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簡介
名稱:禿杉
拉丁名 Taiwania cryptomerioides Hayata
別名:台灣杉、滇杉
分類:杉科、台灣杉屬
保護等級: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禿杉又名滇杉、台灣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是杉科台灣杉屬的高大喬木樹種。它主要分布在怒江州高黎貢山和碧羅雪山的茫茫林海中,此外也只有中國的湖北、貴州二省的少數地方及緬甸北部略有分布。禿杉樹幹高大挺直,樹高可在乃米以上,胸徑可達2.25米,是樹木家族中的巨人。它壽命很長,散生在針闊混交林中有2000多年老樹。禿杉木質輕軟,紋理順直,結構細緻,花紋美觀,邊材淡紅黃色,心材紫褐色,香味醇濃,易加工,是優良的建築、家具和裝飾品的上等用材。禿杉樹冠呈塔形,枝條修長下垂,樹姿優美,生長迅速,所以也是庭園和四旁綠化的優良樹種。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約40米,胸徑達2米,樹皮淡灰褐色,裂成不規則長條形,樹冠成錐形,大枝平展或下垂,小枝下垂,大樹之葉棱狀鑽形,排列緊密,長2—5毫米,兩側寬1—1.5毫米,直或上端微彎,先端尖或鈍,幼樹及萌芽枝之葉鑽形,兩側扁平,直伸或稍向內彎曲,先端銳尖。球花單性同株,雄球花2—7個蔟生於小枝頂端,雌球花單生於枝頂,無苞鱗。球果圓柱形或長橢圓形,長1.5——2.5厘米,直徑約1厘米,熟時褐色,種鱗12—39枚,中部種鱗寬倒三角形,長約7毫米,每發育種鱗具2位種子,種子長橢圓形或倒卵形,兩側邊緣具翅,種子連翅長4—7毫米,寬3—4毫米。
生態習性
台灣杉的分布區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夏熱冬涼,雨量充沛、雨日及雲霧較多,光照較少,相對濕度較大。據雷公山氣候資料,年均溫14.3℃,7月份均溫23.5℃,1月份均溫3.6℃,大於等於10℃有效積溫4110℃,≥10℃天數197天,凝凍約20天,年降雨量為1400毫米以上,雨量集中在4—9月,10—3較少約300毫米。
台灣杉的主要分布區雷公山地質構造為江南古陸雪峰台凸,地處雲貴高原東部邊緣,由於雷公山台塊上升,流水侵蝕,深切割的溝谷縱橫交錯,形成以高中山、中山為主,低山局部出現的地貌特徵,基岩為前震旦紀板溪群變質岩系,以淺變質岩為主。土壤為山地黃壤類,酸性,PH值4.0—5.3,質地為壤土,土層較深厚。台灣杉壽命長,生長迅速,主幹發達,淺根性,側根和鬚根發達,多集中於80厘米的土層中,幼樹稍耐蔭,在全光照條件下生長也比較迅速,種子萌發率良好,為擴大其資源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分布範圍
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為第三紀古熱帶植物區孑遺植物。曾廣泛分布於歐洲和亞洲東部,由於第四紀冰期影響,現僅存於雲南、湖北、貴州、台灣及緬甸北部局部地區。
台灣杉是中國特有樹種,著名的第三紀孑遺植物,遠在古新世曾廣泛分布於歐洲和亞洲東部,由於第四紀冰期的影響,現主要殘存於中國雲南西部怒江流域的貢山、瀾滄江流域的蘭坪、湖北南部的利川、毛坎,台灣中央山脈、阿里山、玉山及太平山,貴州東南部的雷公山,緬甸北部亦有少量殘存。在貴州東南部的雷公山為主要產地。
貴州省的台灣杉主產東南部雷公山一帶,集中分布於雷山縣的格鬥村、方祥村、劍河縣的昂英村、昂宿村、橋水村、榕江縣的丹江村等,台江縣交包、交密、巫中,劍河縣南哨、白道,榕江縣兩旺、樂里、本里,丹寨牛角山、加配等有小片零星分布。
繁殖技術
1.採種
禿杉球果於10—12月成熟。趁球果鱗片未張開時採下,放置通風乾燥處陰乾,待果鱗開裂,用棍棒輕擊球果,種子即脫出。種子宜用布袋裝置,放於陰涼通風處乾燥保存。勿使曝曬,勿使受潮發霉。種子發芽力可以保持一年左右,千粒重1.53克。
2.育苗
播種後20—30天出苗。播種苗床用砂壤土,平床。播種前用福馬林消毒土壤,7.天后播種。採用條播,每隔15厘米播一行,播種溝深o.5厘米,播後用沙、炭灰或火土薄薄覆蓋。再用稻草覆蓋苗床,上面再搭蔭棚。防止幼苗曝曬。播種量每平方米2克。場圃出苗率20%。
3.扦插育苗
經試驗,禿杉也可以用扦插育苗,扦插時間以1月底至2月初為好。秋插雖然也能成活,但生根率低。扦插及管理方法,可參照雪松。 3個月後,插穗開始生根,第一次翻床於7月初進行,生根率可達35%,未生根者,繼續培養。第二次翻床於11月進行,生根率7.3%,兩次生根率42.3%。
4.容器育苗
將苗床內5—10厘米的實生苗或扦插苗,移入容器內,培育壯苗,容器可用花盆、塑膠袋、竹籮或其它材料做成。容器內盛營養土。營養土配製;用60%的紅土、20%炭灰、10%的沙,另加10%的有機肥(廄肥,油枯等),無機肥(氮、磷、鉀),拌和均勻,並經消毒處理後裝進容器。將苗木移入培養,當苗木生長達到50厘米左右,即可上山定植。
