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概述
提煉和構思導語,是把握和掌控新聞全篇的關鍵環節和第一步。
新聞正文通常由導語、主體和結尾組成,而導語是整個新聞中的核心環節。通常,記者在採訪之前、採訪中間和採訪之後,頭腦中始終在思考一個問題:所采新聞的核心內容是什麼,以及如何恰當地來表現它。而這種思索一旦成型並付諸文字,最先落實的部分往往就是新聞的開頭——導語。導語完成了,新聞標題的擬定和新聞正文的寫作也就比較順暢了。
網路新聞編輯閱看的新聞,往往已經有了現成的導語。但是,這並不能代替編輯本人的思考、選取和提煉過程。編輯首先需要領會和把握新聞的內容,把看到的導語與自己心中擬寫的導語加以比較。提煉和構思導語,是把握和掌控新聞全篇的關鍵環節和第一步。
編輯在閱讀來稿時,同時就在審視和思考新聞的要點和表達的邏輯和用詞。編輯如果發現某一稿件在內容和表達等方面都達到了比較好的水準,那么這一報導就可以通過了,可以進入刊發播出的程式。假如編輯發現稿件特別是導語不理想,而補充材料又基本湊手,那么他們就需要自己動手修改。
導語的修改是一項複雜的工作。導語雖然位居新聞報導開篇之首,但是它的形成往往是總攬全篇材料和內容之後概括和提煉的結果。編輯的這種概括提煉的功夫和能力,需要長期積累;只有在敏銳的挑選和捕捉新聞的能力支持下,才能寫好導語,才能寫好新聞報導。
導語的類型
新聞導語的寫作在本質上強調直入主題,但是這並不是說所有的導語都只能是千篇一律的“開門見山”模式。所以,導語也有一些變化。在傳統的紙介傳媒上,新聞訊息導語的寫作可以有下列類型:
直述式。這種導語是直接把訊息中最主要、最新鮮的事實,簡單直接地概括敘述出來,是最典型的“開門見山”式。
渲染式。這種導語先進行概括性陳述營造背景,然後再進入對最新動態事實的報導。與渲染式導語類似的還有點題式、故事式、比興式等等。它們大都是以不同的方式由“外”及“內”、由“表”及“里”地開頭,然後把最新鮮的、最重要的新聞內容和盤托出。這類做法的得失利鈍是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分析來判斷的。這種導語的分寸感比較難掌握,編輯可以通過大量閱讀導語和訊息來慢慢體會。
設問式。這種導語形式是首先提出問題或者擺出困惑,引起客群的關注和興趣,以激起他們繼續閱讀下文的欲望。下面的例子是以設問句為導語的開頭:“一架飛機能從寬僅14.62米的巴黎市中心的凱鏇門門洞飛過嗎?巴黎的英雄們正在做著他們的試驗。”在這則實例中,讀者首先讀到的是一個未知結果的懸念,而且導語中“巴黎的英雄們”究竟是誰,也頗費猜想的。於是,讀者只有接著往下讀,才能找到答案。設問模式的優點是有“懸念”,缺點是有點繞彎子。值得提醒的是:一旦彎子繞得太大,“懸念”又沒有抓住人的話,結果有可能適得其反。
引語式。直接引語用作導語是傳統媒介上常見的樣式之一。在網路環境中使用時,應該多加小心。有幾點特別值得提出。首先,所用引語一定是加引號的嚴格的直接引語,轉述的間接引語已經等於改編,不屬於這裡討論的問題。其次,所用引語應儘量挑選“擲地有聲”的“點睛”之語,能起到一語勝千言之效,否則引語的使用反而給人笨拙的印象。再次,所用引語應該讓客群很容易解讀其語言含義,不要讓人感到很費解。
如何修改導語
修改導語有時就是重新撰寫導語。在下筆改寫導語時,上述導語類型都可以納入考慮的範圍。具體採取何種類型或樣式的導語並不是最關鍵的,最根本的是要根據新聞素材的實際情況來具體安排。在構思和改寫過程中,經驗不多的編輯新手可以從擬寫直陳敘述式導語入手,先採取平直的方式寫出導語,然後再進行修改和加工,在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和提高傳播表達的技能。
在審閱和編改新聞訊息導語時,有若干經驗性總結可供參考:
1.要抓住和突出最主要的內容,不要主次不分,把一堆信息都塞進導語;
2.遣詞用語要直接準確,不要抽象含混,拖沓羅嗦;
