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東縣

邵東縣

邵東縣是邵陽市轄縣,別名昭陽,位於邵陽市東部27公里處,東連雙峰、衡陽,南鄰祁東,西接邵陽雙清區,大祥區,邵陽縣,北交新邵、漣源。邵東縣地處湘中腹地,屬山丘地區。地勢南北崛起,中部抬升,分向東西傾斜。邵水、蒸水、測水均發源於境內。邵東縣國土面積為1768.75平方公里(2015年),轄4鄉18鎮3街道(2015年),總人口134.52萬人(2016年)。 邵東縣主要礦藏有石膏、煤、鉛、鋅、錳、鐵。320國道、S315省道、潭邵高速、衡邵高速、婁邵鐵路、洛湛鐵路和懷邵衡鐵路(規劃)穿境而過。名勝古蹟有昭陵侯城遺址、佘湖山雲霖寺、九龍嶺翰墨池、明清建築蔭家堂和山塘古屋、洪橋等。 邵東為中國箱包生產基地、全國最大打火機生產出口基地。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邵東古涼亭 邵東古涼亭

春秋戰國時,邵陽縣屬楚國。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廢分封,設郡縣,邵陽縣屬長沙郡。

西漢初年,邵陽縣屬長沙國昭陵縣。

西漢武帝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改昭陵縣屬零陵郡。

西漢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置昭陽侯國於今黃陂橋鄉同意村,仍屬零陵郡。

東漢改昭陽侯國為昭陽縣。

西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晉武帝司馬炎為避父司馬昭之諱,改昭陵郡為邵陵郡,改昭陽縣為邵陽縣。邵陽之名從此開始,但這邵陽正是今之邵東,縣治在余家橋。

隋文帝開皇元年(公元581年),隋朝廢邵陵郡,改名為邵陽縣,又將縣治從余家橋遷到今邵陽市。隋代屬潭州管轄的邵陽縣,範圍十分廣大,大體上相當於現今的邵東、邵陽市、邵陽縣、新邵縣、隆回、城步、新寧、武岡、綏寧、洞口。

隋煬帝時,邵陽縣為肖銑所占,邵陽縣改稱建州。

唐高宗改建州為南梁州。

唐太宗復改南梁州為邵州。

唐玄宗又改邵州為邵陽郡。

唐肅宗又改邵陽郡為邵州,屬江南道管轄。

五代天福年間(公元942年)曾一度改邵州為敏州,邵陽縣為敏政縣。然為時很短,鏇即改為邵州,敏政縣為邵陽縣,屬湖南道武安軍管轄。

宋朝分全國為十五路,邵州屬荊湖南路。

南宋理宗寶慶元年(公元1225年),將邵州升為寶慶府。

元朝,邵陽隸屬湖廣省寶慶路。

明朝,邵陽縣隸屬湖南道寶慶府。

清朝,邵陽縣隸屬湖南布政使司寶慶府。

民國六年至民國七年(公元1917年到1918年),即護法運動前後,寶慶府改為寶慶縣

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寶慶縣改為邵陽縣。

民國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全湖南劃為九個行政區,邵陽為第六行政區。

1949年10月10日,邵陽獲得解放,隨即成立邵陽縣人民政府。

1952年析置邵東縣,因縣境全境屬於老邵陽縣東鄉,故名。

1952年2月16日,邵東縣從原邵陽縣析出,屬邵陽專(地)區。

1977年劃屬漣源地區。

1983年8月,實行市帶縣體制,邵東縣又從婁底地區劃出,改屬邵陽市管轄。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52年2月16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批准,正式成立邵東縣。邵東縣成立後,轄17個區,499個鄉和兩市鎮、范家山、佘田橋、廉橋4個鎮。

