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
1947年,社會心理學家盧因(Lewin)在《群體生活的渠道》一文中研究分析了家庭主婦決定購買食物及向家庭成員推薦食物的過程,認為信息沿著包含著“門”的某些渠道傳播,傳播能否順利進行總以“把關人”的意見作為依據。在《人際關係》的論文中,首創了把關(gatekeeping)一詞。在《群體生活的渠道》中,他指出:“信息總是沿著含有門區的某些渠道流動,在那裡,或是根據公正無私的規定,或是根據‘守門人’的個人意見,對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許進入渠道或繼續在渠道里流動做出決定。”“信息傳播網路中布滿了把關人。” 他認為在群體傳播過程式中,存在著一些把關人,只有符合群體規範或把關人價值標準的信息內容才能進入傳播的渠道。1950年,傳播學者懷特將社會學中的這個概念引入新聞傳播,發現在大眾傳播的新聞報導中,傳媒組織成為實際中的“把關人”,由他們對新聞信息進行取捨,決定哪些內容最後與客群見面。從此,新聞選擇的“把關人”理論從人們的不自覺行為成為大眾傳媒組織的有意操作,在更大範圍和程度上或明或暗的影響新聞實踐。
在盧因提出“把關”這一概念之後,許多研究者沿這一思路深入開掘,形成了一系列的把關學說,其中以懷特(D.M.White)的研究成果最為經典。他的研究成果可以用一個公式來表達:“輸入信息—輸出信息=把關過濾信息”。即通過對輸入信息和輸出信息的對比,考察在一個具體的把關環節上,信息是怎樣被篩選、過濾的。懷特的理論採用個案研究法,聚焦於把關人,將把關行為的核心凸顯出來,使把關探討得以深入,這是懷特研究的主要價值所在。但其突出的缺點就是過分強調把關者的個人許可權,忽略了各種聯繫所形成的必然性與社會性。
麥克內利的把關理論是對懷特研究的發展與完善,他通過對國際新聞流動過程的研究,揭示了在信源與信宿、新聞事件與最終接受者之間存在著“一系列”的把關環節,而絕非懷特模式所顯示的一個孤零零的“門區”。此外,對把關研究有所突破的,主要還有蓋爾頓與魯奇的“選擇性把關理論”、墨菲的“沉默的看門狗理論”等。這類把關研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信息傳播的流動是單向的,專業的傳播者掌握著對信息生殺予奪的大權,在信息流通過程中對客群發揮著重要影響。
經懷特、麥克內利等眾多學者的深入挖掘研究,最終成為傳播學控制分析領域最具科學性的理論之一。
平面媒體和電視媒體
報紙的編輯常常會因為文章字數的問題發愁,他們總是不得不由於版面的限制而將文章本身進行截取,加重自己的“把關”,使刪掉許多內容的文章還可以成文,為改後標題和內容脫節的文章重新標題。而這種情況對於電視和網際網路的“把關人”來說就好得多。由於圖象和聲音形成的影象片段能夠涵括的內容要比單純的文字性報導強得多,儘管同樣是從海量信息當中選擇,電視和網路的“把關人”需要抉擇的程度就比單純紙媒的“把關人”就要小得多。可以說,單就報紙而言,“把關人”的重要性會比其他視聽媒體要大,因為受困於報紙本身出的速度和版面的限制,把關人必須並且只能選擇最符合他思維方向的內容和最服務於他想法的標題在報紙上,對於同樣的奧運報導,我們在報紙上會更多地看到節選自把關編輯思維的報導片段,而不是所有。
網路時代
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2002年中國網際網路最新調查報告表明,截止2002年7月,中國上網計算機總數已達1613萬台,上網用戶總數4580萬人。這就是說,在理論上講,至少有4580萬人可以在網上自由發布信息,他們都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話語權,多多少少地行使著“把關人”的權力。而且這一數字還在飈升。到目前為止,中國新聞從業人員大約為50萬。4580萬比50萬,一比之下,就可發現,僅就中國來講,網路上“網際網路把關人”已泛濫成災,人數的增多使以前處於壟斷地位的“把關人”地位邊緣化,而以前的邊緣人成了新聞信息的“把關人”了。面對這種現實,難怪有學者驚呼,一時間,好像傳統媒體的後院被打開了無數個缺口,“把關”一說無從談起了,網際網路時代,“把關人”下崗了。
