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春牛舞又稱牛頭舞,壯語叫“攏婭歪”。“攏”即“跳”或“耍”之意;“婭”即女性;“歪”即水牛。春牛舞系壯族民間祭祀性舞蹈,流行於廣南、西疇、馬關等縣的壯族布儂支系民間。一般只限在年節期間和喪葬儀式上才跳這種舞蹈。春牛舞的主要道具,是用竹篾編制、用綿紙裱糊、勾畫有牛頭模樣的面具,另用長約6尺左右的花格布縫製為“牛身”。跳舞時,舞者身穿“牛身”衣,雙手舉著牛頭道具,踩著鑼鼓點,摹仿著牛的各種動作而舞。舞者時而擺頭跺腳,時而將身體旋轉、翻滾,時而又跪拜四方,時而又跳躍奔跑。另一伴舞者頭戴人頭面具,手執刀棍,按鑼鼓點作吆牛或舞弄刀棍等動作。再一伴舞者頭戴猴頭面具,摹仿猴子的動作,在“牛”前跳來跳去,以示戲牛取樂。因此,春牛舞在有的地方又叫戲牛舞。
跳春牛舞的人,僅限於男性,表演人數各地不盡相同。西疇縣的壯族跳春牛舞為四人表演,有兩人分別舞牛頭,一人戴人頭面具,另人戴猴頭面具。廣南縣的壯族跳春年舞,由三人表演,一個耍牛頭,其餘一人戴碩大的人頭面具,一人戴猴子面具。跳的動作都大體相同。
也稱唱春牛、舞春牛,中國漢族民間舞蹈,主要流傳在廣東、廣西、湖南、雲南等南方地區。春牛舞又稱牛頭舞,壯語叫“攏婭歪”。“攏”即“跳”或“耍”之意;“婭”即女性;“歪”即水牛。春牛舞系壯族民間祭祀性舞蹈,流行於廣南、西疇、馬關等縣的壯族布儂支系民間。一般只限在年節期間和喪葬儀式上才跳這種舞蹈。春牛舞的主要道具,是用竹篾編制、用綿紙裱糊、勾畫有牛頭模樣的面具,另用長約6尺左右的花格布縫製為“牛身”。跳舞時,舞者身穿“牛身”衣,雙手舉著牛頭道具,踩著鑼鼓點,摹仿著牛的各種動作而舞。舞者時而擺頭跺腳,時而將身體旋轉、翻滾,時而又跪拜四方,時而又跳躍奔跑。另一伴舞者頭戴人頭面具,手執刀棍,按鑼鼓點作吆牛或舞弄刀棍等動作。再一伴舞者頭戴猴頭面具,摹仿猴子的動作,在“牛”前跳來跳去,以示戲牛取樂。因此,春牛舞在有的地方又叫戲牛舞。跳春牛舞的人,僅限於男性,表演人數各地不盡相同。西疇縣的壯族跳春牛舞為四人表演,有兩人分別舞牛頭,一人戴人頭面具,另人戴猴頭面具。廣南縣的壯族跳春年舞,由三人表演,一個耍牛頭,其餘一人戴碩大的人頭面具,一人戴猴子面具。跳的動作都大體相同。
相關信息
“舞春牛”慶亞運
舞麒麟、舞龍、舞獅子都是廣東人傳統的民間藝術活動。那您可知道,在增城的派潭鎮,還有“舞春牛”這一項活動?
