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陝西省安康市轄縣]

白河[陝西省安康市轄縣]

白河縣秦為鍚縣,屬漢中郡;北周時改稱豐利縣,屬西域郡;宋廢除;明成化八年(1472年)於旬陽東置白河堡;成化十二年(1476年)改設白河縣,以境內白石河得名。 白河縣位於陝西省安康市東部,巴山東段。北臨漢江,隔江與湖北省鄖西縣相望,東、南部分別與湖北省鄖縣、竹山縣接壤,西與旬陽縣相連。地勢南高北低,全縣山脈與溝相間,漢江從縣境北部自西向東橫過,縣內冷水河與白石河從縣境西南向東北大致平行流入漢江。行政區劃分為12鎮、128個行政村(社區)全境東西長53.3公里(圖距),南北寬41.5公里,總面積1455平方公里。 白河縣位於秦頭楚尾,古稱“南走巫夔,北通商洛,東扼均房,關南險奧,白河尤屬襟喉。” 2018年9月25日,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榮譽稱號。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夏商時期白河為梁州地,周代為麋國地,稱鍚穴。秦時稱鍚縣,屬漢中郡,東漢末,建安二十四年(219),改屬西城郡(今安康)。

白河[陝西省安康市轄縣] 白河[陝西省安康市轄縣]

三國、晉、鍚縣屬魏興郡。

北周時鍚縣改稱豐利縣,屬西域郡。唐至五代豐利縣屬均州。

後唐、晉、後漢後周至宋,豐利縣屬金州地(安康)。宋乾德六年省豐利縣入鄖縣。元代屬金州之旬陽縣地。

明成化八年(1472),於旬陽東置白河堡。成化十二年(1476),改設白河縣,以境內白石河得名,隸屬新設之鄖陽府(今湖北鄖縣),次年改屬金州。明萬曆十一年(1583)金州改稱興安州,白河地屬州轄之旬陽地。

清乾隆四十七(1782),只安州升為興安府,仍轄白河縣。

中華民國時期,白河縣屬陝西省漢中道。民國二十二年(1933)撤銷道制,白河縣屬省轄。民國二十四年(1935),屬安康專員公署(第五行政督察署,第五行政公署)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白河縣隸屬陝甘寧邊區陝南行政公署安康分區行政督察公署管轄。1950年,隸屬安康分區專員公署管轄,專員公署轄區又稱專區。1969年專區改稱地區,白河縣屬陝西省安康地區行政公署管轄。

2000年至今,安康地區改安康市,白河縣屬安康市管轄。

區劃

白河縣地圖 白河縣地圖

民國二十八年(1939),白河縣在旬陽縣內有文牛、廟坪兩個行政保的“飛地”劃歸旬陽縣管轄。

1951年,以分水嶺為界將原湖北鄖縣轄地大坪、陝西省旬陽縣小溝劃歸白河縣管轄。

2012年,白河縣行政區劃分為12鎮、128個行政村(社區),分別是城關鎮、中廠鎮、構扒鎮、茅坪鎮、卡子鎮、宋家鎮、西營鎮、倉上鎮、冷水鎮,麻虎鎮、小雙鎮、雙豐鎮。四境:縣境北與湖北省鄖西縣景陽、夾河、羊尾三區(鎮)一江之隔;縣東的泡桐樹樑、火燒寺和麻櫟溝垴,與湖北省鄖縣將軍、陳家莊毗鄰;縣南的黃龍洞、平頂山、東溝垴、硫鐵礦二、三工區、界嶺埡、晏家扒、天堂寨和韓家山,與湖北省竹山縣得勝(鎮)區接壤;縣西的金枝溝魏家溝、印溝埡、太平山、九個函、五嶺山付家坡、馬食坪,與旬陽縣蘭灘、武王交界。

地理環境

位置

白河縣位於陝西省東南部,巴山東段。北臨漢江,隔江與湖北省鄖西縣相望,東、南部分別與湖北省鄖縣、竹山縣接壤,西與旬陽縣相連。位於秦頭楚尾,古稱“南走巫夔,北通商洛,東扼均房,關南險奧,白河尤屬襟喉。介於東經109°37″~110°10″,北緯32°34″~32°55″。全境東西長53.3公里,南北寬41.5公里,總面積1455平方公里。

地貌

白河縣地勢南高北低,山脈與溝相間,無一處百畝平地。漢江從縣境北部自西向東橫過,縣內冷水河與白石河從縣境西南向東北大致平行流入漢江。縣內山脈,中部從北向南,依次為天池嶺-蔣家梁子-大山廟梁-韓家山;西部從北向南,有土地嶺-太平山-五條嶺-界嶺;南部自西向東,有馬食坪-韓家山-聖母山-平頂山-野人山。橫亘約100餘公里,南部山脈一脈相承,與湖北竹山縣交界,縣西、南、東三面山脈與中部接連呈向東傾斜的“山”字形。

