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介紹
淨慈寺位於杭州的西湖南岸,寺之主山為南屏山。南屏山發自天目,千里蜿蜒而東,蘇軾稱之為“龍飛鳳舞,萃於臨安”。南屏山峰巒聳秀,怪石玲瓏,峻壁橫披,宛如屏障。凌空而中峙者為慧日峰,峰下古寺,即淨慈禪寺。《淨慈寺志》描繪該寺是“憑山為基,雷峰隱其寺,南屏擁其後,據全湖之勝”。淨慈寺依山而建,背靠翠巒,面對碧波,梵宇層疊,宏偉莊嚴。古時寺後山坡有蓮花洞、少林岩,右為石佛洞,東南有歡喜岩。蓮花洞無頂,片片石芽從坡地升起,蔚成巨型石蓮。明代文學家袁宏道稱:“洞石玲瓏若生,巧逾雕鏤……皆石骨土膚,中空四達”。志書所載開山祖永明延壽每晚上
山坐禪稱念“阿彌陀佛”,即在蓮花洞。相傳因永明大師在此吟誦《蓮花經》,上天仙女來此散花,故名蓮花洞,又名雨花台。明代司禮太監孫隆曾在崖上鐫刻“花雨繽紛”題字,惜已漫漶難見。洞前舊有“居然亭”,取意於明代紹興太守洪玉方詩句:“一日茅棟成,居然我泉白”。此處歷來是文人墨客觀景吟誦的勝地。清時古亭廢圮成為竹園。蓮花洞上有奇岩隆起,摩崖上鐫刻有“少林”兩字,故稱少林岩。相傳南宋高僧少林妙崧禪師於嘉定年間住持淨慈寺時常在此坐禪入定。蓮花洞右有石佛洞,平地兩石屹立形如佛龕,內鐫有石佛三尊。左壁有明代浙江總督胡宗憲題刻“寰中天室”四字,右壁亦有摩崖題刻,為元代至正四年(1344年)所鐫,字跡已模糊難辨。石佛洞東南有兩石相對稱“歡喜岩”。古時曾鐫有三佛,現已不存。此處石景袁宏道稱之為“淨慈之絕勝處”。
南屏山鍾靈毓秀,淨慈寺香菸氤氳,為歷代文人嚮往之處。不少士大夫為避世出塵,常來該寺談禪吟詠,成為古代杭城文風。還有不少人來此築室隱居,讀書撰文。如元代的莫維賢在寺旁建“南屏別墅”,明代的孫一元築室高士塢,柴紹炳辟“南屏書屋”;黃汝亨在雷峰塔旁建“寓林”,常常高朋滿座;著名文學家袁宏道曾於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長期寓居淨慈寺。清時,南屏常有詩社雅集,也有詩僧參加,此為南屏古文化之一大特色。
南宋祝穆《方輿勝覽》載,宋時畫家繪西湖湖山四時景色,最奇者有十,(即後人稱“西湖十景”),其中即有“南屏晚鐘”。寺內有古鐘初動,山谷皆應,因山高穴多,湖面空曠,故其聲遠揚,響入雲霄。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住持夷簡修葺寺宇重建鐘樓時,以舊鐘較小,曾積銅二萬餘斤重鑄大鐘,“高懸揚聲,響徹湖上”。按《百丈法規、法器章》稱:“大鐘,叢林號令資始也,即擊即破長夜,警睡眠;暮擊則覺昏衢,疏冥味“。洪武大鐘由明初文學家宋濂撰《淨慈寺新鑄鐘銘》,銘文云:
南屏之山,中有梵宮。新作巨鍾,聲震太空。
一音普被,如佛住世。乘戒圓融,勝劣無滯。
人天龍鬼,莫不能聞。所聞既泯,始顯本真。
昔觀世音,由聞而證。圓道三昧,廓然正定。
矧其神功,闔辟化衡。攝其陽趣,升為陽明。
聞聲而覺,覺我元性。我性本空,執覺亦病。
今光發舒,化佛湧出。我鍾熾然,共宣妙法。
銘文大意為,鐘聲遠揚,如同我佛宣講佛法。對南屏鐘聲,歷代詩人畫家均有篇章。明人凌雲翰有詩云:“一百八聲才擊罷,雷峰又照塔中燈“。畫家李流芳等也繪有《南屏晚鐘圖》等一批南山山水畫。
清聖祖玄燁於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南巡時,手書匾額,改“晚鐘”為“曉鍾”,於萬工池北建碑亭。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由江南織造孫文成重鑄銅鐘。乾隆十六年(1751年)清高宗弘曆南巡,為“西湖十景”題詩勒石亭中,仍改為“南屏晚鐘”,詩云:
淨慈掩映對南屏,斷續蒲牢入夜聲。
卻懷姑蘇城外泊,寒山聽得正三更。
乾隆二十二年,弘曆再題《南屏晚鐘》云:
湖山四面畫為屏,合有鐘聲警眾聲。
唐宋至今諸物改,霜天惟此未曾更。
淨慈寺由五代吳越王創建。由於四代錢王代代崇佛,故淨慈寺前後左右佛剎林立,成為杭城最大的寺院群。在雷峰塔下有塔院小昭慶寺,塔西有惠昭寺,峰北有瑞相院(即寶相寺),寺西有善慶寺(即興教寺),並有彌陀寺、顯應寺、天王寺、安吳寺、法性寺、廣教寺、空律寺等環列。晨鐘暮鼓,梵唄相聞;故時人稱南屏山為“佛國山”。蘇軾詠南山寺廟有句:“臥聞禪老入南山,淨掃清風五百間”。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玄燁題《由淨慈寺經南屏諸山》詩云:
紆曲南屏路,欣隨步輦來,
鳥飛驚玉仗,花落點經台。
邃谷聞松籟,疏篙迸竹胎,
雙峰高不極,更在白雲偎。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改名為“淨慈禪寺”,由玄燁親書寺額。乾隆十六年(1751年)弘曆南巡時,又親書“敕建淨慈禪寺”寺額,為僧眾仰慕的東南古剎。千百年來,滄海桑田,寺塔相繼刻廢圮,淨慈寺亦屢毀屢建,成為南山孤寺。上世紀八十年代得海內外佛徒信眾襄助,重修寺宇,再懸洪鐘,淨慈寺煥然一新,又開始為湖山增輝添色。
歷史沿革
淨慈寺近城臨湖,踞南山之勝。宋時為其鼎盛時期,人文薈萃,儒釋交融,與靈隱寺相埒。南宋時被評為江南禪院“五山”之一。
宋
北宋時,淨慈寺名僧接踵,大德輩出,有的成為佛教禪宗一代宗師。宋初有“兩壽”,即延壽和洪壽,均師法於德韶,興教於南屏,其佛學教觀盛行於當時。繼“兩壽”之後,又有圓照宗本和大通善本相繼住持淨慈寺,世稱之為“大小本”。他們都曾遍訪名山,弘揚禪宗佛法,而且都先後成為北宋京都開封的高僧。宋神宗曾贊圓照宗本為“真福慧僧”、“僧中寶”,要他“方興禪宗,宜善開導”。大通善本為漢董仲舒後裔,也被尊為“大通師”。正是由於這些高僧住持,才使“名藍有光”;受到宋王朝的重視。北宋統一中國後,宋太宗於太平興國二年(977年)賜慧日永明院為“壽寧禪院”,並重加修葺。翌年(978年),吳越王錢弘俶聽從延壽禪師遺囑,“上表入宋,盡獻十三州之地”。後人評錢弘俶之舉時稱:“重民輕土,捨別歸總,用師之勸諭也“(《大明統志》)。由此,朝廷對淨慈寺格外青眼相待。天禧二年(1018年),宋真宗曾特賜壽寧禪院銅毗盧迦佛像等。從此,諸多達官名流紛紛與佛門弟子結為方外之交。延壽禪師所著《心賦》由吳越王錢弘俶之子錢惟善撰序。延壽弟子法涌在校《宗鏡錄》時,就由尚書郎中楊傑為序。歷代杭郡州官大多與壽寧院僧人往來莫逆,互相唱和,參佛論經,甚至蹉商政事。如雷峰慧才法師逝世後,時為杭州知府的趙抃(即趙閱道)在壽寧禪院見其壁間畫像,不禁黯然神傷,他題詩云:
白鶴叢林古梵宮,壁間留像見真風。
憶師去歲雷峰別,只似南柯一夢中。
圓照宗本原在蘇州住持瑞光寺,經杭州二任郡守陳襄、蘇軾相邀,最後經上疏奏準才來杭住持壽寧院。蘇軾治杭時,對佛門好友至為關切,曾抱病探訪圓照宗本,並和大通善本長老,楚明寶印(後為該寺十三代住持)、法涌(延壽弟子)、臻謙(即梵臻法師)等“參請最契”,還常在一起商談竣湖救荒善策。他曾請法湧進京“繼揚宗法”。熙寧五年(1072年),臻謙由朝廷詔命居壽寧院,蘇軾“以師敬事之”,相交甚厚;蘇軾元祐時第二次來杭任知州,聞臻謙已逝,不勝傷感。在《東坡志林》中,蘇軾對這些僧人都各有評價,對圓照特別推崇,稱其為“志行若卓,教法通洽,晝夜行道二十餘年,自辨才歸寂,道俗皆宗之”。所說之辨才,即上天竺寺住持元淨,也是壽寧院第十八代住持。他和趙抃、蘇軾以及詩僧道潛(即參寥子)等均曾反對王安石變法,受過牽連和迫害。
北宋熙寧年間(1068-1077年),圓照宗本住持該寺,時屬歲旱,湖水盡涸,寺西有甘泉,據傳泉內有“金色鯉魚游焉”,於是鑿泉為井,寺眾千餘,飲之不竭,故名“圓照井“。同時壽寧禪院經多次建設修繕,規模不斷擴大,還在寺前經募化集萬人開鑿水池,名“萬工池”,以備汲水滅火之用。明時因盛行淨土,提倡行善放生,該池改為“放生池”當時的壽寧院號稱“南山之冠”。宋人陳堯佐贊壽寧院云:
附郭山光峭若懸,倚空樓閣白雲顛。
孤軒半出青松杪,灝氣疑游碧漢邊。
元豐元年(1078年),淨慈寺雷峰慧才法師在靈芝、元照等寺授菩薩戒,據稱曾見觀音像放光,朝廷命僧人法真、守一為此撰《證戒塵記》,由米芾書記,辨才(元淨)立石於寺中。此時,辨才於蘇軾離杭後已遷往南屏淨慈寺。
宋徽宗趙佶即位之初,也曾籠絡各地高僧,曾詔告天下,凡“為眾師法”的有名德僧可奏請賜謚師號和封贈。但至北宋末年,道士林靈素以方術得宋徽宗寵信,奉行排佛崇道,壽寧禪院為宋徽宗占為香火院。北宋末,方臘起義中燒廟,湖寺盡毀,唯壽寧院獨存。
宋室南渡,建都臨安(杭州)。建炎二年(1128年),宋高宗趙構下旨敕改壽寧院為“淨慈禪寺”。不久寺毀,宋高宗又親臨察看,然後下詔命湖州佛智寺道容來杭,由其聚集工匠,主持重建殿宇,五年而成。其功業卓著者為依據《涅槃經》塑五百羅漢,置田字殿。
道容在淨慈寺先塑十六應真像,再塑五百羅漢,據說塑像都出一僧之手,而儀貌各異,神氣如生,像塑成而僧化去;所建田字殿,將五百羅漢分四層背座,尊尊異形,位置曲折,屈指多迷,為一大奇觀。道容建田字殿為江南佛寺之首創,田字形平面既能供奉眾羅漢像,且都面向信眾,採光較好,便於參拜禮佛,這是佛教中的特殊建築。節度使曹勛為此撰記稱該寺重建後,“金碧輝煌,華梵絢麗,行都道場之盛,特冠諸山”。紹興九年(1139年),宋高宗大赦天下,為表示奉祀宋徽宗,特將淨慈禪寺改名為“報恩光孝禪寺”,並將惠照寺併入。紹興十九年(1149年)十月,又改稱為“淨慈報恩光孝禪寺”(簡稱淨慈寺),詔命道容住持該寺,並賜予經藏。繼道容住持淨慈寺的肯堂彥充曾師事廬山東林寺僧顏,學淨土法門。杭州名僧痴絕道沖、無準師範等均師從肯堂學法,得以傳承。