植物價值
禿杉為中國鄉土樹種,原產於雲南西部怒江、瀾滄江流域及湖北西部利川、貴州東南部雷公山一帶,星散分布或成林,多與針葉樹、闊葉樹混生。禿杉邊材淡紅黃色,心材淡紫褐色,質輕軟,結構細密,紋理直,易加工,是建築、家具的優良用材。禿杉高大挺拔,側枝輪生平展,小枝下垂,四季常青,挺拔如雪松、而又透出幾分秀色,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上個世紀80年代末期,中國林科院曾組織進行過禿杉異地保存試驗研究,淮河流域的河南雞公山自然保護區是眾多引種點中最北端的一個,研究人員在此採用營養缽育苗,營造有小片片林。現在雞公山禿杉大田育苗繁育也取得成功。據育苗造林生長觀察,每畝用種量3至5斤,產苗4萬株,一年生苗高平均達15厘米,最高達27厘米,二年生苗平均在40至50厘米之間,造林苗年高生長量平均為1.1米,與當地杉木生長量持平,生長狀況良好。另外禿杉為第三紀孑遺植物,是國家珍稀瀕危一級保護植物,大量繁育栽培也是瀕危植物保護的重要手段。隨著國家生態環境建設的進行和社會對禿杉這個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進一步認識,它有望成為植樹造林和園林綠化中的後起之秀。
物種保護
為中國台灣的主要用材樹種之一,心材紫紅褐色,邊材深黃褐色帶紅,紋理直,結構細、均勻。可供建築、橋樑、電桿、舟車、家具、板材及造紙原料等用材。也是台灣的主要造林樹種。台灣杉為優良珍貴用材樹種,也是優良的庭園綠化樹種,並且對研究古地理、古氣候、古植物區系都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造林技術
採種經貴州省禿杉種源試驗結果表明:貴州省雷山種源具有生長快、抗性強、適應性廣之特點,可在貴州省1200m以下地區大力推廣造林。提倡用1年生實生壯苗造林,成活率達90%以上。禿杉結實年齡60_70生,種子於10_11月份成熟,球果變為淺褐色時採摘為宜。採下的球果攤曬數日,反覆篩出種子,再將種子曬乾,便可用布袋等乾藏。一般均在第二年早春播種,種子不耐貯藏,隔年播種發芽率即大大下降。育苗方法與杉木相似。
造林1、林地選擇:禿杉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廣,在酸性、中性、微鹼性土壤中均可生長。在粗骨土、石礫土都能生長,但忌土壤積水,乾燥多石土薄的陽坡、山脊不宜造林。
2、整地方式:塊狀整地,規格40厘米×40厘米×30厘米。
3、造林密度:以2米×2米株行距為宜。
4、造林時間:宜在2月下旬至3月初栽植。
5、造林技術:一是起苗根系要完整,適當深栽;二是提倡與杉木混交造林。
養護管理
1、苗木撫育:造林後頭3年鬆土培苗,剷除雜草每年5、6月和8、9月各1次。禿杉自然整枝較好,可不必修枝。
2、 間伐期:禿杉主要培育中大徑材,間伐宜在15年左右進行,間伐強度視立地條件情況而定,立地好的主伐株數為80~100株/畝,立地一般的為120株/畝左右。
3、主伐期:依市場需要而定,一般為30~40年左右。
病蟲害防治
苗期主要為猝倒病,用敵克松500~800倍液,蘇農6401可濕性劑800~1000倍,每隔10天左右施用1次 ,可抑制病害發生,也可用8:2草木灰石灰粉撒施。
國家保護植物
國家保護植物,是寶貴的珍稀植物,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價值、藥用價值。 |
松柏目百科
松柏目(Coniferales,又稱松科)在生物分類學上是松柏綱中的一個目,傳統分類上的裸子植物門包括五個綱(松柏綱、蘇鐵綱、銀杏綱、買麻藤綱、紅豆杉綱)。現因此五支裸子植物並非單系群,而將其中四支同被子植物一起並列為種子植物之下的五個門,紅豆杉目和松柏目合併到一個綱中。 |
國內一級保護植物相關種類
中國裸子植物瀕危及稀有種
裸子植物 | 裸子植物是原始的種子植物,其發生髮展歷史悠久。最初的裸子植物出現在古生代,在中生代至新生代它們是遍布各大陸的主要植物。現代生存的裸子植物有不少種類出現於第三紀,後又經過冰川時期而保留下來,並繁衍至今的。 |
三尖杉科 | 海南粗榧;貢山三尖杉;篦子三尖杉 |
柏科 | 翠柏;台灣翠柏;紅檜;岷江柏木;巨柏;福建柏;朝鮮崖柏;崖柏 |
蘇鐵科 | 蘇鐵屬所有種 |
麻黃科 | 斑子麻黃 |
松科 | 百山祖冷杉;秦嶺冷杉;梵淨山冷杉;台灣冷杉;長苞冷杉;元寶山冷杉;資源冷杉;銀杉;海南油杉;矩鱗油杉;柔毛油杉;太白紅杉;四川紅杉;麥吊雲杉;康定雲杉;大果青桿;長葉雲杉;大別山五針松;華南五針松;雅加松;巧家五針松;長白松;興凱湖松;毛枝五針松;短葉黃杉;瀾滄黃杉;黃杉;麗江鐵杉;長苞鐵杉 |
羅漢松科 | 雞毛松;陸均松;長葉竹柏;海南羅漢松;蘭嶼羅漢松 |
紅豆杉科 | 短葉穗花杉;台灣穗花杉;雲南穗花杉;白豆杉;紅豆杉屬所有種;榧屬所有種 |
杉科 | 水松;水杉;台灣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