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安化,地處湘中偏北,資水中游,雪峰山脈北端。總面積 4950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82%。轄17個鎮、12個鄉、1個建鎮實驗區。縣總人口95.1萬,有漢、土家、苗、蒙古等26個民族。縣城位於資水中游北岸東坪鎮,距省會長沙240公里。
基本概況
安化,地處湘中偏北,資水中游,雪峰山脈北端。總面積4950平方公里,轄23個鄉鎮,總人口97.2萬。
安化歷史悠久,地靈人傑。安化為古梅山之域,漢屬益陽縣地。直至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置安化縣。清代兩江總督陶澍、雲貴總督羅饒典、著名書法家黃自元,就是生於斯,長於斯。世界羽毛球冠軍唐九紅、龔智超、龔睿娜、黃穗,就是從這裡走向世界。
安化地形地貌多樣,各類資源豐富。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土地肥沃,適宜各種作物生長。盛產松、杉、竹、茶葉、藥材等;鎢、金、銻、釩、錳等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藏有39種;水能資源豐富,理論蓄積量150萬千瓦,已裝機125萬千瓦。除柘溪水電站、東坪水電站、株溪口水電站外,還建成小水電站53處,總裝機4萬多千瓦。
安化名勝古蹟頗多,風景迷人。林海莽莽的省級柘溪森林公園,擁有世界第一冰磧岩的省級雪峰湖地質公園。古蹟亦多,有保護完好的文廟、武廟;有石人石馬、陵墓享堂、御書御撰扁牌一應俱全的陶澍陵園等等。
安化經濟發展迅速,處處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改革開放以來,安化的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獲得了長足發展。特別是近年來,我縣提出了培育竹木、養殖、建材礦產、水電、茶葉及綠色食品等六大支柱產業,加速縣域經濟發展的工作思路,出台了一系列擴大招商引資和發展民營經濟的有效措施。縣域經濟保持良好發展態勢,經濟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全縣交通、通訊條件大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進入新世紀的安化,正在逐步將一個農業大縣、資源大縣建設成經濟強縣。展望未來,安化發展前景廣闊,明天更加燦爛輝煌。
行政區劃
安化下轄東坪鎮、清塘鋪鎮、梅城鎮、仙溪鎮、大福鎮、長塘鎮、羊角塘鎮、冷市鎮、小淹鎮、江南鎮、柘溪鎮、馬路口鎮、奎溪鎮、煙溪鎮、渠江鎮、平口鎮、樂安鎮、滔溪鎮、高明鄉、龍塘鄉、田莊鄉、南金鄉、古樓鄉等鄉鎮,總人口95.1萬。
歷史沿革
安化古稱“梅山蠻地”,土著多為瑤族,是名聞遐邇的梅山文化發祥地,宋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置縣,有近千年歷史。安化歷史悠久,地靈人傑。境內東周古村落與舊石器遺址的相繼發現,證明距今1.5萬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安化為古梅山之域,漢屬益陽縣地。唐僖宗光啟二年(886),梅山峒蠻斷邵州道,不與朝廷通。直至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朝廷章收復梅山,置安化縣。據史料統計,自宋到清,安化通過科舉考中進士以上14人,舉人117人。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定影響的人物有:清代兩江總督陶澍、雲貴總督羅饒典、著名書法家黃自元。20世紀初,李燮和、李唐等最早參加華興會、同盟會,投身辛亥革命,成為當時叱吒風雲的人物。從大革命到解放戰爭的幾十年革命鬥爭中,姚炳南、盧天放、劉肇經等大批革命志士前赴後繼,共有389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一代偉人毛澤東先後於1917年和1925年在安化進行社會調查和開展農民活動;新中國成立後,安化英才輩出,胡吉主、譚望初被先後評為全國林業勞動模範,世界羽毛冠軍唐九紅、龔智超、龔睿娜、黃穗,就是從這裡走向世界。
自然資源
安化地形地貌多樣,各類資源豐富。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土地肥沃,適宜各種作物生長。年平均氣溫16.2°C,無霜期長275天,日照1335.8小時,降水1706.1毫米。地勢從西向東傾斜,西部高峰九龍池,海拔1622米,東部善溪口,海拔57米,相對高差1565米。境內高山疊嶂,峰巒挺拔,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峰63座。資水橫貫縣境中部,境內幹流長度大於5公里的溪河170條。1961年柘溪電站關閘蓄水,形成柘溪水庫境內水面達85平方公里。安化盛產松、杉、竹、果、茶葉、油茶、油桐、棕、藥材等,有木本藥材103科,1022種;鎢、金、銻、釩等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藏有39種;水能資源豐富,理論蓄積量150萬千瓦,除柘溪電站外,還建有中小電站142處,總裝機4萬多千瓦。
經濟發展
安化經濟發展迅速,處處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改革開放以來,安化的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獲得了長足發展。近年來,堅持立足縣情,勵精圖治,實現了經濟持續穩定增長。
一是縣域經濟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以上,2003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26.08億元。經濟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二、三產業比重明顯提高,農業內部結構不斷最佳化,高效經濟作物的比重,優質牛、羊、魚的比重均有提高。全縣經濟林總面積達118.54萬畝,2003年全縣豬牛羊養殖總量分別達95萬頭、30萬頭、60萬隻。工業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傳統產業改造、產品結構出現了積極變化,形成了以電力、礦產、加工為主體的工業企業。年發電量達到24億度,年產水泥40萬噸,精銻2550萬噸。生產的精銻及三氧化二銻被中國社會調查事務所確認為“中國公認名牌產品”。非公有制經濟正在成為縣域經濟的主力軍。依託山區資源先後發展起來的大型民營企業有:建玲竹業有限公司、富源牧業有限公司,山山綠色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等。建玲竹業有限公司,設計年生產高檔無塵竹地板100萬平方米,年產值1.3億元,年創稅1200萬元,是全省最大的楠竹加工企業。三產業發展較快,旅遊開發已經起步,商貿流通比較活躍,地方財政收入年均增長5.8%。