縣城東與鄖縣交界的下卡子漢江邊縣白河縣最低處,海拔僅170米;南部界嶺中段的五龍尖海拔1901米,居諸山之冠。按海拔高度,地表形態,可分為剝蝕構造中山區陵區和侵蝕構造低山河谷區。

氣候

白河縣多年平均氣溫15.6℃,極端最高氣溫出現於1962年(42.6℃),極端最低氣溫出現於1977年(零下10.3℃),年平均無霜期264天。

以候平均氣溫≥10~22℃為春、秋季,候平均氣溫≥22℃為夏季,候平均氣溫<0℃為冬季的標準,白河縣3月下旬初至6月上旬初為春季,6月上旬初至9月上旬末為夏季,9月上旬末至11月中旬為秋季,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下旬為冬季。春、秋季各約70天,夏季約100天,冬季約120天左右。由於白河縣地形南高北低,海拔高度有1731米高差懸殊,縣南的歌風、宋家、雙河、四新、南岔、卡子和縣東部的順水等地與漢江沿岸一帶的季節相差10天左右。即中山地區春夏季節時間較低山河谷地區短10天左右,秋冬時間長10天左右。氣溫的垂直差異、陰陽坡差異亦十分明顯。在同一經緯點,同一時間,山上山下、陰坡陽坡氣溫有5~9℃的差別。若同時積雪,陽坡日出即融,陰坡幾天乃至十幾天不化。冬天,陽坡日出可不圍爐烤火,陰坡不烤火難以靜坐。白河縣人總結氣候的地域差異諺雲“高一丈,不一樣,陰陽坡,差的多”。

資源

土地資源

白河白河縣土壤面積有214.56萬畝,占白河縣總土地面積的98.65%。其中自然土壤173.12萬畝,農業土壤41.4萬畝,白河縣土壤有4個土類,9個亞類,18個土屬,63個土種。黃棕壤為主,占白河縣土地面積的98.64%。由於白河縣地貌是大山深溝,基岩裸露,岩石風化強烈,土壤流失嚴重,所以粗骨型土壤占土地面積的90%以上,土層厚度小於30厘米的土塊占44.72%。土壤瘠薄,粗骨,富鐵、鈣、鉀、硫,貪氮,缺磷、硼、錳和豐富的有機質。沿縣境漢江南岸一帶土壤呈微鹼性,縣境南部界嶺一線土壤呈微酸性。

水資源

白河縣 漁舟晚唱 白河縣 漁舟晚唱

白河縣共有大小河溝765條,其中流域面積在5平方公里以下的696條,占90.9%;流域面積為5~10平方公里的河溝27條,占3.5%;10~30平方公里的23條,占3%;30~50平方公里的10條,占1.3%;50~100平方公里的5條,100平方公里以上的4條(不含漢江)。

漢江從縣境北部自西向東偏南橫過,縣境西部的冷水河水系與縣境東部的白石河水系幾乎平行自南向北匯入漢江,直接匯入漢江的河溝還有磨溝、拖板溝、北店子溝和麻虎溝。縣內地貌起伏強烈,地表破碎,河溝下切力強,一般河谷狹窄,河溝比降大,流量隨降水而變化。水量豐枯懸殊,水能理論蘊藏量大。

植被資源

白河縣地理緯度和地貌特徵,形成白河亞熱帶和暖溫帶植被群落。亞熱帶植物成分中的桔柑、油茶樹、無花果、枇杷、油桐、棕櫚、芭蕉、山茶花、夾竹桃、銀杏、香樟等,在白河縣各地生長良好,無花果、芭蕉、夾竹桃可長成小喬木,無花果、枇杷、桔柑、柚、香櫞、油茶不僅生長良好,而且能開花結果,唯油橄欖只花不果。70年代從四川引進的亞熱帶竹種一慈竹,在白河縣各地栽植生長良好。熱帶的紅豆樹縣內也有生長,暖溫帶成分樹種核桃、椿樹、漆樹、樺樹、柿樹、杉、桑等,在白河縣前、中、後山均可普遍見到。

動物資源

鳥類

老鷹、金雕、長耳鴞(貓頭鷹)、鳶子(隼)、家燕(樓燕)、大嘴鴉、白頸鴉、寒鴉(體形小,分布中山)、喜鵲、紅嘴藍鵲(山鴉鵲)、八哥、畫眉、野鴿、灰斑鳩、珍珠鳩、大山雀、啄木鳥、山麻雀、家雀、紅嘴相思鳥、布穀(杜鵑)、柳鶯、黃鸝、錦雞、白冠、長尾雉、環頸雉、竹雞、秧雞、小麻鴨、池鷺、白鷺、秋沙鴨、鸕鶿、沙鴝、白鶺鴒、骨頂雞、翠鳥、戴勝、紅尾水鴝和褐河鳥。