南宋時淨慈寺幾經毀建。淳熙十四年(1187年),朝廷起用退谷義雲禪師,命其在淨慈寺說法並主持寺務,杭城士民都很崇敬,愛國詩人陸游贊他為“才能絕人”。一日,退谷義雲率眾僧入城,當晚火起,淨慈寺盡毀,據陸游《淨慈退谷義雲禪師塔銘》所記:
是夕寺焚無遺宇,比師歸,獨山門巋然瓦礫中,師不動容曰,成壞相尋,亦豈有常今日之壞,安知不為四眾作福之地哉。
所謂“成壞相尋”,為佛教法眼宗“六相”教義,意指“成”和“壞”是常常互相轉換變化的,類老子所說“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宋孝宗聞悉後,立即出內帑庫金重建淨慈寺。重建後的淨慈寺“廣殿邃廡,崇閎傑閣”,比前更加宏偉,宋孝宗親臨察看並手書“慧日閣”額。嘉泰四年(1204年),淨慈寺又毀,住持德輝禪師隨火焚化,由郡守奏請賜金重建。時道濟(即民間傳說中的濟公)依德輝為師,並為該寺書訪,由他參與募化,再建寺院。,嘉定三年(1210),少林妙崧奉旨住持該寺十二年,他效永明大師,常上山坐禪修持,並曾重新整修,於嘉定十三年(1220年)重建,翰林程珌記文稱該寺:
濕紅映地,飛翠侵霄,檐轉鸞翎,階排雁齒。星垂珠網,寶殿洞乎琉璃;日耀璇題,金椽聳乎玳瑁。
這次重建後的淨慈寺,“寺故宏大,顯於湖山”,可謂壯觀之極。為此,妙崧於嘉定十四年(1221年)奉召入內廷說法,宋寧宗賜予紫衣並封號“佛行禪師”,下旨為妙崧建“泰寧莊”。
南宋嘉定年間,曹洞宗第十三代祖如淨曾兩度來杭住淨慈寺。如淨原在雪竇寺出家,從智鑒學法,為杭州高僧歇清了再傳弟子,他浪跡江湖二十餘年,於南宋嘉定三年(1210年)受法,住持建康清涼寺,後遷台州瑞岩淨土寺、杭州淨慈寺,又轉定海瑞岩寺,再住淨慈寺,於寶慶元年(1225年)住天童寺。如淨參學臨濟,得法於曹洞,成為一代宗匠。日本僧人永平道元最後得如淨授法,回國後創曹洞宗,奉如淨為日本曹洞宗祖師。如淨圓寂後歸葬南屏,至今淨慈寺仍保留有如淨墓塔,被日僧奉為祖塔。
嘉定年間,朝廷品第江南諸寺,淨慈寺以“閎勝甲於湖山”列為禪宗五山之一。並以“南屏晚鐘”稱勝湖上。當時該寺中心五層主殿,兩旁“配有偏殿,各類閣、堂、軒、樓等三十三座,寺僧達數千人。
宋理宗當政,對佛教十分信奉。嘉熙四年(1244年),荊湖總臣竟奏請朝廷下旨,著令僧道都要買紫衣和師號,有師號才能住持佛寺。時笑翁妙堪住持淨慈寺,他上書反對說:如果這樣,那么有千金的人都可“主法”,則“吾道殆矣”,平息了這場爭論。淳祐九年(1249年),名僧無準師範住持淨慈寺時,宋理宗曾於修政殿召對。無準師範奏對既詳情,又明了,使宋理宗深為感動,賜予金襴衣;第二天又宣他在慈明殿垂簾問政,無準師範直言奏稱:“法要示陳,參政貴誼,奏雲簡明直截。才有補聖治”。宋理宗十分讚賞,賜以金帛,並封號為“佛鑒大師”。翌年(1250年),宋理宗命淨慈寺建千佛閣,並親書“華嚴法界正遍知閣”八字。當時寺內廡壁由名師鐘鼎、丁清溪繪有五十三參像,規模與靈隱寺相仿,“北有靈隱,南有淨慈”由此而出。南宋後期,日僧紛紛入宋求法。日僧無關普門(日本“聖一國師”圓爾辯圓弟子)、寒山義尹、南浦詔明等先後來杭在淨慈寺從斷橋、義遠、虛堂等禪師學法。這些日僧在杭長期修學,均得要旨,學有成就,回國後均成為日本禪宗巨匠。
直至景定五年(1264年),宋理宗末年,他還賜田淨慈寺,並命建毗盧閣。
元
元初,“江南釋教總統”,楊璉真伽原奉蒙藏密宗(喇嘛教),對佛教禪宗不予過問。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淨慈寺火焚後,都由各代住持募化重建。經古田德垕、愚及至慧、方山文寶等禪師悉心籌劃,先後修建了蒙堂、兩庫司、觀音殿、大殿、羅漢殿、法堂、最後重建山門,才恢復了舊觀。對於異族統治,淨慈寺一批名僧,大多採取消極抵制。元初,晦機元熙,為淨慈寺書記,其兄唐元齡原系南宋臨江通判,隨文天祥起兵抗元而戰死。當時,楊鏈真伽曾邀晦機元熙同去阿育王寺取捨利,他就託辭探母避往江西。元代王室對淨慈寺第六十代住持千瀨善慶(人稱“瀨翁”)大加封賞,除授以金襴衣外,並封號“慧光普照文明通辨禪師”。而千瀨毫不動容,置之度外。住持本源善達還和住寺名僧及庵法師等相約“誓不歷職”,在當時佛門弟子中形成了很大影響。
由於淨慈寺是南宋評定的禪宗五山之一,故從元代中期開始,朝廷對該寺一些高僧採取懷柔政策,藉以安撫僧徒。幾經邀請,晦機元熙於至大元年(1308年)重來杭州並請其住持淨慈寺,入寺之日,中書省、宣政院大批官員曾俯伏迎請,竭盡尊禮;在晦機上堂說法時,參加的僧眾數以千計,其中還有高麗、日本等國的佛徒。此後,朝廷對淨慈寺歷代高僧都常加封賞,如大辨希陵,因他是宋末淨慈寺住持東叟促穎和石林行鞏門下的內記和外記(都是書記),他在徑山寺說法時,雲峰法師就曾稱他有“諸老遺風”,於是元世祖、元成宗、元仁宗三代皇帝都有封賞,前後封號就有佛鑒、大圜、慧照。原叟行端亦因他是宋末石林行鞏門下弟子,除元成宗賜號“慧文”外,元仁宗又賜號“普照師”。高峰原妙、中峰明本等都是當時住淨慈寺的名僧,他們先後上西天目山,元仁宗、元英宗、元文宗三代帝王對中峰也都有封贈,並賜號“智覺”,中峰均迴避拒受。圓寂後又追謚“普應國師”。其他如悅堂、會堂、孤峰等名僧也都受過朝廷封賞,分別封號為慧通、普濟、圓明定慧。而石屋清珙以“清苦自守”聞名,斷絕外緣,但元至正年間,朝廷也“降香幣以旌”,皇后親賜金衲衣。其實,朝廷封賞所費財力甚微,對佛門弟子卻起到了一定安撫作用。此時杭城佛教重心已轉移西天目山。當時人稱“淨慈三峰”的高峰原妙、中峰明本、孤峰明德都是名聞南宋京師的高僧,都先後離開淨慈寺,對朝廷遠而避之,千岩元長等都追隨高峰、中峰轉入浙西山區修持弘法,孤峰則離杭遊歷名山,不再返回。為顯示朝廷崇佛,一批大臣仿效前朝遺風都紛紛與佛門結方外交,並採取護教措施。如浙江行省的達識貼木爾丞相和康里公丞相都與淨慈寺的平山處林、愚庵智及、清遠懷渭等禪師常有來往,互通信函。愚庵智及就由達識貼木爾推舉為淨慈寺住持;平山處林於元後期至元五年(1339年)由樞密使高納麟推薦並由元惠宗下詔命其住持淨慈寺。平山在朝廷支持下重建殿堂,修飾羅漢堂群像,“尊而祖堂、幽而三塔,凡所宜有,煥然一新”,而他不論冬夏,布衲一領,受人尊敬,一時“學徒雲集,動以萬指”。而平山處林將歸寂前還不忘“肩輿入城別丞相”。千瀨上堂說法,元仁宗就親下璽書表彰護教。悅堂顏明在南屏設四大道場,樹大法幢弘法,“名聞京國”,“藩王大臣無不函香問道,黑白駿奔,如眾歸市”,而元帝也遣使者“再下璽書護其教”,可謂盛況空前。
元代統治近百年,淨慈寺研習佛學之風逐漸衰微。徐玉岡蒙潤著有《四教儀集》為台宗學徒入門之書,千瀨善慶遺有《扶宗顯正論》外,即使被當時名流稱頌學行甚高,“奇采爛然”,曾受元文宗封為三品官階的笑隱大訢和為元代學者宋濂等尊崇的悅堂顏明等名僧都沒有遺世之作。元代後期,佛門風行參禪語錄,大多名僧都以問法參佛時論述的言論編輯成語錄,如平山有《四會法語錄》大辨、石屋、高峰等都有以自己法號命名的《語錄》,成為有別於歷朝的一代佛門文風。
另一方面,淨慈寺在元代後期的寺規禮儀也有所廢馳。據掛單僧恕中無慍所見:元泰定初(1324年),淨慈寺寺規嚴肅,上堂僧人五百多人,不準圍爐閒談,不準檢閱外書(指佛教經典以外書籍),不準外人隨便出入;恕中在閱讀《莊子》時曾受到嚴厲斥責。但二十年後(約於元至元年間)他再度到淨慈寺時,但見“人員叢雜”、“寮舍圍爐”、“撫琴奕棋”,卻很少有寺僧研習功課。反映了元代漢地佛教的衰落現象。
明
明初,明太祖朱元璋竭力倡導佛教,整頓佛門,淨慈寺等名剎高僧也都開始致力於重振佛門,淨慈寺等名剎高僧也都開始致力於重振佛門宗風,杭州佛教再次興盛。
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於開國伊始,在金陵(明代京城、今南京)鐘山天界寺舉行“無遮大會”,招攬佛門弟子,兩浙名僧都參加了這次大會,淨慈寺愚庵智及名列榜首,但他自稱老病,未能參加大會和奏對。於“無遮大會”第二年(1372年),明太祖又於金陵蔣山寺舉行“廣薦法會”,命各地舉薦高僧集會點校藏經,淨慈寺由清遠懷渭、逆川智順兩代住持參加,逆川還升座說法,明太祖親臨加以慰問。在此同時,明太祖曾下旨召中天竺名僧季潭宗泐赴京封為左善世師,但宗泐對明王朝限佛等措施頗具戒心,於是急流勇退,辭官返杭住持淨慈寺,由此開罪朝廷。當時,由於元末兵亂,淨慈寺寺宇破敗,宗泐只能傾其筐篋籌資修葺,而朝廷不予置理。宗泐與工匠商議動工時,忽然寺監又涉訟累及宗泐,被迫將修寺集資代償,從此無力修繕。最後,宗泐也和愚庵智及一樣,被朝廷遷往外地終老。
洪武七年(1374年)朝廷決定舉薦“耆碩名僧”住持江南名剎,先後命中竺無旨可授(號休庵)和德隱普仁住持淨慈寺,他們都以淨土法門為佛事,弘揚延壽、圓照“淨土之業”。德隱在奉旨繼淨慈寺法席入院時講法,日夜環聽者達萬人,都表嘆服。洪武十一年(1378年)由同庵易簡主淨慈寺,他募化集資,聚銅二萬餘斤,葺殿治鍾,栽竹植松,不數年寺宇為之一新。史稱“兩山闃寂之秋,獨南屏成此宏偉”。為此,明太祖封其為僧錄司左善世師,奉旨清理全國寺僧,徵集高僧住金陵善世院。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十二月寺毀,由祖芳道聯募化重建,使殿宇堂室金碧交輝,深受讚賞。
明成祖永樂初期,朝廷篡修《永樂大典》 ,淨慈寺祖芳道聯和希古師頤都奉詔參加了修典。永樂四年(1406年)徵召祖芳為“釋教總裁”,他博通經典,纂集有方。明成祖重其聲望,命他到各地名剎徵集古代文物彝器歸朝,得朝廷封賞;藏典校定後,又賜佛像等物。翌年,禮部奏請命祖芳赴五台山大祐國寺,祖芳宣稱“吾世緣殆盡”,三日後趺坐而化,朝廷對此甚為驚奇,命工部備龕由僧錄司奉靈骨歸葬南屏,禮儀隆盛,禮部尚書胡濙盛讚祖芳,稱其:
篤意禪學,廢寢忘食,用志精專,由是智藏豁開,詞源湧出,隨機問答,辯若懸河,同袍無出其右者。