形形色色“把關人”
職業把關人
職業把關人。如新華網、人民網、千龍新聞網、四川線上等,這些網站一個共同點是幾乎都有傳統媒體作背景。新華網依託我國最大的通訊社新華社,人民網背靠人民日報,千龍新聞網依賴北京市多家新聞媒體,四川線上借力四川日報,它們都具有傳統媒體的品牌優勢,擁有豐富的新聞資源——人才、經驗、設施等硬體和軟體。最初傳統媒體紛紛上網之時,這些新聞網站上的內容差不多都是原來媒體的翻版,沒有多少創新。隨著專業新聞網站的逐步成熟,現在這些網站都大為改觀,只需打開上述網站與它們依賴的傳統媒介比較一下,就會發現,網上的內容豐富,時效性強。這類網站實際上是傳統媒體在網路上的延伸,因此同它的母媒體一樣,它們天然就具有新聞與信息的採訪和發布權。它們是網路中嚴格意義上的“把關人”,我們可稱它們為職業把關人。
二級把關人
二級把關人。網路上充斥著數以萬計的商業網站。如網民們熟悉的新浪,搜狐,網易等,它們的新聞中心當仁不讓的行使著第四媒體的功能——以最快速的方式發布著新聞。現在有許多網民把新浪設定成自己電腦的默認主頁,平時不買報,不看電視,不聽收音機,想了解新聞時事就上幾大商業網站上去瀏覽,並且已養成習慣,這足見商業網站的巨大吸引力。在我國,商業網站大規模提供新聞類信息服務始於1998年“網路門戶”概念的提出,眾多商業網站在激烈競爭中為問鼎門戶,紛紛增大新聞類信息的提供,開設新聞頻道,提升自身的競爭力。但直到現在,我國的商業網站也僅僅獲得了發布新聞的權力,這一點只需看看上述商業網站的新聞,幾乎大多來自新華網、人民網、中國新聞網等傳統媒體網站,特別對於政治時事等硬性新聞莫不如此。新聞採訪權遙遙無期,對於沒有採訪權,卻“天經地義”要發布新聞和信息的尷尬,有研究者指出,這使商業網站難免陷入兩難境地,既不能怠慢網民,也不能違背相關政策法規,因此幾乎所有商業網站都採取了“強化編輯力量,弱化記者隊伍”的政策,這一方面是接受規定動作的無奈,一方面是借雞下蛋、借船出海的策略。同時應看到,面對日益突顯的網路霸權,國家將會在政策上給商業網站以一定的傾斜;加之商業網站自身技術和資金的優勢,商業網站必定不願意久居他人籬下,甘心扮演新聞整合的角色。就目前來說,商業網站只是新聞信息的“二級把關人”。
影子把關人
影子把關人。在網路的虛擬空間裡,網民借網路互動式的便捷性發布了大量信息。這是網際網路向“把關人”理論發起的最大挑戰,網路技術的個人化、互動性使得個人第一次在大眾媒體上有了自由發布新聞信息的權力,這在傳統大眾傳播時代是不可想像的。但千萬不要沾沾自喜,儘管網民人數眾多,而且還在飛速攀升,他們在網路上的聲音還是很弱小。根據CNNIC2002年的最新報告,中國目前4580萬網民上網主要為獲取信息的占47。6%,占居上網目的的第一位。由此可見,有約一半的網民還是以客群的身份上網的。CNNIC沒有統計4580萬網民中有多少人上網主要是為發布新聞和信息,但可以預計的是,人一旦獲得話語權,豈有不用之理,於是CNNIC的報告中網民經常使用的網路服務是:電子郵件92。4%,聊天45。5%,BBS論壇、社區、討論組18。9%,個人免費主頁8。6%。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所謂網路時代網民們享有完全的自由,也只不過是在BBS、聊天室、討論組、電子信箱等網路提供的服務上可以發布自己的言論、想法罷了,從未見過有網民個人把自己的觀點發布到新華網、新浪網的新聞上去過。不可否認的是,正是通過這些渠道,一些網民含沙射影地攻擊黨和國家領導,赤裸裸的漫罵現行政策,散布謠言,惡意中傷等。這一切都使網民發布的信息缺乏權威性,可信性。因此,網民只是網路上部份信息的“影子把關人”。