1955年,邵東縣撤區並鄉,邵東縣劃為55個鄉和兩市鎮。

1958年,邵東縣將板橋、石橋、雞籠、蔣河橋及高崇山鄉的大部分劃入邵陽市,並將界嶺街雙峰管轄的一邊及腰鋪等地劃入邵東。

邵東縣地圖 邵東縣地圖

1958年10月,邵東縣撤鄉鎮,建立17個人民公社。1961年,全縣調整為8個區、73個公社、3個城市公社、7個國營農林場。

1962年11月,邵陽市高崇山公社的大部分和雞籠、蔣河橋、板橋復劃歸邵東縣。同時,邵東縣調整為9個區、80個人民公社、1個鎮。

1963年,將邵陽縣高塘、橫板、馬土皂3個大隊劃歸邵東縣。

1965年,邵東縣調整為9個區、43個人民公社、1個鎮。

1969年,邵陽縣山東大隊劃入邵東縣。

1970年,新邵縣合心、萬富2個大隊劃入邵東縣。

1977年,高崇山、雞籠2個公社劃入邵陽市。

1983年8月4日,邵東縣撤銷牛馬司、佘田橋、廉橋3個鄉,設定3個鎮。

1984年2月8日,邵東縣把人民公社改為41個鄉和1個區級鎮。

1984年12月29日,邵東縣撤銷仙槎橋、范家山、火廠坪3個鄉,建立3個鎮。

1985年3月9日,板橋、蔣河橋兩個鄉劃歸邵陽市郊區管轄。全縣轄17鎮8鄉1場3個街道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

2013年,邵東縣轄16個鎮,9個鄉,3個街道,961個行政村,53個社區。下轄:大禾塘街道、兩市塘街道、宋家塘街道、廉橋鎮、黑田鋪鎮、牛馬司鎮、范家山鎮、九龍嶺鎮、仙槎橋鎮、火廠坪鎮、佘田橋鎮、靈官殿鎮、團山鎮、砂石鎮、流光嶺鎮、流澤鎮、魏家橋鎮、野雞坪鎮、楊橋鎮、水東江鎮、黃陂橋鄉、雙鳳鄉、周官橋鄉、簡家隴鄉、堡面前鄉、石株橋鄉、界嶺鄉、斫曹鄉、皇帝嶺林場。

2015年,根據邵東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方案,范家山鎮與牛馬司鎮成建制合併設立牛馬司鎮;黃陂橋鄉、大禾塘街道成建制合併設立大禾塘街道;石株橋鄉、靈官殿鎮成建制合併設立靈官殿鎮。本輪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後,邵東縣減少3個鄉級建制。

區劃詳情

截至2015年,邵東縣現轄4個鄉、18個鎮、3個街道,分別是雙鳳鄉、周官橋鄉、堡面前鄉、斫石曹鄉、牛馬司鎮、九龍嶺鎮、仙槎橋鎮、火廠坪鎮、佘田橋鎮、靈官殿鎮、團山鎮、砂石鎮、廉橋鎮、流光嶺鎮、流澤鎮、魏家橋鎮、野雞坪鎮、楊橋鎮、水東江鎮、黑田鋪鎮、簡家隴鎮、界嶺鎮、兩市塘街道、宋家塘街道、大禾塘街道。縣人民政府駐地大禾塘街道福田社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邵東縣位於邵陽市東郊,東連雙峰、衡陽,南鄰祁東,西接邵陽雙清區,大祥區,邵陽縣,北交新邵、漣源,邵東縣處東經 111°30′-112°05′,北緯26 °50′-27°28′之間。南北長59公里,東西寬56.7公里,截至2015年,總面積1768.75平方公里。

地質地貌

邵東縣屬湘中丘陵地帶,為浸融蝕地貌。丘崗地占邵東縣總面積的61.18%,山地占21.69%,平原多為溪谷平原,僅占10.85%。地勢南北崛起向中部傾斜,中部抬升向東西兩向成階梯式傾斜,成為境內三大水系的分水嶺。

邵東縣有天龍山、豬婆山、佘湖山、大雲山或邵東大雲山等山,邵東縣境內最高山峰為白雲峰,海拔998.4米,屬南嶽七十二峰之一。

氣候

邵東縣域處亞熱帶季風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春多陰雨,夏暑期長,秋多乾旱,冬寒期短。年日平均氣溫 16.6℃。年平均無霜期270天。年平均降水量1150—1350毫米。

