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溯源
傳說遠古時期,苗族人民的祖先,在大遷徙途中,來到黑洋大箐。道路坎坷,荊棘遍野,英勇的苗族青年們為了給父老們開闢一條通道,就有自己矯健的身軀從荊棘林中滾出一條路,讓父老們勝利通過,到達黑洋大箐安家落戶。人們為了紀念這些青年的功績,就模仿他們用身軀滾倒荊棘的動作,編成蘆笙舞,取各地龍滾荊,再現當年這一群群苗族青年披荊斬棘,克服創業中種種艱難,使之代代相傳。
藝術特色
"滾山珠"是集蘆笙吹奏、舞蹈表演、雜技藝術為一體的苗族民間舞。"滾山珠",本是用形體模仿箐雞(當地的一種野雞)在山林中嬉戲的一種歡快的蘆笙舞,所以其技巧與形體造型的寫實性較強。表演者頭戴插箐雞尾的帽子(雄性箐雞的標誌)或紅線花帽(雌性箐雞的標誌),邊吹蘆笙邊舞,顯然是對生活的再現。舞台上,"對腳掌"、"扣肩倒立"、"跪步"、"點將"等技巧,不時引起台下陣陣喝彩,尤其是"滾山珠"(又稱"刀叢滾身")這一招,總會引起觀眾的一陣陣叫好聲。
地龍滾荊以前動作比較單一,古樸稚拙,以再現當年年輕人征服大自然的過程為主,一人數人均可表演。表演時用6支長約20厘米木製梭鏢,鏢頭插入地下,圍成一個直徑約0.7米的圓圈,或用6隻對頂的飯碗擺成圓圈代替鏢頭亦可,表演者必須手持蘆笙一邊吹奏,一邊跳躍,圍著梭鏢或水碗翻滾,碗中水不能傾瀉,這樣的表演難度極大,異常驚險。在長期的演變過程中,人們逐步將生產和生活中的一些生動技巧,融匯到蘆笙舞蹈中,不斷改進完善。
"滾山珠"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逐漸融進各種技巧,不斷完善。到1989年,蘆笙舞"滾山珠"由以往的單人表演發展成為6至8人同時表演的舞蹈。表演者手執六管蘆笙,頭戴箐雞翎帽,身著繡花白褂,吹奏著世代傳承的蘆笙舞曲,圍繞梭鏢或盛滿水的碗進行舞蹈表演,時而以頭為足,蘆笙舞步與技巧運用難度隨表演進程不斷增加,表現苗族同胞在遷徙途中不畏艱險、勇往直前、排出萬難的驚險場面。
傳承意義
苗族蘆笙舞"滾山珠"以其粗獷豪放的風格、高難驚險的動作和深厚的文化內涵而成為少數民族民間藝術中的一枝奇葩,流播廣遠,享譽中外。它曾先後多次參加國內外的藝術節,受到中外人士和各族同胞的高度讚賞。滾山珠曾於1957年晉京為毛澤東、朱德等中央領導演出。1984年,豬場鄉7歲的苗族兒童王景全表演的"滾山珠"摘取全國少年兒童歌舞錄像比賽桂冠。1990年,"滾山珠"參加北京亞運會藝術節,連演28場,成為貴州藝術團的壓軸戲。
1991年,在廣西南寧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運動會上,為貴州代表隊奪得唯一的藝術表演金杯獎,6名演員分獲6枚金牌。1991年,"滾山珠"赴加拿大演出,歷時40多天。1992年,在波蘭捧得世界民族民間藝術的最高獎---"金山杖"獎。
這個舞種中蘊涵著的堅韌頑強、不屈不撓的民族性格是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它激勵和引導人們不斷前進,永不為困難所壓倒。但是,自1999年以後,由於沒有訓練新的演員,老演員又各奔東西,豬場鄉的"滾山珠"開始沉寂下來。
豬場鄉黨委書記張升科介紹說,滾山珠是豬場鄉的苗族民間蘆笙表演技藝,其特色是:表演動作的同時,表演者必須手持蘆笙,口吹蘆笙,保持笙不離口,曲音不斷,笙與舞曲自始至終協調相伴。
歷史發展
