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會

小康社會

小康社會是古代思想家描繪的誘人的社會理想,也表現了普通百姓對寬裕、殷實的理想生活的追求。所謂全面的小康社會,不僅僅是解決溫飽問題,而是要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滿足城鄉發展需要。十六大報告中,從經濟、政治、文化、可持續發展的四個方面界定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具體內容。特別將可持續性發展能力的要求包含在其中。具體就是六個“更加”: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基本信息

發展概念

小康社會小康社會

“小康”一詞最早出自中國古代典籍《禮記》,原意是指古代自然經濟條件下比較寬裕的生活狀態,是比理想中“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較低級的發展階段和社會形態。
1979年12月6日,鄧小平同志在會見來訪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提出,中國現代化所要達到的是小康狀態。他曾經說:“翻兩番,國民生產總值人均達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紀末在中國建立一個小康社會。這個小康社會,叫做中國式的現代化。”“翻兩番、小康社會、中國式的現代化,這些都是我們的新概念。”對於對小康社會的認識,有的專家學者認為,小康是介於溫飽和富裕之間的一個生活發展階段。不僅要從生活水平的角度來理解,還應把小康社會作為一個更加具有理論內涵的新概念,是一個體現經濟和社會全面協調發展的新概念。其發展目標包括人民生活目標、經濟發展目標、政治發展目標和社會發展目標等方面的內容。所以,小康社會是一個經濟發展、政治民主、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環境優美、生活殷實、人民安居樂業和綜合國力強盛的經濟、政治、文化全面協調發展的社會,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社會發展階段。
“小康社會”是一個經濟概念,先實行小康的思路是正確的。小康社會是完全地集成了法家管子的治理方式——“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識榮辱”,這是小康社會建設的前提和基礎。中國的經濟發展讓每一個主體的生活水平相對來講是越來越好;每一個主體的自由度、權利、人權狀況才會越來越得到改善。
從治理理念來說,“小康社會”並不是儒家學說的延續,相反卻是法家治理思想的體現,法家重“法”(商鞅)、重“術”(申不害)、重“勢”(慎到),其衡量標準和最終目的就是統一和富強。之所以說小康社會是法家的傳承而不是儒家的承繼,是因為其根本價值理念同法家是一致的:首先實現經濟和生活的富足;遵守法令和紀律,法不阿貴(表現在當代中國便是90年代的“依法治國”);尊重個體價值,鼓勵個體獨立;積極入世,奮力進取,以實現“爭於氣力”的國家統一和富強為責任。

發展戰略

小康社會小康社會

鄧小平同志不僅描繪了小康社會的發展藍圖,而且構想了建設小康社會的跨世紀發展戰略,即著名的“三步走”發展戰略。
1997年,江澤民同志在十五大報告中提出“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新任務。進入新世紀,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並作出具體的戰略部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我國實現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必經的承上啟下的發展階段,也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擴大對外開放的關鍵階段。

奮鬥目標

小康社會小康社會

江澤民同志在十六大報告中從我國的基本國情出發,深刻分析了目前我國小康水平的特點,闡述了鞏固和提高小康水平的長期性和艱巨性,進而提出了在本世紀頭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
進入小康社會是一個分領域、分地區、有先有後的發展過程。進入新世紀的時候,我們只是剛剛跨入小康社會歷史階段的大門,處於小康社會的初期階段。這時候我們所達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所謂低水平,就是雖然我國經濟總量已經達到一定規模,但人均水平還比較低。所謂不全面,就是的小康基本上還處於生存性消費的滿足,而發展性消費還沒有得到有效滿足,社會保障還不健全,環境質量還有待提高。所謂發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發展水平差距不小。
在小康社會問題上有兩種應該注意的傾向:看不到我國就要進入小康社會,綜合國力有了很大增強,有可能又有必要集中力量辦一些有力推進現代化的大事,是不對的;忘掉我們的基本國情,以為不應實行或者可以很快改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政策,更是不對的。江澤民同志在十六大報告中強調,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仍然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在新世紀必須繼續為完成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歷史任務而奮鬥。