水文

邵東縣境內有邵水、蒸水、測水三大地表水系,蒸水、測水向東流入湘江,邵水向西注入資江。總徑流量年均24.87億立方米。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邵東縣境內礦產以煤、石膏為主。截至2014年,邵東縣已探明煤儲量4000萬噸,石膏儲量3.2億噸左右,煤和石膏儲量均居全省前列。還有錳、鉛、鋅、鈾、鐵、矽砂、重晶石、塑性粘土,石灰石等。土壤有水稻土、紅壤、黃壤等7大類,16個亞類,51個土屬,137個土種。

森林資源

截至2017年3月,邵東縣林地面積100.8萬畝,森林覆蓋率為36.6%,森林蓄積量為321.3萬立方米。

水資源

地下水源儲量在一般年景達4.6億立方米。

人口民族

人口

2013年,邵東縣人口總數為129.96萬人,其中常住人口91.60萬人。常住人口中,城鎮人口為40.7萬人,農村人口為50.9萬人,城鎮化率為44.43%;全年出生人口14771人,出生率為11.4‰,自然增長率為7.0%。

2016年,邵東縣人口總數為134.52萬人,常住人口93.46萬人,其中男性為48.44萬人,女性45.02萬人;全年人口出生率為12.10‰,人口死亡率4.0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7.97‰。全年常住人口中,城鎮人口47.95萬人,城鎮化率達51.3%。

民族

截至2013年,邵東縣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漢族占總人口的99.8%。

經濟

綜述

2016年,邵東縣實現生產總值336.3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2015年增長8.2%。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51.76億元,增長1.0%;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54.63億元,增長7.5%;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29.98億元,增長11.2%。按常住人口計算,邵東縣人均GDP為36119元,比2015年增長7.4%(按可比價計算)。

2016年,邵東縣產業結構由2015年同期的16.1:47.3:36.6調整為15.4:46.0:38.6,第一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7%,第二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43%,第三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0.3%。

2016年,邵東縣完成財政總收入20.54億元,比2015年增長8.45%,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3.78億元,比2015年增長1.57%;基金預算收入5.44億元,降低76.4%;上劃中央收入5.24億元,增長34.3%;上劃省級收入1.52億元,增長3.3%。邵東縣一般預算支出56.37億元,增長20.1%。邵東縣完成財政總收入20.54億元,比2015年增長8.45%,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3.78億元,比2015年增長1.57%;基金預算收入5.44億元,降低76.4%;上劃中央收入5.24億元,增長34.3%;上劃省級收入1.52億元,增長3.3%。邵東縣一般預算支出56.37億元,增長20.1%。

2017年,邵東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81.6億元,增長10.1%;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07.9億元,增長17.1%;財政總收入23.25億元,增長13.2%;規模工業增加值138.6億元,增長10.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1.8億元,增長12.5%;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07元,增長11.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100元,增長12.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45元,增長11.8%。三次產業結構為15.0:46.5:38.5。

第一產業

2016年,邵東縣實現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77.27億元,比2015年降低1.4%(按可比價計算)。全年糧食播種面積85.48千公頃,總產44萬噸;油料播種面積17.47千公頃,總產3.98萬噸;生豬出欄120.4萬頭。

2016年,邵東縣將過去分散的統防統治專業化服務組織合成5個大型組織,專業化統防統治面積達25萬畝,比2015年增加2萬畝,發展機械化耕種收農機專業化服務組織42個,比2015年增加6個,服務面積48萬畝,比2015年增加6萬畝。

第二產業

2016年,邵東縣完成全部工業總產值724.95億元,比2015年增長9.0%,完成全部工業增加值140.21億元,增長7.3%。其中:規模工業完成總產值569.74億元,增長7.4%;增加值99.89億元,增長7.9%;規模以下工業完成總產值155.22億元,增長6.5%。新增規模工業企業76家。

2016年,邵東縣全社會建築業總產值34.88億元,增長8.49%,完成增加值16.12億元,增長9.2%。房屋建築施工面積507.67萬平方米,增長1.78%,房屋建築竣工面積204.97萬平方米,降低15.56%。

