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普米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也有人認為語支未定。主要分布在四川省西南部和雲南省東北部。使用人口約5萬人。分南部和北部兩個方言區:
北部方言分布在在四川省木里、鹽源以及九龍等地,有35000人使用。其中約25000人屬於藏族,其餘屬於普米族。木里縣使用人數最多,約有18000人。
南部方言分布在在四川省雲南省東北部,有19000人使用,多數屬於普米族。
使用普米語的人多數兼通漢語和一些鄰近民族的語言。
普米族沒有文字。寧蒗的普米族曾經使用過一種以藏文拼寫的文字韓規文,但流傳不廣。
語音特點
①有單輔音聲母40個左右,塞音和塞擦音有清、濁和送氣3套,擦音和部分鼻音則只有清濁兩套。複輔音聲母北部方言只有 3個,而南部方言有22個,分為甲乙兩類。甲類有p墭、ph墭、b墭、m墭、p唗、ph唗、b唗7個,結合較緊;乙類有sp、sph、sb、st、sth、sd、sk、skh、sɡ、sq、sqh、sG、s掵、s掵h、s扵15個,結合較松。
②單元音韻母分為口元音和鼻化元音兩類。口元音有i、y、e、═、ε、a、媅、奃、ɑ、o、γ、u、嚕13個,鼻化元音有媯、埣、、愘、、6個。少部分地區元音還分鬆緊,複元音韻母較多,沒有輔音韻尾。
③一般有55和13兩個聲調。
語法特點
①名詞的雙數和複數用附加成分z和墭媅55表示,可加在表人和表動物的名詞之後。代詞分單數、雙數、複數和集體 4類,在代詞後加不同的附加成分表示。雙數、複數與名詞相同,集體加by55表示;而單數第三人稱t媅55ɡ嚕55(他)在構成雙數和複數代詞時,必須去掉第二個音節ɡ嚕55,再加附加成分,如t媅55墭媅55“他們”。
②動詞有人稱、數、時間、趨向、態和式,以不同的附加成分或詞根屈折變化表示。人稱分為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 數分為單數和複數。 時間分為將來時、現在時和過去時。動詞的將來時和現在時詞根不發生變化,後加成分既表示時間,也表示人稱。如後加成分∫e55既表示動作即將進行(將來時),又表示單數第一人稱,墭u愘既表示動作正在進行(現在時),又表示複數第一、二人稱。動詞的過去時,單數第一人稱加後加成分s,其餘都加後加成分si55,詞根還發生屈折變化。趨向範疇由6個前加成分表示:t媅55表示從下往上,n媅13表示從上往下,th媅13表示說話者面對的方向,d媅13表示向著說話者的方向,kh媅13表示從裡向外或從左向右,x媅13表示從外向里或從右向左。態分為使動態和互動態。使動態由動詞詞根或元輔音交替的方式表示,如宨ɑ13“笑”、宨u13“使笑”;或加附加成分skiε55表示, 如唗媅13“睡”、唗媅13skiε55“使睡”。
互動態以重疊動詞詞根的方法表示,如d尶i13“唱”、d尶ε13d尶i1“對唱”,而且動詞詞根重疊時,前一個的韻母變為ε。式有命令式和祈使式。命令式分單數和複數,以動詞詞根韻母屈折變化表示。祈使式有兩種表示方法:一是第一人稱請求第二、三人稱進行某種動作時,在動詞後加附加成分 Ku55表示。二是請求第二人稱讓第三人稱或第一人稱進行某種動作時,在動詞後加附加成分skiε55Ku55表示。存在動詞有6個,都表示“有”或“在”的意義,如唗═55用於有生命的動物,diu13用於不能移動的事物,sta55表示某物存在於另一物的上面或下面,kui55表示某物存在於一定的空間或在一定的容器中,b表示某物為人(人稱代詞或表人的名詞)所領有,宨媅13用於抽象的事物。判斷動詞d媅13“是”主要用在判斷句中,有人稱和數的區別,單數第一人稱扵愘,單數第二人稱di嚕u13,複數第一、二人稱d媯13,第三人稱沒有數的區別,都用d媅13表示。
