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

苗族

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於中國的黔、湘、鄂、川、滇、桂、瓊等省區,以及東南亞的寮國、越南、泰國等國家和地區 。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和苗族口碑資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於黃河中下游地區,其祖先是蚩尤,“三苗”時代又遷移至江漢平原,後又因戰爭等原因,逐漸向南、向西大遷徙,進入西南山區和雲貴高原。自明、清以後,有一部分苗族移居東南亞各國,近代又從這些地方遠徙歐美 。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分湘西、黔東和川黔滇三大方言。由於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漢語並用漢文 。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 在2010年中國人口普查中,中國苗族總人口為9426007人,人口在少數民族中居第四位 。

基本信息

名稱

苗族自稱Hmub(諧音:牡)、Hmongb(諧音:蒙)、Hmaob(諧音:摸)、maob(諧音:毛),有的地區自稱ghab nus(諧音:嘎腦)、ghab Xongb(諧音:仡熊)、deb songb(諧音:帶叟)等。他稱“長裙苗”、“短裙苗”、“紅苗”、“白苗”、“青苗”、“花苗”等等,新中國成立後統稱為苗族,英文寫作:MIAO或HMONG。

苗族在上古時代有“荊楚”、“荊蠻”、“南蠻”等的得名,便是如此。禹伐“三苗”的殘酷戰爭以後,中原文獻不再有“三苗”的記載。荊楚、楚荊、荊蠻、南蠻等不同的呼喚,都是泛指苗族人們的共同體,他的前身,還是三苗,歷商、周至戰國後期,三苗後裔在“荊”、“楚”、“蠻”的抽象掩蓋下,又出現於史冊   。這些稱呼把苗和其他族稱混同在一起。宋以後,苗才從若干混稱的“蠻”中脫離出來,作為單一的民族名稱   。

歷史

傳說時代

苗族的始祖蚩尤 苗族的始祖蚩尤

苗族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炎黃傳說時代。當時在黃河下游和長江中下游一帶出現了以蚩尤為首的九黎部落聯盟,而在甘陝黃土高原上形成了以炎帝神農氏和黃帝軒轅氏為首的另兩大部落集團   。

炎帝與黃帝沿黃河由西向東發展,先後與蚩尤在涿鹿一帶發生戰爭。蚩尤先打敗炎帝,“蚩尤乃逐帝,爭於涿鹿之阿,九隅無遺。”後來炎帝與黃帝聯合戰敗了蚩尤,“軒轅之時,蚩尤最為暴,莫能伐,於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   。”

蚩尤死後,天下大亂,黃帝便畫了幅蚩尤的畫像威懾天下,天下這才安定下來。而蚩尤的九黎集團戰敗後大部分向南流徙,開始了苗族多苦多難的遷移史。至今苗族人民中還廣泛流傳著蚩尤的傳說,他們始終信奉蚩尤為其始祖   。

貴州關嶺一帶流傳有《蚩尤神話》,傳說遠古時,苗族居住在黃河邊上,共“八十一”寨,他們的首領叫蚩尤,蚩尤為民除掉了危害苗民的“垂耳妖婆”,使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後來妖婆的三個妖娃請來了赤龍公和黃龍公(即炎帝和黃帝)復仇,蚩尤率領苗族人民英勇作戰,多次打敗赤龍和黃龍二公。赤龍、黃龍二公聯合起雷老五(即雷公),水淹苗兵,擒殺了蚩尤,焚毀了“八十一寨”。剩下來的苗族子民被迫遠走他鄉   。

民族發展

苗族是最早的稻作民族,在上古時期就種植水稻。苗族在原始社會,以樹葉為衣,以岩洞或樹巢為家,以女性為首領的情況,在苗族古歌中有大量的反映。從一些地區的親屬稱謂制度中,還能看出從母權制過渡到父權制,從血緣婚到對偶婚的演變痕跡。秦漢以後,封建王朝在大多數苗族地區建立郡縣,實行“附則受而不逆,叛則棄而不追”的羈縻政策。五溪地區的苗族先民已開始從事農業生產,掌握了用木皮織績和以草實染色的紡染技術,出現了產品交換   。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武陵地區由於生產力的不斷發展,苗族的原社會開始逐漸解體,原來由血緣關係組成的氏族公社,已逐漸發展成為地緣關係的農村公社。唐宋年間,苗族逐步進入到了階級社會,農村公社的首領已有了土地支配權。漢族的封建經濟,通過漢、苗等民族間頻繁接觸,促進了苗族封建社會領主經濟的形成和發展。有些“蠻酋”、“蠻帥”成為世襲的“土官”,領有大量的土地。在這些“土官”境內的苗民淪為農奴(稱為“田丁”),耕種著領主的土地,交納租賦和服無償勞役,並須參加領主間的械鬥,為其賣命   。

南宋王朝開始用官職來籠絡各族首領,以加強中央和地方的關係。許多土官都受到封賞,後來成為大大小小的土司   。

元、明時期,苗族地區的封建領主經濟已相當發展。明朝中央政府於弘治十五年(1502)在湖南城步苗區開始實行“改土歸流”,其他地區開始派遣流官。苗族地區地主制度的興起,又使以領主制度為經濟基礎的土司政權受到削弱。封建王朝對土司的限權,又使土司制度走向衰落。到明末清初,其他苗族一些地區開始改土歸流,使地主經濟得到順利發展。但湘西的臘爾山區、黔東南雷公山和古州山區,仍處於“無君長、不相統屬”狀態,被封建王朝統稱為“生界”。其社會發展仍處於農村公社末期   。

苗族舞蹈 苗族舞蹈

清雍正年間大規模的“改土歸流”,對封建領主的瓦解和地主經濟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但對“生界”的武力征服,造成了苗族人民大量傷亡,嚴重地破壞了當地的生產力。隨著封建地主經濟的發展,土地的兼併和財富的集中日益加劇。乾隆年間,湘西已出現擁有一二千石穀子的大地主,至嘉慶年間,已出現了七八千石穀子的大地主。封建領主制到這時才基本上消亡   。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苗族地區先後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苗族人民為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與其他各族人民一道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在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都作出了貢獻。1949年後,苗族地區經過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

民族遷徙

根據專家的研究,苗族歷史上五次大遷徙的情況如下:

• 第一次大遷徙,是苗族先民以其發源地今四川的雅磐江、岷江、巴江、嘉陵江四水的上中流域地帶,沿長江向東遷徙到長江中游的南北兩岸:南岸的達到洞庭、彭蠡之間定居下來;北岸的達到江漢平原。在這裡居住了很多年,隨著生產的發展,生活改善,人口增多,科技文化水平也日益提高。這是苗族首次由西向東的大遷徙,大遷徙的原因是遠古羌人南下,迫使苗族先民向東遷徙,時間約在若干萬年以前(原始初民社會) 。

• 第二次大遷徙,是苗族先人在長江中游居住很久之後,人多勢大,號稱“九黎”,與南方的炎帝族發生矛盾,打敗了炎帝族,一部分追逐炎帝族直達黃河北岸。在這裡又經過了很多年,九黎族的勢力越來越強大。這時誕生的蚩尤,聰明好學,勇敢善戰,後來成了九黎族的首領,製造多種兵器,軍事力量強大,與來自黃河上游的黃帝族發生武裝衝突。起初黃帝九戰九敗,後來聯合炎帝族等,與蚩尤大戰於涿鹿之野,結果蚩尤戰敗被殺,身首異冢。從此九黎族的各部雖與黃帝族鬥爭了很長時期,但終因群龍無首屢戰屢敗。這次由南向北的遷徙,時間約在4300—4600年之前(遠古到黃帝) 。

