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劉義慶等編著筆記小說]

世說新語[劉義慶等編著筆記小說]
世說新語[劉義慶等編著筆記小說]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世說新語》是南朝出版的圖書,由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又名《世說》。 其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晉宋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 《世說新語》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它原本有八卷,被遺失後只有三卷。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又稱《世說》《世說新書》,卷帙門類亦有不同。因為漢代劉向曾經著《世說》(原書亡佚),後人將此書與劉向所著相別,取又名《世說新書》,大約宋代以後才改稱。《世說新語》依內容可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等三十六類(先分上,中,下三卷),每類有若干則故事,全書共有一千二百多則,每則文字長短不一,有的數行,有的三言兩語,由此可見筆記小說“隨手而記”的訴求及特性。 其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晉宋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書中所載均屬歷史上實有的人物,但他們的言論或故事則有一部分出於傳聞,不盡符合史實。此書中相當多的篇幅雜采眾書而成。如《規箴》《賢媛》等篇所載個別西漢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記》和《漢書》。其他部分也多采自於前人的記載。

在《世說新語》的3卷36門中,上卷4門——德行、言語、政事、文學,中卷9門——方正、雅量、識鑒、賞譽、品藻、規箴、捷悟、夙惠、豪爽,這13門都是正面的褒揚。另有下卷23門——容止、自新、企羨、傷逝、棲逸、賢媛、術解、巧藝、寵禮、任誕、簡傲、排調、輕詆、假譎、黜免、儉嗇、汰侈、忿狷、讒險、尤悔、紕漏、惑溺、讎隙。

作品鑑賞

主要思想

《世說新語》今存最早刊本為宋紹興八年董弅所刻三卷本,共36門。其上卷為“德行”、“言語”、 “政事”、“文學4門,這正是孔門四科,說明此書的思想傾向有崇儒的一面。但綜觀全書多有談玄論佛的內容,其思想傾向並不那么單純。

《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玄學“筆記小說”的代表作,為言談、軼事的筆記體短篇小說。從《世說新語》及相關材料中魏晉士人的言行故事可以看到,魏晉時期談玄成為風尚,而玄學正是以道家老莊思想為根底的,道家思想對魏晉士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狀況,乃至整個社會風氣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藝術特色

《世說新語》及劉孝標註涉及各類人物共1500多個,魏晉兩朝主要的人物,無論帝王、將相,或者隱士、僧侶,都包括在內。它對人物的描寫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學,有的重在心理,但都集中到一點,就是重在表現人物的特點,通過獨特的言談舉止寫出了獨特人物的獨特性格,使之氣韻生動、活靈活現、躍然紙上。

《世說新語》的語言精煉含蓄,雋永傳神。明胡應麟說:“讀其語言,晉人面目氣韻,恍然生動,而簡約玄澹,真致不窮。”可謂確評。有許多廣泛套用的成語便是出自此書,例如:難兄難弟、拾人牙慧、咄咄怪事、一往情深、卿卿我我,等等。

此外,《世說新語》善用對照、比喻、誇張、與描繪的文學技巧,不僅使它保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為全書增添了無限光彩。如今,《世說新語》除了文學欣賞的價值外,人物事跡、文學典故等也多為後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對後來的小說發展影響尤其大。《唐語林》《續世說》《何氏語林》《今世說》《明語林》等都是仿《世說新語》之作,稱之“世說體”。一說晏殊刪並《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成書以後,敬胤、劉孝標等人皆為之作注,今僅存劉孝標的注本。

後世評價

敬胤:“《世說》苟欲愛奇而不詳事理。”

劉知幾:“晉世雜書,諒非一族,若《語林》《世說》、《幽明錄》、《搜神記》之徒,其所載或詼諧小辯,或神鬼怪物。其事非聖,揚雄所不觀;其言亂神,宣尼所不語。皇朝新撰晉史,多采以為書。夫以乾、鄧之所糞除,王、虞之所糠秕,持為逸史,用補前傳,此何異魏朝之撰《皇覽》,梁世之修《遍略》,務多為美,聚博為功,雖取說於小人,終見嗤於君子矣。”

劉孝標:“《世說》虛也”,“疑《世說》穿鑿也。”