二是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近幾年來,安化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8.8億元,年均遞增18.5%。省道308線擴改工程柘溪至馬路已完成砂改油,東坪至小淹已完成路面硬化,小淹至馬跡塘已全線通車並已硬化。東坪資江大橋已建成通車。305公里的縣到鄉公路硬化工程已全面啟動,總投資達1.3億元。全縣通訊條件大為改善,80%的村通了程控電話,行動電話基本覆蓋全縣。
三是城鎮建設步伐加快。全縣建制鎮由11個增加到17個,先後投入2億多元,加強了城鎮建設,進一步增強了小城鎮對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聚集作用。全縣非農業人口增至24.05萬人,城市化水平達到24%。梅城自古譽為“六縣通衢,八方集鎮”,今建成全省農村最大的集貿市場。縣城東坪鎮新建的資江大橋,與沿江大道及坐落江濱的電信、廣播、電力等高樓大廈交相輝映,使山城更加秀麗壯觀。隨著資江大橋通車,縣城新區開發已初具雛形,安化二中整體搬遷工程已基本完成。
四是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城鄉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全面提高,文化體育事業長足發展,圓滿承辦了省九運會羽毛球比賽,羽毛球運動已成為安化知名國際品牌。通過退耕還林、長江防護林、國土整理、生態建設、“三廢治理”等工程建設,全縣生態環境質量大大提高。目前,已成立了湖南省雪峰湖地質公園和柘溪省級森林公園,建立了紅岩和鹿步溪原始次森林兩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四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3%。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達30億元。城鎮低收入群體生活水平有所改善。扶貧攻堅和庫區開發取得較大成績。
旅遊資源
安化不僅資源豐富,而且名勝古蹟頗多,風景迷人。位於縣城北8公里的紅岩省級自然保護區,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體,人工湖面、遊艇飛馳;群山環抱,古木參天;峽谷中,索橋飛架;叢林中,亭閣隱現。位於柘溪庫區的柘溪省級森林公園,從省內外引進樹種67科358種,其中珍貴樹種15科25種,被稱為亞熱帶的植物園,是旅遊的勝地。六步溪省級自然保護區,區域面積12250公頃,核心區有數百公頃保存較好的原生植被。有木本植物103科、1022種,其中國家級保護植物有銀杏、南方紅豆杉、香果樹等23種。有野生動物100餘種,其中國家級保護動物有雲豹、金錢釣、黃腹角雉等40種。自然景觀還有奇石如林、奇洞遍布的思游景區,洞中有洞,洞內分層、層層有景的馬路溶洞群等。古蹟亦多,有安化一中校園保護完好的文廟、武廟;有石人石馬、陵墓享堂、御書御撰扁牌一應俱全的陶儔陵園等等。
景點介紹
陶澍故居景區
陶澍墓位於小淹鎮沙灣坪,由朝廷拔銀興建。陵園占地50畝,環築圍牆,右門入側處有御碑亭,亭內兩隻巨大的石鰲背負一塊道光皇帝御賜的、著名書法家何紹基書寫的碑文,進門左側為陶澍墓,墓前有墓表、石俑、石馬、石虎、石兔,顯得莊嚴肅穆。
1996年,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尚書宅地位於資江北岸,陶澍陵園下游約3公里,內有總督府、太保第、鄉賢祠、賜書樓、石雕龍鳳門、雙玉飄香、引水石渠等。
文塔攬月位於資江石門潭北岸,1836年由陶澍回鄉捐資所建。塔高21米,八方七層,四至七層塔角銅鈴32個,風吹鈴響,似仙女奏樂。第一層漢白玉石匾額上刻著首光皇帝御書“印心石屋”,率二層嵌“文瀾塔”青石匾額。古塔點綴在高山峽谷中,青山綠水之間,氣勢雄偉。
與文瀾塔隔江相望的資江南岸有一石崖,長55米,高22.5米,山巔有一石昂翹,儼然如龜,俗稱“烏龜崖”。1836年,陶澍回鄉,將道光皇帝所賜“印心石屋”四字,刻在石上,故稱“御書崖”,已經流芳160多年。
在陶澍故里人文風景還遍布著仙龍吐珠、風雨迎賓、仙蛙對峙、紗帽傳奇、七星閃光、龜蛇戲斗、石龍過江、三公搶印等奇異的自然景觀。
唐家觀古鎮
唐家觀古商業街建於北宋元祐三年(1088),當時開埠的十家店和磨子街,經過九百餘年的風吹雨打,依舊如故。元末明初,這裡是株、搓、渭三條溪水貨物集散口岸。商業發展很快,到明萬曆年間,街道擴散成上街、下街、邊街、興隆梯級橫街,人口增至幾千人,成為資江中游第一繁華商埠。街道從上街至邊街全長506米,都用青石板鋪填,街上有三座暗石拱橋,人們稱之為害羞橋。街上古建築多,有幾十間吊腳木樓和幾十間商鋪。街口有清代文林郎吉先覲故居,還有明代建造的吉氏宗祠,兩殿天宮,四方天井和各種疊鼓石凳,全都是用青石板花崗岩雕鑿而成。街上還有許多百年老字號,保持明清建築的古色古香,現在整個街道熠熠生輝。2004年11月被列入益陽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這青石鎮修成時,怕就是那街面上一塊接著一塊的青青石板,給了這小鎮上頭人以啟示,於是便從腳下撿了這一清清爽爽的名字罷。然而你問及青石鎮所有的白髮銀須的老者,都只是搖晃著腦殼回覆:不曉得!不曉得!
青石鎮,它是一個很古老很古老的鎮子了。
挨挨擠擠好悠長好悠長地擁在這青石板街面的木屋,呈一副龍鍾之態。怕是早已記不清白曾有牙邊酒旗在這青石鎮任微風輕撫,也不甚曉得曾有過商賈捎了徽州古硯、古墨,如何在這青石鎮暢銷好長好長一個時期.......
在青石鎮流連得久了,與青石鎮人混得熟了,你且可以隨了三三兩兩的本鎮人,去一青石寺堂聽人說書。只是見了說書人著一身長袍馬褂莫要驚奇,把嘴巴閉得嚴嚴,耳朵豎得尖尖地聽就是了。
不過青石鎮出產糯米青團是真的。
那是一種小吃。是青石鎮女子從青青山林里採摘的青青野苧麻葉,用了清清粼粼的資水洗過後,再用嫩白的手揉了又揉,搓了又搓,擠出翠翠的汁液摻合著糯米所製成。顏色青青翠翠,裡面還有豆沙或芝麻糖作餡吧。熱熱騰騰,那鄉野味隨風飄出久遠。
青團青青的,軟軟的。
那是山的青青水的青青;那是田園的軟軟青石鎮女子的軟軟;青青軟軟,那才是青石鎮哩。....