“滾山珠”是出自貴州省納雍縣的一枝苗族的蘆笙舞蹈奇葩。自80年代搬上藝術舞台以來,就一鳴驚人,飲譽華夏,走出國門,傾倒歐美。
1984年,年僅7歲的苗族少年王景全參加全國少年兒童歌舞錄相比賽,“滾山珠”一舉摘取了該項目的桂冠。1985年。王景全參加上海舉辦的全國“金雀杯”歌舞比賽,又獲表演獎。1987年在北京為全國民間工藝、文物展覽會演出時再獲三等獎。1989年,納雍縣組織“滾山珠”舞蹈隊參加貴州省少數民族歌舞隊赴廣州為“中華羊城博覽會”演出,“滾山珠”表演了90餘場。觀眾達百萬人次,轟動羊城,令人叫絕的舞藝傾倒眾人。國家政協主席李瑞環還接見了“滾山珠”劇組。1990年,“滾山珠”參加北京亞運會藝術節表演28場,7分鐘的節目競贏得18次熱烈的掌聲,成為貴州藝術團的壓軸戲。1991年,“滾山珠”受國家文化部委派赴香港參加“中國少數民族藝術表演”受到港澳台同胞的齊聲讚譽;同年,又在廣西南寧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運動會上為貴州代表隊奪得唯一的藝術表演金杯獎,6名演員分獲6枚金牌。1991年還赴加拿大演出,歷時40多天。1992年,“滾山珠”麥演隊一行6人參加文化部組團赴荷蘭參加37屆國際民間藝術節,並先後在挪威、比利時、丹麥演出。1993年5月,參加由國家民委組派的“中國民族藝術團”出訪加拿大,圓滿完成任務。1994年,“滾山珠”又上北京到中華民族園演出兩個月,與駐京外國官員聯歡交流。隨著“滾山珠”的不斷走紅,納雍的苗族青少年們也紛紛加入進來,從最初的王景全一人表演,繼之又是王景全、王景才、王學貴、祝髮光、祝明貴、王景群(女)、王景秀(女)等形成第一批專職演“滾山珠”的第一梯隊,發展到現在的第五梯隊,人數多達60多人。隊伍不斷壯大後,他們分成幾個演出組,有的在黃果樹,有的在珠海,有的在北戴河。紅楓湖景區的領隊胡征興於1998年依法成立了“黑豹藝術團”,以此為依據準備把“滾山珠”各演出組統起來,形成一個表演集團,發揮其整體效應,構建集團作戰的威力。至此,“滾山珠”從山野民間,走上了藝術殿堂盡顯丰姿。2005年8月16日,“滾山珠”參加中國·貴州“黃果樹瀑布節”開幕式演出,受到中外貴賓的極大好評。2006年4月12日,參加“多彩貴州風”演出20多場;9月16日參加中國·貴州黃果樹瀑布開幕式演出。9月24日,赴貴陽參加“多彩貴州風”演出18場;11月19日,首次挑戰吉尼斯,在湖南衛視黃金強檔“枝江大曲杯”《誰是英雄》欄目登台獻藝;12月15日,參加在廣東省中山市舉辦的第一屆中國國際民間藝術成果交易會開幕式演出,歷時半月,共演出三十二場。還先後到陽江市參加母親文化尋根游推介會及中山市三鄉鎮2007年元旦文藝晚會演出,元月14日,赴哈爾濱參加由貴州電視台、黑龍江電視台聯辦的“龍江韻、野山情”春節聯歡晚會演出;4月1日,赴大方參加中國·貴州杜鵑花節開幕式演出;7月27日,參加“多彩貴州”舞蹈大賽獲“銀瀑獎”。
“滾山珠”原名“地龍滾荊”,又叫“滾地龍”,苗語稱為“子羅奪”。傳統的“滾山珠”一人或數人均可表演。其表演特色是:不管表演動作怎樣艱苦高難,表演者都要手持蘆笙,口吹蘆笙,保持笙不離口,曲音不斷,笙與舞自始至終相伴相配,協調進行。“滾山珠”曾於1957年晉京演出。據當時參加演出的苗族農民羅世光回憶:“1957年2月10日,我們到了北京。25日開始演出,一個省演出一個晚上。3月1日,貴州省演出,地點在北京俱樂部文化官(?),當晚人山人海,場內外的觀眾達四千人左右。3月2日。著重為黨中央領導演出,毛主席、朱總司令都來參觀。當我們演到‘地龍滾荊’一則時,舞姿進入高潮,毛主席帶頭鼓掌,我們受到了極大的鼓舞。節目演完,毛主席、朱總司令走上台來和演員們一一握手”。80年代,隨著黨的改革開放政策的進一步深入,國家逐漸重視並發掘弘揚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地龍滾荊”經過進一步的開掘和整理、加工、提煉、升華,形成了一個由多人表演為主的蘆笙舞,並更名為“滾山珠”。