• 第三次大遷徙,蚩尤戰鬥失敗很久以後,九黎族的各部屬,大部分經過長途跋涉,退回到南方。在江南的洞庭、彭蠡之間,建立起三苗部落聯盟。這是由北向南的遷徙,時間約4200—4100年之前(黃帝到唐堯) 。

• 第四次大遷徙,苗族先人在洞庭、彭蠡之間辛勤耕耘,建立起三苗部落聯盟,又經過了長時間的休養生息,漸漸強大起來。唐堯很懼怕三苗、共工、歡兜(即“驩兜”)等,故到舜即位,馬上“分北三苗”,流共工於幽州;放歡兜於崇山;竄三苗於三危;殛鯀於羽山,強大的三苗部落聯盟從此分化瓦解。有部分人還逃到了東海,這支苗族的先人也保存了一個獨立的群體。只有被流竄到三危的一支,鬥爭不止,直到夏禹時期才初步歸順,在三危山一帶居住下來。這次是分途遷徙,遷徙的方向各不相同,如三苗是由南向西北遷徙;其中部分是向東遷徙;歡兜是基本未動,即從洞庭、彭蠡之間轉移到今湖南西部。時間大約在4100年之前(虞舜——夏禹時期) 。

• 第五次大遷徙,這次遷徙是分途回歸。如:被逐到三危的一支(三苗),是原來力量最強的一支。他們整體逃遷中屢遭武裝掠奪,一次次抵抗,一次次戰敗,一次次逃遷,從三危山出來,經過大雪山、渡過渾水河(黃河),朝著南風吹來的方向一步步遷移,過甘肅、青海,經產氂牛、駱駝的“藏彝走廊”,沿金沙江到川南、滇東北和黔西北這支苗人的遷徙方向是由北向南。被放逐到崇山的一支(歡兜),都是近距離的遷移,即由崇山往東,曾達到今湖南常德一帶,又沿水達到洞庭、彭蠡之間,後來周王朝視為隱患,宣王“乃命方叔南伐蠻方”。到戰國時吳起發武力“南並蠻、越”,占有洞庭、蒼梧等蠻、越之地。這支苗人被迫逃進武陵山區,剛發展強大一點,又遭到東漢王朝的一再進剿,又被迫“朝著太陽落坡的地方”逃遷,最後達到今湘西、黔東北、川東南和鄂西南一帶。這支苗人遷徙的方向是先向東、後向西。往東逃遷的一支(三苗中的部分有苗),也沒有在東海岸邊長久定居,而是慢慢離開海邊,逐步往西歸遷。他們中間有的人(約在四千年前後)可能渡海去了日本 。

苗族遷徙圖 苗族遷徙圖

人口

中國人口
省區市苗族人口排名
貴州 3968400 1
湖南 2060426 2
雲南 1202705 3
重慶 482714 4
廣西 475492 5
浙江 309064 6
廣東 251970 7
湖北 177490 8
四川 164642 9
福建 88017 10
海南 74482 11
江蘇 49535 12
上海 31351 13
安徽 13856 14
北京 12957 15
河北 9703 16
江西 9125 17
山東 8414 18
新疆 7626 19
河南 4321 20
遼寧 3952 21
天津 3751 22
內蒙古 3349 23
陝西 2787 24
黑龍江 2575 25
山西 2205 26
吉林 1446 27
甘肅 1212 28
寧夏 1113 29
青海 911 30
西藏 416 31
合計 9426007 ——

註:

資料來自2010年中國人口普查。

苗族人口在少數民族中居第四位   。

分布

中國分布

概況

從中國苗族的分布情況看,其特點是大散居,小聚居。從人數上看,聚居的人多,散居的人少   。

自治地方

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1952年11月26日)

貴州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1954年11月11日)

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6年7月23日)

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56年8月8日)

湖南城步苗族自治縣(1956年11月30日)

貴州松桃苗族自治縣(1956年12月31日)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20日)

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1958年4月1日)

雲南屏邊苗族自治縣(1963年7月1日)

貴州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1963年9月11日)

貴州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1966年2月11日)

貴州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1981年12月31日)

貴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82年5月1日)

重慶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1983年11月7日)

重慶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1983年11月11日)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3年12月1日)

重慶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1984年11月10日)

雲南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1985年)

雲南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1985年)  

貴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1986年12月13日)

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1987年2月19日)

貴州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1987年11月)

貴州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1987年11月)

海南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1987年11月20日)

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1987年12月)

湖南麻陽苗族自治縣(1988年10月31日)

東南亞分布

東南亞地區的苗族世代以刀耕火種(又稱斯維頓Swidden),游耕游居為主,流動很大,沒有固定耕地,大面積種植罌粟,經常進行周期性的遷移。越南、寮國、泰國和緬甸的苗族雖有一些水田,但主要還是以刀耕火種的方式種植旱地作物。因土地瘠薄,地力易於耕盡,加之不施肥,耕種兩三年之後,他們就另闢新地,只要耕地遠離村寨,就進行遷移。苗族大多是不斷地向前遷徙,但有時也回過頭來重新耕種原來拋棄的山地,經過幾年休耕,地力便有了一定的恢復。  

越南分布

在越南,大部分苗族自稱“蒙”Hmongb,只有一小部分自稱“那苗”。在越苗族支系很多,大體可分為5個主要分支:“白苗”Hmongbdleub,自稱為“蒙豆”;“黑苗”,自稱為“蒙那”Hmongb dlob;“紅苗”,自稱為“蒙西”Hmongb shib;“花苗”或“青苗”,自稱為“蒙冷”Hmongb Lab或“蒙佐”Hmongbnzhuab;“漢苗”,自稱為“蒙刷”Hmongb shuab。  

據越南1991年的資料,在越苗族有50餘萬人。他們生活居住範圍較廣,沿越北越南的河宣、黃連山、萊州、高平、山蘿、宜安、高諒、河江、老街、清化、義靜、安沛、北太、河山平諸省山區,與其他民族雜居,但不像瑤、傈僳、布依等許多民族那樣,苗族明顯地、成地區地集中。在共同生活的各民族中,苗族人口數所占的比例要高得多。在越苗族主要集中的地區是:同文高原、黃樹腓、封土、興湖、土廟、奠邊、順州、巡教、沙霸、木州縣、北河中國境外苗族的分布與變遷縣、沙巴、鐸佐州、姆庚塞州等地區。  

在越苗族通常居住在海域800—1700米的高山叢林中,這裡地勢險峻,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多數地區降雨充沛,有雨季和旱季之分。越南苗族的居住地區並不相連成為一個地帶,而常被其他民族的許多居住地區分隔開,但是,各地區的人民,尤其是相毗連地區在宗教和婚姻上仍有一定的聯繫。  