在修典中,希古師頤也曾居第一座,至永樂十六年(1418年)住持淨慈寺;他開堂闡法時,佛徒甚多,時稱“靈山再會”,很得人心。明永樂年間,因杭州高僧道衍(即姚廣孝)助燕王靖難復國有功,明成祖即位後封其為上柱國,太子少師榮國公,道衍雖居高位,仍不忘禪事,上朝冠帶,下朝僧服,佛學著述甚多,並常來杭州各寺參佛,特別與淨慈寺止庵德祥,祖芳道聯等均為同參佛友,對杭州市佛教發展也很有影響。
永樂年間,淨慈寺曾有一件歷史疑案,始終沒有定論。明惠帝朱允炆因年號“建文”,故也稱“建文帝”,當燕王朱棣率靖難軍進軍金陵時,建文帝就不知下落,或說已死,或說出逃。至永樂四年(1406年),朝廷聞知淨慈寺有僧在篡修文典,即征其為“釋教總裁”,遷住五台,而此僧卻悄然隱遁不知去向,後人傳說此僧即隱匿於淨慈寺的建文帝,並有其畫像為證。此說雖不足信,但杭州名僧溥洽(時已徵召為右僧錄司)卻因此涉嫌助建文帝國出逃,先後系獄十五年。
明正統年間,朝廷認為自設善世院後,在該院闡佛弘法的大多出自淨慈寺高僧,於是明英宗於正統十年(1445年)二月十五日下旨,將《大藏金經》 (共四龕)賜藏淨慈寺,並頒有《護藏敕》稱:
恭成皇曾祖考之志刊印大藏經典,頒行天下,用廣流傳。慈以一藏安置浙江杭州府淨慈禪寺,永充供養,聽所在僧官僧徒看誦讚揚,上為國家祝馨,下與生民祈福,務須敬奉守護,不許縱容閒雜之人私借觀玩,輕慢褻瀆,致有損壞遺失。敢有違者,必究治之。
自此佛門修學之風又盛。景泰二年(1451年)寺僧南宗廣衍特在雷峰塔旁臨湖建藕花居,作為歸老退居別業,林亭幽雅,夏荷飄香,他長期在此研修佛學大典。成化十年(1474年),住持古淵智源,“倡新寺宇,開堂說法,四方僧衲,奔集參請”,常有數百人來此聽法,並修葺殿堂,弘揚淨慈宗風。時人贊稱:“自五代(道)潛、(延)壽兩師而下,至師(智源)百代相繼,法席益盛。住持得人,是不特有功山門,實有功《宗鏡錄》者”。
明代後期,海盜倭寇屢屢侵擾,饑荒連年,致使寺廟不寧。嘉靖三十二年至三十四年(1553-1555年),島夷連結倭寇自海鹽登入侵犯杭城,時浙江按察御史胡宗憲統率軍民出城拒敵,在湖墅一帶戰死數千人,又調集廣西、山東、湖廣和浙江括蒼山區精兵萬餘人,屯兵於臨湖大剎,淨慈寺駐兵三千人,此時寺廟成為兵營,僧徒竄伏林莽。倭寇圍城時,巡撫李天寵下令廢寺廟大鐘溶為兵器,又恐寺廟屯駐倭寇,準備燒毀沿湖佛寺。當時淨慈寺住持瞭然道富頭頂“敕建淨慈禪寺”匾額,泣跪於轅門,幾經哀求才倖免燒毀,而昭慶等寺已成灰燼。如此戎馬紛紜,征鼓喧雜幾十年,才得平息,而南屏喬松修竹全被砍伐,寺宇破敗不堪。遂後又遇連年饑荒,特別是萬曆十六年(1588年)時,杭城大荒,米價昂貴,杭城市民在上竺挖“觀音土”和樹皮充飢,“樹無完膚”,餓殍難以數計,當時內監孫隆出資命淨慈寺施粥賑濟災民,日施粥米十石,經六月至八月的賑災,杭城有半數市民得以生存。
萬曆十七年(1589年),司禮監孫隆奉明神宗之命將皇太后親手繪製,皇帝御題讚辭的“瑞蓮觀音大士像”賜淨慈寺。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孫隆又以淨慈寺位居禪院五山,奏準將《大藏經》安放該寺。
明朝後期,佛教界接連發生了多起佛教學說的紛爭,淨慈寺一些僧人也受到衝擊。萬曆後期,有嘉興人文英與性蓮兄弟在淨慈寺落髮出家,並先後為該寺住持。文英能詩善畫,人稱“英古松雲”,他常請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蓮池來南屏講經,杭城施主均集文英處聽講,袁中郎稱他為“醉聖僧”。其弟性蓮,曾在金山寺聽雪浪法師講演《楞嚴經》,闡發了法藏主張的教義。法藏系明末禪宗高僧,出家後從密雲承受禪法,後住虞山(江蘇常熟)三峰寺,著《五宗原》一書,反對密雲宗旨,主張一個圓相,是禪宗五家的根本。性蓮返杭後,聚集多人,對法藏所著《五宗原》邊讀邊抄錄,然後擬闡揚法藏之說,眾人都推由雲棲寺蓮池祩宏(雲棲大師)主講,當時性蓮曾邀集官員、居士去迎請,蓮池不從,性蓮遂持香日夜跪求,罰誓如“宏師不從則膝穿不起”。遂後蓮池允請於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至淨慈寺講《圓覺經》(即法藏圓相之說)和淨慈寺第一代祖師永明延壽的《心賦》,來此聽經的有各方士女、游僧、乞丐約萬餘人,聚集南屏。性蓮作為“會首”,每日用大鍋燒飯,供食二餐,前後五十三天。此事圓滿後,士民施米二百石贈蓮池,他將糧食轉送勝果寺作為修法華懺之用。性蓮還在萬工池禁捕,重建永明塔,修葺寺宇,人們贊其盛況勝於歷代,朝廷聞訊後召其進京,賜予紫衣。但這時佛教界有人反對法藏背叛師說,離經叛道;同時,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因“妖書案”發生“紫柏獄”,性蓮立即潛返淨慈寺修行懺悔,蓮池也歸隱叢林,不再外出。原由性蓮籌組的勝蓮社(僧眾放生的組織)停止活動。此時佛門沉寂,寺僧唯閉門念佛,寺規禮儀雖經蓮池等整頓也曾中興一時,但與元末相仿,儀制不具,人員冗雜。明文學家袁宏道曾於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寓居該寺,他為文記述如下:余弟小修曾與蔣蘭居士談禪寓此。余今歲同陶石簣、方子公看西湖,凡三往返皆居焉……僧房多香客及遊人、婦人往來,喧雜若公庭,蓮公閒門謝事,僧之好靜者多強人吃齋,余不能齋而蓮公復不強我。凡鍋、甑、瓶、盤之類為仆之羶亦無嗔怪。……余弟最粗豪,蓮公不厭。余唯狂癖狂誕,好高使氣,目無諸佛,蓮公不以為妄。
文中“蓮公”,當指淨慈寺一百十七代住持性蓮。此時性蓮就因冤獄迭起,法藏已被排斥,故已無意整肅寺規,聽之任之。直到崇禎五年(1632年)才又有僧眾在淨慈寺千佛閣結蓮社,勸人專修淨土和放生行善,杭城士女,群相皈依,但景況已不如前。
清
清初康、乾之治,對杭州寺廟倍加重視,兩代帝王南巡,必到寺院遍訪。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玄燁曾親臨淨慈寺;三十三年(1694年)以御書《金剛經》一卷賜淨慈寺;三十八年(1699年)三月,玄燁再次到淨慈寺,改“淨慈報恩禪寺”為“淨慈禪寺”,由康熙手書“淨慈寺”寺額和“西峰”兩字,並書對聯云:
雲開樹色千花滿,竹里泉聲百道飛。
康熙還題《南屏曉鍾》、《由淨慈寺經南屏諸山》等詩。雍正、乾隆間,朝廷對淨慈寺屢有封賞,曾賜贈智覺(延壽)禪師法像、畫軸、菩薩碑圖等。
雍正十一年(1733年)四月六日,清世宗胤禎下諭:
佛教自達摩西來,闡揚宗旨,濟拔群迷,利益眾生,福田慧果,曹溪以下,代不乏人,朕留心內典,深明此事。歷古來名僧言句,宋初永明延壽智覺禪師實為出類拔萃,其所著惟《心訣》、《心賦》、《宗鏡錄》、《萬善同歸集》等書,實皆宗教合一之論,與後學參證禪徒大有裨益。朕親加選錄,刊刻頒示天下叢林,禪師可謂曹溪以後善知識中傑出之人,著加封妙圓正修智覺禪師。因念師生宋時,居杭之慧日,開堂說法,其寺為今之淨慈,今寺內僧徒未知仍舊供養禪師法相與否,現在承其支派者何人,著地方官並行詳查;如香火已廢,著為莊嚴法相,令僧徒朝夕瞻禮,香燈供養;其支派如已無人,著具摺奏聞,朕酌量擇人承嗣。其塔院現在何處,亦著查明修理。夫三教一貫之理,朕已別降諭旨,深切開示,諒僧俗人等必已灼然無疑。朕今此舉,與褒錄先賢之典,非有二義。爾督撫率該地方官敬謹遵行。特諭,欽此。
由於雍正朝對永明大師的褒揚,至今香山碧雲寺五百羅漢殿正中仍供奉永明延壽銅像。
乾隆十六年(1751年),弘曆南巡時曾為淨慈寺手書“正法眼藏”、“敕建淨慈禪寺”等殿額和門額,此後曾五臨該寺吟詩題吟,仍將“南屏曉鍾”改為“南屏晚鐘”,並撥庫銀重修寺宇,時人熊學鵬撰《淨慈禪寺重修碑記》稱,重修後的淨慈寺“重軒廣墀,崇宏堅固,旁及偏廂,夾道樓閣堂亭,金碧丹綠,無不聿新”。
明清時,杭州曾以淨慈寺為主,形成南山香火。每年正月六日為“定光(即燃燈佛)誕辰”,杭城男女傾城出遊,成為舊時風俗,俗稱“賽爆竹”,遊人取道淨慈寺至法相寺進香,“沿途張筵,笙歌雜奏”,多以爆竹相互斗放。每遇除夕,則官府設筵寺中燃放焰火,全城男女來觀者摩肩接踵,不下數萬人,昭慶、靈隱、三竺都如此,而淨慈寺尤甚。常有無賴子在人叢中放肆喧擾,甚至擠死香客,禍及寺僧。若省城官員來寺則需索酒食,寺中主持要撞鐘率眾迎來送往,俯伏道旁,稍有疏忽,常受凌辱,寺僧無法安於禪法。後人稱之為“末法陵遲,教微僧弱”。意為此時佛法已經衰頹,佛教已陷入微弱的境地。
自清初後,隨著國事衰落,淨慈寺一直由寺僧募化自理,禪風不振,長期來並無起色。
新中國成立,淨慈寺在 1955 年進行大修,寺廟更顯莊嚴瑰麗。文革中寺廟遭到破壞。 1985 隨著宗教改革的落實,淨慈寺逐步得到恢復。
傳說
淨慈寺,周顯德元年錢王俶建,號慧日永明院,迎衢州道潛禪師居之。潛嘗欲向王求金鑄十八阿羅漢,未白也。王忽夜夢十八巨人隨行。翌日,道潛以請,王異而許之,始作羅漢堂。宋建隆初,禪師延壽以佛祖大意,經綸正宗,撰《宗鏡錄》一百卷,遂作宗鏡堂。熙寧中,郡守陳襄延僧宗本居之。歲旱,湖水盡涸。寺西隅甘泉出,有金色鰻魚游焉,因鑿井,寺僧千餘人飲之不竭,名曰圓照井。南渡時,毀而復建,僧道容鳩工五歲始成。塑五百阿羅漢,以田字殿貯之。紹興九年,改賜淨慈報恩光化寺額。復毀。孝宗時,一僧募緣修殿,日饜酒肉而返,寺僧問其所募錢幾何,曰:“盡飽腹中矣。”募化三年,簿上布施金錢,一一開載明白。一日,大喊街頭曰:“吾造殿矣。”復置酒肴,大醉市中,揠喉大嘔,撒地皆成黃金,眾緣自是畢集,而寺遂落成。僧名濟顛。識者曰:“是即永明後身也。”嘉泰間,復毀,再建於嘉定三年。寺故閎大,甲於湖山。翰林程珌記之,有“濕紅映地,飛翠侵霄,檐轉鸞翎,階排雁齒。星垂珠網,寶殿洞乎琉璃;日耀璇題,金椽聳乎玳瑁”之語。時宰官建議,以京輔佛寺推次甲乙,尊表五山,為諸剎綱領,而淨慈與焉。先是,寺僧艱汲,擔水湖濱。紹定四年,僧法薰以錫杖扣殿前地,出泉二派,鍫為雙井,水得無缺。淳佑十年,建千佛閣,理宗書“華嚴法界正偏知閣”八字賜之。元季,湖寺盡毀,而茲寺獨存。明洪武間毀,僧法淨重建。正統間復毀,僧宗妙復建。萬曆二十年,司禮監孫隆重修,鑄鐵鼎,葺鐘樓,構井亭,架掉楔。永樂間,建文帝隱遁於此,寺中有其遺像,狀貌魁偉,迥異常人。毀建概況
