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縣

蒲城縣

蒲城縣位於陝西省關中平原東北部(東經109°20′17″-109°54′48″,北緯33°44′50″-35°10′30″),古稱“重泉”、“南白水”,屬渭南市管轄。東臨大荔縣、澄城縣;西接富平縣;北依白水縣、銅川市;南靠臨渭區。東西長52.8千米,南北寬47千米。下轄16個鎮、1個街道,359個行政村,全縣戶籍人口79.21萬(2016年),常住人口75.20萬(2017年),為陝西人口第二大縣。總面積1585平方公里,為渭南面積第二大縣。 蒲城縣是陝西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台北時間的誕生地,陝西產糧第一大縣,被稱為酥梨之鄉和焰火之鄉,周邊有唐橋陵、唐泰陵等雄偉的唐代帝王陵墓。蒲城還是國民革命軍上將楊虎城和“以屍血諫”道光皇帝的清代名相王鼎的家鄉,故有“將相故里”之美譽。 國家智慧財產權強縣工程示範縣(區)。 2018年9月25日,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榮譽稱號。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秦時四鄰:東北為徵(在今西頭鄉),北為衙(在今白水縣東北彭衙村),南為下部(原在今渭南市故縣村,後遷至下吉鎮),西鄰頻陽(在今富平縣美原鎮),東南接臨晉(在今大荔縣)。

漢代南鄰的下邽縣,分為蓮勺、下邽二縣;北鄰衙縣、粟邑縣(在今白水縣西北)。漢末並徵(在今西頭鄉)入重泉。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撤重泉改設南白水。西臨土門縣(今富平縣),東臨五泉縣(今澄城縣南部),東北為三門縣(在今澄城縣安里鄉),北為白水縣,南鄰下邽、蓮勺二縣。西魏恭帝元年(554年),改南白水縣為蒲城縣,除東鄰為武鄉縣(今大荔縣)外,余均未變。

隋代,南臨的蓮勺縣併入下邽縣,西臨的土門縣併入華原縣(今耀縣以東),後復設土門縣,東鄰的武鄉縣改為馮翊縣(在今大荔縣)。

唐開元四年(716年),蒲城改為奉先縣。元和初(806年)將神泉鄉劃歸富平。元和十五年(820年),將美原縣(原土門縣)的龍原鄉、櫟陽縣(在今臨潼縣東北櫟陽鎮)的萬年鄉劃歸奉先。長慶四年(824年),將富平縣的豐水鄉、下邽縣的翟公鄉、澄城縣的撫道鄉、白水縣的會賓鄉等劃歸奉先。時除西鄰的土門縣改為美原縣(在今富平美原鎮)外,四鄰均未變動。

北宋開寶四年(971年),奉先縣復名“蒲城”,四鄰無變動。

元至元元年(1264年),下邽縣併入渭南,南鄰為渭南縣;美原縣併入富平縣,西鄰為富平縣。至元六年(1269年),馮翊縣改為同州,東南鄰為同州(在今大荔縣)。

明清兩代及民國時期,蒲城四鄰無變動。據清光緒《蒲城縣新志》記載:“蒲境東西一百里,南北八十里”。

新中國成立後,於1952年劃白水縣的上張、東莊子、蔣家山、前吳家、後吳家、西吳、腰懷、老城、東廟莊、西廟莊、姚家村歸蒲城縣。1958年12月,合白水、澄城、蒲城三縣為蒲城縣,縣址仍設原蒲城縣址,並將蒲城縣的永豐公社劃歸大荔縣。此時,蒲城縣東鄰韓城(合陽縣併入),東南鄰大荔縣,南鄰渭南市,北鄰洛川縣,西鄰銅川市(富平縣併入)。1961年8月,又恢復蒲城縣、白水縣、澄城縣原建制,並將澄城縣的蘇家河、蘇家坡、袁家坡、下堯科4個自然村劃歸蒲城縣,永豐公社轄地亦歸回蒲城。1965年1月,肖家堡公社由銅川市劃歸蒲城縣。1980年元月,又將肖家堡、阿莊、廣陽、高樓河4個公社全部劃歸銅川市。今蒲城縣全境東西寬55公里,南北長49公里,總面積為1583.58平方公里。行政區劃代碼:610526。蒲城縣歷史悠久。夏商屬雍州,周封賈國,春秋屬晉,秦置重泉,北魏名南白水,西魏始稱蒲城,唐名奉先,宋後名蒲城至今。境內文物薈萃,城外橋、景、光、惠、泰五座唐代帝王陵依山為墓,彼此烘托,尤以橋陵石刻最為精美,氣勢雄偉,為唐十八陵之冠,一九八八年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城內南寺唐塔,北寺宋塔,遙相呼應,明清考院、六龍壁、勿幕圖書館、楊虎城將軍紀念館保護完好。縣博物館內,歷史文物琳琅滿目,境內僅省級以上重點文物單位就有12處,一九八八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對外開放縣。蒲城歷史上文化昌盛,人才輩出。王鼎、井勿幕、李儀祉、楊虎城等先賢志士均出生於此。

授時中心

蒲城紫荊公園 蒲城紫荊公園

蒲城授時中心是新中國成立後建設的第一個國家授時中心(現國家授時中心本部為臨潼)。始建於1967年,地址在陝西省蒲城縣城西北西山唐憲宗景陵附近金幟山上。1970年9月建成竣工,經周恩來總理親自批准代號為‘326’,蒲城短波授時台於1970年12月15日開始試播。電台呼號為“BPM”,發播頻率為2。5 MHz、5。0 MHz、10。0 MHz、15。0MHz。

蒲城短波無線電授時台的研製建設工程,凝聚了20世紀60年代我國許多科研院所科學家的智慧和勞動,是當時中國科技發展水平的縮影,如今則為國家授時部。現國家授時中心臨潼總部保持的基準時間通過微波與蒲城授時部時間保持同步。

行政區劃

2011年7月,陝西省政府撤銷蒲城縣東陳鎮、平路廟鄉併入孫鎮,撤東楊鄉、賈曲鄉併入城關鎮,撤原任鄉併入荊姚鎮,撤大孔鄉、三合鄉、坡頭鎮合併設橋陵鎮,撤上王鄉設上王鎮,撤翔村鄉設立翔村鎮,撤椿林鄉設椿林鎮,撤龍池鄉設龍池鎮。現蒲城縣轄2個街道辦事處、16個鎮:城關街道辦事處、紫荊街道辦事處,罕井鎮、孫鎮、興鎮、黨睦鎮、高陽鎮、永豐鎮、荊姚鎮、蘇坊鎮、龍陽鎮、橋陵鎮、洛濱鎮、陳莊鎮、翔村鎮、龍池鎮、椿林鎮、上王鎮。共有7個居委會、359個行政村。

