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隊街

艦隊街

艦隊街為弗利特街(英語:Fleet Street),是英國倫敦市內一條著名的街道,依鄰近的艦隊河命名。艦隊街向西穿越倫敦市的邊界後就變成斯傳德大街;往東,通過路德門圓環後變成路德門山。由於地名“弗利特”與英語的“船隊”、“艦隊”是同音詞,因此弗利特街也被譯為艦隊街。一直到19世紀80年代艦隊街都是傳統上英國媒體的總部。今日艦隊街依舊是英國媒體的代名詞,即使最後一家英國主要媒體路透社的辦公室也在2005年搬離弗利特街。

簡介

1890年的艦隊街。1890年的艦隊街。
艦隊街由跨越艦隊河而得名,艦隊河(英語:RiverFleet)是泰晤士河的重要支流之一,流經倫敦城的西側,當今倫敦市中心的中心,從古代到中世紀一直是倫敦最重要的河道之一。但工業革命以後,由於污染,艦隊河被加蓋,成為市內暗河,但在市中心各處仍能聽到暗河的水流。艦隊河在黑衣修士橋北橋墩下匯入泰晤士河。後來命名為艦隊街的道路原來是從倫敦城的主要城門之一,勒德門,出城門後最直接的過艦隊河的地方,因此從河名得名。

艦隊的得名,則來自古英語(盎格魯-薩克遜語)中的flēot,意為“潮汐河口”。

艦隊街之名和作為“艦隊”之意的“fleet”除了形似以外沒有直接關係。其源詞是古英語的fleotan,意為“漂浮”。因此雖然艦隊街經常被譯為“艦隊街”,但此譯法並不準確。

由於18世紀以來,英國的老報社出版社都設立在這條街上。據英國《衛報》的說法,艦隊街是英國新聞界的代稱,也是英國報紙業的“精神家園”。

歷史

路德門圓環路德門圓環
弗利特街起始於倫敦市,一路通往西敏市。這條街的長度紀錄了這個城市在公元14世紀時的擴張。舊時的艦隊街東端是艦隊河,沿著河傍上豎立著倫敦中世紀的古城牆;另一邊西端則座落著聖殿閂,標示著城市的邊界,聖殿閂在聖殿騎士團的土地和財產被取得後擴張至極限。

南邊有數幢稱為神殿的複合建築物,它們曾經是聖殿騎士團的財產。神殿里有內殿律師學院和中殿律師學院,兩者皆屬於倫敦律師學院(InnsofCourt)。在鄰近地區則有許多律師辦公室。

弗利特街的出版活動大約起始於1500年,威廉·卡克斯頓(WilliamCaxton)的學徒沃德(WynkyndeWorde)在靠近鞋巷的地方開設了一間印刷店。大約同時期,理查·平森(RichardPynson)在聖鄧斯坦教堂(StDunstan'schurch)旁創立了自己的出版和印刷事業,其後越來越多人跟進,當中大部份都是為司法行業和附近的四所法律學院提供服務。

1702年3月11日,在艦隊街出版了第一份報紙《每日報》,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張定期發行的報紙。

從18、19世紀開始,英國各大報社和小報館紛紛搬進了這條街,到最高峰時總計有100多家全國和地區性報紙在這條不過里許的街道上設立報館。像《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獨立報》、《衛報》、《星期日泰晤士報》、《觀察家報》、《鏡報》、《快報》、《星報》、《太陽報》、《每日郵報》、《每日紀事報》、《旗幟晚報》、《晨星報》、《歐洲報》、《世界新聞報導》、《體育報》等等全國性大報和小報均把總部設在這條街上。編輯在樓上編報,地下室和后街就是印刷工廠,數以千計的記者奔走於議會、唐寧街白金漢宮和社會各個角落。

至1981年默多克收購了《泰晤士報》以後,1985年他決心用電腦技術和先進印刷技術改變《泰晤士報》的面貌,把設備運往了望坪街,並於1986年率先將新聞集團下屬的《泰晤士報》、《太陽報》、《世界新聞報導》等報社移出了艦隊街,並憑著因此降低的成本使其各報銷售成績一鳴驚人。在其帶動下,其他各報也紛紛搬出了艦隊街,在倫敦外圍房價便宜的地區建立報社和印刷廠。