3.可強調內容、結果、現狀、意義和特點,不要糾纏於過程或次要枝節;
4.要注意信息來源的可靠性,對內容信息儘可能做多方核對,不要輕易認可或否定離奇或看似合理的內容;
5.要有批評的審視意識,不要不加分析地接受新聞稿件內提供的內容和結論;
6.要把事情和問題講清楚說明白,不要把自己都沒有搞懂的,或者和目標客群關係不大的內容或信息甩給讀者;
7.要注意客觀平衡,不要直接進行主觀評論;
8.要注意審核語言的表達,不要出現常識、邏輯或用語上的錯誤。
9.導語要短些,短些,再短些。
新聞導語寫作技巧20法
“立片言以居要”,新聞人歷來都重視導語寫作。雖說“文無定法”,但新聞導語終究有其一定的結構形式,導語寫作也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如何寫好導語?本文初步歸納了20種寫作方法,僅供參考交流。
1.一語破的法
好的新聞導語如何做到“搶耳”、“搶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語破的,無疑會起到開門見山、立竿見影的效果。
1945年8月14日,美國杜魯門總統宣布,日本已無條件投降。美聯社在搶發這條爆炸性的新聞時,導語乾脆利落:“日本投降了!”這條短而有千鈞之力的導語,當時就被新聞界公認為“最佳導語”。
2.設定懸念法
在新聞導語上設定“懸念”,事情先不直說,吊起讀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繼續讀下去。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報刊發了一篇報導,導語是這樣寫的:“國財貿大會上傳說著這樣一件事:上海服裝進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組的職工,‘救活’了兩隻鴛鴦,挽回了一大筆外匯。”為什麼要“救活”鴛鴦?“救活”了兩隻什麼樣的鴛鴦?又怎樣挽回了外匯?導語對此一概不說,你想知道就得往下讀。
3.欲擒故縱法
先放開一步,再緊緊抓住,這樣的導語寫來必有“痛擊一拳”之淋漓快感。
1982年10月14日,美聯社發了一條諷刺美國經濟的稿件,導語是這樣寫的:“就是在羅納德·里根總統對全國說‘美國正在走向經濟復甦’之前幾個小時,他的兒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卻在這裡同失業者一道領救濟金。”顯然,前後兩句自相“矛盾”。但讀者是聰明的,知道連總統的兒子都在領救濟金,誰還相信美國的經濟開始好轉了呢?
4.化靜為動法
一個事件性的新聞,用靜態的記敘手法寫,其導語往往比較枯燥、呆板、索然乏味,但若用動態的表現手法寫,導語就會新穎有趣,活脫而有生氣,所報導的新聞也就有了靈性,引人入勝。
1974年,我國在西安出土了秦始皇兵馬俑,引起了國內外的強烈關注。當兵馬俑複製品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巡迴展出時,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記者羅娜·多布森發了一條訊息,導語妙語驚人:“一支中國軍隊到達了布魯塞爾。威武的士兵身穿緊身盔甲,隨後行進的是軍樂隊和騎兵,最引入注目的是他們的身材。”
5.擬人修辭法
巧妙地運用擬人修辭手法寫導語,導語和被報導對象就會有“人情味”,給人以親切感。
1993年11月1日,杭州日報創辦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張下午版報紙。當天,新民晚報發了一則訊息,導語是這樣寫的:“中國新聞史上第一次響起了一個與眾不同的聲音:‘嗨,下午好!’我國第一張下午版報紙今日由杭州日報正式創刊。”報紙是紙,絕不會說話,作者卻以擬人的手法,寫出了聲音:“嗨,下午好!”仿佛一位久違的朋友伸出雙臂向你奔來,多親切!