2015年1月實行鎮村綜合改革,撤銷城關鎮,設立城關街道辦事處;撤銷翔村鎮和上王鎮,合併設立堯山鎮;撤銷合併85個行政村。 至2015年末,蒲城縣轄城關街道辦事處和堯山鎮、興鎮、橋陵鎮、蘇坊鎮、 荊姚鎮、黨睦鎮、陳莊鎮、龍陽鎮、龍 池鎮、孫鎮、椿林鎮、永豐鎮、洛濱鎮、 罕井鎮、高陽鎮等 16 個鎮(辦),275 個行政村、14 個社區、2488 個村民小組   。

蒲城簡介

地理位置
蒲城縣位於東經109度21分17秒至109度54分49秒,北緯34度44分50秒至35度10分30秒之間,南北寬47公里,東西長52.9公里。面積1584平方千米,屬於陝西省關中東部。東與澄城,大荔相鄰,南與渭南相鄰,西與富平相望。

氣候

蒲城縣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唯雨量偏少,平均氣溫13.2度,降水量541.7毫米,日照2282.4小時,無霜期219天。春季氣溫多變,夏日多雨伏旱,秋涼陰雨少晴,冬季乾燥少雪。

交通

蒲城縣交通便利,鄉鎮間公路網通。
渭清,西禹公路在縣城交叉通過。西延鐵路,西韓鐵路自西南向東北橫穿境內,銅蒲鐵路自西北
南下與西延線相連。境內鐵路線總長146.6公里,沿途設14個火車站。

河流,山川,地形地貌

河流 北洛河,古稱沮水,簡稱洛河,洛水。洛河發源於定邊界南部王盤山,在蔡鄧鄉三眼橋以北。進入蒲城,流經蔡鄧、西頭、永豐、東陳、平路廟、龍陽、鈐鉺等鄉鎮,由鈐餌鄉城南村進入大荔。境內全長70公里。白水河又名南河。白水河發源於宜君縣雲夢山南麓,由高陽鎮窪里村北入境,至蔡鄧鄉三眼橋匯入洛河,境內總長15公里。大峪河源於黃龍山南麓,在永豐鎮東堡入境,至西固村匯入洛河,境內流長13公里。

北原山地

東起五龍山,西至太白山,含蔡鄧、馬湖、含蔡鄧、馬湖、罕井、上王、大孔、東黨、高陽等鄉鎮部分地區。海拔700-1200米,面積131平方公里。諸峰秀麗,氣候宜人。
主要山峰有:

堯山又名浮山,相傳堯時洪水為災,諸山盡沒,唯此山若浮而得名。堯山位於縣城北12公里處,東北西南走向,長約18公里,主峰海拔1032米。峰南柏林蒼鬱,山泉甘冽。堯山脈系西有豐山(又名蘇愚山,當地人稱唐陵山,因此山系唐睿宗李旦橋陵所在地),海拔751米。豐山東有金幟山,海拔741米(系唐憲宗景陵所在地)。重山在堯山主峰前數公里處,因與堯山主峰重疊而得名(系唐穆宗李恆光陵所在地)。五龍山簡稱龍山,位於縣城東北16公里與白水縣交界處。東北西南走向。長約10公里,主峰899米。五龍山因有五個山樑與主峰相連,蜿蜒若龍而得名。相傳秦昭襄王時大將白起曾在此立寨,固又名白堂山。五龍山系南有金粟山,尖山和臥虎山。金粟山清幽秀麗,頂有碎石,在陽光下若金粟而得名。系唐玄宗李隆基泰陵所在地。太白山,海拔1282米,位於縣西北方。岳王山,海拔1128米、其中在太白山和岳王山之間是一林草豐茂的天然牧場。還有九娘峪。沒虎溝、豀頭溝都是發展林木業的好地方。  

黃土台原

東北高西南底,總面積931平方公里,分為兩級.一級東起永豐西至原任.面積大約為825平方公里,海拔370---600米.二級地區包括蔡鄧,馬湖,罕井,上王,高陽等鄉鎮大部分或部分地區.面積大約為106平方公里,海拔600---900米。

河谷

洛河河谷在蒲城境內長約70公里,河漫灘地和一,二,三級階地總面積246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15.5%.盛產有名的"晉棗","葫蘆棗","疙瘩棗",味道鮮美,年產量達100多萬噸,暢銷省內外.

洪積扇裙

分布北山南坡,面積約為276平方公里,占全縣面積的17.4%.本地區因不同時期的洪水面狀流,線狀流和輻射流重疊而成為防止水土流失,自解放以來大力發展人工刺玫瑰林,林總蓄積量打23萬平方米.次第還盛產柿子,花椒.

作為陝西省九十七個縣市之一的蒲城縣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蘊藏著豐富的物產資源,可謂是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淳樸的民風極盛的學風從蒲城先民到現代的蒲城人,始終把它看作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而繼承發揚,改革開發後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蒲城人民更是勵精圖治,發揚優良傳統,艱苦創業,從物質和精神上,把蒲城縣建設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人傑地靈

蒲城有著優秀的文化藝術傳統,也是一座光輝燦爛的古城,養成了蒲城人民樸實的民風極盛的學風.春天的蒲城嫩綠蔥蘢,桃紅點點,閣樓殿堂,雕梁話棟,青磚碧瓦.顯眼的石碑房,灑落在四處的廳堂里,留下了古今書法家,藝術家的丹青墨寶.撩撥著優雅的情趣,也映射出蒲城人的精神風貌.境內文物古蹟眾多,出土文物可謂光輝燦爛.金代寶塔,橋陵石刻,南寺唐塔等響譽國內外.書畫名碑更為豐富,有馳名中外的雲麾將軍碑,前秦鄧太尉祠碑,米是書《晝錦堂記》等等均為稀世珍寶.蒲城人傑薈萃,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安邦濟世,叱詫風雲的人物,形成了以井勿幕,楊虎城,李氏家族李儀址為代表的傑出人物,他們文韜武略,譽滿華夏.  

如今的蒲城更是百業興旺自十三中全會以來,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蒲城大地在黨的領導下勤勞的蒲城人民發揚優良傳統開闊視野艱苦創業.工業農業第三產業並進一副繁榮昌盛興旺發達的景象,在經濟文化的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蒲城的明天會更好,更輝煌!