通過加工提煉之後的“滾山珠”。已從重在再現的藝術形式升華為重在表現的藝術形式。除保留原舞蹈中已有的內容——舞蹈語彙如“蜻蜒點水”(苗語稱“等古東林”),“駿馬賓士”(苗語稱“朝點”),“打場”(苗話稱“飛冷枯”),“地龍滾荊”即“滾地龍”(苗語稱“子羅奪”)等等動作造型之外,又發現引進“二人立”、“三人立”、“雙飛燕”等動作造型。並借鑑京劇的表演藝術加進了側身翻、前後空翻等高難技巧。還創編了後仰空腰腹支撐二人立、三人立等高難造型。蘆笙舞曲也由原來的不同調高改編為統一的調子。這樣就完成了再現的“滾地龍”發展為表現的“滾山珠”的藝術升華歷程。
傳統的“滾山珠”一般在年節、喜慶或農閒之餘表演。其原型是納雍縣豬場苗族彝族鄉苗族村寨經常可以看到的一種民間蘆笙舞。關於這個舞蹈的產生有這樣一個傳說:古代苗族人民在大遷徙途中,由於道路坎坷,荊棘遍野,行走十分艱難。英勇的苗族青年為了給父老們開闢一條通道,就用自己強壯的身軀滾出一條道路,讓父老們順利通過,到達黑洋大箐(今黔西北一帶)安家落戶。人們為了褒獎這些青年的英勇行為,紀念他們的英雄業績,就模仿他們用身軀滾倒荊棘的動作,編成蘆笙舞,取名叫“地龍滾荊”,在節慶日子時表演。據介紹,“地龍滾荊”早年動作比較機械單純,古樸稚拙,以再現年輕人征服大自然的艱難過程為主,一人數人均可表演。表演時用6枝長約30厘米的木製梭鏢柄尖頭插入地下,圍成一個直徑一米左右的圓圈,或用6摞對頂的飯碗擺成圓圈代替梭鏢柄亦可。表演者必須手持蘆笙一邊吹奏蘆笙舞曲伴奏一邊做跳躍、翻滾等動作。舞蹈進入高潮時。表演者頭在圈內,腳在圈外,腰部和腹部懸空於梭鏢柄或飯碗的上空呈弓形旋轉扭動,兩手持蘆笙隨身體邊吹奏邊翻滾旋轉。這就是“地龍滾荊”。在長期的民間流傳過程中,人們將生產和生活中的一些動作技巧提煉、融匯到舞蹈中來,不斷地充實、改進、完善,使其更趨於生動形象,豐富多彩。最後又引進和融匯現代舞蹈和古典京劇藝術的動作造型技巧,形成了現在享譽海內外的苗族蘆笙舞蹈奇葩——滾山珠。
文化特點
“滾山珠”作為獨樹一幟的苗族蘆笙舞,其特色可以概括為“古”、“土”、“活”、“難”、“高”五個字。
古
“滾山珠”是為紀念英雄的苗族青年不畏艱難險阻,用自己的身軀滾倒荊棘,以矯健的體魄開創出一條穿越山野莽林的通道,讓遷徙的父老鄉親能夠到黑洋大箐安家落戶的業績。據《苗族簡史》記述,苗族先民首領蚩尤在公元前2550年與黃帝作戰戰敗後。苗族就開始從東向西、從北向南的遷徙。由於歷代戰亂等因素,直到清朝時期還有大量的苗族不斷地遷徙。這種遷徙的經歷,在“滾山珠”產生的傳說中已有體現。同時,“滾山珠”表演時,演員必定頭戴雉雞尾竹笠帽,也許正透露出了苗族先民穿越森林獵獲雉雞而拔其尾羽,一則顯示獵獲野物的收穫數量之多,二則紀念穿越莽林之艱辛的歷史遺蹟。苗族先民進入黔西北地區的具體年代尚不能確切考證,但其歷史悠久,居處年月十分久長卻是無可辯駁的史實。由此可知“滾山珠”創編的歷史也是十分悠久了。她不是現代舞,不是現代人的創作,她已經流傳了幾百年,或許上千年,這正是其“古”的特色的基本方面。因此,“滾山珠”雖然只是一個民間蘆笙舞,但結合苗族歷史上未曾創造文字以記錄歷史卻有比較可信的史事傳說和蘆笙詞這些特點來看待這個蘆笙舞,“滾山珠”就具有了史詩的性質。