發展過程

小康社會小康社會

實現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我們黨經過了多年的探索。早在1989年6月,鄧小平同志就建議,“組織一個班子,研究下一個世紀前五十年的發展戰略和規劃”。
1995年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規劃了到2010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奮鬥目標。
1997年,十五大明確提出到21世紀中葉、跨度達50年的發展目標。十六大報告進一步提出:我們要在本世紀頭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經過這個階段的建設,再繼續奮鬥幾十年,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十六大報告還從經濟、政治、文化和可持續發展等四個方面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具體奮鬥目標。
1979年12月6日,鄧小平在會見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第一次提出了"小康"概念以及在20世紀末我國達到"小康社會"的構想。他說:"我們要實現的四個現代化,是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我們的四個現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們那樣的現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紀末,中國的四個現代化即使達到了某種目標,我們的國民總產值也還是很低的。要達到第三世界中比較富裕一點的國家的水平,比如國民生產總值人均一千美元,也還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在這之後,他又多次提出了這一構想。黨的十二大正式引用了這一概念,並把它作為二十世紀末的戰略目標。在"小康社會"人民的生活達到"小康水平",這是指在溫飽的基礎上,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達到豐衣足食。

豐富內涵

小康社會小康社會

小康社會是一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國家的綜合國力特別是經濟實力將會顯著增強的社會發展階段。鄧小平說,如果進入小康社會時,我們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1000美元,而人口已有12億到12億5000萬,那么就意味著國民生產總值達到1萬到1萬2000億美元了。也就是說,在小康社會發展過程中,在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從800到1000美元向前發展的過程中,經濟總量將一步一步地走在世界的前列。
小康社會是一個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實現社會主義本質、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社會發展階段。鄧小平有一個重要的思想,這就是"不堅持社會主義,中國的小康社會形成不了"。原因何在?他說:"我們社會主義制度是以公有制為基礎的,是共同富裕,那時候我們叫小康社會,是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的小康社會。"他的意思是說,在小康社會,從人均國民收入來講生活並不富裕,但由於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國民收入分配是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沒有太富的人,也沒有太窮的人。
小康社會是一個國內外市場不斷擴大、國家巨觀調控也不斷完善的過程。鄧小平說:"過去我們是窮管,現在不同了,是走向小康社會的巨觀管理。不能再搬用過去困難時期那些方法了。"
小康社會在經濟體制和其他體制上將不斷完善、定型。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制定的各項方針政策推動了我國擺脫貧困,解決溫飽,走向小康社會。它們隨著實踐的發展,該完善的要完善,該修補的要修補,但總的是要堅定不移地堅持。鄧小平構想,"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時間,我們才會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這個制度下的方針、政策,也將更加定型化。"這裡說的"再有三十年的時間",就是到2020年左右。那時,我們已經進入小康社會20年了,換句話說,小康社會將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種制度逐步完善和定型的過程。
小康社會還是一個科學和教育投入有較多增加,精神文明建設有大變化的發展階段,還是一個在繼續發展沿海地區的同時,突出地提出和解決好內地的發展問題的階段。
按《全國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標準》指標測算,到1999年我國總體已走完溫飽階段94.6%的路程,2001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900美元,預計到今年底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將達到1000美元,國內生產總值將突破10萬億人民幣大關,我國進入建設小康社會新階段。
據了解,上世紀90年代中期,國家統計局會同國家計委和農業部共同制定出了《全國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標準》、《全國農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標準》和《全國城鎮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標準》三套小康標準。此後,這些標準成為衡量全國人民跨入小康的基本條件。從標準規定的五個方面看,我國當前經濟水平和精神生活已達到小康標準,物質生活、人口素質和生活環境實現程度分別為94.6%、88.4%和91.5%。具體體現為:城鄉居民的收入日益提高。2001年,我國城鎮居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近7000元,農村居民的年人均純收入也已經接近2500元。今年上半年農民從非農產業中得到的現金收入平穩增長,人均566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8元。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住房”。十幾年前,一家三代擠在一間房子裡並不罕見,如今,城鎮人均住宅建築面積超過10平方米,農村達到25平方米。
從1998年開始,我國個人購車已占銷售量的50%以上。城市居民中,每萬人擁有轎車達100多輛;假日旅遊也正成為中國人新的消費熱點。2001年我國國內旅遊人數達到了7.8億人次。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公民出境人數只有300萬人次,到2001年,已經達到1213萬人次。
通信業發展異常迅猛。截至2009年,我國固定電話用戶數達到3.6544億戶,手機的用戶數也超過6.8億戶,均居世界首位。我國網民人數超過3億戶,名列世界第一。
教育水平進一步提高。到1999年底,全國已有一半以上的縣市區達到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目標,全國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1%,國小和國中升學率分別為94.4%和50%。1999年底成人識字率達87.6%,超過85%的小康標準值。到2000年底,我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比重為4.7%。
文化事業不斷發展。1999年我國文化事業又有了新的發展,文化館達2899個,公共圖書館為2769個,博物館為1371個。1999年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達90.4%,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達91.6%。
衛生保健條件逐步改善。1999年全國每萬人擁有病床數25.49張,每萬人擁有衛生機構數2.55個。國民平均壽命接近中等已開發國家水平,從1990年的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至2000年的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我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十年提高2.85歲,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歲,比開發中國家和地區高7歲。