魯迅曾稱讚《世說新語》“記言則玄遠冷雋,記行則高簡瑰奇”。

魯迅稱《世說新語》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書”。

創作背景

章次門類
德行
言語
政事
文學
方正
雅量
識鑒
賞譽
品藻
規箴
十一捷悟
十二夙惠
十三豪爽
十四容止
十五自新
十六企羨
十七傷逝
十八棲逸
十九賢媛
二十術解
二十一巧藝
二十二寵禮
二十三任誕
二十四簡傲
二十五排調
二十六 輕詆
二十七假譎
二十八黜免
二十九儉嗇
三十汰侈
三十一忿狷
三十二讒險
三十三尤悔
三十四紕漏
三十五惑溺
三十六讎隙

《世說新語》的編纂成書固然與劉宋家族對魏晉風流的喜好和社會各層人士對魏晉風流的追慕有關,然而劉義慶之所以對魏晉士人情有獨鍾化大氣力與其門客共襄盛舉還有他個人身世的內在原因。

劉義慶是宋武帝劉裕的侄子,襲封臨川王,劉裕對其恩遇有加。公元424年宋文帝劉義隆即位,剛登基便先後殺了徐羨之、傅亮、謝晦等擁立功臣。宋文帝性情猜忌狠辣,因為擔心自己重蹈少帝被弒的悲劇,嚴格控制並殺戮了大量功臣和宗室成員,這其中就包括名將檀道濟。

在這樣的背景下,劉義慶不得不加倍小心謹慎,以免遭禍。本傳言“太白星犯右執法,義慶懼有災禍,乞求外鎮。”這實際上是劉義慶藉故離開京城,遠離是非之地。儘管文帝下詔勸解寬慰但架不住劉義慶“固求解僕射乃許之”。劉義慶終於得以外鎮為荊州刺史。外鎮後的劉義慶仍然如同驚弓之鳥,心有餘悸。他處在宋文帝劉義隆對於宗室諸王懷疑猜忌的統治之下為了全身遠禍,於是招聚文學之士寄情文史編輯了《世說新語》這樣一部清談之書。

劉義慶《世說》的編纂時間大約在公元439年至440年劉義慶任江州刺史期間,這兩年間有兩件事情值得注意。一是元嘉十六年劉義慶在擔任江州刺史時招攬了許多文人,“太尉袁淑,文冠當時,義慶在江州,請為衛軍咨議參軍;其餘吳郡陸展、東海何長瑜、鮑照等,並為辭章之美,引為佐史國臣” ,按照《世說》一書成於劉義慶及其門客眾手的說法,這是《世說》編纂的恰當時機;二是元嘉十七年劉義慶調任南兗州刺史,前來接任他江州刺史職位的正是遭到貶斥,被解除司徒錄尚書事要職的劉義康。兄弟二人在江州見面後的悲慟情緒受到文帝劉義隆的責怪。這些都與劉義慶對處境危難並因此尋求在魏晉文人的精神氣質中得到化解和超脫,因而與編纂《世說》一書緊密相關。

後世影響

《世說新語》這部書記載了自漢魏至東晉的逸聞軼事,是研究魏晉風流的極好史料,其中關於魏晉名士的種種活動如清談、品題,種種性格特徵如棲逸、任誕、簡傲,種種人生追求,以及種種嗜好,都有生動的描寫,縱觀全書,可以得到魏晉時期幾代士人的群像,通過這些人物形象,可以進而了解那個時代上層社會的風尚。從中可以看到道家思想對魏晉士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狀況,乃至整個社會風氣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世說新語》所記雖是片言數語,但內容非常豐富,廣泛地反映了這一時期士族階層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及其清談放誕的風氣,是記敘軼聞雋語的筆記小說的先驅,也是後來小品文的典範,對後世筆記小說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而仿照此書體例而寫成的作品更不計其數,在古小說中自成一體。書中不少故事,或成為後世戲曲小說的素材,或成為後世詩文常用的典故,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魯迅先生稱它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書”。

唐王方慶的《續世說新語》、宋王讜的《唐語林》、明馮夢龍的《古今譚概》等,都深受其影響。《世說新語》中的“謝女詠雪”、“子猷訪戴”等故事,成為後世詩文常用的典故;另有一些故事,則成為戲劇家小說家創作的素材。

