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簡介
“疣柄”二字取自它有“疣”突的花序柄和葉柄,“魔芋”則是跟隨家族的傳統稱呼。它還有個不討人喜歡的名字--屍花,源於它開花時腐屍般的臭味,此味道讓它無法成為受寵的家庭觀賞植物。其實被封稱“屍花”也夠冤枉它的,因為它只不過會在花開後短短的幾個小時內才會發出讓人難以忍受的惡臭而已。生長習性
喜歡潮濕的空氣,肥沃而濕潤的土壤。在冬季缺水的時候,進入休眠期,塊莖大量脫水,皺巴巴,死氣沉沉。雨季來臨,塊莖或長出幼苗,或直接抽出花序開花。
形態特徵
其葉柄高大粗壯,高可達2m左右,有大量形狀不一的疣凸,表面綠色帶不規則白色斑塊。花期4至5月,花大而奇特,突露地面,呈倒立的古鐘狀,外被佛焰苞,較為寬大,高約30cm,口部直徑約40cm,外面上部紫色,下部綠色,飾以白色斑紋,內面深紫色。肉穗花序深深地躲藏在這苞片裡,呈現在人們面前的只有頂部圓錐狀青紫色的附屬器。
物種分布
疣柄魔芋分布於我國雲南、廣西、廣東;越南、泰國等。常棲身熱帶和亞熱帶林下。
有關信息
2009年4月,武漢植物園首次引進疣柄魔芋,並在同年6月成功培植其開花。
功能效用
它的塊莖可加工製作的多種食品,早已走進千家萬戶,如:煮涼糖水、製作豆腐、釀酒等。另外其降血脂、血清膽固醇及消腫攻毒等醫療保健作用,也早已為人們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