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服普米
概述
悍,善動好鬥,這種性格特徵體現在男子的服飾上。
服裝男子上衣為對襟金邊短衣,以黑白兩色為佳,扣雙鈕在肘下。下穿麻布寬襠開桶褲,不用褲帶,下加九尺長,五寸寬的麻布為梆腿至腳,上加五寸寬的白麻布在襠口起收縮作用,不穿內褲,腰間纏一根九尺長的腰帶,衣褲一併栓緊,上下不分開,以便於活動。富貴人家則腳穿靴子,靴底釘上鐵釘,走起路來格格作響,以示貴人一等。一般貧民則大多赤腳,或穿草鞋。日常生產勞動中,則穿羊皮褂,用麂皮或岩羊皮製成,腰間插煙鍋。
興飾一般男子服飾為頭戴狐狸帽,以黃色雛狐皮帽為最佳。這種皮帽不僅美觀氣派而且十分實用。此外,普米男子還戴氈帽,其形狀與博士帽相似,可防雨陽熱,老年男子尤其喜歡戴這種帽子。
佩物普米男子喜愛佩帶長刀,或弓箭、火藥槍,以作防身之用,過去則佩帶手飾、胸飾、耳飾等,一般用銀子做成。
女服普米族女子服飾較為複雜,花樣繁多。
服裝普米族婦女的上衣為黑色、蘭色、白色的開襟短衣,和男子基本一樣,但袖口有花邊,領口用花線繡上吉祥的圖案。下身著百褶筒裙,裙腳邊加一圈紅線,裙襠口加一圈白色厚布,裙腳寬大,縫成褶皺形狀,一般需布匹二丈多。腰間系一根彩帶,彩帶多用山麻或羊毛捻線織成。日常生產生活中,普米族婦女喜歡穿羊皮褂,皮褂有兩種,一種是有袖子的開衫皮褂,一種是不作任何加工縫製的披肩皮褂,一般多用披肩皮褂。
頭飾普米族女子頭飾分兩種,未婚女子留長辮,用氂牛尾毛或絲線合拌搓辮成長發一根,先挽在頭上,再將一串絲辮挽在黑髮之上,並放一根紅線,表示未婚。這種頭飾簡明美觀,普米女子出外趕集,或走親訪友,均系此種頭飾。另一種頭飾則用一丈二尺長的黑布為料,做成頭帽一圈圈纏上頭上,為一般已婚或老年婦女的頭飾。
佩物普米族婦女以佩戴耳環、頭飾、手鐲、胸鏈、彩帶等飾物為美。這些裝飾物大多用銀子做成,富貴人家則用瑪瑙、玉石裝飾自己的妻子。有些地區的婦女要在頭上插上獐牙,或一些銀質小佛像等吉祥物,以求平安。
兒童服飾不滿十三周歲的兒童,過去一律穿開襠長衫,衣褲連為一體,腰間系一根帶子,要到十三歲,舉行成年禮後,才正式穿著衣褲。隨著社會的發展,普米族服飾發生了一些變化,傳統服飾一般不太流行,被各種新式時裝取而代之普米族的服飾,由於受所在地其他民族的影響,各地略有不同,但基本特徵是相同的。
普米族的兒童,不分男女,在十三歲以前一律穿一件麻布衣衫,其形狀大體如滿族的旗袍,右開襟,腰部扎一根麻布腰帶,頭戴帽子,腳蹬皮鞋。女孩留長髮,編成小辮,栓於前方,其上佩戴珠珠,以紅珠為主,多者達千顆以上,重至一、二斤,衣領上配有銀扣。女孩的帽子用布縫製,上邊呈貓頭形狀,雙耳挺立。
男孩的頭髮前部和左、右共有三根小辮子,後面沒有,辮子比女孩多。有的地區男孩剃光頭,只在頭頂上留一小撮頭髮,編成一個小辮子。男孩喜歡戴用羊毛線織成的套頭帽,在面部留有孔眼,帽頂有一個大線穗。
不論男孩、女孩都戴耳環和銀質手鐲;過去通常戴大耳環,近代改為以彩線穿耳,下系碧玉。
青年婦女均穿短上衣,古代是用麻制的,現代大多用棉布;過去多喜歡白色,現在喜用白黑紅等多種顏色;右面開襟,下襟較短,窄袖高領。春天她們穿用條絨縫製、領和衣邊鑲嵌金銀邊的袷衣,稱金邊衣服,這就是解放前最好的服裝了。
成年婦女都披皮披肩,通常是用山羊皮、綿羊皮、氂牛皮製成的,以山羊皮的為貴,披肩大多選用潔白的毛皮製成,美觀大方。在披肩上結兩根帶子,系在胸前,白天可防寒,坐時當墊坐,睡時當褥子。蘭坪、維西一帶的婦女,則常常佩帶色彩鮮艷的披肩,腰系疊綴花邊的圍腰布。
普米青壯年男子穿短上衣,有開襟,用銀質鈕扣,穿肥腳褲子,大多喜用黑色,少數用藍色,外邊穿一件長衫,束腰帶;喜用牡羊毛製作腰帶,兩頭繡花,纏麻布裹腿,穿皮鞋,春天穿草鞋。
男子留長髮,也用絲線把假髮包纏在頭上。這種裝束與文獻記載一致。也有些普米男子剃光頭,僅在頭頂留一撮發,編成辮子,盤於頭頂。
男子戴的帽子比較講究,樣式也較多,有戴帕子的,也有戴圓形氈帽子的。近幾十年流行戴盆檐禮帽,有的還鑲金邊。男子的裝飾品有手鐲和戒指,有的也戴耳環,但僅扎左邊一個耳朵眼;佩戴長刀和鹿皮口袋,內裝火鐮、火鏡、火草、火石等取火之物。
老年男女所穿衣服與成年男女基本相同,只是衣服大多用黑色,不戴飾物,也不用假髮,有的也纏帕子,但多用藍包,包頭布也比青年人長得多,一律扎素色腰帶,很少穿鞋。
分布