要離開這青石鎮了,買么子回去作紀念,那是絲毫不必憂慮的。就沿那數不清的青石板走,到了鎮尾一家店鋪里,你自然的會被一種紙扇吸住腳步。於是怔怔地看那扇面上描著的水漫金山,看那扇面上描著的的斷橋。花兩三毛錢能從那扇面上復又看到當年許仙與白娘娘的一段風流韻事,不能不說是一樁划得來的交易。
穿越青雲洞
“六步溪國家級原始次森林保護區”位於安化縣馬路鎮(原蒼場鄉)西北部,總面積12000多畝,有湖南的“西雙版納”之稱。區內生態保持良好,自然景觀瑰麗多姿,人文景觀獨具民族特色。保護區保存著大量面積較好的原始闊葉林,有伯樂、香果、銀杏等國家一、二級保護植物30餘種,還有大量野生珍貴保護動物在這裡“安居樂業”,其中以雲豹為代表的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多達16種。保護區常年氣候宜人,山石突兀,瀑布奇險,叢林茂密,奇花異草,美不勝收。這裡居住著土家族村民,較為封閉的生活環境使山民保留了土家人的生活習俗,吊腳樓、小背簍隨處可見。
青雲洞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已由當地村民集資開發,接待遊客,後因種種原因歇業,洞內設施毀損。該洞號稱我國最長的溶洞,至今其長度還是個迷。
雲村龔支書介紹,當地流傳著先民曾點著松明子、帶著乾糧進洞三天三夜沒有走到盡頭、不敢再走的傳說。他自己也對探洞情有獨鍾,是目前進洞最遠的人之一,看到了洞壁上康熙年間的題字。
古木橋—永錫橋
永錫橋亭記
光緒二年水覆舟,歷六寒暑把橋修。
易舟以橋幸已歲,過河何須覓古渡。
永錫橋建於洞市鄉錫潭村,橫跨麻溪河上,橋長83米,高13米,寬4.2米。光緒七年建成。光緒二年四月十五日,錫潭渡口因渡船觸石而翻,死亡十餘人,陳德慧請示其父陳五芝決心 易舟以橋。於是陳五芝邀集賀孔佩、龍桂成、董祥徵、賀隆益、胡國英、陶徑三、陶茂光為主修。
石匠有莫本盛、唐光照,鋸匠曾時輝、彭春闌、陳濕闌,木匠佘紹先,瓦匠陳令元。大橋有五墩,橋亭三十四間,當時錫潭灣陶姓公山有一大榔樹,橋局負責人商量,欲購之,想作橋亭內坐板,未成。光緒四年五月六日,無風自倒,即購之,為橋亭全幅坐板。
光緒七年二十二日佃戶定居永錫公屋,燒茶以供行人飲用,二十四日撤銷橋局。歷六寒暑,易舟以橋的理想終於實現,從此一橋飛架東西,天塹變通途,過河何須覓野渡。功在當代,造福千秋。
安化名人
-
古代
陶澍(1779-1839),字子霖,號雲訂,安化縣小淹鄉人。從小勤奮好學。嘉慶七年(1802年)中進士,任翰林院編修後升御史。曾先後調任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布政史和巡撫,後官至兩江總督加太子少保,道光皇帝曾親書“印心石屋”匾賜之。1839年6月病逝於南京。
陶澍為官期間,在除惡安民、抗災救災、興修水利、整頓財政、治理漕運,倡辦海運,革新鹽政,整治治安,興辦教育,培養人才上作出了較大貢獻。且著文賦詩,造詣不淺,書畫兼長,為後代留下了不少佳作,蓍有《印心石屋詩抄》、《靖節先生集》、《陶文毅公全集》傳世。在他為官過的地方,民間流傳著不少故事,《陶澍私訪南京》作為淮劇的傳統保留劇目,百看不厭,常演不衰。
龍錫慶(1835-1896年),字吉哺,號仁亥,常豐鎮(梅城)人,鹹豐八年(1858年),鄉試中副車;同治四年(1866年),授刑部主事;12年,升陝西知府,賞帶花翎;光緒三年(1877年),遷任甘陝秦階道。11年,請假歸醒;15年,任福建鹽法道,兼署督糧道;20年,任湖北按察史,布政史;21年,授資政大夫,後調升浙江布政史。
現代
鄧克明(1906-1983),名必克,宇恆林,通溪鄉人,出身貧苦。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第八軍營、團長。參加了中央蘇區反“圍剿”、長征和山城堡戰鬥。1937年入延安抗大學習。後任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參謀長、一一五師旅長、吉林軍區分區司令員兼旅長、東北野戰軍師長。參加了平型關戰鬥和遼瀋、平津等戰役。建國後,任華南墾殖局副局長,江西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福州軍區副司令員。是中共七大、八大代表,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鄧克明(1906-1983),湖南省安化縣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八軍四師三團司務長、連長、通信隊隊長、副營長、營長,四師十二團團長。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區隊長,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三旅六八六團營長、獨立團團長,東進抗日挺進縱隊參謀長,黃河支隊副支隊長,教導第四旅旅長兼湖西軍區司令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吉林軍區吉東軍分區司令員兼二十五旅旅長、警備二旅旅長,東北野戰軍獨立第六師師長,第四野戰軍四十三軍一五六師師長,江西軍區南昌軍分區司令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華南墾殖局副局長,江西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福州軍區副司令員兼江西省軍區司令員,福州軍區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七、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鄧克明因患淋巴癌,多方醫治無效,1983年10月28日在北京逝世,據其生前遺願,遺體火化後,安放在南昌烈士陵園。
網路歌手龍奔,1987年12月出生於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大福鎮一個貧困家庭,從小喜歡音樂,但是由於家庭條件並不是很好,小時候只是在電視裡學到一點歌唱,直到初三,才在同學那裡借隨身聽接觸了一些流行歌曲,16歲那年出來廣州打工,2009年6月,龍奔開始追求自己的音樂夢想,利用自己晚上的休息時間用來寫歌,每天忙碌到深夜……
2009年6月底憑著他的音樂作品《最愛的女人》和《愛你的路》成為中國原創音樂基地(5sing)的簽約歌手。2009年9月簽約“小龍傳媒文化”全國推廣發行主打曲《最愛的女人》。2009年9月底受視創維“挑戰麥克風”,榮獲第三季創維金鷹之星。並被益陽一網工作人員發現,成為益陽之星。2009年11月加入子夜聲線網路電台,成為子夜聲線網路電台的音樂顧問。2009年11月簽約“酷狗”推廣《愛錯的人》專輯,《愛錯的人》進入“酷狗”爬行榜第八位。2009年11月23日第四屆A8原創中國音樂大賽龍奔原創歌曲《射手座》已經入全國五十強。
盧正雨,中國80後青年導演,集編、導、演於一身,尤其以溫情、勵志、喜劇風格見長。