淨慈寺自後周顯德元年(954年)首建到清代,於南宋最盛,規模恢宏,經歷近千年,屢毀屢建,難以計數。概述如下:
金剛殿(三楹)
於後周顯德元年(954年)建,中龕彌勒佛銅像,後繪書馱像,左右兩壁繪“靈山”、“淨土”兩法會,塑金剛神二尊。該殿於南宋紹興初毀,九年(1139年)由宋高宗下旨重建;未幾又毀,由宋孝宗賜金復建;嘉泰四年(1204年)又毀,曾由寺僧道濟等化募重建,嘉定十三年(1220年)宋寧宗下旨令住持妙崧復建。鹹淳間又由住持文寶修復。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又毀,宣德七年(1432年)由住持覺庵宗妙重建。
大雄寶殿
即淨慈寺正殿,高十三丈,中供奉大如來像三尊,該殿也於後周顯德元年首建。南宋紹興初被毀,由道容奉召來淨慈寺重建。未幾又毀,隆興年間,宋孝宗賜金重建並增建“慧日閣”,御書閣額。嘉泰四年(1204年)再毀,曾由寺僧道濟等化募重建,於嘉定十三年(1220年)由宋寧宗敕住持妙崧重建。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毀,由住持至慧重建。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住持夷簡曾修葺寺宇,重建鐘樓。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二月毀,住持祖芳道聯向士紳募化集資開始重建,經希古師頤等歷代住持連續修建,直至永樂八年(1410年)才完成。永樂十四年(1416年)由杭城縉紳資助整修。至宣德五年(1430年),大殿又毀,由覺庵宗妙募化重建,四年落成。正統二年(1437年)時,寺內原有永明室、毗盧閣、圓照樓、叢玉軒、一湖軒等均毀圮,當時寺內發現有重數千斤鐵鍋,上刻“梁貞明二年鑄”,為公元916年遺物,由其他寺廟移此。成化二十年(1484年)、弘治十年(1497年)先後由住持古淵智源、用仁文懷等陸續整修。寺前兩座重檐三門石坊亦建於成化年間。
千佛閣
於南宋淳祐十年(1250年)增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千佛閣廢圮,於七十多年後的天啟四年(1624年),才由住持西宗靜方修復。
此外,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住持夷簡以舊鐘過小,乃募化聚銅二萬斤,鑄巨鍾懸鐘樓,樓高十餘丈。明天順四年(1460年)明英宗賜帑建禪堂,以接待雲水僧人。弘治十三年(1500年)春,明孝宗以屢見災害,特撥發內帑散發全國各名山,淨慈寺得黃金二百兩,由住持文懷修葺天王殿、羅漢殿等。
萬曆二十年(1592年),司禮監孫隆在淨慈寺“鑄鐵鼎,葺鐘樓,構井亭,架棹楔(棹楔即牌坊之類),將原有寺旁石坊遷建於萬工池左右,左題“湖南佛國”,右題“震旦靈山”。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由寺僧修建下廡。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住持翠峰在疏浚萬工池時於池底發現有“井”字形巨木,形如門坊,中懸鐵牌,刻有“吳越王妃孫氏所建之塔”。既然雷峰塔由吳越王妃黃氏所建,鐵牌所指當另有他塔。
明代末年,各代住持僧曾多次修建宗鏡堂、永明塔、圓照樓、浚萬工池、葺羅漢殿,以示對淨慈寺先祖延壽,圓照的崇敬。
清順治時,該寺曾由僧人正岩修繕;繼由住持般舟等先後建祖師殿、應真殿。特別是康、乾兩朝,淨慈寺曾多次重建修葺。康熙十一年(1672年),由浙江督撫倡議重建,重建後的大殿高十三丈,“飛檐鴟尾,藻井虹梁,結構莊嚴,氣象宏偉”。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淨慈寺重修並塑三尊大佛如來,“素螺紺目,趺坐寶蓮,迦葉阿難侍立左右,梵王、帝釋旁列其前,並有十地菩薩,十八諸天,北壁為普陀大士躡鰲首翔立巨浪之中”。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寺毀,鐘樓、羅漢殿及廡廊等盡成灰燼,惟大殿無恙,住持僧溥溢於康熙南巡時至嘉興接駕,奏明寺院被毀經過。康熙帝派皇太子至寺踏勘後召見江南織造孫文成說:“南屏晚鐘燒了,豈不少了一景”,並命他就地募化“造寺鑄鐘”。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玄燁再臨該寺,又撥內帑重建禪寺,他還親制碑文勒石,至四十九年(1710年)竣工,再現“層樓紺殿,壯麗湖山”。雍正八年(1730年)浙江總督李衛重修淨慈寺山門和“湖南佛國”、“震旦靈山”東西石坊。雍正十二年(1734年)和乾隆十年(1745年)寺僧兩度奉旨修葺寺宇並有御製碑文勒石。乾隆五十年(1785年)時,還從江蘇寺廟移來鎏金塔兩座,塔身七層,塔高丈許,分置大殿左右。前次寺毀,大殿獨存,但至乾隆六十年(1795年)時,殿柱霉蛀,屋宇破敗,住持際珍懇請浙江巡撫等官員和浙人解囊相助,整修大殿,於嘉慶三年(1798年)四月竣工,並由梁同書揮毫書寫修寺記文立於大殿。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五年(1840-1845年),曾由中丞烏敬齋重修大殿。時值皇太后七址壽辰,杭城紳商在該寺設壇“祝釐”。鹹豐十年、十一年(1860-1861年),太平軍兩次攻城,曾將淨慈寺作為屯兵之所,並將羅漢像搬上饅頭山,手執旗幟,以為疑兵,遭到嚴重破壞(《浙江百年大事記》)。志書稱:“鹹豐之季毀於兵火,鞠為荊墟”。後由僧人慧曙結茅清理,由於寺產被侵占,經十餘年苦行才清理就緒。繼由聖因寺僧人雪舟遷往淨慈,自光緒十四年(1888年)起歷時十年先後修建觀音殿、功德堂、仰仞堂、天王殿、宏法堂以及寮舍等。俞樾稱該寺“因山為屋,高高下下,具有畫意”。僧人允中、鴻定先後接住該寺又重修濟祖殿,重鑿運木古井,增建雲水堂。
運木井
舊名神運井,據《淨慈寺志》,周顯德初,香積廚內建有神運井,泉極甘冽,廣縱約二丈余,內外引汲不竭。明英宗天順二年(1458年)由寺僧道濟重建。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又由清傑修浚。圓照井於原羅漢殿後,宋熙寧六年(1073年)大旱,湖井皆涸,由住持圓照開鑿原有井泉,名圓照井,傳說有金色鰻魚浮現,將魚別甃方池於淨慈寺之傍,放生其間,稱金鰻池,殿前原有雙井,於南宋紹興四年(1134年)由住持石田法熏以杖叩殿前使鑿雙井,大出泉水以給眾僧(《淨慈寺舊志》一卷)。
長廊
舊志載,長廊一百三十楹,從寺兩廡,自山門繞至毗盧閣左右相通。周顯德元年(954年)繪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於壁,極為壯觀,為海內所僅有。已毀。
宗鏡堂
原於寺之毗廬閣後,即演法堂。宋建隆初,永明延壽著《宗鏡錄》百卷,集賢首、慈恩、天台三宗之旨,融貫禪宗心法。惠洪《宗鏡堂紀略》稱:“此書初出,其傳甚遠,異國群長讀之皆望風稱弟子,學者航海而至,受法而去者不可勝數”。為紀念著《宗鏡錄》,該寺專設宗鏡堂,現於寺之東側專設永明塔院。原有延壽舍利塔院建於北宋開寶八年(975年),由錢弘俶樹亭志,宋太宗賜額,陳瓘撰碑銘,後因遷流患滅,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由大壑禪師重建,宗鏡堂後額仍用宋太宗御書“壽寧”,由董其昌題名,吳方伯撰銘,錢塘令聶心湯志記“永明是彌陀化身也”。邊有普同塔七座。附淨慈寺原布局圖。
據《西湖新志》:該寺於民國五年(1916年)重建大殿,七年修壽松堂,八年創立念佛堂,以實行“禪淨雙修”。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十月十日大火毀濟公殿、運木古井;次年寺前修馬路,碑亭由萬工池旁移至山門前。建國以後,淨慈寺於1950年開始多次進行修繕;1955年曾全面整修,前、中、後三大殿煥然一新,並在殿西建濟祖殿,在山門前建“南屏晚鐘”碑亭。“文化大革命”期間,寺宇一度被占用,有的損毀。1982年政府落實宗教政策將寺廟移交杭州市佛教協會,重新修建,先後整修藏經閣、戒堂、後大殿,於1986年重建天王殿、御碑亭、運木井(亭)、鐘樓、寮房等。目前正在續建濟公殿、永明殿等。
1988年8月,佛教協會研究決定由雪相出任方丈,1989年大雄寶殿整修一新、殿內供奉六十噸銅鑄毗盧遮那(即報身佛)、且一葉一佛配以千佛蓮座。同年成立寺廟管理委員會。淨慈寺被列為全國漢族地區重點寺院。
主持、禪師名錄
開山始祖 道潛 蒲津人,宋建隆二年九月十八日示寂
第一代沖元延壽 餘杭人,宋開寶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示寂
第二代通辨道鴻
第三代洪壽 與延壽同為德韶弟子
第四代圓照宗本無錫人,元符二年十二月甲子示寂,壽八十
第五代大通善本穎人,大觀三年十二月甲子示寂,壽七十五
第六代道堅
第七代永程
第八代佛智道容湖州人,原湖州佛智寺住持。