蒲城縣是全國500個商品糧基地縣、100個重點產煤縣、十大秸桿養牛示範縣、平原綠化示範縣和生態建設示範縣之一。縣城位於縣境中心,渭清、西禹兩條省道和正在建設的閆禹高速公路交叉通過,西韓(西安—韓城)、西延(西安—延安)、西包(西安—包頭)鐵路穿境而過,縣鄉油路縱橫交錯,總里程達900餘公里,交通十分方便。

工業發展迅速,全縣形成了以煤炭、建材、紡織、機電、化工以及農副產品加工為主,主要有水泥、煤炭、塑膠、變壓器、奶粉、棉布等。牛肉、果脯、金絲蜜棗、保健品、氧化鋅、三氧化鉬、鉬鐵、線丹粉等產品出口供貨值逐年大幅度上升。傳統的煙火藝術名揚中外,為中華一絕,被列入國家“星火”計畫。

蒲城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是國家優質小麥基地縣。棉、油、果、梨、牛、羊、雞等商品基地初具規模,以蘋果、酥梨為主的果品面積已達47.8萬畝,總產量達5億公斤以上,目前已建成綠色食品基地10萬畝。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蒲城縣以抓好黨委服務示範基地和知識分子科技服務示範基地為切入點,充分發揮人才和技術的示範引導作用,加速產業結構調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人民日報以《實踐“三個代表”的有效載體》為題對此做了充分的報導。蒲城縣於2014年5月申報縣級市,目前待國家批准。  

地理環境

位置

蒲城縣北部丘陵,中部高塬,南部平川,耕地168萬畝。東臨大荔縣、澄城縣;距韓城市司馬遷祠126公里;西接富平縣,距古都西安市110公里;北依白水縣、銅川市,距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陵100公里;南接渭南市,距聞名中外的西嶽華山120公里。

氣候

蒲城縣屬溫暖帶大陸性季風型氣候。全年多東北風,次為西南風。春溫,夏熱,秋涼,冬寒,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偏少。多年平均氣溫13.2℃,降水量541.7毫米,日照2282.4小時,無霜期219天。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紫荊公園,小路蜿蜒,柳條飄飄 紫荊公園,小路蜿蜒,柳條飄飄

蒲城土地總面積在明清及民國時期大約為2000平方公里,地廣人稀,人均占有耕地較多。明洪武年間(1368~1398)有耕地99.7萬畝,人均占有31畝多;嘉靖年間(1522~1566)耕地為99.6萬畝,人均11.9畝;崇禎年間(1628~1644)耕地擴大到177.9萬畝,人均14.8畝;清康熙五年(1666),耕地166.5萬畝,人均14.4畝;光緒三十四年(1908),耕地175.3萬畝,人均12.3畝。到民國時期,耕地面積維持在167萬畝左右,28年(1939)人均9.7畝,36年(1947)人均8.4畝。

新中國成立後,經幾次區域調整,1979年前為1766平方公里;1980年1月將廣陽、阿莊、肖家堡、高樓河4社劃入銅川市後,面積為1583.58平方公里,合237.5萬畝。1949年耕地面積為162.9萬畝,人均6.3畝。在1954年以前,耕地面積曾增加到203萬畝以上,但隨著人口的增加和建設事業的發展,到1955年以後,耕地面積基本是下降趨勢,人均占有耕地面積相應逐年減少。到1960年耕地減至192.5萬畝,人均4.8畝;1970年耕地194.4萬畝,人均3.5畝;1980年耕地174.6萬畝,人均2.9畝;1990年耕地168.2萬畝,人均2.5畝。可見在控制人口增長的同時,必須合理開發利用土地,珍惜土地。

1981年召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屆四次會議,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我國的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定為我國的基本國策,後又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1987年,陝西省頒布了《土地管理實施辦法》,中共陝西省委、省政府確定每年11月為“土地管理法宣傳月”,11月1日為“土地警鐘日”。  

植物資源

據1984年調查,蒲城縣境內常見野生草木近170種。除少數無用外,可利用者分類如下:

可供藥用的用量較大的有:山楂、澤瀉、川續斷、羅布麻、遠志、牛蒡、紫花地丁、苦參、苦菜、連翹(地殼)、地瓜兒苗、委陵菜、黃芩、柴胡、狹葉柴胡、車前、荊條等。還未被醫藥部門採集而民間少量利用的有硬質早熟禾(刷子眉眉、鐵絲草)、狗牙根(秀山草)、藎草、胡枝子、美里胡枝子、披針葉黃花(野決明)、毛杭子稍、杭子葙(萃骨梢)、白刺花(狼牙刺)、膜莢黃芪(豬尿泡)、扁莖黃芪、烏棘、鐵掃帚、雞眼草、野大豆(野菀豆、野黑豆)、花苜蓿、截葉鐵掃帚、木氏欄(油葫蘆草)、硬毛棘豆(馬牙草)、牛尾蒿、牡蒿、毛蓮菜、鬼針草、鏇覆花、打碗花、大刺兒豆(馬刺薊)、鳳毛菊、飛廉、火絨草、蒼耳子、大翻白草、灰枸子、歐李(山梅子)、香青蘭、百里香、野薄荷(艾蒿)、香茶菜、茴茴蒜、大火草(野棉花)、黃花鐵線蓮、水葫蘆苗、蕪花(洋洋花)、水苦、豬眼草、鐵莧菜、地構葉、皺葉酸模(卞塔葉子)、齒果酸模(土大黃)、酸模葉蓼(甜甘草)、蠅子草(染蠅子花)、尼泊爾志鸛草、鼠掌志鸛草、太陽花、水芹、山茴香、水蔥、麻黃、風花菜(水蘿蔔)、牛奶子(剪子稍)、酸醬(火蓮板子)、角蒿、柳葉菜、馬蓮、細葉百合(山丹丹)、千屈菜、扯根菜。

可供牧草和飼料用的可作牧草的有:小獐毛、牛鞭草、小糠草、硬質早熟禾、藎草、狗尾草、達里胡枝子、截葉胡枝子、達呼里黃芪、糙葉黃芪、雞眼草、細齒草木樨、野大豆、角果鹼蓬、繩蟲實、豬毛菜、駱駝蓬等。可作飼料有:中華隱子草、狗牙根、狼尾草、稗、美里胡枝子、胡枝子、廣東野豌豆、窄葉野豌豆、花苜蓿(黃花苜蓿)、水苦、翅鹼蓬、風花菜等。

可作綠肥的有:胡枝子、達烏里胡枝子、廣東野豌豆、窄葉野豌豆、翅鹼蓬(榨油後的殘渣)。除翅鹼蓬外,前4種皆屬豆科,具有根瘤菌,既是綠肥植物,又是優良的家畜飼料。

可作水土保持的有:小獐毛、狗牙根、美里胡枝子、白刺花、糙葉黃芪、沙柳、紅柳。

可作纖維的有:荊條、哥蘭葉、羅布麻、苦參、芫花、朴樹、大果榆。其中以荊條、芫花分布較廣,蘊藏量較大,大多分布在張家山、堯山和其他荒溝。它們的莖皮纖維可利用。  

人口

截至2013年底,全縣總人口共81萬人(公安局年報數據),人口密度456人/平方公里。為陝西人口第二多的縣份。  

經濟

綜述

2011年全縣成產總值103億元,同比增長16.3%。2011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31元,比上年增長18.7%;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555元,增長26.6%。居民住房條件繼續改善,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43.04平方米,農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7平方米。