第三產業

2016年,邵東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2.86億元,增長12.1%。分區域看,城鎮實現零售額134.45億元,增長12.8%,鄉村實現零售額18.40億元,增長7.7%。分行業看,批發業實現零售額15億元,增長13.3%,零售業實現零售額121.53億元,增長12.3%,住宿業實現零售額3.01億元,增長12.1%,餐飲業實現零售額13.32億元,增長9.6%。限額以上實現零售額55.37億元,增長35.7%,限額以下實現零售額97.48億元,增長2.0%。新增限額以上商貿企業52家,全年電商交易額突破50億元,增長48%。

2016年,邵東縣實現進出口總額5.66億美元,增長25.2%,其中出口5.60億美元,增長27.2%,其中機電產品出口增長迅速,增長12.1%,占出口的30.8%。實際利用外資0.25億美元,增長12.6%,內資153億元,增長27.24%。

2016年,邵東縣郵電業務總量6.02億元,其中郵政業務總量1.14億元,電信業務總量4.87億元。年末固定電話和行動電話用戶分別為9.81萬戶和82.29萬戶。

2016年,邵東縣引進長沙銀行,邵東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371.50億元,比年初增加75.33億元,增幅25.44%。其中住戶存款為285.8億元,比2015年增長19.9,商業銀行存款176.4億元,比2015年增長16.2。貸款餘額175.27億元,比年初增加25.82億元,增幅17.27%,其中國有商業銀行貸款81.38億元,增長13.1%。不良貸款餘額為3.46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98%。

交通運輸

邵東縣城內洛湛鐵路橫貫東西,國道320線、S315、滬昆高速潭邵段(G60)和衡邵高速(S80)貫通全境,洛湛鐵路婁邵段新建複線工程在2016年1月完成、懷邵衡鐵路邵陽到邵東段四線並行正在建設中、新邵東火車站在2016年1月26日開通運營。縣鄉公路交織成網,每100平方公里通車公路密度居邵陽各縣首位,實現了村村通公路。2016年,邵東縣提質改造農村公路159公里。

2016年,邵東縣實現客運量1589萬人次,旅客周轉量7.7億人公里,貨運量2400萬噸,貨物周轉量15.6億噸公里。

省道規劃2017.邵東 省道規劃2017.邵東

2017年3月,《湖南省省道網規劃(修編)(2016-2030年)》正式印發 ,根據省規劃,邵東共有新省道5條,分別是湖南s226省道、湖南s227省道、湖南s333省道、湖南s336省道、湖南s549省道 。

社會事業

科學技術

2016年,邵東縣有高新 技術產品生產企業142個,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397.2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90.35億元。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4.56億元,其中科研三項經費投入100萬元。專利申請453件,授權專利250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勵30項。

文化

2016年,邵東縣藝術表演團體85個,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分別為99%和98%,有線電視用戶12萬戶,放映農村公益電影11508場次。參加全國小戲小品展演《中華頌》榮獲金獎,啟動“三館兩院一中心”建設,“信息惠農·光網鄉村”建設完成613個村光纖進村入戶。

體育

2016年,邵東縣有體育場地105個,其中體育館4座,游泳池7個。邵東縣全面健身運動參加人數25.2萬人,開展全面健身項目25項,新建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226個。邵東被評為“全國柔力球之鄉”。

教育

2016年,邵東縣有各類民辦學校3所,在校學生11403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畢業生升學率為100%。完成農村合格學校創建任務,邵東縣完全國小以上學校全部為省級合格學校;城區學校大班額得到有效控制,高考綜合成績連續十二年位居全市之首。

醫療衛生

2016年,邵東縣有醫療衛生機構1229個,其中醫院、衛生院49個,擁有床位數4101張,共有衛生技術人員3890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611人,註冊護士1669人。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有序推進,縣人民醫院、中醫院實現基本藥物“零利率”銷售;新農合參合人數101.82萬人,參合率達95.1%;統籌基金補償149.26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住院醫療費補償率達到58%,參合農民受益面146.6%。

