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姓氏]

赤[姓氏]

赤姓,現行較罕見姓氏。赤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兩千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一千二百六十六位,以太原、京兆、朱提、建寧為郡望。 今河北景縣、蔚縣,山東東平,山西太原、大同、陽泉,陝西韓城,河南泌陽,西峽,南陽,禹州等地。廣東新會等地也有分布。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赤[姓氏] 赤[姓氏]

赤 [赤、烾,讀音作zǐ(ㄗˇ)]

漢代有赤斧;金代有赤昱,洛川刺史;元代有赤攸克;明代有赤從周,汶上縣丞。

姓氏淵源

赤[姓氏] 赤[姓氏]

赤姓源出有: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黃帝曾孫帝嚳之子契,屬於以帝王賜姓為氏。據史籍《山海經》記載:帝顓頊從姜姓東夷少昊的手中奪取了部落聯盟的領導權後,統一中原,歷史進入炎黃時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古漢語成為炎黃部落聯盟的通用語,中華古象形圖騰由鳳變為龍,甲骨漢字記述了華夏文明史。傳說,後來黃帝的曾孫帝嚳與女簡一見鍾情,生下了契,舜帝十分高興,賜契為子氏,又稱紫氏、赤氏,成為後世殷商的祖先。赤,是遠古時期原始農業刀耕火種的表征,即大火燃燒后土地的顏色,稱赤色。後世建築行業以乾窯燒製法生產的建築用磚,俗稱紅磚,其實就是赤色磚,今人可以從其“紅磚”上了解真正的赤色。傳說,在虞舜二十年(公元前2260年待考),舜帝指派當時的司徒即大禹去治水,同時也派契、后稷兩人協助大禹;十三年後,大禹總算治理了水患。舜帝很高興,便封契於商邑(今陜西商縣),並任命契為六卿之一的司徒,主管土地和民眾教育。契在自己的封地中,採用后稷的建議,以火耕之法開發農業,使商地的經濟迅速發展起來,國力也迅速增長,因此後人稱契為“赤氏”。在契去世後,由其子昭明繼位,繼續治理商。

在契的後裔子孫中,有沿襲先祖名號稱赤氏者,世代相傳至今,是十分古老的姓氏之一,該支赤氏讀音作zǐ(ㄗˇ)。

第二個淵源

源於子姓,出自殷商第二十七代君主帝乙之子子期的封地郝鄉,屬於避難改姓為氏。相傳,契為商的始祖。他曾助禹治水有功,被舜任為司徒,掌管教化,居於商(今河南商丘)。相傳其母因吞玄鳥(燕)卵而生下他,故被賜姓子。商族後來不斷的壯大,終於在契的十四代孫湯的領導下,推翻了夏桀的統治,建立了殷氏為王的商朝。殷商在第二十七代帝王帝乙即位時,將他的兒子子期封於太原郝鄉(今山西太原),其後子孫也以地為氏,稱郝氏。一說郝鄉在今陝西西矮附近,史稱郝氏正宗。至於郝氏的得姓,是在公元前十一世紀商朝被周朝滅亡之後,按當時的習慣,子期的後裔有的便以地名為氏稱郝氏,是為山西、陝西郝氏。

戰國中期的周安王姬驕二十六年(晉靜公姬俱酒二年,韓哀侯二年,趙敬侯趙章十一年,魏武侯魏擊二十一年,公元前376年),趙、韓、魏三家徹底瓜分剩餘的晉國土地時,郝氏家族為躲避禍亂,將“郝”字去“邑”改為“赤”字,稱赤氏,世代相傳至今,姓氏讀音作chí(ㄔˊ)。

第三個淵源

源於彝族,出自元、明時期彝族“塞赤氏”和“赤氏”兩個古老的大家族世系,屬於漢化改姓為氏。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徵,是彝族崇尚的自然神之一。在彝族地區,最隆重的節日就是火把節,火把節多在每年農曆的6月24~25日舉行,到夜晚,人們點上紅彤彤的火把,火把行列從村頭照到田野,人們圍著熊熊燃燒的火堆,盡情歌舞,“打歌”、“阿細跳月”、“打跳”、“大三弦”、“羅作舞”、“朵洛荷”等歡快的集體舞在這三天都會大展風采。由於古彝族人崇奉火把,由此產生了“塞赤氏”和“赤氏”兩個古老的大家族世系。實際上,彝族在歷史上原來沒有姓氏,實行的是父子連名制,由父名和子名順推相連,父親名字的最後一個字,作為兒子名字的第一個字,十代為一輪。“塞赤氏”和“赤氏”,是彝族的兩各原始部落名稱,本非姓氏,彝族人開始使用漢姓是在明朝洪武年間,明太祖朱元璋賜水西宣慰使靄翠為“安”氏,賜寧州彝族土司為“祿”氏,因此其他土司及土司以下階層的人相繼攀附安、祿等姓氏。如烏撒土司為安氏,烏蒙、東川土司為祿氏。故而至今在彝族中安、祿等姓氏人家比較多。不過,芒部彝族土司的“隴”氏來歷,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除封建帝王賜姓以外,彝族使用的漢姓主要有以下幾種來源:

一,是地方漢族官員認為彝人“家無姓名”,不便管理戶籍和徵收賦稅等事務,遂以“百家姓首八字”分別給予姓氏。

二,是由氏族圖騰漢化而來。

三,是彝、漢雜居相處,為便於交往,便假託鄰里的漢姓。所以,彝族的漢姓總是與當地漢族姓氏大多數相同。

四,是彝族婦女與漢族或其他民族通婚所生子女,多數是族別從母姓氏從父。

彝族塞赤氏和赤氏兩個世系後來多在元、明時期的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赤氏,世代相傳至今,姓氏讀音作chí(ㄔˊ)。

第四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出自清朝時期蒙古族赤穆特氏部落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赤穆特氏,亦稱崔珠克氏,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Cuijuk Hala。

清朝中葉以後,蒙古族、滿族赤穆特氏多冠漢姓為赤氏、崔氏、劉氏、持氏等。

第五個淵源

源於滿族,出自清朝時期滿族赤佳氏部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赤佳氏,亦稱持嘉氏、遲佳氏、持佳氏、石佳氏、實嘉氏,滿語為C’ygiya Hala或Sigiya Hala,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赤盞氏,在金國時期為女真石盞氏,以姓為氏,如著名的金國尚書右丞赤盞·尉忻、參知政事石盞·女魯歡等,皆出該氏族,世居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南部)、烏蘇河(今吉林梨樹)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後有錫伯族引為姓氏者。

清朝中葉以後,滿族、錫伯族赤佳氏多冠漢姓為遲氏、張氏、池氏、石氏、赤氏等。

得姓始祖

契、子期。

遷徙分布

今陝西省的西安市臨潼區,河北省的保定市安新縣、定興縣,北京市,河南省的泌陽市、西峽縣、南陽市,山西省的太原市五寨縣、大同市,加拿大等地,均有赤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太原府:亦稱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後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為府。民國時期改為市,成為山西省會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京 兆: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上“京兆”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為其太守。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曹魏文帝黃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曹魏黃初三年又改名為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齊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為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內。西晉時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定京兆郡(或尹)。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改為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復為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北洋政府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