獸類

虎、金錢豹、雲豹、豹貓、獼猴、野豬、狼、狐、貉、草鹿、毛冠鹿、林麝、扭角羚、豪豬、刺蝟、豬獾、青猺、大靈狸、黃鼬、水獺、青羊、褐家鼠、小家鼠、黑線姬鼠、岩松鼠、鼯鼠、蝙蝠、蜥蜴、石龍子和壁虎等。

人口

唐、宋時期,總人口2.4萬多人。宋末,社會動亂,人口開始減少。到元初,人口僅1.1萬餘。

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建縣時,白河縣總人口達2.3萬多人,明末增長到2.6萬餘。明末張獻忠率領的農民起義軍經過白河時,“人民星散,十去其九”,在籍人口劇減。清初,白河縣城居民僅10餘戶,足見人口減少之程度。清康熙年間(1662~1722),獎勵墾荒,並鼓勵生育(滋生人口,永不加賦),加之大批移民遷入,使白河人口迅速增加。至乾隆末年,白河人口發展到近4萬餘。嘉慶六年(1801),白河總戶數達10320戶,總人口達51110人。清末,社會雖然動亂,偏僻之地反而安定,自然經濟狀況少與外界接觸,且湖北、關中尚有移民遷入,清末白河縣人口上升到63000多人。

白河縣夜景 白河縣夜景

民國10年(1921年),白河人口接近7萬人。民國時期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亦高,人口增長緩慢。抗日戰爭爆發後,關中、河南、湖北又有一批商人和手工業者遷居白河,並成立了河南、湖北、河北等同鄉會,人口突增。這批遷居商人、手工業者,基本都留居下來,其二、三代已成為白河人。

白河第二次解放後,隨著黨政、經濟工作的需要,又有一批“南下”(來自山西、河北)、“西進”(來自河南、湖北)幹部留居白河。建國以來,從大、中專學校分配了多批外省、外縣的畢業生來白河工作,1978年後,大多數先後調回原籍,但仍有1/5定居白河。

2012年末,白河縣總戶數63842戶,總人口209888人,減少1810人。其中:男性113912人,女性95976人,男女性別比119:100。總計中:非農業人口24469人,農業人口185419人。年末常住人口163635人,暫住人口1947人。按戶籍人口統計,年末城鎮人口71572人,城鎮化率34.1%,較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

2016年,年末全縣總戶數65244戶,總人口為212293人,比上年末增加486人。其中:男性116570人,女性95723人,男女性別比122:100。總計中:非農業人口25325人,農業人口186968人。年末常住人口164164人,暫住人口2157人。按戶籍人口統計,年末城鎮人口79589人,城鎮化率37.49%。按常住人口統計,年末城鎮常住人口61376人,城鎮化率37.39%。

經濟

2011年,白河縣年完成生產總值20.04億元,增長14.1%,其中第一產業5.02億元,第二產業7.44億元,第三產業7.58億元,分別增長6.2%、25.5%、12.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0.29億元,增長39.8%;財政總收入12768萬元,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5428萬元,分別增長16.2%、20.1%;金融機構年末存款餘額21.63億元,增長15%;貸款餘額8.26億元,增長2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22億元,增長20.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1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980元,分別增長17%、20.5%。城鎮化率達到28.5%。

工業

民國十幾年,縣城、白岩、麻虎、月兒潭部分民居以塊石,甚至河灘大卵石壘牆,其技術為外地人嘆服。六七十年代,縣城民居幾乎全以塊石砌牆,南方人看後稱“白河縣一大巧,石頭壘牆牆不倒”。

1971年8月在黃家灣建起白河機磚廠,1972年以小窯投產,所產紅磚變形開裂,質酥易碎,不逾6年黃土用盡。又於1978年遷址中廠,投資19.27萬元,建14門輪窯1座,機械設備15台件,職工36人(其中季節工11人),年產量由1979年的37.71萬塊提高到125.8萬塊,從此扭虧為盈。80年代中期,新址黃土亦將用罄,同時個體磚窯也取代集體經營磚窯。

白河建成生態農業循環經濟科技示範園 白河建成生態農業循環經濟科技示範園

1985年在縣城小河口原石灰窯處鑿山建白河縣灰沙磚廠,是減少制磚毀地的開發項目,投資94萬元,職工78人,設計年產灰沙磚600萬塊。1987年投產,年產320萬塊,1990年產260萬塊,耐壓強度為151公斤/平方厘米。因設備不甚配套,及其他原因,90年代後,已不景氣。

1976年,籌建白河縣水泥廠,8月縣上投資在白岩溝口動工,占地16400平方米,廠房、住宿建築面積2933平方米,設計年產普通矽酸鹽水泥7000噸。1977年生產454.5噸,1981年4123.15噸,1980年推行了經濟責任制後扭虧為盈。1983年,省、地、縣、廠四方投資共224萬元進行擴建,1985年10月竣工,年生產能力2萬噸。1980年出廠325號水泥占總產量的66%,1981年出廠325號水泥占86.83%。出廠合格率為98.45%。1986年註冊商標“白龍牌”水泥。425號水泥占52%以上。1990年職工190人,固定資產294萬元,產量10250噸。