工業

蒲城縣城區 蒲城縣城區

蒲城縣在民國前只有手工業生產,主要有蒲紙和煙花爆竹。據《陝西銀行彙刊》和清光緒《蒲城縣新志》載,明萬曆初年至清代,以興鎮為中心,民間開設的紙坊多達4000餘處。所造紙張,遠銷陝北、蘭州、平涼等地。民國時期,近代工業始有發展。民國20年(1931),西安集成三酸廠在蔡鄧籌建硫鐵礦,建成後至29年(1940),入股者100餘人。27年(1938),韓仲魯、王覺先創建白堤煤礦,集股300多個,年產原煤3萬餘噸。34年(1945),蒲城縣建立民生紡織工廠,使用鐵機織布,年產棉布300餘匹。但全縣工業生產仍以手工業為主。28年(1939)以後,各地陸續成立土布、土紙生產運銷合作社,手工業生產有了進一步發展。這些合作社見於記載的有:八福土布生產合作社,社員35人,股金372元,王錫令、武德孟分別任理事、監事主席;孟家坡土布生產合作社,社員27人,股金180元,喬宏遠、高雙成分別任理事、監事主席;東樂村土布生產合作社,社員30人,股金344元,王玉德、范天興分別任理事、監事主席;永豐土布生產運銷社,社員18人,股金1160元,荊文德、亢召雨分別任理事、監事主席;太平莊紗布生產運銷社,社員13人,股金1900元,許德雲、許本雲分別任理事、監事主席;山王土紙生產社,社員31人,股金760元,王伯榮、王增選分別任理事、監事主席;坡頭土紙生產運銷社,社員24人,股金704元,胡生玉、李士傑分別任理事、監事主席;鍾家土紙生產運銷社,社員14人,股金260元,黨茂亭、張月有分別任理事、監事主席;興市鎮土紙生產運銷聯社,社員15人,股金2600元,耿錫仁、胡生玉分別任理事、監事主席。

1949年4月蒲城全境解放後,根據黨的保護民族工商業的政策,經過宣傳動員,各地的油、糖、粉坊,興鎮的造紙業,保南窪等六處1700多部織布機,都迅速恢復生產。1950年初,對私營工業企業進行登記發證,使其生產合法化。當時開設的私營和公私合營工業企業有洞子溝煤礦、利群煤礦和金粟麵粉廠。

洞子溝煤礦1949年冬籌辦,股金來源一是解放前白水勝利煤礦曹子登經手轉入股金共35股,每股民國法幣480萬元;二是解放後新擴股金:縣政府投資小麥563石(76005公斤),銀行100石(13500公斤),田生春34石(4590公斤),高凌雲35石(4725公斤),韓望塵20石(2700公斤),楊子俊5石(675公斤)。因設備簡陋,井下水抽不退,於1950年停辦。

利群煤礦1950年2月以沒收薛子玉4000枚銀元作資本,先在蔡鄧龍虎嘴下開辦。後因量少質劣,地面裂縫,井下蓄水等,於1952年4月遷到白水下凹,由蒲、白二縣合辦,股金總額11890萬元(舊人民幣),職工95人。1954年4月移交白水縣。

金粟麵粉廠1950年2月由孫輔丞等58人集股合辦,每股小麥10石(1350公斤),共132股,廠址在城內鹽店巷12號。1951年元月開業,同年3月公私合營,生產“建設粉”,月產能力5.25萬公斤。因機器陳舊,生產虧本,1954年7月停辦。

解放初期,私營廠坊及私營手工業約有170餘戶,從業者320餘人,分布於30多個行業。1950年起,在國家扶植下,手工業發展較快。1953年底,全縣有地方國營企業1個,職工10人;地方合營企業1個,職工23人;合作社營企業2個,職工8人;私營廠坊46戶,從業264人;個體手工業者629戶,從業1545人。全年工業總產值121.08萬元(按1952年不變價),其中私營和個體102.5萬元,占84.7%。

蒲城縣 蒲城縣

1954年春,按照對私營工業“限制、利用、改造”的政策和對手工業積極扶植髮展的精神,首先在縣城進行手工業改造試點。當年辦起鐵木業生產合作社各一個,鐵木業供銷生產社3個,供銷生產合作小組18個,參加人員422人。此後,全縣對城鎮手工業全面進行改組,清產核資,定股定息。1955年3月,基本完成全行業社會主義改造任務。實行公私合營後,縣上派駐幹部為公方經理(或稱“駐廠代表”),並選私方人員為副經理,共同負責管理企業;按照“定息七年不變”的原則,從1956年起,每年付給資本家定息。對合作企業,利用自有資金,國家不予貸款,進行限制。在企業收入分配上,實行“四馬分肥”。後來又改為勞動返還,人員工資高限低不保,到1958年改行工資制。從企業所得純利潤中,留取15%擴大再生產,其餘上繳國家。對小業主投入企業的資金,實行“人走錢走,人在錢在”的原則。自負盈虧的合作小組,實行獨立核算,從每年純利潤中提取20%作為社會公積金。對合營、合作人員,經過教育表現好的,分期分批向全民企業過渡。到1957年底,全縣有國營企業4個,職工46人;合作社營企業3個,職工37人;手工業合作社(組),人員1080人;個體手工業戶260戶,464人。工業年產值1029.5萬元,其中國營50.3萬元,占4.9%;合作社營157.3萬元,占15.3%;個體手工業821.9萬元,占79.8%。