③助詞分為結構助詞和語氣助詞兩類。結構助詞又分為6類:限制助詞單數用ɡɑ55,複數用墭ɑ55,主要表示限制關係。施動助詞單數用ɡue55iε13,複數用墭ue55iε13,主要表示動作的施動者和使用的工具。受動助詞單數用慯i55,複數用bìe55,主要表示動作的承受者。處所助詞khu13和γu13主要表示事物存在的處所,nu13表示動作由來的地點。比較助詞 to55,表示被比較的對象。定指助詞ɡ嚕55,表示定指或強調判斷的對象。
④語序是:主語—賓語—謂語;名詞和代詞作定語時在中心語前;形容詞和數詞或數量詞組作定語時在中心語後;狀語在中心語前。
辭彙特點
①單音節詞占多數,多音節的單純詞較少。
②構詞法主要是合成法和附加法。詞根加前加成分的,主要是一部分親屬稱謂的名詞,如 ɑ55p“叔父”。詞根加後加成分的,主要有:詞根加mi55構成名詞,如墭e55mi55“能者”,詞根加pa55構成動詞,如sa13pa55“生氣”;詞根加pu55構成形容詞,如唓u55pu55“善良”。
方言特點
語音差別較大,辭彙次之,語法差別最小。南部方言有小舌音q、qh、G和帶前置輔音 s的複輔音;北部方言無小舌音,前置輔音s消失,變為單輔音。南部方言有a、ɑ、、γ,北部方言只有a;北部方言有彲和揀,南部方言則無。兩個方言間非同源詞約占比較詞數的40%,同源詞中聲、韻、調全同的詞較少,多是語音上對應的詞。
中國語系
漢藏語系 | 漢語族 | 漢語 | 官話 · 晉語 · 吳語 · 徽語 · 粵語· 平話 · 湘語 · 贛語 · 客家話 · 閩語 |
白語 | 白語 | ||
藏緬語族 | 阿昌語 · 阿儂語 · 倉拉語 · 達讓語 · 獨龍語 · 格曼語 · 哈尼語 · 基諾語 · 嘉絨語 · 景頗語 · 拉祜語 · 傈僳語 · 珞巴語(崩尼-博嘎爾語 · 蘇龍語 · 義都語) · 門巴語 · 納西語 · 怒蘇語 · 普米語 · 羌語 · 木雅語 · 柔若語 · 土家語 · 彝語(諾蘇語 · 撒尼語) · 桑孔語 · 扎巴語 · 載瓦語 · 藏語 | ||
苗瑤語系 | 巴哼語 · 布努語 ·炯奈語 · 勉語 · 苗語 · 畲語 · 瑤語支 | ||
壯侗語系 | 標話 · 布央語 · 布依語 · 村話 · 傣語(撣語) · 侗語 · 錦語 · 拉基語 · 拉珈語 · 黎語 · 臨高語 ·毛南語 · 莫語 · 仫佬語 · 儂語 · 普標語 · 水語 · 佯僙語 · 耶容語 · 仡佬語 · 羿語 · 壯語 | ||
南亞語系 | 布朗語 · 德昂語 · 佤語 · 京語(越南語) · 莽語 · 倈語 · 布甘話 · 克蔑話 · 寬話 | ||
南島語系 | 台灣南島語言 | 泰雅語 · 太魯閣語 · 阿美語 · 撒奇萊雅語 · 布農語 · 巴賽語 · 貓霧捒語 · 噶瑪蘭語 ·猴猴語 · 西拉雅語 · 法佛朗語 · 洪雅語 · 凱達格蘭語 · 龜侖語 ·巴布拉語 · 排灣語 · 卑南語 · 巴宰語 · 噶哈巫語 ·賽夏語 · 邵語 · 道卡斯語 · 魯凱語 · 鄒語 · 卡那卡那富鄒語 · 沙阿魯阿鄒語 | |
馬來-玻里尼西亞語族 | 回輝話 | ||
阿爾泰語系 | 蒙古語族 | 保全語 ·達斡爾語 · 東部裕固語 · 東鄉語 · 蒙古語 · 土族語 · 康家語 | |
突厥語族 | 哈薩克語 · 吉爾吉斯語 ·撒拉語 · 韃靼語 · 維吾爾語 · 烏茲別克語 ·西部裕固語 | ||
滿-通古斯語族 | 鄂倫春語 · 鄂溫克語 · 赫哲語 · 滿語 · 錫伯語 | ||
印歐語系 | 俄語 · 色勒庫爾語 · 瓦罕語 | ||
孤立語言 | 朝鮮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