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打春牛

鞭打春牛

鞭打春牛,傳統歲時風俗。立春節流行最廣的是《鞭打春牛》,又可分為兩個品類:一類是對此活動的寫照;另一類則是對這一活動所含意義的概括與表述,也稱“春牛圖”活“春帖子”,具有濃厚的傳統民俗風情和鄉土氣息。

基本信息

起源

鞭打春牛的活動起源於中國先秦時的歷史傳說:相傳古代東夷族首領少暤氏率民遷居黃河下游,要大家從遊牧改學耕作,並派他的兒子句芒管理這項事業。句芒在寒冬即將逝去前,采河邊葭草燒成灰燼,放在竹管內,然後守候在竹管旁、到了冬盡春來的那一瞬間,陽氣上升,竹節內的草灰便浮揚起來,標誌著春天降臨了。於是句芒下令大家一起翻土犁田,準備播種。

是人都能聽從句芒的號令,可是相幫人犁田的老牛卻仍沉浸在“冬眠”的甜睡中,懶得爬起來幹活。有人建議用鞭子抽打它們,句芒不同意,說牛是我們的幫手,不許虐待,嚇唬嚇唬就行了。他讓大家用泥土捏製成牛的形狀,然後揮舞鞭子對之抽打、鞭響聲驚醒了老牛,一看伏在地上睡覺的同類正在挨抽,嚇得都站起身來,乖乖地聽人指揮,下地幹活去了。由於按時耕作,當年獲得了好收成,原先以畜牧為生的人們都樂於從事農業了。

此後,看灰立春、鞭撻土牛逐漸積澱成了人們判斷時令、及對耕作的定規,句芒則被尊為專行督作農耕的神祇。在《山海經》這類書里,他的形象被描繪成人的面孔,鳥的身體,有雙翅和羽毛,這大概與東夷族以鳥為圖騰有關。

到了周代,隨著農業經濟的普遍開展,迎春鞭牛活動正式列為國家典禮。每逢立春前三日,天子開始吃素沐浴、到了立春那天,天子親率公卿百官去東郊迎春,判斷立春節氣來到的方式,基本沿襲句芒的辦法(後來亦有用絨毛稻田草灰的)。此外,又預先塑制好和真牛一般大小的土牛送到東郊,俟確認已迎來春天后,便用鞭子抽打土牛,表示督他春耕。到了唐宋時代,這套禮儀更演成全國上下同時進行的活動:每年夏季,即由中央曆法部門預測定來年立春的準確時間,並根據年月乾支,決定取哪一方向的水土做成一條土牛和一尊句芒神的造型。此後,各級地方政府都據此規定和樣式,也照樣塑制好一套。到了立春那天,皇帝率領百官在京都先農壇前迎春鞭牛,各級地方長官和佐二隨員帶領百姓在城郊迎春拜牛。如果立春在農曆臘月十五之前,句芒就站在土牛的前面,表示農事早,如果立春正值歲末年初之際,就讓句芒和土牛並列,表示農事平;如果立春在正月十五以後,句芒就被安放在土牛身後,表示農事晚。在曆法知識無從普及的古代社會,大多數農民其實就是根據這些不同的排列方式來掌握立春之大概時間而進行農事準備的,所以土牛也叫“示農牛”。

介紹

鞭牛是一種極熱鬧的場面,照例是首席長官用裝飾華陽的“春鞭”先抽第一鞭,然後依排位大小,依次鞭打。最終是將一頭土牛打得稀巴爛後,圍觀者一擁而上,爭搶碎土,據說扔進自己田裡,就是豐收吉兆。此外,亦有紙紮春牛的,並預先在“牛肚子”里裝滿五穀,俟“牛”被鞭打破後,五穀流出,亦是豐收的象徵。清朝後期,封建政府已不冉把農事放在重要位次,迎春鞭牛的儀式歸於廢弛,農民們便自己組織這些活動,更加熱鬧,增添了抬著句芒神和春牛遊行、唱迎春歌等許多內容。春牛都享受披紅掛彩、招搖過路的待遇,雖然最終不免被你一鞭、我一鞭打得稀爛。這種風俗,直流傳到民國。

《春牛圖》

《春牛圖》是刻版印刷後專供人們張貼的,表達祈求豐收的美好願望。這種版畫的構 圖,通常總是一個牧童和一頭牛,牧童頭有雙髻,手執柳鞭,其實是句芒的象徵,所以亦稱芒童。繪圖者也根據官頒立春時間來進行芒童站位的設計,或是牽牛於後表示農事早,或是騎於牛背表示農事平;或是驅牛在前表示農事晚;趕在年前發售。農民們買回家去,既當年畫張貼,又因此知道了立春的大致時間,此外,這種供給張貼的春牛圖上,照例都寫有“新春如意”、“新春大吉”吉利話。

鞭牛迎立春

篁嶺古村 鞭牛迎春 篁嶺古村 鞭牛迎春

立春節氣,江西婺源篁嶺村舉行“鞭打春牛”活動,村民將木質春牛披紅綢、 掛紅花,抬著春牛從祠堂出發,擎迎春旌旗,敲鑼打鼓,沿古村天街巡遊至梯田,引得村民和遊客競相圍觀。

巡遊至梯田,村民將春牛擺上祭壇,祭拜春神後,手執柳條鞭打春牛,一邊唱:“迎來芒神,鞭打春牛,一打風調雨順、二打國泰民安、三打五穀豐登、四打六畜興旺、五打萬事大吉、六打天下太平……”

據了解,篁嶺古村舉行“鞭春牛”活動意義在送寒氣,促春耕,祈禱2018年風調雨順,同時以示豐兆,策勵農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