普米族原是西北青藏高原的遊牧部落氐羌人的支系,他們現主要居住在雲南省的蘭坪、麗江、維西、永勝和寧蒗等縣。“大分散,小集中”是普米族的分布特點,共有2.9萬多人。普米族崇拜自然、崇拜祖先、信仰多神,少數人還信仰道教和藏傳佛教。每一村寨都有一片樹林作為固定“神林”做全村寨的祭祖場所,並視為神聖不可侵犯。普米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各地方言差別不大,一般都能互相通話,許多普米人還兼通漢、白、納西、藏等民族的語言。普米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各地方言差別不大,一般都能互相通話。過去,寧蒗和木里的普米族曾用藏文字母來拼記普米語,用以記載本民族的歷史傳說、故事和歌謠等,但流傳不廣。後來多被巫師用以書寫經卷。現在,普米族地區大都通用漢文。
過去,寧蒗和木里的普米族曾用藏文字母來拼記普米語,用以記載民族的歷史傳說、故事和歌謠等,但流傳不廣。後來多被巫師用以書寫經卷。現在普米族地區大都通用漢文,他們一般使用漢字。普米族擅長飼養家畜和放牧,畜牧業發達,狩獵常常是男子的集體活動,獵物實行平均分配。
普米族
普米族有良好的傳統道德觀念。白天主人下地勞動或外出,一般都不鎖門,但不會丟失財物。在外拾到別人的物品,或發現別人丟失的財物,不能隨便占有或損壞,要撿起來放在路邊顯眼的地方。對人以誠相待,日常生活中決不破壞公共財物。
普米族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禁忌。普米族家庭火塘上方的“神台”上不能擺放雜物,不能攀踏“神台”,不得用掃地的掃帚掃“神台”。不能在村寨的神山龍潭處砍伐樹木、挖土搬石和亂丟雜物,不能戴著斗笠進屋。客人不能背向火塘而坐。不準背著槍進門,須拿在手裡進門,不能將刀口或槍口對著別人。不能將鞋放在床頭。若門
普米族主要有晉昔節、轉山節和嘗新節。大部分普米族在每年的農曆臘月初七晚上吃年飯,也有的在初六的晚上,從初八開始視為新年的第一天,歡度“晉昔”。轉山節的日期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日,有的地區在七月二十五日。嘗新節沒有固定的日期,各地以當地農作物收穫情況而定,大多以村為主,各村的日子不一樣,但最多相差5-10天左右。嘗新節一般過兩次,也有過一次的,在小春人庫以後和大春收割以後的幾天中進行。節日期間,走親串戚,舉行文體娛樂活動,說唱本民族的歷史、傳統習俗,祈求五穀豐收。普米族的房門外都懸掛著牛羊的骨頭,據說這是家庭財富的象徵,同時也具有驅邪鎮鬼的作用。
寧蒗地區普米族至今保留著古代“搶婚”習俗。“搶婚”是青年男女為婚姻受阻,採取一種“生米做成熟飯”的結婚方式。男女雙方事先暗中商定婚期。結婚那天,姑娘仍外出若無其事地勞動。男方則派生辰屬相相合的人暗中跟蹤,看準時機後突然搶奪,搶得之後便高聲呼喊:“某某人家請你去吃茶!”姑娘佯裝反抗。早有準備的親友們聞訊後迅速出擊,與迎親的人展開激烈爭奪,由於人多勢眾,終將姑娘奪回,然後簇擁她回家舉行隆重的出嫁儀式。儘管女方家長不同意這門親事,但此時,也無可奈何,只好默認,並準備豐盛的食物,為女兒出嫁進行慶祝。
普米族長期和納西、彝、藏等民族雜居,服裝及頭飾吸收了他民族服飾特點。寧蒗、永勝地區的普米族女子喜將氂牛尾和絲線纏在長發中編成粗大的辮子盤在頭上,再纏繞長頭帕,以包頭大為美,其身穿高領右襟衫,下著寬大百褶裙腰纏織有紅、黃、綠、蘭條紋的羊毛寬頻,有的還在背上披一張潔白的長毛羊皮。在裙子的中間,通常都橫繡一道紅色彩線。她們說這是祖先遷移的路線,人死了以後需沿這條路去尋找自己的歸宿,否則就回不了老家。蘭平地區未婚女子用天藍色繡花帕包頭,頭帕外垂一束紅絨線,這是未婚的標誌。已婚婦女用黑色長帕包頭。有的喜佩紅、白色珠飾,有的喜帶耳墜銀環。富裕人家在頸項還要掛上珊瑚、瑪瑙和料珠,胸前佩帶“三須”、“五須”的銀鏈,手戴鐲圈和寶石戒指等。女子能用構造簡單的腰機和水平織機織出圖案精美的土布。
受藏族服飾影響,男子穿大襟立領上衣,外套皮袍,系腰帶,下著長褲、皮靴。天熱時將皮袍褪至腰間,兩袖系在身前。頭戴前沿高豎的皮帽,腰挎一把長刀。傳統普米族男裝為麻布短衣和寬大褲子,天寒時披羊毛坎肩,裹綁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