2005年,路透社也進行了遷址,全員搬進倫敦加納利碼頭的大樓。 宣告了艦隊街新聞業時代的終結。

現況

現在的艦隊街和司法界更為相關,街上以及附近更多的是法院和律師事務所,幾乎所有曾經駐在艦隊街或附近的報社都已搬遷至沃平(Wapping)和金絲雀碼頭。以前的每日電訊報辦公室,現在是投資銀行高盛的倫敦總部。

法國的國際新聞與圖片通訊社法新社還是選擇艦隊街作為辦事處的所在。2006年,媒體報(PressGazette)的總部遷回艦隊街,猶太記事(TheJewishChronicle)的辦公室還在附近。每日電訊報和周日電訊報也因為搬往金絲雀碼頭後的某些不愉快而回到了倫敦市中心。

文化

英國報紙英國報紙
“艦隊街”一詞也被用來指那些在報業尚未離開這一代時工作的記者,街內有一個別具意義的神話在成長,主角是記者的內幕報導和虛構的開銷帳目。內幕訊息長久以來都是大家關心的焦點,但是由於英國嚴格的誹謗法,這些報導很少會面世。幾乎沒有小說提及這些誇張的文字是如何撰寫出來的,事實上這些“比科幻小說更離奇”的內容是低層編輯在工作檯後不屈不饒努力的成果。根據新聞工作者間的傳說,艦隊街的核心不是編輯,而是日記作家和八卦專欄作家,這些人的文章通常能夠登上頭版。已故的黛安娜王妃的事績就是日記文章轉變成新聞,甚至是特色新聞的例子。

記者

弗利特街報紙的內容取決於報社的擁有者、編輯、記者和專欄作家。其中不少報社老闆聲名狼籍,著名的例子包括LordBeaverbrook和騙子RobertMaxwell,這些人利用旗下的報紙支持自己的政治議題,直到今日仍有部份報社所有人以此將報紙作為政治上的工具。但是一般說來,現在報業的運作方式比較接近商業公司,希望銷售報紙能夠獲得利潤,或至少能夠讓損失在掌控之下。

社論政策

傳媒大亨默多克傳媒大亨默多克
與很多國家的媒體不同,英國媒體普遍有著自己與其他媒體不同的立場,像《衛報》的讀者會發現它對社會主義的贊同、《每日電訊報》對保守政策的支持,右傾的報紙包括《每日郵報》和《每日快報》,反之《獨立報》則被認為遵守政治正確路線。《每日鏡報》與商業工會在同一陣線,支持工人階級。《泰晤士報》立場是中間偏左,一般而言支持新工黨,《金融時報》也持相同立場。周日版本的報紙一般遵循其姊妹日報的社論政策。

代表意義

現今的艦隊街淪落成了與其他普通街道並沒有什麼不同的一條小街,但即使是現在,艦隊街也被認為是英國新聞媒體的代稱,對於工作在倫敦以及英國的新聞人來說,這裡不僅代表英國新聞界在社會上曾經風光無限的一段往事,同時,艦隊街也證明了英國媒體的經久不衰。雖然艦隊街的實質內容已經不復存在,但從英國媒體的發展來看,艦隊街也可以稱作是無處不在。