2006年白河縣建材業生產水泥8.2萬噸,實現產值2100萬元,同2005年增長17%。

2011年,白河縣實現工業增加值15.909億元,增長35.8%,增速較上年加快6.9個百分點,占生產總值的46.9%,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68.6%,工業主導作用更加突出。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46.38億元,增長63%;實現增加值15.39億元,增長37.7%。

2012年,白河縣實現工業增加值15.909億元,增長35.8%,增速較上年加快6.9個百分點,占生產總值的46.9%,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68.6%,工業主導作用更加突出。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46.38億元,增長63%;實現增加值15.39億元,增長37.7%。

2016年,全年工業累計實現工業增加值262382萬元,同比增長23.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工業總產值798674萬元,同比增長23.8%;實現工業增加值256373萬元,同比增長24.5%,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農業

按白河農作物的分布,大體可分為三個農業區。

北部低山河谷區:位於縣境北部,漢江以南,海拔600米以下的冷水河、麻虎溝、白石河三大河流的下游地帶。其溝谷狹窄,分布有不完整的河谷階地、溝谷地和河谷漫灘地。跨越16個鄉鎮,78個村,農耕地占土地的75.5%,年降水量792.9毫米,無霜期257天,日照充足,光熱資源較為豐富,易遭伏旱,是小麥生產的較適宜區。小麥播種面積占耕地面積59%。1983年小麥平均畝產160公斤,比白河縣小麥平均畝產高23公斤。一年兩熟,占本區耕地面積46.8%,出產小麥、玉米、紅薯和蔬菜。白河縣的水稻幾乎全在這一區。

中部低山區:位於縣境中部,海拔600~900米,屬巴山北坡低山地帶,河溝縱橫,溝蝕強烈,狹谷陡壁多,岩基裸露,跨越28個鄉,156個村,屬北亞熱帶秋淋濕潤區。無霜期250天,光熱資源使作物一年一熟有餘,一年兩熟不足,易遭秋淋和伏旱,但中山區為輕。1983年平均畝產243.5公斤,一年兩熟間套複種制,複種指數154.8%,墾植指數19.48%,總產中,秋糧占67%,玉米為大宗,次為紅薯、綠豆、黃豆。

南部中山區:位於縣境南部,地處海拔900米以上的中山區,跨越18個鄉,78個村,屬暖溫帶山地,一年一熟。光熱資源較差,年無霜期228天,易遭低溫、秋淋、霜凍威脅。是春玉米、黃豆、洋芋、燕麥的較適生區,但常因夏秋連陰雨和低溫影響,造成玉米“秋封”。黃豆開花、灌漿期亦因長期處於陰雨天氣影響產量。低山河谷區雨水偏多即受澇,低山略顯乾旱則糧食作物豐收。

2012年,白河縣糧、油種植面積分別達到29.2萬畝、5.3萬畝,糧食連續六年增產,總產量達到6萬噸,較上年增長4.8%,油料總產0.6萬噸,增長9.6%。白河縣種植黃姜2.6萬畝,發展中藥材9000畝,種植烤菸0.9萬畝,產量1036噸,實現產值1451萬元。蠶桑產業發種3.3萬張,收購鮮繭90萬斤,實現產值1452萬元。生豬、山羊、家禽飼養量分別達到26.7萬頭、19.2萬隻、111.8萬羽,實現畜牧業產值2.3億元;林業經濟迅猛發展。全年造林面積4.7萬畝,流轉林地1萬多畝,建立經果林基地3萬畝,林業產值4219萬元,增長15.9%。

2016年,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2.08億元,可比增長5%,其中:農業產值8.24億元,林業產值0.64億元,畜牧業產值2.87億元。增加值7.17億元,可比增長5.2%,比2015年上升了0.6個百分點。

交通

襄渝鐵路經此。十天高速公路從白河縣境內穿過,實現高速公路零的突破,在白河縣形成以高速公路為樞紐,融入安康、十堰兩城市群的“1小時經濟圈”,總體實施“兩穿越、三循環、八連鎮、十輻射”交通網路規劃。基本實現“出縣高速化、縣鄉等級化、村道網路化、運輸規模化、管理科學化、服務人性化”的目標。

2011年,白河縣縣鄉道路改造132.7公里,新修通達公路90.8公里,建成通村水泥路149條725公里,實現了鄉鎮通油路,村村通水泥路,通村率達118%,超安康市平均水平28個百分點。農村公路總里程1394.9公里。開通客運班線36條,白河縣客運車輛達374輛,貨運車輛631輛,城區投放計程車80餘輛,投放通鄉鎮客運車輛155輛,投放通村車輛129輛。建成二級客運站1個,五級客運站5個,招呼站7個。計畫投資10.8億元。其中:農村公路建設項目投資6.7億元,公路養護和安保工程投資0.4億元,碼頭建設項目投資0.98億元,其他建設項目投資2.2億元。

