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今紫陽縣地,據傳為古梁州之域,商代屬庸國,春秋屬巴,戰國後期屬楚之漢中郡。戰國末期,秦滅巴、楚,漢水流域俱歸於秦。秦漢之際,紫陽地屬益州漢中郡西城縣;曹魏時屬荊州西城郡西城縣;魏文帝改西城為魏興。
晉泰始三年(267),分益州立梁州,魏興郡改屬梁州。東晉永和三年(347)桓溫伐蜀,為了安置巴山一帶流民,晉廷增設晉昌、安康等郡縣。寧都縣治在今紫陽境內白馬石,即酈道元《水經注》所記寧都縣治松溪口。
南北朝時,晉昌、安康等郡先屬南,後歸北。劉宋時(約於公元420年),寧都縣劃歸安康郡轄;並分寧都縣南、西城縣西設廣城縣,隸於魏興郡。縣治在王谷(今任河)谷道中,疑為今八廟。
梁天監初,梁州西部被魏占領,梁武帝將梁州遷設西城。魏分安康郡設魏明郡,轄漢陽、寧都2縣,屬新設立的東梁州。西魏大統元年、梁大同元年(535),梁奪回東梁州。西魏廢帝元年、梁天正元年(552),西魏大舉伐梁,占領漢水上游之地,尋改東梁州為直州,撤銷廣城、漢陽2縣,併入寧都。
北周時。沿襲西魏建置,在寧都縣治增設安康郡,仍屬直州。
隋開皇三年(583)撤銷安康郡;大業三年(607)撤銷直州,同時改寧都為安康,改屬金州總管府西城郡。
唐武德元年(618)於安康縣兼設西安州,同時分設寧都、廣德2縣;武德二年(619)改西安州為直州;貞觀元年(627)撤銷直州及寧都縣,將廣德縣併入安康,屬山南東道金州西城郡。天寶元年(742)西城郡更名安康郡;至德二年(757)又更名漢陰郡,並將安康縣更名漢陰。
五代時(907~960),今紫陽縣地仍屬漢陰,隸於金州。先後屬後梁、前蜀、後唐、後周、後晉、後漢、後周領有。
北宋時(960~1127),漢陰縣屬京西南路金州安康郡昭化軍節度;南宋初沿襲北宋建置,建炎四年(1130)改屬利州路。
元代(1271~1368),漢陰等縣撤銷,轄地歸金州,屬陝西行中書省興元路。
明洪武三年(1370),分金州地設漢陰等縣;洪武十年(1377)撤銷漢陰,併入石泉縣,後又復設,仍屬金州。
正德初,川陝一帶爆發農民起義。明廷於正德五年(1510)設立紫陽堡;七年十一月(1512年12月)升為縣,割金州西南、漢陰縣東南為其疆域,隸於金州。萬曆十一年(1583),金州改名興安州。
清代,紫陽屬陝安道興安州。乾隆四十七年(1782),興安州升為府。
中華民國初年,紫陽隸於陝西省漢中道;民國二十二年(1933)撤道,直隸於省。民國二十五年(1936)以後,隸於陝西省第五行政督察區。
1949年11月30日紫陽解放後,屬陝南行政公署安康分區轄;1950年2月10日陝西省人民政府成立後,5月整編各區,紫陽縣屬安康專區。1969年,專區改稱地區,紫陽縣隸屬於陝西省安康地區。
地理環境
位置
紫陽縣位於陝西南部,漢江中上游,大巴山北麓,東與安康市相鄰,南與四川省萬源市相連,西與漢中市鎮巴縣毗鄰,北與安康市漢陰縣接壤。地貌
紫陽萬山綜錯,河溪密布,漢江自西北至東南橫貫全境,任河由西南向西北注入漢水,兩條河水將全縣分割為東南部大巴山區、西南部米倉山區、北部鳳凰山區,最低海拔277米,最高海拔2522米。加上蒿坪河川道,從而形成了紫陽“三山兩水一川”的地貌特點。紫陽是世界著名的志留系弓筆石古生物化石裸露地帶。氣候
由於北有秦嶺阻隔,南有巴山屏障,形成了紫陽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紫陽氣候垂直變化較大,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5.1℃,無霜期為268天。年降水總量1066毫米,最多年降水量1682.8毫米,降水多集中在6—9月,夏季多發洪澇。
資源
土地資源
紫陽縣土地總面積2204平方公里,合330萬畝。按利用狀況分,各類面積如下:直接生產用地,共315萬畝。其中:耕地943568畝,內有水田29180畝,水平地46291畝,坡地和梯地74448畝,菜地30000畝,陡坡地163649畝;園地170760畝,含茶園97000餘畝。桑園63000餘畝;其它25000餘畝;林地(包括疏林和灌木林)903507畝;草山草坡1151227畝。間接生產用地,共73050畝。其中城鎮用地10995畝,交通用地28995畝,內有鐵路用地4995畝、公路用地10995畝、鄉間小路用地14865畝,廠礦用地1005畝。特種用地(古蹟、風景區)10005畝。暫未利用地,主要是裸露的石岩12132畝。水域55437畝。礦產資源