土
這是相對而言,一則相對於“洋”舞蹈,二則相對於流行舞、現代舞,即主要是為舞台表演創編的藝術舞蹈,三則相對於由專業演員專門演出而言。“滾山珠”的鄉土性特點十分突出,她產生和流傳於納雍縣邊遠封閉的豬場民族鄉,這裡山巒重疊,峰高林密,經濟發展遲緩,民眾生活困難。“滾山珠”的演出作為一種文化娛樂活動,長期是由苗族農民中的青少年表演給本民族的父老鄉親觀賞。為民眾所喜聞樂見,在鄉村沿續承傳。在未進行深一步的加工提煉之前,從未走上過藝術舞台。作為創作表演節目出現,只是偶爾作為代表苗族文化的蘆笙舞偶爾參加演出觀摩。她沒有專職的專業藝術演員,也不固定在歌舞劇院演出,而是生於民間,長於民間,傳承於民間,為民間服務。“滾山珠”的民族性特點也是一目了然的,她是苗族的一個支系小花苗的蘆笙舞,只要她一亮相,從鮮艷的服飾中即可辨明其鮮明的民族特色。“滾山珠”的民俗性特點也較突出,她在民族節日時表演,在喜慶時表演,在農閒時表演等的特色,具有濃郁的苗族民俗特色。直到今日,“滾山珠”的所有60餘個演藝人員中,除王景全1人考取藝校分配後領取財政工資外,其餘均非專業演員,平時勞作,需演出時才聚集,或組成小組到外演出。這些演藝人員也非專職。他們學習演藝基本上是師傳徒受,在農閒空暇時互相學習。多為青少年。有的從幾歲就開始學習,沒有專門的教師,也不收任何學費,只要願學,無分男女,一律免費傳技。活:就整體而言。“滾山珠”是一個開放性的活的系統。首先,從演員的角度而言,可以一人表演,可以二人表演,也可以四人或六人表演。可以八人表演。其舞蹈的精髓一個人也可表達,八個人也可表達。常規下是二人、四人、六人。從演員的年齡結構而言。她不象通常的舞蹈或是由成人或是由少兒一組年齡相當的人共同表演,“滾山珠”的演員年齡最小者可以僅僅是七、八歲的孩子,年齡最大者可以是三、四十歲的青壯年,只要演藝純熟便可參加表演。其次。“滾山珠”的舞蹈技巧和造型也是活的,她從原先比較單純稚拙的動作造型,到不斷引進、加工、融匯了一部分雜技技巧(如“二人立”、“三人立”、“雙飛燕”等)和京劇演技(如各式空翻),從而不斷地提煉升華,又保持其基本特色。再次,為“滾山珠”伴奏的蘆笙曲調也是活泛的。從前的伴奏蘆笙曲其調高是不同的,特別是二人表演時,經過不斷的發展,現在的蘆笙伴奏曲調已經統一,易於加大伴奏曲的音量,使觀賞者較為明晰地聽見蘆笙曲調。使其伴奏曲調和吹奏蘆笙的真實性直接傳達給觀眾,明顯區別於現代舞台上以樂器為舞蹈道具而另外由樂隊或錄音伴奏的做法。最後,“滾山珠”的發展和傳播是一個活的系統。她從一個演出小組發展到數個演出小組,從一地演出到各地各國演出,從原來的專門在一個村、一個鄉、一個縣內的苗族青少年的學習表演到其他民族的少年兒童也開始學習表演,擴大了她的影響,擴大了她的傳播方式和傳播地域。這些都是由其多年來若干次獲獎造成的巨大影響所決定的。雖然一些學習者所表演的舞藝遠不如苗族青少年自幼學習而獲得的造詣,甚至蘆笙已變成不響的道具。
難
“滾山珠”“難”的特點,在我們以上的闡述中已經體現出來,其一是由於這個節目只有7分多種的演出時間。許多高難度的動作技巧有時一分鐘之內就有兩三個,因此其節奏非常緊張。動作造型編排難度很大。其二是因這個節目的特點之一是自吹蘆笙伴奏自己表演,需要極好的體力、耐力和平衡協調能力,增加了表演困難,非得有幾年的訓練功夫。長期的技巧配合經驗的積累,難以完成如此技巧極為高難的表演。其三是配伍難。每個演出小組中,都至少有1—2名10歲左右的少年兒童。要讓這一兩個孩子熟練地掌握吹奏蘆笙的技術並表演有一定難度的動作造型,其困難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如果這些孩子是正在讀書的學生,其用於訓練的時間極其有限,這就更增加了難度。其四是“滾山珠”既是藝術表演,也充滿了體育競技的特質。