衍生作品

校箋

世說新語校箋 世說新語校箋

《世說新語校箋》全四冊。中華書局2007年5月一版2印。裝幀、紙張、印刷俱佳。本書是楊勇先生1961年至1968年花了7年時間,蒐集了240餘種有關《世說新語》數據,對《世說新語》所作的系統整理,1969年7月由香港大眾書局出版。1990年9月,楊勇先生自香港中文大學退休,不斷訪求當世有關《世說新語》新著100餘種,又窮8年之力,重新為之寫定,修訂舊作數百處,新增3萬餘字。此次由中華書局重新刊印,楊勇先生又精益求精地訂正了近百處訛誤。本書後附有關圖表、汪藻《世說新語人名譜校箋》、《世說新語人名異稱表》、《世說新語人名索引》等,為讀者使用提供了極大方便。也是目前世說新語最詳實的本子。

八周刊

繪本《世說新語 八周刊》是國內知名漫畫家豬樂桃根據文言文《世說新語》改編的。講述了古代一些名人、美女、權貴們的趣事和八卦,原本的翻譯加上豬仔添加的有趣語句,讓人會忍不住捧腹大笑!每集都是以報紙的形式開頭。到2013年9月1日為止依然在《漫客 繪心》上連載。

箋疏

《世說新語箋疏》內容極為廣泛,但重點不在訓解文字,而主要注重考案史實。對世說原作和劉孝標註所說的人物事跡,一一尋檢史籍,考核異同;對原書不備的,略為增補,以廣異聞;對事乖情理的,則有所評論,以明是非。其中《詠雪》《陳太丘與友期》被選入人教版初一語文課本。

所涉氏族

一級氏族

這表明該家族自始至終百年來一直是繁榮的世族代表人物。

琅琊王氏——代表人物:王衍、王導、王敦、王羲之、王獻之、王徽之、王洵

溫縣司馬氏——代表人物:司馬懿、司馬孚、司馬師、司馬昭、司馬攸

陳郡謝氏——代表人物:謝鯤、謝尚,謝安,謝玄、謝道韞(非一系)

二級氏族

由一個中小氏族發展成大氏族。

太原王氏——代表人物:王昶、王湛、王承、王述、王坦之、王恭

龍亢桓氏——代表人物:桓彝、桓溫、桓沖、桓豁、桓玄、桓振

陳郡殷氏——代表人物:殷羨、殷浩、殷仲文

吳郡孫氏——代表人物:孫皓

新野庾氏——代表人物:庾亮、庾皇后、庾冰、庾翼

三級氏族

陳留阮氏——代表人物:阮籍、阮鹹、阮瞻

陳郡袁氏——代表人物:袁喬、袁宏、袁耽

高平郗氏——代表人物:郗鑒、郗愔、郗超

泰山羊氏——代表人物:羊祜、羊孚

歷代版本

唐及以前

《世說新語》雖撰於南朝劉宋之時,然唐前傳本今皆無存。據宋汪藻《世說敘錄》可知,其時有陳扶本、激東卿本等版本。又據劉孝標註文中“一本”、“一作”、“諸本”、“眾本”等語,可見《世說》在唐前已廣為流傳。現存最早的版本為唐寫本《世說新語》殘卷,系日本明治十年(1877年)發現於京都東寺,後割裂為五,分藏五人。羅振玉設法使分者複合,並於民國五年(1916年)影印之。該殘捲起於“規箴第十”,終於“豪爽第十三”。其中,“規箴”24則,“捷悟”7則,“夙惠”7則,“豪爽”13則,共51則。羅振玉影印本後有羅氏書神田醇跋、楊守敬跋及羅振玉跋。