1958年秋,掀起“大躍進”、“大煉鋼鐵”、“大辦工業”高潮,全民動員採礦、建爐、運煤、煉鋼。全縣先後上勞40多萬人(次),共挖採礦石23094噸,煉生鐵544噸,毛鋼36噸。由於強迫命令,浮誇冒進,不但鋼鐵產量不實,且質量低劣,無使用價值,實屬得不償失。張家山鐵廠兩年半時間,煉生鐵40多噸,而花費資金90多萬元,每噸生鐵成本達2.25萬元。同時,還辦起煉鐵、機械、化工、造紙、煤炭、硫磺、水泥、磚瓦、鞭炮、炸藥、麵粉、油脂、食糖、紡織、棉絨、日用陶瓷、服裝鞋帽、糕點食品等23個廠(礦),產品達百餘種。但因設備工藝落後,多數產品質次價高,銷路不暢。此外,還把一些手工業合作廠(社)變為全民性質企業,個體手工業戶所剩無幾。1959年下半年,通過對工業生產調整,使一些工廠擺脫了原料、資金、技術力量不足,生產經營不善的處境,重點發展了“三農”(化肥、農藥和農具製造)、“四加工”(糧、棉、油、服裝)企業,恢復了鞋帽、縫紉、硫磺、陶瓷、木器、竹器、土紙、鞭炮、鑄造、裱糊、車馬挽具、車輛修理、農具修造、腳踏車修理、五金修造、土木建築、電器修理、鐘錶修理、工藝美術、圖章刻制等手工行業。增設了44個支農服務網點,並精減下放140多名幹部,加強支農工業技術力量。1961年,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對工業和手工業生產廠(社)進行關、停、並、轉,停辦了磚瓦廠、油脂廠和化工廠的電解車間,壓縮了硫磺礦和化工廠生產規模,從國營企業中退出了木器、竹器、皮麻、挽具、車輛修造、腳踏車修理、服裝鞋帽加工等手工業廠(社),恢復了集體性質,工業生產開始回升。1965年全縣工業生產總產值為1274萬元(按1957年不變價),比1957年增長23.8%;工業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20.3%。全縣各類型工業產值比重為:全民工業82.18%,集體工業17.82%。

“文化大革命”初期,廠、礦企業管理混亂,紀律鬆弛,停工停產。1968年縣革委會成立後,無政府狀態有所扭轉,但工業生產仍未完全恢復,1969年比1965年產值下降36%。1970年,根據全國《1970年和第四個五年國民經濟計畫綱要(草案)》精神,加強地方“五小”工業的發展,全縣廣大幹部、工人為此作了大量工作。先後籌建了縣煤礦、硫磺礦、氮肥廠、衛生材料廠、水利機械廠、紡織廠、變壓器廠、糖廠、水泥廠、微生物製品廠等,並對磚瓦廠、木器廠、塑膠廠、東方紅機械廠、麵粉廠和油脂廠陸續進行了改建和擴建。1976年全縣工業總產值4902萬元(按1970年不變價),占工農業總產值的34.6%,比1965年增長2.85倍。全縣各類型工業產值比重為:全民工業82.54%,集體工業17.46%。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搞活的方針,全縣工業生產發生了很大變化。按照“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對原來盲目建廠、重複生產、重工業比重偏大等狀況,進行改革調整,壓縮機械生產規模,發展建材和輕紡工業,使輕重工業比例逐步趨向合理。輕工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1979年為40.9%,1980年上升為58.8%,1981年達到85.3%。因此,人民生活日用品的供應得到改善,一些傳統產品和農用水泵等迅速恢復和發展。同時,工業企業內部先後建立了以承包為主的多種形式的經濟責任制,主管部門又實行政企分開,擴大企業自主權,使企業在經營管理、資金使用、對外經濟協作等方面擺脫了束縛,出現了活力。全縣工業生產由單純生產型變為生產經營型,變封閉型為開放型,注意市場信息,發展橫向聯合。1988年,共簽訂經濟技術項目73項,引進多種物資總值4479萬元。1989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均比前三年有較大幅度增長,其中母乳化奶粉、鐵維強化奶粉、脫脂藥棉、超薄地膜、標準麵粉、金絲蜜棗、蘋果脯、“425”水泥等8個產品榮獲省優質產品;母乳化奶粉、“C10”系列節能接地變壓器、75/60高錳鋼履帶板、古幣屏風等產品分別榮獲省優秀新產品;矽鐵、精鉛、脫脂藥棉等產品已打入國際市場,成為出口創匯產品。1990年底,全縣共有工業企業8398個,職工64943人,總產值32995萬元。其中國營工業企業34個(含中央、省、地屬4個),職工23323人(中央、省、地屬17579人),總產值為10814.1萬元(中央、省、地屬5564萬元,均按1980年不變價計算);集體工業企業38個,職工1620人,總產值為2261.9萬元;鄉鎮工業企業8326個(含個體7160個),職工4萬人,產值19919萬元。  

2012年上半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61.11億元,同比增長27.4%。實現銷售產值60.69億元,同比增長29.1%,產銷率達到99.3%,保持良好水平。14個重點工業建設項目全部開工,完成投資26.11億元。擬培育新增規模以上企業5戶。輕工業增速高於重工業。1-6月份,輕工業累計完成產值11.5億元,同比增長49.0%;重工業完成產值49.6億元,增長23.2%。省屬企業、縣屬企業增速較快。省屬企業完成產值29.45億元,增長34.4%,實現產銷率99.6%。縣屬企業完成產值21.3億元,增長22.9%,實現產銷率98.5%。  

農業

蒲城縣 蒲城縣

蒲城縣地形北高南低,自西北向東南呈坡階狀遞降。地貌複雜多樣,川原溝坡,山丘窪地兼有,而以平原為主。土質基本良好。光熱資源豐富,但雨量偏少,且降水季節不均,冬、春乾旱,夏濕、秋多霖。氣溫和雨量南北差異明顯。境內河流較少,北、中部地下水位亦深。1949年以前,僅在縣境南部有水澆地0.34萬畝。由於這種自然條件,歷來多種植糧食作物,北部沿山地帶戶牧少量羊群,中、南部除種植糧食作物外,還種植少量棉花。全縣糧食作物以夏糧為主,夏糧以小麥為主,小麥以正茬為主。在1950年土地改革以前的兩千多年間,一直處在封建主義生產關係下,依靠人、畜力耕作。漢、唐時代,因推廣新式農具,曾出現農業生產發展的高峰。但以後生產工具和技術很少改進,農業發展緩慢。到清末及民國時期,由於政治腐敗,橫徵暴斂,戰爭連年,自然災害頻仍,地租、債務、田賦、苛捐雜稅、差役、兵役等,壓在農民肩上,致使生產停滯,豐收年景糧食畝產80公斤左右,歉收之年畝產僅40公斤上下。

解放後,農民獲得和平安定的生產環境。1950年進行土地改革以來,黨和國家制定了一系列促進農業發展的政策,解放了農村生產力。1951年糧食總產即從1949年的7.18萬噸增至11.63萬噸。此後,國家設立管理農業生產的行政機構和科研機構,進行農田基本建設,興修水利,推廣現代化農業機械,發展電力,施用化肥,改進耕作制度和技術,實行科學種田,使農業生產條件發生顯著變化,生產水平有了很大提高。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雖受“左”傾思想影響,但總的趨勢還是曲折地向前發展著,風調雨順之年(1965、1975)獲得前所未有的大豐收。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糾正了“左”的干擾,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以後,改革了人民公社的管理體制,實行以家庭經營為主的多種形式的聯產承包責任制,鼓勵農民發展商品經濟,糧食產量連年增長。至1985年,畝產達到177公斤,總產26.21萬噸,比1979年增長27.7%。大家畜增至7.2萬頭,比1979年增長35.6%。由於農田基建進展緩慢,比價政策尚未調整,加之乾旱等不利因素影響,從1986年到1988年,糧食總產在22萬噸至25萬噸之間徘徊。1989年風調雨順,糧食畝產增長到188公斤,總產29.44萬噸,達歷史最高水平。棉花畝產34公斤,總產320.8萬公斤。大家畜增至7.79萬頭。1990年農業總產值達到1.99億元(按1980年不變價格計算),是1949年0.45億元的4.2倍。

