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簡史
1899年R·B·歐文斯和E·盧瑟福在研究釷的放射性時發現氡,當時稱為釷射氣,即氡220。1900年F·E·多恩在鐳製品中發現了鐳射氣,即氡222。1902年F·O·吉塞爾在錒化合物中發現錒射氣,即氡219。
1903年,還是發現氬、氪、氖、氙一系列惰性氣體的拉姆賽對它們進行了初步探索。他和索迪從溴化鐳的放射產物中獲得0.1立方厘米的鐳射氣。這樣少量的氣體比一個大頭針的針頭還小,是看不見的。探索沒有取得有成效的結果。
到1904年,拉姆賽測定了它的光譜;1908年他和格雷合作測定了它的密度,確定它是一種新元素,不是別的,正和已經發現的一些惰性氣體一樣,是一種化學惰性的氣體元素。他們將它命名為niton。這個詞來自希臘文niteo,原意是“發光”
,因為它在黑暗中能夠發光,並且能夠使一些鋅鹽發光。兩年後他們二人共同測定了它的原子量為220,確定了它在化學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正好處在惰性氣體的末位。
套用領域
將鈹粉和氡密封於管中,氡衰變時放出的α粒子與鈹原子核進行(α,n)核反應,產生中子,可用作實驗室的中子源。氡還可用作氣體示蹤劑,用於研究管道泄漏和氣體運動等。
強烈地震前,地應力活動加強,氡氣不僅運移增強,含量也會發生異常變化。如果地下含水層在地應力作用下發生形變,就會加速地下水的運動,增強氡氣的擴散作用,引起氡氣含量的增加。
測定地下水中氡氣含量的增加可以作為一種地震前兆。
氡的同位素
氡有 27 種同位素,即 200 Rn- 226 Rn, 其中 225 Rn 未完全確定。最重要的是三個天然放射系中鐳的子體 222 Rn(Radon) 、 220 Rn(Thoron) 、 219 Rn(Actinium emanation) 。 222 Rn 的半衰期為 3.82 天, 220 Rn 的半衰期為 55 秒,而 219 Rn 的半衰期不到 4 秒,輻射衛生學意義不大。通常所說的氡指 222 Rn 。在討論室內氡時以 222 Rn 為主, 220 Rn 次之。
安全措施
氡濃度控制標準
室內氡濃度控制標準:從1995年到2004年,中國先後頒布了《住房內氡濃度控制標準》GB/T16146-1995、《民有建築工程內部環境污染控制規範》GB50325-2001、《地下建築氡及其子體控制標準》GB16356-1996、《人防工程平時使用環境衛生標準》GB/T17216-1998和《室內空氣品質標準》GB/T118883-2002,均明確了各類建築物的室內氡濃度控制標準。2004年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中心制訂的《健康住宅建設技術要點(2004版)》中也將氡濃度控制標準列入了人居健康工程的室內空氣品質標準的要素之中。其中,《地下建築氡及其子體控制標準》GB16356-1996規定:(1)已建的地下建築的行動平衡當量濃度為400。(2)待建的地下建築的行動平衡當量濃度為200。這是基於中國地下建築使用情況,即通常不作為永久性住宅的考慮。若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則應採用相應標準規定的控制水平。《民用建築工程內部環境污染控制規範》GB50325-2001規定:I.類民用建築(住宅、醫院、老年建築、幼稚園、學校教室等)氡濃度限量≤200;Ⅱ.類民用建築(辦公樓、商店、旅館、圖書館、展覽館、體育館、公共運輸等候車室、餐廳、理髮店等)氡濃度限量≤400。並規定“民用建築工程及室內裝修工程的室內環境質量驗收,應在工程完工至少7天以後、工程交付使用前進行。”“室內環境質量驗收不合格的民用建築工程,嚴禁投入使用。”
氡濃度控制措施
氡的源頭控制技術措施:氡的防治應從源頭抓起,一般性原則是:(1)使土壤中的氡進入室內的途徑最少;(2)使室內外的壓力差保持為零;(3)在建造房子時要滿足室內氡能夠容易排出的要求。具體措施如下:
正確選擇地基:在設計和施工以前,對地基進行放射性測量和評價,以避免房屋建在含放射性鐳等的地基上。這是降低氡及其子體潛在危害的最有效措施。例如,岩石(土壤)是地下工程內部環境氡的主要來源之一。從岩石類型的角度考慮,如果建在酸性岩(如花崗岩)上,內部氡濃度一般比建在沉積岩(如石灰岩、紅色砂岩)上更高些,建在正變質岩(從岩漿岩經變質而成,如花崗片麻岩)要比建在副變質岩(從沉積岩經變質而成,如大理岩)上更高些。另外,如果地下工程建在鈾礦化(床)或油氣田地下水流經的地方,室內氡濃度也較高。