在文學中的展現

小說

ANWilson的《吾名為眾》(2004年)、和《醜聞》Scandal(1983年):講述小報如何創造一個政治醜聞。

AmandaCraig的《惡性循環》AViciousCircle(1996年):關於一位虛構的英國報業大亨和世界的出版業。

MichaelFrayn的To​​wardstheEndoftheMorning(1967年):一位1960年代失敗的報紙記者的故事。

查爾斯·狄更斯《雙城記》(1859年):故事中Tellson's銀行位在艦隊街。

音樂

彼得‧湯遜(PeteTownshend)的StreetintheCity

戲劇和電影

電影《末代浩劫》(2006年)開場的背景是艦隊街:一間咖啡店在主角出門後受到恐怖攻擊而爆炸。

史提芬·桑坦和休惠勒的音樂劇《理髮師陶德》:艦隊街是故事的發生地點,故事的內容是虛構,儘管可能是以真實事件改編。

傳播學辭彙

5W傳播模式 | IIP指數 | 《人類傳播理論》 | 《傳媒符號學:後麥克盧漢的理論轉向》 | 《後工業社會》 | 《媒介研究:文本、機構與客群》 | 《帝國與傳播》 | 《理解媒介》 | 《電視導播學》 | 丁曉正 | 上線效果 | 兩級傳播模式 | 個人差異論 | 個人社會化 | 中國人物傳播研究中心 | 中國新聞傳播學高影響論文評介 | 書籍設計與印刷工藝 | 二級傳播理論 | 交往理性 | 人內傳播 | 人物傳播學 | 傳播學 | 人際傳播 | 伊里調查 | 傳媒產業 | 傳播制度 | 傳播功能 | 傳播單位 | 傳播史 | 傳播學基礎 | 傳播學引論 | 傳播學批判學派 | 傳播學概論 | 傳播學經驗學派 | 傳播學論壇 | 傳播技巧 | 傳播效果 | 傳播模式 | 傳播流 | 傳播渠道 | 傳播障礙 | 傳者 | 伯明罕學派 | 使用與滿足模式 | 使用與滿足理論 | 依賴論 | 保羅·拉扎斯菲爾德 | 信息 | 信息匱乏 | 信息溝 | 信息熵 | 信息爆炸 | 信息超高速公路 | 信息過載 | 信源 | 傾向性解讀 | 假寐效果 | 充欲主義 | 克勞德·香農 | 共同意義空間 | 內容分析法 | 內爆 | 冗餘信息 | 冷媒介與熱媒介 | 分層抽樣法 | 創新理論 | 刺激理論 | 勸服傳播 | 加布里埃爾·塔爾德 | 中國組織人事報 | 單向傳播 | 單向度人 | 南京大學廣告與傳播學系 | 卡爾·霍夫蘭 | 卡爾•霍夫蘭 | 雙向傳播 | 反向社會化 | 反抗式解讀 | 客群 | 客群商品論 | 受傳者 | 口傳系統 | 口碑傳播 | 口語傳播 | 同時傳輸制 | 後援會 | 吳飛[著名傳播學者] | 周勝林 | 周郵報 | 哈羅德·拉斯韋爾 | 國際傳播 | 國際傳播學 | 國際傳播:延續與變革 | 國際輿論 | 地球村 | 培養理論 | 多元無知效應 | 大眾傳媒與民主政治 | 大眾傳播 | 大眾傳播研究方法 | 奧斯古德模式 | 麥克盧漢 | 威爾伯·施拉姆 | 媒介事件 | 媒介依賴論 | 媒介即訊息 | 媒介奇觀 | 媒介控制 | 媒介理論 | 媒介生態環境 | 媒介研究的進路:經典文獻讀本 | 媒介組織 | 媒體奇觀 | 子彈論 | 守門人 | 守門人理論 | 容器人 | 導語 | 居延安 | 工具說 | 市民新聞 | 廣告效果評估 | 廣播電視集團 | 庫爾特·盧因 | 庫爾特•勒溫 | 廉價報紙 | 強大效果模式 | 心理圖像理論 | 意見領袖 | 所羅門控制實驗 | 托馬斯公理 | 批判學派 | 把關人 | 報導思想 | 拉斯韋爾模式 | 擬像理論 | 控制論 | 控制試驗法 | 政治傳播學引論 | 文化行為模式 | 文化規範論 | 新媒介 | 新聞傳媒專業 | 新聞戰 | 新聞控制 | 新聞洞 | 新聞道德 | 施拉姆大眾傳播模式 | 無知之幕 | 最合適效果跨度 | 有效傳播 | 有效信息 | 有效效果模式 | 有限效果 | 有限效果模式 | 