宋元

宋元為《世說新語》盛行的時代。據汪藻《世說敘錄》載,其時便有晁(文元)氏本、錢(文僖)氏本、晏(元獻)氏本、王(仲至)氏本、黃(魯直)氏本、章氏本、舅氏本、顏氏本、張氏本、韋氏本、邵氏本、李氏本等十餘種版本;可惜今皆無存。其中,晏氏本很可能是如今通行三卷本的祖本(晏殊)。宋代流傳較廣較持久者有紹興八年董弅刻本和淳熙十六年湘中刻本。紹興本今存兩部,均藏於日本,一為前田侯所藏,已影印回國,一為宮內廳所藏。此本曾經晏殊刪定,再經董氏整理,便是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三卷三十六篇的通行本。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陸游為新定郡守時重刻此書,次年又於湘中重刻,是為宋淳熙本,該本今已無存。淳熙本原為清初徐乾學傳是樓所藏,清人蔣篁亭、沈寶硯曾有校記。

宋末元初,有劉辰翁、劉應登對《世說新語》進行了批點。元刊劉氏批點本《世說新語》8卷現已無存,唯日本尚有殘本。其評點在明凌濛初作為刊本保存了下來。

明代

明代《世說新語》空前盛行,保存至今的版本,據不完全統計,竟有26種之多。這主要是王世貞、王世懋兄弟將何良俊《何氏語林》與劉義慶《世說新語》刪併合刊,大大擴充了《世說新語》的影響。另外,凌瀛初、凌濛初兄弟刊行劉辰翁批點本、太倉王氏刊行李卓吾批點本也對此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

明代刊行的《世說新語》,大體有三個系統:普通本系、批點本系、《世說新語補》系。

A、普通本系

唐寫篇 唐寫篇

(1)、正德4年趙俊刻《世說新語》8卷。此為現存最早明刻本,藏中國科學院圖書館。

(2)、嘉靖14年袁褧嘉趣堂刻《世說新語》3卷,並附有陸游跋語。此本與紹興本篇目一致,僅將上、中、下三卷每卷復分上、下,成為6卷本。此本在明刻諸本中最為善本。

(3)、嘉靖45年太倉曹氏沙溪重刻《世說新語》6卷。此本為袁本之裔本。

(4)、嘉靖年間毛氏金亭刻《世說新語》6卷。北京大學有藏。

(5)、萬曆7年管大勛刻《世說新語》3卷。

(6)、萬曆24年吳瑞徵刻《世說新語》8卷。此本無劉孝標註,未知其所自。

(7)、萬曆25年趙氏野鹿園刻《世說新語》3卷。

(8)、萬曆32年鄧原岳刻《世說新語》3卷。

(9)、萬曆37年周氏博古堂刻《世說新語》3卷。北京大學有藏。

(10)、萬曆年間陶珙校注本。藏社科院語言所。

(11)、明吳中珩、黃之寀校刻本《世說新語》6卷。

(12)、明刻本《世說新語》三卷。上海圖書館有藏。

(13)、明吳勉學刻《世說新語》6卷。

B、批點本系

(1)、明刻宋劉辰翁批點《世說新語》3卷。

(2)、萬曆9年喬懋敬刻王世懋批點《世說新語》3卷。

(3)、萬曆10年余碧泉刻王世貞批點《世說新語》8卷。

(4)、明凌濛初刻《世說新語》3卷。

(5)、明凌瀛初刻王世貞批點《世說新語》8卷。

(6)、明凌瀛初刻劉辰翁、劉應登、明王世懋評四色套印本《世說新語》8卷。

C、《世說新語補》系

(1)、萬曆年間張文柱校刊王世懋批點《世說新語》六卷、《世說新語補》20卷。此本實為劉義慶《世說新語》與王世貞刪並《世說新語補》二書合刊,凡4函28冊。

(2)、萬曆13年張文柱校刻《世說新語補》20卷。

(3)、萬曆14年太倉王氏刻李卓吾批點《世說新語補》。

(4)、明凌濛初改訂本《世說新語》3卷、《世說新語補》4卷。

(5)、萬曆年間刻《世說新語》8卷、《世說新語補》4卷。中國科學院圖書館有藏。

(6)、明刊本批點《世說新語補》20卷。此書有劉辰翁、李贄等評點。

(7)、明書林余圮孺刻李卓吾批點《世說新語補》。

清代

清代刊行的《世說新語》基本上沿襲明代三系,既無宋代那樣的整理,也無明代那樣的增補,也未出現新的批點本。只不過作了一些校勘工作,訂正了宋明刻本中的訛誤。

A、普通本系:

(1)、道光8年浦江周心如紛欣閣刻《世說新語》3卷。據明袁褧嘉趣堂本重雕,校正了不少錯誤。

(2)、光緒17年長沙王先謙思賢講舍刻《世說新語》3卷。此本據紛欣閣本重刊而再加校訂,為清刻本中最善者。

(3)、光緒3年湖北崇文書局刻《世說新語》6卷。北京大學有藏。

B、批點本系:

清代未有翻刻劉辰翁、劉應登、王世貞、王世懋等批點本。上述諸家批點均已吸收至《世說新語補》中,遂以補本流傳。

C、《世說新語補》系:

(1)、康熙15年承德堂刊《世說新語》3卷,《世說新語補》4卷。

(2)、乾隆27年江夏黃汝林刊海寧陳氏慎刊堂藏本《世說新語補》20卷。

(3)、乾隆27年重刊茂清書屋藏板《世說新語補》20卷。

(4)、光緒年間葛元煦嘯園刻朱印本《世說新語補》20卷。

(5)、清刊仿乾隆江夏黃氏刊巾箱本《世說新語補》20卷。

民國

民國期間,《世說新語》有多種印本。主要的有:

(1)、民國6年商務印書館排印本《世說新語》3卷。

(2)、掃葉山房石印本《世說新語》6卷。

(3)、民國6年北洋印刷所排印本《世說新語》4卷。

(4)、民國23年上海文化書社出版王明標點本《世說新語》。

(5)、民國24年上海大達圖書館供應社出版周夢蝶標點註解《世說新語》20卷。

(6)、《四部叢刊》本《世說新語》。

(7)、《四部備要》本《世說新語》。

(8)、《諸子集成》本《世說新語》。

現存版本

《世說新語》流傳較早版本為南宋刻本,現知3種:日本尊經閣叢刊中影印的宋高宗紹興八年刻本(余嘉錫認為屬三刻本中最佳)、宋孝宗淳熙15年陸游刻本和清初期徐乾傳是樓所藏宋淳熙16年湘中刻本。值得注意的是,宋孝宗淳熙15年陸游刻本明朝嘉靖間袁尚之嘉趣堂有重雕本。書分3卷,每卷又分上下。清道光年間周心如紛欣閣重雕袁本,稍有更正。光緒年間王先謙又據紛欣閣本重刻,稱思賢講舍本。

編者簡介

劉義慶

劉義慶(403—約444),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朝宋文學家。宋宗室,襲封臨川王贈任荊州刺史等官職,在政8年,政績頗佳。後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貶官王義康而觸怒文帝,責調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加開府儀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元嘉21年死於建康(今南京)。劉義慶自幼才華出眾,愛好文學,著有《徐州先賢傳》10卷、《典敘》、《世說》10卷、《集林》200卷、《幽明錄》20卷、《宣驗記》13卷、《小說》10卷, 有《宋臨川王劉義慶集》8卷。《世說新語》是由他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

劉義慶“秉性簡素,寡嗜欲,愛好文義”,“招聚文學之士,遠近必至”。 當時有名的文士如袁淑、陸展、何長瑜、鮑照等人都曾受到他的禮遇。他門下聚集了不少文人學士,他們根據前人類似著述如裴啟的《語林》等,編成該書。劉義慶只是倡導和主持了編纂工作,但全書體例風格大體一致,沒有出於眾手或抄自群書的痕跡,這應當歸功於他主編之力。有的日本學者推斷該書出於劉義慶門客、謝靈運好友何長瑜之手。

劉孝標

劉孝標對《世說新語》加注。劉孝標原是南朝青州人,宋泰始5年(469)北魏攻下青州,他隨例被迫遷到平城,在那裡出家,後又還俗。齊永明4年(486)還江南,曾參加翻譯佛經。該書的注是劉孝標回江南以後所作。他採用裴松之注《三國志》的辦法,進行補缺和糾謬的工作。孝標徵引繁富,引用的書籍達四百餘種。後人注釋該書的,有餘嘉錫《世說新語箋疏》、徐震堮《世說新語校箋》、龔斌《世說新語校釋》、楊勇《世說新語校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