第九代肯堂彥充於潛人,曾師事廬山東林寺僧顏,並於天目從義堪學法得度
第十代佛智端裕會稽人,後住靈隱,南宋紹興二十年十月十八日示寂
第十一代 水庵師一婺州人
第十二代 自得慧暉會稽人,南宋淳熙十年仲冬二十九日逝
第十三代 楚明寶印百粵人
第十四代 道端
第十五代 普照象 越州山陰水
第十六代 混源曇密天台人
第十七代 月堂道昌湖州人,南宋紹興二十二年主徑山,不久轉主淨慈,乾道七年一月二十日圓寂,壽八十二
第十八代 元淨於潛人,北宋元祐六年九月一日示寂
第十九代 法真守一江陰人
第二十代 德輝嘉泰初住淨慈四年,寺毀隨火化去
第二十一代晦翁悟明福州人
第二十二代隱之重顯遂寧人,曾住靈隱,雪竇,皇祐四年七月七日寂
第二十三代木庵安永閩縣人
第二十四代普照明
第二十五代退谷義雲宋淳熙十四年住持淨慈寺
第二十六代石橋可宣蜀嘉州人,遷徑山,於二月十三日逝
第二十七代谷源道舉
第二十八代孤雲權
第二十九代少林妙崧建寧人,南宋嘉定十四年遷徑山於二月二十二日逝
第三十代 中庵皎
第三十一代倚松如壁蘇州人
第三十二代潛庵慧光
第三十三代石田法熏眉山人,曾住靈隱,南宋淳祐四年三月示寂,壽七十五
第三十四代笑翁妙堪慈谿人,由靈隱遷往淨慈寺,壽七十二
第三十五代大用必才
第三十六代滅翁文禮臨安人,壽八十四
第三十七代敬叟居簡潼川人,淳祐元年四月三日示寂,壽八十三
第三十八代大川普濟明州人
第三十九代無極觀
第四十代 偃溪廣聞福建閩候人,後遷徑山,景定四年六月十四日示寂,壽七十五
第四十一代荊叟如珏婺州人,後遷徑山,十二月初十逝
第四十二代斷橋妙倫天台黃岩人
第四十三代介石明
第四十四代簡翁敬
第四十五代淮海原肇 通州人,先後住育王、靈隱、淨慈,後遷徑山,六月初 十逝
第四十六代虛堂智愚 四明人,後遷徑山,十一月初八逝
第四十七代石帆衍
第四十八代東叟仲穎 宋末高僧
第四十九代香山遠
第五十代 石林行鞏宋末高僧
第五十一代清溪源
第五十二代無文義傳
第五十三代古田德垕
第五十四代愚極至慧
第五十五代方山文寶
第五十六代本源善達仙居人
第五十七代雪庭正傳
第五十八代晦機元熙豫章人,後遷徑山元延祐六年閏八月十七日化去,壽八十二
第五十九代東嶼德海
第六十代 千瀨善慶嚴陵人,元至元四年八月三日化去,壽七十九
第六十一代靈石芝
第六十二代石湖渼
第六十三代日溪泳
第六十四代樵隱逸
第六十五代天岩吉
第六十六代平山處林仁和人,元至正二十一年五月一日化去,壽八十三
第六十七代愚庵智及吳縣人,明洪武十五年九月四日化去
第六十八代悅堂顏明明州人,後住徑山
第六十九代孤峰明德昌國人,明洪武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化
第七十代 用童俊
第七十一代清遠懷渭號竹庵,南昌人,洪武八年十二月逝
第七十二代逆川智順瑞安人
第七十三代南州藻
第七十四代孚中懷信奉化人,明永樂十五年八月二十四日逝,壽七十八
第七十五代愚溪智
第七十六代無旨可授號休庵,臨海人
第七十七代德隱普仁蘭溪人
第七十八代同庵夷簡
第七十九代德祥止庵仁和人,後住徑山,明洪武二十七年十月十三日寂,壽六十三
第八十代 仲邠岐
第八十一代祖芳道聯別號拙逸叟,鄞縣人,明永樂七年七月初三逝
第八十二代一源純
第八十三代無礙心
第八十四代希古師頤字簡庵,號佛鑒,嘉興人,洪武五年十月四日逝
第八十五代節庵禮
第八十六代鼎庵
第八十七代覺庵宗妙錢塘人,明正統八年七月十二日寂
第八十八代照庵宗靜杭州人,明正統十二年逝
第八十九代大章如圭前主中天竺,正統間主淨慈寺
第九十代 南宗廣衍明景泰三年主淨慈寺,天順七年正月四日逝
第九十一代玉岡蒙潤海鹽人,元泰定元年十二月六日逝,壽六十八
第九十二代元寶洪
第九十三代乾寶真
第九十四代別宗演 明天順四年主淨慈寺
第九十五代遺庵壁
第九十六代雲軒津
第九十七代道初義
第九十八代曉堂晟
第九十九代秀峰玉
第一百代 古淵智源仁和人,明成化十年主該寺。
第一百零一代大雲道慶
第一百零二代用仁文懷
第一百零三代世英慧俊仁和人
第一百零四代無相德聚
第一百零五代本清永迪錢塘人
第一百零六代大潮清涌錢塘人,明嘉靖二十七年住淨慈寺
第一百零七代瞭然道富錢塘人,明嘉靖三十二年住淨慈寺
第一百零八代無礙道通錢塘人,前住下天竺,嘉靖三十八年住淨慈寺
第一百零九代我雲德隆仁和人,明正德十一年住淨慈寺
第一百十代 蓮洲圓昆錢塘人
第一百十一代竹泉道欽海寧人
第一百十二代蕪洲圓侖錢塘人
第一百十三代心谷圓澄仁和人
第一百十四代鏡蓮如綱桐鄉人
第一百十五代心源圓清仁和人,明萬曆二十三年住淨慈寺
第一百十六代文英嘉興人,明萬曆四十三年春逝
第一百十七代性蓮嘉興人,文英之弟
第一百十八代明廣錢塘人
第一百十九代雲谷圓岳湖州人
第一百二十代雲溪真璽錢塘人
第一百二十一代 口庵真宗錢塘人
第一百二十二代 毅庵辨才海寧人
第一百二十三代 靜庵清傑蕭山人
第一百二十四代 雲濱真琇山陰人,明萬曆四十三年住淨慈寺
第一百二十五代 文宇真濬錢塘人
第一百二十六代 翠峰明廟錢塘人,萬曆四十七年入院後住淨慈寺
第一百二十七代 西宗靜方錢塘人,明天啟元年入院後住淨慈寺
第一百二十八代 簡庵如貴 仁和人,天啟六年入院後住淨慈寺
第一百二十九代 見初性恆仁和人,崇禎元年入院後住淨慈寺
第一百三十代慈庵如仁歸安人,崇禎二年入院
第一百三十一代 切若海瀾錢塘人,崇禎四年入院
第一百三十二代 印涵道尊錢塘人,崇禎十一年建宏法堂
第一百三十三代 戒香德馨仁和人,崇禎十三年入院
第一百三十四代 淨元照珠仁和人,清初入院
第一百三十五代 般舟海航錢塘人,清順治六年造祖師殿
第一百三十六代 際涯如璉武康人
第一百三十七代 無生正願錢塘人,清康熙三十一年入院
第一百三十八代 惟一然許仁和人
第一百三十九代 在焉臨儼桐鄉人,清康熙五十九年建應真殿
元代高僧原妙、中鋒明本和孤峰明德皆出於淨慈,時謂“淨慈三峰”。淨寺歷代高僧輩出,對後世影響較大的,當首推永明延壽、濟公活佛和如淨禪師。
濟公
在大雄寶殿西例有濟祖殿,殿前有運木古井一口,這是淨慈寺最具傳奇色彩的殿堂,殿內供奉著婦孺皆知的濟公像。濟祖殿是淨慈寺最具傳奇色彩的殿堂,殿內供奉著婦孺皆知的濟公像。濟公(1148-1209年),俗名李心遠,原是名將之後,南宋台州(今浙江臨海)人,“其母夢吞日光而生”。十八歲時,在杭州靈隱寺從高僧堂遠出家,法號道濟。他熱情、直率,詼諧幽默而富有才學,樂於助人,頗有令名。但民間傳說中,濟公卻是一位不修邊幅、不拘形跡的癲僧,連相貌也是似笑非笑,似愁非愁,似啼非啼,一半臉兒笑,一半臉是哭,哭中有笑、笑中有哭的尷尬。他的墓志銘《北石間集?湖隱方圓叟舍利銘》稱他“狂而疏,介而潔,著語不加刊削,要未盡合準繩,往往超詣,在宋名緇逸韻。信腳半天下,落魄四十年,天台雁宕,匡廬潛皖,題墨萬雋永、寒暑無完衣,與之尋付酒家保。寢食無定,勇為老病僧辦藥石。游族姓家,無故強之不往。”而明河補續的《高僧傳中》中則直言:濟癲僧“飲酒食肉,與市井浮沉。喜打筋斗,不著褲,形媟露,人訕笑之,自視夷然。”儘管他舉止痴狂,被稱作“濟癲”,但道行高深,志端行篤,嫉惡如仇,敢作敢為,常做大快人心的好事:鬥蟋蟀戲弄權奸,瘋僧掃秦嘰剌誤國奸相,搶新娘飛來峰下救眾生,至今猶在在民間廣為傳頌。他雖有飲酒食肉的行為,其實卻是帶果行因的聖僧。他痛惡巴結權貴,卻“與市井覺俘”,救濟窮苦人,受到民眾愛戴。他“矢口成文,信筆滿紙”,很有文才,被任為寺中書記。傳說當年妙崧禪師立志重修寺院,就請濟公起草募資的榜文。濟公並不推辭,索酒一壺,欣然命筆。榜文中“下求眾姓,蓋思感動人心;上叩九天,直欲叫通天耳”的佳句轟動了杭州,連皇帝老兒也派人送來三萬貫錢布施錢。濟公六十歲時坐化園寂,作偈云:“六十年來狼藉,東壁達到西壁。如今收拾歸來,依舊水連天碧”。
傳說濟公是“羅漢轉世,應化人間”、“諸顯異不可殫述”。據記載,有一次,濟公在淨慈寺酒醉,大喊:“無明發”,寺僧莫名其妙,果然不久大火毀寺,濟公在災後題詩曰:“無名一點起逡巡,大廈千間盡作塵。非是我佛不靈感,故要樓台一度新。”重修淨慈寺(一說為靈隱寺)木料供應不上,派濟公外出募化。濟公大大冽冽拍了胸脯,卻日饜酒肉而返,寺僧問其所募錢幾何,曰:“盡飽腹中矣。”他在寺中爛醉如泥地睡了三天,冥冥中暗使神通令六甲神相助,源源不斷的大木便從寺中香積廚的醒心井中運出。一直拉到第七十根,在旁估算木料的木匠隨口說了聲“夠”,井裡的木頭就再也拉不上來了。從此,醒心井被稱為“運木古井”,那最後一根木頭就留在井底,成為淨慈寺最吸引人的“古蹟”。遊人到淨慈,都要到井口去,藉助蠟燭的點點微光,看一看永遠守候在井底的神木。
延壽大師
延壽大師(西元904-975年),唐末五代十國時僧人。俗姓王,字沖元,本是江蘇丹陽人,後遷居浙江餘杭,吳越王錢穆時,曾為餘杭庫吏。青年時既信仰佛教,戒殺放生。年二十八任華亭鎮將。督納軍需。見集市中魚蝦飛禽等,每生慈憫心而購之放生,後來因擅自動用庫錢買動物放生,事發之後,王鎮將被判處死罪,押赴市曹處斬之際。面對死刑,王鎮將鎮靜自若,毫無懼色。自言:“吾為活數萬生命而死,死又何憾!” 文穆王知道王鎮將擅用庫銀並無私用一文。同時也讚許王鎮將的慈心善舉。便將其特赦免刑釋放。並聽其投明州四明山(今浙江鄞縣境內)龍冊寺翠岩令參禪師剃度為僧,法名延壽,字智覺。由此而成就了後來在中國佛教史上名揚四方的高僧-延壽大師。是歲大師年方三十,時維西元933年。