有限效果論 | 機械性噪音 | 李卓鈞 | 李金銓 | 楊宇時 | 標題新聞 | 欒軼玫 | 框架理論 | 欣賞指數 | 武漢大學傳播學複習精編 | 民主參與理論 | 民族志傳播學 | 污名化 | 沉默的螺旋 | 沉默的螺旋模式 | 沉默螺旋 | 涵養分析 | 王彥琦 | 王文宏 | 用信息顛覆世界 | 電子傳播 | 電子空間 | 電視文化 | 皮下注射論 | 知溝理論 | 知識溝 | 知識鴻溝 | 社會分化論 | 社會市場學 | 社會責任理論 | 官方自媒體 | 窄眾化 | 符號學噪音 | 第三人效果 | 第三者效果 | 第二傳播 | 精心的可能性模式 | 精確新聞學 | 紐科姆模式 | 組織傳播 | 編碼 | 網路傳播學 | 網路輿論操控食物鏈 | 群體傳播 | 群體感染 | 蒲公英式傳播 | 視界政體 | 議程設定 | 議程設定模式 | 議題設定 | 語彙 | 語言符號 | 說服性傳播 | 新世界信息秩序 | 豆瓣,流行的密碼 | 象徵符 | 貝羅傳播模式 | 賴利夫婦模式 | 超真實 | 跨媒介傳播 | 跨界傳播五維理論 | 適度效果模式 | 選擇性接觸 | 選擇性接觸假說 | 選擇性理解 | 鐵砂船 | 長陽南曲 | 閱聽大眾 | 陳艷紅 | 霍夫蘭與耶魯學派 | 非典流言 | 韋斯特利一麥克萊恩模式 | 順序傳輸制 | 香農一韋弗模式 | 馬特拉 | 魔彈效果論 | 魔彈理論 | 魔彈論 | 麥克布萊德報告 | 麻辣書生 | 艦隊街 | 社會流瀑效應 | 身勢學 | 多倫多學派 | 電子烏托邦 | 李南田 | 社會認同 | 韋爾伯·施拉姆 | 訊息 | 新聞內參 | 社會共識 | 伊里研究 | N級傳播 | IPP指數 | 象徵性現實 | 語義空間 | 選擇性認知 | 大眾報紙 | 社會雷達 | 兩極傳播 | 他律性慾望主義 | 傳播學政治經濟學派 | 先有傾向 | 華爾街日報體 | 社會順從理論 | 南京政治學院新聞系 | 媒介行銷 | 金定海 | 自由至上主義 | 蘇維埃-全權主義 | 田野調查法 | 張樹庭 | 大眾傳播功能失調 | 媒介環境 | 中國傳播學會 | 社會新聞 | 媒介霸權理論 | 文化規範理論 | “5W”傳播模式 | 電子烏托邦思想 | 國際戰略傳播學會 | 霍桑實驗 | 紐科姆的對稱模式 | 象徵性互動理論 | 周裕瓊 | 閔大洪 | 餘明陽 | 公共輿論 | 涵化理論 | 傳媒接近權 | 中國政法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 自我互動 | 董天策 | 趙為學 | 議程安排 | 孫宇科 | 拉斯韋爾 | 說服研究 | 尉天驕 | KDKA廣播電台 | 體育傳播學 | 詹成大 | 蘇振東 | 夏德元 | 靶子論 | 健康傳播 | 公共領域 | 《第二傳播》 | 教育體系 | 整合行銷傳播球 | 海南大學傳播學研究中心 | 擬劇論 | 尹章池 | 媒介技術決定論 | 傳播過程 | 預言的自我實現 | 內向傳播 | 群體動力學 | 個性化檢索 | 盧因 | 群體暗示 | 群體意識 | 傳播隔閡 | 餘霞 | 霍夫蘭 | 金兼斌 | 獵奇新聞 | RTBF | 南都全媒體 | 恐懼訴求 | 徐敬宏 | 擬態環境環境化 | 培養分析 | 操作化 | “假寐效果” | 文化指標 | 自然化 | 發展傳播學 | 伊萊休•卡茨 | 傳播效果研究 | 頻道專業化 | 頻道分眾化 | 信息吸盤理論 | 媒體素養 | 權力的媒介 | 范龍 | 兩級傳播論 | 警鐘效果 | 情境決定論 | 擬態環境 | 媒介依存症 | 大眾文化 | 自我傳播 | 多元主義 | 傳播媒介 | 傳播學專業 | 接種免疫論 | 傳播學理論基礎與實戰練習 | 縱合傳播 | CNN效應 | 一面提示 | 文化傳播 | 輿情 | 網路輿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