6.數字對比法
數字是枯燥的,但數字是最有說服力的。把新聞中的主要數字,或讀者關注的數字,巧妙地運用到新聞導語中,回答讀者的問題,就能提高新聞的價值,給讀者留下難忘的印象。
平時聽人說聯合國會議多,檔案多,然而聯合國檔案究竟如何多,恐怕誰也說不清。法新社1982年在聯合國發的一條電訊稿導語對於這個問題回答得非常清楚:“如果把聯合國去年在紐約和日內瓦印刷的全部檔案首尾相連排列起來,總長度將達27萬公里。”
7.速寫勾畫法
新聞一開頭,若能先給“五要素”中的人物和地點,描述幾筆,勾勒出一幅圖畫,使讀者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那么,這條新聞的可讀性就一定會大大增強。
1983年8月2日,光明日報發了一條人物訊息,導語寫得美極了:“一眨眼之間,他已在青藏高原奮戰了27個春秋了。原來的滿頭青絲,現在已染上了祁連山的霜雪;臉上的皺紋,就像是風沙雕刻的痕跡。這是少數民族地區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談會上,高級地質師胡賢農給記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8.巧用背景法
若在導語中巧妙地運用背景材料,用好了,導語就會有“臉面”,就會“滿堂生輝”。
1994年10月19日,人民日報刊登了一篇筆者采寫的關於“永州養蛇”的訊息,導語就是以背景材料取勝的:“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在被貶至湖南永州任司馬時,曾寫下千古名篇《捕蛇者說》,使‘永州之野產異蛇’聞名遐邇。一千多年過去了,歷代冒死捕蛇為抵租稅的永州捕蛇者的新一代又悄然興起了一股養蛇熱,各鄉各戶競辦蛇場已成為永州農村的一大新鮮事。”
9.古詩名句法
如果避開花哨之嫌,在新聞導語中恰當地引用一點古詩名句,不僅意境深遠,而且文采飛揚,可以大大增強新聞對客群的吸引力。1987年1月9日湖南日報刊登了一篇《我省旅遊事業取得突破性進展》的訊息,導語就頗具文采:“‘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武陵風光,已經撩開面紗,深深地吸引著眾多的海內外旅遊者。”
11.抑揚頓挫法
對報導對象的表現手法可多樣化,或先抑後揚,或先揚後抑,一起一伏,峰迴路轉,使人讀來耐人尋味。
美聯社1979年3月28日發了一條關於我國河北任丘油田的稿子,導語是這樣寫的:“在這裡,地面上燃料奇缺,農民不得不靠挖掘玉米根來生火取暖、煮飯。然而,在3200米的地下,地質學家們發現了大量石油和天然氣。”
12.特寫鏡頭法
導語寫作可借鑑電影手法,採用一連串的特寫鏡頭,牢牢吸引住讀者。
湖北日報1981年發表了一篇歌頌老師的訊息,由於導語中用了一個“老師為學生送棉大衣”的特寫,很感人“9月初的一天早晨,從鍾祥縣開往武漢的長途汽車就要起動了。考取了北京大學的農家子弟柯洪雲歡歡喜喜地登上了汽車。這時,一位中年婦女急急忙忙地趕來,把一件棉大衣塞到了他手上。乘客們以為,這一定是這個學生的媽媽!可是,人們怎么也沒有想到,這位婦女卻是柯洪雲的老師。”
13.曲徑通幽法
新聞導語要做到尺水興波、文短味長,曲折迂迴地表達主題,不失為一種好的表現手法。漢城奧運會桌球比賽,我國選手的意外受挫成了國內外輿論的焦點,且看法新社的訊息導語:“統治世界乒壇數十年的中國男子桌球隊今天在這裡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毀滅性失敗,這一嚴重挫折使中國人感到十分沮喪。今天,桌球賽新聞層出不窮,倒霉的不僅限於中國人。但是,對中國人來說,這一天將作為黑色的星期四而永遠留在記憶中。”