大師自少天資過人,年十六時,曾著《齊天賦》獻於吳越王錢穆。出家以後,非常用功修行,“執勞供眾,都忘身宰”、“衣不繒纊,食不重味,野蔬布襦,以遣朝夕”是《宋高僧傳》中所記延壽大師在寺院修行的生活寫照。在龍冊寺住了一些日子後,延壽便拜辭令參禪師,出外參學。初於金華天柱峰下習定九旬,後往天台山德韶禪師處修學禪法。德韶是禪門法眼宗創始人文益大師的弟子,禪學功夫甚深,吳越王曾禮其為國師。延壽在禪學上的成就即是來自於德韶禪師的座下,《宋高僧傳》記云:“永明(延壽)在德韶會中,普請次,聞墜薪有聲,豁然契悟,乃云:‘撲落非他物,縱橫不是塵。山河並大地,全露法王身’。延壽在禪學上的功夫因而被人認可,也因此而得德韶禪師傳法成為禪門法眼宗的第三代傳人。延壽居天台山時,常在國清寺里,結壇修習為時二十一天的《法華懺》,後來又往金華天柱峰誦《法華經》,歷時三年之久。佛學修養與禪定功夫與日俱增。在天台山修學期間,於禪觀中見觀音菩薩以甘露灌其口,因是而獲大辯才。又於中夜經行時忽覺普賢菩薩之蓮花在手。由是大師感於自己終身的修行趣向未有決定,遂上智者岩,作二鬮,一名 “一心禪觀”、一名“萬善莊嚴淨土”冥心懇禱之後,歷經七次信手拈起的都是“萬善莊嚴淨土”那一鬮。於是延壽大師才下定決心開始一意兼修淨業。後周太祖廣順二年(952)延壽前往奉化雪竇寺任住持。開展弘化事業,講授禪學法要與淨土理論。依從他學習禪理與淨土學問的人為數甚多。而此時的延壽也開始著筆著書。《雪竇寺志》中有記載延壽是在雪竇寺完成《宗鏡錄》的初稿。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吳越忠懿王下詔邀請延壽大師往杭州,主持復興靈隱寺的工作,梵剎因之得以中興。一年之後,延壽遷往鄰近的慧日山永明寺(即淨慈寺)居住,從其教者,有兩千餘人之多。為表明自己的旨趣而作偈曰:“欲識永明旨,門前一湖水。日照光明生,風來波浪起。”延壽大師在永明寺這一住就住了十五年之久,完成了他一生中許多重要的事。延壽大師又稱“永明和尚”也是因此而來。忠懿王深為器重大師的德行,詔賜名號為“智覺禪師”。“永明延壽大師”的名聲也因此而遠揚於四方。
延壽大師在常住永明寺期間常為七眾弟子授菩薩戒,日定一百零八件佛事為常課,主要是受持神咒、禮佛懺悔、誦經、坐禪、放生、說法等,每夜則於曠野施食予鬼神等類。此外每日定念十萬聲阿彌陀佛聖號,常往別峰經行念佛,隨從者常達數百。時人常有聽聞螺貝天樂響於天際。這些行事在《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自行錄》中則有詳盡的記載。此外,在北宋開寶三年(970),步入晚年的延壽大師奉詔於錢塘江邊的月輪峰,督建一座高達五十餘丈共九層的六和塔,以作鎮潮之用,巍巍立於江邊,蔚為杭州一大景觀。延壽大師居永明寺時,除了修行、弘法之外,同時也注重於將自己的修行體驗與對佛學的研究心得,整理成文字。數量達一百卷之巨的《宗鏡錄》即是在此時定稿刊行的。其他的著作如《萬善同歸集》六卷、《神棲安養賦》、《唯心決》、《受菩薩戒》、《定慧相資歌》、《警世》各一卷等書,也是相續在永明寺寫成而傳於世的。
北宋開寶七年(974),年事已高的延壽大師,又再次回到久別的天台山,在山上開壇傳授菩薩戒,一時引來約一萬餘人的求受戒者。這也是他最後一次主持大型的傳戒法會。此後歲月,大師自知世緣無多,便閉門謝客,專心念佛,誓生淨土。第二年的十二月二十六日,大師晨起之後,焚香禮佛,普告大眾,趺坐而化。世壽七十有二,僧臘四十二歲。荼毗後的舍利,鱗砌於全身。太平興國元年 (976)門人立其塔於大慈山並建塔院以為永記,宋太宗賜塔院匾額曰“壽寧禪院”。後有游僧自臨安來山經年繞塔,人問何故?答言:“我病入冥,見殿左供一僧像,詢之知乃杭州永明禪師也,已往生西方上上品,王重其德,故禮敬耳”。是以仰慕大師故,特意來此瞻禮舍利寶塔。可謂是淨土教史上一大奇聞。大師寂後,越二十五年,即宋鹹平元年(1000)真宗下詔敕賜延壽所居之永明寺為“資聖寺”以表緬懷聖德之意。宋崇寧五年(1106),徽宗下詔追謚延壽為“宗照禪師”。以至清代世宗雍正皇帝又加封名號為“圓妙正修智覺禪師”。
延壽大師集禪門法眼宗第三代宗師與淨土宗六祖為一身。是以其佛學思想必是禪與淨的相結合者。而會宗各家之說導歸西方淨土則是其佛學思想之特色所在。延壽將密教之密行及法相、三論、華嚴、天台等諸學說並及淨土理論折衷而綜合為一。此等倡舉,開歷史之先河,遂成一時之風氣,使之啟迪了後來佛門諸宗併合修學的端倪。
延壽居永明寺十五年間,日行一百單八件佛事,這些行事中可以看出,幾乎包羅了當時佛家各宗所倡行的修行方式。可以說是各宗各派皆具,樣樣法門全備,於此行事中,恆以淨土為依歸,將所有行持皆回嚮往生淨土,是其總持的旨趣所在。從延壽大師的代表作-《宗鏡錄》中可以窺得其佛學思想的大概,將當時盛行於世的佛教行法與理論,融會而貫通之,而使自家的思想體系別具特色,自成一家。在《宗鏡錄》的問答卷里,用連綿不斷的問答形式,羅列了天台、賢首、慈恩等宗的教理,並於引證章中,旁徵博引,引證了大乘經典一百二十種,西天東土諸祖法語一百二十種,賢聖集六十本,總計三百種言說,目的即是在於說明此是“總一佛乘之真訓,可謂舉一字而攝無邊教誨,立一理而收無盡真詮,一一標宗,同龍宮之遍覽,重重引證若鷲嶺之親聞,善令面雲立雪之人,坐參知識,遂使究理探玄之者,盡入圓宗”。由此可以看出書中論點也是在詮釋,延壽所倡導的禪教同佛說,本來是一致的理念。其引經據典,廣集佛言祖語,旨在說明一切事理皆本一心,性相圓融,佛法一致,各宗所行的教法,最終都歸“心宗”,所有佛陀所教的行法都能圓融互通,正和《宗鏡錄》卷二十四中說的“此宗鏡中,無有一法而非佛事” 這個道理相契。將所有佛法,判釋為歸於一心法門,此種觀念也是延壽大師推行淨土,一心趣向極樂的動力根源。縱觀《宗鏡錄》全書,處處可見延壽精闢的佛學妙理,書中傾注了大師畢生大部分的心血。清代雍正皇帝閱此書後,給予了 “為震旦宗師著述中第一妙典”的高度評價。這部百卷巨著自成書以來,便流行於世廣為人傳誦,甚至遠播海外,據《佛祖歷代通載》卷十八記云:“高麗國王,覽師言教,遣使齋書,敘弟子禮,奉金鏤袈裟,紫金素珠,金澡罐等,彼國僧三十人,親承印記,歸國各化一方”。是中所記高麗國三十僧彼時乃是得延壽相傳的禪法,歸國後而使法眼宗禪法傳於東海。也正因如此,作為延壽佛學思想的主流之一的法眼宗禪法,能流行於異域,反而中國卻未見其盛。今人蔣維喬所著《中國佛教史》一書中,有云:“厖自是法眼宗弘揚於高麗,而中國反衰矣!”這是延壽大師禪法影響遠及高麗的史實記載。
作為淨土宗的祖師,最能凸顯延壽淨土思想的莫過於世人熟知的“四料簡偈”,其文曰:“有禪無淨土,十人九磋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見彌陀佛,何愁不開悟;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從這四句偈語中,可以看出延壽大師的修行態度,偈中指明,世人修禪固可,但須以淨土為依歸,其中第三句,就是標明禪淨雙修的好處,而以延壽個人的立場來說,禪淨雙修是最理想的修持法門,他認為弘宗演教是僧伽的本職,所以出家僧伽宜應禪淨雙修,如此才能現世為人師,廣弘教法以利他;來世作佛祖,圓滿聖果以自利,如此,則自他二利圓成,而一般的學佛者,若非上根利智之人,則應專修淨土念佛法門,因為念佛求生淨土是有保障的,所謂的萬修萬人去,但見彌陀佛,何愁不開悟?若是單修禪教而摒棄淨土則十有八九會有危險,要是無禪又無淨土,那將是萬劫千生輪轉三途六道,受苦無盡了。這四句偈語,言辭簡練,但卻義理明朗,足可作為從教學佛者修學的準則,對於後世的影響,頗為深遠,時至今日,仍富有生命力。
延壽大師作此四料簡的最初動機是在於欲矯正唐末以來學佛者重禪而輕淨土之時弊,以禪宗祖師的身份與修禪的豐富閱歷,會合修持淨土法門的心得,作此四料簡偈是最有資格且最具權威的了。淨宗十三祖印公對此四料簡極為讚賞,曾言:“夫永明(四料簡)乃大藏之綱要,修持之高抬貴手”。又雲“(四料簡)字字皆如天造地設,無一字不恰當,無一字能更移。”足見四料簡在於淨業學人而言,實是重要也。
此外,延壽主張的禪淨雙修的行法,在當時來說可以起融解禪門與淨土學者之間固有爭執的作用,也使得後來宗門教下諸多的行者,漸能接受各修不同法門但皆能領納淨業,並歸淨土的這一理念,縱然說,自隋唐以降,佛教各宗林立,淨土之思想或多或少,已被大乘各宗之所納受。如天台之智者、華嚴之杜順、三論之吉藏、法相之慈恩、律宗之道宣等皆專弘一宗而兼修淨土的。當然此中之淨土包括了彌陀淨土與彌勒淨土等,再者如禪宗有百丈禪師於叢林清規中,鐵定僧在荼毗時,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聖號,用助念之功,以求亡者得生西方淨土的例子,但真切促使求生淨土的思想完全融入諸大乘教派,並且蔚然成風者,實乃延壽大師之功。
綜上所述,可以全窺延壽大師於禪於淨的功績。其所倡導並身體力行的禪淨雙修的行法,在佛教行門中獨立一幟,影響著無數的修行者步其後塵,依教修持,因而無論是禪門行者或是淨宗學人,都是萬分景仰延壽大師。《蓮宗寶鑑》云:“師(延壽)志誠殷重,專以念佛示人,同生淨土,世稱‘宗門之標準,淨業之白眉’”。此嘉贊之語,如實地點明了大師在佛教中的地位及其影響力。眾所周知,現今佛教叢林中例行的紀念阿彌陀佛的誕辰日,即是以延壽大師的生日為準,直接地將其奉為“阿彌陀佛的化身,這又是一例後世淨業學者緬懷敬重延壽大師的佐證。延壽大師集禪教、淨土於一身,志心淨土,兼修萬善眾行,治學深嚴,懿行高尚,值得世人歸敬,延壽大師生西後,其嘉行偉績於教之內外廣為傳誦,稱揚讚嘆之語不絕於篇。清代世宗雍正皇帝在御製《萬善同歸集》序文中云:“近閱古錐言句,至永明智覺禪師,觀其《唯心決》、《心賦》、《宗鏡錄》諸書,其於宗旨,如日月經天,江河行地。至高至明,至廣至大,超出歷代諸古德之上,因加封為‘妙圓正修智覺禪師’。其倡導之地,在杭之淨慈。敕地方有司,訪其有無支派,釋人承接,修葺塔院,莊嚴法相,令僧徒朝夕禮拜供養。誠以六祖以後,永明為古今第一大善知識也!”又於《宗鏡錄》序文贊延壽大師曰:“實為震旦第一導師”。縱觀歷代淨土諸祖,得歷代帝王之加封嘉獎者不乏其人,然贊之以美名若此,則為稀有矣!