教育

截至2013年,白河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47所,其中:完中3所、單設國中8所、職教中心1所、縣重點國小1所、縣辦幼稚園1所、鄉鎮中心國小15所、完初小110所,民辦學校8所,在校中國小生3.8萬人,在崗教師1695人。

初等教育

明清時縣內仕途無望的生員,設館收少年兒童就讀,稱“蒙童館”或私塾,以為職業自稱“舌耕”。束脩由學生家供給,也有的先生受富戶之聘上門任教。乾、嘉以前,這種私塾不多。嘉慶間,移民中有知書識字者在家自課子侄,鄰裡間他姓子弟附館就讀漸多。

乾隆四十九年(1784),知縣李宗信主建天池書院,聘貢生、舉人出身者為書院山長、講席。“藉各處官地召民墾種,以其稞備講席脩脯,猶不足,歲捐廉銀四十兩,膏火之資,獎賞之費乃略備焉”。乾隆年間知縣謝奉璋、雍正年間知縣唐效堯、道光年間知縣朱斗南、光緒年間知縣顧等,常去書院為諸生授課,批改文卷,勉勵學生。清末廢科舉制後,書院改作學堂。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書院改為學堂,原來的鄉間義學都改為初等國小堂,白河縣共40所。所開課程有國文、算術、修身、讀經、歷史、地理、體操、音樂、美術、勞作。民國六年(1917),規定私塾使用短期國小課本。

民國十六年(1927)國小實行四二分段制,即初小四年,高小二年。十八年(1929)國小改春季始業為秋季始業,高小增加軍訓課。二十六年(1937)起,以“禮義廉恥”為四維、以“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為八德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對於學生成績考核分期中、期末兩段,實行百分制。60分為及格,70分為良好,80分以上為優秀。

1948年春至1949年8月,白河處戰爭前線,中國小停辦。白河解放後,於8月初首先恢復縣城、冷水、中廠國小。1951年秋,白河縣已恢復完全國小9所,初小86所,宣傳貫徹“學校為工農開門”的方針。1954年後,國小改為五年制,開設語文、算術、常識、音樂、圖畫、體育,高年級增加自然、歷史、地理。每學期20周,每周有一節周會。學生成績考核記分方法與解放前相同。1962年後,國小加珠算課。1956年前後,曾使用蘇聯5分制記分法,不久即廢除。對學生思想教育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護公共財物的“五愛”教育為主要內容。

1961年國民經濟困難時期,合併裁撤了初小、完全國小28所,15~17歲的學生1182名回鄉勞動,並精簡、下放了國小教師87名。1964年前後,為解決山區居住分散、家務拖累大的兒童入學難,白河縣大辦“耕讀國小”、“識字班”,教師上門教學,發展形勢及效果甚好,減少了新文盲的產生。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逐漸整頓,正常教學秩序逐漸得以恢復。1977年後大力推廣先進的識字、作文、“三算”教學經驗。80年代中期,集資辦學的同時抓普及國小教育,學齡兒童入學率有所上升,白河縣統一命題考試形成制度。

2012年,白河縣國小38所;幼稚園35所,在園兒童4143人;國小專任教師總數908人,比上一年減少96人。國小在校學生總數11445人,較上年減少1331人;其中女生5246人,較上年減少497人,占學生總數的45.8%。

中等教育

民國十年(1921),省參事金少安(白河人)曾倡議設立白河中學,因縣財力絀支,匪患頻仍,未能實現。民國二十九年(1940)春,艾林仲縣長主持縣行政會議再議設立中學一案,得以通過,繼由縣教育科長柴滌歐,士伸王佩鳴、胡履祥、劉百川、毛翰庭等組成籌備委員會,從事勸募集資,不一月時間,集資有成。乃於是年3月,改建長春寺為白河縣初級中學。

白河縣第一中學 白河縣第一中學

民國三十年(1941)3月招中學預備班120人。民國三十五年(1946),有8班,380餘學生,教職工20餘人。學生來自白河縣,當時學校只有8間教室,10餘間小屋供教師住用,鄉間學生一律到校外租住民房。學制三年,課程有國語、公民、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音樂、美術、體育、動物、植物、英語。白河中學的校訓是“禮義廉恥”四字。白河中學辦至1948年春白河第一次解放前夕,因師生躲避戰亂而停止。