寮國分布

在寮國,苗族和瑤族通常被合稱為“老松人”或“山頂寮人”,意即住在山上的寮國人。21世紀初,寮國的苗族已達30餘萬人。主要聚居在半沙里、烏端木塞、坡里坎、川壙、桑怒、琅勃拉邦、沙耶武里、甘蒙等省,其中以川壙省為最多。他們通常居住山脈兩側的高山地區,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寮國的苗族自稱“蒙”。寮國的苗族大多屬於“白苗”,自稱為“蒙豆”,“青苗”人數次之,自稱為“蒙刷”,“黑苗”的人數最少,只有兩個村寨。  

泰國分布

泰國苗族人數達132000(包括5萬泰國難民營苗族7人,僅次於人數最多的克倫人,占全國山民總數的15.10%,主要分布於北部各府,其中以難府、清邁府、清萊府和達府最多,這4個府的苗族人口占泰國苗族總人口數的75%以上,另外,苗族在碧差汶府、鼓也洛、南邦、帕府、夜豐頌、黎府、甘烹碧、那空沙汪、猜納、素可泰、烏泰他尼等府也有分布。在泰國北部和中部地區,至少在13個府有苗族居住。如果不包括因越南戰爭逃到泰國的寮國苗族,泰國的苗族村寨約有245個。泰國苗族是該國境內分布地域僅次於克住族的山地民族。泰國苗族同樣自稱“蒙”,主要有“白苗”——“赫蒙格雷”Hmong Njew。  

緬甸分布

緬甸苗族約有10000人。主要分布在撞邦的果敢區的大水塘、家地峁、野牛壩、八威、曼洛、八馬寨、宋乾、麻粟壩、蛇甸壩、嘎門、登尼、莫奈、若開邦等地,他們自稱是從貴州遷入緬甸的。  

歐美分布

東南亞苗族大量遷往歐、美、澳各大洲的一些國家和地區,是在越南戰爭期間,作為難民而遠涉重洋的。20世紀70年代以來,東南亞地區戰火連綿,各國政治局勢動盪不安。這一地區的苗族男性青年,因生活所迫大部分應徵入伍;另有一些人因戰爭由寮國被迫逃往泰國,大多數被收容在難民營中。基於以上歷史背景苗民於1975年開始從寮國、泰國、越南分批移居西方一些國家。  

20世紀70年代末,在大批苗民遷徙美國的同時,也有不少苗民來到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在法苗民共有1.15萬人,加拿大約有1000名苗民,澳大利亞有15000餘名苗族同胞,法屬蓋亞那和南美約有1500名苗民,其中阿根廷約有130名苗民。由此,苗族已散居於除主體在亞洲以外的美、歐、澳等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  

美國分布

到20世紀末,遷徙到美國的苗民有20餘萬人,其中絕大部分來自寮國,有一小部分來自越南、泰國。生活在美國的苗族,主要聚居於加利福尼亞州的弗雷斯諾市、威斯康辛州各小社區和聖·保羅明尼亞波利斯雙城和明尼蘇達州其他各城。其它如威斯康星州、伊里諾思州、密西根州、北卡羅林納州、田納西州、德克薩斯州、喬治亞州、俄勒岡州、華盛頓州、蒙太拿州、內華達州等都有苗族居住。在美苗族居住特點是大分散,小聚居且都居住在城市。從語言學上看,其語言均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川黔滇方言中的川黔滇次方言,與我國的川黔滇方言苗語言相通,辭彙和音調雖有某些變化,但相互之間仍能直接用苗語通話。  

澳洲分布

20世紀末,在澳有1500名苗民,主要分布在澳洲東部海岸的幾個大城市裡,霍巴特市約有350名苗民,墨樂本達410名苗民,在坎培拉有30餘名,在悉尼有280名苗民,按照傳統的遷徙方式,一群大約有11戶苗民從澳洲南部搬遷到布里斯班市和品士蘭州。  

在澳苗族均來自寮國,絕大多數屬於“白苗”Hmongb Ndawb;僅有3戶“青苗”Hmongb Njua,然而他們說“白苗”方言。在澳苗民有楊、王、李、陶、伍、張、韓、毛、賀、羅、潘等漢姓,其中楊、王、李、陶姓占大多數。他們在澳洲政府的幫助下辦起了苗文學校,以大致相同的方式(在東南亞時期)發展著自己的文化教育。  

法國分布

1976年和1979年有兩批苗族先後到達(法屬)蓋亞那,當地政府幫助他們在那裡建立了兩個村子,即可可村和加烏黑村,一村有100戶人家,另一村有120戶人家。政府還幫他們在那裡建立起了學校,除了教法語及其它課程外,每天也教一小時的苗文,還教孩子們唱本民族的山歌等。  

文化

語言文字

語言

苗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50年代初,中國科學院少數民族語言調查第二工作隊經過實地考察,對各地苗語的構詞大致相同,而語音不同的特點進行科學研究後,將苗語劃分為三大方言,即:湘西方言,黔東方言,川黔滇方言(又稱東部言,中部方言,西部方言),和七個次方言,十八種土語   。

湘西方言(東部方言)主要通行於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黔東北的松桃苗族自治縣,湖北的恩施、宣恩、來鳳、鶴峰和重慶的秀山、酉陽、彭水等縣,分5種土語;  

黔東方言(中部方言)主要通行於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三江侗族自治縣,湖南的靖州、會同等縣,貴州安順地區和黔西南、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部分苗族中,分5種土語;  

川黔滇方言(西部方言)主要通行於貴州中部、西部、南部、北部和川南以及雲南全省,分8種土語;

此外,還有部分苗族操漢語、侗語、瑤語、布依語、壯語等其他民族語言。苗語的方言、次方言和土語儘管存在著一些差異,但相通部分仍占60%以上。  

文字

傳說苗族古代曾有文字,與漢字可能同源,後來失傳,這些傳說如今已難以考證。20世紀初,一些苗族知識分子為發展苗族文化教育,創製了一些方言文字,如湘西石板塘創製的方塊苗文、石啟貴創製的速記苗文,貴州松桃龍紹華運用國際音標編制的苗文課本,等等。一些外國傳教士為了傳教的需要也創製了一些苗文。但是這些苗文因種種條件的限制,未能在苗族民眾中推行   。

《苗族古歌》記載了苗族先民因逃避戰爭與民族文化遷徙秘密等易暴露於敵人,不得不將文字焚燒,抹去,當僅有的那些為數不多的知識分子去世後,文字也隨之丟失,留下的只有那寫在衣服上的文字。20世紀50年代後期苗族又開始創製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現今大部分人通用漢文。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民眾喜愛的蘆笙舞,技藝很高。

在黔西北威寧石門坎地區傳教的英國人坡拉德同苗、漢族知識分子楊雅各、張武、李斯提文等人配合使用部分拉丁文字母和一些記單符號,以石門坎苗族的語音為標準音,創造了一個拼音文字,稱為“坡拉丁文字母苗文”(俗稱“老苗文”),用以翻譯基督教聖經,編寫課本,記錄苗族民間故事、詩歌以及記事等。40年代,操川黔滇方言東北次方言的部分苗族遷徙並定居在今洗鴨河鄉新池村,將“坡拉字母苗文”傳入紫雲,現仍在通用,而且新池國小用該文字及漢文字進行雙語教學。50年代,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領導下,培養了大批包括苗族學者在內的語言學家,對全國苗族語言進行了普查研究,改革了“老苗文”,創製了東部、西部、中部三種方言的拉丁拼音苗文。但由於苗族內部支系複雜,語言差異很大,極難統一   。