目前作品:2004年:《無間》《家》《工大必勝》。2005年:《高手》《That Summer》《5minutes》《Crazy Soccer》。 2007年:《重返榮耀》《我們的故事》《戰爭電影》。2008年:《電競之王》(由國際艾美獎提名-林申、韓國世界盃小姐-米娜、魔獸天王-SKY主演) 汽車廣告短片《一人一半》《許願畫》。2009年11月:《OFFICE嘻哈4重奏第二季》開始播出。
2010年1月:電影《一隻狗的大學時光》開機
目前榮譽:
2006年,動作喜劇《高手》獲第十三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優秀劇情短片獎。2007年,獨立電影《莫小白的水怪日記》獲第十四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劇情片獎。 2008年,《重返榮耀》開網路商業電影先河,並獲湖南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獎。2008年,獲08年中國網路盛典、年度最佳製作人、年度十佳影片。2009年,系列劇《OFFICE嘻哈4重奏》獲中國“22影展”最牛網劇獎。
吳奔星(1913- ),男,安化東坪鎮人,曾長期任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主要 致力於中國現代文學史和作家作品的教學與研究。已出版專著和編著10餘種,發表文章200餘篇。其主要著作有《文學作品研究》、《現代抒情詩選講》、《中國現代詩人論》、 《魯迅舊詩新探》、《當代抒情詩拔萃》等。其中《矛盾小說講話》一書,重視藝術分析, 為國內研究矛盾的第一部專著。《我走過的道路》一文在《人民日報》文藝評論欄目發表 後,曾由《北京周報》譯成英、法等外國文字向國外介紹。
劉起(1917- ),字錚皆,男,安化仙溪鎮人,九三學社社員,知名民主人士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
1947年畢業於南京中央大學,獲碩士學位。主要致力於歷史資料的整理與研究, 曾 主持整理清末至民國期間的歷史檔案數百萬件及檔案目錄400多冊。編輯出版了《 歷史檔案的整理方法》、《中國現代政治史料彙編》、《五四運動檔案史料彙編》、《西藏 歷史資料彙編》等書籍。其工作成果《人民日報》、《新華日報》曾予以報導。1956年獲中國科學院社會科學工作獎。1962年協助顧頡剛先生負責《尚書》整理翻譯工作, 合寫了《尚書校釋譯論》一書,著《禹貢地理叢考》一書,在國內外學術界產生了廣泛影 響。其出版的著作還有《顧頡剛先生學述》、《尚書源流及傳本考》、《尚書評述》、《中 國佚名哲學名著評述》、《尚書學史》、《史記譯註》、《古史續辨》等。
龍馭球(1926- ),男,安化梅城鎮人,著名力學專家。1949年,於清華大學 土木工程系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歷任土木系助教、講師、教授、博士生導師。1995年,當選 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是中國力學學會計算力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理事, 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工科力學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計算結構力學學套用》雜誌副主 編,《工程力學學報》主編。2000年9月,被聘為湖南大學教授。他長期從事結構力學 、彈性力學的教學與研究,尤其擅長板殼力學和結構能量原理、有限元與變分原理的研究。 主 持編寫的《結構力學》獲1988年國家教委高校教材全國優秀獎;“廣義能量原理與新型 有限元研究”、“工科結構力學試題庫建設”,分別獲1993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二 等獎。
梁兆果(1929- ),女,安化縣楊林鄉人,全國勞動模範。1949年參加革命工作,曾任安化縣木子公社聯校黨支部書記、中砥區聯校黨支部副書記、東坪(城關)鎮 聯校黨支部副書記。她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熱愛教育,注重改進教學方法,耐心輔導後進學 生,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她熱愛學生,經常為困難學生墊學費,自掏腰包為患病學生醫治, 雨雪天接送遠道學生上學。由於她獻身教育事業的事跡突出,1959年和1961年先後兩次被評為湖南省勞動模範。1960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受到國家主席劉少奇的接見 。
楊迪光(1930- ),男,安化縣羊角塘鎮人。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與同鄉王達智等在鄉間從事地下工作。1950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隨後赴朝鮮參加抗 美援朝戰爭,歷任班長,排長,連長等職。期間率某部坦克連突擊敵人陣地,給敵軍以沉重打擊,回國後升任團政治部主任、後任師政委,授少將軍銜。1979年參加對越自衛還擊戰,戰後回武漢軍區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獨立師政委。現為副軍級離休幹部,居湖北襄樊市軍乾所。
胡吉主(1930- ),男,安化田莊鄉廖家村黨支部書記。1961年始,帶領民眾植樹造林,30年內造林8000畝,全村人均70畝。 全村活立木蓄積量從800立方米增加到34980方米。1995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1996年3月,被湖南省委宣傳部 列為1995年度湖南省十大新聞人物之一。其妻夏秀桃為全國“三八”紅旗手,2002年被評為全國“十大綠化女狀元”。
周新安(1931- ),男,安化梅城鎮人,中共黨員。1949年9月調湖南省委工 作,歷任省委農村工作部科長、副處長等職。1965-1968年,率湖南農技幹部40名援越,任專家工作組組長,榮獲越南國旗勳章。此後,相繼任湖南省農業廳副廳長 、廳長,並被聘為農業部雜交水稻專家顧問組成員,獲袁隆平農業科技進步獎。1993-1997年,當選為湖南省第八屆人大常務委員,先後任省人大財經委員會和農業委員會副主任等職。
賀南昌(1931- ),男,安化洞市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教授(副軍級待遇),中國宇航學會會員,中國兵工學會專業委員會委員。1955年畢業於北京大 學,分配到中國第五機械工業部第三研究所任技術員,從事炸藥和起爆藥研究。五機部從瀋陽遷往西安市後,繼續從事固體燃料火箭推進劑的研究。曾參與了“東方紅”人造衛星 的研製工作和潛——地飛彈“巨浪一號”的研製,1978年獲七機部的科技獎勵。是年,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成立,賀南昌被調往國防科大“火箭技術”專業任教,擔任教學組長。先後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從事本科生、研究生的專業教學工作和火箭推進劑的研究工作,直到1994年退休。