1949年5月白河二次解放後,先恢復國小,到1950年8月在城關國小附設一國中班,學生24人;1951年9月原白河中學恢復招生。1954年以前,每年招國中生1班,設政治、語文、數學(代數、幾何)、英語、歷史、地理、生物(動植物)、物理、化學、體育、音樂、美術、勞動。1956年9月,在第八完小(茅坪)招國中生兩班,1957年白河縣第二中學在茅坪創立。1958年,白河一中首招高中生1班39人。除不開美術、音樂外,其餘課程開設同國中。1958年白河縣第三中學在西營創立,1959年白河縣第四中學在冷水河創立,各招國中兩班,3所中學鼎足而立,比較適應當時的人口、交通條件。1962年5月,奉命裁撤第三、四中學,將部分學生併入第二中學,同時動員大齡學生回鄉參加農業生產,直到1972年第三、四中學又恢復。

70年代初,提出“上國小不出大隊、上中學不出公社”口號,絕大多數中心國小辦起“戴帽國中”,初小教師拔為高小教師,高小教師拔到國中任教,國中教師拔到高中任教。當時設立中學過多,後經兩度調整,保留了新發展的中廠、冷水、構朳3所國中。

1975年,白河縣學校開展“學朝農”(朝陽農學院)活動,“開門辦學”,中學和國小戴帽的國中班,將學校遷到公山上開荒種地,師生在山上搭草棚上課,初、高中增設農機修理、農技、衛生醫療,教材自選,教師自聘,實習單位自找。1977年後,漸恢復正規上課方式。

2012年,白河縣普通中學11所,普通中學專任教師數1119人,普通中學在校學生總數12798人,較上年減少2488人;其中女生5979人,較上年減少1315人,占學生總數的46.7%。國中升學率達86.6%,高中升學率達92.5%,分別較上年上升5.7、0.1個百分點。

2016年,全縣普通中學11所,與上年持平;中等職業教育學校2所;國小34所,較上年減少3所;幼稚園41所,在園兒童數4658人。全縣專任教師數1729人,較上年減少260人。其中:普通中學專任教師數777人,減少208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專任教師數58人,減少24人;國小專任教師總數715人,減少60人。普通中學在校學生總數9754人,較上年減少812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在校學生數2312人,較上年減少1148人。國小在校學生總數11809人,較上年增加800人。國中畢業升學率達94.4%。

社會

科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初統計,白河籍大專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僅22人,大專以上學歷人員在縣集中於教育界。白河中學有大專以上學歷教員12人,其中白河籍9人,外地籍貫的3人;另在漢白公路駐縣工務段、縣衛生院、縣政府有五、六名科技人員,中醫、中藥人員30餘人散在於縣城及四鄉。

1950年,有西醫衛生技術人員4人,中醫、中藥人員68人。1956年上半年統計,全縣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在業人員83人,中專程度的137人,外地籍貫的分別占到80%和600%。

1982年,有建築、通訊、機械製造方面的工程和農林技術人員115人,醫療衛生技術人員663人,教學人員1301人,船舶技術人員1人,文藝、體育工作人員24人,文化工作人員19人。當年全縣總人口中,大學畢業、肄業的占0.28%,高中、國中文化程度的占30.72%;12歲以上的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57.99%,科技人員短缺。

2012年,白河縣有專業技術人員數2816人,其中農業技術人員365人,農業科技與服務單位個數83個,全年申請專利5個。

2016年,全縣有專業技術人員數2915人,其中農業技術人員387人。全年專利申請數16件,授予專利權3件。全年登記的科技成果2項,共簽訂技術契約2項,技術契約成交金額55萬元,比2015年增長37.5%。

衛生

民國二十五年(1936)以前,白河縣只有個體醫生行醫,並無醫療行政管理機構。1936年7月,縣政府始設衛生科。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1年縣教育科兼管衛生工作,1952年5月稱文教衛生科。1956年初,文教、衛生分設,1958年兩科合併為文教衛生局,編制16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機構癱瘓。1970年10月成立民政衛生局革命領導小組,1973年11月民政、衛生分設為兩局。1984年,衛生局編制14人。

2012年,全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32個,其中醫院、衛生院18所。衛生技術人員724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216人,每萬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數48人(按常住人口計算),醫療衛生機構床位534張。衛生防疫人員數31人。

2016年,年末全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40個,其中醫院、衛生院15個。衛生技術人員749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203人,註冊護士225人。每萬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數46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600張。

民俗文化

民間音樂

白河自古至今,民眾在勞動、喜慶或居喪時,喜自編自唱,配以打擊樂器,至清末時期已形成山歌小調、歌舞曲和號子三種,及一套打擊樂曲。

小調

有陰、陽鑼鼓、八岔、釘缸、駱駝調、蛤蟆調、神仙調、風掃雪、鼓詞等幾種曲調。其代表作品有《十愛姐》《盤頭歌》《千杯酒》《十對花》《釘缸》《鬧五更》《十把扇》等200餘首。這類小調內容以歷史故事為主,歌手可以相互轉換歌詞或即興填詞應景。