此外東南亞苗族使用法國傳教士發明的一種拉丁拼音苗文,後來逐漸發展為“國際苗文”。

宗教信仰

苗族很早就有自己的宗教信仰。經過長期的歷史發展,不同地區苗族的宗教信仰有所不同。有的苗族地區由於交通閉塞,苗族信仰原始宗教;還有少數苗族地區,如威寧、石門坎和湘西沅陵等地在近代由於受外國傳教士的影響,有改信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但總的來看,多數苗族民眾信仰的仍是本民族長期形成的原始宗教,它包括自然崇拜、圖騰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   。

自然崇拜

苗族圖騰 苗族圖騰

苗族的主要自然崇拜對象有天、地、日、月、巨石、大樹、竹、山岩、橋等。在雲南的金平麻栗坡等地的一些苗族中,每當農作物抽穗時都要祭“天公地母”,祈求天地使農作物豐收,這是苗族崇拜天、地的遺蹟   。

圖騰崇拜

苗族先民有自己崇拜的圖騰。由於苗族支系繁多、分布廣,他們崇拜的圖騰有多種。如鳳凰、楓木、蝴蝶、神犬(盤瓠)、龍、鳥、鷹、竹等。黔東南地區的苗族先民把楓木作為圖騰進行崇拜,認為自己的祖先源於楓木;另外他們還把蝴蝶作為圖騰,認為其祖先姜央是“蝴蝶媽媽”所生。湘、鄂、川、黔交界地區的苗族先民還以盤瓠為圖騰,至今這一帶還保留了不少盤瓠廟、辛女宮。而貴州西部苗族則以鳥為圖騰   。

祖先崇拜

空申苗族 空申苗族

時至今日,苗族中還十分盛行祖先崇拜。黔東南地區的苗族從最早崇敬楓木、蝴蝶轉為崇敬人類的始祖姜央,認為他是苗族的祖先,每個鼓社都設“鼓石窟”,供奉“央公”、“央婆”;湘西苗族崇拜的始祖是“儺公”、“儺母”。為了祈求祖先神靈的庇佑,各地都有規模較大的殺牛祭祖活動,如黔東南的鼓社節,銅仁、松桃叫“吃牛”或“椎牛”,黔西南和安順、鎮寧等地叫“砍牛”。湘西有“還儺願”,祭祀“儺公”、“儺母”。每逢節日,苗族民眾也都要舉行祭祖儀式。許多苗族地區,家家堂屋正中都供有祖宗牌位,平時天天祭祀   。

巫儺文化

苗族信鬼尚巫源遠流長,新中國成立後仍很普遍,所信的鬼神多達幾十種。他們把鬼分為善、惡兩類:認為善神能賜福於人,為此應該經常祭獻,惡鬼則與人作祟,降災降禍,應當祈解和驅逐。認為要達到此目的,就要通過巫師實行巫術。巫師是溝通人與鬼神的中介人,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受到苗族民眾的敬重。巫師實行的巫術主要有占卜、禳解、招魂等   。

服飾

苗族服飾 苗族服飾

苗族服飾式樣繁多,色彩艷麗。《後漢書》中就有五溪。五溪:今湘西及貴州、四川、湖北交界處,因此地有五條溪流而得名。苗族“好五色衣裳”的記載;唐代大詩人杜甫也有“五溪衣裳共雲天”的著名詩句。苗族婦女的服裝有百多種樣式,堪稱中國民族服裝之最。較有代表性的傳統“盛裝”,僅插在髮髻上的頭飾就有幾十種   。

苗族婦女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領、對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衣裙或長可抵足,飄逸多姿,或短不及膝,婀娜動人。便裝時則多在頭上包頭帕,上身大襟短衣,下身長褲,鑲繡花邊,系一幅繡花圍腰,再加少許精緻銀飾襯托。苗族男子的裝束比較簡單,上裝多為對襟短衣或右衽長衫,肩披織有幾何圖案的羊毛氈,頭纏青色包頭,小腿上纏裹綁腿   。

姓氏

苗族有兩種姓氏,一種是苗姓,一種是漢姓。苗姓是原本固有的;漢姓是後來輸入的。因為過去苗族沒有文字書寫自己的苗姓,只用漢字書寫漢姓,以致使人誤認為只有漢姓,而不知有苗姓。在未使用“漢姓”之前,苗族內部早有自己區分血緣宗親和族系的“苗姓”。歷代漢族文人及其他外族人,往往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只以漢族通行的漢字姓氏為準,從而產生錯覺和誤解   。

苗族的分布地域廣袤,內部方言土語和支系繁多。各地、各方言區和各支系的苗族,都曾有自己世代相傳的苗語姓氏,而且至今依然在內部流行   。

湘西方言地區

根據湘西方言(即東部方言)地區苗族流傳的《古老歌話》,苗族祖先盤瓠與高辛公主婚後生六子六女,而這六子六女的後代,即東部苗族的六大宗支,即東部苗族的六大苗姓。這六大苗姓為:ghob xot(仡削)、ghob miel(仡羋)、ghob ghueas(仡歡)、ghob khad(仡卡)、ghob lel(仡萊)、ghob kheat(仡刊)。

黔東方言地區

在黔東方言(中部方言)地區苗族內部流傳的苗姓至今亦大多可考。

例如台江縣境內有“寨方”、“寨黎”、“寨向”、“寨勾”、“寨柳”、“寨嗄鬧”等村寨名。其中的“方、黎、向、勾、柳、嘎鬧”即為苗姓。  

川黔滇方言地區

川黔滇方言(西部方言)苗族地區,次方言和不同土語特別多,所以苗姓比較複雜。

“大花苗”(西部方言苗族的一個主要支系),內部有八大姓(宗支),即“蒙周”、“蒙當”、“蒙階”、“蒙雌”、“蒙繞”、“蒙扎”、“蒙耶”、“蒙竹”。

川南珙縣當地苗族(“白苗”支系),內部有28姓,即“夸葉”、“夸卯”、“夸洛”、“夸讓”、“夸擋”、“夸慮”、“夸皆”、“夸槓”、“夸眾”、“夸乃”、“夸兩”、“夸這”、“夸路”、“夸抓”、“夸告”、“夸巴”、“夸暫”、“夸合”、“夸查”、“夸那”、“夸插”、“夸故”、“夸勒”、“夸聳”、“夸乾”、“夸拿”、“夸捏”、“夸策”   。

文學

概念

苗族文學   可以簡單劃分為民間文學和官方文學。民間文學就是民間口頭傳承、發展的文學,而官方文學則可以理解為用文字記錄、傳播、創作的文學。民間文學是任何一個民族最重要的文學形式,具有強大的原始生命力,它的主要形式是可以唱誦的詩歌。官方文學則是在民間文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主要以漢語文字記錄、傳播、創作為特徵。

民間文學

苗族詩歌講求音韻,有五言體、七言體、長短句。語言簡練和諧、勻稱,通俗易懂,能表達豐富的思想感情,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是苗族民間文學的最重要表現形式,使用範圍極廣。如至親好友迎來送往,男女間談情說愛,甚至做媒說親,調解糾紛,制訂鄉規民約,教育子女,敘述家譜、家規,有時也用詩歌表達。勞動時也用詩歌來助興,勞動之餘又借詩歌來消除疲勞   。

