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迎春牛又叫“打春”、鞭春”、“報春”。即在立春前一天,把耕牛送進宮中(或當地的最高衙門),第二天一早,由皇帝(或當地最高行政長官)率領文武百官祭拜,鞭打一下耕牛,意在鼓勵農耕。
習俗由來
在長白山地區,民間相傳鞭春牛是這樣來的:有一年,隋煬帝下江南,正趕上立春這天過生日,隨行的文武大官下令奉獻佳品,為皇上慶壽。這還不算,隋煬帝屬牛,下令天下耕牛休息百日。知州府縣不敢抗旨,下令牛歇百日。當時正是種地大忙季節,沒有耕牛,田地荒蕪,百姓遭災,有許多災民逃荒要飯,天下百姓恨透了昏君,但只敢怒而不敢言,只好拿牛出氣,後來演變成鞭打春牛。這個地區的民眾在立春這天打春牛時,邊打還要邊唱:“春交五九尾呀,春打六九頭。手舉鞭條打春牛,打得春牛下田去,打得昏君不露頭。”
基本程式
迎春活動的基本程式是迎春、演春和打春。
迎春在迎春中,泥塑或紙紮的春牛是不可或缺的。道光十六年修的《商河縣誌》中較詳細地記敘了迎春的情況:迎芒神,土牛入至縣衙大門外,土牛南向,芒神西向,安神完畢。立春日正時,備牲禮果品,各官偕芒神位前往三獻禮,至土牛前擊鼓者三,擊土牛者三,名鞭春,向芒神揖退。從材料中可以看出,其中的春牛,一是象徵春耕的開始,二是祭供的對象。春牛原先都是泥塑的,又稱土牛。到清末改用紙紮春牛,即以竹作骨,外糊以紙。民間的春牛,也基本與此相同。在江南農村,也有用礱糠拌雪分別堆成泥牛和雪牛的,前者色黃,象徵五穀豐登;後者色白,象徵棉花豐收。舊時還有塑示農牛的習俗,始於周朝。
演春演春的內容是抬著春牛及芒神舉行迎春的民俗遊藝活動,其中主要是民間藝術的表演。如《鐵嶺縣誌》卷二十記載:“立春為國家盛典。前一日,守土官率僚屬,盛陳鹵簿儀仗,雜以龍燈、秧歌、高腳、旱船等劇,並具芒神、春牛往東關高台廟拈香行禮,俗曰演春。”
打春打春是迎春活動的高潮,又稱“鞭春牛”、“鞭春”等。打春之風,始於六朝,盛於唐宋,明清時期風行全國。該儀式由當地地方長官主持,百姓積極參與。如舊時上海松江府,立春前數天,府衙門即命扎紙店按當年曆書上春牛圖,扎一隻紙春牛。紙春牛的式樣與顏色均與春牛圖相一致。紙牛以竹篾為支架,牛肚大小如舊時的炭簍,肚裡裝有許多袋稻穀、麥子、菜籽、豆類、棉籽等農作物種子。挑選一位善舞者扮演牧牛人,一般選十六七歲的小伙子。立春日早上,彩杖隊自府衙門出發。最前面由鳴鑼開道,緊跟著的是舉硬牌的差人,一大群吹打者,邊走邊舞的牧牛人和由四人抬著的春牛。然後是松江一府兩縣(華亭、婁縣)的武官。原先,武官出場均戴盔甲,穿皂衣,騎大馬,但到了晚清,那些武官都成了鴉片隱君子,穿不得盔甲,就穿了便服,坐在轎中,盔甲由人抬著,跟在轎子後面。最後是一府兩縣的文官,縣官在前,府台殿後。隊伍出東門,經紫陽宮,折往西行,過北門,到菜花涇停下,一府兩縣三文三武六個最高長官,手執皮鞭,抽打紙春牛。牛肚被打爛後,看哪袋種子先落地,據此占卜當年農作物之豐歉。鞭牛結束,官員回衙門,設春宴,吃春餅。立春之日,府城中凡彩杖經過的道路,沿途擠滿看客,尾隨彩杖的也不計其數。四鄉農民湧進城來,各類小吃、攤販、雜耍等業也特別活躍。
當人們抬著春牛演完春,春牛被打稀爛之後,有搶春牛之舉:誰搶到牛頭,被認為是最吉祥的,這一年必定是糧食豐收、全家平安、大吉大利;搶到春牛土,江南地區的農民將它撒在自家田中,認為可使農田豐產;山東臨沂、陽穀等地則用它來砌灶和炕牆,也有用來抹蠶室,認為可以避邪和避蟲蟻等。
春牛圖
此俗大致廢於民國初年。不過,民間仍有貼《春牛圖》或剪紙的,以表示迎接立春節。因為,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回大地,萬物新生。有的人家書寫“春”字在方形紅紙上,替代《春牛圖》。至於遊春牛唱的:“一來風調雨順,二來地肥土暄,三來三陽開泰,四來四季平安,五來五穀豐登,六來六畜興旺……”至今流傳不衰,成為民間的一首歌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