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所屬卷:Rhaphidophora Hassk.所屬科:Araceae
中文名:粗莖崖角藤
文獻來源:Rhaphidophora crassicaulis Engl. et Krause(1908); Gagn. in Lecte.(1942).
描述欄位
:附生藤本,枝圓柱形,粗3—6厘米,節間短。葉柄粗壯,長25厘米,粗1.2厘米;葉片革質,輪廓卵形,先端銳尖,基部鈍,長30—55厘米,寬22—36厘米,羽狀分裂至中肋或接近中肋,裂片6—10對,線形、近鐮狀、先端斜截形,基部稍外延,常沿中肋有長8—20毫米,寬2—5毫米的穿孔,有時無孔,中部裂片長15-21厘米,寬1-5厘米;中肋粗厚,Ⅰ級側脈明顯,每裂片上2—4條,與中肋相交成銳角,其間Ⅱ級側脈細,多數。花序柄圓柱形,粗壯,長12—20厘米,粗1-1.6厘米。佛焰苞未見。肉穗花序無柄,淺白色,長圓錐形,基部略粗,先端漸尖,長10—17厘米,下部粗2—2.5厘米,先端粗約5毫米。雌花圓柱狀,長6—8毫米,粗2毫米,頂部花柱短,圓錐狀,柱頭小、圓形。胚珠小,多數,長圓形,株柄長。果期11—12月。分布及生境:金平勐拉壩。廣東欽縣、海南(陵水、五指山)也有。海拔100—1000米,生長於熱氣帶密林中的樹幹或岩石上。越南諒山有分布。我國新記錄。
相關詞條
滇香薷 短冠刺蕊草 阿寬蕉 澳洲茄 長苞菖蒲 鏇花茄 矮龍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