• 創世歌:是一種很古老的神話故事歌,主要是敘述天地日月的起源,萬物的產生。這類歌有《開天闢地歌》、《萬物起源歌》等。祖先歌:主要敘述人類的產生,民族的來源和遷徙,如《人類起源歌》、《洪水滔天》等。這類歌主題思想積極進取,在相當程度上曲折地反映了真實的歷史,有史料研究價值 。

• 祖先歌:主要敘述人類的產生,民族的來源和遷徙,如《人類起源歌》、《洪水滔天》等。這類歌主題思想積極進取,在相當程度上曲折地反映了真實的歷史,有史料研究價值 。

• 理歌、議榔詞:反映了苗族古代社會組織情況,主要是敘述各種社會倫理、行為規範,規勸人們去惡從善 。

• 遷徙歌:在苗族中大量存在。各地苗族都有自己的遷徙史,因而都有自己的遷徙歌。其中著名的有黔東南的《跋山涉水》,松桃、銅仁地區的《修相修瑪》,黔西北的《楊魯話》,貴陽地區的《格羅格桑》等。松桃和黔東南的遷徙歌,反映場面宏大,表述了人與人和人與自然鬥爭的激烈情況。是一部英雄的史詩,對研究苗族歷史很有價值 。

• 起義鬥爭歌:又稱反歌,多是控訴舊社會的黑暗和歌頌人民的反抗鬥爭。如黔東南的《張秀眉之歌》、黔南的《柳天成》、黔西北的《陶新春》,都很有代表性。這類歌情調激昂,富於戰鬥精神 。

• 生產勞動歌:各地都有。其中以黔東南的最為完整,如《刺繡歌》、《種棉歌》、《紡紗織布歌》、《蠟染歌》、《造酒歌》、《造船歌》等。主題思想積極,多是鼓勵人們努力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作品 。

• 情歌:是青年男女談情說愛時所唱的歌。用詞含蓄優美,富於抒情。有表白式、問答式等,多是托物言情 。

• 苗族婚姻歌:反映了苗族由氏族內婚到氏族外婚,由母系制到父系制的演變過程,是研究婚姻史不可多得的材料。其中較著名的有各地普遍流傳的《兄妹結婚》,黔東南的《開親歌》、《男婦出嫁》、《換嫁歌》(女子換男子出嫁),黔北遵義地區的《接女婿》、《送親歌》等 。

官方文學

根據其特定的創作特徵。苗族官方文學最早的代表人物是屈原   ,但有很大的爭議。後來出現的沈從文   是名副其實的苗族作家。近些年來,源源不斷出現了一批又一批的苗族作家,但真正在更大範圍內像沈從文那樣有所影響的很少,甚至是沒有的。

科學

天文曆法

苗族曆法從信風歷、斗柄歷、連山歷、天索易歷、候蟲歷、候鳥歷、物候歷、星象歷發展到太陽曆、太陰曆和陰陽合曆,一脈相承。但信風歷、斗柄歷、連山歷、天索易歷、候蟲歷、候鳥歷、物候歷是曆法的初始形式,星象歷、太陽曆、太陰曆和陰陽合曆是曆法的高級形式。太陽曆、太陰曆、陰陽合曆在一定意義上也是星象歷   。

參歷是夏朝的曆法,源於伏羲太昊龍歷,到夏時以參宿為參照星制定。故稱為參歷,是為十月太陽曆。全年分上下兩個半年,一年為五季,每季兩個月全年十個月。每月36天,每季72天,全年360天。餘5至6天餘5至6天,既不算在舊年之內,也不計入新年,叫做過年日   。

苗族八十四年歷進制,苗語稱為“埃進”、“街局”、“乾金”、“嘎炅”、“嘎進”等。過竹著《苗族神話研究》(廣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說:古代苗族社會曾實行過一種以八十四天為一計數周期的曆法,其中每一天都有一個名稱,每個名稱都有一定的寓意,如水獺、天鵝等。民國《八寨縣誌稿》則稱為“苗甲子”   。

醫學

苗藥

苗族居住的山區藥物的資源種類之多,產量之大,品質之好,是許多平壩地區所不能及的。常見的藥可達1500種之多,常用的約200種,最常見的藥材,如:各種血藤、鐵筷子、百金條、白龍鬚、藍布正、地星宿、果上葉、黑骨藤、飛龍掌血、草烏、大風藤、八爪金、淫羊藿、海金沙、透骨香等等。另有部分珍稀品種如八角蓮、九月生、金鐵鎖、一支箭、仙桃草、穿山甲、和氣草、菌靈芝關藥市上也偶有出售   。

中國苗族聚居的廣大地區建立了不少的藥材種植生產基地,大力開發常用的藥材。有的成為成藥、保健品、化妝品等的原料。有的已進入民族地區醫院供醫院配方用藥。有的省份還對部分苗族民間有效方劑進行了發掘、篩選、整理工作,一部分確有開發價值的成方製劑已被收入《民族藥地方標準》中   。

藝術

寮國苗族 寮國苗族

苗族人民能歌善舞。苗族的“飛歌”高亢嘹亮,極富感染力;舞蹈有蘆笙舞、板凳舞、銅鼓舞等,以蘆笙舞最為普遍。蘆笙舞在正月十五、三月三、重陽節等節日及建房、豐收、迎親等日子裡跳,舞姿多重下肢變化。民間民眾性蘆笙舞一般由二至五名男子吹蘆笙領舞,其他人圍一圓圈踏樂而舞,場面壯觀、氣氛熱烈。競賽性的蘆笙舞一般在節日或集會上由少數技巧較高的男女表演,一般二至四人,動作有大蹲、屈身乃至仰臥、倒立等高難動作,很受民眾歡迎   。

音樂

苗族樂器:蘆笙 苗族樂器:蘆笙

苗族音樂可包括聲樂和器樂兩種。苗族聲樂一般都是真人聲歌唱,不用器樂伴奏   。

苗族民歌根據其內容可分為遊方歌(情歌)、酒歌、苦歌、反歌、喪歌、勞動歌、時政歌、兒歌、謎語歌等幾類,曲調各不相同。飛歌是流行於黔東南的一種特別的民歌演唱形式,一般在山上放聲歌唱,其曲調高亢,豪邁奔放,餘音震山樑,非常有特點,其內容有情歌、時政歌等,演唱形式有獨唱、對唱、合唱等。各種民歌形式有傳統的歌詞,也有即興編唱的內容。嘎百福歌是流行於黔東南地區的一種說唱文學,它在民間詩歌和傳說故事的基礎上融合而成,演唱者時而敘述時而呤唱,其內容多是反映民事糾紛和社會現象方面的真人真事   。

盤歌,是苗族青年男女向對方表達心愿、顯示才能的一種古老的對歌方式。昭通一帶苗族的“盤歌”非常有趣。男青年看中了某位女青年,便帶兩個年齡相當的同伴,一起去到姑娘的家,找她的長輩說明來意。若姑娘的父母親回答:“還沒人家,是同班輩的。”便準許盤歌。盤歌的歌會,由女方老人安排。男女雙方參加對歌的同伴,既當參謀,又為自己找對象   。