文巨剛(1931- ),男,安化縣樂安鎮人,羽毛球高級教練。1951年至70年代初任安化一中體育教師,後調縣業餘體校,擔任羽毛球教練。在20多年的教練生涯中,培養選送了唐九 紅、龔智超、龔睿娜等 3位羽毛球世界冠軍。因其功績卓著,獲得諸多榮譽:1976年獲省體委“優秀教練員獎”,1977年獲國家體委“全國優秀教練員獎”,1985年獲“新中國體育開拓者”稱號,1987獲國 際羽聯頒發的“貢獻獎”和國家體委頒發的“國家運動三級獎章”,1992年獲國家體委“運 動榮譽獎章”,1993年開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7年獲益陽市“科技之星”稱號。
周宗瑞(1933- ),男,湖南麻陽縣人,安化縣林業科學研究所所長,高級工程師。周從 事林業基層工作和林業科研工作40多年,主持完成“高山造林樹種華山松栽培技術”、國家 “六五”攻關課題“杉木種源選擇”、“禿杉引種栽培技術”、“楨楠人工林栽培技術”、 “棕櫚弄蝶與白斑弄蝶莫氏亞種生物學特性及防治”等科研項目,其論文在《湖南林業科技》、《中國林業科學研究》和國外權威刊物上發表,獲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 、四等獎1項。1992年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鄒傳慧(1934-),女,長沙市人,1962年畢業於湖南農學院,1963年分配來安化茶葉實 驗場,1988年晉升為高級農藝師,1993年開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是縣政協第一、二、三屆副主席。鄒長期堅持在安化山區工作,60年代,她主持《黑茶初制技術與工藝研究 》課題獲得成功,為主撰寫的《黑茶渥堆與溫度的關係》一文在《茶葉科學》上發表。80年 代始,鄒致力於安化名茶系列研究,與同事共同研製生產的“安化松針”,1986年被評為國 家商業部優質產品,1988年獲首屆中國博覽會金獎,1989年農業部授予全國名茶稱號。
李旦初(1935-)男,安化長塘鎮人,1961年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系。長期從事高等教育工作,先後在晉中師專、山西教師進修學院執教。1977年調《呂梁日報》社任編輯。1979年調呂梁師專。1984年任該校校長,1986年晉升為教授。1987年調山西大學,任常務副校長。1988年由國家教委聘為《中國當代文學》主編。長期從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和舊體詩詞創作,著作頗豐。1972年與人合作主筆創作晉劇《三上桃峰》,聲名遠播。出版的論文集、詩集有《文學流派散論》、《中國新詩流派》、《嚶鳴齋詩稿》等。1995年退休。
劉祖貽(1935-),男,安化冷市鎮人,中共黨員,全國中醫知名人士、研究員。1958年畢業於湖南高等中醫學校,畢業後分配在省中醫研究院工作,曾任湖南省中醫藥研究所臨床、理論研究室主任、副所長、所長,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院長兼黨委書記(正廳 級),國家及省分別授予“名中醫”稱號。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湖南省中醫藥學會副主任委員、湖南省中醫內科學會主任委員,為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編著、整理、出版著作11部,發表論文數十篇。他參與研究的科研成果有多項獲國家級和省級獎勵。
朱正春(1936-),男,安化大福鎮人。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1955你去年參加基層工作,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蠟樹村黨支部書記,木孔公社黨委副書記兼蠟樹村支部書記,木孔鄉黨委書記。1977年當選為湖南省第五屆人大代表和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1978年起,連續5年出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湖南省人民代表大會。1985年1月,調大福糧站任黨支部書記。1993年9月退休。
盧造勛(1936-),男,安化羊角塘鎮人,中共黨員。1960年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分配在國家地質部第一物探大隊工作。1969年調遼寧省地震大隊從事地震預測預報工作,任技術大隊長。1988年擔任遼寧省地震局副局長兼任東北地震監測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導師。他在石油勘探、地震預測預報、地球動力研究、重大工程選址等方面都有突出貢獻,曾多次獲國家級獎勵。曾成功地預報了中國海城7.3級地震。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80多篇,專著4部,代表作有《重力變與海城地震》、《遼南地區地殼上地幔介質的橫向不均勻性與海城7.3級地震》、《內蒙古東鳥珠穆沁旗對遼寧東溝地學斷面》、《中朝地台東北緣地區的地震層析成像》、《中國地震科學的研究與進展》等。
劉勝岩(1938-),男,大專文化,安化縣羊角塘鎮人。1960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分配在廣州軍區直屬步兵第七團三營八連。1963年調重慶辦事處政治部組織處。1979年起任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幹部處副處長、處長等職。1983年後任該院政治部副主任,副院長,正師級,少將軍銜。
龔密祥(1938-),男,安化縣樂安鎮人,曾任海南軍區政委,正軍職。1959年3月應徵入伍,歷任連隊司務長、指導員,師政治部組織科副科長、科長,團政治處主任。1973年9月任陸軍131師副政委、代理政委。1983年5月任海南軍區副政委。黨內職務歷任廣州軍區紀委委員、海南軍區黨委常務委員、海南省紀委委員、海南省軍區紀委書記。
吳琨琪(1939-),男,安化清塘鋪鎮人。1946年畢業於中南礦治學院,分配在冶金工業部昆明有色冶金設計院工作。196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高級工程師。曾參加雲南錫業公司總體規劃、易門礦務局大紅山銅礦一期工程、貴州鋁廠礦山工程、貴州水城鋼鐵公司第三燒結工程、四川西昌鉛鋅冶煉廠、四川會東鉛鋅礦擴建工程等國家重點項目的規劃設計和現場指揮,並在一些項目中任指揮長。1983年,由冶金工業部任命為昆明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院長兼黨委書記(正廳級)。1994年調湖南省黃金局擔任局長、黨組書記。