高
絕大多數藝術作品都是來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或再現生活,或表現生活,都融入了創作者藝術審美趣味。“滾山珠”也不例外。但她若干年來長期傳承於民間,在歷史上只是作為一個蘆笙舞流行於苗家山寨,長期處於“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生存狀態里。到了解放以後的1957年以來,才逐漸被外界所知曉。並逐步加工完善成為一個具有廣泛深透影響力的蘆笙舞。這主要是由“滾山珠”的“高”的性質所決定。其第一高是起點高:80年代“滾山珠”在世人眼前初一亮相之時,便已經是經過比較系統而良好的藝術加工,她已經不再是原創時期那個重在再現歷史的紀念性質的舞蹈。她已經是既保持了濃厚的民族民俗和歷史含量的蘆笙舞。又是融匯了雜技京劇等藝術技藝的精緻的藝術品,因此才會一走出苗家山寨就一路高歌奏凱旋,贏得了許多榮譽,收穫了許多獎牌。其第二高是藝術品位高:“滾山珠”是來源於生活、記錄著歷史,包含著真實、充滿了激情的藝術創作,有著厚重的民族史的內涵。這些內涵與具有民族特色的蘆笙舞蹈的緊密配合,用蘆笙舞承載和傳遞民族遷徙歷史的脈脈不絕的信息,使熟悉這一歷史的演藝人員和觀眾都是全身心地投入創演與評賞,使“滾山珠”充溢著飽滿的藝術情趣和不斷發展完善的內驅力。並最後成為一個具有了高品位藝術作品,而讓一些憑空編創的無病呻吟的抽象舞蹈與之相比而黯然失色。
生態環境
“滾山珠”之所以一亮相於世人,便開始一步步走出山寨,走向神州大地,走向世界、飲譽華夏,傾倒歐美,主要是得益於她有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
政治生態
應該說,“滾山珠”的創編與流傳已經有相當長的歷史歲月了。但她之所以在解放後的五十年代為國家領導人所了解,在八十年代登台亮相後走向世界,這得歸功於全國解放後黨的民族平等政策的進一步推行,使苗族人民政治上翻身作了主人,與各民族團結合作建設祖國的良好的政治環境,歸功於八十年代改革開放的政策進一步重視發掘弘揚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沒有黨和政府的這些方針政策作為前提和保障。也許“滾山珠”仍然是埋在深山的寶石,藏在沙里的黃金,含在口裡的珍珠,至今仍不能被外界所了解。
自然生態
“滾山珠”產生和流傳於群山環抱、層巒疊嶂,比較封閉的邊遠山區。流行於相對較為封閉的小花苗聚居的村寨。在歷史上戰亂頻繁的年代,在各種政治運動衝擊力極強的年代,這個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和聚族而居的自然村落,形成了較小區域的相對的一個內循環生存系統,使“滾山珠”得以保存和承傳,不至於在歷史大潮和政治運動中被淹沒和淘汰。
社會生態
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苗族社會內部系統。二是作為觀眾的觀摩者的外部系統。