南屏晚鐘
在淨慈寺門右邊有一座“南屏晚鐘”碑亭,杭州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南屏晚鐘就是這裡叩響的。淨慈寺的鐘聲在歷史上久負盛名。唐代詩人張岱“夜氣滃南屏,輕風薄如紙;鐘聲出上方,夜渡空江水”的詩句就已把淨慈寺鐘聲的美妙寫得出神入境了。明太祖洪武年間(1368一1398年),鑄了一口重約兩萬斤的巨種,每日傍晚,夕陽西下,暝色蒼茫,鐘聲在群山碧空中迴蕩,響徹雲霄。由於南屏山空穴怪石較多,鐘聲經石穴迴蕩互激,鐘聲傳播到十多里外。相傳康熙皇帝以目品西湖十景,均廣建庭閣,也在淨慈寺寺門外建一碑亭,上刻“南屏晚鐘”四字。而西湖十景中,南屏晚鐘最享盛名。可惜在清朝末年,銅鐘在戰亂中消失,鐘聲沉寂。直到1984年10月,淨慈寺在日本佛教界的相助下,重鑄銅鐘。1986年11月21日,中日佛教界人士400多人歡聚淨慈寺,舉行了隆重的大梵鍾落成法會,l08記雄渾有力的鐘聲迴蕩在西湖上空,絕響百年的南屏晚鐘重新鳴起,為祖國美麗的山湖壯色增輝。這口銅鐘懸掛在淨慈寺重建的二層三檐的鐘樓內,高3.6米,直徑2.3米,重一萬公斤。造型古樸,外面鑄有《大乘妙法蓮華經》,6.8萬餘字,鑄造精緻,每敲一下,餘音達2分鐘之久,餘音裊裊,十分渾重動聽。
南屏詩文選
自宋以後,詩人文豪常去南山尋章酌句,並與淨慈寺詩畫高僧交吟酬唱。寺志稱:“寺居湖南諸山之勝,名賢紀詠繁績”。南宋建都臨安,湖上常有詩酒之會,“南屏詩社”、“湖南吟社”等西湖八社雲集南屏山下。詩人們窮山攬勝,僧侶則煮茶吟客,儒釋相交,蔚為西湖文化佳話。《隨園詩話》稱,淨慈寺僧常將詩人“留宿古寺,詩成傳抄,紙價為貴”。《鳧亭詩話》稱,淨慈寺僧人讓山、大恆、巨濤等均能詩,卓錫湖上,盡得佳句,並盛讚讓山七絕特佳,如有“半間破屋綠蘿牽,一畝琅玕個萬千,如此清幽乾淨地,獨留雲雨鶴分眠”等上乘之作。杭世駿、沈鵬、范炳等詩人均尊稱其為“讓公”。
對南山詩盛,張瀚在《夏日集湖南吟社詩》中有證:
結社南山下,蕭然遠世氛,
偶偕泉石趣,得與鹿麋群。
小燕窺簾語,新篁繞徑芬,
長堤一水斷,宿霧兩峰分。
國士吳公績,詩豪晉右軍,
持觴夸聖酒,學道證元文。
笑傲娛長日,聲歌煥綺雲,
回看即陳述,延賞坐余曛。
南屏詩文甚多,選錄如下:
臥聞禪老入南山,淨掃風塵五百間。
我與世疏宜獨往,君緣詩好不容攀。
自知樂事年年減,難得高人日日閒。
欲問雲公覓心地,要知何處是無還。
訪淨慈寺泛舟至孤山惠勤禪院詩宋蘇軾
白髮長嫌歲月侵,病眸兼怕酒杯深,
南屏老宿間相訪,東閣郎君懶重尋。
試碾露芽烹白雪,休拈霜藥嚼黃金,
扁舟又載平湖去,為訪孤山支道林。
游南屏山詩 宋蘇軾
南屏一尺雪,雪內山蒼然,
澗谷深自暖,梅花應已繁。
使君厭騎從,車馬留山前,
行歌招野叟,共步青林間。
長松得高蔭,盤石堪醉眠,
只樂聽山鳥,攜琴寫寒泉。
愛之欲忘返,但苦世俗牽,
歸來始覺遠,明月高峰巔。
去杭十五年復游西湖用歐陽察判韻宋蘇軾
我識南屏金鯽魚,重來拊檻散齋余;
還從舊社得心印,似省前生覓書書。
葑合平湖久蕪蔓,人經半歲尚冰疏;
誰憐寂寞高常侍,老去狂歌憶孟諸。
由新堤過南屏詩宋 蘇軾
六橋橫截天漢上,北山始與南屏通。
忽驚二十五萬丈,老葑席捲蒼煙空。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九月十日同龍延之觀淨寺新殿宋 楊萬里
昨雨敗重九,謂並敗此行,
雲師出小譎,垂曉偷放晴。
初愁落君後,我反先出城,
佇立已小倦,喜聞馬來聲。
南山有新觀,大殿初落成,
入門山脊動,仰目天心橫。
柱起龍活立,檐飛鵬怒升,
影入西湖中,失盡千峰棱。
天竺拉靈隱,駿奔總來庭,
老禪定何巧,幻此壯玉京。
書生茅三間,飢眠方曲肱。
游南屏山宋 丘道源
南屏高瞰帝城西,畫舸千艘共醉迷,
西柱台邊煙是幕,百花橋畔葑連堤。
龍蟠民路迎輿隼,綺繡青山污粉題,
暮色沉沉郛郭閉,寶燈輝映梵天低。
應天長 南屏晚鐘宋宋矩
翠屏對晚,烏榜占堤,鐘聲又斂春色。幾度半空敲月,山南應山北。歡娛地、空浪跡。謾記省,五更聞得。洞天曉,夾柳橋疏,穩縱香勒。前度涌金樓,笑傲東風,鷗鷺半相識。暗數院僧歸盡,長虹臥深碧。花間恨,猶記憶。正素手,暗攜輕拆。夜深後,不道人來,燈細窗隙。
奉答孫推官南屏舊遊詩 宋 蔡襄
已憐重翠在湖邊,最勝濃嵐返照前,
無不工夫能刻飾,只因山骨自清堅。
岩端下溜添春潤,穴底來風送野煙,
欲仗何人安屐齒,更尋幽境一攀緣。
南屏山詩宋楊蟠
日落遊人散,山寥起樹聲。
玲瓏石上穴,處處有雲生。
寄廣慈才法師詩宋趙抃
乞得鄰州樂矣哉,雷峰庵靜此徘徊。
浙江莫謂音書隔,一日潮聲兩度來。
淨慈寺宋 趙抃
鼎新堂殿郁嵯峨,中有方袍千指多,
來審雪山黃面老,樹邊一宿意如何。
南屏晚鐘 宋王洧
涑水崖碑豐綠台,春遊誰向此山來;
晚煙深處蒲牢響,僧自域中應供回。
寄題西湖並送淨慈顯老三絕宋范成大
膏肓泉石痼煙霞,半世游山不著家,
老入蒲團三昧近,坐看穿膝長蘆芽。
中秋月老又黃花,卯後新醅午後茶,
到沒功夫談不二,文殊休更問毗耶。
南北高峰舊往還,芒鞋踏遍兩山間,
近來卻被官程累,三過西湖三見山。
送淨慈大辨陵書記詩元虞集
寒梅的的西來意,翠竹青青劫外春,
日出碧雞山竹霧,台空採風地無塵。
八年寫遍湖山好,萬里歸來月色新,
我在錦官城裡住,白雲滿屋便為鄰。
淨慈詩 元白珽
奎額昭回龍屈盤,入門已覺厭塵寰,
何當白髮三千丈,來寄清風五百間。
帝子釜搖金瀲灩,家人卦剔翠孱顏,
西湖日日船如織,半在南屏第一山。
閏九月游南屏山詩 元張翥
山僧領客興何長,慧日峰前俯大荒。
舊俗尚存三令節,人生難遇兩重陽。
丹楓換葉隨秋老,黃菊留花過閏香,
更欲摩崖訪陳跡,西風吹冷薜蘿裳。
贈淨慈源師詩 明張羽
僧中麟一角,尊宿遍參來,
詩體得活法,禪心如死灰。
看雲寒生石,踏雪曉尋梅,
湖上逕行處,沙鷗見不猜。
寄南屏渭長老詩明張羽
蒲室傳心第一宗,老尋古剎寄行蹤,
贊花偈就人爭寫,壞色衣穿自懶縫。
案上梵經皆貝葉,手中撣蘭是青松,
何年慧遠重開社,來聽東林寺里鍾。
寄渭清遠詩明 徐賁
自喜幽居接上方,風煙野墅共相望,
禪邊梅老知僧臘,經里蓮芳悟性香。
石為彈琴曾作薦,屋緣藏茗別開房,
日長何處堪消暑,欲借山中竹下涼。
淨慈寺詩明王守仁
臥病深山春復夏,山中幽事最能知,
雨晴階下泉聲急,夜靜松間月色遲。
把卷有時眠白石,解纓隨處濯清漪,
吳山越嶠俱堪老,正奈燕雲系遠思。
南屏詩 明王守仁
溪風漠漠南屏路,春服初成病眼開,
花竹日新僧已老,湖山如舊我重來。
層樓雨急青林迥,古殿雪晴碧嶂回,
獨有幽禽解相信,雙飛時下讀書台。
淨慈寺詩明田汝成
紺殿蔚春陰,蒼蘿護紫岑,
池蓮風冉冉,台竹雨沉沉。
花繞行廊遠,香流別院深,
樵歌山徑里,時聽晚松吟。
題淨慈 明 文徵明
南山上人松石圖,詩古石埋蒼蘚喬,
柯舞翠陰不教霜,雪損自負歲寒心。
贈心湛一詩 明袁宏道
布衲裁雲霧,蒲團藉草莎,
雷峰定里火,湖影觀中波。
削髮嫌根在,忘言恨古多,
少年色力健,魔佛奈他何?