苗族樂器:芒筒 苗族樂器:芒筒

在盤歌中,一般是男的先唱。雙方通過對唱,顯示自己的才能。如果男的輸了,女方便用水將男方潑走。潑水在苗家不是惡意,而是一種善意的洗禮。如果以方對答如流,唱得情投意合,還可以唱到定婚。但是如果女的盤輸了,還可繼續盤歌,這樣的盤歌一直盤到定婚為止。定婚那天,女方的父母要及時為男方備辦喜酒,一一敬給參加歌會的鄉親,最後以一對牛羊角當杯,敬給這對即將結合的青年。然後吹起蘆笙跳起舞,通宵達旦為這對青年人賀喜   。

苗族的樂器通常有蘆笙、嗩吶、簫笛、胡琴、月琴等   。

歌舞

在苗族,青年男女的自娛性集體歌舞多被稱為“踩堂”,但由於“踩堂”舞蹈離不開蘆笙的伴奏,所以如今“踩堂”這一傳統名稱已基本被人們改稱為“蘆笙舞”了。但為了體現不同地區“蘆笙舞”的差異和特色,人們只好又在“蘆笙舞”前冠以地區名稱加以區分。因此,就出現了“廣西融水蘆笙舞”、“貴州黔東南蘆笙舞”、“貴州花溪蘆笙舞”等眾多的“蘆笙舞”形式。男吹蘆笙,女作舞,是苗、侗民族的傳統習俗。但只有在貴州,不遜於男子的苗家女,在“踩堂”中抱蘆笙邊吹邊舞,可謂是其它地區“蘆笙民族”不曾有的一道風景。苗族的青年男子,在必須吹得一手好蘆笙、能參與集體的“蘆笙舞”外,如還能掌握有著特殊高難技巧的單人或雙人表演形式的“蘆笙舞”,那他就會成為男性中的佼佼者而更多地贏得未婚女子的青睞   。

貴州省花溪的苗族青年男女,每當年節喜慶時就會自動聚到一起,邊吹蘆笙、邊跳“蘆笙舞”。在演奏蘆笙的人群中,除青年男子之外還不乏妙齡少女。她們與男蘆笙手同站一個舞圈,毫不遜色地邊吹奏著手中的蘆笙邊與外圈的女子共舞。兩個舞圈相互交叉、換位,一會兒向中心蹦跳聚攏、一會兒又向外圍旋舞散開,有如百花園中的朵朵鮮花在爭妍綻放,又好似繽紛的彩蝶在縱情歌舞。雖然這些舞者都並非出自專業的舞人,但舞蹈風格的古樸、瀟灑和舞者發自內心的喜悅,領一旁的觀看者,也會被這充滿生機的歌舞所感染,樂不可支地隨歌舞而拍手頓足   。

建築

吊腳樓模型 吊腳樓模型

苗族由於特有的遷徙歷史,在建築選材和房屋構建形成自己特有的建築風格。苗家人喜歡木製建築,一般為三層構建,第一層一般為了解決斜坡地勢不平的問題,所以一般為半邊屋,堆放雜物或者圈養牲畜,第二層為正房,第三層為糧倉,有的人家專門在第三層設定“美人靠”供青年姑娘瞭望及展示美麗,以便和苗家阿哥建立初步關係。

房屋材料各地不同,黔東南苗族地區木材較多,所以木房、瓦房較多,草房土牆房較少。黔中南一帶木板房、瓦房和草房、土牆房兼有,大體上草房、土牆房最多。此外,不少苗族搭“杈杈房”居住,屋內不分間,無家具陳設,架木為床,墊草作席,扎草墩為凳。

特色苗寨 特色苗寨

在黔東南和黔北部分地區,有一種比較特殊的房屋形式,叫“吊腳樓”。建在斜坡之上,把地基削成一個“廠”字形的土台,土台之下用長木柱支撐,按土台高度取其段裝上穿枋和橫樑,與土台取平,橫樑上墊上樓板,作為房屋的前廳,其下作豬牛圈,或存放雜物。長柱的前廳上面,又用穿枋與台上的主房相連,構成主房的一部分。台上主房又分兩層:第一層住人,上層裝雜物。屋頂蓋瓦(或蓋杉樹皮),屋壁用木板或磚石裝修。

刺繡

苗族刺繡 苗族刺繡

刺繡是苗族源遠流長的手工藝術,是苗族服飾主要的裝飾手段,是苗族女性文化的代表。中國西南部的貴州省居住著大量的苗族同胞,他們創造了不同樣式、風格的服飾。他們的服飾有便裝與盛裝之分,平日著便裝,節目或姑娘出嫁時著盛裝,無論服裝還是頭飾,工藝複雜,做工精細。苗族刺繡的題材選擇雖然豐富,但較為固定,有龍、鳥、魚、銅鼓、花卉、蝴蝶,還有反映苗族歷史的畫面。苗族刺繡十分美麗,技法有12類,即平繡、挑花、堆繡、鎖繡、貼布繡、打籽繡、破線繡、釘線繡、縐繡、辮繡、纏繡、馬尾繡、錫繡、蠶絲繡。這些技法中又分若干的針法,如鎖繡就有雙針鎖和單針鎖,破線繡有破粗線和破細線   。

苗族刺繡種類很多,從色彩上分,大體上可分為單色繡和彩色繡兩種。單色繡以青線為主,刺繡手法比較單一,其作品典雅疑重,樸素大方;彩色繡用七彩絲線繡成,刺繡手法比較複雜,或平繡或盤繡或挑繡,多以自然界中的花鳥蟲魚或龍鳳麒麟為題材,刺繡成品色彩斑斕,栩栩如生,是鳳凰民族工藝品中的精品   。

蠟染

苗族蠟染 苗族蠟染

蠟染是貴州省丹寨縣、安順縣、織金縣苗族世代傳承的傳統技藝,古稱“蠟纈”,苗語稱“務圖”,意為“蠟染服”   。

丹寨縣、安順縣及織金縣是以苗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區,在長期與外界隔絕的艱苦環境中,這裡的居民逐漸形成了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古老的蠟染技藝因此得以保留下來。按苗族習俗,所有的女性都有義務傳承蠟染技藝,每位母親都必須教會自己的女兒製作蠟染。所以苗族女性自幼便學習這一技藝,她們自己栽靛植棉、紡紗織布、畫蠟挑秀、浸染剪裁,代代傳承。在此狀況下,這些苗族聚居區形成了以蠟染藝術為主導的衣飾裝束、婚姻節日禮俗、社交方式、喪葬風習等習俗文化   。