截止2005年底,已發現的各類礦產36種,探明、控制資源儲量的礦產6種,推斷資源儲量的10種。其中能源礦產有煤、石煤,金屬礦產有鐵(鈦磁鐵礦為主)、錳、鈦、釩、鉬、銅、鉛、鋅、金、鋁土礦等10種,非金屬礦產有瓦板岩(包括飾面板岩)、毒重石、重晶石、磷、硫鐵礦、石灰岩礦、大理岩、白雲岩、飾面輝綠岩、正長斑岩、凝石灰岩礦、脈石英、玉石、粘土、高嶺土、建築用砂、透閃石、滑石、石膏、石棉、螢石、石墨、鑄石原料礦等23種,水氣礦產有礦泉水和地下水。此外,我縣還有鈮、鉭、稀土、硒、鎳、鎵、辰砂、鉑、鈷、鎢、鈾、雌黃、雄黃等礦化類型。紫陽縣的優勢礦產有瓦板岩(包括飾面板岩)、毒重石、鐵(鈦磁鐵礦為主)、鈦、石煤、錳、釩、水泥用石灰岩礦、飾面和鑄石原料用輝綠岩、富硒礦泉水等。其中瓦板岩的預測資源儲量20億立方米,探明、控制及推斷資源儲量2168.93萬立方米;飾面板岩的預測資源儲量40億立方米,探明、控制及推斷資源儲量817.41萬立方米;鐵(礦石)的預測資源儲量為10億噸,探明、控制及推斷資源儲量44893.69萬噸,基礎儲量1925萬噸;鈦(Ti02)的預測資源儲量5000萬噸,探明、控制及推斷資源儲量25327.9千噸,基礎儲量l515千噸。毒重石(礦石)的預測資源儲量為450萬噸,探明、控制及推斷資源儲量為330.4萬噸;煤、石煤的預測資源儲量60000萬噸,2005年保有資源儲量1394.66萬噸;錳(礦石)的預測資源儲量為430萬噸,探明、控制和推斷資源儲量180萬噸;水泥用石灰岩礦的預測資源儲量5億噸,探明、控制和推斷資源儲量2602.7萬噸,基礎儲量1481.6萬噸。
水資源
漢江、任河這裡交匯,形成了獨具一格“鴛鴦水”景觀。全縣大小河流104條,可利用水域面積5.5萬畝,是水產開發的理想之地。行政區劃
紫陽置縣至今,以縣城為中心,以4個自然鎮(東:洞河,西:鞍子溝,南:麻柳壩,北:蒿坪河)為點作為近似邊緣線的基本疆域一直處於穩定狀態。東、西、北3方邊界因受安康地區政區變動影響,有過幾次調整;南部邊界則系省、地邊界線,一直未變。清乾隆以前,紫陽的四界範圍是:東至石門溝,接興安州(今漢濱區)界;西至羈馬樁,接西鄉縣(後分置定遠廳——今鎮巴縣)界;南至二州埡,接四川太平(今萬源)縣界;北至五里坡(今屬安康轄),接漢陰縣界。東西距離長約35.7公里(圖上正東西向,直線;下同),南北長約55.4公里(正南北向)。總面積約2237平方公里。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興安州升府並置安康縣;五十五年(1790),漢陰改廳:行政區劃亦作相應變動。紫陽縣增加了安家河、牛溪河2地,使全縣總面積達到約2304平方公里,較前增加3%,為紫陽歷史上最寬的疆域。
從民國二十八年(1939)開始,紫陽縣政府根據省政府命令,對縣內插花界進行整理。但東南部由於洄水灣、八道河一帶地方武裝從中作梗,調整工作無法進行。三十一年(1942),紫陽縣政府捕殺了古圍鄉聯保主任鍾又可後,才將紫陽、嵐皋邊界劃齊:以洞河為界,其東一律歸嵐皋,其西一律歸紫陽。此時,劃歸嵐皋的僅原屬紫陽的古家村和圍圈2地,前述嵐皋在紫陽境內“飛地”一律歸紫陽。西北部的“飛地”只解決了1處:將朝天河自然村劃歸紫陽。經過調整,紫陽約增加10平方公里土地,總面積達到2269平方公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重新調整了紫陽西北部邊界:將原屬紫陽的上七里自然鎮和肖家壩、牟子河自然村劃歸漢陰,牛溪河、朝天河、圓壩子自然村劃歸安康;將漢王城自然鎮原屬漢陰部分及其附近的草川、劉家埡自然村,以及安康縣散處於紫陽境內的“飛地”(包括雙河口自然鎮之一半)全部劃歸紫陽。紫陽因此減少土地面積85平方公里,形成延續至今的2204平方公里現狀。其中磨溝、李家溝、黃泥溝約3平方公里仍為插入安康境內的“飛地”。
1958年12月,嵐皋縣撤銷,大道河以西的7個管理區約200平方公里劃歸紫陽;1961年9月復歸原建制後,紫陽疆域仍如前。截至1987年底,紫陽的四方邊界是:東部邊界,由黑山寨經天水河、米溪梁、石門溝,跨漢江,南沿洞河至大巴山高峰五個包,總長約100.8公里,分別與安康、嵐皋2縣接壤;西部邊界,由鳳凰山名峰擂鼓台經天字梁、馬家營,跨漢江,南越米倉山嗽家埡、城牆嶺、鰲頭山、羈馬樁、長安寨、官埡子、白河埡、落人洞、梨樹坪至黃草梁,總長約134.6公里,分別與漢陰、鎮巴連界;南部邊界,東起五個包,沿大巴山山脊,經界嶺、混人坪、南天門,跨任河,越米倉山二州埡、冒火山,至黃草梁,總長約81.6公里,分別與城口、萬源、鎮巴3縣相連;北部邊界,東起黑山寨,西經七寶山、空洞山、大地寨、松樹樑,至擂鼓台,總長約48公里,分別與安康、漢陰2縣毗鄰。
2001年調整區劃後,紫陽縣轄21個鎮:城關鎮、蒿坪鎮、漢王鎮、煥古鎮、向陽鎮、洞河鎮、洄水鎮、斑桃鎮、雙橋鎮、高橋鎮、紅椿鎮、高灘鎮、毛壩鎮、瓦廟鎮、麻柳鎮、雙安鎮、界嶺鎮、東木鎮、廣城鎮、繞溪鎮、聯合鎮。