鋪墊隔離層:當必須在氡釋放潛力較高的地址上建造房物時,合理地處理地基、鋪墊隔離層,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進入新建房屋的氡量。
自然或強制沉積:氡子體是荷電的,這使得它們能黏附於氣溶膠顆粒表面。它們也能保持為非附著狀態,並且沉積到建築物表面,從而減少暴露。實驗表明,沉積到建築物表面的氡子體量占總氡子體的百分比是氣溶膠顆粒濃度的函式。當氣溶膠顆粒濃度大於105個/cm3時,沉積到建築物表面的氡子體占總氡子體的4%;而當氣溶膠顆粒的濃度小於103個/cm3時,該比值為86%。觀察還表明氡子體沉積到牆面上的能力高於地板和室內物體的台面。沉積消減氡子體暴露的實際套用包括:使用天花板和HVAC系統設備來降低氡子體暴露;選擇強制空氣供暖系統替代輻射傳熱系統;減少顆粒產生。比如限制吸菸和控制室內灰塵等。
防氡塗料:在牆壁表面復蓋裝飾貼面可以減少氡的析出,在牆壁和地面塗某些塗料可以有效抑制氡的析出。磚外附有白灰,析出率大約可以降低3倍,如果白灰外再塗有油漆,析出率又會降低1倍。如果在地下工程內表面塗上一層密封性能較好的材料,則可以阻止部分氡的析出,從而降低氡的析出率。一般防潮性能較好的材料,防氡性能也較好,這是因為防潮材料一般都具有很好的密封性能,它在阻止水分散發的同時,也阻止了氡的析出。國外有一種名為“RadonSeal”的防氡防潮塗料,當將這種塗料刷在混凝土或磚塊上後,它可以滲透一定深度,增加了混凝土和磚塊的密實性和強度,可以達到較好的防氡效果。國內某學院研究了一種環保防氡內牆漆,採用雙層膜物質交叉聚合成膜技術,提高了漆的密實性和耐久性,防氡防潮。
防止土氣進入室內的地下建築物設計和施工:通過合理設計和建設地下室、水泥地板和管廊等地下工程,可有效地防止土氣進入室內。
防止氡氣進入已建好的房子:
(1)澆注水泥之前,在地板下面鋪墊約10cm厚豌豆大小或再大些的礫石層,以便於在地板下面建立通風系統。
(2)在澆注地板之前,將約30cm,最小直徑10cm的聚氣乙烯短管垂直插入地板下面的礫石層,並將短管的上端蓋好。當建築完工後,若需要採取進一步降氡措施,則可將豎立短管的蓋取下,並將其連到對流式煙道或風機驅動的排風管中。
另一種方法是在已建好的水泥板上鑽一些直徑為10cm的小孔,然後把風管插入這些孔中。
(3)為產生必要的空氣對流,被動式通風降氡方法通常需設定從地板直達屋頂的煙囪。當裝有主動通風系統時,通過屋頂的通風仍然是最好的方法。
(4)當地板下面的通風系統採用主動式通風(風機驅動)時,為防止排出的氣體又反抽回去,必須採取措施及時補充空氣。
避免室內真空防止土氣進入室內:當室記憶體在真空時,土氣在壓力差的作用下,可能通過縫隙進入室內,因此,保持牆壁無裂縫和裂隙、窗玻璃安裝嚴密,甚至各房間居室之間減少對流風,以免形成負壓造成地下氡氣上涌是比較合理的。
氡濃度其它控制措施:
(1)增強室內通風,這是降低室內氡濃度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這是因為:氡從土壤或結構表面析出率服從氣體擴散的裴克定律,氡的擴散及擴散係數隨室內溫度升高和壓力下降而增加,而通風能使室內外氣壓保持一致或者室內略高,從而減少了氡從土壤中析出的數量;同時,加大新風換氣量可以把室內的氡及其子體排至室外,用室外空氣稀釋了室內空氣中的氡濃度。以往的通風空調系統為了節能大量採用迴風,使含氡的空氣重複使用,加劇了氡的富集,因此,通風空調系統,尤其是地下建築,在設計時應考慮防氡通風所需的新風換氣次數。在條件有限的情況時可以採用強迫通風的方式。
(2)採用空氣淨化器或負離子發生器,可有效降低關門窗情況下室內氫濃度的增長速率。
(3)採用過濾或增加室內空氣流動,以提高氡子體的沉積,達到降低室內氡子體的目的。
(4)減少家庭用水量以及天然氣用量,並在使用時,保持浴室、廚房的良好通風。如果檢測水的氡濃度過高,可採用粒狀活性碳處理後飲用。
(5)復蓋室內暴露土壤,密封各種裂縫。
標準限值
1.室內空氣品質標準GB/T18883-2002 中,氡222Rn年平均值 400Bq/立方米(標準值)。
2.民用建築工程室內環境污染物濃度限量:Ⅰ類民用建築工程≦200Bq/立方米, Ⅱ類民用建築工程≦400Bq/立方米.
