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犁頭尖
馬蹄犁頭尖為雙子葉植物藥天南星科植物馬蹄犁頭尖的塊莖。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馬蹄犁頭尖
- 別名:馬蹄跌打、小黑牛、山半夏(雲南)
- 拉丁學名:Typhonium trilobatum
- 界:植物界
- 族:天南星族(Areae Engl.)
- 門: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 綱:單子葉植物綱(Monocotyledoneae)
- 亞綱:澤瀉亞綱(Alismatidae)舊分法歸棕櫚亞綱(Arecidae)
- 目:天南星科舊分類法屬天南星目,新分類法隸屬澤瀉目(Alismatales)。
- 科:天南星科(Araceae)
- 屬:犁頭尖屬(Typhonium Schott)
- 種:馬蹄犁頭尖
- 命名者及年代:(L.) Schott
- 分布區域:廣東,廣西,雲南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馬蹄犁頭尖
種拉丁名:Typhonium trilobatum (Linn.) Schott
科中文名:天南星科
科拉丁名:Araceae
屬中文名:犁頭尖屬
屬拉丁名:Typhonium
國內分布:產廣東、廣西、雲南各省區碼的熱帶地區。
國外分布:孟加拉、印度東北部、斯里蘭卡、緬甸、泰國、寮國、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都有分布
海 拔:below 650藥理作用
phomium trilobatum (L) schott
【藥 名】:馬蹄犁頭尖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天南星科植物馬蹄犁頭尖的塊莖。
【功 效】:祛風散寒 補血益氣。
【主 治】:用於風寒濕痹阻關節,氣血兩虛證。
【性味歸經】:辛、溫,有毒。肝、腎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克。
【別 名】:馬蹄跌打、小黑牛、山半夏(雲南)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廣東、廣西、雲南。
【考 證】:始載於《中國植物志》。植物形態
塊莖近球形或長圓形,密生長5-10厘米,具少數鬚根的肉質根。葉2-4,葉根長25-35厘米,下部具寬鞘;幼株葉片戟形,前裂片三角形,長4厘米,基部寬2厘米;後裂片狹披針形,長3.5厘米,基部寬5毫米。多年生植株葉片輪廓寬心狀卵形,3淺裂或深裂,中裂片卵形或菱狀卵形,漸尖,有時具細尖頭,長10-15厘米,寬6-11厘米,側裂片斜卵形,長8-13厘米,外側常耳狀外展;中裂片側脈約10對,斜伸,常分叉,集合脈2條,細脈網狀。花序柄長5-10厘米。佛焰苞淡紫色帶綠色,內面紫色,管部長圓形,長2.5-3.5厘米,粗1-1.5厘米;檐部長卵狀披針形,漸尖,長15厘米以上,外面乾時綠白色,因表皮細胞密布銀色骨針狀結晶體而發亮,內面紫紅色,展開寬5-8厘米。肉穗花序:雌花序短圓柱形,長約7毫米,子房黃綠色,柱頭紫色;中性花序長2.8厘米,下半部具花,上半部無花,中性花黃色,線形,長約7毫米,捲曲;雄花序粉紅色,長1.25-1.7厘米,粗約5毫米;附屬器紫紅色,長圓錐形,具短柄,基部粗4-7毫米,長5-12厘米,直立。花期5-7月。產地生境
產廣東、廣西、雲南各省區的熱帶地區,海拔650米以下,生於熱帶芭蕉林、灌叢、草地、荒地、路旁,為較常見的熱帶雜草。孟加拉、印度東北部、斯里蘭卡、緬甸、泰國、寮國、越南、高棉、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都有分布。天南星目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