南屏雪鍾明凌雲翰
翠屏化作玉千層,樓近鍾疏恍若憑,
和雪送來清瀝瀝,穿雲透出慢騰騰。
華鯨漫意秋號月,鐵馬渾疑夜響冰,
一百八聲才擊罷,雷峰又照塔中燈。
南屏鐘樓 明楊慎
莎汀影泊仙槎,蒲勞聲震毗沙;
望里催圓寶月,醉中敲醒繁華。
游淨寺 明張寧
為愛南屏第一山,尋春遠自六橋灣,
峰巒影落空青里,樓殿香生翠藹間。
乍到只疑天路近,因游聊借竹房閒,
醉中不記歸途晚,笑倚肩輿待月還。
南屏晚鐘 明楊周
重湖夜色已沉沉,樓閣參差半夕陰,
南浦鐘聲和雨至,滿村漁火出前林。
南屏晚鐘 明萬達甫
玉屏青嶂暮煙飛,紺殿鐘聲落翠微,
小徑殷殷驚鶴夢,山僧歸去扣柴扉。
南屏詩 明 姚綬
第一橋頭歸日晡,天風吹酒已全無,
人家只隔東西崦,煙水平分里外湖。
自解金魚憐杜甫,誰招白鶴弔林逋,
兩峰勝概山僧得,好為南屏寫一圖。
過南屏訪無生上人詩 明吳偉業
謂此一公住,偶來聞午鍾,
山容參雪嶠,佛火隱雷峰。
路細因留竹,雲深好護松,
精廬人不到,相對話南宗。
南屏晚鐘清帝 弘曆
淨慈掩映對南屏,斷續蒲牢入夜聲。
卻憶姑蘇城外泊,寒山聽得正三更。
湖山四面畫為屏,合有鐘聲警眾聲。
唐宋至今諸物改,霜天惟此未曾更。
湖上詩 清 宋琬
山色南屏好,涳濛半有無,
曲塘容舴艋,衰柳臥鵜鶘。
雲起千峰亂,天晴一塔孤。
興來思遠眺,羌笛滿西湖。
從南屏入南高峰憩新庵淨室詩 清毛奇齡
停舸還中峰,徐步出北林,
蓮洞接幽眇,藕花長升沈。
輒更西路高,頃入南屏深,
黃槁披道隅,梧楸列崇岑。
寒風動絺衣,白日移廣襟。
朗衍見石屋,窈窕來滄潯。
煙霞識前題,滿覺還舊吟,
殘桂芬樹倚,孤花曜聚陰。
拾磴折蔥青,杖策扶蕭森,
羊腸若襟帶,象鼻同笄簪。
高峰上難量,石塔杳不任,
仙掌擘律屼,伏缽纏嶇喑,
下當空清潭,前有飛鳴禽,
愀愴乍驚飈,惻惻離我心。
藤刺鉤衣石有棱,鏇螺山路記來曾,
貪涼客喜因秋健,無礙天真似水澄。
竹里煮茶清響發,樹頭安塌午風增,
孤懷欲寄東林社,不見虛堂覓句僧。
立冬日陸雲軒招集南屏讓公房看紅葉分韻詩清厲鶚
閒隨漁艇泊煙汀,絳葉招人此再經,
十日晴光連樹醉,數峰寒影上樓青。
雁來已是新霜後,僧定還同夜雨聽,
最好湖水放歸翟,斜陽有意畫南屏。
南屏山清陳時
翠屏春時綠,錦屏秋時紅;
其下淨慈寺,亦在圍屏中。
晚煙過湖去,一杵斜陽鍾。
南屏 清 張雲璈
魚鳥依人鏡里天,西湖景物自安全;
不知何處南屏鯽,曾識東坡十五年。
選集永明禪師詩
據《淨慈寺志》
自甘疏拙懶經營,誰信塵勞直下明。
爭似息機高臥客,更無餘事可關情。
景於吟處煉磨空,萬象從來一徑通。
道合古今渾總是,坦然天事卻全功。
莫於塵世自沉機,今日元關有路歸。
虛幻已知休更續,萬般惟道最堪依。
一瞬榮枯萬古悲,豈堪回首暫思之。
應須長遠存高節,誓與青松作老期。
免教拘迫事相牽,身外無餘意瞭然。
一志直教齊大道,蔬餐寒寢度年年。
得趣瞭然無所慮,只圖閒適樂簞瓢。
因慈永斷攀緣意,門掩空庭思寂寥。
門鎖薜蘿無客至,任從苔蘚沒行蹤。
誰人會我高棲意,忙處須閒淡處濃。
忽爾有心成大患,安然樂道合希夷。
千般不更經營得,何假虛名上古碑。
重建淨慈山報恩光孝禪寺記宋程珌
崔嵬淨慈山,東南推甲乙。鉏荒不記年,吳越號慧日。道潛與延壽,相仍坐教席。皇皇太宗,更號壽寧;紹興有制,追嚴佑陵。載易今名,厄度中更;佛智道容,再堂應真。曇密法進,寶殿經營;孝皇御歷,賜金趣成。既成臨幸,震動山林;嘉泰之四,埃於爨攸。退谷義雲,載吼龍蚪,傑閣層空,天畫雲浮。河沙真諦,輒賜龍樓。唯是羅漢之林,大雄之殿,費大莫興。星霜幾換,嘉定庚午,起禪老崧。一顧慨然,孰振祖風,爾議擇才,爾謙程工。規置堅定,一朝屹立,都人駭嘆,謂出神力。無礙廣修,尤奉尊者,五百巨人,耽耽廣廈。功緒方延,合而未全,乃以小嫌,引去翩然。自爾八年,住牒四傳,丹漆金碧,迄未之圓。辛已有命,以崧再至,至不期年,始克竣事。於是濕紅映地,飛翠侵霄,檐轉鸞翎。階排雁齒。星垂珠網,寶殿洞於琉璃;日耀璇題,金櫞聳乎玳瑁。良田千秋,紀節召入闕庭;賜號賜衣,殊渥亡倫。椒殿邃嚴,天齎亦均。風動八表,歡喜見聞,施以金繒,川委雲蒸。佛行有橐,亦復自傾,嗟此突兀,其工匪易,凡二十年,始終乃備。禪師各妙崧,賜號佛行禪師。
五百羅漢堂記宋曹勛
臨安都會,實據形勝,東連巨浸,揖溟渤之空闊;西接天目,孕山乳之宏秀;面朝背負,勢兼吳越。而湖在其右,一水練靜,名岫環疊。平碧十餘里,傍岸皆僧坊寶社。淨慈山報恩光孝禪寺實居其首。在錢氏時為永明寺,慈化定慧師道潛居之,潛嘗請於忠懿王求塔下金銅羅漢像;會王曾夢十六大士從師而行,密符請願,因如其求,歸於精舍。是後智覺延壽禪師相繼住持,作《宗鏡錄》等數萬言,為衲子指南。至聖朝仁宗皇帝,以圓照禪師宗本、大通禪師善本相繼法師,英風儀概,聲徹上都,詔對殿中,名動海內,叢林之盛,號為南山之冠。建炎初,寺遭回祿,其址坦存,緇褐蕭然,遂為荊榛之地。紹興初,翠華巡幸,暫駐此邦,士大夫往往感今懷昔,訪尋曩所,鹹欲稍復舊觀,日以為念。會有薦湖州佛智大師道容住持,既至,開闢堂宇,持搭禪徒,魚鼓聲聞,一新爽塏。又念昔金銅像,夢應殊勝,乃勞心募化,罔憚寒暑,能者效勤,巧者獻工,富者輸財,辯者勸施,以致行商坐賈,田間著姓,破慳捨有,整平故基,創建五百大士,釋迦中尊,金碧相鮮,丹(*204頁)有度,行列拱對,環相序居,蕭散契方廣之名,莊嚴等石橋之勝,榱題煥麗,繞以重楹,應供之相,覺顏間俱有喜色。逮及寶幢花幡,張座供器,凡作佛事者,靡不畢舉。鳩工於癸酉之夏。落成於戊寅之春,訖歲五周,始即厥緒,四方觀者,莫不讚嘆。規制雄偉,像與法稱,大江而南,得未曾有,宜為行都道場之冠。塑者一僧,事竟即化。時勸化有承宣使王公繼宣,名重一時,心存諸佛,善緣所在,無不導眾心而稱首。故茲勝事,助緣最於他人。自治木塑造,裝飾修供,莫不身親。惟興隆之意,豈昔因中以儼然未散處,自有一種活性,不然何皈依響導之切也。佛智屢求文於予,予乃摭寺廢興,檀那資助,佛智竭力,及總費十萬餘緡,敘為梗概,俾覽者具詳眾事於予文。
杭州路淨慈報恩禪寺,在郡城之陰,面臨湖水。後周時,錢氏國於吳越,忠懿王俶,迎衢州慈化定慧禪師道潛至其府受菩薩戒,建慧日永明寺以居之,今淨慈是也。潛常從忠懿求塔下金銅十六羅漢像,忠懿適夢十六人者從潛行。異而與之。斯有羅漢殿之始也。智覺禪師延壽者,本餘杭人,宋建隆初,忠懿王迎居靈隱山,遂往永明,居十五年,作《宗鏡錄》一百卷,則寺所以有宗鏡台也。熙寧中,郡守陳襄,請圓照宗本居之。歲旱,湖水盡涸,寺西隅甘泉出,有金色鰻魚游焉,因鑿為井亭,眾千餘飲之不竭,名之曰“圓照井”。元豐初,繼者其門人大通善本,時所謂大小本也。宋南渡,寺毀而復興。紹興初,高宗臨幸,延湖州道容住居,復十方大士之舊,並塑五百羅漢像,皆出一僧之手。像成而化去。九年,始賜淨慈之額,既而又毀,孝宗時賜金成之;未數十年又毀,住山者退谷義雲聞於朝,給錢以更作。後數十年,少林妙崧主之,賜田曰“泰寧莊”。紹定四年,主者石田法熏,猶以寺之取水為遠,以杖扣佛殿前地,因使鑿雙井,大出泉以給眾。景定五年,虛堂智愚主之,又賜田曰“天賜莊”。不十餘年而宋亡矣。宋時定京輔佛寺,推次甲乙,尊表五山為諸剎綱領,而淨慈在其中。唯我聖朝,尤重象教,至元中住山無文義傳置田若干畝。名“至元莊”。庚寅歲寺又毀,獨傳涇毗尊者不壞,自是住者以次復之。古田德*(後+土)作蒙堂,以居諸方之尊宿,次作庫堂、旃檀林、觀音殿。愚極至慧建佛殿、法堂、羅漢殿、皆有像。雪庭正傳作選佛場、宗鏡堂、晦機元熙作千佛閣,辟門外之道,則提點廣澤相之也。東嶼德海作鐘樓、方丈。千瀨善慶作藏殿。歷數十年,累數師之勤,各效其功,猶有待也。至正壬午,平山處林自中天竺受宣政院使高公納麟之請來主茲山,積其金以備建設,於是觀音、羅漢之殿,嚴飾相好,學眾游息安禪之所,增舉完美,尊而祖堂,幽而三塔,廊廡之修,庫庾之積,凡所宜有,莫不備具,諸方以為儀則。昔高公自樞密同知外領宣政,出其經濟之緒餘,施於佛剎叢林,風致煥然一新。右丞相別怯不花躬為外護,先後左右名公大臣贊襄文治,底於無為,使浮屠氏之人,大得以行其道。後之覽者,又將觀於一剎,而有考於一代之盛乎。至正五年歲乙酉六月吉日書。
蓋聞寶界三千,鹹發淨業,珍台八萬,同證慈航。施布地之銀衣,國名舍衛,供彌天之珠樹,園號祗洹。自靈鷲西來,至玉函南渡,層軒飛閣,起鹿苑於湖山,芝蓋花幡,記伽藍於崖谷,皆為選佛之場,實是棲真之室。杭州淨慈者,周顯德中締構也。宿尊入夢,殿辟永明;白足藏書,堂開宗鏡。擔經錫杖,卓石上之奔泉;皈法金魚,伏亭前之寒井。南屏山色,螺翠千盤;北岸波光,琉璃百頃。高柯映戶,時來獻果之猿;修竹參霄,常見銜花之鳥。數經營于越角,已歷多年,論景致於(*氵+制)江,信稱勝地。乃者僧人不戒,難返風輪;遂爾像教延災,適遭火劫。禪基未續,道跡將湮。朕周覽餘杭,巡行南國,惜茲善果,結此福因,命集工徒,重葺院宇。蘭楣佳楝,出炎網而煥金繩;藻梲雕題,化崑岡而為玉闕。巍峨琳殿,偕蓮座以俱新,璀燦瑤幢,對雷峰而並立。飄孤山之香雪,居然花散維摩;舞方丈之長松,依舊風清羅漢。龍天護法,郁東嶺之煙霞;獅象宣音,應西興之鐘鼓。蛟藏江浦,再聽梵音;鴿下晴空,還看瓶剎。智燈回照,顯色相於已傾;慧日高懸,鎮檀林而永固。俾下域顧瞻淨土,時懷常淨之心;願群生感化慈緣,悉發大慈之隱。用摛紫翰,述壯麗之規模。爰勒青珉,標建修之歲月。(康熙四十九年十一月)
多歡終是復多愁,萬事須從靜處休。
只有此途為上策,豈勞艱險訪瀛洲。
休夸鳳詔千年貴,寂寞門中有道華。
從此必知宏此志,既能成國又成家。
游南屏山記(節錄)宋釋契嵩
其山控鳳凰城之西,偏南走湖上,高視靈鷲而俯揖胥山。大約從麓至頂,岩石皆奇,殊形詭狀,世所無有,如人物禽獸,飛走騰躍,往往至乎雲氛歘作,交相掩映,真若神鬼效靈,千變萬化,眩人心目。
智覺塔樹亭崇報志 明虞淳熙
按宋史太平興國戊寅,吳越王俶納所蒞一軍十三州八十六縣之土於宋,宋帝喜諭曰:卿能保全一方歸我,不致血刃,深可嘉也。談者往往謂其臣崔仁冀導之至,雲弗謀弗咨而一統。志乃引陳瓘撰智覺禪師延壽贊曰:錢氏重民輕土,捨別歸總,惟用師之勸諭。誠用師之勸諭,於是十一萬兵,五十五萬戶,千四十艘,官吏族屬之命,皆廣長蓮舌所胎孕而更生者,保全抑何多耶。蓋俶藉三世四王之餘烈,毗陵一戰,目攝曹潘氣陵,昶煜睥睨,趙氏僅埒,柴郭復何意銜壁事哉。而師之嗣韶,俶所知也,已用韶言享歸國之利,不得不信其徒之勸諭,邀國土之利耳。瓘是以不德冀而德師,不贊冀功而獨贊師之功。良有納土之由,信佛順天,非他親倖所敢望矣。茲為之建塔樹亭,視表忠觀,崇德報功於是。……詎設空言翰斌以君,命逞狼心,都城必屠,屠則靡孑遺,屠者無留種,餘亦不免殘破,將所謂積骸為城,灑血為池者……
鄰近景點
·雙投橋
·清照亭
·錢王祠
·涌金池
·太子灣公園
·蘇東坡紀念館
·章太炎紀念館
·南屏晚鐘
·朱娘酒店
·柳浪聞鶯
·林靄漫步
·亭灣騎射
旅遊信息
交通概況
到湖濱或延安路中心站乘4路公車,即可抵達。
位置
南屏山慧日峰下
導遊圖
江南禪寺中的五山十剎
中國傳統寺廟
寺廟--我國的藝術瑰寶庫,它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象徵。寺廟文化它完整地保存了我國各個朝代的歷史文物,謂之“歷史文物的保險庫”,當之不愧。寺廟建築與傳統宮殿建築形式相結合,具有鮮明民族風格和民俗特色。同時,寺廟文化已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各地一年一度的廟會如火如荼,不僅豐富了各地的文化氛圍,同時促進了地方旅遊業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