夏贊忠(1939-),男,安化縣羊角塘鎮人。1962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是年分配到北京回民學院回民中學執教。196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1年9月,調衡陽市工作。1973年任衡陽市委宣傳部科長。1981年任衡陽市委宣傳部辦公室主任,旋任衡陽市人大常委辦公室副主任。1983年任衡陽市委副書記。1984年任省委政法委副主任。1985年任湖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1990年任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1993年調北京任新華社常務副社長,黨組副書記。中國共產黨第十四、十五屆代表。1997年在黨的第十五次代表大會第一次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副書記。2002年黨的十六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副書記。
王眾孚(1941-),男,安化縣滔溪鄉人,現任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長(正部級)。1964年8月畢業於長沙鐵道學院。大學畢業後入伍,在解放軍工程兵某部任技術員。196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2年11月轉業到湖南省工作,歷任省機械化施工公司副科長,長沙市建工局副科長、工程師,長沙市城建局局長,長沙市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委員會主任。1987年8月任中共長沙市委副書記。1985年6月任中共長沙市委書記。1990年11月至1994年10月任中共深圳市委常委、副書記,深圳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長。1994年10月,任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長、黨組書記。1997年9月,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2002年在黨的十六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委員。
王赤才(1947-),男,中共黨員,安化縣龍塘鄉六甲村人,少將軍銜。安化二中高中畢業後保送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就讀。軍醫大學畢業後,先後任軍醫、空軍衛生部部長助理、空軍衛生部防疫處副所長、空軍衛生部副部長、第三軍醫大學副校長 。先後發表論文70多篇,與他人合著兩部醫學教材。
王余剛(1945-),男,安化滔溪鄉人。196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獲碩士學位。1984年赴美留學,1986年獲博士學位。現在美國洛杉磯大學任教,為教授。
廖崇珍(1945-),女,安化縣平口鎮人,中共黨員,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曾任平口供銷社經理。1981年至1987年,連年被評為市、縣供銷系統先進工作者,1982年還榮立二等功。1983年獲省“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並當選為第六屆省人大代表。1988年當選為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受到鄧小平、江澤民、李〓鵬、田紀雲、王震等中央領導的集體接見併合影留念。1992年當選為第八屆湖南省人大代表。
李作成(1953-),男,湖南省安化縣梅城鎮人,國防大學畢業。全國戰鬥英雄,現任成都軍區司令員,中將軍銜。
楊智勇(1955-),男,中共黨員,安化縣東坪鎮人,羽毛球高級教練。1995年任安化縣體育局長,1998年任益陽市體委副主任,2001年任益市體育局局長。楊從事體育工作和羽毛球執教20多年,先後向省以上專業運動隊輸送30多名運動員。其中,4人被選入國家隊,成為國家隊主力隊員,稱雄世界;5人被入選國家青年隊。楊先後被評為全國業餘訓練先進工作者、全國群體先進工作者,湖南省“人民滿意公僕”、省優秀中青年專家。1997年受到江澤民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集體接見。2001年開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孟石源(1955-),男,安化縣平口鎮新坪村人。1987年任村主任,1995年任村黨支部書記。他從70年代開始,帶領民眾改造生產條件,先後開梯建果園1600多畝,開闢以水果為主。茶、漁、豬等全面發展的致富門路,使全村擺脫了貧困,成為富裕村。1998年被評為“全國扶貧狀元”、“全國新聞人物”,2000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
張雲躍(1955-),男,安化縣煙溪鎮人,高級工程師,先後任安化芙容山林場場長、縣林科所所長等職。1997年創辦安化縣銀杏開發研究所,後又創建安化縣漢寶園林綠化有限責任公司等民營科技企業。主持完成“華山松地理變異與種源選擇研究”、“落葉松地理變異與種源選擇研究”、“湘中高海拔脆弱生境適生樹種選擇研究”等科研課題,獲省科技進步獎3項。在國家級和省級林業科技雜誌上發表論文66篇,出版專著3本。獲湖南省青年自學成才獎和湖南省優秀中青年專家稱號。1993年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陳毅功(1958-),男,安化縣長塘鎮人,高級工程師,微電子設備專家,詩人。1982年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先於電子工業部第48研究所從事微電子裝備研究設計,系75-9A國家攻關強流機項目總體組成員,中國電子學會高級會員,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專家庫技術專家,現供職於香港科大。1989年作為主要完成者研製成功70萬伏高能機獲國家機械電子工業部科技進步特等獎。主要論著:《DJG高精度電荷積分儀》《JJG高精度均勻性監測儀》《離子注入機EMC技術研究》《微細加工設備維修工程研究》《半導體電子氣體使用系統安全管理實務》《離子注入機靶室塵埃污染與系統改造》《半導體設備維修工程實務》(上、下)《強流機劑量測控系統設計若干最佳化考量》《論兼容》《試論社會心理危機及其防範》《經濟全球化與風險預警》。【參見《中國專家大辭典》(國家人事部專家服務中心主編)】陳毅功同時是一位詩人【見突圍詩社《中國詩人版圖——中國最好的詩人詩歌大全》】,筆名:半納,自號半衲居士,曾獲香港新城電台征聯大賽優異獎、“中國橋”徵文大賽優秀獎、“長江杯”全國文學作品大賽優秀獎、桃園杯全國詩歌大賽優秀獎、中國第五屆黃鶴樓詩詞大賽優秀獎、“我們的文明”全國詩歌大賽三等獎,“華夏情”全國詩文大賽二等獎、“我的奧運”億萬網友作品大賽二等獎等。