派潭全鎮7萬多人口中,約三分之二為客家人,這裡有一支常年活躍的“山歌春牛隊”。隊長張定淵介紹說,“舞春牛是客家傳統文化活動,通常跟唱山歌一起表演,在古代一般在春節和開耕時節才表演。但現在中秋節、國慶節等節日村民都會演出。”
從一千多年前開始,就有客家人南遷到增城,他們帶來了獨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包括至今還保留著中原地區迎春習俗的“舞春牛”。習俗演變至今,從古時候鞭打土牛,發展成現代的繞春牛跳舞、唱春牛調和表演“舞春牛”。
“以前我們會用竹子、布等材料製作‘牛’,通過表演牛耕田、人鞭牛、牛吃草、唱山歌、跳春牛舞等來讚揚牛的勤勞偉大。其實這也是在讚揚農民的辛勤勞作。”張定淵如數家珍,“現在,牛也跟著時代進步,變成鋼鐵筋骨的、有滑輪又有犁,這樣就大大豐富了舞春牛的藝術性,我們大家都喜歡看!”隨著時代的發展,舞春牛的主題更加豐富。“我們根據實際,把亞運盛會、增城的發展、追求純真愛情等等題材也納入到舞春牛的表演中,更貼近生活。”張定淵說。
2009年4月,“舞春牛”進入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10年,派潭鎮的王木森成為“舞春牛”的市級傳承人。
春牛圖
由於多數地區送春牛活動未能惠及鄉村民間,所以民間便有了送春牛的延伸習俗“送春牛圖”。各地客家送春牛圖原本都在立春日,該習俗演變到民國時期時,又多在年初一。由三、五少年組成一小隊,吹著嘹亮的客家嗩吶,打著小鼓,敲著小鈸,挨家挨戶送春牛圖。到了鄉鄰家門口,一番熱鬧的吹打過後,就給主人家送上“恭賀新禧”、“迎春接福”之類的紅貼,繼而送上象徵五穀豐登、富貴吉祥的“春牛圖”,等主人給過紅包利是,又吹吹打打去往下一家。
“送春牛”體現的是官方色彩,送“春牛圖”則更具有民間性。也有“送春牛”民間化的,比如四川西部客家將傳統的送春牛與送子習俗聯繫起來,使“春牛”逐漸成為多子多福的象徵。
客家較多地直接傳承著宋代文明,今天的客家社會到處都尚可尋覓到宋代生活的影蹤。
吳自牧《夢粱錄》卷一載:“臨安府進春牛于禁庭。立春前一日,以鎮鼓鑼吹妓樂迎春牛,往府衙前迎春館內,至日侵晨,郡守率僚佐以彩仗鞭春,如方州儀。太史局例于禁中殿陛下,奏律管吹灰,應陽春之象。街市以花裝欄,坐乘小春牛,及春幡、春勝,各相獻遺於貴家宅舍,示豐稔之兆。宰臣以下,皆賜金銀幡勝,懸於幞頭上,入朝稱賀。”
宋代句芒神形象不再是人面鳥身打扮,而已經非常人性化:彩畫端正,長約二尺,頭有雙髻,立而不坐,手執牛鞭,似牧童之像。迎春時,祭祀芒神的神亭前又有紙牛、活牛各一頭,或抬或牽,隨由小童裝扮的“芒神”而行,此即所謂春牛。紙牛可任人鞭打,俗謂“鞭春牛”。並有彩亭若干,供瓷瓶於中,插富貴花,及“天下太平”、“五穀豐登”等字樣,伴以大班鼓吹、台閣、地戲、秧歌,沿街唱舞,意為勸農。“春牛”從東郊進城之後,城內民眾夾道聚觀,爭擲五穀,這在當時南宋京城臨安(今杭州)稱為“看迎春”。
就是說,傳承至今的送春牛圖民俗,當源自宋代民間立春日“坐乘小春牛”,往富貴人家送春幡、春勝的活動。
歷史進入民國,曾經風行全國立春祭春牛的古老風俗幾乎全部消失,而代之用春牛圖置換祭春牛。各地根據曆象推算當年立春的時間,在春牛圖上表示出來,印成“皇曆”,幫助農家了解立春的早晚,以不耽誤農時。各地繪製的《春牛圖》均具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如山東濰坊年畫中有一幅《春牛圖》,上部刻畫有芒神和春牛,下部描繪三人吃春餅情景,其上有一段文字:“我是上方一春牛,差我下方遍地游,不食人間草和料,專吃散災小鬼頭。”從中看出春牛本身就是一種吉祥物,是神靈所使,“專吃散災小鬼頭”。人們不僅送小春牛,還把搶來的春牛土和水,塗在灶上,認為可除邪氣,全家平安。在這裡,春牛又成為一種避邪巫術的象徵物。
蘇州桃花塢的春牛圖,其前有一牛郎牽牛,牛馱著財寶,後一官人持扇鞭牛。
貴州台江苗族的春牛圖,不僅繪有春牛,還繪有耕作農具、播種耕地等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