《土牛經》,丁度作序。其法以歲之乾色為首,支色為身,納音為腹。以立春日乾色為耳、角、尾。支色為脛、納音色為蹄。至今遵之。”在《欽定日下舊聞考》卷一百四十七有“造春牛法,日短至,辰日,取土水木於歲德之方。木以桑柘,身尾高下之度,以歲八節四季,日十有二時,踏用府門之扇,左右以歲陰陽,牛口張合,尾左右繳。芒立左右,亦以歲陰陽,以歲乾支納音之五行。三者色,為頭身腹色,日三者色,為角身尾,為膝脛,為蹄色。以日支盂春季為籠之素,柳鞭之結,於之麻薴絲。牛鼻中木,曰拘脊子,桑柘為子,以正月中官色為其色也。”也就是說,牛頭以立春年的乾支確定,身軀以年的地支來確定顏色,腹色以年納音決定,耳、角、尾配立春日乾支,脛色配立春日地支,蹄色配立春日納音,牛嘴陽年張開,陰年合攏,牛尾陽年左擺,陰年右擺。乾支由五種物質組成,各有其色,即金為白色,木為青色,水為黑色,火為紅色,土為黃色。根據其相對應或相剋關係,決定春牛的形象。以戊申的春牛而言,其中就有許多講究:
戊屬土,土呈黃色,牛頭為黃色;
申屬金,金呈白色,牛身為白色;
立春年納音屬土,牛腹為黃色;
立春日乾屬金,金為白色,牛角、耳、尾俱白;
立春日支屬木,木為青色,牛脛為青色;
立春日納音屬木,木為青色,牛蹄為青色;
戊申系陽年,故牛開口,牛尾左繳,陰年則牛口合,牛尾右繳。
立春日乾屬金,克金者火,火呈紅色,牛籠頭,拘繩皆為紅色;
戊申系陽年,牛踏板用縣衙門左扇門。
從上述事實看出,清朝每年六月都責成欽天監按年建乾支,推算次年春牛之顏色、形象、繪色、 製成春牛,芒神圖,然後發往各地府縣,各地官員再依圖繪製春牛,芒神像,由主管祭春,眾人持鞭打春牛,舉行隆重的祭春儀式。春鞭又名春杖,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卷八引《歲時雜記》:“春杖事用五彩絲纏之,官吏人各二條,以鞭春牛。”其實,春鞭用料也很講究,以立春日時間確定,即地支:寅、巳、申、亥用麻,子、卯、午、酉用苧,醜、辰、未、戌用絲。後來也有用彩紙裝飾春鞭的。
除大春牛外,還用紙做成一種小春牛,可以互相贈送,作為祈求豐收、驅走寒意的象徵。康熙《大興縣誌》卷六:近春時,“乃分獻別朔小芒神、土牛於各紳士家,謂之送春。”
活動過程
在鞭春牛時,各地還唱民歌,故有唱春牛之謂。民國《義縣誌·歲時》:“比時,裝春官者每以丐者充之,翌晨,眾官齊集署前鞭牛,曰‘打春’。邑令在後,約正在前,各執紙鞭鞭牛,唱:‘一鞭曰風調雨順,二鞭曰國泰平安,三鞭曰天子萬歲春’。”這些民諺正是人們鞭春牛的心態。
在立春活動中,起初是由人扮演春神,其首以木雕成,套在人頭上,穿上紅或白色長袍,胸前開 口,可往外看,他牽牛而行,象徵木神促進春耕。這裡提出一個問題,即在迎春時必須進行驅儺活動。宋代的《大儺圖》就是一幅“活動於立春節令中的迎春歌舞,因此或可稱為迎春舞隊(或社火)。”其實,自古以來鬼神就是混雜的,又是對立的,請神必須驅鬼,這是一個問題的兩方面。為了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一方面祈求正面的神靈保佑,另一方面又要驅趕走反面的疫鬼。這方面的資料是相當多的。康熙《濟南府志·歲時》:“(立春日)里人、行戶扮為漁樵耕諸戲劇,結彩為春樓.而市衢小兒,著彩戴鬼面,往來跳舞,亦古人 鄉儺之遺也。”其中的鬼臉,既是娛樂之舉,也是一種儺儀反映。乾隆《雒南縣誌·民俗》:“立春之日,人飲春酒,食白蘿蔔,謂之咬春,兒童買鬼臉及小春牛以為戲。”這裡的面具已具有兒童面具的性質了。在南方民間還有一種苧春,即在立春日,家家戶戶取樟葉,加少許柴火,然後引火點燃,在階沿、中堂、房內焚燒,從內而外.作驅趕狀,唱歌呼號,最後放爆竹,俗稱以火助陽,驅走陰氣,這樣就會沒有害蟲,農業豐收,也可使人體安康。可知春是一種古老的打鬼或古儺儀式。
圖中記載
山東濰坊年畫中有一幅《春牛圖》,上部繪有芒神和春牛,下為二人吃春餅,其上有一段文字:“我是上方一春牛,千差萬派我下遍地游,不食人間草和料,專吃散災小鬼頭。”從中看出春牛本身就是一種吉祥物,是神靈所使,“專吃散災小鬼頭”。人們不僅送小春牛,還把搶來的春牛土和水,塗在灶上,認為可除邪氣,全家平安。在這裡春牛又成為一種避邪巫術了。