歌舞曲

僅見於過去“踩高蹺”、“鷸蚌舞”時演唱和伴奏。唱孝歌“鬧夜”,也是白河城、鄉的一項民間音樂表現形式。打擊樂器一套,歌手不拘多少,多數歌手唱傳統的“二十四孝”歌、《孟姜女哭長城》、“楊家將”、“八仙過海”、“梁祝恨”或文字遊戲等消遣內容的歌詞。唱腔、打擊樂譜刻板不變。

號子

有陸地上多人在一起幹活使用的“八板號子”,有晏席端盤子使用的空號子。70年代後,縣內帆船大都改為機動船,水上號子使用率減少。80年代鐵路、公路運輸飛快發展,漢江航運基本停滯,已聽不到號子聲。會吆喝水上號子的船夫多已作古,90年代幾無傳人。所好,縣文化館作了採風,1981年8月刊出的《白河民歌》將其收錄。

民間美術

雕刻

白河的雕刻有木刻、石刻兩種。木刻盛於明、清時期,當時城鄉富戶庭院建築上的棟柱、欄桿、窗欞、風門、飾件以及桌、椅、床、凳等家具,大多刻以花鳥、蟲魚、裝飾圖案。有些祠堂、廟宇的盤龍大柱、大小佛像也是木雕、彩繪。石刻見於明、清時期建築物柱礎、門窗裝飾部分及墓碑。柱礎講究造型,縣城文廟、城隍廟當年柱礎20餘對不同型。至今城鄉殘存的庭院建築、廟宇,還可以見到明、清時期精美的石獅、石鼓、石門磴、石門方、石柱礎、石窗欞和墓碑。石刻圖案除花紋、花卉、動物外,有的還雕刻有整組的歷史典故,如八仙過海、麒麟送子、三顧茅廬、漁樵耕讀等等。有的石獅口中含珠、珠可轉動、珠內有珠亦可轉動而取出不能。

刺繡

50年代以前,縣內城鄉婦女多將刺繡作為必會手藝。那時兒童穿戴之衣服鞋帽無不繡花。民國中期以前,婦女衣服的邊口、枕檔、帳簾、門帘、荷包也都刺繡。圖案、花卉無不精美,民國後期手工刺繡日益衰退。

剪紙 、扎紙

少數靈巧婦女作刺繡之前或自繪花卉、翎毛於紙上,或以“洋墨”(蠟與松煙製成)拓來“花樣”,然後剪下,將“花樣”剪紙貼於刺繡作底的綢緞上,依樣而繡。平時多見的剪紙乃是結婚、慶壽剪的喜壽字變形圖案。紙紮自古至今,見於風箏、花燈、龍燈、採蓮船以及喪葬時用的龍、鳳棺罩。能為者,多是能工巧匠。

民間舞蹈

明清至民國十幾年,縣內有“跳端公子”的具有原始舞蹈動作。另在歡度春節時,民間文娛節目“採蓮船”、“鷸蚌舞”、“耍獅子”、“踩高蹺”中有些角色或表演過程有舞蹈動作,除此外,縣內沒有地方特色的舞蹈。

文物古遺址

白河縣城繡屏山古生物化石點

在白河一中至縣政府機關後院,沿繡屏山坡地段發現有石斧、石鑿、骨錐。出土還有劍齒象、梅花鹿、野豬、倉鼠、箭豬等動物骨骼化石。化石上多有砍砸、刮削痕跡。石化程度深的近似綠玉。

牛家灣漢、三國、南北朝遺址

位於縣城西10公里漢江南岸第二階地,東西長200米,南北寬100餘米。出土有灰色素麵大板瓦、筒瓦,板瓦長40厘米、寬25厘米、厚2.5厘米。還有素麵陶罐、盆、瓮等,另有“正始元年”、“元熹二年”紀年磚。在遺址附近還有南北朝墓群,70年後多被毀作耕地。

月兒潭秦、漢、三國、南北朝遺址

位於月兒潭街後,東西長180米,南北寬100米,上延至麒麟溝,出土有大量薄壁灰色素麵陶器,幾何紋、葉脈紋長條磚和“太康”、“天監”、“熹平”、“和平”、“正始”、“鴻嘉”紀年磚。附近有磚券墓(俗稱參筒),出土有平底圓腹灰陶罐、貝幣、半兩、五銖錢、銅箭鏃、弩機等。

紅花縣南北朝遺址

位於倉上鄉冷水河與裴家河交匯處東側一級階地上,東西長300米,南北寬100米,南高北低,地勢開闊平坦,土層較厚。出土有細繩紋紅陶片、圓腹薄壁素麵灰陶罐,幾何紋、波浪紋、葉脈紋、寶相紋長條磚,並有磚券墓,“紅花縣”地名舊縣誌無載。傳說白河縣城原定建此,因選址縣官嫌土輕而棄。道光年間有人以古磚上“紅花”二字杜撰為“紅花縣”。訛傳日久,變成地名。據實查考,疑為古代村鎮遺址。該遺址西側臨冷水河,河北階地上亦有大量磚券墓,墓室中有陶豬、陶狗、灰色素麵薄壁陶罐等陪葬品。