3.住房內氡濃度檢測標準GB/T 16146-1995:新建住房年平均值≦100Bq/立方米,已建住房年平均值≦200Bq/立方米。
檢測方法
1.儀器法:此方法參照民用建築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程DBJ01-91-2004(限北京地區使用)及民用建築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範GB50325-2001(2006版)使用氡檢測儀器,放置於室內24小時且監測期間對外門窗封閉連續監測,定時記錄數據取最終平均值為檢測結果。
2.活性炭盒法:此方法依據民用建築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程DBJ01-91-2004(限北京地區使用)將活性炭盒放置於檢測位置48小時,之後將活性炭盒封閉3小時後方可進行伽馬能譜儀測定分析;室內室內空氣品質標準GB/T18883-2002中規定的活性炭盒法方法依據為GB/T14582-1993,其規定活性炭盒放置於檢測位置3~7天,之後將活性炭盒封閉3小時後方可進行伽馬能譜儀測定分析;
3.土壤中氡濃度檢測使用儀器法
化學元素周期表
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電子層 | 0族電子數 | |
周期↓ | I A | 0 | |||||||||||||||||||
1 | 1 H 氫 | 2 He 氦 | K | 2 | |||||||||||||||||
II A | III A | IV A | V A | VI A | VII A | ||||||||||||||||
2 | 3 Li 鋰 | 4 Be 鈹 | 5 B 硼 | 6 C 碳 | 7 N 氮 | 8 O 氧 | 9 F 氟 | 10 Ne 氖 | L K | 8 2 | |||||||||||
3 | 11 Na 鈉 | 12 Mg 鎂 | 13 Al 鋁 | 14 Si 矽 | 15 P 磷 | 16 S 硫 | 17 Cl 氯 | 18 Ar 氬 | M L K | 8 8 2 | |||||||||||
III B | IV B | V B | VI B | VII B | VIII | I B | II B | ||||||||||||||
4 | 19 K 鉀 | 20 Ca 鈣 | 21 Sc 鈧 | 22 Ti 鈦 | 23 V 釩 | 24 Cr 鉻 | 25 Mn 錳 | 26 Fe 鐵 | 27 Co 鈷 | 28 Ni 鎳 | 29 Cu 銅 | 30 Zn 鋅 | 31 Ga 鎵 | 32 Ge 鍺 | 33 As 砷 | 34 Se 硒 | 35 Br 溴 | 36 Kr 氪 | N M L K | 8 18 8 2 | |
5 | 37 Rb 銣 | 38 Sr 鍶 | 39 Y 釔 | 40 Zr 鋯 | 41 Nb 鈮 | 42 Mo 鉬 | 43 Tc 鎝 | 44 Ru 釕 | 45 Rh 銠 | 46 Pd 鈀 | 47 Ag 銀 | 48 Cd 鎘 | 49 In 銦 | 50 Sn 錫 | 51 Sb 銻 | 52 Te 碲 | 53 I 碘 | 54 Xe 氙 | O N M L K | 8 18 18 8 2 | |
6 | 55 Cs 銫 | 56 Ba 鋇 | 57- 71 鑭系 | 72 Hf 鉿 | 73 Ta 鉭 | 74 W 鎢 | 75 Re 錸 | 76 Os 鋨 | 77 Ir 銥 | 78 Pt 鉑 | 79 Au 金 | 80 Hg 汞 | 81 Tl 鉈 | 82 Pb 鉛 | 83 Bi 鉍 | 84 Po 釙 | 85 At 砹 | 86 Rn 氡 | P O N M L K | 8 18 32 18 8 2 | |
7 | 87 Fr 鍅 | 88 Ra 鐳 | 89- 103 錒 | 104 Rf 鑪 | 105 Db | 106 Sg | 107 Bh | 108 Hs | 109 Mt | 110 Ds 鐽 | 111 Rg 錀 | 112 Uub | 113 Uut | 114 Uuq | 115 Uup | 116 Uuh | 117 Uus | 118 Uuo | |||
鑭系元 素 | 57 La 鑭 | 58 Ce 鈰 | 59 Pr 鐠 | 60 Nd 釹 | 61 Pm 鉕 | 62 Sm 釤 | 63 Eu 銪 | 64 Gd 釓 | 65 Tb 鋱 | 66 Dy 鏑 | 67 Ho 鈥 | 68 Er 鉺 | 69 Tm 銩 | 70 Yb 鐿 | 71 Lu 鑥 | ||||||
錒系元 素 | 89 Ac 錒 | 90 Th 釷 | 91 Pa 鏷 | 92 U 鈾 | 93 Np 鎿 | 94 Pu 鈽 | 95 Am 鎇 | 96 Cm 鋦 | 97 Bk 錇 | 98 Cf 鐦 | 99 Es 鑀 | 100 Fm 鐨 | 101 Md 鍆 | 102 No 鍩 | 103 Lr 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