14.一張一弛法
先寫人之常情,以喚起讀者的共鳴,然後急轉直下,矛頭直指問題,讓人警醒,此所謂“一張一弛法”。
“天下做女人的,誰不想當個健康孩子的母親!然而,事與願違的是,目前在我國,每出生1000名嬰孩中,就有13個是缺陷兒,使得不知有多少這種孩子的媽媽為此淚水漣漣,痛心疾首。”1988年6月26日解放軍報的這條訊息導語,從媽媽的美好願望,到“痛心疾首”,反差極大,寫來深具人情味。
15.小中見大法
從小處著手,從小事寫起,由小到大,小中見大,這樣的新聞導語往往真實可信,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1957年11月17日,我國女子跳高運動員鄭鳳榮刷新了女子跳高世界記錄,震動國際田徑界。美聯社迅速發出訊息:“一位20歲的中國姑娘在北京的有力的一跳警告世界田徑界說,六億中國人民不會是永遠落後的選手了。”“一位中國姑娘”與“六億中國人民”聯繫起來,這“小中見大”的功夫了得。
16.先聲奪人法
“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短短一段文字,能夠做到開門“聞聲”,以“聲”導人,當然就會產生出不同凡響的藝術效果。
南方日報1986年3月8日發的一條報告會訊息,導語就寫得格外“熱鬧”:“‘精彩,實在精彩!’‘聽到李國橋不惜冒著危險在自己身上做抗瘧試驗時,我周圍的不少人流淚了。’‘你有沒有注意,梁啟聖老師講他10多年來用自己的工資撫養黎、苗族學生那一段時,就被6次掌聲所打斷。’這是昨天上午省先模報告團在廣州中山紀念堂做首場報告以後,記者在人群中聽到的議論。”
17.拉近時間法
對於已經發生了一段時間的“新聞”,使其“翻新”的辦法就是:尋找時間要素的最近點,寫出最新的新聞根據。
1956年初,上海市政府發出公告,要求取消人力車,到2月25日,當最後兩輛人力車被送進博物館時,新華社卻發出了一篇時效性極強的新聞稿(導語):“上海市交通局今天把上海的最後兩輛人力車送給了博物館。原來的人力車工人曾為此自動集會慶祝,感謝政府替他們挖掉了窮根,幫助他們走上了新的生活。”
18.提問作答法
在導語中,把廣大讀者普遍關心的、感興趣的、新聞報導里已經解決了的問題,先用疑問句式鮮明地提出來,而後用事實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發人深思。
“8點上班的鐘聲響過之後,中央國家機關多少人遲到?”這是1987年6月15日新華社電訊《一些中央國家機關的情況表明需要加強勞動紀律》的導語,提出的問題非常敏感、突出,一開始就抓住了讀者的心。
19.有意重複法
新聞導語最忌重複,顛三倒四地重複一句話,既浪費時間,又浪費版面,還會使讀者雲裡霧裡。然而,對於一些特殊的題材,有意識地重複一些關鍵字語,反而會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請看下面這條導語:“85秒!拳王泰森擊敗挑戰者。85秒!歷史上最短的拳王衛冕戰。85秒!1300萬美元盡入腰包。”(1989年7月21日新華社華盛頓電《泰森:85秒衛冕成功》)
特意重複使用了3個帶感嘆號的“85秒!”加深了讀者的印象。
20.化整為零法
聰明的記者對新聞導語總是字字斟酌,稍長一點的,就來個化“整”為“零”,分段敘述,絕不一開頭就扔給讀者一塊“鐵板”。
