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智化寺始建於明英宗正統九年(1444),原為宦官王振的家廟 ,明英宗賜名“報恩智化禪寺”。
“土木之變”後,王振被抄家滅族,但寺因敕建得以保留。
英宗復位後,於天順元年(1457)為王振在寺內建精忠祠,並塑像祭祀,康熙年間又加以重修。
乾隆七年(1742),王振塑像被詔令毀去,並將為其歌功頌德的碑文磨去,寺由盛而衰,至光緒年間,寺內建築已破敗不堪。
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後,又毀壞垣牆,封閉佛殿,寺遭破壞。
民國年間,寺日益破敗,僅餘房199間,靠出租房屋來維持寺中生計。
1938年曾對鐘鼓樓、萬佛閣、智化門等建築進行修繕,但部分寺院被占為啤酒廠。
1957年寺被定為市文物保護單位,1958年撥款整修,1961年又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6年,國家文物局撥款全面整修智化寺。
1987年,北京市政府對寺院建築進行修繕,1990年,智化 寺被北京市文物局定為私人收藏文物的展覽視窗。
1992年全面開放,1994年北京市文博交流館成立,設在該寺。
2012年10月8日,智化寺因古建修繕臨時閉館。此次修繕被列入《北京文物修繕保護利用中長期規劃》2012年度修繕計畫,是市政府每年投入10億元用於文物保護專項資金所支持的重點項目之一。本次修繕工程也是智化寺歷史上較大規模的一次修繕。主要對智化寺如來殿和萬佛閣建築的受損部分進行了修復;對建築結構移位的部分進行了撥正歸安;對彩繪剝落的地方進行了修補。
建築布局
智化寺坐北朝南,排列布局具有明代特點,在建築風格上,雖經多次 翻修,仍保存著宋代向明清過渡的明顯特徵,也是北京城內現存最大的明代建築之一,是研究明代建築的重要實例。寺中原有房數百間,占地2公頃多,原有中路5進院落,及東跨院後廟和西跨院方丈院。現中路仍保留山門、鐘鼓樓、智化門、智化殿、萬佛閣和大悲堂等建築,東跨院為國小所占用,西跨院為民居。
山門在智化寺最南邊,磚砌仿木結構,拱券門,黑琉璃筒瓦單檐歇山頂,面闊三間,進深一間,通寬7.1米,門額上有石刻“敕賜智化寺”。山門前有石獅一對,門對面原有照壁,解放後拆除。
山門之內為鐘鼓樓,分列東西,形制相同,黑琉璃筒瓦歇山頂,面闊、進深均為7.1米,下層為拱券門,單昂三踩斗栱,上層四壁為木障日板,四出門,單昂三踩斗栱。
鐘鼓樓北為智化門,又稱天王殿,黑琉璃筒單檐瓦歇山頂,面闊三間,進深兩間,通面寬13米,進深7.8米,單昂三踩斗栱,南北均為障日板壼門式門楣,南面門楣上懸華帶匾“智化門”。殿前有石碑兩座,殿內原有彌勒、韋陀、金剛等塑像,現已無存。
智化殿在智化門之北,為寺院正殿,黑琉璃筒瓦歇山頂,井口天花,面闊三間,寬18米,進深14.5米,重昂五踩斗栱,殿後有灰瓦懸山卷棚頂抱廈一間。明間層頂原有金碧輝煌的斗八藻井,但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連同萬佛閣的藻井,被寺僧盜賣至美國。殿內中央原有漢白玉須彌座,上供金漆佛像,左右各列羅漢10尊,北側亦有佛像,現已不存。
智化殿前有東西配殿,東為大智殿,西為藏殿,形制相同,黑琉璃筒瓦單檐歇山頂,面闊三間,進深兩間。智化殿後有一黑琉璃瓦廡殿頂重樓,上層為萬佛閣,下層為如來殿。萬佛閣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單翹重昂七踩斗栱,上下層牆壁上遍飾佛龕,原置小佛像9000餘尊,故上檐榜書萬佛閣,但現佛像缺損很多。如來殿因殿內供如來而得名,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昂單翹五踩斗栱,殿三面為磚壁,南面為隔扇門窗,東北、西北角有樓可上樓。殿前原有月台,後因積土被掩埋地下。
大悲堂在萬佛閣北,黑琉璃筒瓦單檐歇山頂,單昂三踩斗栱,面闊三間,進深兩間,通寬16米,通進深8.6米。
萬法堂,在大悲堂北,面闊三間,硬山布瓦卷棚頂,居全寺最北。
建築文物
智化殿
面南朝北,是智化寺的正殿,相當於一般寺院的大雄寶殿。殿內正中和兩山以前供有漢白玉石須彌座,中央供奉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兩邊供奉十八羅漢坐像,均為木質漆金,惜現已無存。1972年三世佛移往西山大覺寺,亦陳列大雄寶殿內,該殿懸乾隆御筆匾額“無去來處”,細細想來,這或是歷史的巧合,或是乾隆皇帝的靈感,亦或是佛法的無形無際,令人回味無窮。
