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1938年起,漳州地區國民黨執政當局查禁台灣歌仔戲、台灣歌仔音樂、台灣樂器(殼仔弦、大廣弦、台灣月琴、台灣笛),邵江海與師兄弟林文祥等合作,做了許多改革,發明六角弦這種新的胡琴類樂器代替殼仔弦和大廣弦,以皮面三弦代替台灣月琴,洞簫代替台灣笛,成為新的伴奏組合(六角弦、三弦、簫有人稱為3大件,殼仔弦、大廣弦、台灣月琴、台灣笛則有4大件的稱號),並發展出以雜碎仔調(後流傳到台灣,被稱為都馬調,非常風行)為主的系列改良調和演唱改良調的改良戲。著有《李妙惠》(又名《盧夢仙》)、《白扇記》等歌仔戲劇本多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8年起在漳州藝術學校教歌仔戲(1953年起改名薌劇),培養出鄭秀琴(獲評中國國家1級演員職稱)、吳茲明(獲評中國國家1級導演職稱)等學生。陳彬 (歌仔戲)(獲評中國國家1級作曲職稱)和陳松民(漳州藝術學校副校長)跟他學習歌仔戲音樂藝術。
主要經歷
1960年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第3次文學藝術代表大會代表在北京得到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接見。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他受到迫害,1978年落實政策,回藝術學校教書,1980年去世。
1997年,中國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廈門市台灣藝術研究所編寫的《一代宗師邵江海》專書,紀念和表彰他的藝術成就。
21世紀,廈門市歌仔戲劇團排演以他的生平為題材的歌仔戲現代戲《邵江海》。
1925年邵江海看了從台灣來廈門演出的歌仔戲後,便迷上了戲劇。不久,瞞著父親跑到義樂得歌仔戲陣學唱戲,後又轉到亦樂軒歌仔館,拜台灣藝人溫紅塗和“雞鼻先”為師。由於他聰穎好學,很快掌握了這些歌舞技藝。十六歲時,便偕同莊益三、林文祥等人往同安教授業餘歌仔館,後又輾轉至泉州、惠安、龍溪等地教戲兼唱戲。到1935年,他已是一位頗負盛名的民間藝人了。
盧溝橋事變以後,國民黨當局誣稱歌仔戲為“亡國調”、“漢奸調”而加以取締,致使歌仔戲和歌仔戲藝人面臨著絕境。為了拯救劇種藝術,為了藝人的生存,邵江海同藝友進行了唱腔改良,首創薌劇“雜碎調”。他在歌仔戲原有基礎上,再融匯吸取了當地的錦歌、南詞、南曲的成份,並吸收了其他諸多劇種的一些曲調,重新創作了一套新的曲牌唱腔,起名謂之“改良調”,搬上舞台後,時稱“改良戲”。幾年間,改良戲廣為流傳,改良戲班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僅龍溪一帶的業餘班社就多達二百多個,爾後逐漸合成為大型的專業班社。比較有名的如筍子班、艷芳春、寶蓮升、金髮春等。
1939年,邵江海著意改變幕表戲制,他在其他劇種劇目的啟示下,著手編寫劇本。《六月雪》就是他為改良戲編改的第一個劇本,演出後轟動一時。此後,他又陸續編寫了《荔鏡記》、《陳三五娘》、《白扇記》、《李妙惠》、《安安尋母》等三十多個劇本。
1949年前後,邵江海病情益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竭盡全力為他治病。病癒,他滿懷對黨的感激之情,積極工作,任漳州實驗薌劇團編劇,並先後在龍溪專區藝術學校、漳州市薌劇團任教和擔任藝術顧問。1956年,邵江海被吸收為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1960年出席全國第三次文代,受到了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邵江海還歷任中國戲劇家協會福建分會理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漳州市委員會常委等職務。邵江第藝術造詣高深,他編寫的劇本語言生動,充滿地方俚語,通俗易懂,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大家稱他為“江海仙”。他任教期間,盡其職責,不畏勞苦,嚴格要求,他教出來的學生,大部份為各業劇團的藝術骨幹。
1980年,邵江海舊病復發,並轉為絕症,雖經多方醫治搶救,終不治而與世長辭。彌留之際,將他多年積累保留的戲曲資料全部獻給漳州市薌劇團。
歌仔戲演員
歌仔戲是20世紀初葉發源於台灣的傳統戲曲,大陸亦稱之為薌劇。雛形為宜蘭地區的落地掃,吸收車鼓陣等元素,慢慢發展成小戲。經曆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及國民政府來台後推行國語運動壓縮、扭曲了表演形式與空間,在歷代藝人的努力傳承下,在台灣本土化運動的推波助瀾下,歌仔戲重新獲得發展的動力。 |
陳亞蘭| 黃香蓮| 廖瓊枝| 蘭海濱| 孫翠鳳| 蘇燕蓉| 吳茲明| 徐玉香| 楊好| 楊麗花| 楊珍珍| 楊小藝| 楊月霞| 莊海蓉| 鄭婭玲| 江鐵蛋| 康碧根| 戴越興| 林源沂| 邱進財| 鄭若松| 郭琳琿| 葉賜天| 黃藝玲| 肖淑琴| 石藝敏| 潘小紅| 郭志端| 陸逸紅| 洪鎮平| 韓天嵩| 楊江海| 洪彩蓮| 錢天真| 紀招治| 陳瑪玲| 王銀河| 林文祥| 姚九嬰| 陳大禹| 宋占美| 邵江海| 李少樓[薌劇演員]| 張丹[薌劇演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