在迄今為止的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苗族的族內婚姻是一個普遍的社會現實(現在已有所改變),由婚姻組建家庭,家庭組成村落。以婚姻為基礎的家庭和以家庭為基礎組成聚族而居的村落,有利於繼承和發展民族文化。這些作為“滾山珠”的保存、發展的村落環境,其意義自不待言。苗族有敬重老人,敬重師長,敬重蘆笙藝人的優良傳統習慣,這使得蘆笙舞的學習和傳承能得到老人的關心,師長的支持,蘆笙手的喜愛。而每一次學習和演出,或許正是老人們講述本民族遷徙的歷史用以教育後代學習先輩的英勇壯舉,自強不息,通過演出和觀看演出複述歷史。藝術化的複述歷史又能更加生動的教育年輕人熱愛自己的民族,激勵青少年奮發圖強。愛好狩獵和競技則是體現是否強壯有智慧的重要方法。如能自己去獵獲雉雞的尾羽,又能吹奏蘆笙跳起技巧極高的舞蹈,這樣的青少年必定贏得社會的敬重,姑娘的青睞。蘆笙是蘆笙舞必需的伴奏樂器和道具。納雍縣的苗族蘆笙製作享譽全國,暢銷省內外。豬場民族鄉的楊光富一家就有4代人製作蘆笙的歷史,楊光富、楊光華兄弟倆製作的蘆笙還獲得過全國民族樂器製作獎。節日喜慶的美好時光,在坡頭、在地壩、在山野、在庭院、在學校、在花場,會看到苗族青少年們跳犁牛舞、背腳舞、翻掌舞、鬥雞舞等。每年農曆的二月和八月,必定又是苗族青年人比賽嘹亮的歌聲和優美蘆笙舞的好時節。有能工巧匠製作蘆笙,有眾多的青少年熱愛歌舞,這些深厚的文化沃土,滋滋潤潤地涵養著“滾山珠”,使這枝蘆笙舞蹈奇葩越開越艷麗。1993年,培育了“滾山珠”這朵奇葩的納雍縣豬場苗族彝族鄉,被貴州省文化廳以黔文群(1993)07號檔案第一批命名為“苗族蘆笙技巧‘滾山珠’之鄉”。
就觀眾和觀摩者一方而言,世界進入工業化社會。現代文明的利與弊都充分展示暴露出來。過分修飾的藝術給觀眾造成的是一種缺乏內涵的外強中乾的印象。舞蹈的創作在現代派舞蹈觀念的衝擊之下,不可避免地帶上了譁眾取寵的色彩。而交際舞的大量流行似乎又簡化了舞蹈創作的複雜勞動。人類的思想意識在經過現代文明的淘洗後自然會引起一種反彈,這就是返樸歸真思想愈益強烈。“滾山珠”帶著純樸的民族特色和濃郁的鄉土氣息一經跨上舞台,便順理成章地贏得了大眾的傾心。同時,求新好奇永遠是人類不會滿足的欲望,“滾山珠”以其服飾道具配器之新與舞姿造型之奇滿足了觀眾的這一願望。禮失而求諸野,藝窮而求諸民。民間是文藝創作深厚的沃土和不竭的創作源泉,“滾山珠”精湛的舞姿又一次敲擊著藝術家們的思維神經,激發著藝術家們的創作靈感,這是她越來越紅的外因所在。
發展方面
“滾山珠”的成功提供的經驗與啟示,對苗族蘆笙舞的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鑑。苗族蘆笙舞的發展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保持民族特色。魯迅指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沒有民族特色的藝術創作,其生命力是短暫的,其滲透力是薄弱的,其影響力是狹窄的,其藝術個性也是模糊的。民族藝術是一切藝術的根源和基礎,也是藝術品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依託。
不斷學習創新。不學習就無法豐富多彩,不創新就會停滯不前。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基礎上,不斷學習其他藝術門類相關和相通的方面,學習其他民族同一門類藝術創造中的先進的東西,採取拿來主義的開放態度,堅持自我,融會貫通,才能達到發展、升華的目的。