社會保障

2016年,邵東縣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1344元,增長11.4%。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46元,比2015年增長10.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39元,比2015年增長11.4%。

2016年,邵東縣20個省定重點民生實事項目超額完成任務,減少貧困人口30513人,完成農村貧困無房戶和D級危房戶改造6408戶。新增城鎮就業0.57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0.82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0.29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1%以內。城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線分別提高到440元/月、240元/月,五保供養標準提高到270元/月。新增自來水供水人口50357人。

歷史文化

民族文化

邵東花鼓戲 邵東花鼓戲

邵東花鼓戲的形成由初期一旦一醜的對子花鼓發展成“三小戲”,清末民初,逐漸進入“多行旦”階段“,步入劇種形成的成熟期。

邵東花鼓戲的表演與音樂風格屬東路流派,其唱腔豐富,曲牌眾多,獨具藝術特色,形成了以川調類、牌子類和小調類三種聲腔融合一體的音樂體系,有些曲調已具板式形態。

邵東花鼓戲藝人先後繼承、整理、移植和創作大小劇目300多個,聞名全國的邵東花鼓戲《磨豆腐》、《打鳥》、《摸泥鰍》、《爐火更旺》、《金釧會》。2012年創作演出的《陽雀》獲湖南省笫四屆藝術節金獎。邵東縣人民政府於2012年將邵東花鼓戲列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名優特產

玉竹(尾參) 玉竹(尾參)

邵東玉竹,又名尾參。為該縣原產地域產品,地理標誌產品,生產歷史悠久,為中國“玉竹之鄉”。特別是邵東縣產的豬屎尾參產量大、品質優,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盛譽。玉竹以根入藥,性平味甘,具有養陰清熱、生津止咳等功效。主治口燥咽乾、乾咳少痰、風濕咳嗽、發熱血汗、心煩心悸、熱病煩渴,並可治療尿頻、遺精多汗、腰膝痛疼及糖尿病等症。

寶慶豬血丸子,亦稱血粑,是邵陽的傳統食品,始於清康熙年間,民間歷代相傳。

黃花菜,又名萱草、金針菜、安神菜、忘憂草,為單子葉植物綱百合科萱草屬縮根多年生草木本植物,其花蕾是中國的名特蔬菜,具有較高營養價值和藥用保健價值。邵東縣是黃花菜的原產地,栽培史悠久,據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編篡的邵陽縣誌記載,邵東在明弘治年間開始種黃花菜。

風景名勝

綜述

邵陽縣境內旅遊資源有唐代名士申太芝所居之大雲山、唐肅宗御筆欽題的佘湖山、宋濂溪周子洗墨(周敦頤)的九龍嶺,昭陽候城遺址,畔塘水庫煙竹岩、明代建築群蔭家堂、朋山塘古屋、洪橋、水東江長道沖千年古楓群及佘湖山古寺佛地農興堂的希其坳等。

景點

昭陽公園

昭陽公園 昭陽公園

昭陽公園位於湖南省邵東縣城西部、滬昆高速公路邵東入口處以南。坐落於宋家塘街道辦事處軟塘村、麥子口村、新輔台社區地段,東臨東方家居廣場,南為格林春天住宅小區。公園一共占地730畝,共分為五大景觀元素,主要景區包括入口引導區、文化遊樂區、休閒娛樂區、植物觀賞區、運動康體區等五大功能區。


賀綠汀故居

邵東縣 邵東縣

賀綠汀故居位於邵東縣九龍嶺鎮新庵堂村,南面與第四村民小組的民居相連,北距賀家老院子350米。故居圍牆邊有小池塘,池中水波灩瀲;故居前後各有一座小山坡,山上茂林修竹,四季常青。



古奇洞十景

邵東縣 邵東縣

古奇洞位於邵東縣城東南約15公里外的雙鳳鄉。古奇洞有十大(過去說八景)自然景觀:第一景,雙龍搶寶。第二景,石船夜渡。第三景,仙石險墜。第四景,鞭石架橋。第五景,天馬橫江。第六景,雷祖晚照。第七景,犀牛踏石。第八景,雙鳳朝陽。第九景,白龍獻技。第十景,高山平湖。