從1984年到1990年,全縣每年向國家提供的商品糧都在5萬噸以上,居全省之首。1986年被國家農牧漁業部確定為商品糧基地縣。1987年又被確定為優良小麥基地縣。1989年在陝西省夏糧“豐收杯”交售競賽中,蒲城縣以交售小麥6萬噸的成績奪魁,全年交售糧食達7.5萬噸。畜牧業也在1984年被陝西省農牧廳畜牧局確定為秦川牛保種縣之一,1986年被國家農牧漁業部確定為秦川牛基地縣。  

2012年,全縣夏田糧油作物種植面積96.0萬畝,夏糧生產面積居全省之首。其中小麥95.0萬畝,油菜1萬畝,全縣小麥平均畝產326公斤,單產較上年增產17.9%,總產3.097億公斤,增產率18.7%,列全市第一,油菜畝產86.0公斤,單產較2011年增產22.2%,屬豐收年份。全縣設施農業生產面積17.73萬畝,總產量54.85萬噸,產值9.1億元。其中設施西甜瓜15萬畝,預計總產45萬噸,產值7.3億元;設施蔬菜2.6萬畝,總產9.8萬噸,產值1.72億元;設施時令水果1300畝,總產500萬噸,產值800萬元。全縣牛存欄5.36萬頭,其中奶牛存欄20514頭;豬存欄21.22萬頭,其中能繁母豬30696頭,出欄13.53萬頭;羊存欄13.9萬隻,出欄3.34萬隻;雞存欄530萬隻,其中肉雞存欄230萬隻,出欄690萬隻,肉、蛋、奶產量分別達到2.78萬噸、1.59萬噸、2.71萬噸,產值創4.8億元。建成機械化擠奶站21個,畜牧養殖小區52個,畜牧養殖示範村65個,各類規模養殖戶5417個,現有部級示範場1個、省級2個、市級10個。擁有飼料生產企業8個,產銷各類飼料15萬噸。全縣果業總面積60萬畝,其中蘋果25萬畝,酥梨25萬畝,時令水果10萬畝,果品總產量約80萬噸。其中新栽面積2.5萬畝,蘋果0.5萬畝,酥梨1.5萬畝,紅提葡萄0.5萬畝。罕井鎮中山村,高陽鎮窪里村兩個生態示範村建設進展順利,正在完成綠色向有機果園的轉換期,高陽鎮會通村現代農業蘋果項目也已順利通過檢查驗收。

全縣棉花種植面積17.1萬畝。較2011年減少0.4萬畝,以瓜套為主的各類間套面積7.0萬畝,純種10.1萬畝。品種主要以魯棉21,銀抗P53、鑫秋1號等為主,約占種植面積78%。全縣95%以上面積實現了良種抗蟲棉種植,極大的提高了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  

交通

蒲城縣 蒲城縣

蒲城縣公路交通事業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發展,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現已基本形成一個以縣城為中心,以西禹高速與渭蒲高速公路及省道渭清路與西澄路為“雙十字”主骨架,以“兩縱兩橫兩輻射”主幹縣道為次骨架,城鄉相連、鄉村互通、層次分明、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寬深快捷的交通運輸網路。境內有國道主幹線西禹高速公路53公里,渭蒲高速公路21公里;省道二級公路三條(罕正公路18.27公里、渭清公路42.88公里、西澄公路55.4公里)116.55公里;各級農村公路759條2256.475公里,其中縣道9條241.449公里,鄉道41條320.586公里,專用道2條8.314公里,村道707條1686.126公里,農村公路路網密度142.5公里/百平方公里。  

政治

主要領導

縣委書記 陳振江
縣長 李軍政
人大主任 李蘭州

本表資料均來源於蒲城縣人民政府網站  

機構設定

政府辦 司法局 農業局 文旅局 信訪局 社保局
工信局 審計局 林業局 衛生局 監察局 中小企業局
民政局 財政局 水務局 食藥局 科技局
經發局 人社局 交通局 計生局 物價局
教育局 國土局 安監局 統計局 果業局
公安局 住建局 文體局 宗教局 畜牧局
醫藥辦 市容局 設施農業局 質監局 工商局

