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旺地區

達旺地區

達旺地區(Dawang Area),是中國領土,屬於藏南地區裡的門隅地區(門巴族聚居區),是門隅地區的核心部分。在中國的行政區劃下,達旺屬於西藏山南地區的錯那縣。但此地目前被印度侵占,印度的行政區劃中,屬偽“阿魯納恰爾邦。

基本信息

地理概況

達旺是藏南明珠,是藏南地區開發較早的富饒之地。是六世達賴的故鄉,藏族民眾心中的一塊聖地。我們現在通常所說的達旺是泛指達旺地區,即不丹以東、麥克馬洪線和喜馬拉雅山脊線之間的區域,近2200平方公里。狹義的達旺是指達旺寺周邊,是一個小市鎮。

本來依定的原則是按喜馬拉雅山脊分水嶺劃線,但為了將達旺劃入英印控制區,麥克馬洪將達旺地區的麥克馬洪線畫到了喜馬拉雅山脊分水嶺以北,這樣就將達旺劃在了麥線以南英印方一側了。在達旺地區真正的喜馬拉雅山脊分水嶺是西山口(色拉)一線。

達旺地區,按照中國的行政區劃,達旺屬於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的錯那縣。但目前(截止2013年6月)被印度非法占領,被劃分到印度阿魯納恰爾邦州的行政區劃。

根據2001年數據,達旺地區面積為2085平方公里,人口為38924人,主要居民是中國的少數民族門巴族和藏族。連印度“阿魯納恰爾邦達旺區的官方網站”都承認,達旺是“門巴人的土地”,是藏傳佛教盛行的地區。達旺的地勢為北高南低,平均海拔3500米,有大片的叢林和灌木。達旺地區的中心——達旺鎮的面積約5平方公里,達旺河流過該鎮的南面。

爭端由來

藏南達旺藏南達旺

中印這段爭議始於1914年的中英藏西姆拉會談,英國全權特使威廉·亨利·麥克馬洪在會上提出麥克馬洪線為西藏和英屬印度之間的邊界,該線將達旺等地割與英國。後來英藏代表皆簽字同意該線,中國代表則因中央政府反對而沒有簽字。中國的觀點是,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不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因此西姆拉會談條約只能算單方簽字(即英國),應視為無效。中國所堅持的是中印傳統界線。

截至2008年,印度軍方在該省與鄰國的邊境都部署了嚴密的軍事防守,防範中國可能會再度越境取回土地。另一方面,該省北面與緬甸及那加蘭省的邊境有那加基督徒軍事叛亂集團活動,所以非經特別許可,印度政府嚴禁外人進入該省。

文化

達旺瀑布達旺瀑布

“阿魯納恰爾邦”人口超過一百萬。根據當地政府統計,當地有八十二個不同部族,主要部族包括了信仰藏傳佛教的門巴族、舍度苯族、珞巴族以及康巴族,信仰印度教的主要部族是諾特族。此外,當地的納迦族和阿締族有部分人是信仰浸信會的基督新教以及羅馬天主教。

雖然印度政府把印地語定為阿魯納查省的官方語言,但是當地所有原住民的語言都屬於漢藏語系的藏緬語支(藏緬語族)。根據當地政府統計,當地的方言超過四十種。

地區規模

達旺地區達旺地區

達旺地區,中國與印度邊界爭議中一部分。

它是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故鄉,門隅地區的宗教、文化中心。在中國地圖上,達旺仍屬於西藏山南地區的錯那縣,而在印度非法成立的阿魯納恰爾邦內,達旺是13個行政區之一。達旺地區的面積有2,172平方千米。門巴族占達旺一大部分的人口,首府達旺城乃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出生地。本地區的主要旅遊勝地是五世達賴喇嘛羅桑嘉措樹立的達旺寺。達旺寺是屬於藏傳佛教的格魯派教派。

地理位置

達旺地區達旺地區

達旺是藏南明珠,是藏南地區開發較早的富饒之地。狹義的達旺是指達旺寺周邊,是一個小市鎮。

現在通常所說的達旺是泛指達旺地區,即不丹以東、麥克馬洪線和喜馬拉雅山脊線之間的區域,近2200平方公里。

1914年,麥克馬洪炮製麥克馬洪線時,本來依定的原則是按喜馬拉雅山脊分水嶺劃線,但為了將達旺劃入英印控制區,麥克馬洪將達旺地區的麥克馬洪線畫到了喜馬拉雅山脊分水嶺以北,這樣就將達旺劃在了麥線以南英印方一側了。在達旺地區真正的喜馬拉雅山脊分水嶺是西山口(色拉)一線。

主權爭議

達旺地區達旺地區

中印這段爭議始於1914年的中英藏西姆拉會談,英國全權特使威廉·亨利·麥克馬洪在會上提出麥克馬洪線為西藏和英屬印度之間的邊界,該線將達旺等地割與英國。後來英藏代表皆簽字同意該線,中國代表則因中央政府反對而沒有簽字。