人口
自置縣至明末,人口確數不可考。據康熙《紫陽縣新志·賦役》:置縣後陸續有流民遷入紫陽縣,人口持續增加,曾有過一段人煙輻湊、民物康阜時期。萬曆二十一年(1593)行“一條鞭”法時,“增流丁共上中下官流丁三千七十四丁”(康熙《紫陽縣新志·賦役》,下同)。崇禎時,應稅丁數“增至四千五百九十八丁”。按當時丁口比例推算,有人口1.4萬多人。明末清初,紫陽縣屢經戰亂,人口銳減,“兵荒之後,比屋逃亡”。順治九年(1652),即一次“旨免逃亡丁三千七百三十一丁。康熙十八年(1679),吳三桂叛軍吳世璠部由紫撤退入川,“灰燼餘黎,又席捲而入西蜀”。康熙二十三年(1684),“實在共丁六百七十三丁”,有人口1507人,逃亡人數高達70%。
清初戰亂平息之後,清廷採取鼓勵人口增殖的政策。乾隆四十年(1775),有人口近2.6萬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約2.9萬人;嘉慶十七年(1812)有戶1.6萬,人近5.9萬;至道光十八年(1838),人口猛增至12.78萬。與嘉慶十七年相較,26年間人口增長了6.8萬,年均淨增2600餘人。
自道光十八年(1838)至民國二十七年(1938)100年間,人口穩定發展,①始終在12~14萬之間徘徊。
解放後,由於生活水平逐步改善,社會安定,人口壽命延長,死亡率降低,年齡結構輕,人口控制較晚,人口逐年遞增,只在1959~1961年自然災害時期下降,1985年底已達72084戶、326376人,36年中淨增42055戶、165236人,平均年增長4590人,翻了一番。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縣總人口285018人,其中:城關鎮35342人,蒿坪鎮22625人,漢王鎮11799人,煥古鎮9748人,向陽鎮12093人,洞河鎮15485人,洄水鎮8253人,斑桃鎮7633人,雙橋鎮9806人,高橋鎮16461人,紅椿鎮14173人,高灘鎮8988人,毛壩鎮9317人,瓦廟鎮12045人,麻柳鎮10655人,雙安鄉11801人,金川鄉6831人,苗河鄉3365人,界嶺鄉5569人,六河鄉1697人,深磨鄉1431人,芭蕉鄉7436人,東木鄉8105人,燎原鄉5146人,廣城鄉7294人,繞溪鄉7806人,白鶴鄉4448人,聯合鄉6010人,青荊鄉3656人。
2012年末,全縣常住人口28.42萬人。出生率9.82‰,死亡率7.77‰;自然增長率2.05‰。
經濟
綜合
截止2012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43.2億元,增長15.3%;完成財政收入2.65億元,增長20%,其中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76億元,增長3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5億元,增長3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4億元,增長18.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083元,增長1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9905元,增長16.2%;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4%;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77‰。三產結構比由2011年的27.8:35.2:37最佳化為23.4∶44.7:31.9,二產比重提高9.5個百分點。
工業
據地下考古發掘證明,東漢時期紫陽縣已有磚、瓦生產,清乾隆二十年(1755)後,隨著外省移民大量遷入,紫陽縣手工業漸趨發達。除磚瓦製造外,還出現了木材加工、小農具加工、糧油加工、釀酒、染織、鑄造、造紙及煤炭採掘等行業。清末,茶葉、生絲、桐油、菜油、油漆等產品“多由水路下至湖北老河口出賣,間或上行至漢中,從陸路至省銷售”(光緒《紫陽縣鄉土志》);彩轎、滑桿、竹床、竹几、蓬、席、篩、簸、枕簟等竹製品,箱簟、繩、衣、襪、鞋等棕製品,夏布、麻布、魚網等麻織品,綢、縐紗等絲織品,以及草紙、白酒、糖、糕點、煤炭、磚、瓦等產品,皆因產量小,只在境內銷售。民國時期,紫陽縣手工業除榨油、繅絲、制茶等生產稍有發展外,其餘皆不發達。據民國二十九年(1940)《紫陽經濟調查》統計,年產桐油150餘噸、漆油75噸、生絲0.5噸、茶100餘噸,總產值(按銷售價計算)51.9萬元(法幣),產品大多銷往湖北老河口,只有少量茶葉由漢中轉運甘肅銷售。