本表資料均來源於蒲城縣人民政府網站  

社會

衛生

蒲城縣歷史上有聲望的醫生很多,他們繼承和發展了傳統的醫德和醫術,或走村串戶,或坐堂應診,救死扶傷,為民眾防治疾病。民國時期,全縣先後辦有私人醫院、診所30多處。但因社會制度所限,有的辦起不久即停辦或他遷。公辦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也很慢。據有關資料記載,民國時期的縣衛生院,是在戒菸所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清末民初,鴉片煙在中國泛濫,蒲城縣農民種植、販賣、吸食者甚多。據荊姚張霖澍日記記載,光緒二十一年(1895)自種鴉片收煙土71兩;二十二年(1896)收煙土33兩,打罌粟種1.6石。民國18年(1929),國民政府頒布《禁菸法》,要求各地成立禁菸機構。20年(1931),縣政府任命趙自超、孫子文為縣衛生助理員,負責防疫,兼管禁菸。因政府重視不夠,成效甚微。24年(1935),省立戒毒院又任命趙自超為蒲城縣戒菸所(後稱“調煙所”)所長,所址設堯山書院。趙自超對戒菸事宜一度甚為重視,但由於縣政府對此項工作漠然置之,加之縣城內和興市鎮幾家大煙商阻撓搗亂,致使戒菸工作無法開展。28年(1939)省衛生署又派丁紹周為蒲城縣調煙所所長,開始收容菸民,服用藥物,進行戒菸。29年(1940)縣政府改調煙所為衛生院,從此,蒲城縣才有了公立醫療機構。33年(1944),縣民政科又在興鎮辦了一個衛生所。
蒲城解放後,在黨和人民政府重視下,醫療衛生事業不斷發展。
行政組織 衛生工作初歸第三科管理。1952年5月,縣人民政府將分管教育、衛生的第三科正式改稱“文教衛生科”,城關、興鎮、黨睦、孫鎮、罕井、廣陽6個區各設文教衛生助理員1人。1955年3月,縣專設衛生科。1959年1月,蒲城、白水、澄城三縣合併後,成立文教衛生部(4月改部為局),內設衛生股。1960年7月設衛生局。1961年蒲、白、澄三縣恢復原建置後,8月又並為文教衛生局。1964年8月再專設衛生局。“文化大革命”中,衛生局機構癱瘓。1968年,學“靈寶經驗”,成立醫藥衛生服務站。1970年,成立衛生管理站,10月成立衛生局革命領導小組。1976年10月,恢復衛生局至今。
1949年5月至1963年,先後設立縣衛生院(1960年改為縣醫院)、衛生防疫站、婦幼保健所等,並相繼設立8個地段醫院和22個鄉鎮衛生院,以後又設立中醫院和康復醫院。1990年底,全縣共有醫療衛生院所68個,衛生工作人員3000餘名(其中醫士以上人員1122名),病床932張,平均千人有醫生1.67名、病床1.38張。全縣醫療衛生事業費用137萬元,占地方財政總支出3.5%。縣、鄉、村三級醫療保健網基本形成。地方病和傳染病有的得到控制,有的基本絕跡。婦幼保健、職工保健工作取得顯著效果。民眾性的愛國衛生運動健康發展。醫學會、中醫學會等衛生科研組織和民眾性衛生組織——衛生工作者協會的活動也較為活躍。
全縣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引起各級衛生主管部門和聯合國衛生組織的關注。1979年10月,省衛生廳確定蒲城縣為全省衛生重點縣之一。1979年10月到1982年底,省、地、縣共投資158.7萬元,衛生局自籌資金51萬元,擴建房舍、購置器械、培訓護士,使醫療衛生事業得到較快的發展。三年中,全縣共購置醫療器械1529件,基本解決了各醫療單位器械的使用需要。
1982年11月29日,我國政府與聯合國開發計畫署正式簽訂支持初級衛生保健項目檔案。規定:1983年5月至1985年5月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對蒲城縣和四川灌縣、廣西武鳴、浙江蕭山、天津薊縣、遼寧金縣等6縣給予60萬美元,以發展醫療衛生事業。
1983年5月,縣衛生局副局長趙勤學隨同國家基層衛生考察組訪問泰國、澳大利亞、紐西蘭,了解這些國家醫院狀況和衛生服務管理辦法。這是蒲城縣衛生界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出國考察。同年7月31日~8月4日,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短期顧問尼丁·克里斯特博士一行,對蒲城縣衛生工作進行詳細考察。參觀了縣醫院、衛生防疫站、婦幼保健站、衛生學校以及黨睦、永豐醫院、城關鎮東街產院等單位。12月,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正式確定蒲城縣為初級衛生保健示範縣。1984年元月,縣衛生局派代表參加衛生部召開的全國4個初級保健合作中心及6個衛生示範縣情況交流會;2月20日,成立初級衛生保健示範縣領導小組;6至7月,領導小組派代表參加衛生部舉辦的教育方法和服務管理學習班,為搞好衛生示範縣奠定理論基礎。1984年,衛生部和世界衛生組織駐北京辦事處共同商定分配給蒲城縣價值52280美元的物品、器械,為衛生示範縣建設提供物質基礎。1985年8月,尼丁·克里斯特再次來蒲城進行為期4天的技術諮詢服務,對縣醫院、防疫站、衛校、藥檢所、永豐鎮衛生院、永豐村衛生所、孫鎮地段醫院、婦幼保健所、中醫院、東街產院等10個衛生醫療單位進行考察、指導。
1987年,全縣開展創甲級村衛生所活動,有效地改變農民醫療衛生狀況。同時,採取多渠道、多形式辦農村產院,基本解決了孕產婦的住院分娩問題。1988年和1990年,全縣衛生事業繼續發展,醫療條件進一步改善,農村缺醫少藥的狀況進一步改觀。 

截止2012年,全縣衛生醫療機構30個,床位1695張,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945人,衛生防疫人員143人,鄉村醫生943人。醫療服務體系建設步伐加快,縣醫院綜合住院樓和中醫院醫技樓已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即將投入使用。公共衛生服務進一步加強,為城鄉居民建立健康檔案557503人(份),59500名65歲以上老人進行了免費體檢;辦理孕婦免費分娩卡7526份,補助資金458萬元;為1840戶農村居民發放大病救助金786萬元。為19種特殊慢性病患者補償資金854.72萬元,為54306名0~6歲兒童免費接種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免費醫療肺結核病人212例,為1329名貧困白內障患者免費復明手術。全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農民612526人,參合率96.92%,較上年增加了1.2個百分點。獲得補償參合人數57.14萬人次,補償費用1.16億元,享受萬元以上者765人。獲得“全省新農合制度建設先進縣”榮譽稱號。實施了基本藥物“三統一”制度,鄉村兩級統配藥品1353個品規。  

文體

據有關史籍和碑石記載,古時蒲城民間就有以強身、自衛、娛樂為目的的練拳棒(武術)、練氣功、奕棋等體育活動。明代進士李應策在《邑豐陽建龍河觀記》中,對練氣功之法記述甚詳。又據一些老年人回憶,清代和民國初期,城鄉民間體育活動就很多,除武術、氣功和棋類外,有上山登高、放風箏、盪鞦韆、跳繩、踢毽子、打毛蛋、跑步、跳高、跳運、射箭、游水、舉石鎖、掰手腕、摔跤、扔石子(擲遠)、打瓦兒(擲準)等等。民國16年(1927)以後,學校始有籃球活動,以後逐漸有了排球、足球、網球、桌球、羽毛球、射擊等活動。
新中國成立後,在毛澤東主席“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體育方針指導下,蒲城縣的體育事業飛速發展。有經常性的活動,有制度化的比賽。體育工作初期由縣文教局兼管,1958年成立蒲城縣體育運動委員會《簡稱“體委”),專管全縣城鄉體育工作。1962年在職工俱樂部後面建起1800多平方米、可容4000觀眾的燈光球場。1965年,在延安西路建起13000多平方米的大型露天體育場,設有跑道、籃球桿、排球網、單槓、雙槓等運動器材,同時建築862平方米的桌球大廳。1985年,城關鎮關帝村和南街國小花費16萬多元,在關帝廟後巷修建1000多平方米的旱冰場一座,內設500平方米的游泳池。1989年,縣政府將體育場遷至南環路,建設一個46600多平方米設施較多的現代化體育場。為了培養體育人才,縣體委早在1965年8月就辦起了業餘體校(十年“文革”中斷),當時設桌球、籃球、體操三個班。至80年代,業餘體校先後培養能出縣比賽的田徑運動員299名,籃球運動員125名,桌球運動員67名,體操運動員37名,其中給軍隊和國家有關單位輸送籃球、桌球等運動員22名。 