中國的觀點是,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不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因此西姆拉會談條約只能算單方簽字(即英國),應視為無效。中國所堅持的是中印傳統界線,中國歷屆政府從未接受“麥克馬洪線”。

截至2008年,印度軍方在該省與鄰國的邊境都部署了嚴密的軍事防守,防範中國可能會再度越境取回土地。另一方面,該省北面與緬甸及那加蘭省的邊境有那加基督徒軍事叛亂集團活動,所以非經特別許可,印度政府嚴禁外人進入該省。

歷史沿革

達旺地區達旺地區

達旺地區自古就是西藏的一部分。1681年,五世達賴阿旺·羅桑嘉措下令在此地建立達旺寺,此地從此成為藏傳佛教聖地,由西藏地方政府長期進行有效管轄。六世達賴洛桑仁欽·倉央嘉措就出生在達旺。

1951年2月,印度軍隊侵占達旺,用武力趕走西藏地方政府派駐的官員,向當地居民“宣布達旺從此被置於印度的行政管轄下”。

1953年,印軍趕走拉薩派駐達旺寺的總管絳村尊珠,又禁止哲蚌寺按舊例派往達旺寺的堪布(西藏地方政府僧官系統職稱)進入達旺。

1954年,印度在該地成立了東北邊境特區。

同年出版的印度官方地圖,首次把麥克馬洪線從1936年以來註明為“未標定界”改為“已定界”。1962年中印爆發邊境戰爭,中國在戰爭中取得全面勝利,但在戰後撤退回實際控制線。

1962年中印邊界戰爭之後,印度聲稱中國控制的新疆阿克賽欽地區是屬於自己的領土,中國則認為印度控制的阿魯納查省霸占了九萬多平方公里的中國土地。1963年達旺又被印占領。

1972年印度將該特區改為阿魯納查中央直轄區。1986年底印度議會兩院通過立法將阿魯納查中央直轄區升格為省。翌年,印度正式宣布成立阿魯納查省,即“旭日之國”。

1986年底印度議會兩院通過立法將阿魯納查中央直轄區升格為省。翌年,印度將其升格為“阿魯納恰爾邦”,企圖從法律上使占領合法化。但中國政府不承認該省的合法性。

動態信息

印度擬在達旺建軍用前沿機場

2013年6月18日訊息,在6月14日,印度空軍的一支高層技術小組在達旺地區,對建議的前沿著陸場(AdvancedLandingGround,ALG)建設地點進行了檢查,印度第190山地旅的旅長等人陪同。

該小組的主要負責人對擬建ALG的地點表示滿意,他們將儘快向印度空軍有關部門提交初步檢查報告,以儘早採取進一步的行動。

行政區劃分類導航

行政區劃是國家為了進行分級管理而實行的國土和政治、行政權力的劃分。是國家根據政治和行政管理的需要,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充分考慮經濟聯繫、地理條件、民族分布、歷史傳統、風俗習慣、地區差異、人口密度等客觀因素,將全國地域劃分為若干層次大小不同的行政區域,設定相應的地方國家機關,實施行政管理。行政區劃的層級與一個國家的中央地方關係模式、國土面積的大小、政府與公眾的關係狀況等因素有關。
一級行政區各國行政區劃縣級行政區
民族自治區中國百強名鎮海域

中印邊界爭端

中印邊界爭端
概述:整箇中印邊界全長1700餘公里(因未實際勘測,此數據只是大概數據,也有資料說近2000公里),分西、中、東三段。在每一段邊界上都有爭議地區。
西段雙方爭議面積為33500平方公里,主要是阿克賽欽地區,除巴里加斯一處外,其餘都控制在中國手中。
西線邊境爭端主要是新疆阿克賽欽地區歸屬之爭。阿克賽欽是一塊被喀喇崑崙山崑崙山阿里高原環繞的盆地,自古以來就是從新疆到達西藏的重要通道,一直屬於中國,直到五十年代印度人抗議中國通過阿克賽欽修建新藏公路以前,中國政府並不知道印度對這裡有領土要求。1951年前後,印軍趁我軍剛進入阿里地區之機,侵占了受泥山江以東的賣爭拿馬碟木卓克附近約450平方公里的土地;1954年以後,印軍又侵占了巴里加斯
中段雙方爭議面積約2100平方公里,分為4處,現控制在印度手中。
中印邊境中段,印軍除了占領英國殖民主義者侵占的桑、蔥沙兩地外,1954年又侵占了香扎拉不底烏熱三地;1955年侵占了波林三多;1957年侵占了什布奇山江及附近的一塊草地;1958年又侵占了巨哇曲惹兩地。這樣,印方在中印邊境中段共侵占我國約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
東段雙方爭議面積約90000平方公里,即常說的藏南地區,現全部控制在印度人手裡。
中印邊境東段爭端,是傳統習慣線與麥克馬洪線之爭。傳統習慣線在喜馬拉雅山南麓,以此線作為邊界,約9萬平方公里的藏南地區屬於中國;而麥克馬洪線以喜馬拉雅山脊分水嶺的連線線作為界線,將藏南土地劃歸印度。

西藏自治區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