環境生態保護有所改善。1999年全國自然保護區總數由1995年的793個擴大到1146個;全國自然保護區面積也由1995年的7172萬公頃發展到8815.2萬公頃;全國生態示範區數達151個,全國生態示範區面積達3330.9萬公頃。可喜的是,1999年我國森林覆蓋率為16.55%,首次超過15%的小康標準。
社會保障能力進一步鞏固提高。
2000年末全國參加失業保險職工人數為10408萬人,月平均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為137萬人;有10367萬職工和3173萬離退休人員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有4332萬職工參加了基本醫療保險。到2000年底,全國共有381.8萬城鎮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濟;有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了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00萬村民獲得最低生活保障救濟,發放保障金7.3億元。
黨的十八大報告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和新的階段性特徵,在黨的十六大、十七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更具明確政策導向、更加針對發展難題、更好順應人民意願的新要求,以確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會,是發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幾億人口的小康社會,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全面發展的小康社會,是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宏偉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基礎的小康社會。
根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報告從以下五方面充實和完善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一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主要是六點要求:第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重大進展;第二,在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的基礎上實現兩個“倍增”,即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第三,通過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使科技進步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大幅上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第四,通過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使工業化基本實現,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鎮化質量明顯提高,農業現代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第五,通過繼續實施區域總體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區域協調發展機制基本形成;第六,通過培育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使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高,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
二是人民民主不斷擴大。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加強政治建設,總的就是要在黨的領導下,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使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豐富,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進一步發揮;更加注重發揮法治在國家和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維護國家法治的統一、尊嚴、權威,實現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落實,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斷提高,人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
三是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主要是四點要求:第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決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必須使之深入人心;第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本任務,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使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高;第三,讓人民享有健康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必須實現文化產品更加豐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第四,文化越來越成為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元素,要不斷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必須要使中華文化走出去,邁出更大步伐。
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要做到:第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總體實現,這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普遍提高的重要標誌;第二,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創新人才培育水平明顯提高,進入人才強國和人力資源強國行列,教育現代化基本實現,這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基礎;第三,就業更加充分,這是民生之本得到保障的具體體現;第四,收入分配差距縮小,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扶貧對象大幅減少,這是發展改革成果惠及全體人民的重要體現;第五,社會保障全民覆蓋,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住房保障體系基本形成,這是實現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病有所醫的必然要求;第六,社會和諧穩定,這是人民安居樂業的必要前提。
五是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要在以下方面取得明顯成效:一是最佳化國土開發格局,使主體功能區布局基本形成;二是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初步建成資源循環利用體系;三是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四是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實現森林覆蓋率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增強,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報告在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提出新要求的同時,還明確了深化各領域改革的目標。
(節選自《新思想·新觀點·新舉措》一書,學習出版社、紅旗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小康社會