截止2012年,全縣有社會藝術團體43個,專業藝術團體2個,藝術培訓機構21個。建成鎮文化服務站12個,村級體育場78個,農家書屋實現全覆蓋,有線電視入戶率41.1%。文化體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文化產業發展勢頭良好,文化市場監管進一步加強,民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縣劇團送戲下鄉200餘場,影劇院歌舞演出80餘場,舉辦各類文藝晚會、文藝比賽19場次,啟動了秦腔“周末一元劇場”。文化遺產保護和開發利用工作成績顯著,被國家文物局批准為開展文物遺產知識宣傳普及工作試點縣。楊虎城紀念館、王鼎紀念館和縣圖書館、文化館、各鎮文化站免費開放。全年文化產業產值1592萬元,較上年增長24.3%。  

科技

建國前,蒲城沒有專門科學技術組織。新中國建立後,於1958年12月,成立蒲城縣科學技術委員會(簡稱“科委”)。1963年2月精簡機構時撤銷。1977年9月成立蒲城縣革命委員會地震局,1978年5月恢復蒲城縣科學技術委員會,共有幹部23人。

1985年3月,科委成立科技開發中心,編制4人。其指導思想是:立足當地資源,著眼科技開發,面向鄉鎮企業,重視經濟效益,為蒲城經濟翻番服務。中心任務是:開發新產品,傳遞科技情報信息,培訓技術人才,聯繫農村科技戶,搞好各種科技服務。並按照《全國科學技術管理工作試行條例》,科委成立了科技幹部科,統一管理全縣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幹部,負責科技幹部的考核、選拔、晉升和培訓工作。

農業科學研究中心 1953年3月,縣農業技術指導站成立,這是蒲城縣最早的科學技術事業單位。1976年改為蒲城農業科學研究所,負責農業技術的研究和推廣。1983年又改為農業科學研究中心,歸農牧局領導,下設辦公室和農技、土肥、植保、農桑園藝4個站與果桑等3個公司,並派出蘋果、經濟作物、旱原作物3個組分別常駐罕井、黨睦和孫鎮指導工作。

農業機械研究所 1963年成立,任務是引進、宣傳推廣農業機械,開展全縣的農機科研工作,屬農機局。

林業科學研究所 1980年成立,任務是研究林業方面的植樹、育苗及造林技術、檢驗樹木品種優劣、引進推廣良種樹木、利用場地進行科學實驗等,歸林業局。  

截止2012年,全縣科技研究推廣機構11家,各類科普協會150餘家,共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0642人。圍繞主導產業、支柱產業組織各類培訓400餘場(次),發放資料10餘萬份,解答疑難問題6000多個,培訓人員11萬人(次),全民科技文化素質和實用科技水平得到提高。  

教育

蒲城中學 蒲城中學

蒲城縣在宋代以前,教育由長吏掌管。宋徽宗政和年間(1111~1119)始設學署(在文廟後),置教官一員,稱“教授”,掌文廟祭祀,管理教育所屬生員。元代,教官稱“學正”。明洪武二年(1369),教官稱“教諭”,為正職,主管全縣教育,又增設副職,稱“訓導”,主管在學生員的考試學籍事宜。清光緒三十年(1904)後,學制變更,教官已廢。三十二年(1906),改學署為勸學所,設總董,承知縣之命籌劃全縣教育興革事宜。

民國元年(1912)後,開始仍設勸學所,置總董1人,改學堂為學校。民國2年(1913),改勸學所為教育科。次年又改為學務局,設學董1人(由縣長呈請教育司加委),並受教育司直接管制。4年(1915),又改學務局為勸學所。11年(1922),縣增設視學(由勸學所長呈請縣長加委)。13年(1924)再改勸學所為教育局,設局長一人(由教育廳直接委任),視學2人,教務委員4人,事務員3人,劃全縣為5個學區,加強領導,教育事業始有較大發展。22年(1933),裁局併科,設教育助理員1人。24年(1935)又恢復教育局。29年(1940)又裁局設科。次年,教育科設科長1人,督學5人,科員2人,事務員1人。

蒲城解放後,縣教育行政管理初設第三科,1950年8月改為文教科。1952年5月改為文教衛生科。1955年3月專設教育科。1958年2月又改為文教科。1959年1月蒲城、白水、澄城三縣合併為蒲城縣時,設立文教衛生部,4月改稱“文教衛生局”。1960年7月教衛分開,設文教局。1961年8月,三縣恢復原建制後,設文教衛生局。1964年8月文衛再次分開,設文教局。“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文教局機構癱瘓,1967年2月被“造反派”奪權,縣革命委員會政工組下設有教育組。1970年10月成立文教局革命領導小組。1973年改為局長負責制。1982年3月設立教育局至今。

1981年9月,蒲城縣教育工會成立。1985年9月,中共蒲城縣教育局委員會成立。

在管理體制方面,自1949年至1955年,中學教育由省、地直接管理,縣級只管理國小教育及社會教育。1956年以後,縣立中學由縣一級直接管理。1970年以後,縣教育局只直接管理高中、職業中學和重點中、國小。農村的初級中學及所有國小均由所在鄉(鎮)管理。  

旅遊

蒲城縣橋陵 蒲城縣橋陵

五陵閒雲

唐帝王陵二十座,十八座位於關中,其中唐睿宗橋陵、唐玄宗泰陵、唐憲宗景陵等五座位於蒲城縣,史稱“ 五陵閒雲”。其中,橋陵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雙塔夜影

雙塔之南寺唐塔,原系慧砌寺舍利塔,為方形四面十級樓閣式磚塔,磚砌單壁中空,高約39米,始建於唐貞觀元年;北寺宋塔,位於城內北街崇壽寺舊址內,系密檐式方形磚塔,四面十三級、高約47米,始建於北宋紹聖三年。

楊虎城將軍紀念館 楊虎城將軍紀念館


楊虎城紀念館

原址系楊虎城將軍宅院,1983年對外開放,分東、西兩院。館內藏有楊虎城和母親孫一蓮生前生活用品,以及楊母六十大壽時,親朋及邵力子、馬鴻逵、蔣介石等人贈送的壽屏,現為重要愛國教育基地。




王鼎紀念館

王鼎紀念館 王鼎紀念館

為清代著名愛國名相王鼎故居,1997年對外開放,位於蒲城縣內達仁巷54號。



六龍壁

建於明萬曆四十四年,高約6米,長約17米,為琉璃花磚精砌而成。雖歷經風雨洗禮,略顯破敗,可依然生動而富靈氣。六龍壁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廟

始建於唐貞觀四年,為風格別致的四進院落式古典建築群,館內“蒲城碑林”名碑薈萃。  

唐朝君主陵墓

陝西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