在其他地區也有自己的春牛形象,如蘇州桃花塢的春牛圖,在該圖其前有一牛郎牽牛,牛馱著財寶,後一官人持扇鞭牛,貴州台江苗族的春牛圖,不僅繪有春牛,還繪有農具、耕地等動作。
意義
牛: 唐代詩人元稹《生春》詩:“鞭牛縣門外,爭土蓋春蠶。”先“鞭”而後“爭”,是古代送冬寒迎新春風俗語的兩部曲。 鞭春牛又稱鞭土牛,起源較早。《周禮·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氣。”後來一直保留下來,但改在春天,盛於唐、宋兩代,尤其是宋仁宗頒布《土牛經》後使鞭土牛風俗傳播更廣,以至成為民俗語文化的重要內容。 康熙《濟南府志·歲時》:“凡立春前一日,官府率士民,具春牛、芒神,迎春於東郊。作五辛盤,俗名春盤,飲春酒,簪春花。里人、行戶扮為漁樵耕諸戲劇,結彩為春樓,而市衢小兒,著彩衣,戴鬼面, 往來跳舞,亦古人鄉儺之遺也。立春日,官吏各具彩仗,擊土牛者三,謂之鞭春,以示勸農之意焉。為小春牛,遍送縉紳家,及門鳴鼓樂以獻,謂之送春。”鞭春牛的意義,不限於送寒氣,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術意義。山東民間要把土牛打碎,人人爭搶春牛土,謂之搶春,以搶得牛頭為吉利。浙江境內迎春牛的特點是,迎春牛時,依次向春牛即叩頭,拜完,百姓一搖籃而上,將春牛弄碎,然後將搶得的春牛泥帶回家撒在牛欄內。由此看出,鞭春牛還是種繁殖巫術,即經過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欄內可以促進牛的繁殖。 我國少數民族也有慰問耕牛的習俗,稱為“獻牛王”。貴州的荔枝、羅甸、安龍等地的布依族,以農曆四月初八為牛賀歲。是日,讓牛休息一天,讓牛吃糯米飯。仡佬族的牛王節也稱“牛神節”、“敬牛王菩薩節”、“祭牛王節”,每年農曆十月初一舉行。那一天,人們不再讓牛勞動,並用上好的糯米做兩個糍粑,分掛在牛角上,然後將牛牽到水邊照看影子,以此種方式為牛祝壽。在貴州榕江、東江一帶的侗族中,每年夏天六月初六舉行“洗牛節”,屆時春耕已結束,人們把牛牽到河邊洗澡,並在牛欄旁插幾根雞毛和鴨毛,表示為牛洗耳恭聽塵,祈禱耕牛平安健壯。 喪葬在布依族的人生禮俗中,是一個比較隆重的項目,其儀式是轉戛,而轉戛儀式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是砍牛。近人董振藻在 《黔中苗乘》中有這樣的記載:“親死,選牛一頭或數頭,親戚朋友攜雞來祭,即繞牛而奠之(相傳前親死,分食其肉,今以牛代之)。奠畢,屠牛分食而散。”流行於雲南中部、麗江山區的納西族在喪葬時有跳耗牛的風俗。老人死後,火化取骨,主人在院內燃起火堆,來客圍在四周,跳喪葬舞,領舞者唱著輓歌。歌舞畢,眾人依次向骨灰跪拜。隨後牽來一頭牛,提起牛耳,將一碗牛奶灌進去。若耗牛揚蹄蹦跳,即為好兆;若不跳,再灌一碗,則認為亡靈不要此牛,就要另換一頭再灌,然後捆住牛的四蹄,請父母雙全的健壯男子宰牛。通常先取牛 心,再剝皮分肉,將牛心、牛肉獻於骨灰袋前,稱“生祭”。肉煮熟後再祭一次,稱為“熟祭”,祭畢埋骨入土。 在漢族交際風俗中,有“結牛財親”一說,流行於湖南一帶。在當地,一頭牛幾戶其用的稱為結牛財親,並視作親戚,牛的所有權一旦換成別人,其“親戚”關係也到此結束流行於陝西留壩縣等地的“牛王會”,是為老人做壽的稱謂,因為牛耕田犁地,有功於人,並且排在生肖的前列,以牛為名給老人祝壽,以表示尊敬。 苗族有搶牛牛尾的婚姻風俗,流行貴州西北一帶。男女訂婚後,女方要餵養一頭黃牛,待婚禮那天將牛牽到現場,度用兩根z繩索絆信牛腿。然後由新娘一刀砍下牛尾,新郎會立刻上去搶奪牛尾,若能在女方父母到來之前奪得牛尾,便可立即成婚,否則婚姻告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