-
工作履歷:
1970年12月入伍。
197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排長、連長、營長、團參謀長、團長、師參謀長、邊防某守備師師長、某應急機動作戰師師長,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41集團軍副軍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1集團軍軍長,廣州軍區副參謀長等職。出席了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並被選為主席團成員。[1]1979年,李作成參加對越自衛還擊戰,其所在連隊榮立集體一等功,並被中央軍委命名為“尖刀英雄連”,李作成被中央軍委授予“戰鬥英雄”稱號。
1982年中共十二大,剛剛29歲的李作成入選十二大主席團成員。
1994年6月下旬,李作成奉命率部抗洪搶險,所在師被中央軍委記集體二等功。
1995年初,李作成被評為全國“百佳公僕”。
1997年授予少將軍銜。
1998年4月,任第41集團軍軍長。
1998年8月,長江流域發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災,李作成奉命再次率部執行搶險救災任務。
2002年11月任廣州軍區副參謀長。
2008年1月,任成都軍區副司令。
2009年授予中將軍銜。
2013年7月,任成都軍區司令。 - 陳飛虎(1955~),男,安化縣長塘鎮人,研究生學歷,湖南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水彩畫家協會會員,湖南省水彩水粉畫藝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湖南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環境藝術博導。全國建築師協會會員。全國建築藝術指導委員會委員,湖南省土木建築學會常務理事。主要著作:《中國當代藝術家畫庫——陳飛虎卷》《建築色彩學》《環境藝術設計概論》《電腦建築畫藝術表現》《藝術與生活哲學》《建築風景水彩畫表現》《陳飛虎建築風景水彩畫寫生技法》。主要設計項目: 中國梅山文化生態園規劃 、岳陽廟前街工程改造、安鄉工業生態園、江西新余仰天崗城市生態公園紅色紀念區建築與環境設計、印度新德里拉茲酒店設計 、朝鮮平壤國際會議中心室內設計、湖南省對外友好服務中心室內設計。
唐九紅(1969~),女,安化縣梅城鎮人。1974年,唐九紅被安化縣業餘體 校選入羽毛球訓練班學習。1980年,在全省兒童羽毛球賽中獲得女子單打冠軍。 198 1年1月,入選湖南省羽毛球隊。不久她在羽壇嶄露頭角,連續3次獲得全國青少年 羽毛球比賽女子單打冠軍。1986年獲世界青年羽毛球賽混合雙打冠軍、單打亞軍、雙打 第三名。是年,選入國家羽毛球隊。1988年獲得全國羽毛球賽女單冠軍、 亞洲羽毛球賽女子單打冠軍。1989年獲世界系列大獎賽羽毛球女單冠軍。1990年6 月,參加在日 本舉行的第13屆“尤伯杯”世界女子羽毛球團體賽,為中國隊主力,任第一單打,中國隊 獲得冠軍,實現“五連冠”。是年10月參加在北京舉行的第11屆亞運會,不僅為中國女 隊獲團體冠軍拿下了關鍵的1分,還獲得了女子單打冠軍。1991年參加第11屆世界羽 毛球錦標賽,獲女子單打冠軍。1992年參加第12屆世界盃賽,獲女子單打冠軍。是年 ,她和隊友一起再獲“尤伯杯”賽女子團體冠軍。1992年,唐九紅被評為全國羽毛球“ 十佳”運動員。
龔智超(1977~ )女,安化縣奎溪鎮人。8歲進入安化羽毛球運動學校,幾 年後被推薦到省體校羽毛球隊,1996年進入國家二隊,後轉入國家隊。她動作靈活,遠 拉輕吊,軟硬兼施是她的絕招。1997年獲瑞典羽毛球公開賽女單冠軍,是年獲全英羽毛 球公開賽女單冠軍,並在世界羽壇女子排名第一位;1998獲日本羽毛球公開賽女單冠軍 ,是年,龔智超是中國隊重獲“尤伯杯”冠軍主力隊員;2000年,她獲全英羽毛球公開 賽及日本羽毛球公開賽兩項冠軍,是年9月22日,在悉尼奧運會決賽中,技壓群芳 ,為中國隊首次獲得奧運會羽毛球女單冠軍。龔睿娜(1979~)女,安化縣奎溪鎮人,1985~1992年在 安化縣羽毛球運動學校訓練,1992年考入省體校,是年入選省羽毛球隊,199 6年入選國家羽毛球二隊,1998年入選國家一隊。1997年10月,在上海第 8屆“全運會”羽 毛球團體決賽時,擔任第三單打,為湖南女隊獲得團體冠軍立下汗馬功勞,被湖南省婦聯 、省總工會、共青團湖南省委授予“三八紅旗手”、“優秀職工”、“新長征突擊手”等稱 號 。1998年,在全國青年羽毛球錦標賽上,獲女團第一名、女雙第一 名、女單第一名。1998年,在馬來西亞第2屆亞洲青年錦標賽上,獲雙打冠軍, 單打第二名。1998年在澳大利亞墨爾本舉行的世界青年錦標賽上,獲單打第一 名,與黃穗配對獲雙打第二名。1999年,在瑞典羽毛球公開賽上,獲單打冠軍。 2000年5月在馬亞西亞吉隆坡舉行的第18屆“尤伯杯”羽毛球賽上,獲女單世界冠 軍。
黃穗(1981~)女,出生於駐安省屬企業——湘華機械廠,1988年進入安 化縣羽毛球運動學校。1992年10月入選省體校。1997年上半年入選國家二隊。是 年在成都綿陽舉行的全國青年羽毛球賽上獲雙打第二名。1998年進入國家隊。是年,在 邵 陽舉行的全國青年羽毛球錦標賽上獲團體冠軍、雙打冠軍;在馬來西亞舉行的第二屆亞 洲青年羽毛球錦標賽上獲女雙冠軍、混雙冠軍;在墨爾本舉行的世界青年羽毛球錦 標賽上獲女雙亞軍、混雙季軍。2001年,在全英羽毛球公開賽上獲女雙冠軍, 在西班牙塞維亞舉行的第12屆世界羽毛球錦標賽上獲女雙世界冠軍。
發展構想
安化經濟發展迅速,處處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改革開放以來,安化的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獲得了長足發展。特別是近年來,提出了培育竹木、養殖、建材礦產、水電、茶葉及綠色食品等六大支柱產業,加速縣域經濟發展的工作思路,出台了一系列擴大招商引資和發展民營經濟的有效措施。縣域經濟保持良好發展態勢,經濟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全縣交通、通訊條件大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進入新世紀的安化,正在逐步將一個農業大縣、資源大縣建設成經濟強縣。
安化特產
擂茶
安化特產有擂茶(把茶葉和一些配料放進擂缽里擂碎沖沸水而成擂茶)味道可自選,甜味、鹹味。安化以黑茶和千兩茶最為出名,黑茶是屬後發酵茶,是中國特有的茶類,黑茶是采割下來的鮮葉經過殺青、初揉、渥堆、復揉、乾燥等五道工序製作而成。千兩茶的全部製作工序均由手工完成,需要4-5個月的時間,因此產量很少。飲用千兩茶可以感受到茶味十足,滋味甜潤醇厚、提神、解膩、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消化,對緩解腹脹、止瀉有明顯功效。