1981年,電視系列片《馬可·波羅》在中國開拍,美聯社電訊稿的導語是這樣寫的:“儘管馬可·波羅在他那部寫於13世紀的名著中並沒有提到長城,但是,美國、義大利、中國合拍的電視系列片《馬可·波羅》仍從長城開拍。(另起一段)昨天晚上,該片宣傳負責人恰克·潘恩特說,這部拍攝費高達2200萬美元的電視片是西方在中國實地拍攝的第一部藝術片。一則導語,兩個自然段,有聲有色,有主有次,讀起來方便、自然、舒服。(蔣劍翔)
傳播學辭彙
5W傳播模式 | IIP指數 | 《人類傳播理論》 | 《傳媒符號學:後麥克盧漢的理論轉向》 | 《後工業社會》 | 《媒介研究:文本、機構與客群》 | 《帝國與傳播》 | 《理解媒介》 | 《電視導播學》 | 丁曉正 | 上線效果 | 兩級傳播模式 | 個人差異論 | 個人社會化 | 中國人物傳播研究中心 | 中國新聞傳播學高影響論文評介 | 書籍設計與印刷工藝 | 二級傳播理論 | 交往理性 | 人內傳播 | 人物傳播學 | 傳播學 | 人際傳播 | 伊里調查 | 傳媒產業 | 傳播制度 | 傳播功能 | 傳播單位 | 傳播史 | 傳播學基礎 | 傳播學引論 | 傳播學批判學派 | 傳播學概論 | 傳播學經驗學派 | 傳播學論壇 | 傳播技巧 | 傳播效果 | 傳播模式 | 傳播流 | 傳播渠道 | 傳播障礙 | 傳者 | 伯明罕學派 | 使用與滿足模式 | 使用與滿足理論 | 依賴論 | 保羅·拉扎斯菲爾德 | 信息 | 信息匱乏 | 信息溝 | 信息熵 | 信息爆炸 | 信息超高速公路 | 信息過載 | 信源 | 傾向性解讀 | 假寐效果 | 充欲主義 | 克勞德·香農 | 共同意義空間 | 內容分析法 | 內爆 | 冗餘信息 | 冷媒介與熱媒介 | 分層抽樣法 | 創新理論 | 刺激理論 | 勸服傳播 | 加布里埃爾·塔爾德 | 中國組織人事報 | 單向傳播 | 單向度人 | 南京大學廣告與傳播學系 | 卡爾·霍夫蘭 | 卡爾•霍夫蘭 | 雙向傳播 | 反向社會化 | 反抗式解讀 | 客群 | 客群商品論 | 受傳者 | 口傳系統 | 口碑傳播 | 口語傳播 | 同時傳輸制 | 後援會 | 吳飛[著名傳播學者] | 周勝林 | 周郵報 | 哈羅德·拉斯韋爾 | 國際傳播 | 國際傳播學 | 國際傳播:延續與變革 | 國際輿論 | 地球村 | 培養理論 | 多元無知效應 | 大眾傳媒與民主政治 | 大眾傳播 | 大眾傳播研究方法 | 奧斯古德模式 | 麥克盧漢 | 威爾伯·施拉姆 | 媒介事件 | 媒介依賴論 | 媒介即訊息 | 媒介奇觀 | 媒介控制 | 媒介理論 | 媒介生態環境 | 媒介研究的進路:經典文獻讀本 | 媒介組織 | 媒體奇觀 | 子彈論 | 守門人 | 守門人理論 | 容器人 | 導語 | 居延安 | 工具說 | 市民新聞 | 廣告效果評估 | 廣播電視集團 | 庫爾特·盧因 | 庫爾特•勒溫 | 廉價報紙 | 強大效果模式 | 心理圖像理論 | 意見領袖 | 所羅門控制實驗 | 托馬斯公理 | 批判學派 | 把關人 | 報導思想 | 拉斯韋爾模式 | 擬像理論 | 控制論 | 控制試驗法 | 政治傳播學引論 | 文化行為模式 | 文化規範論 | 新媒介 | 新聞傳媒專業 | 新聞戰 | 新聞控制 | 新聞洞 | 新聞道德 | 施拉姆大眾傳播模式 | 無知之幕 | 最合適效果跨度 | 有效傳播 | 有效信息 | 有效效果模式 | 有限效果 | 有限效果模式 | 有限效果論 | 機械性噪音 | 李卓鈞 | 李金銓 | 楊宇時 | 標題新聞 | 欒軼玫 | 框架理論 | 欣賞指數 | 武漢大學傳播學複習精編 | 民主參與理論 | 民族志傳播學 | 污名化 | 沉默的螺鏇 | 沉默的螺鏇模式 | 沉默螺鏇 | 