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世界上很多語言之間存在著“親緣關係”,我們很容易從它的語法特點辨別該語言的形成軌跡,按照語言彼此間的親屬關係進行分類,就是譜系分類。世界語言譜系的劃分是建立在語言產生關係基礎上的,即哪些語言是從單一語言分化而來,也就是找語言的“源頭”。譜系分類法是語言分類中套用最廣的我們把源自同一單一語言的後代語言歸為一類,稱之為“語系”。確定不同語言是否屬於同一語系的方法主要是看語言的基本詞根是否有語音對應關係,如果語言有形態變化,那么形態變化成分的語音差異對比也能很好的鑑別語言是否屬於相同語系。語系作為世界語言譜系分類最大的單位其中包含的語言皆衍生自同一原始語言,這些語言在發音、語法和辭彙等方面會存在或多或少的共同點。語族是世界語言譜系分類的二級單位,同一語族的語言雖然在同一個語系,但它們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會有親疏遠近的差別,我們根據同一語系下語言演化差異大小而再細分下來的語言群組,稱為語族。有的語族包含語言多,可進一步分為語支,例如壯侗語族包括三個語支:壯傣語支、侗水語支和黎語支;有的語族包含語言較少,則不再細分。語支將語族進一步細分,它是由同一個語族內若干更具有親屬關係的語言組成的語言群。語種是世界語言譜系分類中的最小單位,一個語種即是一種語言。英語、漢語、俄語等都是語種。語種下可以包含方言,比如漢語中有上海話、湖南話、北京話等方言。
分類
澳大利亞國家標準語言分類法:
北歐語系,5個語族,16種語支
南歐語系,5個語族,16種語支
東歐語系,7個語族,25種語支
西南亞和北非語系,3個語族,21種語支
南亞語系,5個語族,16種語支
東南亞語系,3個語族,23種語
東亞語系,4個語族,15種語支
澳洲土語語系,8個語族,56種語支
其他語系,7個語族,41種語支
世界主要語支
壯侗語族(又稱侗台語族或黔語族)(1)壯傣語支:壯語、傣語、布依語。分布於廣西、雲南、貴州等地。
(2)侗水語支:侗語、仫佬語、水語、毛南語。分布於貴州、廣西、湖南等地。
(3)黎語支:黎語。分布於海南。
在國外,屬於這個語族的語言主要有泰語、撣語、寮語、儂語、岱語。
苗瑤語族
(1)苗語支:苗語。
(2)瑤語支:瑤語。
主要分布在中國的西南、中南地區和越南、寮國境內。
藏緬語族 主要分布在中國的西南、西北地區和緬甸、不丹、錫金、尼泊爾、印度等國境內。國內的藏緬語族分三個語支:
(1)藏語支:藏語。分布於西藏、青海、四川、甘肅、雲南等地。
(2)彝語支:彝語、傈僳語、哈尼語、納西語、拉祜語、白語。主要分布在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3)景頗語支:景頗語。分布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
在國外屬於這個語族的主要有緬、庫基坎、那迦—博多等語支的語言。
漢藏語系現代語言的主要特點是:1)除了個別語言或方言外(如藏語安多方言),每個音節都有固定的聲調;2)單音節詞占大多數;3)詞序和虛詞是表示語法意義的主要手段;4)大多數語言有相當多的表達事物類別的量詞。
伊朗語族
(1)東部語支:阿富汗語、沃舍梯語等。
(2)西部語支:波斯語、庫爾德語、塔吉克語等。
斯拉夫語族
(1)東部語支:俄語、烏克蘭語、白俄羅斯語。
(2)西部語支:波蘭語、捷克語、斯洛伐克語等。
(3)南部語支:保加利亞語、馬其頓語、塞爾維亞—霍爾瓦特語、斯洛文語等。
波羅的語族
(1)東部語支:立陶宛語、拉脫維亞語。
(2)西部語支:古普魯士語(已消亡)。
日耳曼語族
(1)北部語支(斯堪的納維亞語支):丹麥語、瑞典語、挪威語、冰島語、法列爾語。
(2)西部語支:英語(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等國)、荷蘭語、德語、佛蘭德語、伊狄士語(為散居在德國、波蘭和前蘇聯等國的猶太人所使用)。
(3)東部語支:峨特語等(已消亡)。
拉丁語族
西班牙語(西班牙及拉丁美洲各國)、法語(法國、比利時南部、瑞士西部、加拿大、海地)、義大利語、葡萄牙語、羅馬尼亞語、普魯凡斯語(法國東南部)、卡塔倫語(西班牙西北部)、莫爾達維亞語(和羅馬尼亞語相接近)、後羅曼語。
芬蘭—烏戈爾語族
(1)芬蘭語、愛沙尼亞語等。
(2)烏戈爾語支:匈牙利語等。
突厥語族
(1)布爾加爾語支:楚瓦什語等。
(2)奧古茲語支:土耳其語、特魯赫曼語、土庫曼語、阿塞爾拜疆語、撒拉語等。
(3)克普恰克語支:哈薩克語、塔塔爾語、巴什基利亞語、吉爾吉斯語等。
(4)葛邏祿語支:維吾爾語、烏茲別克語。
(5)回鶻語支:裕固語、圖瓦語、雅庫特語、紹爾語、哈卡斯語等。
通古斯—滿洲語族