如來殿
在智化殿後,是中軸線上最大的建築,殿內供奉如來本尊像,因此得名如來殿;殿為上下兩層,四面牆壁上除有門窗地方飾滿佛龕,龕內置小漆金佛造像,相傳有九千餘尊,因此又得名萬佛閣。由於智化寺特殊的歷史背景,其彩繪和雕塑藝術不僅表現出強烈的宗教色彩(如轉輪藏),又帶有濃重的世俗社會氣息。
萬佛閣
是智化寺的最高處,從遠處的山門、鐘鼓樓,到近處智化殿、萬佛閣,所有殿堂的屋頂全部輔裝黑色的琉璃瓦,象徵著神聖和莊嚴、權勢和高貴,皇家寺院、敕建寺院主要使用黑琉璃瓦,只有官窯才可以燒造。黑色琉璃瓦屋頂,正好與“智化”寺名相對應,前者以風降惡魔,後者以智度化眾生。
經板
智化寺內保存有一部乾隆版《大藏經》經板,共724函,7240餘冊,收佛典1675部,重達400噸,是世界上僅存的兩部漢文大藏經經板之一,堪稱中國木版書之最。另一部是《高麗藏》,珍藏於韓國伽耶山海印寺,該寺因收藏經板而享有“海東敦煌”的美譽。
寺院音樂
佛樂
明代初年規定,佛教寺院分為禪、講、教三類,要求僧眾分別專業修行佛法。 智化寺屬於禪寺,局臨濟宗門下,禪僧地位高于樂僧。當時樂僧祗收13歲以下小孩做門徒,入寺之後,要學習七年音樂,學習期間每日練習聽音、發音,必須在很窄的板凳上練習吹奏和打擊姿態,直到能在寒冷冬天或酷熱夏日下連續演奏四、五個小時,仍然韻真聲滿,字正腔圓,才算合格。經過嚴格訓練的樂僧使智化寺音樂得似較為完整地流傳到今天。智化寺初期住持皆由禪僧擔任,以後樂僧地位提高,也可擔任住持。
1446年傳入智化寺的佛樂,曲調空靈神秘,古樸典雅,大部分曲牌與明永樂二年(1404年)編成的《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名稱歌曲》相同。
樂譜歷史
王振憑藉獨特的地位將明代的宮廷音樂帶出宮院高牆,送進自己的私 廟。由於智化寺具有太監寺院共同的封閉性,藝僧們按照十分嚴格的“口傳心授”的方式代代傳受,不與外界接觸,明代進寺院的音樂就相對完整地延續下來了。流傳至今雖歷經五百年,因為它仍然保存相對完整的明代跡風,堪稱“中國音樂的活化石”。
智化寺音樂的記譜,採用的是中國古老的公尺譜方式,譜本截止到2013年發現和保存的主要由三套:一是寺中二十六代藝僧本興整理的抄譜,二是水月庵坤光緒癸卯年(1903年)的抄本,三是1952年智化寺藝僧廣在如來殿藏經櫥內發現的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由智化寺十五代藝僧永乾所抄的古譜。這三套樂譜經古樂專家查夷平先生研究,其四個基音(啞乙、勾、靠凡、夾六)都相同,而且各種樂器的演奏技術和發音效果也絲毫不差,可以說,從1694年至今300年間,智化寺音樂樂譜一直沒有變動。結合藝僧們在傳授上的封閉特性推斷,從開寺至今智化寺音樂原質沒有變動,因此,智化寺的樂譜已具有500多年的歷史了。
樂器自製
智化寺樂僧使用的樂器,是與一般吹鼓手的不同,多為自 己定製,笛音比一般曲笛要高;管沿襲宋制,仍九孔;笙是定做拾柒個全簧,與唐宋時流傳的簧樂樂音恰好相符。智化寺雲鑼又稱九音鑼,為明成化年間製作,音色醇美,稱得上是一件地地道道的文物。智化寺的藝僧地位低於禪僧,只有13歲以下的小孩才能收做門徒,入寺以後,每日練習聽音和發音,十分辛苦。
1982年北京市佛教協會恢復活動後,在凌海成等人積極推動下,一些老樂僧被請回廟裡。當時共找到八名,分別是明聲、秀全、增遠、兆禪、緒增、福廣、學禮、本興。其中增遠和福廣是智化寺第二十七代和第二十八代僧,一個吹笛,一個捧笙,加上吹管的緒增,成為主要演奏者。智化寺音樂與西安城隍廟音樂、開封大相國寺音樂、五台山青黃廟音樂及福建南音一起,同屬我國現存的最古老音樂。為了弘揚祖國的優秀文化遺產,1986年3月31日,北京市佛教協會成立了“北京佛教音樂團”。同年底,該團即赴西德、法國、瑞士等國演出。
旅遊貼士
開放時間為每天的8:30-16:30(每周一閉館);每周三,前200名參觀者和開放日期間集體預約的未成年人可免費參觀;大學生及研究生憑本人學生證可享半價優惠;老年人、殘疾人、現役義務士兵、中小學生、北京市見義勇為榮譽獲得者憑相關證件可免票參觀。
遊客可以乘坐44、800、750路公車在雅寶路下車。24、674路公車祿米倉站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