1949年底全縣共有手工業坊、廠(場)、鋪、館、店542家,從業人員941人,總產值152.95萬元(按1980年不變價換算,後同),占工農業總產值的6.7%。1950~1957年,在對私營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同時,開始興辦國營工業。1957年底全縣有國營企業3家、手工業合作社(組)28家、公私合營企業1家,總產值340.73萬元(國營占3.5%,集體占60.6%,個體占35.9%),比1949年增長1.2倍,占工農業總產值的8.7%。1958~1960年,在“左”傾錯誤思想指導下,盲目建廠、“大煉鋼鐵”,浪費資金195.25萬元。1962年開始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到1963年全縣共保留國營企業4家,職工227人;集體企業20家,職工446人。1970~1980年,為配合修建襄渝鐵路,在調整時期停辦的蒿坪煤礦、段家溝煤礦、洞河水泥廠、漢城陶瓷廠、縣機磚廠等廠礦相繼恢復生產並擴建,同時新建了農機廠、鐵佛煤礦、紫黃錳礦、麻柳磷肥廠、洞河白陶瓷廠和麻柳水泥廠,其中洞河水泥廠、白陶瓷廠、麻柳磷肥廠、紫黃錳礦、鐵佛煤礦開辦不久即停辦,浪費資金150餘萬元。
“十五”期間,紫陽縣工業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一是全縣工業經濟總量得以擴大,總值達24521萬元,較“九五”末的8020萬元淨增16501萬元,增長3倍多;二是工業經濟增速穩步提升,“十五”期間,年均增速25.1%,較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速8.5%高出16.6個百分點,超“十五”計畫設定增速2.8個百分點;三是規模工商企業示範帶動作用進一步加強,規模工業經濟達到12000萬元,年均增速75%,五年淨增3.75倍;四是工業經濟發展質量不斷提高,隨著企業所有制結構、產品結構的調整和技術革新,紫陽工業一反過去粗放型單純出售資源的模式,正在向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工業發展;五是工業經濟結構日趨合理,紫陽工業圍繞礦產、水能、富硒生物三大資源開發,逐步形成了以紫陽天然板石、水泥生產為主體的建材工業。以水電、煤炭為主體的能源工業。以鋇鹽、錳金屬、鐵礦砂為主體的重化工工業和以茶葉、繅絲、富硒特色食(飲)品為主體的農副產品加工工業四大支柱產業。
2012年全縣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16.09億元,比上年增長31.0%,占生產總值比重34.5%,較上年提高10.7個百分點,對生產總值的貢獻率達到67.8%。規模以上工業當年實現工業增加值14.83億元,增長36.2%。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煤炭開採和洗選當年完成總產值31944萬元,同比增長65.7%,占總產值的9%;非金屬礦採選業當年完成總產值26022萬元,同比增長95.4%,占總產值的7%;農副食品加工業年末總產值35048萬元,同比增長119.2%,占總產值的10%;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年末總產值128623萬元,同比增長121.5%,占總產值的36%;紡織業年末總產值13160萬元,同比下降0.1%,占總產值的4%;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年末總產值8055萬元,同比增長0.4%,占總產值的2%;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年末總產值72388萬元,同比增長78.4%,占總產值的20%;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年末總產值25971萬元,同比增長13.8%,占總產值的7%;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年末總產值14656萬元,同比增長8.0%,占總產值的5%。
農業