學術觀點

有學者認為,雖然中國改革中的收入有不平等、地區差異大,但總的來說,中國改革的受益者比俄羅斯多。對中國很難下一個完整的判斷,很多人從不同角度的觀察都有一定道理。黑格爾說真理是全體,而我們的觀察往往是局部的。如何在各種片面、但又不無道理的觀察中理出頭緒?這就需要一個統籌全局的新概念框架,對具體的局部觀察進行重新整理。“小康社會”的提出,就是對這一新概念框架的探索和追求。“小康”或“共同富裕”的一種解讀可以是“小資產階級普遍化”。(崔之元:如何認識今日中國:“小康社會”解讀)

總體小康

總體小康是一個低標準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個較高標準的小康。
2000年底,我國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屬於中下收入國家的水平。而到2020年,我國人均GDP將超過6000美元,達到中等收入國家水平。小康水平有一個從低到高的發展過程,總體小康只能說是剛剛跨過小康的門檻。
總體小康是一個偏重於物質消費的小康。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除了注重物質生活提高外,還特別注意人們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權利,以及生活環境的改善等方面,實現社會全面進步。
總體小康是一個發展不均衡的小康,即使是低水平的小康,全國也還沒有全面達到。到2000年,我國尚有3000萬人溫飽沒有完全解決。城鎮也有一批人口在最低生活保障線以下。還有相當數量的人口雖然溫飽問題得到解決,但尚未達到小康。

全面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和國家到2020年的奮鬥目標,是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經過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20世紀末,我國人民生活總體上開始達到小康水平,這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一個新的里程牌。在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已經朝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邁進了堅實的步伐。黨的十七大順應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和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我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和規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基本目標和基本政策構成的基本綱領,在十六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對我國的發展提出了五個方面新的更高要求。黨的十八大指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我們一定要毫不動搖堅持、與時俱進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
一是在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改善方面的目標,1)強調了國家經濟總量的提高,提出“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2)強調了完成工業化的任務,提出“基本實現工業化,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3)強調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提出“城鎮人口的比重較大幅度提高,工農差別、城鄉差別和地區差別擴大的趨勢逐步扭轉”;4)強調與人民生活質量有關的收入、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提出“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健全,社會就業比較充分,家庭財產普遍增加,人民過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二是在政治文明建設方面的目標,提出“社會主義民主更加完善,社會主義法制更加完備,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實,人民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權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基層民主更加健全,社會秩序良好,人民安居樂業”。
三是在精神文明建設和科教文化發展方面的目標,提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形成比較完善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科技和文化創新體系、全民健身和醫療衛生體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
四是在社會建設方面的目標,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十八大指出,必須堅持促進社會和諧。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增強社會創造活力,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
五是在生態環境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目標,提出“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建設標準

國家有關部門參照國際上常用的衡量現代化的指標體系,考慮我國國情,從十個方面形成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標準:
一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3000美元。這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根本標誌。2000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854美元。按照國內生產總值翻兩番的發展速度測算,到2020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將超過3000美元,達到當時中等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
二是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萬元(2000年不變價,下同)。過去20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了3倍。預計今後20年,我國經濟將繼續快速發展,城鎮居民收入水平能夠保持過去20年的增長勢頭,到2020年達到18840元,可以稍微超過小康指標。
三是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8000元。過去20年我國農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增長了3.5倍,其中近10年增長1.6倍,到2000年為2253元。可以預計,今後20年,隨著農村改革的深入和農業現代化水平的提高,農民收入有可能增長3.2倍,農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達到7210元,基本實現小康目標,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也有所縮小。
四是恩格爾係數低於40%。近10年,城鎮居民消費的恩格爾係數下降了15個百分點,農村居民消費正處於新的升級過程中。2000年,全國恩格爾係數為46%。預計到2010年下降到40%,2020年前後下降到35%左右。
五是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0平方米。近10年每人年均增加0.5平方米,2000年達到19平方米。預計2020年可以超過30平方米。
六是城鎮化率達到50%。我國近10年城鎮化率年均提高1個百分點,2000年為36.2%。今後20年,我國將堅持城鎮化戰略,工業化也進入加速發展階段,城鎮化率每年可以提高1個百分點,到2020年達到56%。
七是居民家庭計算機普及率20%。到2000年,我國城鄉居民家庭計算機普及率約為4.2%左右,其中城鎮居民家庭計算機普及率為9.7%。這幾年,計算機普及率呈現加快提高的趨勢,到2020年可以基本實現計算機普及率20%的目標。
八是大學入學率20%。目前我國大學入學率為11%。隨著科教興國戰略力度的加大,社會力量參與辦學,我國大學入學率到2015年可以達到15%,到2020年有可能超過20%,達到25%。
九是每千人醫生數2.8人。到2000年,我國達到每千人為2人,高於世界平均水平,到2020年預計每千人超過3人。
十是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2001年,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達到71.6%,預計到2010年就可以達到小康水平的95%。