涵養分析 | 王彥琦 | 王文宏 | 用信息顛覆世界 | 電子傳播 | 電子空間 | 電視文化 | 皮下注射論 | 知溝理論 | 知識溝 | 知識鴻溝 | 社會分化論 | 社會市場學 | 社會責任理論 | 官方自媒體 | 窄眾化 | 符號學噪音 | 第三人效果 | 第三者效果 | 第二傳播 | 精心的可能性模式 | 精確新聞學 | 紐科姆模式 | 組織傳播 | 編碼 | 網路傳播學 | 網路輿論操控食物鏈 | 群體傳播 | 群體感染 | 蒲公英式傳播 | 視界政體 | 議程設定 | 議程設定模式 | 議題設定 | 語彙 | 語言符號 | 說服性傳播 | 新世界信息秩序 | 豆瓣,流行的密碼 | 象徵符 | 貝羅傳播模式 | 賴利夫婦模式 | 超真實 | 跨媒介傳播 | 跨界傳播五維理論 | 適度效果模式 | 選擇性接觸 | 選擇性接觸假說 | 選擇性理解 | 鐵砂船 | 長陽南曲 | 閱聽大眾 | 陳艷紅 | 霍夫蘭與耶魯學派 | 非典流言 | 韋斯特利一麥克萊恩模式 | 順序傳輸制 | 香農一韋弗模式 | 馬特拉 | 魔彈效果論 | 魔彈理論 | 魔彈論 | 麥克布萊德報告 | 麻辣書生 | 艦隊街 | 社會流瀑效應 | 身勢學 | 多倫多學派 | 電子烏托邦 | 李南田 | 社會認同 | 韋爾伯·施拉姆 | 訊息 | 新聞內參 | 社會共識 | 伊里研究 | N級傳播 | IPP指數 | 象徵性現實 | 語義空間 | 選擇性認知 | 大眾報紙 | 社會雷達 | 兩極傳播 | 他律性慾望主義 | 傳播學政治經濟學派 | 先有傾向 | 華爾街日報體 | 社會順從理論 | 南京政治學院新聞系 | 媒介行銷 | 金定海 | 自由至上主義 | 蘇維埃-全權主義 | 田野調查法 | 張樹庭 | 大眾傳播功能失調 | 媒介環境 | 中國傳播學會 | 社會新聞 | 媒介霸權理論 | 文化規範理論 | “5W”傳播模式 | 電子烏托邦思想 | 國際戰略傳播學會 | 霍桑實驗 | 紐科姆的對稱模式 | 象徵性互動理論 | 周裕瓊 | 閔大洪 | 餘明陽 | 公共輿論 | 涵化理論 | 傳媒接近權 | 中國政法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 自我互動 | 董天策 | 趙為學 | 議程安排 | 孫宇科 | 拉斯韋爾 | 說服研究 | 尉天驕 | KDKA廣播電台 | 體育傳播學 | 詹成大 | 蘇振東 | 夏德元 | 靶子論 | 健康傳播 | 公共領域 | 《第二傳播》 | 教育體系 | 整合行銷傳播球 | 海南大學傳播學研究中心 | 擬劇論 | 尹章池 | 媒介技術決定論 | 傳播過程 | 預言的自我實現 | 內向傳播 | 群體動力學 | 個性化檢索 | 盧因 | 群體暗示 | 群體意識 | 傳播隔閡 | 餘霞 | 霍夫蘭 | 金兼斌 | 獵奇新聞 | RTBF | 南都全媒體 | 恐懼訴求 | 徐敬宏 | 擬態環境環境化 | 培養分析 | 操作化 | “假寐效果” | 文化指標 | 自然化 | 發展傳播學 | 伊萊休•卡茨 | 傳播效果研究 | 頻道專業化 | 頻道分眾化 | 信息吸盤理論 | 媒體素養 | 權力的媒介 | 范龍 | 兩級傳播論 | 警鐘效果 | 情境決定論 | 擬態環境 | 媒介依存症 | 大眾文化 | 自我傳播 | 多元主義 | 傳播媒介 | 傳播學專業 | 接種免疫論 | 傳播學理論基礎與實戰練習 | 縱合傳播 | CNN效應 | 一面提示 | 文化傳播 | 輿情 | 網路輿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