農業在紫陽縣國民經濟中居主導地位,歷史悠久,結構以糧食種植為主,以林、牧、副業為輔。紫陽解放後,糧食產量由1949年的40280噸增加到1985年的77493噸,增加了0.92倍。因人口膨脹,糧食仍不能自給,其間只有1953和1956兩年未吃國家返銷糧,截至1985年,累計吃返銷糧115991噸。紫陽縣解放後,農業的發展幾起幾伏,按1980年不變價計算:自解放初至1957年,農業總產值以年9.61%的速度遞增。1958~1964年,主要農產品連年減產,產值年遞增1.19%,1965~1966年又稍有回升。1967~1969年,年產值不足3000萬元,其中1968糧食年產33755噸,不足1951年半數。1970~1976年,年產值上升到4000餘萬元,1977~1983年又上升到5000餘萬元,1985年達6322萬元。自1978年以後,農業產業結構發生變化,林、牧、副業的產值比重上升,商品率提高。截至1985年,有“兩戶”(專業戶、重點戶)7800戶,農業商品產值2018萬元。為指導組織農業生產,中共紫陽縣委和縣人民政府先後設定農工部、農牧局、林特局、水電局、鄉鎮(社隊)企業局等機構主管農業。同時,國家還投入大量資金扶持農業。其中1979~1983年扶持總額達1394.95萬元,年均279萬元。
2012年糧食播種面積63.22萬畝,比上年增長1.0%。其中,夏糧26.77萬畝,下降0.89%;秋糧36.45萬畝,增長2.0%。糧食總產量10.69萬噸,增長6.0%。其中,夏糧3.91萬噸,增長7.4%;秋糧6.78萬噸,增長5.3%。2012年造林面積9.6萬畝,比上年增長21.5%。水產品產量5881噸,比上年增長14.5%。
交通
紫陽交通條件便利、通訊便捷。襄渝鐵路擁有鐵路運營里程66.76公里,內河航道里程66.4公里。310省道穿境而過。公路通車裡程1500公里,公路通村率達到95%。2010年底G65(包頭-茂名)高速公路通車“陝川”高速公路途經我市紫陽縣9個鄉鎮33個行政村,高速路沿線可視範圍內需改造民居2189戶。其中:含農業戶口1355戶,城鎮社區居民457戶,縣城高速路下站口棚戶區民居改造377戶。截止2011年1月中旬,高速路沿線9個鄉鎮中2189戶民居改造現已全面竣工。超額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達的1752戶任務的25%,總計投資6567萬元,改造面積33萬平方米,受益人口8756人。
教育
幼兒教育
紫陽縣幼兒教育始於1950年,其後時停時辦。1985年底,全縣僅縣城有幼稚園1所,部分國小設有學前班,招收幼兒入學。全縣接受幼兒教育的幼兒占幼兒總人數(3~6周歲幼兒數)的1.3%。1950年春,城關聯校附設幼稚班,招收學齡前兒童20名入學;同年,毛壩關、高橋、紅椿壩、瓦房店、洞河、蒿坪河、漢王城等鎮也在完全國小內附設幼兒班,共招收學齡翦兒童約200名。1953年所有幼稚班皆停辦。
1958年“大躍進”運動中,縣城創建幼稚園,分設大兒班、小兒班。4~6歲幼兒入大兒班,2~4歲幼兒入小兒班。入園幼兒48名,有教職工6人。同年,各集鎮也紛紛創建幼稚園,共20餘所,招收幼兒500餘名,有教職工50餘名。1960年因天災人禍財力不敷,各集鎮幼稚園皆停辦。1966年秋縣幼稚園停辦,1978年6月恢復。到1985年,園內有教職工21名,幼兒160餘名。
1983年以來,城關、蒿坪、毛壩、高灘、瓦房等國小附設學前班,以解決幼兒入園困難。每校每學年約招收30名學齡前兒童入學,施以幼兒教育,受到民眾歡迎。
截止2012年,紫陽縣共有幼稚園32所,在園幼兒(包括學前班)7576人。
國小教育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實行教育改革,停製科興學堂,提倡“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紫陽縣將書院、義學悉改為學堂。縣城有高等國小堂1所,初等國小堂2所,其他東、西、南、北4鄉24地皆設初等國小堂,共50餘所。課程有:修身、讀經、國文、算術、歷史、地理、格物、圖畫、體操等。民國初,改學堂為學校。十二年(1923)知事楊家駒創建城關初級女子學校。至十四年(1925)全縣共有高等國小校1所、初級國民國小校51所(其中:城關6所,東區18所,西區8所,南區11所,北區8所)、初級女子學校10所(其中:城關1所,東區1所,西區3所,南區3所,北區2所)。二十七年(1938)各地女校停辦。後改縣立高等國小校為城關中心國小校,並建保國民國小(初級國小)。至1949年底,全縣共有中心國小12所,保國民國小120所。課程有:國語、算術、歷史、地理、美術、音樂、體操、勞作等。