最終把關人
最終把關人。在以民族國家為主體的社會,政府總是最重要和有力的控制者和把關人。著名傳播學者麥克魯漢曾預言的“地球村”隨著網際網路的出現而到來了,但他不是政治家,沒有指明對這個“村子”管理。網際網路的全球性讓國家的行政“把關”變得無能為力,對於國內的網站可以通過立法來控制,但對國外的就只有生出望洋興嘆、鞭長莫及的感慨了。就是針對國內,人數眾多,流動匿名的網民也叫人防不勝防。對此,有學者建議:“技術上產生的漏洞,最終也只有從技術上來控制,”筆者懷疑這種控制的可能性。報紙我們可以不讓它入境,電視可以不讓它落地,廣播可干擾其波段,可對於網路,先不說能不能從技術上實行控制,就真能做到,也需先權衡利弊得失才可做決定。由此看來,政府是網路時代的“最權重也最乏力的把關人”。
可見,在網際網路時代,把關人和內涵和外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把關人”並沒有消失,雖然在一定情況下“把關人”受到了嚴峻的挑戰,但他們仍然是我們獲得權威信息,真實新聞的重要來源。
傳播學辭彙
5W傳播模式 | IIP指數 | 《人類傳播理論》 | 《傳媒符號學:後麥克盧漢的理論轉向》 | 《後工業社會》 | 《媒介研究:文本、機構與客群》 | 《帝國與傳播》 | 《理解媒介》 | 《電視導播學》 | 丁曉正 | 上線效果 | 兩級傳播模式 | 個人差異論 | 個人社會化 | 中國人物傳播研究中心 | 中國新聞傳播學高影響論文評介 | 書籍設計與印刷工藝 | 二級傳播理論 | 交往理性 | 人內傳播 | 人物傳播學 | 傳播學 | 人際傳播 | 伊里調查 | 傳媒產業 | 傳播制度 | 傳播功能 | 傳播單位 | 傳播史 | 傳播學基礎 | 傳播學引論 | 傳播學批判學派 | 傳播學概論 | 傳播學經驗學派 | 傳播學論壇 | 傳播技巧 | 傳播效果 | 傳播模式 | 傳播流 | 傳播渠道 | 傳播障礙 | 傳者 | 伯明罕學派 | 使用與滿足模式 | 使用與滿足理論 | 依賴論 | 保羅·拉扎斯菲爾德 | 信息 | 信息匱乏 | 信息溝 | 信息熵 | 信息爆炸 | 信息超高速公路 | 信息過載 | 信源 | 傾向性解讀 | 假寐效果 | 充欲主義 | 克勞德·香農 | 共同意義空間 | 內容分析法 | 內爆 | 冗餘信息 | 冷媒介與熱媒介 | 分層抽樣法 | 創新理論 | 刺激理論 | 勸服傳播 | 加布里埃爾·塔爾德 | 中國組織人事報 | 單向傳播 | 單向度人 | 南京大學廣告與傳播學系 | 卡爾·霍夫蘭 | 卡爾•霍夫蘭 | 雙向傳播 | 反向社會化 | 反抗式解讀 | 客群 | 客群商品論 | 受傳者 | 口傳系統 | 口碑傳播 | 口語傳播 | 同時傳輸制 | 後援會 | 吳飛[著名傳播學者] | 周勝林 | 周郵報 | 哈羅德·拉斯韋爾 | 國際傳播 | 國際傳播學 | 國際傳播:延續與變革 | 國際輿論 | 地球村 | 培養理論 | 多元無知效應 | 大眾傳媒與民主政治 | 大眾傳播 | 大眾傳播研究方法 | 奧斯古德模式 | 麥克盧漢 | 威爾伯·施拉姆 | 媒介事件 | 媒介依賴論 | 媒介即訊息 | 媒介奇觀 | 媒介控制 | 媒介理論 | 媒介生態環境 | 媒介研究的進路:經典文獻讀本 | 媒介組織 | 媒體奇觀 | 子彈論 | 守門人 | 守門人理論 | 容器人 | 導語 | 居延安 | 工具說 | 市民新聞 | 廣告效果評估 | 廣播電視集團 | 庫爾特·盧因 | 庫爾特•勒溫 | 廉價報紙 | 強大效果模式 | 心理圖像理論 | 意見領袖 | 所羅門控制實驗 | 托馬斯公理 | 批判學派 | 把關人 | 報導思想 | 拉斯韋爾模式 | 擬像理論 | 控制論 | 控制試驗法 | 政治傳播學引論 | 文化行為模式 | 文化規範論 | 新媒介 | 新聞傳媒專業 | 新聞戰 | 新聞控制 | 新聞洞 | 新聞道德 | 施拉姆大眾傳播模式 | 無知之幕 | 最合適效果跨度 | 有效傳播 | 