大雲山風景區

邵東縣 邵東縣

邵東大雲山是邵東縣海拔最高的山峰,位於邵東、衡陽、祁陽三縣交界處,坐落於邵東縣東南邊陲的靈官殿鎮和堡面前鄉交界地,俗名大牛山,別名耶姜山,又名白雲峰,海拔 998.4米,屬南嶽七十二峰之一,區內地形逶迤,山巒疊嶂奇峰突兀,動植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95.4%,面積5萬公頃。

著名人物

蔡鍔,(1882年-1916年)光緒八年(1882年)12月18日出生,民國五年(1916年)11月8日,在日本逝世,時年三十四歲。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寶慶蔣河橋(蔡鍔村)人。父蔡正陵,農民,兼做裁縫。母王氏。家世寒微。蔡認識了梁啓超,是戊戌政變,辛亥革命將領,與蔣方震、張孝準並稱“中國士官三傑”。

賀綠汀,(1903年-1999年),原名賀安卿,又名賀抱真 、賀揩等,湖南邵陽市邵東縣九龍嶺人,1999年4月27日在上海逝世。早年參加湖南農民運動和廣州起義,曾任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全國文聯第四屆副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第二、三屆副主席,第五、第六屆全國政協常委。

袁國平,(1906年一1941年),民國三十年(1941年)1月12日,在“皖南事變”中逝世。湖南寶慶(今邵東)人。原名袁幻成,又名袁裕,字醉涵,筆名最寒。任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紅軍第1方面軍政治部代主任、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後方辦事處政治部主任等職。

賀金聲,(1853年-1902年)邵東檀山鋪人,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被湖南巡撫殺害於青樹坪。曾舉“大漢滅洋軍”義旗,組義軍十萬餘人,聲震南方數省。

匡互生(1891年-1933年),字人俊,號務遜,又號日休,湖南邵陽人。光緒十七年(1891年)11月1日生於湖南邵陽東鄉長沙村,參加辛亥革命,跟長沙革命軍攻巡撫衙門,是五四運動天安門大會和會後遊行的三位主要組織者之一。民國八年(1919)年夏畢業於北京高等師範數理部,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4月22日病逝於上海。

謝伯俞(1905年-1927年),民國十六年(1927年),他與李大釗等到同時被軍閥張作霖殺害,邵東縣人。在長沙求學時,結識了毛澤東、楊開慧,並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在北師大求學時,受到李大釗的器重,並加入中國共產黨。國共合作時,當選為國民黨特別市委部執行委員。

李壽軒(1906年-1984年),湖南省寶慶(今邵東)縣人。民國十四年(1926年)在國民革命軍第八軍當兵,參加了北伐戰爭。民國十七年(1928年)參加平江起義,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五縱隊十二大隊中隊長、大隊長,紅三軍團第四師團長,紅八十一師參謀長,紅二十七軍參謀長。參加了長征。

謝偉(1908年-1995年),號顯槐,出生於清光緒三十八年(1908年),廉橋長安村人,民國時期文化名人。民國十五年(1926年)就讀於湖南第一師範學校文秘專業,青年時和毛澤東有交往。

嚴怪愚(1911年-1984年),卒於1995年湖南邵東縣廉橋鎮長安村。本名嚴正,湖南邵陽人,民國十七年(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新聞工作者。他成為與范長江齊名的全國八大名記者之一、第一個揭露汪精衛叛國投敵醜聞。

周美華(1939年- ),原名周福時,字暴陽,湖南省邵東縣楊橋鎮東風村人。少將軍銜。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入私塾。1957年12月入伍。1960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2年8月任蘭州軍區副參謀長。1988年9月被破格授予少將軍銜。

張國初,(1941年-),民國三十年(1941年)出生,邵東縣黑田鋪鄉人。1959年入伍,196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第八、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李自健,(1954年-)湖南省邵東縣人,1954年出生於湖南邵東縣。中國旅美油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美國油畫家協會會員。1982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1988年移居美國洛杉磯。作品有《1937·南京大屠殺》、《山妹》和《孕》、《割草的小女孩和狗》等。