紫陽縣解放後,原中心國小改稱完全國小,學制仍為6年,課程有國語、算術、常識、體育、歌詠等。原保國民國小,或撤或並,統稱普通國小(即初級國小,簡稱普小),課程有國語、算術、珠算、圖畫、體育、歌詠等。1953年全縣共有完全國小12所,普小178所,共分340班(其中複式班163個),在校學生9279名,適齡兒童入學率為40%。1957年全縣共有國小192所,553班,在校學生18644名,比1953年增加1倍。經過1958年的“大躍進”運動,到1960年,全縣共有國小226所,在校學生23732人。1961年秋,國家對中國小實行全面整頓,紫陽縣對國小撤併後保留198所,在校學生7036名,比1960年減少70%。1965年貫徹公辦和民辦相結合的辦學方針,全縣共辦耕讀國小878所,吸收耕讀學生12334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60%。“文化大革命”期間,學制改為5年,課程只設政語、數學、軍體、音樂等,由於受極“左”思潮影響,學校紀律鬆弛,教學質量下降。1979年以後,各學校通過整頓,學習紀律和風氣開始好轉,學生學習成績上升,主要課程有:語文、數學、歷史、地理、思想品德、體育、唱歌、圖畫等。1985年,全縣有國小494所(其中完全國小110所),在校學生4630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7%,普及率達到93%,鞏固率達到99%,畢業率達到90%。
截止2012年,紫陽縣共有國小102所,招生827人,在校學生20972人。
中學教育
民國三十年(1941)紫陽縣立初級中學創立,校址在縣城。首期招生120名,學制3年,首屆畢業生58名。三十七年(1948)有6個班(含2個簡師班),在校學生242名。1956年新建高橋初級中學,校址在高橋鎮,首期招生52名。1957年全縣共有初級中學2所,在校學生805人。1958年縣城初級中學設高中班,成為紫陽縣第一所完全中學,學制為三三制;同年,毛壩中學、蒿坪民辦中學成立。1960年瓦房、漢城等區鎮相繼建立初級中學,全縣時有完全中學1所、國中7所,在校學生1998名(高中生217名)。1961年經調整後,保留完全中學1所、初級中學2所。“文化大革命”期間,中學學制改為二二制,物理、化學、生物等課程內容大多是工農業生產常識;同時在全縣範圍內不顧辦學條件,盲目發展中學教育,片面強調區區有高中,社社有國中。到1976年,全縣完全中學發展到11所,國中發展到78所,在校學生10704名。1979~1982年對中學布局作了調整。到1983年,保留完全中學3所、國中24所(單設國中10所,八年制學校14所)。1985年國中畢業率為98%,高中為100%;國中升學率為25.5%,高中為9.6%。
截止2012年,紫陽縣共有普通中學20所,招生數4226人,在校學生15382人。
國小、國中學齡人口淨入學率均達到100.0%,國中畢業生升學率達到95.0%。國小、國中、高中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分別為99.13%、98.39%、99.23%。
文化
紫陽地處南北過渡地帶,文化融合性強、包容性大、積澱深厚,形成了以紫陽貢茶、中國名茶之鄉為代表的茶文化;以中國道教南派發祥地仙人洞(真人宮)、擂鼓台、盤龍觀為代表的道教文化,以紫陽民歌(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為代表的民間音樂文化,以富硒綠色產品為代表的富硒文化;以紫陽蒸盆子(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三轉彎宴席、民間小吃為代表的飲食文化;以芭蕉口安康老地委機關舊址、東城門中原軍區布告為代表的革命文化;以民間社火、跳端公、紫陽道場等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芭蕉口顯鍾溝口志留系古生物化石為代表的弓筆石文化;以瓦板岩建材及其雕刻工藝為代表的板石文化;以紫陽風物傳說為代表的故事文化;以剪紙、竹編草編、根雕、土陶為代表的民間工藝文化;以瓦房店會館群為代表的會館文化;以漢王城、白馬石、東明庵為代表的遺址文化等獨具特色、脈絡清晰的紫陽文化旅遊體系。紫陽民歌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紫陽民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紫陽民歌藏量極為豐富,所發現曲目總數已達5028首,編印成冊的有828首,體裁包括號子、山歌和小調幾大類,其中又包含了社火歌曲、風俗歌曲、宗教歌曲、曲子等不同歌種。由於積蘊深厚、傳唱廣泛,紫陽縣被文化部命名為“民歌之鄉”。