(1)通古斯語支:埃文尼語、埃文基語(鄂溫克語)、涅基達爾語、鄂倫春語(我國內蒙古自治區)、赫哲語(我國黑龍江省)。
(2)滿洲語支:滿語、錫伯語,古代語言有女真語。
朝鮮語的歸屬還不太清楚,有人認為屬於阿爾泰語系。
閃語族
(1)東部語支:阿卡德語(巴比倫語)等,已消亡。
(2)北部語支:古迦南語、腓尼基語、古西伯來語等,皆已消亡。
(3)南部語支:阿拉伯語(埃及、伊拉克、黎巴嫩、約旦、沙烏地阿拉伯、葉門、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西亞、蘇丹等國)、衣索比亞諸語言(以哥姆哈爾語為代表)等。
含語族
(1)柏柏爾語支:北非和撒哈拉的諸柏柏爾語。
(2)庫希特語支:索馬里語、加拉語等。
(3)古埃及語支:古埃及語、科普特語,已消亡。
(4)查德語支:主要有豪薩語,流行於奈及利亞北部及赤道以北西非各國。
羌語支語言
羌語支語言是中國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內的一群語言。羌語支語言全部分布在中國境內,包括12種現行語言和一種文獻語言。它們是,羌語、普米語、木雅(古稱“彌藥”)語、嘉絨語、爾龔語(道孚語)、扎語(扎壩、扎巴語)、卻隅語、貴瓊語(魚通語)、爾蘇語(栗蘇語、多續語)、納木依語、史興語、拉烏戎語和西夏語(文獻語言)。羌語支本身可以分為北支和南支,前者受藏語支的影響大,後者受彝語支的影響大。有些學者認為嘉絨語應屬藏語支,還有些學者認為西夏語應屬彝語支。
羌語支語言有明顯的共同特點:語音方面複輔音豐富,單輔音聲母有小舌塞音和擦音,塞擦音有四套,元音有長短、捲舌、鼻化,但很少有鬆緊,韻尾大體已丟失,聲調的作用不大;語法方面,人稱代詞有格,量詞與數詞結合為數量型,但不如彝語支豐富,動詞有人稱、數、體、態、式、趨向等語法範疇,用前後綴方式表達,各語言表示相同語法意義的前後綴有明顯起源上的共同性,形容詞沒有級的範疇,結構助詞比藏語支語言豐富;辭彙方面,有較多的漢語借詞和藏語借詞,各語言之間的同源詞一般在20%左右,最多達30%。
普米語分為南北兩個方言區。南部方言分布在雲南省蘭坪縣、維西縣、永勝縣、麗江縣及寧蒗縣新營盤鄉以南地區;北部方言分布在寧蒗縣新營盤以北地區、四川省木里、鹽源和九龍等縣。
木雅語 通行於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約有12000人使用,主要分布於康定、九龍、雅江縣境內,分為東部、西部兩個方言區。東部方言區的人自稱“木勒,其語受漢語影響較大;西部方言區的人自稱“木雅”,其語受藏語影響較大。
嘉絨語 通行於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是一種非常原始的語言,是漢藏語系的“活化石”,它保留了原始漢藏語的一些語音形式,例如複雜的複輔音和構詞手段。嘉絨語對了解古漢語的語音和語法有重大的意義。
爾龔語 主要分布於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道孚、新龍、爐霍等縣部分地區。說這種語言的人自稱“布”或“布巴”,藏語稱之為“道塢格”,學術界取名為“爾龔語”,約有35000人。道孚境內一共4個土語區,即鮮水鄉土語區、上甲鄉土語區、殺沖鄉土語區、孔色鄉土語區。
扎語 亦稱扎壩、扎巴語。操這種語言的人自稱“扎”或“扎巴”,約有15000人,分布在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雅江、康定、九龍4縣境內。各地扎巴語在語音上差別較大,其土語區有待於進一步調查研究。
貴瓊語 主要分布在康定縣魚通區的時濟、舍聯、前溪、麥崩等鄉和金湯區的三和鄉,人口約7000人。操這種語言的人自稱“葛羌”,藏語稱之為“惡通格”,學術界取名為“貴瓊語”。
爾蘇語 內部差別較大,分為東部、中部、西部3個方言區。操東部方言的居民自稱“爾蘇”或“魯蘇”。操中部方言的居民自稱“多續”。西部方言劃分為呷爾土語(說這種語的人自稱為“普”、“魯日”或“普魯日”)、里汝土語(操這種語言的人自稱“里汝”)兩個土語群。使用爾蘇語的人口約有16100人?。
納木依語 是中國四川省西南部的部分地區約有5000人使用的一種不同於藏語的語言。解放前使用這種語言的居民被泛稱為“西番”,分布在冕寧、西昌、鹽源一帶的自稱為“納木依”,分布在木里、九龍一帶的自稱為“納木茲”,二者之間未構成方言差別而是土語的差異。
史興語 又稱“虛糜語”或“虛糜藏語”,分布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縣瓦廠區水洛鄉部分村寨,使用者約2000人。史興語是面臨消失的語言,尚未得到眾多學者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