李璞,(1944年-)當代書法大師,深諳國學,書法功力深厚,其作品被人民大會堂、中南海紫光閣等收藏並多次作為國禮贈送。很多國際友人都收藏其作品,如法國前總統席哈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及日本國母安倍洋子等收藏並給予高度評價。

張劍飛,(1962年-)男,漢族,中共黨員,1983年7月參加工作,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利克分校土木工程系運輸工程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工學博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同濟大學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共長沙市委副書記、人民政府市長、湖南省副省長、湖南省委常委 。

曾小山,(1945年-)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湖南民企先行者。在公布的2005胡潤中國百富榜中,以10億財富居第168位。其名下的曾氏集團位列中國鋁業前十。

禹光,籍貫湖南邵東。歷任總政治部宣傳部部隊教育局副局長、理論教育局局長、海軍裝備部駐西安軍事代表局政治委員和分管全軍新聞宣傳工作的總政宣傳部副部長、解放軍報社長等職 。2018年7月19日上午,火箭軍副政委禹光由少將軍銜晉升為中將軍銜 。

湖南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自治州市轄區縣級市自治縣
長沙市嶽麓區 | 芙蓉區 | 天心區 | 開福區 | 雨花區 | 瀏陽市 | 長沙縣 |望城縣 | 寧鄉縣
株洲市天元區 | 荷塘區 | 蘆淞區 | 石峰區 | 醴陵市 | 株洲縣 | 炎陵縣 | 茶陵縣 | 攸縣
湘潭市岳塘區 | 雨湖區 | 湘鄉市 | 韶山市 | 湘潭縣
衡陽市雁峰區 | 珠暉區 | 石鼓區 |蒸湘區 | 南嶽區 | 耒陽市 | 常寧市 |衡陽縣 | 衡東縣 | 衡山縣 | 衡南縣 | 祁東縣
邵陽市雙清區 | 大祥區 | 北塔區 | 武岡市 | 邵東縣 | 洞口縣 | 新邵縣 | 綏寧縣 | 新寧縣 | 邵陽縣 | 隆回縣 | 城步苗族自治縣
岳陽市岳陽樓區 |雲溪區 | 君山區 | 臨湘市 | 汩羅市 | 岳陽縣 | 湘陰縣 | 平江縣 | 華容縣 | 屈原管理區*
常德市武陵區 | 鼎城區 | 津市市| 澧縣 | 臨澧縣 | 桃源縣 |漢壽縣 | 安鄉縣 | 石門縣 | 西湖管理區* | 西洞庭管理區*
張家界市永定區 | 武陵源區 | 慈利縣 | 桑植縣
益陽市赫山區 | 資陽區 | 沅江市 | 桃江縣 | 南縣 | 安化縣 | 大通湖管理區*
郴州市北湖區 | 蘇仙區 | 資興市 | 宜章縣 | 汝城縣 | 安仁縣 | 嘉禾縣 | 臨武縣 | 桂東縣 | 永興縣 | 桂陽縣
永州市冷水灘區 | 零陵區 | 祁陽縣 | 藍山縣 | 寧遠縣 | 新田縣 | 東安縣 |江永縣 | 道縣 | 雙牌縣 | 江華瑤族自治縣
懷化市鶴城區 | 洪江市 | 會同縣 | 沅陵縣 | 辰谿縣 | 漵浦縣 | 中方縣 | 新晃侗族自治縣 | 芷江侗族自治縣 | 通道侗族自治縣 |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 | 麻陽苗族自治縣 | 洪江管理區*
婁底市婁星區 | 冷水江市 | 漣源市 | 新化縣 | 雙峰縣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 | 古丈縣 | 龍山縣 |永順縣 | 鳳凰縣 | 瀘溪縣 | 保靖縣 | 花垣縣
(註:帶“*”屬於地方設立的行政區,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在冊的行政區)
(參見:湖南省行政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