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海拔:600-1300
命名來源:[Fl.Yunnan.2:753.pl.205:6-10.1979]
中國植物志:13(2):035
套用:省二級保護植物
植物形態
藤本植物,攀援高達30米以上。莖圓柱形,粗壯,粗3-4厘米,節間長1-4厘米,氣生根肉質,圓柱形,粗1-2毫米。葉柄近圓形,長50厘米,基部粗約2厘米,腹面具淺槽,槽乾時寬4毫米,兩側有膜質葉鞘達膝曲,脫落,膝曲長3厘米;葉片革質,極大,卵狀長圓形,先端驟尖,基部心形,全緣,長50-58厘米,寬28-35厘米,中肋粗壯,上面扁平,背面明顯隆起,基部寬達3毫米,Ⅰ級側脈約10對,腹面不顯,背面隆起,幾平伸,與中肋成80-90°銳角,至邊緣弧曲上升並連線,Ⅱ、Ⅲ級側脈較纖細,極多數,與Ⅰ級側脈平行,彼此相距約3毫米,其間具網狀細脈。花序頂生,基部有長25厘米、寬4-5厘米的披針形苞片。佛焰苞狹長、席捲,蕾時長20—27厘米,綠白色,長漸尖,展開寬16厘米,乾時厚達2毫米。肉穗花序無梗,綠黑色,圓柱形,長約17厘米,粗2—3厘米,先端鈍,基部斜圓形,花兩性,密集。雌蕊角柱狀,長7毫米,頂部截平,四邊形或六角形;柱頭頭狀,突起,無柄;胚珠多數(≧ 8),長橢圓形或圓柱形,株柄細長,基部具微毛,生於側膜胎座上;雄蕊4,花絲扁,長2—3毫米,寬0.5—1毫米,花葯小。黃色。花期4—8月。
分布及生境
本種與毛過山龍 Rh. hookeri 的顯著區別是:葉極大,革質,卵狀長圓形,驟尖,基部心形,長50—58厘米,寬28—35厘米;中肋背面無毛,佛焰苞長20-27厘米,展開寬16厘米,長漸尖;肉穗花序圓柱形,長17厘米,粗2—3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