朱提郡:夏、商時期朱提郡屬梁州地境。周王朝時期時稱竇地甸、大雄甸。春秋時期稱靡莫部。秦朝時期為蜀郡地。西漢建元六年(丙午,公元前135年),漢武帝在今四川省南部和雲南省東北部設定了犍為郡,領十二縣,其中今雲南昭通地區境內就有朱提、南廣、堂琅三縣。當時的朱提縣轄今昭通、魯甸、大關、鹽津、綏江、水城範圍;南廣縣境域包括今彝、鎮、威及四川高縣、珙縣、筠連、興文等縣;堂琅縣轄今巧家及會澤、東川。漢元封二年(壬申,公元前109年),在犍為郡南部設都尉,稱犍為南部都尉,轄五縣:朱提、南廣、堂琅、漢陽(今貴州威寧、水城、雲南宣威一帶)。東漢安帝永初元年(甲戌,公元前107年),分犍為南部設犍為屬國都尉,領朱提、漢陽兩縣。原堂琅縣併入朱提縣,縣併入漢陽縣。南廣縣仍屬犍為郡。犍為屬國境域為今昭通、魯甸、巧家、永善、彝良、大關以及東川市、曲靖市會澤、宣威,貴州省威寧、赫章及水城北部一帶。漢獻帝建安二十年(乙未,公元215年),改犍為屬國為朱提郡。轄朱提、漢陽、南廣(今鹽津)、堂琅、南昌縣(今雲南鎮雄、威信、赫章一帶)。三國蜀漢延熙元年(戊午,公元238年),從朱提郡中劃出部分境域,即今鎮雄、鹽津、威信、四川省珙縣、興文、貴州省赫章、水城一帶設立南廣郡。西晉建武元年(甲子,公元304年),改南廣郡為縣。晉永嘉五年(辛未,公元311年)農曆5月復置南廣郡。轄南廣、南昌縣。晉太寧二年(甲申,公元324年)撤銷了南廣郡。西晉時期,朱提郡轄朱提(今昭通、魯甸、永善)、堂琅(今巧家、會澤、東川區)、臨利(彝良)、漢陽(貴州威寧、赫章)、南秦(今雲南鎮雄、威信、貴州省畢節)。東晉鹹和八年(癸巳,公元333年),復置南廣郡,轄南廣(鹽津、鎮雄、威信)、常遷、晉昌、新興(後三縣在今大關、鹽津、綏江、四川、筠連一帶)。南北朝南齊時期,分置南、北、東朱提三郡。南朱提轄朱提、漢陽、堂琅、南秦;北朱提轄河陽(今永善、綏江)、義城;東朱提轄今貴州省水城、畢節、赫章、威寧。北周武帝保定二年(丙午,公元526年),在南寧州東北部分置恭州,轄今昭通市東川區和曲靖市會澤縣。隋朝文帝開皇四年(甲辰,公元584年),設恭州、協州。恭州轄今永善、昭通、魯甸、巧家、會澤、東川;協州轄今雲南鎮雄、彝良及貴州威寧。隋開皇六年(丙午,公元586年),在戎州(今四川宜賓)置開邊縣、治地包括今水城、綏江、鹽津。隋煬帝大業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廢恭州、協州,復置朱提郡。唐朝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復設恭州、協州,設靖州,其時轄地包括今雲南的大關、彝良、貴州省的威寧、畢節。唐武德八年(乙酉,公元625年),改恭州為曲州,轄朱提、唐興二縣。朱提縣即今昭通、魯甸;唐興縣即今巧家、會澤、東川區。元朝至元十三年(丙子,公元1276年)立烏撒路、烏蒙路。元至元十五年(戊寅,公元1278年)改稱軍民總管府。元至元二十五年(戊子,公元1288年)升為烏撒烏蒙宣慰司兼軍萬戶,領烏撒路、烏蒙路。東川路、芒部部,隸四川行省。明朝洪武十四年(辛酉,公元1381年)改隸雲南、明洪武十六年(癸亥,公元1383年)烏蒙、東川、芒部府升力軍民府,明嘉靖五年(丙戌,公元1526年)改芒部軍民府為鎮雄軍民府。清雍正五年(丁未,公元1727年)改土歸流,降鎮雄州為鎮雄直隸州,烏蒙府、東川府仍舊;從四川劃隸雲南。清雍正九年(辛亥,公元1731年),改烏蒙府為昭通府,置恩安縣附郭。民國初年(壬子,公元1912年)廢府存縣。民國三十二年(癸未,公元1943年),設昭通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昭通、巧家、魯甸、永善、綏江、鹽律、大夫、彝良、威信十縣。民國三十四~三十五年(公元1945~1946年),曾在魯甸縣龍頭山地段設立朱提鄉、樂馬鄉、龍溪鎮。民國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會澤縣劃入。民國三十七年農曆8月6日(戊子,公元1948年9月11日),當地政府曾立碑一塊,銘曰:“朱提鄉購買中心國小校舍碑記。”1950年昭通解放,設專員公署,後改昭通地區行政公署。1958年會澤縣劃出。1981年新設水富縣。

建寧郡:亦稱益州郡、五尺道、味縣、寧州、即曲靖市。曲靖在歷史上一直是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秦、漢時期的“五尺道”是最早開闢出的雲南”內引外聯“之通道,秦朝時期設益州郡。西漢五朝時期己在曲靖設定味縣。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他派人入南荒,始知秦拓五尺道至西洱河而止於洱河口。張騫表奏漢武帝,以甸為滇,稱西洱河為滇池,始於此。時莊有後人張仁果,為人忠厚,性慈,知其賢,立仁果為白王,以白崖(今彌渡紅岩)為都。後傳六王,改國號為建寧,遷都澄江(今祥雲、賓川二縣境)。至漢朝,位為大鬼主雍奪。三國時期的蜀漢建興三年(乙巳,公元225年),蜀漢丞相諸葛亮南征,“七擒孟獲”,殺雍,封龍佑那為建寧王,賜姓張,立鐵柱於建寧城,並立碑標記,並在蜀漢建興三年秋改改益州郡為建寧郡,移治至味縣(今雲南曲靖)。西晉王朝時期設為寧州,曲靖成為全國十九個州之一,其時轄地在今祥雲、賓川縣境內。之後的五百年內,曲靖一直是雲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設曲靖地區行政公署。1997年撤地設市。

堂號

太原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朱提堂:以望立堂。

建寧堂:以望立堂。

歷史名人

赤向榮:(公元1942~今),山西五寨人。著名地方稅務工作者。山西省五寨縣工商局市場管理所所長。

他1984年從寧武縣陽方口石油公司消防隊調入五寨縣工商局,任東秀莊工商所所長,1985年調市場管理所擔任所長。他十年如一日,默默無聞地奔波在市場管理中。他每天早上從離縣城十公里的家裡騎腳踏車來到市場上,從不間斷、不知疲倦地默默奉獻著自己的一切,使一個無人敢管的贓、亂、差市場煥發出勃勃生機,為繁榮五寨市場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年年被縣局評為先進個人,1992~1994年出席縣勞模大會,1995、1996年被地區工商局評為先進工作者和廉政建設先進個人,1997年被山西省工商局評為先進個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