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所屬卷:Steudnera C. Koch
所屬科:Araceae
中文名:泉七
其它中文名:小毒芋(思茅區)
描述欄位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莖短,圓柱形,上升,粗3-4厘米,具殘存的葉柄鞘。葉柄圓柱形,不明顯的綠色或稀帶青紫色,纖細,長30—50厘米,下部具鞘,葉片薄革質,表面淡綠,背面呈蒼白色,無斑塊,卵形,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微凹或稍突出,長22—30厘米,寬12-17厘米,後裂片長為前裂片的1/4—1/2,側脈5—7對,稍隆起,彎拱。花序柄綠色或青紫色,遠短於葉柄,長8—15厘米。佛焰苞外面黃色、基部紫色,內面紫色、基部深紫色,卵狀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先端長尾狀漸尖,基部鈍或尖,長10—15厘米,展開寬5—7厘米,初直立,後反卷。肉穗花序長3—4厘米:雌花序長2—2.5厘米,圓柱狀,粗2—3毫米,3/4與佛焰苞貼生;雄花序橢圓形;子房柱頭2—3—5淺裂,裂枝短棒狀,果時脫落;子房周圍有假雄蕊。花期3—4月。
分布及生境
產滇南思茅至西雙版納一帶,海拔230—1400米,生長於密林下潮濕地或水泉邊,廣西大瑤山也有。分布於緬甸北部,寮國,泰國,越南北部。steudnera henryana Engl. 的模式標本(11986)采自思茅。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
根莖(有毒)入藥,可治刀槍傷,創傷出血、蛇蟲咬傷,血栓性脈管炎,瘡瘍腫毒(思茅區)。
本科簡介
本科約115屬2000餘種,產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以熱帶為最多。我國產35屬206種,主要分布於西南、華南各省區,含有毒植物較多,主要屬有海芋屬(AlocasiaG.Don)、天南星屬(ArisaemaMart.)等,其中紅根南星、象頭花和滴水珠等植物為我國所特有。國外報導本科約10屬38種有毒,主要屬是花葉萬年青屬(DieffenbachiaSchott)、海芋屬和天南星屬等。我國對本科有毒植物早有記載,《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將天南星(即一把傘南星)、海芋、磨芋列為大毒。其最常見的毒性作用是對皮膚和黏膜的刺激,作用迅猛,接觸和誤食後引起接觸部位的紅腫疼痛,以及由此產生的其他症狀,如舌體腫大致使言語不清,喉頭腫脹帶來吞咽和呼吸困難,胃腸黏膜刺激引起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嚴重中毒可因窒息而死亡。但自然中毒引起死亡者不多見。這些植物雖有一定毒性,但經過曬乾、煮沸、水漂或其他方法處理去毒後仍可套用,如芋、磨芋等,其塊莖含有大量澱粉,可供食用;天南星、半夏、假海芋等供藥用,具有抗驚、祛痰、止吐、鎮咳、殺蟲等作用。本科有毒植物含多種有毒成分,各類成分與毒性作用的關係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已分出的成分有以下幾類:刺激性物質:一些有毒植物的汁液含有3,4—二羥基苯甲醛等刺激性化學物質,同時由於植物細胞含有大量的草酸鈣針晶體,對皮膚和黏膜有機械損傷作用,二者的結合加強了刺激強度。毒皂甙(sapotoxins):為常見成分,可造成腎功能損傷。氰甙:在許多植物中含有,如海韭菜甙(triglochinin)等。生物鹼:有秋水仙鹼(colchicine)、麻黃鹼(ephedrine)等,已在部分植物中發現。蛋白酶:存在於花葉萬年青屬植物中。但上述化學成分對其毒性都不能作出滿意解釋,主要有毒成分及其作用尚不完全清楚。早期認為刺激作用主要是所含草酸鈣針晶體所致,後提出生物鹼、毒皂甙可能為主要有毒成分,近年來認為可能是有毒的蛋白酶起主要作用,但都與某些實驗結果相矛盾,未得到最後證實。
藥材信息
【藥 名】:泉七
【拼音】:QUANQI
【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藥天南星科植物泉七的根莖。
【功效】:解毒療傷。
【主治】:用於各種外傷出血、蟲蛇咬傷、瘡癤腫痛、血栓性靜脈管炎。
【性味歸經】:麻、寒,有毒。入心、肺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水煎服,1一3克。外用:搗敷。
【別名】:小毒芋(思茅)【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雲南、廣西。
【拉丁名】:Steudneracolocasiaefoliackoch.
【考證】: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相關詞條
滇香薷 短冠刺蕊草 阿寬蕉 澳洲茄 長苞菖蒲 鏇花茄 矮龍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