有效信息 | 有效效果模式 | 有限效果 | 有限效果模式 | 有限效果論 | 機械性噪音 | 李卓鈞 | 李金銓 | 楊宇時 | 標題新聞 | 欒軼玫 | 框架理論 | 欣賞指數 | 武漢大學傳播學複習精編 | 民主參與理論 | 民族志傳播學 | 污名化 | 沉默的螺鏇 | 沉默的螺鏇模式 | 沉默螺鏇 | 涵養分析 | 王彥琦 | 王文宏 | 用信息顛覆世界 | 電子傳播 | 電子空間 | 電視文化 | 皮下注射論 | 知溝理論 | 知識溝 | 知識鴻溝 | 社會分化論 | 社會市場學 | 社會責任理論 | 官方自媒體 | 窄眾化 | 符號學噪音 | 第三人效果 | 第三者效果 | 第二傳播 | 精心的可能性模式 | 精確新聞學 | 紐科姆模式 | 組織傳播 | 編碼 | 網路傳播學 | 網路輿論操控食物鏈 | 群體傳播 | 群體感染 | 蒲公英式傳播 | 視界政體 | 議程設定 | 議程設定模式 | 議題設定 | 語彙 | 語言符號 | 說服性傳播 | 新世界信息秩序 | 豆瓣,流行的密碼 | 象徵符 | 貝羅傳播模式 | 賴利夫婦模式 | 超真實 | 跨媒介傳播 | 跨界傳播五維理論 | 適度效果模式 | 選擇性接觸 | 選擇性接觸假說 | 選擇性理解 | 鐵砂船 | 長陽南曲 | 閱聽大眾 | 陳艷紅 | 霍夫蘭與耶魯學派 | 非典流言 | 韋斯特利一麥克萊恩模式 | 順序傳輸制 | 香農一韋弗模式 | 馬特拉 | 魔彈效果論 | 魔彈理論 | 魔彈論 | 麥克布萊德報告 | 麻辣書生 | 艦隊街 | 社會流瀑效應 | 身勢學 | 多倫多學派 | 電子烏托邦 | 李南田 | 社會認同 | 韋爾伯·施拉姆 | 訊息 | 新聞內參 | 社會共識 | 伊里研究 | N級傳播 | IPP指數 | 象徵性現實 | 語義空間 | 選擇性認知 | 大眾報紙 | 社會雷達 | 兩極傳播 | 他律性慾望主義 | 傳播學政治經濟學派 | 先有傾向 | 華爾街日報體 | 社會順從理論 | 南京政治學院新聞系 | 媒介行銷 | 金定海 | 自由至上主義 | 蘇維埃-全權主義 | 田野調查法 | 張樹庭 | 大眾傳播功能失調 | 媒介環境 | 中國傳播學會 | 社會新聞 | 媒介霸權理論 | 文化規範理論 | “5W”傳播模式 | 電子烏托邦思想 | 國際戰略傳播學會 | 霍桑實驗 | 紐科姆的對稱模式 | 象徵性互動理論 | 周裕瓊 | 閔大洪 | 餘明陽 | 公共輿論 | 涵化理論 | 傳媒接近權 | 中國政法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 自我互動 | 董天策 | 趙為學 | 議程安排 | 孫宇科 | 拉斯韋爾 | 說服研究 | 尉天驕 | KDKA廣播電台 | 體育傳播學 | 詹成大 | 蘇振東 | 夏德元 | 靶子論 | 健康傳播 | 公共領域 | 《第二傳播》 | 教育體系 | 整合行銷傳播球 | 海南大學傳播學研究中心 | 擬劇論 | 尹章池 | 媒介技術決定論 | 傳播過程 | 預言的自我實現 | 內向傳播 | 群體動力學 | 個性化檢索 | 盧因 | 群體暗示 | 群體意識 | 傳播隔閡 | 餘霞 | 霍夫蘭 | 金兼斌 | 獵奇新聞 | RTBF | 南都全媒體 | 恐懼訴求 | 徐敬宏 | 擬態環境環境化 | 培養分析 | 操作化 | “假寐效果” | 文化指標 | 自然化 | 發展傳播學 | 伊萊休•卡茨 | 傳播效果研究 | 頻道專業化 | 頻道分眾化 | 信息吸盤理論 | 媒體素養 | 權力的媒介 | 范龍 | 兩級傳播論 | 警鐘效果 | 情境決定論 | 擬態環境 | 媒介依存症 | 大眾文化 | 自我傳播 | 多元主義 | 傳播媒介 | 傳播學專業 | 接種免疫論 | 傳播學理論基礎與實戰練習 | 縱合傳播 | CNN效應 | 一面提示 | 文化傳播 | 輿情 | 網路輿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