內容要求

全面小康是惠及最大多數人的小康。調控居民收入差距,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努力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和基本要求。
因此,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需要加強和完善政府對居民收入差距的調控,主要措施有兩個:(1)分配起點的調控。包括大力加強教育;逐步打破壟斷,儘可能讓各行業公平競爭,並加強對壟斷行業收入分配的調節和監督;(2)分配結果的調控:加強對高收入者的稅收調節,建立稅收綜合調控體系;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防止城鎮和農村貧困人群的大面積產生;適時開徵社會保障稅?為社會保障體系提供資金來源,為低收入者提供基本保障;加大稅式支出力度,扶持和鼓勵再就業,從而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包括對農村城鎮化過程中勞動密集型企業給予積極的稅收扶持,稅收扶持還應向中西部地區傾斜,增強稅收的再分配調節功效,促進地區平等發展,實現共同富裕。

實現意義

到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時,我們這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和發展中社會主義大國,將成為工業化基本實現、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內市場總體規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國家,成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質量明顯改善、生態環境良好的國家,成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權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質和精神追求的國家,成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會更加充滿活力而又安定團結的國家,成為對外更加開放、更加具有親和力、為人類文明作出更大貢獻的國家。
“建成”與“建設”的區別
黨的十八大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出了明確要求。對於建設與建成主要有以下不同:1.建成是建設過程中的收官階段;2.建成是在建設道路上即將到達預期目標的衝刺階段;3.建成是在全面衡量建設過程和當前狀況後對按計畫實現目標的科學判斷。

政策成果

2010年

2011年12月2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統計監測報告(2011)》。報告顯示,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展順利,經濟發展取得重大成就,2010年人均GDP達到29992元,十年間年均增長9.8%。
最新統計數據分析,2010年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現程度達到80.1%,比2000年提高20.5個百分點,平均每年提高2.05個百分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六大方面: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生活質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資源環境的實現程度都有較大的提高。其中,經濟發展取得重大成就。
據監測,2010年中國在經濟發展方面的實現程度為76.1%,比2000年提高25.8個百分點,平均每年提高2.58個百分點。從五項監測指標來看,2010年人均GDP達到29992元(當年價),按可比價格計算,是2000年的2.56倍,十年間年均增長9.8%,實現程度首次超過60%,達到64.0%;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達到1.76%,比2000年的0.90%幾乎翻了一番,實現程度為70.4%;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43.1%,比2000年的39.0%上升了4.1個百分點,實現程度為86.2%;城鎮人口比重達到49.95%,比2000年的36.22%上升了13.73個百分點,實現程度為83.3%;失業率一直保持在目標範圍內,實現程度為100%。

2011年

2012年8月14日,江蘇省統計局、省發改委和
江蘇省委研究室共同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江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監測情況。截至2011年底,江蘇13個省轄市中已有9個達到省定全面小康標準。此外,在納入監測的62個縣級地區中,已有40個縣(市、區)總體達標,其中沛縣、建湖縣、寶應縣、鹽都區為新達標縣(區);蘇南、蘇中地區的省轄市、縣(市、區)已全面達標。[5]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蘇北地區實現“零突破”,徐州率先達到江蘇省全面小康標準,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1407元,比目標值高出17407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06元,比目標值高320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490元,比目標值高1490元。

2012年

為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十八大報告提出:“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為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報告還提出了“兩個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這充分體現了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