黑茶
安化黑茶歷史:歷史上橫貫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運輸的主要商品是絲綢、瓷器、茶葉。安化黑茶,通過古絲綢之路源源不斷運往西北邊疆,也銷往俄國、英國等國家。
安化黑茶歷史:她獨特的歷史造就了她獨特的魅力;她獨特的生態環境和成茶機理形成她獨特的功效,2300多年來,被邊疆牧民稱為“生命之飲”;牧民“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一日無茶則滯,三日無茶則病”。
她蘊含深厚的中華傳統文化,造就了”茶馬古道、茶馬互市、古絲綢之路、萬里茶路、駱駝古道、船艙馬背、茶馬精神”等中國名詞。
安化一中
安化一中,其前身中梅書院創自1692年。中梅者,梅山之中也,《漢書》第34卷、《宋史》第80冊都提到了
梅山,中梅書院繼承和發揚了梅山文化。1902年,書院改辦 新學,迄今已有百年,先後並甲師、女職、五七大學、縣十三中、英武中學、黎明國小為一校,培養學生三萬餘人。校園文廟月光塘龍門處,牆上的三個圓孔,乃當年書院學子黃自元殿試高中榜眼,承帝詔所開。安化一中,富有革命傳統。1917年8月和1925年6月,毛澤東兩次來安化,皆寓居文廟內。第二次,毛澤東召集教師中的共產黨員開會,調查農民運動、傳達中央精神。會後成立中共安化第一支部。1948年,中共湖南工委派熊邵安回安化工作,熊以安師訓育主任職務為掩護,以學校為據點, 發展 黨員,組織地下武裝,迎接解放。建國後,熊邵安以安化縣副縣長的身份,擔任安化一中的校長。
安化一中,在梅山文化發祥地湘中古 鎮 梅城,座落於紫雲山麓洢水之濱,依山傍水,風光旖旎,207國道,新梅省道,已經開工的二廣高速交叉於門前。校內 綠樹成 蔭,花壇吐秀,紅牆黃瓦的文廟,巨柱飛檐的武廟,高大挺拔的科教樓,教學樓掩映其中,既古樸 幽雅,又雄偉壯觀。莘莘學子,採納其間。垂範千古的孔子遺風至今猶在,聞名世界的梅山文化世代流芳。
安化一中是“湖南省體育傳統項目 學校”,六次獲得世界冠軍的唐九紅,發軔於此。現有的運動場1400平方米,中為足球場,環以400M跑道,看台可容納觀眾2000多人。
安化一中現有校園面積205畝,計有60個高中班,有學生近4000人,教職工250多人,其中特級教師3人、高、中級教師140多人。校長張佽人是第四屆市人大代表、湖南省優秀教育工作者,黨總支書記是特級教師、湖南省基礎教育研究專家。近年來,學校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全面提升教育教學 質量,高考成績連續多年穩居全縣第一,市內名列前茅,並且先後榮獲“全國教育科學國家重點課題先進實驗 學校”、“湖南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湖南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 ”、“湖南省綠色學校”、“湖南省模範職工之家”、“廣州空軍招飛工作先進單位”等國家、省級榮譽稱號50多項。
安化一中是省內規模宏大、頗具特色的高級中學。1953年,學校定名為“湖南省安化縣第一中學”,1978年定為縣重點中學,1988年列入《中國著名中學》,1989年列入《益陽名校》,2000年定為益陽市重點中學。2003年6月升格為省重點中學。2004年掛牌為湖南省普通示範性高級中學,2006年11月通過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評估驗收。
古縣名
唐置唐天寶元年(742年),改慶州為安化郡,改郡治合川縣為安化縣。至德元年(756年),改安化為順化縣。故治即今甘肅慶城縣。
北宋置 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分華亭縣置安化縣,屬渭州(今平涼)。金大定七年(1167年),改安化縣為化平縣,屬平涼府。元初廢化平縣。故治在今寧夏涇源縣。
明置 萬曆三十三年(1605),改水德江長官司為安化縣,為思南府治所。清光緒八年(1882),移安化縣治於大堡〔今貴州德江縣城〕。民國三年(1914),更名德江縣,屬黔東道。今屬貴州銅仁市。
湖南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自治州 | 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 |
長沙市 | 嶽麓區 | 芙蓉區 | 天心區 | 開福區 | 雨花區 | 瀏陽市 | 長沙縣 |望城縣 | 寧鄉縣 |
株洲市 | 天元區 | 荷塘區 | 蘆淞區 | 石峰區 | 醴陵市 | 株洲縣 | 炎陵縣 | 茶陵縣 | 攸縣 |
湘潭市 | 岳塘區 | 雨湖區 | 湘鄉市 | 韶山市 | 湘潭縣 |
衡陽市 | 雁峰區 | 珠暉區 | 石鼓區 |蒸湘區 | 南嶽區 | 耒陽市 | 常寧市 |衡陽縣 | 衡東縣 | 衡山縣 | 衡南縣 | 祁東縣 |
邵陽市 | 雙清區 | 大祥區 | 北塔區 | 武岡市 | 邵東縣 | 洞口縣 | 新邵縣 | 綏寧縣 | 新寧縣 | 邵陽縣 | 隆回縣 | 城步苗族自治縣 |
岳陽市 | 岳陽樓區 |雲溪區 | 君山區 | 臨湘市 | 汩羅市 | 岳陽縣 | 湘陰縣 | 平江縣 | 華容縣 | 屈原管理區* |
常德市 | 武陵區 | 鼎城區 | 津市市| 澧縣 | 臨澧縣 | 桃源縣 |漢壽縣 | 安鄉縣 | 石門縣 | 西湖管理區* | 西洞庭管理區* |
張家界市 | 永定區 | 武陵源區 | 慈利縣 | 桑植縣 |
益陽市 | 赫山區 | 資陽區 | 沅江市 | 桃江縣 | 南縣 | 安化縣 | 大通湖管理區* |
郴州市 | 北湖區 | 蘇仙區 | 資興市 | 宜章縣 | 汝城縣 | 安仁縣 | 嘉禾縣 | 臨武縣 | 桂東縣 | 永興縣 | 桂陽縣 |
永州市 | 冷水灘區 | 零陵區 | 祁陽縣 | 藍山縣 | 寧遠縣 | 新田縣 | 東安縣 |江永縣 | 道縣 | 雙牌縣 | 江華瑤族自治縣 |
懷化市 | 鶴城區 | 洪江市 | 會同縣 | 沅陵縣 | 辰谿縣 | 漵浦縣 | 中方縣 | 新晃侗族自治縣 | 芷江侗族自治縣 | 通道侗族自治縣 |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 | 麻陽苗族自治縣 | 洪江管理區* |
婁底市 | 婁星區 | 冷水江市 | 漣源市 | 新化縣 | 雙峰縣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吉首市 | 古丈縣 | 龍山縣 |永順縣 | 鳳凰縣 | 瀘溪縣 | 保靖縣 | 花垣縣 |
(註:帶“*”屬於地方設立的行政區,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在冊的行政區) (參見:湖南省行政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