茅坪遺址

位於茅坪街北側緩坡地帶,在這一地段已發現過石斧、石鑿、石鏟、石刀、陶器,淺層地下有繩紋磚與素麵磚,現為耕地。

張家莊新石器遺址

位於冷水鄉觀音灘下東南250米,面積約8500平方米,文化堆積層厚0.70~0.90米,距今約5000年左右。出土有褐色繩紋夾砂陶罐、盆、瓮和泥質紅陶缽,石器有石斧、石刀。70年代後受破壞嚴重。

大坪新石器遺址

位於大坪街西南100米,面積約600平方米,文化堆積層厚0.70米,距今4000年左右。出土有紅色夾砂陶罐、盆,個別器物上繪有蘭紋。稍有破壞。

旅遊

白河石長城遺址

白河石長城遺址 白河石長城遺址

白河縣境,發現多處石長城遺址,從旬陽縣延續而來,蜿蜒於崇山峻岭間。卡子鄉三雙村與湖北茅塔界嶺溝交界的山脈中峰上,有石壘城牆,有城門,門寬2.2~3米,石門坎高0.33米,石門轉窩直徑0.14米,深0.02米,轉窩靠陝西一邊。牆高1.62米,厚2.84米,石頭風化嚴重。朝湖北方向有石板構築成的“娘娘廟”一座,建於清嘉慶五年(公元1800年),門上有一對聯:“威揚秦楚神通大,福庇山河顯巒高。”

卡子鄉和平村的界嶺處,今秦楚交界漢白公路旁,山脈中峰處,有毛石頭壘砌的城牆,高處1.5米,低處0.5米,牆厚1米,少數地方有垛。四新鄉晏家扒以南,有石城沿山嶺而上,沿秦楚分水嶺東西向延綿約0.5公里,牆厚約3米,有門寬2米,起伏於林莽深處。

南岔鄉小界嶺,有城門洞,城門以西有城牆數里,城門空寬1.4米,西邊牆高2.45米,厚3.6米,門上無頂。沿秦楚兩省界嶺約15公里,石城牆清晰可辨,大部分地段保存較好。其間有城門洞四處,箭樓五處。梭子溝墒城門洞有石門檻等。門洞高均1.72米,寬2.33米。箭樓高2.4米,寬4.08米,其中一箭樓內有台階,砌城門和箭樓的最大石頭長2.38米,厚0.25米,寬0.5米。白河(包括旬陽)石長城遺址,有別於陝北,關中地區的土夯、磚砌長城,為研究戰國時秦楚爭霸和中國古長城史提供新的重要資料。

張家大院

張家大院 張家大院

白河古民居張家大院位於白河縣卡子鎮友愛村七組,宅院分上、下兩院,相距300米左右。均建於清中期,兩院坐東北、向西南,坐落在界嶺河畔,漢白公路對面。

下院宅院占地約3000平方米,為兩幢各一進三座院落,兩牆相距80幾分,形成正文形整體,中軸線自西向東依次分為大門、前庭、中堂、後室,甬道及兩個天井,兩側有廂房。主體建築為磚木結構,硬山灰瓦頂,抬梁式構架,房屋以西至5間兩設封風牆,院外觀看,封火牆木林立,飛檐以龍、鳳等為主要造型,簡潔別致栩栩如生。檐下施水墨彩儈,迴廊、欄桿、窗欞均為鏤雕,大門為石雕門坊,額題“振否鼓家”四字。大門兩側高3.64米的石門壁上,左雕刻“兩岸綠楊一灣芳草即此是江陵勝概”,右側為“庭前孝養門內出聲何處訪珂里名家”等30字楹聯。南方一幢建築風格與北幢大致相同,中軸線從西向東依次分為大門、前廳、天井、中庭、天井後堂。前廳兩側的廂房為青石磨製的圓型門洞,門楹、窗欞均為鏤雕。門額為“樹德務滋”四字,中庭石雕門額四字為“孝友世家”,檐下水墨彩儈。

白河縣

革命烈士陵園

白河縣革命烈士陵園 白河縣革命烈士陵園

白河縣革命烈士陵園,始建於1952年,原地魁星山南側山凸處。1972年在鐵道兵13師的幫助下,遷移至魁星山西坡。陵園占地近百畝,四面環城。北臨東流漢江,南跨“鐵龍”滾滾。整座園陵綠陰聳聳。園內建有紀念碑、魁星樓、碑亭、清風亭、革命烈士陳列室、革命烈士紀念碑等重點仿古建築物。1989年9月被列為縣級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1996年被陝西省委授予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園內共安葬著158名烈士,當中有兩次解放白河英勇犧牲的烈士,有為三線建設貢獻出自己寶貴生命的鐵道兵戰士,還有一等戰功的劉安林烈士,是白河縣和鄰近縣、市進行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