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譜簡介
碧螺蝦仁是一道具有蘇州風味的菜餚。碧螺春是一種名茶,產於蘇州太湖洞庭東、西山,色香味形並臻佳妙,被看作是茶葉中的極品。原名是吳語“嚇煞人香”,後來康熙皇帝游大湖品此茶嫌其名欠雅,便以此茶色碧玉、形似曲螺、采於早春而賜名為“碧螺春”。碧螺蝦仁,巧用碧螺春作配料,成菜具有茶香味鮮、清淡爽口、色澤素雅的特點。
製作材料
鮮大蝦仁350克、碧螺春10克、精鹽6—7克、雞蛋清1隻、乾澱粉20—25克、色拉油400克(約耗50克)。
製作工藝
1、鮮大蝦仁洗淨,漂白,瀝乾。放入碗內,加精鹽、蛋清、乾澱粉攪上勁;
2、另沖一杯開水,放入碧螺春,沏成茶一杯;
3、炒鍋置旺火上燒熱,舀入色拉油,燒至油溫約120℃熱時,放入蝦仁,用筷子輕輕撥散,至蝦仁呈乳白色時,倒入漏勺,瀝油。炒鍋復置旺火上;
4、將蝦仁倒回鍋內,烹入碧螺春茶汁約30克,顛翻炒鍋,出鍋裝入盤內,並將茶葉略擠去茶汁,點綴在蝦仁旁,以示碧螺蝦仁。
製作關鍵
1、茶葉汁香味濃,有去腥作用。此菜烹製以茶代酒,突出了菜餚的風味特色。
2、蝦仁在泊中加熱時間不能長,炒時動作要迅速,以保持蝦仁鮮嫩的口感和茶汁的清香味。茶葉點綴蝦仁旁,既作配色,又可清口。
3、鮮蝦仁應在清水中充分漂淨,炒後可達到瑩白飽滿的要求。
食譜營養
蝦仁:蝦營養豐富,含蛋白質是魚、蛋、奶的幾倍到幾十倍;還含有豐富的鉀、碘、鎂、磷等礦物質及維生素A、氨茶鹼等成分,且其肉質鬆軟,易消化,對身體虛弱以及病後需要調養的人是極好的食物;蝦中含有豐富的鎂,鎂對心臟活動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能很好的保護心血管系統,它可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同時還能擴張冠狀動脈,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及心肌梗死;蝦的通乳作用較強,並且富含磷、鈣、對小兒、孕婦尤有補益功效;日本大阪大學的科學家最近發現,蝦體內的蝦青素有助於消除因時差反應而產生的“時差症”。
碧螺春:碧螺春是茉莉花茶代表產品之一,根據中國中醫學及現代藥理學對茶葉的保健功效研究認為:茶葉苦、甘,性涼,人心、肝、脾、肺、腎、五經。茶苦能瀉下、祛燥濕、降火;甘能補益緩和;涼能清熱瀉火解表。茶葉含有大量有益於人體健康的化合物。如:兒茶素、維生素C、A、咖啡鹼、黃烷醇、茶多酚等。
盤點江蘇菜
江蘇菜,中國四大名菜之一,簡稱蘇菜。由於蘇菜和浙菜相近,因此和浙菜統稱江浙菜系。主要以南京、揚州、蘇州、淮安、徐州、海州六種地方菜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