樹立品牌形象。藝術創作作品也需要象商品一樣樹立品牌形象,增加商業意識,這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必須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即一要創品牌,創精品,提高對藝術品商品化的意識,注重商標的註冊,明確智慧財產權,這有利於保護和發展民族藝術的價值。二要注重對藝術品商品化的宣傳,擴大影響。不斷提高其知名度,反過來促進藝術品品牌化、精品化、商標化,使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商業價值,樹立起藝術品的精品形象。
組建演出團體。目前,“滾山珠”的一個演出組已經以此為基礎組建了“黑豹藝術團”,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以此為龍頭,可以把其他各個演出小組統一到這一桿大旗之下,組建起一個演出集團或公司,名正言順地成為一個法人團體進入市場。這將有利培養後繼人才,擴大演出規模,擴大演出範圍,改變過去那種一需要演出時才臨時召集收攏散居各地的演員的狀況,變被動應付為主動出擊,將散兵游勇組建成建制集團軍,適應市場經濟和改革開放的歷史大潮。
融入旅遊事業。一個品牌,一門藝術,在沒有重大發展變化的情況下,長期在一地演出,其觀眾對象較為固定,人們的新奇之感也會逐步消失。旅遊事業被稱為不冒煙的工廠,作為朝陽產業正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旅遊景點的異地性差異,遊客的流動性特點,都為具有民族特色的蘆笙舞演出提供了良好的展演場所。“滾山珠”以及苗族蘆笙舞乃至具有民族特色的藝術品,只有與一定的民族區域的旅遊景點結合起來,融匯進旅遊事業中去,並與歲時節慶相結合,才能更大限度地展示其豐彩,發揮其價值。
保護
“滾山珠”要得到有效的保護,穩健的發展,展出其民族的藝術價值,首先就應樹立起其精品形象。
2005年,納雍縣搶抓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加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這一難得的契機,率先將1985年納雍縣政府劃拔1萬元用於後繼人才培訓,2003年納雍縣文廣局在豬場鄉修建84平方米房屋作為培訓基地,精心保存原汁原味的苗族蘆笙舞“滾山珠”,擬為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2005年12月,“滾山珠”的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批准註冊獲得專利權,2006年5月,“滾山珠”被國家文化部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並報國務院公布,同年6月文化部正式授牌。由此,“滾山珠”便有了自己的品牌。相信在歷史進程中不斷演化的小花苗心裡永生的精靈,流動於東方文明血脈里的民族文化中的這枝奇葩――“滾山珠”會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