苗族蠟染是為生產者自身需要而創造的藝術,其產品主要為生活用品,包括女性服裝、床單、被面、包袱布、包頭巾、背包、提包、背帶、喪事用的葬單等   。

習俗

社會制度

鼓社制

新中國成立前,苗族鼓社是由共同源於一個男性祖先而結合起來的人們的集團。鼓社一般由同宗的一個或數個自然村寨組成,小的幾十戶或百來戶,大的幾百戶乃至上千戶。一個社共立一個鼓祭祖,有共同的宗教節日、共同的地域觀念和共同的習慣法規,穿同一服飾,操共同的方言。一個宗族就是一個大鼓社,稱“黑社”,又有許多分社,苗族稱為兄弟鼓社,又稱“白社”。“黑社”一般有果略(即鼓頭)、果敘(即歌頭)、果當(桌頭)、果熙(禮頭)、果扎(武頭)、果養(活路頭)、頂王(護頭)、頂榜(護尉)、珈也揚(糧頭)等頭領,共稱為“鼓社九鼓頭”,由他們共同領導全社事務。鼓社的最高權力機關是全體社員大會,也就是13年一屆的鼓社節。屆時男女老幼都要參加。鼓社節要舉行隆重的祭祖活動,祭祀央公、央婆,並選舉新一屆鼓頭,討論決定鼓社規約和其他重大事項。鼓社具有組織和發展生產,調整婚姻關係,促進人口增長,調整內外部關係等基本職能,並具有“軍事單位”的職能,負有維護氏族的榮譽與復仇的職責。苗族鼓社是一個結合得十分緊密的血緣集團,親屬稱謂制度、祖先崇拜、地域觀念以及人們在生產、生活中所體現出來的互助精神是其重要支柱,有力地支持著鼓社組織觀念。因此,鼓社是氏族制的殘餘。至近現代,鼓社組織只保持在操中部方言的黔東南地區,其他地區已經消失或大部分消失   。

議榔制

議榔是不同宗的家族組成的地域性村寨組織,即農村公社組織。各地苗族的叫法不一。黔東南叫“構榔”或“勾夯”,也叫“構榔會議”;廣西叫“栽岩會議”或“埋岩會議”;湘西大部分地區稱“合款”;雲南金平縣叫“叢會”或“里社會議”。它是苗族社會中一種議定公約的制度,是地區性的政治經濟聯盟組織。議榔組織大小不一,幾個或幾十個寨子組成的最為普遍。議榔的最高權力機關是議榔大會,其任務主要討論有關大事,制定議榔款約,選舉各種執事首領。議榔設有榔頭(湘西稱為“款頭”或“款首”,廣西融水稱“頭老”,貴州從江稱為“該歪”,雲南金平稱“叢頭”)一人,副榔頭若干人,另有“硬手”和“老虎漢”(軍事首領)、祭司、“行頭”和“理老”(主持司法)等若干執事首領。議榔頭人根據“議榔規約”維持一方社會秩序。其主要職責為調解並處理爭執田土和山林所有權的糾紛、婚姻糾紛、偷盜事件、民族內部糾紛、違反禁忌事件、互相殘殺事件,並組織人們起來共同對敵、抗擊外侮等等。寨老、榔頭一般不脫離生產,但隨著社會的發展,階級分化劇烈的地方,有了一些變化。在黔東南的一些地區,國時期有的寨老、榔頭還兼任甲長、保長、聯保主任,蛻變為地主階級,利用議榔來維護本階級的利益,使議榔的性質產生了變化。議榔通過組織制定的習慣法榔規款約來進行管理,榔規款約一經民眾通過,就成了不成文的法律。過去,苗族議榔規約在維護當地的生產、生活及社會秩序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直至現代,在許多苗族地區,議榔的形式依然存在,議榔規約被換上了與現代社會生活相適應的內容,成為政府的行政組織及法律法令的有效補充,在社會生產和維護社會安定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理老制

理老(或稱“寨老”、“鄉老”)是苗族村寨中的自然領袖,他自然形成,不經選舉產生,也不世襲。理老大致有三級:一個村寨的理老,稱之為“寨老”或“勾往”,主要調解發生在本村寨內的糾紛;一個鼓社(氏族)的理老,稱為“鼓公”或“婁方”,主要調解管理髮生在本氏族內的糾紛;一片地方(包括若干村寨)的理老,稱為“勾珈”或“大理頭”,負責調解發生在本片地方內的重大糾紛案件。理老熟悉古理古規,主持公道,辦事認真,能言善辯,在人們心目中享有崇高的信譽和威望,對維護苗族社會的生產、生活秩序,曾起到過十分積極的作用   。

飲食

酸湯魚 酸湯魚

苗族飲食習俗自有其特點。黔東南、湘西、海南島和廣西融水的苗族,主食為大米,也有玉米、紅薯、小米等雜糧;黔西北、川南、滇東北的苗族,則以玉米、土豆、蕎麥、燕麥等為主食。副食種類很多,肉類有自家養的家畜、家禽和魚類,蔬菜有豆類、菜類、瓜類,此外還採集野菜和從事漁獵等以補充。酸辣二味是苗族生活中不可缺少之物。過去,由於山區缺少食鹽,因此很多苗族人民終年淡食,只能以酸辣調味,日久形成習慣。  

苗族人尤其喜歡吃酸,幾乎家家戶戶都自製酸湯、酸菜、酸辣,醃製魚肉,苗家的酸湯魚肉嫩湯鮮,清香可口,聞名遐邇。苗族喜飲酒。平時勞作之餘,喝一點酒,舒筋活血,消除疲勞;親友來訪,逢年過節,紅白喜事,必以酒待客,久之形成了一套喝酒的傳統習俗和禮儀,很多地方的苗族宴飲和敬酒時,還有唱酒歌的習俗。湘、桂、黔交界地區的苗族還流行喝油茶,它不僅是苗家待客時必備的飲食佳品,而且還是平時飯前飯後的一種特製飲料,有些地方甚至以油茶當中飯吃。湘西、黔東北和重慶南部則將炒米茶作為過年節時飲用和招待親友貴賓的高檔飲料   。

酸湯

酸湯是用米湯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發酵後,即可用來煮肉,煮魚,煮菜。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採用醃製法,蔬菜、雞、鴨、魚、肉都喜歡醃成酸味的。苗族幾乎家家都有醃製食品的罈子,統稱酸壇。苗族釀酒歷史悠久,從制曲、發酵、蒸餾、勾兌、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藝。日常飲料以油茶最為普遍。湘西苗族還特製有一種萬花茶。酸湯也是常見的飲料。部分地區的楊姓苗族有不吃豬心等禁忌,除此之外苗族無過多的食物禁忌和要求,中國苗族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湯、辣椒骨、苗鄉龜鳳湯、綿菜粑、蟲茶、萬花茶、搗魚、酸湯魚等。

糯米飯

糯米飯是苗族主食之一,在苗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為男女老幼喜愛之食品,人們認為吃粘米飯不頂餓,味淡,不及糯米飯香,不用菜也能吃下,不用筷子,手捏著吃極為方便。凡逢走親訪友的禮品,各種節日(姊妹節)的主食,多為糯米做成的各種食品。有甑蒸絢白的糯米飯,染成五顏六色的花糯米飯,枕頭形和三角的粽子、糯米粑,以及釀酒、長途旅行或上坡做活,多以竹製盒盛糯米飯儲之隨身帶去食用。

小黑藥燉雞

在苗族村寨,只要家中來了貴客,他們都會燉製出香噴噴的小黑藥雞讓客人品嘗。這一美食不僅香味獨特、營養豐富,而且“清肺排毒、散寒止咳、滋陰補腎、行血通經”,一直被丘北苗族同胞奉為款待上賓的佳肴和大病體虛的滋補良藥。小黑藥別名草三角楓,屬常年生草本,生長於陰涼潮濕的山地,其根、莖、葉皆可入藥,苗族同胞常用它治療腎虛、腰痛、哮喘等病症。其燉製出的雞不僅香味獨特、肉嫩湯鮮,而且還具有滋補、治病等特殊功效。苗族孕婦產後補身重要食物。

