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芋頭草、小野芋、犁頭草、大葉半夏、犁頭七、土半夏、三角青、山半夏、小獨腳蓮、土巴豆、藥狗丹、芋頭七、金半夏、野附子、百步還原、獨腳蓮、耗子尾巴、山茨菇、犁頭半夏、三步鏢、三角蛇、坡芋、觀音芋、野芋蛋、野芋荷。
入藥部位
塊莖及全草。
性味
味苦、辛,性溫,有毒。
歸經
歸肝、脾經。
功效
解毒消腫,散瘀止血。
主治
癰疽疔瘡,無名腫毒,瘰癧,血管瘤,疥癬,毒蛇咬傷,蜂螫傷,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相關配伍
1、治淋巴結結核:犁頭尖鮮全草適量。配醋、糯米飯各少許,共搗爛敷患處,日換2次。(《全國中草藥彙編》)
2、治血管瘤:鮮犁頭尖塊莖用米酒(或燒酒)磨汁,外塗,每日3-4次。(《全國中草藥彙編》)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敷;或磨塗;或研末撒。
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一般外用,不作內服。孕婦禁服。誤食會出現舌、喉麻辣,頭暈,嘔吐等中毒症狀。
採集加工
秋季採挖,洗淨,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犁頭尖,又名老鼠尾。塊莖近球形、頭狀或橢圓形,直徑1-2厘米,褐色,具環節,節間有黃色根跡,頸部生長1-4厘米的黃白色纖維狀鬚根,散生疣凸狀芽眼。幼株葉1-2,葉片深心形、卵狀心形至戟形,長3-5厘米,寬2-4厘米,多年生植株有葉4-8枚,葉柄長20-24厘米,基部4厘米鞘狀、鶯尾式排列,淡綠色,上部圓柱形,綠色;葉片綠色,背淡,戟狀三角形,前裂片卵形,長7-10厘米,寬7-9厘米;後裂片長卵形,外展,長6厘米,基部彎缺呈“開”形;中肋2面稍隆起,側脈3-5對,最下1對基出,伸展為側裂片的主脈,集合脈2圈。花序柄單1,從葉腋抽出,長9-11厘米,淡綠色,圓柱形,粗2毫米,直立。佛焰苞:管部綠色,卵形,長1.6-3厘米,粗0.8-1.5厘米;檐部綠紫色,捲成長角狀,長12-18厘米,下部粗6毫米,盛花時展開,後仰,卵狀長披針形,寬4-5厘米,中部以上驟狹成帶狀下垂,先端鏇曲,內面深紫色,外面綠紫色。肉穗花序無柄,雌花序圓錐形,長1.5-3毫米,粗3-4毫米;中性花序長1.7-4厘米,下部7-8毫米長具花,連花粗4毫米,無花部分粗約1毫米,淡綠色;雄花序長4-9毫米,粗約4毫米,橙黃色;附屬器深紫色,具強烈的糞臭,長10-13厘米,基部斜截形,明顯具細柄,粗4毫米,向上漸狹成鼠尾狀,近直立,下部1/3具疣皺,向上平滑。雄花近無柄,雄蕊2,藥室2,長圓狀倒卵形,雌花:子房卵形,黃色,柱頭無柄,盤狀具乳突,紅色。中性花同型,線形,長約4毫米,上升或下彎,兩頭黃色,腰部紅色。花期5-7月。
生長環境
生於地邊、田頭、草坡、石隙中。分布於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性狀鑑別
塊莖長圓錐形,直徑為0.3-1cm,表面褐色,栓皮薄,不易剝落,稍有皺紋。芽痕多偏向一側,鬚根痕遍布全體,並有多數外凸的珠芽痕。
藥理作用
毒副反應。
相關論述
1、《廣西本草選編》:“解毒消腫,止痛。主治癰瘡腫毒,瘰癧,血管瘤,皮膚癬,毒蛇咬傷。”
2、《福建藥物志》:“主治蛇頭疔,甲溝炎,帶狀皰疹,無名腫毒,蜂螫傷,腮腺炎。”
附註
本品內服中毒,青木香磨水或煎水服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