紫陽民歌是流傳在陝西省紫陽縣境內的一種具有濃郁陝南地方色彩的民間歌曲。紫陽位於陝南中部,因道教南派創始人紫陽真人張伯端而得名。我國古代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周南”和“召南”部分25首歌謠的流傳地主要就在包括紫陽在內的漢水上游,紫陽民歌在朝代更迭的過程中,伴隨著人們種種生活習俗的形成發展而逐漸成熟,於明清達到鼎盛。
紫陽民歌流傳久遠,其歌詞借喻巧妙,風趣幽默,有較高的文學價值;所用方言似川、似楚,韻味獨具;其旋律優美婉轉,高腔唱法中游移於調式音級間的色彩性顫音唱法具有獨特的價值。紫陽民歌的傳承直接依託於各種民俗活動,反映出豐富的民俗文化內容。紫陽民歌的代表性曲目有《郎在對門唱山歌》、《唱山歌》、《洗衣裳》、《南山竹子》等。紫陽民歌對於豐富中華民族音樂寶庫、弘揚中華民族音樂文化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社火
由民間民眾自發組織的一中民歌藝術活動。一般在新春佳節的夜晚舉行。紫陽民歌社火也叫玩燈,它是舞獅子、彩蓮船、龍舞、踩高蹺、地蹦子等各種雜耍藝術形式總稱。分為出燈、玩燈、臥燈和化燈幾個階段。出燈儀式其實是全部節目的預演;玩燈時,按照一定的節目順序依次表演,唱詞多以吉祥語編成的順口溜;每個玩上玩到最後一家時,便臥燈,第二天晚又從這家開始接著表演;化燈是玩燈活動結束時,把用作表演的燈具集中火化,活動結束。
廟會
廟會,也叫廟市,是紫陽集市之一,因會址設在寺廟或附近而稱為廟會。它融民俗文化與宗教文化於一體,是民眾文化娛樂和寄託美好願望的重要活動。紫陽自古多寺廟,僅舊縣城就有寺廟數十座。“文革”以前,廟會盛行,名目繁多,諸如觀音、老君、祖師、藥王、關帝、土地、城隍、財神等廟會,最引人注目。後來,由於“破四舊”廟宇大多被毀,廟會活動隨之銳減。保存下來的有:
擂鼓台廟會:名為真武祖師會,由擂鼓台森林公園管理處主辦,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五、七月初一至十五兩次,其中七月十五為地宮日,也叫慶祝日,趕廟會的人數最多。廟會期間,除了進行謁廟神之外,還要進行農副產品、日用百貨交易。周邊縣區及關中地區遊客蜂擁而至,是擂鼓颱風景區最熱鬧的季節。
真人宮廟會:由紫陽縣道教管理處主辦,每年農曆七月初一開始,歷時半月。主要內容有道教文化研討、大型祭祀活動和道教文化宣傳活動。其他地方的廟會均由民間自發組織,較有影響的有觀音寨、七寶寨、中壩島、東明庵等廟會,內容主要是拜佛敬香,祈求神靈的護佑。
旅遊
仙人洞
仙人洞真人宮景區位於紫陽縣城南岸,是距縣城最近的旅遊景點。面積320公頃,縱深4公里,景區內植被豐富,氣候宜人,有幾百種亞熱帶植物,是安康地區最大的植物基因庫。
仙人洞是道教南派創始人張平叔修煉之處,因張平叔號紫陽,紫陽縣名由此而來。張平叔生活在北宋年間,原是浙江一名縣令,因一句玩笑使其奴坤自盡,悔恨不已,被判充軍,後遇道人點化人道,雲遊至此,見此處山高林密,水流潺潺,實為修煉佳地,遂鑿洞面壁,修煉內丹,著有《悟真篇》等南派道教藝術著作,奠定了南派道教的理論基礎,開現代內功之先河,人稱紫陽真人,正式恢復道教活動經省宗教局批准,修建了真人宮。
擂鼓台自然風景區
被譽為“陝南小武當”,是陝南著名道教聖地和旅遊風景區,1995年,被列為省級森林公園。
擂鼓颱風景區北瞰月河川道,南臨漢江谷地,既有峻岭峽谷,又有高山階地,既有尖峭嶙峋的乾仞絕壁,又有姿態萬千的山間溪流。主峰海拔1866米,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山寨28座,山頂有真武上殿,山腰為下殿,中有“關南第一峰”題額。
任河漂流
漢江最大的支流——任河,谷狹灘險,修建了漂流旅遊項目。
任河漂流從高灘出發順河漂流而下至權河,全程15公里,有大小險灘36個,任河水道水流有急有緩,水勢有驚無險,兩岸群山連綿起伏。
名優特產
特產
富硒茶
紫陽是中國兩大富硒區之一,這塊土地上生長的動植物天然含硒。紫陽縣所生產的各種食品不僅天然富硒,而且無公害、無污染。紫陽富硒茶在唐朝曾作為貢茶供宮廷享用。
特定品質:紫陽富硒茶,是出產於中國陝西省南部紫陽縣境內天然富硒區,具有特種保健功效的高級飲品。是世界上第一個通過科學鑑定的特種保健功效優質綠茶。
黑米糊:中醫普遍認為黑米性溫,能益氣補血、暖胃健脾、滋補肝腎、止咳喘,特別適合脾胃虛弱、體虛乏力、貧血失血、心悸氣短、咳嗽、哮喘等患者食用。康兮壽兮黑米糊精選洋縣優質有機黑米為原料,通過先進工藝製成高營養、安全、快捷方便的食品。口感細膩潤滑,易於被消化吸收,營養均衡。