禁忌

生活習俗禁忌:有些苗族地區,忌隨時洗刷飲甑、飯包、飯盆,只能在吃新米時洗,以示去舊米迎新米。隨時洗刷會洗去家財,飯不夠吃。在山上飲生水忌直接飲用,須先打草標,以示殺死病鬼。忌動他人放於路邊的衣物,以免傳染麻風病。忌孩子在家中亂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忌跨小孩頭頂,否則孩子長不高。禁忌婦女與長輩同坐一條長凳。苗族的禁忌,據不同的支系各有不同。

產忌:產婦生育,忌外人入室。不慎誤入者,出門時須洗腳,並喝下一碗冷水,以防將產婦的奶水“踩乾”。產婦忌吃老母黃牛肉、母豬肉、公雞肉、小魚、蔬菜、辣椒等。有些苗族地區,忌孕婦與孕婦會面,亦忌去別的產婦家,否則會被認為延長產期。

農事禁忌:苗族人每年第一次往田裡送糞歸來時忌見外人,若遇之,忌打招呼。栽秧時若見秧田有魚時忌說魚,否則魚會吃秧根。有些村寨,收穫小米時留下穗小的不收,若孩子問及,忌說“不要了”,要說“它們未長大”,否則以後小米因傷心而拒絕再長。在田中忌提及老鼠,惟恐其聽到前來糟蹋莊稼,只能以“他們父子”來代稱之。忌戊日,正月立春後,凡遇戊日忌動土挑水。

喪葬禁忌:有些苗族地區,忌男性死於白天,女性死於夜晚,認為時辰不對,死者須再要一異性死者相伴。故死時不適,喪家常請巫師念咒“改”,同時做一手掌大小的木棺同葬,示已有伴。忌棺內放鐵、銅等非銀金屬及棉花和塗有桐油之物,以為如是死者在回東方的路上買不了水喝,鐵、銅還會折騰死人。在些苗族地區,村寨死人當天,可以勞動,但忌下田。是日,同村人忌挑柴回家,否則挑柴者會有災難。停柩期間,家屬忌吃蔬菜。入葬後1月內,家中任何東西不得出賣或借人。

節日

姊妹節合影 姊妹節合影

苗族是一個富有古老文明、講究禮儀的民族,歲時節慶獨特鮮明。苗族傳統節慶按功能含義分為:

1、農事活動節慶;

2、質交流節慶;

3、男女社交、戀愛、擇偶節慶;

4、祭祀性節慶;

5、紀念性、慶賀性節慶。

按時序分,一歲分十二個月,每月都有一個以上的節慶日。

花山節 花山節

動月(鼠或子月)1—15日(第一個子日至第二個寅日)為玩年節,其中第1個子日為天歲節,苗人不出門(遠門);第1個丑日是地歲節,第1個丑日至第2個丑日(2—14日)期間,人們紛紛走親訪友、互賀新歲、男女對歌、玩龍燈、獅子等;第2個寅日(15日)為尾巴年(燒龍燈)。偏月(牛月或丑月)第一個丑日為社日,亦稱龍頭節,苗人祭土地神,接龍、安龍(苗語染戎)。1月(虎月或寅月)的第一個寅日為物質交流、男女社交節(華夏稱為三月三街節)。2月(兔月或卯月)的第一個未日為牛王節(華夏稱四月八日)、男女社交櫻桃會、佛生日。3月(龍月或辰月)的第一個辰日、第二個寅日分別為小端午節和大端午節,其中小端午節後來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羋姓屈氏),亦稱屈原節、歌師節。4月(蛇月或巳月)的第1個巳日為降龍節(華夏稱為六月六、六月場)、吃新節(大麥熟)。5月(馬月或午月)的第1個子日是小年節(苗語稱七姊妹,即北斗七星)。6月(羊月或未月)的第2個寅日為鴨節,第2個辰日為趕秋節。7月(猴月或申月)的第1個申日為酒節(糯稻收割釀製甜酒、米酒)。8月(雞月或酉月)為祭祀節(主要進行椎牛、吃豬、跳香、還儺願、安龍等祭祖祀魂活動)。9月(狗月或戌月)狩獵節,擇日祭梅山三神,開始狩獵。10月(豬月或亥月)卯日、午日為吃豬泡湯節(殺年豬),灶神節(祭灶神),除夕夜(大年夜,漢籍稱苗人十月過年)。

除此之外,苗族因支系不同以及地域文化差異,還具有本地方本支系的一些獨具特色的節日,諸如花山節等。

中國56個民族名稱

官話拼音中文名稱 人口
Hàn Zú 漢族1,230,117,207
Zhuàng Zú壯族16,178,811
Mǎn Zú滿族10,682,263
Huí Zú 回族9,816,802
Miáo Zú 苗族8,940,116
Wéiwúěr Zú 維吾爾族8,399,393
Tǔjiā Zú土家族8,028,133
Yí Zú彝族7,762,286
Měnggǔ Zú蒙古族5,813,947
Zàng Zú藏族5,416,021
Bùyī Zú布依族2,971,460
Dòng Zú侗族2,960,293
Yáo Zú 瑤族2,637,421
Cháoxiǎn Zú朝鮮族1,923,842
Bái Zú白族1,858,063
Hāní Zú哈尼族1,439,673
Hāsàkè Zú哈薩克族1,250,458
Lí Zú黎族1,247,814
Dǎi Zú 傣族1,158,989
Shē Zú畲族709,592
Lìsù Zú傈僳族634,912
Gēlǎo Zú仡佬族579,357
Dōngxiāng Zú東鄉族513,805
Gāoshān Zú 高山族458,000
Lāhù Zú拉祜族453,705
Shuǐ Zú水族406,902
Wǎ Zú佤族396,610
Nàxī Zú納西族308,839
Qiāng Zú羌族306,072
Tǔ Zú 土族241,198
Mùlǎo Zú仫佬族207,352
Xíbó Zú錫伯族188,824
Kēěrkèzī Zú柯爾克孜族160,823
Dáwòěr Zú達斡爾族132,394
Jǐngpō Zú景頗族132,143
Màonán Zú毛南族107,166
Sǎlá Zú撒拉族104,503
Bùlǎng Zú布朗族91,882
Tǎjíkè Zú塔吉克族41,028
Āchāng Zú阿昌族33,936
Pǔmǐ Zú普米族33,600
Èwēnkè Zú鄂溫克族30,505
Nù Zú怒族28,759
Jīng Zú京族22,517
Jīnuò Zú基諾族20,899
Déáng Zú德昂族17,935
Bǎoān Zú保全族16,505
Éluōsī Zú俄羅斯族15,609
Yùgù Zú裕固族13,719
Wūzībiékè Zú烏孜別克族12,370
Ménbā Zú 門巴族8,923
Èlúnchūn Zú 鄂倫春族8,196
Dúlóng Zú獨龍族7,426
Tǎtǎěr Zú塔塔爾族4,890
Hèzhé Zú赫哲族4,640
Luòbā Zú珞巴族2,965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