文化典故:紫陽茶屬歷史文化名茶,在唐代即為宮廷貢品“每歲充貢”,在清代屬全囯十大名茶之一,世界上首次通過科學鑑定的天然富硒茶,是中國唯一獲得國家原產地域保護的天然富硒茶產品。
核桃油:核桃油是採用核桃仁為原料,壓榨而成的植物油。屬於可食用油。核桃的油脂含量高達65%~70%,居所有木本油料之首,有“樹上油庫”的美譽。利用現代工藝提取其精華,這就是核桃新一代產品——核桃油。核桃油是選取優質的核桃做原料,並採用國際領先的工藝製取出來的天然果油汁。在國際市場上,核桃油被譽為“東方橄欖油”。康兮壽兮核桃油採用秦嶺油質富硒核桃為原料,營養成分:每100g核桃油中含有11.5~25g的油酸,50~60g的亞油酸,6.5~18g的亞麻酸,6~10g的棕櫚酸,2~6g的硬脂酸,康兮壽兮核桃油同時含有多種微量元素,每升含有維生素E100mg~120mg.鋅5.5mg.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參與合成人體內多種含硒酶和含硒蛋白。
柑橘
紫陽自古有“橘鄉”之稱。早在唐代,今紫陽海拔450米以下的漢江及任河流域已有大面積柑橘種植,尤以金錢桔最為名貴。金錢桔皮紅似火,瓤嫩肉滿,汁水豐盈,酸甜適度,品味無窮,深受宮廷官吏的喜愛,因此被唐朝列為貢品,至今仍為陝西桔中珍品,漢王城的皺皮柑由於注重品種改良,科學種植,規模生產,已成為紫陽柑桔又一品牌。
小吃
紫陽地處南北分界線上,明、清兩代,曾有湖廣、閩粵移民遷徙於此,生活習俗、飲饌文化相互交流影響,故紫陽的飲食呈南北風味,飲食習俗與川楚相近,喜食大米,但因稻田不多,常年以年穀、洋芋、紅苕為主,豆類輔之。其口味,川味中的“酸、麻、辣”俱全,又兼有閩粵的甜膩。傳統小吃以大米、糯米、包穀、豆類為主,如米漿饃、油糍、糍粑、洋糖餃子、豌豆餅、薺面巴、漿巴饃、包穀花糖等,城鎮兼有麻花、油條、花捲、包子、椒鹽餅子、酥炕炕等麵粉製成品。又因出產芝麻,喜食芝麻餅、芝麻糖。豆類食品最多,有豆腐、豆腐腦、豆油皮子、豆腐乾、菜豆腐、豆腐乳(素稱“紅豆腐”或霉豆腐),皮豇豆、豆瓣醬等。而最具有紫陽地方特色的則是除夕夜合家歡聚時方能見到的紫陽傳統大菜——蒸盆子。
油糍:將麵粉、黃豆粉、紫陽豆腐攪拌和勻油炸而成,吃時澆上澱粉醋蒜辣椒汁,口味酥脆麻辣,令人回味。
漿巴饃:系桐葉包裹包穀漿和新麥面蒸就而成,其味微酥帶甜又有桐葉的清香。
水煎包子:用和好的麵團包裹蘿蔔、粉條、肉丁及各類香料,水蒸油煎而成,外脆內軟,口味獨特。
洋糖餃子:將蒸熟的糍粑在油鍋里微炸,再滾以燕麥、冰糖、花生、核桃摻和而成的拌麵,其色澤金黃透亮,油而不膩。
椒鹽餅子:將塗拌了花椒、鹽、油汁的面塊撮成條狀,左右扭動擠壓成餅,外炕內烤而成,其形整齊圓旋,其味脆麻可口。
酥炕炕:層層塗拌花椒、鹽、油汁,一面撒上芝麻,外炕內烤而成,層層酥脆,層層清香。
陝西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 | 市轄區 、 縣級市 、 縣 |
西安市 | 蓮湖區 | 新城區 | 碑林區 | 雁塔區 | 灞橋區 | 未央區 | 閻良區 |臨潼區 | 長安區 | 高陵縣 | 藍田縣 | 戶縣 | 周至縣 |
銅川市 | 耀州區 | 王益區 | 印台區 | 宜君縣 |
寶雞市 | 渭濱區 | 金台區 | 陳倉區 | 岐山縣 | 鳳翔縣 | 隴縣 | 太白縣 | 麟遊縣 | 扶風縣 | 千陽縣 | 眉縣 | 鳳縣 |
鹹陽市 | 秦都區 | 渭城區 | 楊陵區 | 興平市 | 禮泉縣 | 涇陽縣 | 永壽縣 | 三原縣 | 彬縣 | 旬邑縣 | 長武縣 | 乾縣 | 武功縣 | 淳化縣 |
渭南市 | 臨渭區 | 韓城市 | 華陰市 |蒲城縣 | 潼關縣 | 白水縣 | 澄城縣 | 華縣 | 合陽縣 | 富平縣 | 大荔縣 |
延安市 | 寶塔區 | 安塞縣 | 洛川縣 | 子長縣 |黃陵縣 | 延川縣 | 富縣 | 延長縣 | 甘泉縣 | 宜川縣 | 志丹縣 | 黃龍縣 | 吳起縣 |
漢中市 | 漢台區 | 留壩縣 | 鎮巴縣 | 城固縣 | 南鄭縣 | 洋縣 | 寧強縣 | 佛坪縣 | 勉縣 | 西鄉縣 | 略陽縣 |
榆林市 | 榆陽區 | 清澗縣 |綏德縣 | 神木縣 | 佳縣 | 府谷縣 | 子洲縣 | 靖邊縣 | 橫山縣 | 米脂縣 | 吳堡縣 | 定邊縣 |
安康市 | 漢濱區 | 紫陽縣 | 嵐皋縣 | 旬陽縣 | 鎮坪縣 | 平利縣 | 石泉縣 | 寧陝縣 | 白河縣 | 漢陰縣 |
商洛市 | 商州區 | 鎮安縣 | 山陽縣 | 洛南縣 | 商南縣 | 丹鳳縣 | 柞水縣 |